栏目导航

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-第010集

1970-01-01 08:00:00 字体大小:
点击进入视频 点击进入mp3 用安卓下载播放mp3

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 (第十集)  2012/10/26 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档名:02-040-0010
  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经科注》一百五十九页,第三行看起,第三行:
  「由上可见」,前面所说的,「念佛之人,有弥陀所遣之廿五菩萨,于一切时处,拥护加持,又有大势至菩萨等,威德摄受,复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。故得远离魔难,安稳修持」。这几句话我们要记住,是真的不是假的。世出世间最吉祥的事情无过于念佛,最殊胜的事情无过于念佛,一切这些灾难、魔障都不会干扰你。如果有魔障来干扰,你要认真反省,问题不在外面,一定是自己信心不足,还有怀疑;愿心不足,对这个世间还有贪恋,所以菩萨保佑你、诸佛护念你,你自己这里有障碍,出问题了。如果自己信心十足,坚定不移,这话句句是真的。我们有些人说,我们念佛,佛菩萨说加持,不灵,还是有冤亲债主来找我,还是有很多魔难来找我。从这里起疑惑,丧失了信心,怨佛菩萨不灵,不保佑、不加持。这是罪上加罪,不知道错在自己本身,佛菩萨没错。中国古人教人,「行有不得,反求诸己」,是非常有道理。只要出了问题,问题不在外头,自己认真反省,把自己的毛病改正过来,问题就解决了。怨天尤人,一点点小事情就怨天尤人,这个罪过就重、罪过就大,这就错了。
  前面我们读过,《十往生经》里头佛说的,这个就在前面,佛说,若有众生念阿弥陀佛,发愿求生净土,阿弥陀佛就派遣二十五位菩萨拥护这个人。行住坐卧,无论是昼夜,一切时、一切处,这二十五位菩萨护持他,不令恶鬼恶神得其便也。这个话,我们应当谛信佛言,要真正相信。何况还有大势至菩萨,在我们这个世间只要看到是真正念佛求生净土的人,他都摄取不捨,决定帮助他远离三恶道,得生净土。《弥陀经》上说的,「闻是经受持者」,受持是真干,「及闻诸佛名者」,这个诸佛名就是阿弥陀佛,这个人「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」。又「念佛之人,有四十里光明烛身,魔不能犯」。真正一个念佛人居住在这个地方,他的光照四十里,四十里之内,这里头人都沾他的光、都蒙他的福,这个地区没有魔难。所以这一段说,这是这一段的总结,「故得远离魔难,安稳修持。仗他力故」,这个他力就是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,「化险为夷,称为易行道」。
  修学这个法门,只要真信,没有怀疑、没有杂念,一心一意专修,很容易成就。我们举了个例子,过去大家都记得很熟的,这是我们最好的榜样,谛闲老法师的徒弟锅漏匠。这个人的命多苦,生长在农村,不认识字,没读过书,什么都不会,靠学会了一个补锅、补碗,这么一个手艺生活。这种生活,抗战时候有,我们见过,仅次于乞丐,比乞丐稍微强一点,真可怜。四十多岁,找到了小时候的玩伴,同一个村庄生长的,谛闲法师,小时候玩伴。看到他出家不错,有吃的、有穿的,有房子住,就要求要跟他出家。在那个时候,四十多岁出家,难!出家住在寺庙里,最低限度的,五堂功课要会,那五堂功课他就学不来,他没有这个能力。另一个途径就是讲经教学,他不认识字,这条路也走不通。两条路都走不通,寺庙怎么能住?到最后不得已,到宁波乡下找了一个废弃的小庙,没有人住了,谛闲法师让他住那边,只教他一句话,「南无阿弥陀佛」。这你会念吗?行,会念。会念就行,你一天到晚就念这句佛号,念累了就休息,休息好了就再念,不分昼夜。他听话,他真干,你看三年,预知时至,站著往生,就成功了。这样的人,三年都能成功。这个成就,正如谛老法师赞叹,老法师真赞叹,老法师不随便赞叹人的,赞叹他没有白出家。你的成就,天下弘宗演教的大善知识不如你。弘宗是禅宗的大德,演教是讲经说法的这些法师,没一个能比得上你,这是讲智慧。又说,天下丛林宝刹方丈住持比不上你,那是讲福报;弘宗演教的是说智慧。他们那些人智慧、福报都比不上你,你到极乐世界去作佛去了,谁能比得上!
  像这个样子,在中国历代,世世代代都有这样的人,做一个弥陀弟子,念佛求往生的示范给我们看。这种人叫作证转,你不相信,我做证据,我做样子给你看,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我们能够向这些人学习,没有一个不成就,没有一个不往生。凡是不能往生的,他那个障碍的根不外乎三种,放不下,一个是名,一个是利,一个是亲情。这三样有一样放不下,阿弥陀佛派来二十五位菩萨不见了,护法圣神也没有了。你自己有障碍,你不是真念佛,你不是真求生净土,你在这个世间还捨不得离开,你的情执还没断,所以你这一生还继续搞六道轮迴,极乐世界去不了。跟锅漏匠比,天渊之差,怎么能比得上人家?
  这下面说,「或以谈他力为著相,应知他力,亦是自心。自他不二,自他宛然」。大乘教里头有说到,「自性弥陀,唯心净土」,这是说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跟我们有什么关係,这两句话说的是一体。阿弥陀佛跟我们是什么关係?自性弥陀,我们同一个自性生的,一体。极乐世界跟我们有什么关係?唯心净土。心是自己的本心,性是自己的自性,自家心性,不是外头来的,自他是一不是二。所以这些,都不要被人几句话说了心就动摇,信心就失掉了。
  这个地方讲得好,「因他力」,他力是阿弥陀佛的力,加持的力量,「而显自心」,把我们的真心念出来了。妄心念掉了,真心就透出来了。妄心是妄想、分别、执著。真心是什么?一心专念阿弥陀佛,这个心就是真心。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,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,这个心就是阿弥陀佛,这个心就是自己的本性,要明白这个道理。「从有念以入无念,正是本法深妙处」,本法是念佛方法,深妙处,是《无量寿经》的深妙处,是持名念佛的深妙处,几个人知道?他要知道他就不会动摇;他还会动摇、还有疑惑,他不知道。
  「是故《弥陀要解》云:此之法门,全在了他即自」,这话说得好。了是明瞭,明瞭阿弥陀佛就是自己。中峰禅师《三时繫念》里面讲得非常好,「我心即是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即是我心;此方即是净土,净土即是此方」,这就是讲的自性弥陀,唯心净土。你还在分自分他就错了,你还有分别执著,这是什么?分别执著没放下。统统放下,让心里头只有一尊阿弥陀佛,这就是锅漏匠的成就,我们可以说锅漏匠一类的成就。「若讳言他佛,则是他见未忘」,分别没忘;「若偏重自佛,却成我见颠倒」。这是什么?执著没放下。希望我们把执著、把分别统统放下,功夫就得力了;这个知见不能放下,我们念佛功夫全都破坏掉了,所以弥陀想加持加不上!这是我们一般人讲的不老实,佛想帮忙帮不上。
  下面第四段,「暗合道妙,巧入无生」,赞叹这个法门的不可思议。我们看念老的注解,一百五十九页倒数第二行,「夫无念与无生远非凡夫之所能」,凡夫做不到。无念是无妄念,自己的念头念念相续,前念灭,后念自然生了;不但凡夫做不到,阿罗汉、辟支佛做不到,权教菩萨做不到,十法界里面的佛也没做到,当然凡夫做不到。「圆教八地菩萨」,这是什么?能做到的人,不是别教,圆教,圆教八地。别教八地只等于圆教八住。「离一切心意识分别,始名真得无生法忍」。这个地方这一句,离一切心意识分别,就是法相宗所说的转八识成四智。这是圆教八地菩萨才能做到,这个时候才真正是无念,真正看到一切法不生不灭。所以始名真得无生法忍,就是一切法不生不灭。「可见此乃圣者之所难」,大圣才能做到,七地以前都做不到,「安能期之于具缚凡夫」。具缚就是烦恼具足,一品也没断,他怎么能做到?
  「是以善导大师《四帖疏》曰」,《四帖疏》是指的《观无量寿佛经》善导大师所做的注解,叫《四帖疏》。这个经上讲的十六种观门。《观无量寿佛经》主要讲的是念佛往生的道理,其次讲念佛往生的方法,讲十六种方法,持名念佛是第十六种,最后的一种是持名。善导大师说,「今此观门等,指方而立相,住心而取境,总不明无相离念也」。这个法门不说无相、不说离念,真的指方立相。指方,专指西方;立相,西方有极乐世界,西方有阿弥陀佛,不是无相,不是讲万法皆空,这我们就好学了。住心取境,我们心要不安住一个地方,心就慌了、心就乱了。凡夫的心杂念太多、妄想太多,他心住在妄想上、住在杂念上,所以很杂、很乱,带来了无尽的烦恼,带来了苦难。
  我们今天就是综合过去所讲的,《摩诃止观》第八卷,跟我们讲「病有六缘」。我们讲到杂念,杂念、妄想带来的疾病。众生有病,不外乎六种原因,第一个是「四大不顺」,四大是地水火风,叫四大不调,人生病了。第二种「饮食不节」,暴饮暴食,不知道节制。特别是现代的饮食,染污严重,肉食那个染污更不必说了,都带著病菌。就是连蔬菜、稻米现在也麻烦,它有农药、化肥,人长期吃用都会带来麻烦。这属于饮食,知道现在染污多重。第三「坐禅不调」,不懂得调心,不懂得调身,坐的姿势不对,坐久了坐出毛病出来了。这三条都是普通人很容易触犯的,得找医生,让医生帮助你调理。
  第四种「鬼神得便」,你的心行不善,鬼神来教你造罪业。为什么?他是你的冤亲债主,他要报复你,让你多造一点罪业,你多受罪。第五种「魔神相扰」,这是什么?这是一般修行人,修行人有冤亲债主来扰乱你。这里头最厉害的是天魔,天魔是第六天的天主,波旬魔王。他不喜欢人修行证果,不希望人离开六道轮迴,你在六道他欢喜,你离开六道他就愁眉苦脸,他会干扰你。这两种,我们用真诚心、用恭敬心,鬼神、魔神都不能得其便。为什么?真诚恭敬跟他不相应,他是虚伪的、是欺骗人的。所以我们有护法正神,他不能来干扰。
  第六个是「恶业所起」的病,这个病最麻烦。你看,不是属于生理,不是属于饮食不节,也不是冤亲债主来找麻烦,这自己造的罪孽造得太深引发的病,这叫业障病。业障病医生治不好,你要找冤亲债主,你超度他们,它不是这桩事情,与这个事情不相干,也没有办法调解,不是冤亲债主找麻烦,这是自己业障,造的业太重了。只有一个方法,真正忏悔,后不再造。真回头,真信净宗,真正发愿求生净土,行!我们看到一个好例子,宋朝莹珂法师就是这个例子。他是自己造的罪业很重,真正忏悔。他晓得,他要不能往生,决定堕阿鼻地狱。想到阿鼻地狱他就害怕,所以他真干。这不是假的,你看,三天三夜把阿弥陀佛念来了。这例子太好了!恶业所起的病。
  阿弥陀佛跟他见面,告诉他,你的寿命还有十年,等你命终的时候我来接引你。莹珂法师这个时候智慧就现前,他要求阿弥陀佛,我十年寿命不要了,我现在跟你去。为什么?因为他的劣根性很重,禁不起外面诱惑,外面一引诱,他又去干错事了,那十年不知道干多少坏事,所以不要了,现在就跟佛走。佛跟他约了,三天之后来接引你,他三天之后真往生了,没有生病,自在往生。这是恶业所感的疾病,这个方法很有效。恶业起的病医生治不了,我们用什么超度的方法解冤释结也治不了,它不是这一类的;自作自受,自己忏悔就能治病。所以一切法从心想生。大小乘经典里头佛都说,「制心一处,无事不办」。你把你散乱的心集中在一点,特别是我们都集中在阿弥陀佛,这个能量多大,什么都能治。得有信心,没有信心,自己得受苦受罪。自己有坚定的信心。
  下面我们把重要的写出来。「杀起肝眼病」,杀生,杀生太多,吃肉太多,你的肝容易得病;外面眼容易得病,眼看东西模糊,看不见。「盗起肺鼻病」,不义之财,用不正常的手段得来,这都是属于盗。财物据为己有,会容易引起肺病、鼻病。淫欲起肾病、耳病,妄语起脾脏发病、舌根生病,饮酒过度容易得心脏病、得口病。犯五戒,就是杀盗淫妄酒统统都有,而且都过分,这个人五脏、五根肯定有病。但是持戒也能够动业成病,持戒、念佛很好的人有时候也会生病,这生病是什么原因?「人中轻报」。这是他有很重的罪业,应该有重报,因为他持戒,因为他念佛,他回心向善,所以重罪轻报,不是不灵。「此是业欲谢故病」,谢就是那个罪业快要消得差不多了,快要消完了,有这些病的现象出生。
  业病有很多种,需要细心去观察、去检查,把病根找出来,然后你就有方法对治。总的原因不外乎,「贪瞋痴慢疑是一切病因,怨恨恼怒烦是一切病缘」。有因有缘,果报就现前。「脏腑失调,天地变异」,脏腑失调是内,我们的身内,天地变异是外面自然灾害,这是病果。「疾苦短命,自然灾祸」,这是一切病的报。我们用因、缘、果、报,统统都是自作自受。后面这一行希望我们有警惕,有这个毛病要改。
  「悲恼伤肺」,人常常有伤心的事情,有烦恼的事情,容易得肺病。「怒火伤肝」,常常发脾气的人,肝会有毛病。烦恼、恐怖,我们现在讲压力,这些东西伤肾。「恨伤心」,你怀恨、恨人,实在你恨人,顶多他影响的是三分,自己伤自己的心是七分,不值得。你把帐算清楚了,害人真的,人家受害是三分,害自己是七分。所以古人劝人,害人之心不可有。连防人之心也不要有,有什么好防人?没有好防的,防人也伤心、也很操心的,不用提防,修善积德比什么都好。「怨伤脾胃」,这是古人常说的。下面,「恶念不善」,恶的念头、不善的念头就起灾,这是我们身外的,我们居住的环境。现在这个世界灾难很多,怎么来的?是恶念、不善的心行所起来的,不是自然灾害。大自然是最健康的,大自然是最美的,最完美的,怎么会有灾难!一切灾难都是人为的,人的心不善、行为不善。所以「贪起水灾,瞋起火灾,痴起风灾,慢起地震,疑起山崩地陷、陆沉地陷」,这是现在常有。
  末后是药,怎么治法?「仁义礼智信」,这中国传统文化,五常,佛家的「五戒十善、六和、念佛,是一切病药」。我们只要把后头这一条做好,什么灾难都没有了,身心健康,居住的地方不会有任何灾难发生。把仁义礼智信做到,把五戒做好、十善做好、六和做好,一心念佛,一切疾病、灾难统统没有了。这是今天把它会集起来,供养我们的同修。这个印出来了,我们这里可以都拿得到,大家可以多拿几份去送朋友。
  所以净宗,它不是讲空门,它是跟你讲有的,真有西方极乐世界,真有阿弥陀佛,念佛真的往生净土,往生的时候阿弥陀佛来接引你。「如来悬知末代罪浊凡夫」,末代是末法时期。现在是末法时期,众生造罪业,五逆十恶。地球严重染污,我们身心染污,大地染污,我们依赖生存的食物染污,衣著也是染污,现在到了很严重的时候。这样的凡夫,「立相住心尚不能得」,立相住心这个方法,在佛法不是最高的方法,这个方法都不能成就,「何况离相而求事者」。那要教你离一切相,即一切法是根本做不到,那是大乘上上根人才有分,上中下三根都没有分。「似无术通人」,好像没有神通,那些普通人,「居空立舍」,让你在空中造一个房子行吗?不行,没有这个能力。可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行,你希望你的房子在空中,真的在空中;希望它在地面,它就在地面。极乐世界人人都有这个本事,我们这个世界不行。
  再看下面一段,我们统统看解,黄念祖老居士的原文。「盖以众生妄心,念念相续,如急流水,从未暂息」。这是先从比喻上来说,我们世界的众生,他的妄念,妄心就是妄念,前念灭,后念就生,一个接一个,从来不间断,好像很急的流水,从未暂息过。从什么时候?从我们最初一念不觉,这个念头起来了。到什么时候它才息掉?到成佛。你没有成佛,这个念头就不会息掉。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,这个念头没有了;念头没有了,自性就现前。这个念头叫无始烦恼,叫无明,无始无明烦恼。这烦恼也不是真的,问题出在哪里?我们把它当作真的,肯定认它是真的,不知道它是假的,亏就吃在这里。什么人知道它是假的?八地以上,八地以上这个境界他看到了,他完全明白。看到当然就想把它断掉,你看还要经过九地、十地、等觉、妙觉才能把它断乾净,不是一看见就能断的,还要经过相当一段长时间。真断了,那就是妙觉如来。他修行的这个场所,实报庄严土不见了、没有了,这个时候指的方不见了,立的相也不见了,这是如来究竟的境界。你看,自然证得,一点都不操心。
  现在我们不是八地以上的境界,我们今天的境界就像此地这四句话说的,念念相续,如急流水,从未暂息。「今若勉强按捺」,你勉强的把它按住,止住它,「粗念虽得稍息」,修定、持咒、念佛,这都是把它按捺,粗念好像没有了,「细念从未暂止」。细念你不知道。阿罗汉修行不简单,四果四向,八个阶段,每个阶段都相当长的时间,把见思烦恼断了,六道轮迴不见了。六道轮迴从哪来的?见思烦恼来的。见思没有了,六道就没有了,他算是醒悟过来了,做了一场恶梦,醒过来了。醒过来是四圣法界,他所看到的是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、佛,是释迦牟尼佛的净土;六道三途是释迦牟尼佛的秽土,他从秽土里头跳出来生到净土。净土是什么?细念。粗念没有了,执著是最粗的念头,分别,细了。
  在四圣法界里,阿罗汉断执著的习气,辟支佛断分别,分别断尽了,辟支佛成菩萨,菩萨再把分别的习气断掉,那就成佛了。所以十法界里面的佛,我们就很清楚,见思烦恼断了,习气也断了;尘沙烦恼断了,习气也断了。《华严经》上讲不分别、不执著,连分别执著的习气都断了,这个人是什么人?十法界里面的佛。他现在要断的是无始无明,无始无明就是起心动念。六根在六尘境界里头修什么功夫?修不起心、不动念。不是不看不听,亦看亦听。虽看,不起心动念;虽听,也不起心动念,就是外面境界清清楚楚,里面如如不动。这个修成功了,他就超越十法界。十法界还是一场梦,第二次梦醒了,十法界不见了,眼前是什么境界?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,叫一真法界。那我们晓得,十法界的佛把无始无明断掉了,无始无明习气没断。诸佛如来实报庄严土怎么来的?就是无明习气变的,无明习气如果断掉了,实报土就没有了。可是无明习气非常难断,不像见思的习气,不像尘沙习气,那都有办法断,无明习气没有办法断。因为断无明是不起心不动念,起心动念没有了,你用什么方法断它?你想断它又起心动念了。所以在这个层次修行,就是随它去吧,别去理它,时间长了自然就没有了。这个境界里叫无功用道,古人说「此处用不得力」,你一用力你就堕落了,你就往下堕,一切恆顺自然。
  在实报土里面修行,实在讲只有一个障碍,不能回常寂光,就这一个障碍,除这一个障碍之外,其他的什么障碍都没有。《华严经》讲的四无碍他统统具足,理无碍、事无碍、理事无碍、事事无碍,所以他有能力供养遍法界一切诸佛如来,他有能力分身去供养无量无边诸佛,他能分无量无边身。每一尊佛的面前都有他在供养,供养修福;都有他在闻法,诸佛在说法,他都在那里听法,闻法是开智慧,福慧双修。所以在实报庄严土的人,他们的事情,每天干的事情,就是供佛闻法,再就是帮助众生。有缘的众生,他能随众生心,应所知量,众生心里想见佛,他就现佛身;想见菩萨,他就现菩萨身。像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,众生有感他就有应,应身去帮助这个众生,帮助他转恶为善,帮助他转迷为悟,帮助他转凡成圣。他能在十方一切诸佛刹土里头教化众生,他没有妨碍。等到时间到了,无始无明习气断乾净了,他就回常寂光。
  回常寂光那就得大自在了,跟众生起感应,纯属于自然的。常寂光,身没有了,念头也没有了,我们讲心也没有了,身心都不见了,身心变成什么?变成了常寂光。常寂光在哪里?无处不在、无时不在,万事万物都在常寂光普照之中,所以诸佛如来跟我们一体。就像我们在这个小讲堂,这么多灯光照到我们,我们的身心跟这个灯光融成一体,自自然然融成一体。可是我们这边的光,你隔了一层皮肤,它照外面,里头照不到。常寂光不一样,照透了,里面全照见了,它没有障碍,像我们现在讲的X光、紫外光,它没有障碍,它能穿透。所以常寂光是一切光的源头,那是自己的真性。自性的相是一片光明,叫大光明藏。这才证得究竟圆满,回归自性。这是十方如来普度众生的本愿、本怀。
  我们现在知道,粗念稍稍止住一点,身心就感到自在,细念从来没有停过。这个细念,一秒钟一千六百兆的念头,单位是兆,一千六百兆,这个频率在波动,它没有停过。「行人倘若错认,便云相应,实大谬误」。修行人如果认为我们有一点点小功夫,心地得一点清凉,就误认我已经得定、已经见性,这就错了。「于是大悲慈父,兴无缘之慈,垂兹奇妙方便法门,指方立相,摄心专注。即此妄心,持佛名号,念一佛名,换除百千万亿妄想杂念。念得纯熟,乃忘能所。心无所住,佛号分明。暗合道妙,便契《金刚般若经》无住生心之妙谛」。这几句话说得非常之好,把净宗的真正妙处说出来了,你才晓得这个方法真妙。我们要用平常的方法,总是要搞清楚、搞明白。这个方法首先要感谢阿弥陀佛,不是阿弥陀佛想出这个方法,我们没有得度的机缘。所以他用这种奇妙方便的法门,就是指方立相,摄心专注。我们真佔便宜,一天到晚嚮往的是西方极乐世界,无论在什么地方,我们都会想著哪个地方是西方。我们面对著西方,相信西方那边有极乐世界,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现在加持我们。我们念佛的时候就是他加持的时候,我们念佛的时候,就是同佛善根福德的时候;善根是智慧,智慧福德跟佛是同等。
  摄心专注,摄心是收心,大势至菩萨教给我们「都摄六根」就是摄心;专注就是专念,一心专念。即此妄心,我们现在执持佛号的是妄心。念一佛名,这一句重要,这就是为什么要念佛,念一佛名,换除百千万亿妄想杂念。念这一声阿弥陀佛,真的换了百千万亿妄想杂念?这话真的吗?你们谁相信?我们在一起一同学习这么多年了,我问这个话,大家一定要相信。为什么?弥勒菩萨告诉我们,「心有所念」,这一念的时间多长?一弹指。我们念这一声阿弥陀佛不止一弹指,南无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,念得最快的一念大概要半秒钟,两声佛号就一秒钟。一秒钟有多少个念头?一千六百兆。这里说的百千万亿妄想杂念,有没有超过一千六百兆?没有。这个话是一点没有夸张。一秒钟,我们的妄想杂念已是一千六百兆,我们念这一句佛号,不就是把一千六百兆的妄念换过来了?这法真妙!所以这个话一点都不夸张,说得非常的保守。
  念到纯熟,乃忘能所,能念的心忘掉了,所念的佛忘掉了,但是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还不停止,还在那里念。自己感觉什么?感觉身体没有了,或者是下半身没有了,或者是上半身没有了,很多修行人有这个境界,我们自己也曾经有过。这是什么境界?这是忘能忘所的境界。这境界并不是很高,念到专一的时候,这境界就会现前。心无所住,可是佛号分明,一句接一句念下去,这叫暗合道妙。便契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》所说的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」,这就叫无住生心。念得纯熟,忘能忘所,心无所住,就是《金刚经》上的应无所住。佛号清清楚楚,也是一句接一句,这叫生心,应无所住而生其心。《金刚经》上说的妙谛,我们用指方立相、摄心专注可以修成功。别的法门不行,这个法门行。念到功夫纯熟,一切法门全贯通了,无量法门即是一门,一门即是无量法门。
  我们看底下这段,「夫众生之生灭心,处处能缘」,攀缘,就是妄想,可以想过去,可以想未来,可以想此地,可以想他方。生灭心就是妄心,前念生,后念灭,但是它的能量非常之大。它就是不能缘般若,它缘不到自性,自性里面无量智慧它缘不到,自性里的智慧就是般若。「须位登别教地上之菩萨,方能契入」,别教地上菩萨就是初地以上,在《华严经》圆教初住以上,这样的人,「于无住时即生心,于生心时即无住」,他无住跟生心是同时的。实际上本来是同时,可是我们迷失自性太久了,总是把它打成两段,「一时生心,另一时无住」,无住的时候不是生心,生心的时候不是无住,「可见凡夫绝分」。凡夫对于《金刚经》的境界没办法契入,但是念佛人不一样,念佛的人暗合道妙。这句话不可思议,可以契入这个境界,虽然心里什么都没有,这一句佛号继续不断。佛号虽然继续不断,心里头也一无所有。无住跟生心是同时,不是两截。
  「今此净土法门,教众生持名念佛,令众生即念离念,潜通佛智,暗合道妙,巧入无念,即凡成圣」。这就是净宗所说的一心不乱,不是事一心不乱,这是理一心不乱。理一心不乱跟宗门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境界完全相同,跟教下大开圆解的境界也是相同。大开圆解,对于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,没有一法不贯通的。他不需要学的,一部经通了,一个法门通了,一切全通了,这是佛法。跟世间法不一样,世间法学一样只懂一样,隔行如隔山,他不能够全通。为什么?他用识,他用妄想分别执著,所以他不通。那佛法为什么会通?他不用识,他用智,他用真心,他用真智慧,所以他能够一切贯通。
  真心、真智慧都要把虚妄放下。什么是虚妄?执著是虚妄,分别是虚妄,妄想是虚妄。这个东西只要一放下,真心就现前。用真心不用妄心,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,就能得定。那是什么定?自性本定。惠能大师开悟告诉我们,「何期自性,本无动摇」,自性是不动的,没有摇摆的,这是自性本定。换句话说,本定才是你的真心,念头起伏这不是真心,这是妄心。用念头起伏,你学来的是知识;用真心,你学来的是智慧。智慧能圆成佛道,能帮助我们自己回归自性,这个不可思议,知识不行。在这个世间,知识可以拿到博士学位,可以做个佛学学者,专家学者,也能讲得天花乱坠,也可以著作等身,但是出不了六道轮迴,烦恼习气没断。这就是古大德常常勘验学人,你会么?意思就在此地。你会不会?会,就是说会用真心;不会,你还是用的妄心,你还是用分别执著。会的人不用分别执著,学得快!
  所以一定要晓得净宗之妙、净宗的殊胜,妙在哪里、殊胜在哪里、好在哪里,要能说得出来,就是教众生持名念佛,帮助众生即念离念。我天天念这句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,不著相、不分别,我不分别、不著它,我还是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,并没有把阿弥陀佛断掉,真可以不执著、不分别。如果有杂念进来,妄念、杂念很多,印光大师教我们计数念佛,就是用他的十念法。十念法,数是暗计,只计一到十,再从一到十,永远是一到十。这个方法是什么?不让杂念进来。如果念到没有杂念,就不要计数了,完全是暗合道妙。这个方法高就高在即念离念。
  其他的法门,这是高级佛法,它离念是无念,心里头真没有念头。但是又很容易起误会,堕到无明里头去了。他修什么?修无想定,无想定的果报在四禅天的无想天,这变成外道了,这个很麻烦。我们想到袁了凡先生在云谷禅师的禅堂,三天三夜不起一个念头,那是无想定,那不是真正禅定。云谷禅师问他是怎么修的,三天三夜不起一个妄念是很难得,这功夫算是不错。他是很老实,告诉云谷禅师,我的命被孔先生算定了,二十年,一点差错都没有。命既然注定了,还有什么好想的?乾脆不想了。所以他那个定叫无想,就是无想定。无想定还是迷惑颠倒,解决不了问题,为什么?有定没有慧。佛教给我们的定是有定有慧,定中有慧、慧中有定。定慧要均等,这才能入定。这两个不平等,慧多定少,人心就慌乱,就定不下来,叫掉举,心里七上八下;如果慧少定多就打瞌睡,精神提不起来。一定要它两个平等,这就入了定。所以入定也不容易,哪有念佛容易!念佛这个功夫比它高,超过《金刚经》太多太多了。
  这些理搞清楚,我们对它才会相信,才不会怀疑,知道这个法门妙,跟《华严》、《法华》没有两样,成就,老实说比它还殊胜,没有一个法门能跟它相比,真不容易!我们这一生能遇到别空过了,这才是我们一生第一桩大事,其他的全是鸡毛蒜皮,不值得一提。所以你看,即念离念,潜通佛智,暗合道妙,巧入无念,即凡成圣。你到极乐世界哪有不成圣的道理?这就是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在加持你,把你提升到阿惟越致菩萨。你明白这个道理,你一点都不疑惑了。
  「故《疏钞》曰:越三祇于一念」,越是超越,超越三大阿僧祇劫,就在一念。这三大阿僧祇劫是谁?是实报土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你就一个持名念佛的方法超越他们。「齐诸圣于片言」,片言就是一句佛号,诸圣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你跟他们平等,你还超过他。末后两句赞叹,「至哉妙用」,至是到极处了,妙到极处、妙到顶点,真正不可思议!
  我们再接著往下看,「其他法门乃正入无生,故为难行道」;念佛法门巧入无生,巧妙!他们那个是正当方法走的,正科生,我们这是巧方法,巧方法超过他们。「今此净业,巧入无生,盖易行道也」。这个巧入容易,正入很难。「念佛法门乃修行之径路」,径路是近路、直路,不拐弯的,最近的一条道路。换句话说,其他法门不是近路,是拐弯的;会达到,但是这个路走得很远,绕很大一圈才达到。「而持名一法又为四种念佛中之径路。故称为径中之径」,径路里头径路。
  四种念佛,这是净土宗说的,有实相念佛、有观想念佛、有观像念佛,最后一个持名念佛,这四种前面三个都难。观想,《十六观经》里头,第一观「落日悬鼓」,每天晚上太阳下山,看这个红太阳。观成了,无论在什么时候,太阳都在你面前,你睁著眼睛,太阳在面前,闭著眼睛太阳也在眼前。你试试看,你什么时候能观成功?很难!这十六种观法,无论哪一观,只要一观成就了都能往生。为什么?心繫西方,跟阿弥陀佛相应。观像念佛得有大福报,造一尊庄严微妙的阿弥陀佛像,你一天到晚对著它看,你看它,它看你,这叫观像念佛。你离开像,离开像就没有了,就断掉了,功夫就断了,你一天到晚不能离开佛像。所以这要很大的福报,生活不成问题,有人伺候、有人照顾,他有这么空閒,一天到晚面对著佛像,也不容易,像去,观就空了,都难。念佛容易,无论什么时候,无论什么场所,大声念、小声念、默念、心里头念。金刚持,口有动,口没有声音,口时时在念,但是不出声音,叫金刚持。默念,口看不出来,心里头在念。所以持名最方便。持名,念到念而无念,那就是实相念,所以持名通实相,暗合道妙。这是四种念佛里头,最径里头径中之径。
  「又本经不倡一心不乱」,不提倡。一心不乱不容易。有人读了《阿弥陀经》来跟我说,经上的标准是一心不乱,我做不到。他说的是真话,不是假话。《弥陀经》梵文原本不是一心不乱,是一心繫念。一心不乱是鸠摩罗什大师他翻的,是他的意思,不是佛经本来的字,找梵文原本看就查出来了。他翻得不错,不能说他错,他这样翻对我们是个鼓励。念佛念到功夫成片,这才能往生,就真的把妄念、杂念念掉了,清净心现前,这并不是一心。这样的功夫在往生的时候,阿弥陀佛来接引,佛光一照,你的功夫马上就提升一等,就升等了。佛光一照就升等了,功夫成片就提升到事一心不乱,念到事一心不乱就提升到理一心不乱。所以他没有说错,讲清楚、讲明白我们就知道了。经一定要明白,不能含糊,不能有疑惑,有疑惑就有障碍。我们念到功夫成片是可能的,这个不难。事一心不乱是见思烦恼断了,他的功夫等于阿罗汉,现在人做不到。理一心不乱是明心见性,妄想分别执著统统都放下了。理一心不乱生实报庄严土,这不是凡夫能做得到的。可是我们知道,我们只要有功夫成片的功夫,往生的时候就是事一心不乱。所以本经,《无量寿经》上不讲一心不乱。
  「直以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为宗」,修学的宗旨。修学最高指导原则,就这两句话,「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」。而发菩提心这一句,蕅益大师在《要解》里头讲得太好了,印光大师非常赞叹。古大德没说过,他说出来了,他说真信有极乐世界,真信有阿弥陀佛,这就是发无上菩提心。菩提心是愿、是信,真正肯发心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你真有这个愿,真信真愿就是无上菩提心,这就好办了。可不能怀疑,可不能犹豫,不能对这个世间有任何贪恋。为什么?有贪恋你就去不了,那就是你的业障。这个障碍起不起作用是你自己做主,别人做不了主的。我自己肯放下,他就障碍不了,我就稳稳当当往生到极乐世界。所以要放得乾净,不要有任何执著。然后一向专念,一个方向,西方极乐世界;一个目标,亲近阿弥陀佛,这样的人没有一个不往生。所以,「但能发心专念,皆可往生。故更为明确简要」,讲得清楚、讲得明白、讲得精确,简单扼要。
  「是故此经称为净宗第一经」,净土宗第一经,「因其为直截中之直截,方便中之方便。绝待圆融,不可思议」。这个经这样的细说,主要是它真的是难信之法。真讲清楚、讲明白了,我们的疑虑就断掉了,我们这一生真正得到《无量寿经》殊胜的利益,这太殊胜了,到极乐世界去作佛去了!要知道,这个作佛是跟阿弥陀佛完全同样的佛,不是别的佛。阿弥陀佛是光中极尊,佛中之王,把我们的身分、地位提到这么高,所以一般人不相信。
  「日本净宗大德推重此经,过于我国」,这真的。「日《黑谷大经释》云」,这里头有这么一段话。黑谷是唐朝时候人,在中国留学,善导大师的弟子,回到日本之后,把净土宗传到日本,是日本净宗第一代祖师。「于往生教,有根本亦有枝末。此经名根本,馀经名枝末」。净土主要的经典,现在有五种,《无量寿经》、《观无量寿佛经》、《弥陀经》、《普贤行愿品》、《大势至菩萨圆通章》,这五种经以《无量寿经》为根本,其他的是枝末,说此经是根本,馀经是枝末。「又此经名正往生教,馀名傍往生教」。这是正的,其他的是辅助的,我们讲正助双修。「又此经名往生具足教,他经名往生不具足教」。具足是圆满的意思。这个经确确实实讲得非常圆满,把极乐世界的缘起、阿弥陀佛的历史全都说出来了,极乐世界是怎么来的、怎么回事情,理事、性相、因果面面周到,让我们深信不疑。他经,像《弥陀经》讲得简略,极乐世界历史没有说,四十八愿怎么来的没讲;《观经》只偏重在理论跟方法,其他的都不说,只有这部经讲得圆满、讲得完整,面面俱到。「据上之义,净土宗譬如妙高峰头」,净土宗好像是高山山峰,「而本经正如峰头之顶尖」。这是用比喻说,说明这个经的殊胜。
  「本经谓,当来一切含灵,皆依此法而得度脱」。这是佛说的,就在《无量寿经》上讲的。当来是将来,佛灭度之后,特别是末法之后,一切含灵都是依这个法才能够度脱,脱离六道轮迴、脱离十法界。「是知利济众生,此经为最。持名之法,暗合道妙,最易行故」。这个暗合道妙一句话说得太好了。道妙是大般涅槃,道妙是诸佛所证的果法,没有想到持名跟实相相应。念佛只要念下去,自自然然会念到念而无念、无念而念。你不要著急,你不要去想,不要去作意,一直念下去,自自然然入这个境界。这个境界就是《金刚经》上讲的无住生心,就是大乘道妙。所以最易行故,很容易你就能证得,这个功夫不在他们之下。实际上他们得不到佛力加持,我们这个地方不但得弥陀加持,本师释迦加持,十方一切诸佛加持,这个到哪去找去?没法子比。所以一定要知道。这一生遇到空过,那叫真正可惜。
  我们学到这个地方,也深深觉悟到,我们要彻底放下。活一天,读一天《无量寿经》,跟大家在一起分享这部经,老老实实念阿弥陀佛,其他的什么法门、什么样经教统统放下了。我们对于一切经教只有恭敬、赞叹、供养,我们自己不学了。学善财童子老实念佛,一门深入,我们决定得生净土,决定亲近弥陀。同学们如果真发心,将来在极乐世界我们又会在一起。今天时间到了,就学到此地。  

 

欢迎关注悲智佛网微信公众号,长按图片,识别二维码

公众号名称:beizhifw   公众号ID:beizhifw  
关注提示:可在微信上搜索 beizhifw ,在搜索内容中点击关注

老法师念佛 老实念佛 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 佛经故事 净土圣贤录文言文 来佛三圣永思集 净业三福 了凡四训 弟子规 太上感应篇 十善业道经 三皈依传授 认识佛教 沙弥律仪要略 五戒十善 修六和敬祈祷文 净土五经 刘素云老师复讲大经 净土圣贤录 布施的功德 净土大经解演义 科注全集 净土大经科注 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净土大经科注(第五回)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