栏目导航

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-第493集

1970-01-01 08:00:00 字体大小:
mp3下载地址:
https://js1.amtb.cn/media/mp3/02/02-040/02-040-0493.mp3
(请用在新的浏览器打开下载)
点击进入视频 返回文字版 用安卓下载播放mp3

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 (第四九三集)  2013/10/28 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档名:02-040-0493
  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:阿阇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从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两足中尊;皈依达摩,离欲中尊;皈依僧伽,诸众中尊。阿阇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从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两足中尊;皈依达摩,离欲中尊;皈依僧伽,诸众中尊。阿阇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从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两足中尊;皈依达摩,离欲中尊;皈依僧伽,诸众中尊。
  请看《大经科注》第八百二十五页,我们从第一行看起,经文:
  【经须臾间。还其本国。都悉集会七宝讲堂。无量寿佛。则为广宣大教。演畅妙法。莫不欢喜。心解得道。】
  这一段经文,科题「还国闻法」,分三小科,第一「菩萨闻法得道」。「右文」,刚才读的这段经文,「表菩萨众游行十方还归极乐,听佛说法」。『须臾间』,时间很短,根据《俱舍论》里面所说的,相当于现在我们的时间四十八分钟。这个时间不长,就回到『本国』了,本国是极乐世界。说极乐世界的菩萨他们到十方世界去参学,怎么去的?化身去的。这个地方我们一定要细心去体会,才知道极乐世界的殊胜微妙。十方世界无量无边、无尽无数,数不清,每个世界就是一尊佛的教化区,世界无量也就是说诸佛无量,无量诸佛、无量世界。每个世界里面,大多数都有十法界、都有六道,我们在《华严经.世界成就品》里面看到,「华藏世界品」,这两品是释迦牟尼佛在大乘经上给我们说明整个宇宙的状况。
  每尊佛都像释迦牟尼佛一样,为众生讲经说法,没有不介绍极乐世界的。于是我们就可想而知,每天发心到极乐世界往生的人有多少,也是无量无数。每一个到极乐世界去往生的人,决定是阿弥陀佛去接引他,这四十八愿里说的,佛不能说话不算话的。每个人佛都要去接引,每天去无量无数的人,我们就明瞭,阿弥陀佛有本事化身,他能化无量无数身,每一个去往生的都见到佛来接引他,亲自来接引。阿弥陀佛的本身实在讲没动,在哪里?在讲堂,依然在那里讲经说法,没动。于是乎我们就想到,极乐世界这些菩萨,他们到十方去参学,去供佛、去闻法,同样像阿弥陀佛一样化无量无数身,每一个身到一个佛国土。所以同时能够参访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如来,一个都不漏。
  极乐世界别的好处咱不谈了,单单就这一样,你要不要去?你在哪个世界也没这个本事。极乐世界人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本事?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,各各人都有这个能力。而且是只要生到极乐世界,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,也是阿惟越致菩萨;换句话说,就有这个能力。四弘誓愿里头,「法门无量誓愿学」,对我们来讲望尘莫及,我们发了这个愿,能做到吗?做不到,无量法门怎么学?到极乐世界一天就完成了。你能够参访无量无边诸佛刹土,每一尊佛给你讲一句法,你就听无量无边的法门,不就是法门无量誓愿学,全学了。而且须臾之间就学成,就成就了。这个重要,比什么都重要,我们千万不能疏忽。
  参学回来,其实他那个回来是他的分身回来,他自己的身在讲堂没动。『无量寿佛』还在讲经教学,为他们『广宣大教』。大教是什么意思?后面注解里头有,大教就是成佛之道。『演畅妙法』,畅,通达没有一丝毫障碍,说的人没有障碍,听的人没有障碍。『莫不欢喜,心解得道』,得道就毕业了,毕业就可以离开讲堂了;没有心解得道,他们决定不离开讲堂。所以到极乐世界,一往生就进讲堂,出来呢?出来就成佛了;没成佛他不出来,他还要学。出来之后他到哪里去?他回常寂光去。那是什么?妙觉如来,跟阿弥陀佛的法身融成一体。
  我们看念老的注解,「右文表菩萨众游行十方还归极乐,听佛说法。须臾间,须臾者片刻也,相当于四十八分钟」,这是根据《俱舍论》第十二卷所说的。本经《唐译》本,「晨朝供养他方诸佛」。这个五种原译本经文不一样,对照起来看意思就看出来了。「又云即于晨朝,还到本国。正是经须臾间之义」。时间,在极乐世界说实在话没有时间,时间、空间都不存在。没有时间就是没有先后,没有空间就是没有距离,十方无量无边刹土在哪里?都在当下,就在当下。而且各个刹土彼此没有障碍,这妙极了!诸佛跟法身菩萨都有能力分身,《普门品》里面赞叹观世音菩萨,千处祈求千处应,这个意思是哪个地方有人求观音菩萨,观音菩萨统统有感应,统统现身说法。这是自性圆满的智慧、德能全都现出来了。我们自己要修,修到这个程度,真的要很长很长的时间。到极乐世界就统统证得,这是阿弥陀佛对我们无比的恩德,我们要感恩、要报恩。
  如何报恩?信愿持名求生净土,就是真正报恩,这桩事情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到的。不能往生是你自己不肯做,心发不出来,对这个世间还有留恋,这是障碍。这个障碍如何破除?佛用的方法,教导我们深入经藏,经藏就是指这部经,再加上黄念祖居士的集注,就是这部经,你深入。怎么深入?古人所说的「读书千遍,其义自见」,你把这本注解,我们现在这本注解印成两册,上下两册,你把这部注解从头到尾仔细去阅读,读一千遍,你的信心、愿心就坚固了。为什么?真明白了、真了解了,真明白、真了解,哪有不去的道理?才会珍惜这次的机缘,这个机缘太难得遇到,人身难得,佛法难闻。这样殊胜的妙法,你有机会遇到,你能不把握吗?你能不认真干吗?一生就成佛,就证得圆满。别的法门你闻到未必能证得,这个法门不但能证得,而且是证得大圆满。
  真正的障碍是没搞清楚,你的心为什么发不起来?没搞清楚,半信半疑。百分之九十分信,还有十分疑,就不能往生;甚至于百分之九十九我都相信,我只有一分,那一分就是障碍。决定不许可疑惑,佛的话是真实的。这个世间是假的,六道是假的,你证得阿罗汉就知道了,六道轮迴不见了,像作梦醒过来。十法界也是假的,明心见性了,十法界不见了。假的应该要放下,应该要捨弃;真的我们要掌握住,我们决定不能放过,这一生决定要得到,这是真的,这不是假的。什么重要?念佛重要,除念佛之外,其他的都不重要。这桩事情不能不搞清楚,不能不搞明白。
  我们再往下面看,「于是会聚于七宝所成之讲堂」,阿弥陀佛的大讲堂,「听佛宣说大教妙法」。大教,《起信论》里头说一乘。《法华经》上所说:「唯有一乘法,无二亦无三,除佛方便说。」那我们就晓得,一乘是如来真实说,二乘、三乘是佛的方便说。我们的程度不够,善根福德因缘不具足,佛用二乘、三乘把我们不足之处补出来,补足,让我们有智慧、有福德、有能力接受一乘法。世尊讲经教学四十九年,前面二十年是方便说,阿含与方等;到般若,这讲真话了,般若讲了二十二年;最后法华、涅槃,那是教我们怎样契入如来的境界,就是大教,就是一乘,把我们提升到最高的层次。「菩萨闻后皆大欢喜」,这开悟了,彻悟了,「自心开解,得悟圣道」,这个圣道就是佛道,成佛了,各各成佛。「断惑证理之智慧,愿发此智,名为得道」,这个愿发了,这个智慧现前了,这叫得道。
  「彭际清《起信论》曰」,彭际清的《起信论》是《无量寿经起信论》,不是《大乘起信论》,这是他作的。他作得真好,是一位在家居士,清朝乾隆年间人,是我们佛门的大德。我们相信这个人是佛菩萨再来的,绝对不是普通人,他也是示现往生净土。《起信论》里面假设了一个问答,「问:无量寿佛说法,为是纯说一乘,为是兼说三乘?若纯说一乘者,何得尚有声闻众等?若兼说三乘者,何云二乘不生彼国?」这确实是个问题,因为佛在经上是这么个说法的,没有深入经藏的人听到了,他会有问题,就像他问的一样。
  下面他给我们解答,「纯是一乘,别无三乘。岂独佛在七宝讲堂,纯是一乘,乃至一一花中」,花是莲花,「一一光中」,光是身光。极乐世界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的报身,身有八万四千相,每一个相有八万四千好,每一个好放八万四千光,每一个光,光中有佛在说法,菩萨围绕在听。所以说一一花中,一一光中,「风声水声,诸音乐声,亦纯说一乘,更无三乘」,这彭居士讲的。他还举《妙法莲华经》上的经文,经文里头说,「十方世界中,尚无二乘,何况有三」,十方诸佛刹土。下面说,「特以众生根智有差,所闻各异,所证不同」。佛都是说的一乘,有人听是二乘,有人听是三乘,那是什么?听众感应不相同,佛以一音而说法,众生随类各得解。佛说的是圆满的一乘法,小乘人听到了是小乘,他听得懂,大乘人听到了是大乘。每个人听了都很满意,都能听得懂,都能契入境界,根性不相同。「故前文言,或闻佛声,或闻法声,或闻僧声」,这个僧是比丘僧在说法,「或寂静声,空无我声,乃至甘露灌顶等声」,这就证明了,每个人听的不一样。佛发的音是一个音,佛所说的是圆满的一乘法,随著众生根性、程度不一样,他们听的千差万别,就是无量法门,佛以一音演说。「其得闻者,或证须陀洹果」,这不是真的得须陀洹果,「斯陀含果、阿那含果、阿罗汉果」,这是小乘的四果。
  四果,我们参考资料里头有,在第三页,「声闻四果」。第一个是「须陀洹果:梵语须陀洹」,翻成中国的意思叫「入流」,或者翻作「预流」,预就是入的意思,你参与了;果就是「初果」,小乘初果。下面说,「谓此人断三界见惑尽,预入圣道法流,故名入流」。他在那里听经,我们凡夫,到极乐世界去,听阿弥陀佛讲经,忽然开悟了,把见惑断掉了,那你就等于我们这边的须陀洹,是这个意思。不是真的在那边证须陀洹,等于我们在我们这个世界证须陀洹果,是这么个意思。这是得利益最少的。
  比须陀洹高一级的,斯陀含,「梵语斯陀含,华言一来」,他证得二果,他还要到人间来一次。天上寿命尽了到人间来,人间寿命尽了又到天上去,他永远不会堕三恶道,永远不会退转。这叫位不退,他只有往上提升,升到四果他就出六道轮迴。所以这是第二个。你看看,「谓此人于欲界九品思惑中断前六品尽」,思惑有九品,前面六品他断掉了,后面三品还在,没有断乾净。所以他叫一来,这就是二果。「后三品犹在,须更来欲界一番受生,故名一来」。「思惑」有个解释,在括弧里头,「谓眼等五根对色等五尘,心起贪爱,迷惑不了」。思惑是什么?贪瞋痴慢疑,就是这个东西。把贪瞋痴慢疑分作九品,这是前面的六品断尽了,后头还有微细的,微细的三品还在,没有完全断乾净,这叫二果。
  三果阿那含,「梵语阿那含,华言不来,即第三果」。第三果他不到欲界来,他就在天上,三果、四果都在天上证,他不到人间来了。他在哪里?在第四禅,在第四禅五不还天,他到那里修行,证四果。四果证得之后,他就超越六道轮迴。所以,六道轮迴是个梦,是假的不是真的,他醒过来,六道不见了。醒过来是什么境界?四圣法界里面的声闻法界,他到那里去了。
  第四,这是「阿罗汉果:梵语阿罗汉,华言无学,即第四果也。谓此人断色界、无色界思惑尽」。要知道见、思惑,见惑是错误的看法、错误的见解,思惑是错误的思想。三界里头,三界是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,这个三界,三界里面见思烦恼统统断乾净了。「四智已圆」,这个四智就是四谛苦集灭道,对于佛所讲的四谛法完全了解、明白了,这叫第四果。完全明瞭叫无学,小乘法他毕业了,叫无学。他已经出三界,就是出六道,三界就是六道。「已证涅槃」,这个涅槃是小乘涅槃,跟大乘涅槃不一样,叫偏真涅槃、但空涅槃。「无法可学」,小乘他毕业了,所以称之为无学。这是四果。
  下面说「乃至不退转地菩萨」,不退转地菩萨这是法身,法身菩萨,「具如他译本说」,我们有五种原译本。「是即顺馀佛土,寄四果名」,不是真的有四果,是在极乐世界你每天听经,天天在提升,哪一天到什么等级什么等级,用我们这个地方的话来对比,是这个意思。极乐世界没有真正的二乘、三乘,没有,他们那个世界就是一乘法,即使凡圣同居土、方便土、实报土,全是一乘法。分四土三辈九品,是我们往生去的人根性、程度不一样,从这个地方说的。实际上极乐世界是平等法界,根本就没有差别。因为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,智慧、神通、道力都跟阿弥陀佛差不多。阿弥陀佛能分无量无边身,去迎接往生极乐世界的这些人;往生极乐世界这些人,得阿弥陀佛的加持,也能分无量无边身,到无量无边诸佛刹土去供佛、闻法,你看平等的。一切诸佛刹土都有根性不平等,唯独西方极乐世界平等的,这是诸佛刹土里没有的,只有这一个地方有。这个地方有名没有实,有四土三辈九品,有这个名,实际上平等,这是不可思议无比殊胜的法界。
  我们再看下面的注子,「实则决定成佛」,这是说实话,到极乐世界决定成佛,「不取有馀涅槃」,小乘证的有馀涅槃,他不取,「以能回小向大故,佛本愿故」。「此说甚为精要」,以上这个话,彭际清居士说的,后头这一句是黄念老的赞誉,赞叹彭居士说得非常精闢,说得非常的扼要,说得好!
  底下一段,「无情闻法兴供」,这不是菩萨供养,是五尘供养。五尘是什么?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,我们五根的对象,真不可思议。
  【即时香风吹七宝树。出五音声。】
  你看有香、有声。
  【无量妙华。】
  这是色。
  【随风四散。自然供养。如是不绝。】
  极乐世界除了诸菩萨散花供养,他方世界来参学的菩萨们以香花供佛,极乐世界里头的五尘,也能够自然的兴起供养。所以这里说,「如是供养,皆由自然」,不是人为的,没有人的意思,自然的。「《会疏》曰:自然供养,不有为法故。」佛家把法分为两大类,有为法、无为法,六尘供养是无为法,不有为法就是无为法。意思是说「非因造作之有为法」。极乐世界有,它为什么会有?什么缘故?性德,圆满的性德,自自然然感应这些树木花草、山河大地放香、出音声,变化成花朵,『随风四散』,这是感应。
  我们要问,这事情能相信吗?可能吗?以前我们真怀疑,现在我们不怀疑了。为什么?现在我们知道整个宇宙一切万法统统是活的,现在讲有机,全是有机的,有机当然就会有感应。江本博士用水做实验,现在台湾高雄刘医生有个实验室也在做水实验,做得非常成功。我看到他做的小图画,我觉得比江本博士有超过而无不及。证明所有一切物质现象它都会听,会看、会听、会懂得人的意思,那就有感应。没有一样东西是真正没有见闻觉知,找不到,任何物质现象统统有见闻觉知,就是它能看、能听,懂得我们的意思,我们起心动念它都知道。美国修.蓝博士去年来我们摄影棚参观,告诉我们大家,不要以为一个人在这里头没人知道,桌子知道,它看见,它听见;墙壁知道,天花板知道,地板知道,没有一样东西不知道。你说你起心动念说瞒人,那是自己欺骗自己,没有一样不知道。小是一粒微尘,它知道;大,虚空法界统统知道。
  我们明白这个道理,这段经文我们看到就有意思了。这是佛菩萨在那里修行、讲经说法的感应,它们欢喜赞叹。用什么来表示它的欢喜赞叹?放这个香,闻到异香,看到光、看到色、看到花,它用这个来供养,来回报,这是美好的一面。那我们今天地球,我是不看新闻、不看电视、不看报纸、不看杂志,媒体跟我断绝了,可是每个星期有同学他们把这些大标题节录下来让我看看。我一看,这个世界怎么会这么乱,怎么会有这么多灾难?跟这段经文一对比,马上就晓得。我们地球上居民想的是什么?名闻利养、七情五欲;存的是什么心?自私自利、贪瞋痴慢;干的事情叫吃喝嫖赌。所以感到就是这个现象。极乐世界全是诸佛菩萨讲经说法,那些菩萨们认真修行,不断提升自己境界,不一样。不是什么自然的,完全是感应道交不可思议,我们起什么心动什么念,就感得什么样的境界出现,不能不知道。「无情闻法兴供」,这个科题有味道。
  下面第三段,「诸天闻法兴供」,这是有情的。
  【一切诸天。】
  这个一切是包括一切诸佛刹土。每一个佛世界都有六道,有六道都有二十八层天,这些天人也都带著香花伎乐来供养阿弥陀佛。这个彼佛是阿弥陀佛。
  【及诸菩萨声闻之众。】
  来供养大众,供佛、供养大众。他们用百千花香,万种伎乐,这里头有歌舞,我们现在讲艺术的表演。大会当中,大家开会完毕,有这些艺术表演,让大家轻鬆一下。诸佛世界也一样,佛讲经讲很久了,大家都很专心听了,现在来娱乐。比我们人间殊胜,我们人间不能跟它相比。
  【前后往来。熙怡快乐。】
  『熙怡』是喜悦。这是有情。
  我们看末后,「结功有在」,这个功是功德,总结,总结说明这是什么样的原因,会有这样殊胜庄严这些示现。请看经文:
  【此皆无量寿佛本愿加威。及曾供养如来。善根相续。无缺减故。善修习故。善摄取故。善成就故。】
  这把原因说出来了。「诸天能具如是殊胜供佛之福德因缘者,盖有数因」,这个地方给我们说了三种。第一种,『无量寿佛本愿加威』,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加持。四十八愿不但加持念佛的众生,念佛的众生真信真愿,志求往生,佛加持你。那无情的众生呢?像前面,七宝树、风吹,这无情众生,刚才说过了,无情众生有见闻觉知。它比有情还厉害,有情没有看到真相,无情看到真相。为什么?有情有烦恼,有妄想分别执著;无情的,它有妄想,没有分别执著,所以它比我们厉害。我们举一个例子,像江本博士实验的这个水,你把水放在杯子里头,你让它看文字,它全世界各种文字它都看得懂。这就比我们厉害,我们没有学过的不懂,它全看得懂。不但我们人间文字它看得懂,天上的文字跟我们人间不一样,鬼道文字跟我们也不一样,地狱道都有文字,都不一样,它全看得懂,它一点障碍都没有,这就是它比我们厉害。我们没有他心通,你看我们想,它知道,每个人想它都知道,这就是它比我们厉害处,我们比不上它。
  它有感应,我们念头是善,言行是善,它对我们也非常善,喜欢、恭敬、赞叹、供养,那我们居住的环境就好;我们的心不善,我们的言行不善,它厌恶,它看到很难受,它悲哀,给我们的环境就显出什么水灾、旱灾,这些东西出现了。风不调,雨不顺,一切都显示出反常。让我们很容易感触到的,就是气候的反常,四季,夏天该热它不热,冬天该冷它不冷。现在还有真正是异常,早晚的温差,澳洲同学打电话给我,这过去没有过的,早晚温差相差二十七度,摄氏度,晚上特别冷,中午特别热。什么引起的?我们老祖宗教导我们,「行有不得,反求诸己」,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。为什么出现这个现象?自己要反省自己,我们的念头不正常。
  正常的标准是道德,中国古圣先贤传下来的标准,四科,第一个五伦,第二个五常,是仁义礼智信,第三个四维礼义廉耻,第四,八德,孝悌忠信、仁爱和平。如果我们起心动念与这四科相应,一切都美好;如果我们起心动念跟它相违背,麻烦就出来了。树木花草、山川大地不高兴,你不要以为它无知,那完全错了。《华严经》里面,花有花神,草有草神,树有树神,山有山神,水有水神。神是什么意思?它是活的,它不是死的,要尊重它、要爱惜它。佛的戒经上告诉我们,我们砍一棵树,树有人这样高,就要在三天之前去祭祀他,我为什么要砍你,请你搬家,这是对他有礼。他很通情达理,你真想砍它,做你的器具用的话,他并不反对,要通知他,预先通知,他好离开。
  所以我们知道,这个世间没有一样东西是死的,全是活的,因为体是一个。最明显的《六祖坛经》,能大师开悟的时候说,「何期自性,能生万法」,宇宙从哪里来的?万法从哪里来的?生命从哪里来的?自性变现出来的,自性里头有无量智慧、无量德能、无量相好。我们的自性在,没有失掉,佛经上说失掉,失掉叫迷失,迷失是什么?你迷了,它不起作用了,是这个意思。你觉悟了,觉悟它就起作用。凡夫跟佛的差别是迷悟之间,凡夫觉悟了就成佛,佛菩萨迷了就变凡夫,迷悟不同而已。悟了以后会不会再迷?佛告诉我们,真正悟了之后不会再迷。这桩事情,大乘经上讲得清楚、讲得明白,我们要认真努力去学习,把宇宙万物、人生的真相搞清楚、搞明白,然后我们才会决定要走一条正道。正道当中的正道,就是念佛往生成佛之道。这部经、念老这个注解对众生的贡献太大了,我们不能不感恩。依照这部经去学习决定不错,诸佛都赞叹,所以感得有情、无情统统来供养。
  这下面说,「盖由弥陀本愿威德加被,诸天乃能恭诣极乐大修供养」。这些十方世界的天神,得到阿弥陀佛的加持,他们能到极乐世界去供佛,供养菩萨。第二十五愿,四十八愿的第二十五愿说,「天人礼敬愿」,这当中有一句,「诸天世人,莫不致敬」。「诸天于闻名信乐之大乘行人,尚皆礼敬,又焉能不礼敬极乐教主耶?」这是第一个。诸天再包括,这里头没有说,包括鬼神,对真正修行的人他们都致敬,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哪有不恭敬供养的道理?所以他们常常去供养,络绎不绝。这第一个原因。
  第二个原因,『曾供养如来,善根相续,无缺减故』,这是经文。下面解释,表诸天能到极乐世界去修供养,是因为过去生中早种善缘。过去无量劫当中,生生世世跟佛、跟这些菩萨结过缘,不是很陌生的。「已曾供养如来,并善能令此善根(坚固善心,深不可拔,故名善根。)相续」。过去在这个世间,六道里头供养你的,或是天道里头供养你的,现在你们都到极乐世界去,他知道了,怎么会不欢喜,怎么会不去看看?你提升了。所以「故今复有如是胜缘」,这个缘太殊胜了。
  第三,「三者,善修习故,善摄取故,善成就故」,这几句说得更好。「谓于善根,善于修习、摄取以至成就也,故今乃能以种种妙供,来至极乐供养弥陀。」这些十方世界无量众生,跟阿弥陀佛有缘,跟我们有没有缘?当然有缘。为什么?我们同一个自性生的。「十方三世佛,共同一法身」,《华严经》上讲的,这是讲佛法的伦理。中国古圣先贤讲伦理,一家人,讲到一家人;佛法讲伦理讲到一体,比一家人更亲,一体。既然一体,一切众生跟佛菩萨的关係自然就密切,何况前世还有缘。所以,他们知道有极乐世界、有阿弥陀佛,有这么多菩萨天天往生净土,极乐世界的菩萨也每天有无量无数的人成佛,到他方世界去作佛教化众生。无比殊胜,他知道了,哪有不兴供养的道理?所以来至极乐供养弥陀。「前后往来,熙怡快乐,更令善根增上」。
  我们资料里头还有一段,「有馀涅槃」,这是佛教的名词,我们这个地方把它省略,需要的同学可以自己参考。我们接著看底下这一段,第二十八品:
  【大士神光第二十八】
  念老对这一品有简单的介绍,「本品显极乐大士」,就是往生到极乐世界这些菩萨,「神通光明。于圣众中,特显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最尊第一,威神光明,利生功德,悉超馀圣」。在这一品里头,特别为我们介绍,这是世尊为我们介绍极乐世界两位大菩萨,菩萨众里头观世音菩萨、大势至菩萨,特别为我们介绍。他们在菩萨众里面是最尊贵,最为第一。无论是威神光明,威神是福德,善根福德,光明是智慧;利生功德,利生是教化众生,帮助阿弥陀佛,在十方一切诸佛刹土之中宣扬净土,接引往生;悉超馀圣,这些功德超越一切菩萨。这个菩萨大智、大德、大能、大行,值得我们学习。请看经文,经文第一段,「菩萨智通」。
  【佛告阿难。彼佛国中。诸菩萨众。悉皆洞视。彻听八方。上下。去来。现在之事。】
  这一段是讲天眼、天耳,说这两种神通。释迦牟尼佛告诉阿难,经上只要遇到有这句话,我们就要注意到。佛叫著阿难的名字提醒他,下面有很重要的话要说,提起他的注意。我们读了这个经文就晓得,我们就很重视,下头说的话很重要。『彼佛国中』是极乐世界,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。『诸菩萨众』,所有的菩萨众,从等觉菩萨到凡圣同居土下下品的菩萨,都包括在这一句里头,就是诸菩萨众。都有这个能力,『悉皆洞视』,洞视是天眼通,洞视是什么?看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没有看错。『彻听』是天耳通,对的是哪些?『八方、上下』,这是空间,四方、四维叫八方,四维是东南、西南、东北、西北,上下,叫十方,这是讲空间。『去来、现在』是讲时间,去是过去,来是未来,以及现在,这讲三世。这是说什么?他们所看所听的范围,这些事他全知道。
  我们在此地起心动念,极乐世界所有的菩萨统统看到、统统听到,我们心里想什么他全知道,底下,「他心遍知」,怎么能瞒人?这好事,我们天天想阿弥陀佛,天天念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决定接我到极乐世界。我们念他,他不知道吗?知道。为什么现在还没来?你在这个世界上寿命还没到,寿命是你的业报,你这个地方报,报完了他就来接你。如果你要知道,我们想什么、干什么佛菩萨不晓得,那就完全错了,你这种侥倖的心理,佛不会来接你往生。为什么?你还在造业,既造业就要受报,极乐世界没有果报,哪里有果报?六道里有果报,你还得在这里把那些报受尽了你再来。所以古大德教我们,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少一事不如无事」,这是真理,这是真实智慧,你要知道那么多干什么?自找烦恼。为什么修行人在山上挖个洞,住在山洞里头,那是什么道理?那就是避免这些扰乱,我不需要见的不要见,不需要听的不要听。古人又说,「知事多时烦恼多,识人多处是非多」,认识人多是非就多,知道事多烦恼就多。为什么不肯放下?放下没事。
  佛教弟子,注重在个缘,缘分,有缘可以做,没有缘不攀缘。缘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机会,遇到这个机会可以做,没有这个机会不要去找,不要去製造,製造是多事。我们在马来西亚建一个汉学院,在斯里兰卡建了个大学,缘。他们国家早就想做了,我们这个一提,图怎么就拿出来,他早就搞好了,就是他也是缘不足,最缺乏的是资金,没有资金。我们遇到了,遇到我说我帮助你,十方同修对我的供养我全部供养你,转供养你,这是个缘分。我要不要在这个学校担任个什么职务?不需要。他本来要邀请我做校长,不要,年岁这么大了,哪有八十七岁的人还工作?讲不通。荣誉校长也不要,什么都不要。我供养佛陀,供养全世界的佛弟子,让你们斯里兰卡来执行,这个学校希望为全世界的佛教,培养弘法、护法的人才,就行了。我的话交代清楚了,建校什么与我不相干,人家有钱供养我,我就寄给你。
  斯里兰卡我去不去?我没有去的必要。我这一生就是讲经,你们请我讲经我就去,经讲完了我就离开。我现在讲经就讲一部,《无量寿经》,顶多一年,一天四个小时,讲足三百天我就离开了。一生讲经,哪个地方请就到哪里去,跟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一样。我们现在讲经只有一个条件,你必须要有网际网路,我们在这里讲,全世界都能收看,只要有这个条件我就会答应。这个条件不难,现在科学技术发达,不像从前,从前没有这个技术,卫星很麻烦,成本太高,现在这个很经济实惠。有这么一个小的摄影棚,听众有没有没关係,我不需要听众。因为什么?识人多处是非多,不需要认识那么多人。我们在网路上学习多好,互相都不干扰。真的我们学会了。你岁数愈大愈需要清净,每天伴著我,就这一部佛经、这一句名号,法喜充满。所以一定要晓得,我们种种状况、种种思念佛菩萨全知道,看得很清楚、很明白。不仅是能看、能听,下面更告诉我们,他心遍知,他是十方众生。
  【诸天人民。以及蜎飞蠕动之类。心意善恶。口所欲言。何时度脱。得道往生。皆豫知之。】
  首先是『诸天』,六道里头二十八层天。『人民』是讲的人道。下面畜生道,『蜎飞蠕动』是些小畜生,蚊虫蚂蚁这些小动物,牠们是动物。他们有心意,也就是说他们有思想,他们有念头,是善念还是恶念;他们的言语,他们说些什么,什么时候佛度脱他的缘成熟了,什么时候他开悟,什么时候他往生的缘熟了,『皆豫知之』。极乐世界每个菩萨都有这个能力,没有不知道的。
  我们看念老的注解,「心意善恶,口所欲言,皆能知之,乃他心通也。知过去之事,乃宿命通也。知现在及未来之事亦属天眼通,此通能于六道死此生彼之事,明晓无碍」。右文表示极乐世界菩萨的神通,我们要相信,佛所说的话句句真实,没有妄语,我们要真诚的信受。我们生到极乐世界,就跟诸菩萨众一样,就有这个能力。对于遍法界虚空界,不需要资讯,不需要用电波传递,自己本身这个力量就能达到;换句话说,生到极乐世界,我们的本能完全显现出来。这个要感谢阿弥陀佛,全是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,不是我们自己修得的。我们自己虽然是本有,但是无始劫来烦恼习气这种障碍去不掉。这是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,让我们的障碍化解圆满了,障碍解除,智慧德能现前。
  再看下面这一段,「圣众身光」。
  【又彼佛刹诸声闻众。身光一寻。菩萨光明。照百由旬。】
  这是为我们介绍身光。极乐世界纯是大乘,没有声闻缘觉,为什么说『诸声闻众』?在极乐世界把见思烦恼断掉了,等于我们这个世间的声闻众,是这个意思,不是真的声闻。前面我们读过,初果须陀洹断三界八十八品见惑,阿罗汉四果断三界见思烦恼尽,断尽了。是讲在西方世界提升的层次,称之为声闻、缘觉,是这个意思。「圣众都有顶光跟身光」,顶光、身光,我们看顶光,画佛像有个圆光,我们背后这个像是画像,每尊菩萨都有圆光,那是顶光。顶光之外还有身光,在这个地方看到阿弥陀佛的身光,观音、势至的身光,一般菩萨的身光就省略了,统统有身光。从身所发的光明,叫身光;从头部发的光明,这是顶光。
  「寻者,长度」,『身光一寻』。古时候,八尺叫一寻,不到一丈。又昙鸾法师说:「里舍间人,不简纵横长短,咸谓横舒两手臂为寻。」古时候中国,特别是乡下,乡下人讲一寻,很简单,把手伸出来,这就叫一寻。所以说这个长度叫一寻。声闻身光只有八尺,菩萨光明就有数千里了。这个光我们见不到,有特殊的缘分能见到,没有特殊缘分见不到,这个我们相信。诸佛菩萨的顶光,顶上的圆光跟身光,跟我们眼所见的光,光波不相同,所以我们见不到。我们眼睛能看到的光波是光波里头很窄小的一段,比这个波长的见不到,比这个波短的也见不到。所以阿弥陀佛的光明遍照法界虚空界,我们都在他光明照耀之中,但是我们没有感觉;如果我们有感觉就得受用,就得光的加持。为什么得不到光的加持?我们有烦恼、有习气,迷了自性,所以从自性里面放出的光明我们没有感觉。我们所见的光是透过阿赖耶,是从阿赖耶里头,阿赖耶把它变质了,变成另一种光波,我们眼睛看不见。
  我们要问,天人,欲界天人的天眼,能不能见到佛光?我想也见不到。为什么?他有烦恼。色界天、无色界天,他们的天眼更厉害,所见的范围更大,能不能见到佛光?我相信也不能。为什么?无始无明烦恼没断,他有无明,这就是障碍,障碍在自己不在外面。如果我们真的能够把起心动念、分别执著放下,就是断掉了,阿弥陀佛的光明我们就见到了,我们就得到这个光明的作用,光的加持。这个光的加持增长我们的智慧、增长我们的德能,自自然然帮助我们相好,肯定的。
  以上是介绍极乐世界一般的菩萨,也就是每一个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,即使是凡圣同居土下下品也不例外,这是让我们非常羡慕的。我们这个地方要修修到什么程度?禅宗所说的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,才能到这个境界,否则的话到不了这个境界。往生净土,真的是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,本愿是四十八愿,四十八愿是五劫修成的,五大劫。是阿弥陀佛到十方世界去参学,像善财五十三参一样,取人之长,捨人之短,总结四十八条,四十八愿,再加上阿弥陀佛无量劫来修行的功德。用这个来加持每一个到极乐世界的众生,无论你从哪一道来的,只要你能往生到极乐世界,你就能得到经上所说的这些功德利益。
  下面特别为我们介绍两位特殊的菩萨,请看经文:
  【有二菩萨。最尊第一。威神光明。普照三千大千世界。】
  此地的『三千大千世界』是指诸佛刹土,不是指一尊佛的刹土,是指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的刹土,全都照到了,每尊佛的三千大千世界统统照见。注解里说,「极乐国土一切菩萨威神光明,咸皆殊胜。但别有上首二尊,于一切众中,最为第一」。这两尊菩萨实际上早就成佛了,古佛再来,到极乐世界协助阿弥陀佛教化众生。佛佛道同,佛佛互相支援,不像我们人间。我们现在人间的心量愈来愈小,学佛心量也不大,为什么?对于同样学佛的人他不肯支援,这是错误的。我们要以诸佛菩萨做榜样,不要以人为榜样。
  本来在戒律里,这个《地藏经》上就讲得很多,出家成为比丘,你参与了佛的僧团。这个佛是诸佛,因为佛跟佛没有差别,入了释迦佛的僧团,就是入了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僧团,你是僧团里头的一分子。十方世界的供养,你这一分子你也有一分。所以古时候的寺院丛林,只要是出家人,到那边去挂单住在那里,没有拒绝的,为什么?你有分。不是出家人你没有分;出家人,你有一分,没有理由拒绝的。盗出家人的僧物,《地藏经》上讲的,罪比什么都重,不通忏悔。甚至于佛说,你造五逆十恶佛都可以救你,盗出家人的物,不通忏悔,佛不能救。为什么?那个主人太多了,十方世界一切诸佛如来所有的那些徒众他们统统有分。你要盗国家的物,国家的财物,中国有十亿人民,那么十亿人民都是你的债主,你这个债怎么还得清?偷盗一个人的东西没关係,我这一个债主,我将来还他一个;这么多的人,那个麻烦可大了。这个道理一定要懂,佛讲得很多,许多经上都讲,千万不要疏忽,三宝物一分一釐都不可以随便动用。
  所以动用佛家公用物都要大众通过,叫做羯磨,只是现在都没这个规矩了。应该是小事情白一羯磨,跟大众宣布,宣布一次,没有反对的,就可以通过。佛门不需要举手,不需要问,你听了不说话就通过了。如果你有意见提出来说话,那就再来讨论。所以他的表决就是默认,不说话就通过了。最重要的事情,大事,要说四次,像立法院里面三读通过,佛门是四读通过。要说四遍,大家没有意见,不说话,通过了。所以,佛教自古以来是真正的共产民主,财物是共产,怎么样来行动是民主。不能说一个人说算数,住持方丈不可以,住持方丈要提出来,让大家表决。这好制度,世俗里头,社会要推动这种制度,好!大公无私。这真正是积德,积功累德,应该值得提倡的,共产民主,这真干。我们要多讲,我们要多做,要给别人做个好样子。
  现在有不少出家人,一个人住一个小茅蓬,那就自己做主,干什么不需要徵求别人同意。两个人在一起要徵求同意。所以佛规定的是四个人在一起叫一个僧团,佛家讲一众,一众是四个人。四个人是佛弟子,在家、出家也可以,在特殊情况之下可以在一起。普通场合,出家跟出家人在一起,在家跟在家在一起,这个僧团分开。所以四众,出家男众、女众,在家男众、女众,叫四众。四个人以上在一起,一定要遵守民主表决,真正照做才叫僧团,才如法。现在,好的这些法都没有人去执行,没人去做了,这很可惜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

 

欢迎关注悲智佛网微信公众号,长按图片,识别二维码

公众号名称:beizhifw   公众号ID:beizhifw  
关注提示:可在微信上搜索 beizhifw ,在搜索内容中点击关注

老法师念佛 老实念佛 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 佛经故事 净土圣贤录文言文 来佛三圣永思集 净业三福 了凡四训 弟子规 太上感应篇 十善业道经 三皈依传授 认识佛教 沙弥律仪要略 五戒十善 修六和敬祈祷文 净土五经 刘素云老师复讲大经 净土圣贤录 布施的功德 净土大经解演义 科注全集 净土大经科注 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净土大经科注(第五回)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