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(第四九一集) 2013/10/2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:02-040-0491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:阿阇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从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两足中尊;皈依达摩,离欲中尊;皈依僧伽,诸众中尊。阿阇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从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两足中尊;皈依达摩,离欲中尊;皈依僧伽,诸众中尊。阿阇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从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两足中尊;皈依达摩,离欲中尊;皈依僧伽,诸众中尊。
请看《大经科注》第八百一十九页最后一行,科题,「自他不二」,有一首偈。请看经文:
【奉事万亿佛。飞化遍诸刹。恭敬欢喜去。还到安养国。】
我们看念老的注解。「如是辗转度脱,而得往生之无量无边菩萨,安住极乐」,这是说十方世界听到本师教诫,像我们听到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介绍。佛给我们讲净土三经,让我们知道西方有极乐世界,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,曾经发四十八愿,接引十方世界一切有愿亦同的这些众生,往生到极乐世界接受他的教导,在极乐世界一生圆满成就。这对于一切修行人来讲是最大的福音,无比殊胜的信息。所以只要是真正听懂、听明白了,没有不欢喜的,没有不发信愿持名,往生极乐世界。生到极乐世界就安住极乐了。
「复能普供十方如来闻法受教」。这是这一品经里头最重要的一个信息,告诉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这些菩萨,每一个往生的人,没有往生之前身分不一样,有菩萨、缘觉、声闻,以及六道众生,生到极乐世界得到阿弥陀佛本愿加持,皆作阿惟越致菩萨。前面我们曾经多次报告,阿弥陀佛有大神通能化无量无边身,每一天接引无量无边诸佛如来刹土里面发心求生净土的众生,他要去接引。接引到极乐世界得到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,在我们这个经本是第二十愿「作阿惟越致菩萨」。这些人个个都有像阿弥陀佛一样的神通变化,所以每一个往生的人都能变无量无边身到十方世界普供,普遍供养十方世界无量无边的如来。供养是修福,闻法是修慧,所以四弘誓愿里头有「法门无量誓愿学」,有这一愿。这一愿如果往生到极乐世界,它很容易圆满;如果不生西方极乐世界,那要满这一愿应该是无量劫才能够做得到。这是说明西方极乐世界的殊胜,无与伦比的殊胜,对我们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信息。
『奉事万亿佛』,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有这个本事。『飞化遍诸刹』,「飞行游化」。这个地方的飞行,飞是形容词,他们是不是真的在空中飞行?不是的。他们想什么地方身体就到什么地方,真正是一切法从心想生。想释迦佛就到娑婆世界来了,真的叫念顷,一念就到。一念多长的时间?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。佛菩萨告诉我们,这么高的频率,众生没有方法执持,到极乐世界,因为是阿惟越致菩萨就是明心见性的菩萨,他们能做到。「化指神妙难思之变化」,「飞化遍诸刹」,十方无量无边诸佛刹土统统都到了。『还到安养国』,他们的事情办完了回到极乐世界,「安养国」就是极乐世界。
这个偈子里头表现出,「极乐国中,十方往生之正士以及辗转度脱之菩萨」。极乐世界这两大类的人,一类是极乐世界常住的,一类是到极乐世界去参学的,去参观、去旅游、去考察的。这些都是法身菩萨,「周遍十方,遍事诸佛」。他们的态度恭敬,我们常说真诚、恭敬,「礼觐」,就是礼节周到,「欢喜听法」,来真正的目的是什么?是来听法的。为什么要来听法?圆满后得智。在西方极乐世界听阿弥陀佛讲经说法成就根本智,到十方世界去参学圆满后得智。就像《华严经》上所说的,善财在文殊菩萨会下得根本智,然后五十三参成就圆满的后得智。你看到西方极乐世界亦如是,每一个人都要到十方一切诸佛刹土去参学、去考察,成就圆满的智慧。根本智是自己成就,后得智是成就一切众生,就是教化众生,无所不知。根本智是般若无知,起作用叫后得智,起作用是无所不知,这才能教化一切众生,没有障碍。恭敬欢喜,他成就了,两种智慧都圆满了。「复还极乐」,这个化身回到极乐世界跟自己的身合成一体,在哪里?在阿弥陀佛大讲堂。
这一品,二十六品,说明十方世界的菩萨到极乐世界参学,最后以自他不二做总结。自是极乐世界的菩萨,他是十方世界的菩萨,彼此互相访问参学,才成就真实智慧。早年方老师将《华严经》介绍给我,对于五十三参无比的赞叹。他认为《华严经》是佛教概论,是所有哲学书里面最好的范本。它有究竟圆满的理论,有善巧精妙的方法,后面还带表演,做出来给我们看,那就是五十三参,这才是最理想圆满的教科书。一般教科书里头有理论、有方法,没有表演给你看;《华严》有表演,极乐世界有表演,十方菩萨到极乐世界去参学,极乐世界菩萨也到十方世界去参学。这是我们今天讲的科学精神。佛经里头有科学,科学是求证。听阿弥陀佛讲经说法,十方一切诸佛给你证明,阿弥陀佛说得好,十方诸佛所说之法阿弥陀佛给大家证明。这个法,大乘究竟圆满的顶法,没有比这更高的,这是大般涅槃,也就是常寂光净土。这品经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再看下面这一品:
【歌叹佛德第二十七】
念老有两行提示,上面这一品是「十方正士至极乐国土礼供听法。本品乃极乐菩萨遍至十方,礼供诸佛,随即还归本土听闻妙法。品末兼表诸天供奉彼佛,及其胜因」。确实我们感谢释迦牟尼佛,这样详尽的为我们介绍。请看经文,下面这是第一大段,「兴供叹佛」,分两段。「兴供」,供养里头有四个小段,第一小段,「承威遍供」。
【佛语阿难。彼国菩萨。承佛威神。于一食顷。复往十方无边净刹。供养诸佛。】
『彼国』,释迦牟尼佛说的。佛叫著阿难,在经教里头习惯,凡是佛叫著当机的名字,提醒他注意,下面所说的很重要,提醒他注意听,叫著阿难的名字。「彼国」是极乐世界。『承佛威神』,「承受弥陀威神之加被也。如本经云:此皆无量寿佛威神力故,本愿力故」,都是得到阿弥陀佛威神的加持。『于一食顷』,这是指时间短暂,吃一餐饭的时间。在我们这个世界,一餐饭大概一个小时,因为佛门吃饭,前面有供养,后面有结斋,前后加起来一个小时,所以时间不是很长的。『复往』,「复往」两个字用现在的话来说,就是来回、往返,『十方无边净刹』。因为是诸佛的报土,清净佛刹,诸佛报土统统指的实报庄严土。『供养诸佛』,这就是弥陀第十一愿「遍供诸佛愿之成就」。佛发了这个愿,佛知道这桩事情是好事。一个没有成佛的人,菩萨,要想圆成佛道,就不能离开佛陀,要常常亲近十方诸佛,上求下化,他才能够快速证得无上菩提、大般涅槃。所以这是第十一愿的成就,我们在这个地方看到了。
下面第二个小科,「供具随心」。去拜佛,一般的礼节一定要带供养。我们中国讲人情世故,去看人多少要带一点礼物,就这个意思。他们的礼物,随心应量。我们看经文:
【华香幢幡。供养之具。应念即至。皆现手中。】
他们想带去供佛的礼物,随著自己的念头就已经在手上了。『供养之具,应念即至』。这是第三十七愿,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第三十七愿,佛说极乐世界所有菩萨要到他方供佛,「种种供养,随意即至」,这一愿的成就,都在手中。下面这一科。
【珍妙殊特。非世所有。】
我们一定要晓得,往生到极乐世界,你的身是法性身,你居住的世界是法性土。极乐世界都是法身菩萨,他们的能量到十方世界去参访佛陀、诸佛,全是到诸佛的实报土。因为自己是报身,报身一定去拜报身佛,换句话说,他们到极乐世界是极乐世界实报土,而不是在方便土、同居土,不在这个地方,与他们不相应。极乐世界所有菩萨到他方世界也是去见报身佛,也不在同居土、方便土,不在这两土。供具称性,自性里面变现出来的,所以『非世所有』。这个「世」是十法界,十法界里头没有,诸佛实报庄严土里面你才能看到。这些供养的物品「微妙殊胜」。
下面一段,供养佛、供养菩萨。
【以奉诸佛。及菩萨众。】
供养诸菩萨,一般我们看到是散花,还有宝香,这是最常见的供养。
下面这一科,「别明花供」,举一个例子来说。
【其所散华。即于空中。合为一华。华皆向下。端圆周匝。化成华盖。】
这个供养具确确实实十法界里头没有人见过。念老注解里头,「供物之中,特以妙花为例」,举一个例子。『合为一华』,「表无边功德,悉入一句洪名。十方众生,同归弥陀一乘愿海。极乐依正一切庄严,全体是一法句」。这些地方我们自己要搞清楚,我们才能够介绍给别人,才能够增长大家的信心。诸佛所供养的花,在空中自自然然组合成一个花盖,盖是宝盖,这个宝盖是花成就的,是自自然然组成的。我们知道,这个自然组成的是诸菩萨的愿力。诸菩萨有个共同的愿力,那就是往生不退,念佛成佛。所以花合成一个花盖,表无边功德,悉入一句洪名。十方世界所有菩萨都是念佛成就的,所以说十方众生同归弥陀一乘愿海。
这个地方说明极乐世界是一乘法,一乘是成佛;二乘是大乘、小乘,大乘是菩萨,小乘是声闻;三乘是菩萨、缘觉、声闻,这三乘;五乘,再加上人跟天。世尊在《法华经》上说,「唯有一乘法,无二亦无三,除佛方便说」。这个意思是说,佛说法是一乘,决定让你证得跟诸佛如来完全相同,没有差别。说二乘、说三乘,这是方便说,为什么方便?众生的根机还达不到,那就说得浅一点,不是究竟圆满。究竟圆满必定是对法身菩萨,极乐世界全是法身菩萨,十方世界这些菩萨他能到极乐世界来访问、来参学的,全部都是法身菩萨。不是法身菩萨,他不能够离开他的佛土。像我们这个世间,不是法身菩萨不能够离开娑婆世界,他的活动范围就是在这个释迦牟尼佛的报土,这个三千大千世界,这是他活动空间,他出不去。如果证得法身他就能出去,这个界限就没有了,十方一切诸佛刹土他可以任意去参学,一切诸佛如来绝对不会不接受他来参学,没有这个道理的,决定欢迎,决定欢喜接受。
我们这个世间凡夫有排斥别人,诸佛如来没有,自他不二,知道遍法界虚空界是一体。这个经上常讲,一体就没有分别。我们不知道一体,要分自分他,喜欢这个,拒绝那个,这都是迷惑颠倒,这叫造业。造业就决定有果报,所谓冤冤相报,没完没了。我们不说别的,想想自己,看看周边修学的同学,为什么有那么多的障碍,这障碍从哪来的?就是冤冤相报。觉悟的人接受报应的时候欢喜,自己怎么样?决定没有怨恨,这一笔帐到此地了了,结掉了。如果还有怨恨来生还要报,那就说明什么?你出不了六道轮迴,出六道轮迴不会再有果报了。我们造业,愚昧无知,有的是有意的,有的是无意的,有意果报重,无意果报轻。你是无意伤害别人的,将来别人也是无意伤害你,你是有意伤害他,他也是有意报复你。一饮一啄,莫非前定,统统过去有因有缘,今天果报才会现前。没有因缘就不会有果报。
我们学佛,今天摆在我们面前是极乐世界、是阿弥陀佛,看阿弥陀佛如何待人接物。四十八愿给我们显示的,善导大师讲得最好,五逆十恶、毁谤正法,阿弥陀佛都能原谅你。只要你真正认错忏悔,后不再造,临命终时一念十念都能往生,慈悲到极处。为什么这么慈悲?阿弥陀佛知道,我们不知道,众生跟佛是一体,知道这个事实真相,所以对待众生圆满的慈悲,没有分别、没有意见。我们求生净土心量要不拓开,还要斤斤计较,能不能往生?不能往生。为什么?跟佛的愿不相应。这个障碍,佛那边没有,是我们自己,自己障碍自己。我们学佛对人、对事、对一切万物一片赤诚,真正是一桩好事,全心全力把它完成,没有第二个考虑的,你要有考虑,换句话说,你对这桩事情有怀疑。有怀疑,你的分别执著烦恼没放下。我们没有怀疑,全心全力奉献,事情做成了,众生有福,缘成熟了;做不成,众生没有福报,我们自己修的功德是圆满的,众生缘不足,问题不在我这边,我这边没有问题。
学佛要学开智慧。大乘佛法里头,第一个就是修布施,布施是菩萨第一德,布施就是牺牲奉献,财布施、法布施。财布施里面能够把内财布施,内财包括什么?我们的智慧是内财,我们的精力是内财,我们的身体是内财。身外之物那叫外财。内财功德比外财大,外财再多算不了什么。内财是什么?我还尽心尽力想著你,尽心尽力我来帮助你完成这个事业,参与这个事业,这内财布施。外财布施是人家钱送到了,他不到这来,他不参与。那个也是净施,净施是什么?不问你怎么用法,那叫净施。为什么?各有各的因果,你用得正,你得的是正因正果;你用错了,用得不正,违背因果,果报自己承当,布施的人没有果报,布施的人有功德没有果报。理、事、因果讲得最透彻的,确实是大乘经。这一部《无量寿经》是大乘经,不但是大乘经,是大乘经的精华,稀有难逢。经里面一些比喻,举的例子用意很深。
「十方众生,同归弥陀一乘愿海。极乐依正一切庄严」,依报是环境,正报是人事,一切庄严,「全体是一法句」,这一法句就是一句名号,名号是阿弥陀佛。阿弥陀佛是梵语,翻成中国的意思,不是不能翻,是尊重不翻,阿翻成中国意思是无,弥陀翻成中国意思是量,佛翻成中文是智慧、是觉悟,无量智慧、无量觉悟,是这个意思。极乐世界是个什么世界?是个究竟圆满智慧的世界,那个里头的人没有烦恼,没有造业的,没有一切善恶果报,唯有清净自在,无比殊胜的庄严、喜乐,叫极乐世界。完全是性德变现出来的,无量智慧是性德,无量的觉悟,全是性德。实报土统统是明心见性的菩萨。
『华盖』,「以华为饰之伞盖」。《法华玄赞》里头说,「西域暑热,人多持盖,皆以花饰之。故名华盖」。印度是在地球的赤道,热带,佛出生在这个地区,所以那个地方的人,一年只有一季夏季,它没有春秋,没有冬季,三衣一钵他就够了,生活非常简单,我们到斯里兰卡就看到了。在中国这个地区不行,中国这个地方是温带,它有四季,有春夏秋冬,四季分明。这个黄河、长江流域,冬天一定要穿棉衣,所以三衣是决定不够用的。佛教传到中国来,我们的生活习惯没有改变,这就是佛教的本土化跟现代化,佛教讲求这个。所以它的传播能受到群众的欢迎、热爱,就是它决定不破坏你本土文化,决定不改变你当时的风俗习惯,不会。而且它有善巧方便,能够帮助你提升本土的文化,帮助你达到更高层、更圆满的境界。
譬如说我们现在常供的四天王,四天王是古印度宗教里面的神,佛把他们请来做护法神。怎么做法?加给他教学的意思,他就变成护法了。东南西北这四个神明,东方加给他一个名号,叫持国天王。持国两个字,这是教学,持是保持,国是国家,国家的护法神。对人是我个人的护法神,对家是我家的护法神,对我这个地区是我这个城市的护法神。用什么护法?持国,就是保持这个地区安定和谐。用什么方法?你看他手上拿的是琵琶,琵琶是弦乐器,绝对不是说这个天王喜欢弹琵琶,不是的,表法,用琵琶代表中道。中国人讲中庸,佛法讲中道。弦乐器弦紧了它会断掉,鬆了弹不响,一定要调到恰到好处音色才美。这就是讲做人做事、待人接物一定要到中道,不能过分,也不能不及,过分了会出事情,不及也出事情,表中,中就和,才能成就事业。佛法给它这么一解释就变成教学了,只有好的教学才真正能护法,这里头没有迷信。你能够行中道,心放在中,中就是不偏不邪。中国人讲忠心,尽忠报国,你看心里面是什么?是中,不偏不邪,要中要正。这是什么?这真心。有偏有邪是妄心,为什么?他有自私自利,他有我在里头,我就是私心,就离不开名闻利养,离不开争权夺利,那就造罪业了。那个果报是在六道轮迴,出不了六道轮迴,六道轮迴是一切苦的根本。佛陀的教育宗旨是帮助众生离苦得乐,我们还叫众生受苦,这是什么?跟佛法的教诲完全相违背。佛知道苦从哪里来的,苦从对事实真相迷惑颠倒。第一个迷惑颠倒,不知道宇宙跟自己什么关係,一体,不知道是一体,不知道是一个自性。一切法不离自性,一切法是自性生的。
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,最后一句说得非常好,「何期自性,能生万法」。宇宙从哪里来的、万法从哪里来的?从自性里头变现出来的,我也是自性变现出来的,它跟我同一体。这个事实真相,六道众生迷了,没人知道。开悟的人知道,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的人知道,知道之后,处事待人接物一片真诚慈悲,必然是一生乐于教学,不会收学费的。为什么?我们是一体,收学费是自己跟自己收学费。而且一定帮助你开悟,为什么?我们自他是一不是二,我能悟,你也能悟。你能把这些烦恼习气放下就开悟,你就成佛了,真正开悟才彻底通达明瞭,一门通了,一切门都通了。所以中国老祖宗提出「读书千遍,其义自见」,为什么?那个方法就是戒定慧。叫你念一千遍,这就是持戒,一千遍念下来心定了,妄念没有、杂念没有,清净心出来了,平等心出来了,再继续下去的话肯定大彻大悟,就这么个道理。
唐朝禅宗六祖惠能不认识字,没念过书,在黄梅住八个月,五祖道场有讲堂、有禅堂,讲堂他没有去听一堂课,禅堂他没有去坐一支香。五祖把衣钵传给他,为什么不传给别人?别人天天上讲堂,天天到禅堂坐禅,没开悟,他不必要去,他开悟了。他有没有坐禅?有,没有一个人看见,没有一个人知道,只有五祖知道。能大师的坐禅是实质不是形相,你没有看到他盘腿在那边坐的,没有。那个坐是什么?坐那个意思是不动,不动叫坐,坐就是不动的意思。坐在哪里?眼对色,耳对声,在这个里头坐禅,看得清清楚楚,心里如如不动,他在色相里头得禅定;耳听得清清楚楚,他在音声里头得禅定。所以他的禅定是活的,不是行家看不出来,他是真干。别人那是形式,形式与真实不相应,那没用处。真实不跟形式相应还管用,一样管用。
他在黄梅八个月的锻鍊,真放下,彻底放下了。他的境界只有老和尚知道,五祖知道,他知道,其他没有一个人知道。他成熟了,五祖晓得,法传给他。神秀跟五祖多少年了,当时一般人都认为第六代祖肯定是神秀,结果没传给他。神秀也是大德,也是有了不起成就的人,但是他没见性,他是广学多闻,通宗通教。那个通不是彻底通,彻底通了是惠能。怎么彻底通的?如如不动就通了。神秀没有到这个境界,每天还要用意识心去思考问题,这就是没通。通了的人有没有思考?没有。通了的人心是清净的,像能大师所说的「本来无一物」,那是个完全通了的人。还有一物就不行了,有一物是什么?还有一个念头就不行。
有念统统是妄念,有个佛念也是妄念。但是净土宗例外,只准有阿弥陀佛,有其他的佛是妄念,你不能往生。只许可有一个阿弥陀佛,你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威神加持你,你能见性,是这么回事情。那什么要紧?放下要紧,放下要真放下。我在二十六岁初学佛的时候,老师章嘉大师教我,李老师也教我,这些人都是高人,他们有大智慧、有丰富的经验会看人,看到我们这年轻人生慈悲心。这年轻人怎样?没有福报、没有寿命,短命,但是有一点小聪明智慧,还有一点善根,善根是能替别人想不为自己想。我把善根讲得最简单、最好懂,能常常替人想不替自己想,这是善根,替自己想不替别人想,那是不善的根。所以想帮助我,章嘉大师帮助我劝我出家,出家真的命运就改了,劝我学释迦牟尼佛。释迦牟尼佛一生讲经教学完全是义务,对待学生一律平等,不分贫富贵贱,平等待遇。
弘法利生在现在这个时代还是要钱,办学校没钱不行。钱从哪里来?老师告诉我从布施来的,这是我们怎么想也没想到的。这佛大乘经上讲的,财布施得财富,法布施得聪明智慧,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。第一天见面的时候就教我这三种布施,告诉我愈施愈多,后头一句话说,愈多愈施,不要保留,你才能证得究竟圆满。一保守,烦恼就现行,你就要堕落了。我干了六十二年,二十六岁学的就干,到今年六十二年,效果非常卓著,这老师所讲的,灵极了!这一生财用不缺乏,真正是心想事成,孔子七十岁随心所欲不踰矩,我们一般讲心想事成,真这样的。为什么?没有替自己想,替别人著想、替正法著想、替众生著想、替祖宗传统著想,确实心想事成。所以我对于老师尊敬,每一堂课,上课下课我对老师行礼,念念不忘老师,没有老师我早就不在人间了。老师的教诲我依教奉行,在这一生多多少少对众生还做出一点贡献。
我们要想自己拥有财富,你就修财布施;要想拥有聪明智慧,你就修法布施,不能吝法,吝法不好。我过去认识一个北京的大夫,是很有名的一个大夫,可惜他就是吝法,他教别人自己是留几手的,有些他不肯教人的,前些年过世了,过世的时候大概七十出头。有一些人问我,都是我们佛门弟子,走得这么早是不是与吝法有关係?我说有,他要能把他的医术毫无保留的喜欢教给别人,他得长寿果报,寿命肯定延长。延长寿命的人,我们从历史上看,从现在看都有很多的例子。延长的寿命肯定不是为自己,是为众生,是为承传古圣先贤的大法。我从老师那里得到的,我一定要传给底下一代。办学校、办汉学院、办大学,为什么?为传法,不是为自己。
佛生长在热带,热带这些风俗习惯,我们现在到那个地方还能看到,热带人伞盖最常用的,扇子最常用的。「极乐华盖」,极乐世界这个花盖「万德所成」,从自性里头变现出来。所以这个花盖当中,「广含无边德相,微妙难思」,不是人工製造的,自然形成的。
再看第二段,「香光普薰」。
【百千光色。色色异香。香气普薰。】
念老注解里头说,如经所云,『百千光色,色色异香,香气普薰』。「一盖具百千种光,百千种色,百千种香」。释迦牟尼佛在《观经》里面为我们介绍阿弥陀佛的法身,弥陀身相具足八万四千相,每一个相有八万四千种好,每一个好放八万四千种光,每一道光中都有佛菩萨在那里讲经教学,那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这从哪里来?从十方世界诸佛菩萨,像我们现在电视一样传过来的,在佛的光当中你就看到,能看到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菩萨在那里活动。所以弥陀一身就现整个宇宙。
这是不是最小的?不是的。最小的我们不知道,八地以上知道。最小的就是微尘,佛经上讲极微色,肉眼看不见。它具足什么?也具足圆满的世界,整个宇宙就在那一粒微尘里头,微尘不大,宇宙没有缩小。在极乐世界我们看到,阿弥陀佛的身就是整个宇宙一个缩小。最小的能够缩到极微色,说明一桩什么事情?大小不二,宇宙跟我真正是一体,让我们从这些现象里头体会到实相,这叫事实真相。从这个现象里面,自性第一德就是亲爱,中国古人讲的五伦,父子有亲,那种天真自然的亲爱周遍法界。在阿弥陀佛身相上遍满一身,就是遍满法界、遍满宇宙。
普贤菩萨有能力入极微色。大乘里面佛常讲,八地以上就能见到极微色。极微色是现在科学家所说的微中子,微中子多大?肉眼是决定看不见的,是一个电子的一百亿分之一。换句话说,一百亿个微中子聚集起来,它的体积等于一个电子,绕原子核旋转的电子。这么小的一个物质现象,没有比这更小的了,里面是圆满的宇宙,这不可思议!宇宙没有大小,真的是一体。佛菩萨证得,所以佛菩萨的慈悲是清净的慈悲、平等的慈悲、无条件的慈悲。学佛学什么?就是最后要证得这个境界,那就叫成佛,没有证得不叫成佛。其实证得,八地就证得了,八地往上去,九地、十地、等觉、妙觉,这五个位次统统见到。所以不是释迦牟尼佛一个人见到,八地以上的就太多太多了。怎么证到的?禅定。所以,离开禅定不是佛法,禅定就是真正的佛法。
念佛是用念阿弥陀佛的方法修禅定,得到禅定叫念佛三昧。三昧是梵语,意思就是禅定,我们用念佛这个方法达到禅定。为什么达不到?没放下。首先要把我放下,对六道众生来讲,这最困难的事情。为什么要把我放下?我是个障碍。障碍什么?障碍你明心见性。我里头有自私自利,我里头有四大烦恼常相随。我是什么?大乘经上说,第一个是我见,我见就是执著有我;第二个是我爱,我爱就是贪;我慢,慢是傲慢、瞋恚;我痴,这四个特性。我,从我连带产生我爱、我慢、我痴,就是贪瞋痴。贪瞋痴从哪里来的?有我那个时候就有它,这叫根本烦恼,叫俱生烦恼,不是学来的。贪瞋痴的反面就是戒定慧,戒定慧是性德,换句话说,自性里头本来有戒定慧,戒定慧并没有失掉,迷了之后戒定慧变成贪瞋痴。大乘教里面教我们修行,没有别的,「勤修戒定慧,息灭贪瞋痴」,这个东西要在一切人事物里头断掉。
冤亲债主是我们的大善知识,为什么?没有他,我们怎么知道自己那种怨恨断掉了。他现前,我们没有怨恨,证明什么?我的境界提升了,他来给我做见证。这个人是毁谤我的人、侮辱我的人、陷害我的人,我对他一丝毫怨恨都没有了,证明什么?我这个功夫成就了,他来考验。如果我对他生起怨恨,证明我的功夫没有,我所修行的没有达到这个境界。他常常出现,常常来考我,真的丝毫怨恨没有了,还感恩。如果生起怨恨,这是一般正常现象,这叫冤冤相报。你怨恨他,你报复他,不会报复恰到好处,总要加几分,他将来再报复你又要加几分,就是一世比一世严重,一世比一世麻烦,到最后统统入地狱,这有什么好处?不知道是一体,不知道是假的。知道一体就生起亲爱的心,知道是假的,就不再起心动念。
《金刚经》上告诉我们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虚妄是什么意思?生灭法,它不是常住的。我们爱惜这身,身是自己吗?以为身是自己,这个认知是错误的。现在科学家告诉我们,我们身体,这个物质身体是细胞组成的。一个人身体大概有多少细胞?科学家告诉我们,大概有六十兆,单位是兆。这六十兆个细胞,它们寿命长短不一样,有的细胞只有几个小时,有的细胞三、四天,也有三、四个月,也有少数超过一年的。最长的是脑神经细胞,它的寿命最长大概可以活一百五十年,我们人的寿命都没有那么长。每一天新陈代谢,就是老的细胞死了被排出去,排出体外,新的细胞产生,填补它的空缺。每天有多少?有七千亿,每一天七千亿个细胞新陈代谢。佛经上告诉我们,七年是个週期,七年旧的细胞全部没有了,统统都换掉了。佛经上讲得笼统,科学上说得很详细,它一个器官一个器官来告诉你,细胞寿命并不是完全相同的,有长有短。所以这个现象是相似相续,不是真的,无常,是生灭相。既是生灭相,在佛法里讲,它就是假的,不是真的,真的不生不灭。心,真心不生不灭,妄心有生有灭,真心不生不灭,妄心的体就是真心,所以真妄不二。不能在这上面有真正的认知,他的慈悲心生不出来,慈悲心生不出来,就是告诉你真心不能现前。
人人都有真心,真心就是佛,所以佛在《华严经》上说,一切众生本来是佛。佛根据什么说的?根据你的真心,根据你的本性,你的真心本性是不生不灭的,这它是佛。天台大师讲六种佛,第一种,理就是佛,讲真心、讲自性,这从理上讲,一切众生都是佛。那从事上讲?事上讲,你现在在迷,你没有觉悟。你是什么佛?名字即佛,就是有名无实,理上讲你是佛,事上讲你是凡夫,你迷惑颠倒。遇到佛法我们跟著经典教育来学习,认真学习,走这条路子,真正努力不懈怠,这叫观行即佛。接受佛的观念,学习佛的行持,那就是持戒修定,这真干。做的有一点成就了,没有彻悟,有一点小悟、大悟,这个时候叫相似即佛,很像,有定有慧,相似,不是真的。为什么不是真的?你还是用妄心,没有用真心。要用真心呢?用真心就是真佛,那就不是叫相似了,用真心叫分证即佛,没有圆满,没有证得圆满,证得部分。他把它分这么多等,证到圆满叫究竟即佛。
这天台大师,智者大师讲六种佛。六种佛是讲一个人,从理、从事,从开始到证得究竟圆满,六个阶段。理是大家都有的,是平等的,事不平等。名字是有名无实,学佛学得不像,烦恼习气完全在,真的叫有名无实。真正修戒律,严格持戒,认真学经教,这才叫观行位,观行是真干。观行位的时间也很长,这里面有很多等级。功夫得力的,我们念佛的人讲功夫成片,功夫成片里头也有三辈九品,三辈九品统统叫功夫成片。只要念到功夫成片,就决定得生净土,有把握了。那念到一心不乱,实在讲不必念到一心不乱,功夫成片上等的功夫,往生可以自在,想什么时候去,什么时候佛就来接引你,因为你的念跟阿弥陀佛是相通的。你一动念他就知道,你真想去,他马上就来,生死自在,何况得一心?事一心的等于阿罗汉,理一心等于明心见性,法身菩萨。理一心不乱生实报土,事一心不乱生方便土,功夫成片生凡圣同居土,决定得生。我们一心不乱,说老实话做不到,太高了。功夫成片人人都可以做到,只要你肯放下。头一个把我放下,再其次把名闻利养放下,把贪瞋痴慢放下,你往生就有把握了。
菩萨这些供养具当中,无论是色、无论是香、无论是味,乃至于触,我们身体接触到的,皆是妙法,都能帮助我们身心清净,断烦恼开智慧,都有这个功德。所以他们的光、他们的香,味触用光香做代表,无不是周遍法界。我们有没有触到?它触到我,我们没有触到它。什么原因?它触到我,我们没有感觉,它对我们起了作用,我们对它不起作用。什么原因?我们有烦恼、有业障,把它障碍住了。不是佛光不照我,是我排斥它,我不接受它,是这个原因。我们如果把烦恼习气减一分,你就会感觉到一分,烦恼习气了了十分,我们就能接触到十分。一尊佛有这么大的能量,何况宇宙之间无量无边一切诸佛,只要我们的心上善就跟他相应,他与恶不相应,他与善完全相应。常言说得好,邪不胜正,我们跟佛相应是正法,妖魔鬼怪那是邪法。现前这个世间邪多正少,实际上正并不少,是我们跟正相应的人少,不是正法少。只要我们肯相应,我们就能接受到纯正的微妙法。
下面这一句说花盖的大小,「华盖之量」。
【盖之小者。满十由旬。如是转倍。乃至遍覆三千大千世界。】
这讲花盖大小,「随人心量,故从十由旬,乃至遍覆三千大千世界」。大小不在花,不在花盖,在我们的心。我们的心量大,你见到花盖就大,心量小见到花盖就小。从一个普通人见到的十由旬,一个由旬说小的,四十里,十由旬四百里;大由旬是八十里,那就八百里。我们中国大概一个省有八百里的这个省不多,新疆、西藏大概有。这是『盖之小者』,你看到了不可思议。如果你见性了,你把无明烦恼断掉,明心见性,你所看到的是遍覆三千大千世界。极乐世界每一个花盖都是遍覆三千大千世界,不是一个花盖,重重无尽。
这些花盖里面的光普照、香普薰,还有色、还有味,统统都是帮助修行人提升境界,统统都是佛菩萨加持一切众生。众生造业,业要不是很重,这些光色宝香都能够把灾难减轻,轻的就化解了,严重的就减轻了。时时刻刻在加持,从来没有间断过,众生不知道感恩,众生甚至于还毁谤。但是众生谤佛,佛还是爱众生,佛绝对不会因为这个众生毁谤三宝,我们不要去理他,他再苦不要去帮助他,那是凡夫心,那不是一体,我们无法想像到。
十八愿里面说得很好,十念必生,唯除五逆十恶、毁谤佛法,阿弥陀佛说的。善导大师给我们解释,不是造极重罪业佛不管,不是这个意思,佛是说这三种罪极重,希望你不要造。真造了呢?真造了只要忏悔、只要认错,我后不再造了,临命终时十念必生,这才真正与性德相应,才真正是大圆满。谁的性德?我们自己的性德,是阿弥陀佛的性德,也是自己的性德,自他不二。我们的信心要从这里建立,这个事情搞不清楚,信心建立不起来,信心建立不起来,你的真心永远透不出来,你透出来的全是妄心。
妄心,起心动念全在造业。怎么办?经教。所以佛出现于世间,为什么讲经教学?为的就是这桩事情。所以佛教是教育,这个大家必须要知道。释迦牟尼佛出现在这个世间,我们从文字记录下这历史上来看,他三十岁开悟,开悟之后就教学,七十九岁过世,讲经教学四十九年,没有休息过。最好的教师的榜样,不收人学费,来者不拒,去者不留,真心,诚心诚意教化一切众生。一生自己是过著最简单的生活,三衣一钵,日中一食,树下一宿。走的时候不是在房子里头,在树林里头(在野外),做出最好的榜样给我们看。
老师,我们称本师,我们跟他什么关係?师生关係。真搞清楚、搞明白,它不是宗教,因为他不是神,他是人。所谓的佛,是印度人,我们中国人称圣人,印度人称佛,就是一个对于宇宙真相明白的人、觉悟的人,是这个意思。他不是神明,他是老师的身分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
欢迎关注悲智佛网微信公众号,长按图片,识别二维码

公众号名称:beizhifw 公众号ID:beizhifw
关注提示:可在微信上搜索 beizhifw ,在搜索内容中点击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