栏目导航

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-第533集

1970-01-01 08:00:00 字体大小:
点击进入视频 点击进入mp3 用安卓下载播放mp3

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 (第五三三集)  2013/12/7 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档名:02-040-0533
  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:阿阇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从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两足中尊;皈依达摩,离欲中尊;皈依僧伽,诸众中尊。阿阇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从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两足中尊;皈依达摩,离欲中尊;皈依僧伽,诸众中尊。阿阇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从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两足中尊;皈依达摩,离欲中尊;皈依僧伽,诸众中尊。
  三皈是我们学佛最高的指导原则。皈依佛的意思,在前节简略的报告。下面,皈依达摩,达摩是梵语,翻成中国的意思就是法,佛所说的一切法,一定要依靠。佛在世,我们有疑难向佛请教;佛不在世,我们依谁为师?佛在圆寂之前,阿难提出来疑问,佛灭度之后,我们依谁为老师,听谁的?佛告诉大家,以戒为师,以苦为师。依照佛的戒律,就跟佛在世没有两样。
  佛在经上告诉我们,佛的法运,用现在的话来说,佛陀四十九年讲经教学,他的影响,在空间,影响整个世界;在时间是一万二千年,正法一千年,像法一千年,末法一万年。正法时期戒律成就,像法时期禅定成就,末法时期净土成就。那什么叫做正法?大乘经上佛告诉我们,有讲经的人、有听经的人、有修行的人、有证果的人,即使证到初果须陀洹、阿那含、阿罗汉,都是正法时期。像法时期根性就不如正法,有讲经的、有听经的、有修行的,没有证果的,这叫像法。末法时期这是讲我们现代,有讲经的、有听经的,没有认真修行的,当然没有证果的。如果讲经、听经都没有了,这叫灭法。佛这些教导非常之好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
  在四依法里面,佛教给我们依法不依人,法是经典。《观无量寿经.上品上生章》讲得最为透彻,信心坚定,一门深入,决定有成就。如果今天佛来了,不要说是阿罗汉、菩萨,佛来了,告诉我们,他还有更好的方法帮助我成就,让我改变我现在所学的法门,我们都不能接受。那阿弥陀佛来了,释迦牟尼佛来了怎么样?学人的态度应该向佛顶礼,告诉佛,我就守你这个法门就行了,我不再改换了,这就是正确的。佛亲自来劝我改变,我都不改变,对于经教有这样坚定的信心。决定不可改变的愿力。
  信愿持名,必定往生,这是佛在经教上说的。如果不能往生,那佛就打妄语,佛怎么可能打妄语?《金刚经》上说佛的言语,「真语者、实语者、如语者、不诳语者、不妄语者」。那佛给我们的示现,出广长舌相,这佛说了,三十二相。我们一般人,舌头伸出来能舔到鼻尖,三世不妄语。佛的舌头伸出来可以把脸盖起来,给我们做证明,这是生生世世不妄语的果报,我们再要不相信,那就没法子了。所以一定要记住,「依法不依人,依义不依语,依了义不依不了义,依智不依识」。智是理智,学佛人要用理智,不要感情用事,感情用事就会出麻烦,会被魔王外道欺骗你,要有智慧、理智,这个很重要。
  现在我们从八百八十九页倒数第三行,从当中『礼义都合』,我们从这念下去:
  「礼义者,仁义礼智信,世间道德也」。这个世间道德通佛法,出世间法建立在世法的基础上,世间法都做不好,怎么能学佛!我们今天走遍全世界,所看到的,看得很难过,佛法变质了,不是世尊当年所传的佛法。只有说的,有讲的,没有人依教奉行,这佛教为什么会衰,就在此地。在家学佛,十善业道做不到;出家学佛,《沙弥律仪》没做到,这佛教怎么能不衰?为什么做不到?我们把学佛的根本疏忽了。
  佛法的根本是什么?净宗《观无量寿佛经》上所说到的净业三福,这是根本,三条。第一,「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」,我们没从这里做,没有从孝亲尊师做。孝亲尊师,最近这十年我们大力提倡,落实在《弟子规》。我们是遵守释迦牟尼佛的遗教,孝亲怎么做,尊师怎么做,把《弟子规》做到了,孝亲尊师真的落实了。慈心不杀落实在《感应篇》,道家的。有这两个基础再修十善业,十善业轻而易举,很容易做到。
  第一福能做到,第二福,「受持三皈,具足众戒,不犯威仪」,也是很轻鬆就做到了,一点都不困难。像盖房子,第一层盖好了,盖第二层很方便、很容易。第二这才是佛教的小乘,这三句,受持三皈,具足众戒,不犯威仪。佛在经典里面教导我们,佛说,「佛子不先学小乘,后学大乘,非佛弟子」。佛教人是要循规蹈矩,好像念书一样,得先念小学,再念中学,再念大学,不能躐等。小学、中学都不念就念大学,哪有这回事情?办不到。如果真能办到,那国家办研究所就行了,小学、中学、大学都不要办,省多少钱,省多少力,个个三年毕业就拿到博士学位,这不是很好吗?那个博士是假博士,不是真的。佛法的修学亦如是,你看先做人,把人做好,第一福是做人,人天福报。用这个做基础,然后再小乘,小乘学成之后再提升到大乘。佛法的小乘,声闻、缘觉,提升上去,菩萨,三乘佛法。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,再提升到十地,十地好比是研究所,等觉好比是博士班,它有次第的,《华严经》上讲得很清楚、很明瞭。
  礼义是戒律,基本的戒律。这两个字,念老在此地告诉我们,「不但代表当时古印度之社会道德」,实实在在,它「泛指后世种种社会」,不同的族群、不同的文化、不同的背景,都要能适合,没有不适应的。「各个时代」,历史家把我们人类,自古以来,游牧的时代、农耕的时代、现在工商的时代、科学技术的时代,不管在什么时代里面,这种社会道德与规律是不能改变的,仁义礼智信超越时间、超越空间。
  今天社会乱了,乱在哪里?这五个字大家都不要了,就乱了。这五个字一直到满清时代还遵守,满清亡国了,民国初年还行,中日战争之前还说得过去,这五个字大家还很重视。二战之后不信了,人心变了,变得自私自利,这五个字不讲了。仁是爱人,实在讲今天的社会,他不知道自爱,他怎么会爱人!义没有了,义是循理,思想、言行合情合理合法,这叫义。现在人违法犯规,所谓走法律的漏洞,这叫不义。没有礼,没有智,不讲信用,到处都是欺骗人。连卖药的都卖假药,这是古时候闻所未闻,什么都可以作假,药是救人的,怎么可以作假的?现在连医药都不可靠,这就是社会动乱的根源。这五个字在佛法里就是五戒:仁,不杀生;义,不偷盗,不佔别人便宜;礼,不淫欲,不邪淫;智,理智,反面是感情用事,佛教我们要理智,不要用感情;末后是信用。人在世间一定要讲信,信就是不妄语、不两舌、不绮语、不恶口,包括在这个字里头。所以它是修行的大根大本。
  正法时期,持戒就能证阿罗汉果;像法时期得要修禅定,禅定成就,单靠戒律不行了,要因戒得定,戒律不能废掉,没有戒就没有定。正法时期戒律能证果,像法时期戒律不能证果,能帮助你得定,定了之后才能开悟。所以像法时期,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的人不少。在中国历史上,我们看《五灯会元》、《景德传灯录》,这是禅宗的。像六祖那是顿悟,那个很少;渐悟的人可多了,二、三年开悟的,七、八年开悟的,十几年开悟的,二十几年开悟的,三十几年开悟的,多!这叫渐悟。但是悟入的境界是相同,顿悟跟渐悟没有差别。这就是顿悟的是上上根,利根,上中根可以渐悟,中下根就不行了,修禅可以得定,不能开悟。
  教下亦如是,教下上上根大开圆解。大开圆解跟大彻大悟是相同的境界,是平等的,只是用的方法不一样,一个用参究,一个是深入经藏,方法不一样,效果相同的。在念佛法门里面叫理一心不乱,理一心就是大彻大悟。所以法门平等,无有高下。这一句佛号可以念到理一心,看你怎么念法,如果真的是真信切愿,一句佛号念到底,没有杂念、没有妄想,那就可以得理一心;念佛里头还有杂念、还有妄想,那就达不到这个功夫。他可以得念佛三昧,念佛三昧有浅有深,我们常讲功夫成片,功夫成片是最浅的念佛三昧,它的要求就是心里头只有一个佛号,除一个佛号之外什么都没有,这叫成片。有这样的功夫就决定得生,就有把握往生。上等的功夫,功夫成片里面好的、上等的,可以自在往生,想什么时候去,阿弥陀佛就来接引你,想再住几年也不妨碍,决定得生,叫生死自在,这是我们可以做得到的。像大悟、彻悟我们未必能做到,这些小悟,功夫成片我们真可以做到。
  所以净宗修学,明白之后,理事通达之后,你就有把握往生。这个法门适合于末法一万年。夏莲居为我们做出末法净宗最伟大的贡献,就是会集《无量寿经》。《无量寿经》在中国学习的人不多,自古至今,注解的人只有两个,不算念老的注解。我们在这个经里面所看到的,《净影疏》,隋朝小慧远法师作的。但是它在日本很流行,日本的注解可能有二、三十种,全都是用的康僧铠的译本。那是什么?隋唐时代,日本的出家人到中国来留学,大概都是皈依善导大师的,他们这些是善导大师的学生。我蒐集他们的注疏有十几种,在日本也是很著名的。念老看到了四种,引用的不少,引用很多,来解释这部大经。
  后面这句话重要,不同的时代,不同的社会,道德与规律。「所发之愿,必须与之相契」,一定要跟当今相结合,如果不结合,现在人他不愿意接受,弘传就会有障碍,一定要符合现代的礼节。像我们现在讲的礼节,最敬礼是三鞠躬。中国古代的礼节,我们都依循前清,清朝的礼节,清朝最敬礼是三跪九叩首,这是最敬礼。佛门的最敬礼是顶礼三拜,所以在寺院里面,我们拜佛,我们诵经、讲经,都先在释迦牟尼佛尊像的面前顶礼三拜,再升座讲经。但是在一般应酬,三鞠躬就是最敬礼,这样就好。特别公共场所,在火车站、在飞机场,你要趴在地上磕三个头,人家觉得你怪怪的。不但没有好处,把很多学佛的缘吓到了,「学佛要跪下去拜的,这我不学了」,你看把人家学佛的缘断掉了。如果见面恭恭敬敬一鞠躬,这个可以,这个我也能做到。契机很重要,随顺大家的礼节重要,在某一种场合用某一种礼节,最恰当的,大家都能接受,大家都欢喜,对佛法就会产生很好的印象。这个在佛法里不叫破戒,叫开戒。每一条戒律里都有开缘,开戒不是为自己,是为了接引众生,让没有接受佛教的,不相信佛教的人,对佛法有个好感,这个很重要。所以他底下说得好,必须与之相契,「始能为当时社会之所容,方能宏扬教义,普利众生」,这说得好!
  一九九八年、一九九九年,我住在新加坡,把新加坡九个宗教团结起来。当时我们只做实验,真做成功了,九个宗教在一起像兄弟姐妹一样,政府欢喜,能化解很多衝突,带给社会的和谐。当时新加坡政府有一位高级部长,曾士生,他来访问我的时候问我,你用什么方法把这些宗教团结起来?政府是很希望做,成立一个宗教理事会,五十年了,不是刚成立的,成立五十年了,都没有把宗教团结起来。这个理事会只是一年过年的时候,宗教领导人大家在一起吃一餐饭,然后就没事了。一年吃一餐饭、见一次面,没有办法团结起来。我能把这些宗教搞成一家人,每一个宗教的活动,大家都来参加。我们佛教的佛诞节,所有宗教都来参加,都来祝福。基督教的平安夜,圣诞节前一天平安夜,我们佛教去了五十个出家人,穿袍搭衣,进到教堂里面做弥撒,连老百姓看到都欢喜。问我怎么做的?我说这释迦牟尼佛教的。他很惊讶,释迦牟尼佛怎么教的?我说佛教给我们四摄法。他说什么叫四摄法?简单的来说,就是公共关係法,四摄法就是交际法,人与人之间关係。用在家庭,你家和万事兴;用在你公司,你公司上下团结,你这个公司兴旺;用在国家,你的政府能够团结起来,确实可以达到治国平天下。那个平天下的意思,平是公平,是这个意思。天下就是国家与国家、族群跟族群、党派跟党派,和睦相处,平等对待,这是整个世界的盛世,没有战争。他说佛教里有这些东西?我说有,我们就从这学来的,所以能够很容易把宗教团结在一起。
  这个四摄,四种方法,第一个是布施,第二个是爱语,第三个是同事,第四个是利行。这个布施跟六度的布施意思完全不一样,六度里面布施是度自己的,是断悭吝,断贪心,布施的目的在此地,四摄法的布施就是现在讲的多送礼、多请客,人与人关係就好了。一定要往来,人与人不往来,麻烦可大了,互相猜疑,愈猜愈讹,那麻烦就大了。人与人之间一定要常常往来,什么问题都化解了,都解决了。所以先要用这个方法,我们到每个宗教去拜访、去参观,一定要带礼物去。所有的宗教,我们知道都办著有慈善事业,有人办医院,办养老院的,办育幼院的,还有办学校的。学校里头特别是职业学校,帮助人在现前社会容易谋生。这些都需要钱的,我们要去赞助他,每一个宗教送十万块钱新币,新币跟美金差不了多少,我一共用了一百万,把九个宗教团结起来,这一百万值得!
  有些信徒告诉我,他说法师,我们信徒钱来之不易,供养法师,你没有在佛法做事,你去搞别的宗教去。我说那是度众生,别的宗教也是众生,我们能不顾吗?我就问他,他们办医院救人,我们要不要办?他办养老院,我们要不要办?要,好事。我说他办,我去投资可不可以?你看不要我管理,我投资,我参加股东,他里头好事有我一分。应该要把心量拓开,应该要包容他们。宗教、宗教团结起来,就能够带给社会安定,世界和平,不会再有宗教纠纷、宗教矛盾。这些怎么来的?都是大家不往来,不研究教义,总觉得自己高高在上,别人不如我们,这个观念错误,要互相学习,我们带头干。
  我在那一段时期,我讲过《古兰经》,我讲过《玫瑰经》,天主教的,我讲过《圣经》。我们穿著出家人的衣服,和尚,讲他们的经典,他们的信徒听得很高兴,听了之后,不比他们的神父、牧师差。《玫瑰经》是天主教的早晚课诵本,早晚课非常重要的一部经典,我讲的(好像光碟)现在南洋一带还很流通,很多人听。要互相学习,我们学他的,他就得学我们的,要不然他吃亏了。知己知彼,百战百胜,我知道你的,你不知道我的,你就吃亏了。所以他要学佛经,他要来听讲经,要来学,何况佛教是智慧,应当学。
  下面一句,『苞罗表里』,「苞」跟底下这个包是一个意思,「同包」。「罗」,《嘉祥疏》说,「罗之言摄。故知苞罗即包容含摄之义」,罗这个字就是摄受的意思。苞罗,包容含摄,心量就拓开了,我能够包容别人。佛的心量最大,量大福大,你看佛的心量,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。你问问这些不同的族群,佛有没有包容?所有不同的宗教,佛有没有包容?没有说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,某个宗教除外,某个族群在外,没有说,没有说就全包容了。大乘教里常说,哪一法不是佛法,这个味道深!哪一法不是佛法?法法皆是佛法。天主、基督、穆斯林是不是佛法?是。佛是什么意思?佛是智慧、觉悟的意思,每个宗教经典打开都有智慧,都讲觉悟,叫会。不会的,不会哪一法是佛法?连《无量寿经》、《华严经》都不是,为什么?你搞错了。经本没有问题,你展开经本你念错了,你解错了,那就不是佛法了。宗门「会么」这两个字意味深长,深广无际,一定要会。又何况大乘教常说,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,这一切法是整个宇宙,宇宙从哪里来的?从心想来的。佛的这句话被近代的科学家,量子力学家承认了。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,科学再发展、再进步,二、三十年之后,大乘佛教会被科学家肯定、承认,那是世界上高等科学,佛教变成科学,变成最高的科学。所以我们晓得应当要学。
  「表」是外表,「指事相」。「里」是里面的道理,事相含的道理。苞罗表里,表,今天科学把整个宇宙现象分作三大类,这三大类都是表,心理现象、物理现象(就是物质现象)、自然现象,这是表。里是什么?里是现象的本体。《华严经》上佛说心现识变,心,真心,就是自性,也叫法性,能生能变。惠能大师开悟,最后一句话说,「何期自性,能生万法」,那个能生的自性就是里。能变,把万法变成十法界依正庄严是阿赖耶,阿赖耶也算是里。里之里是自性、是法性,全都包容,全都通达、都明瞭。就是「事理双圆」,事理圆满了,「真俗并照」,真是对理讲的,俗是对事相讲的,照是明瞭。没有一样不明瞭,这个人在佛法里称他作佛陀,称他为法身菩萨。「众妙齐收,万类普摄」,众妙是整个宇宙,宇宙的奥妙他没有一样不知道,没有一样不清楚。万类普摄,一法不漏,法法包罗,这是佛与法身菩萨。「上智下愚,悉得度脱」,他有智慧,他有能力,这些世间上智之人、下愚之人,说上下,当中全包括了,一切众生,十法界一切众生,他都能帮助他得度。度脱,脱是什么?脱离生死,脱离苦恼。
  佛陀的教育,内容是什么?教的是什么?我们再问我们需不需要这个教育?佛陀的教育只有一个目的,帮助众生离苦得乐,你看你要不要?你不学这个东西,你这一生很辛苦,真苦;你要学了之后,你会真快乐。只有佛搞清楚、搞明白,苦从哪里来的?苦从迷来的。你对于整个宇宙,一切万事万法你迷惑,你不了解它,换句话说,你就想错了、看错了、说错了、做错了,这个错误的结果就是六道轮迴。六道轮迴苦!三苦八苦。佛能够告诉你、教导你,六道是你自己造的,自性里头没有,根本没有这个东西,是你的妄想,错误的思想、见解、言语、行为造成的,你能够破迷开悟,你都觉悟、都明瞭了,六道就没有了。离究竟苦,得究竟乐,这是佛法,这东西能不要吗?我们看到佛说的这两句,佩服得五体投地。佛知道这个道理,苦乐是果,迷悟是因,破迷就是离苦,开悟就是得乐。
  落实在哪里?落实在教学、教育,只要把人教好了,个个人都破迷开悟,人人都离苦得乐,这是佛陀教育。所以释迦牟尼佛不做国王,他是太子,王位捨弃,从事于教育,帮助众生离苦得乐,干这桩好事,这真正叫积功累德。最聪明的人、最有智慧的人、最有福报的人,干第一等有福报的事情,第一等有福报的事情是什么?是教学。所以他老人家教学四十九年。三十岁开悟,菩提树下开悟,就开始教学,鹿野苑开始教学,七十九岁圆寂,一生讲经三百馀会,说法四十九年。最好的老师,负责尽职,而且不接受供养,不要缴学费的,来者不拒,去者不留,你只要肯跟他学。经典里我们看到,《地藏经》大家念得很熟,你看有婆罗门女,那是什么?那是宗教信徒,婆罗门教的。婆罗门教比佛教早,大概在释迦牟尼佛之前一万多年,就是现在的兴都教。
  新加坡前一任的总统纳丹是印度教徒,他是印度教,我跟他很熟。第一次见面的时候,我们坐在一起吃饭,他就告诉我,他心目当中最佩服的就是佛教,他说佛教重实质不重形式。我很佩服他。这句话我第一次听是章嘉大师告诉我的,那一年我刚刚学佛,二十六岁,大师告诉我,佛教重实质不重形式,没有想到纳丹能说出这句话,内行,不外行。佛法的形式是度众生的,好像舞台表演,是接引观众的。最重要的是在你生活上,你要把佛陀的教育落实在生活,落实在工作,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,活学活用,真正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。所以我感谢老师,如果不是老师的接引、老师的教导,我们哪有这么快乐的一生!快乐,最高的享受并不是财富、不是地位,是什么?是快乐,法喜充满,天天欢喜。欢喜从哪里来的?从我们把佛陀教诲做出来,它就来了。
  佛究竟教的什么?我们用一句话来说明,看破放下。我学佛,年轻的时候,第一次跟出家人见面就是章嘉大师,在这之前我没有遇到过出家人,也不愿意跟出家人接触,没有想到第一次跟他见面。我就向他老人家请教,我说方老师跟我讲了一门课,「佛经哲学」,我对佛教有了一些认识,这是大学问、大智慧。我向他老人家请教,佛教里头有没有方法让我们很快契入佛境界?我这个见面第一次,第一个问题提这个问题。老人看著我,我也看著他,看了多久?看了半个多小时,一句话都没有。到很多年之后,我才豁然想起来,他为什么当时不答覆我,要等半个小时,应该是因为我年轻,心浮气躁。心浮气躁别跟他说,说了没用,这个耳朵进去,那个耳朵出去了。一定要等他心浮气躁的这个态度完全定下来,所以那半个小时是入定,他定,我跟著他定。
  半个小时之后跟我说一个字,有,我精神就提起来,有,高兴了,他又不说了。只要你一浮动,他就不说话了;一定等到你心平气和,没有丝毫浮动的态度,他才愿意跟你讲话。他的话不多,所以说了一个有,大概等了五、六分钟,跟我说六个字,「看得破,放得下」。简单说就是看破放下,佛法就是教人看破放下。看破是什么意思?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明白、了解了,这叫看破,真了解了。放下是什么?放下妄想、放下分别、放下执著。大乘教里常说的,放下执著是阿罗汉,放下分别是菩萨,放下妄想,妄想就是无明,就成佛了,就这么简单。一切众生本来是佛,是你现在没放下,放下就是!你什么时候放下,什么时候成就。
  佛法真平等,真的是没有差别。它跟别的宗教不一样,别的宗教信徒,你不能成为上帝,但是佛法里面一切众生,放下起心动念就成佛了,为什么?你本来是佛。你现在为什么做凡夫?你迷失了自性。自性里面没有妄想、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,所以你放下就是。为什么不能放下?你不了解事实真相,所以你不肯放下,你不愿意放下。事实真相全是假的,《金刚经》说得很好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」。这是佛教给我们的,你要这样看法就对了,它像闪电一样、像露水一样,存在的时间很短暂,一会就没有了。
  向上一著,高等佛法里头,根本不承认有这些现象存在,全是假的,是幻相。不能说它没有相,就像作梦一样,在梦中不能说没有,醒过来才知道完全没有,醒了的时候痕迹都找不到。换句话说,你要真正觉悟,证得阿罗汉果,六道不见了。六道是一场梦,醒过来了,也是痕迹找不到。可是四圣法界也是一个梦,六道的梦是恶梦,四圣法界是美梦,环境清净自在,但它还是假的,不是真的。它从哪里来的?无始无明变现出来的。无明一破,这境界没有了,醒过来见到什么境界?见到诸佛如来实报庄严土,我们也称它作一真法界。这个里面的形相,有形相,但是这个里面的形相不生不灭。人身没有生老病死,是法性身。这个身一尘不染,没有染污,所以每天也不要洗脸,也不要洗澡,衣服也不必换,一粒灰尘都不会染的。惠能大师开悟头一句说,「何期自性,本自清净」。省多少事,不需要饮食,不需要喝水,你看,不需要睡眠。一真法界是光明世界,里面不需要日月,一切物质现象全放光,身体放光,树木花草、山河大地统统放光,光明世界,没有黑暗。所以它没有夜晚,也没有四季。要是像我们常讲的四季常春,它只有春季,其他的都没有,夏季、冬季都没有,这个生活环境多理想。修学的环境,老师是阿弥陀佛,教授是十方诸佛如来,释迦牟尼佛也不例外,也常常到极乐世界去讲课。成就快,老师高明,这事我们得认识清楚、得搞明白。
  所以上智下愚统统度脱。「世出世间,融通无碍」。在极乐世界,世间跟出世间没有差别,是一不是二。为什么?他没有分别了,他没有执著,所以有能力,这都是念力的能量。现代的科学研究念力,念力的能量把世间法转变成出世间法,让世间法跟出世间法没有两样。也就是从理上讲,转八识成四智,世间法就变成出世间法,十法界依正庄严就变成一真法界。无法想像。这么好的地方,我们人人都能去得了,为什么不去?这不能不知道。
  下面,过度,经文最后一句,『过度解脱』。「过度」,本经,《无量寿经》有五种原译本,吴译本这个经题叫《过度人道经》。过度什么意思?「表自出生死,亦令人出生死之义」。过度就是了生死,自己能出离生死,把生死超越了、超过了,也能帮助别人出离生死,脱离六道轮迴。「解脱者,解惑业之缚,脱三业之苦」。解是解开,解开什么?解开迷惑颠倒,把这个结给解开。迷惑颠倒像绳索一样,把你捆绑起来,你不得自在,这是烦恼的代名词。所以解是把烦恼解开,把迷惑解开,你不再迷惑了,你没有烦恼了。脱呢?脱是从果报上讲的,脱三业之苦。我们参考资料里头有,「三时业、三报业。就现、次、后等三生之报,分业为顺现法受业、顺次生受业、顺后次受业。又作现报业、生报业、后报业」。这什么意思,后头有说明。
  第一个,「顺现法受业」,我们叫现世报,你现在所造的,现在就受到果报。你造罪业,现在受到国家法律的刑罚,这是现世报;你造善业,你会得到社会大众的赞叹,这是现报。我们看袁了凡先生的四训,家庭四训。了凡先生听了云谷禅师的开示,知道命运是自己造的,命运自己可以改,怎么改?断一切恶,修一切善。这桩事情,我初学佛的时候章嘉大师教我,他教我看破放下。我向他老人家请教,从哪里下手,从什么地方入门?他教我修布施,三种布施,布施就是放下。财布施,果报得财富;法布施,果报得智慧;无畏布施,果报得健康长寿,教我修这三样,这三种布施是因,得三种果报。
  了凡先生修财布施、修法布施、修无畏布施,发了心之后真干,命运真改了。第二年参加考试,孔先生算他第三名,他考了第一名,提升了,这是果报。命中没有儿子,他也是积功累德,求儿子,果然得到一个好儿子。他只有一个儿子,可是这个儿子给他生了六个孙子,所以家庭就旺起来了,第二代就兴旺起来了。一直到现在,这一家人都很好。过去我住在跑马地的时候,我跟他们有联络,跟了凡的家人(后代)有联络。难得!后世子孙还是依教奉行,这一家好人。
  命里面没有进士、没有举人,这叫功名,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学位。古时候最高的学位是进士,第二个学位是举人,第三个学位是秀才。他只有秀才的命,命里头没有举人、没有进士,结果也是发愿,断恶修善求功名,他去参加考试考中了,举人也考中了,进士也考中了。做官,他命里头有官运,小官,四川一个很小县分的县长,这叫县令、知县。结果命运改了,他考取进士之后,发表他到宝坻当县令。宝坻县是直属于中央的,像现在的直辖市,不是归省管的,这个身分地位就高了。寿命只有五十三岁,他没有求长寿,他是七十四岁过世的,延寿二十一年。可以改,命运能改,不是不能改。我的寿命很短,只有四十五岁,四十五岁那一年害一场病,四十五岁以后,我没有求长寿,是延寿延出来的。再过两年九十岁就加一倍了,四十五又延了四十五。所以什么都能改,个人能改、家庭能改,国家也能改,连全世界的世运都可以改。怎么改法?教学,把人教好了,人的心好了,恶的念头没有了,都是好念头,都是好的言论行为,整个世界世运就变好了。
  所以我在马来西亚,第一次跟现任的首相见面,见面很早了,好像二00五年我们第一次见面,那个时候他没有做首相,他是副首相。做了首相第一次跟我见面,第一句话问我,他说法师,我很想把马来西亚治好,问我有什么方法?我告诉他,这个话难得。可见这是个好首相,他没有问个人的功名富贵,他问的是把国家治好。人民有福报,关心人民,很难得。我告诉他,只要把教育办好,什么问题都解决了。人心好了,人人是好人,好人做的事情都是好事,你不就做了太平天子?教育比什么都重要!他听懂了。
  我们在马来西亚想办一个汉学院。马来西亚这个地方很难得,华侨有七百多万人,佔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五点几的样子,是一个大家族,华侨很团结。华侨办了一千多个小学,华校,六十二个中学,没有大学,我们现在在那里搞一个汉学院就是大学,华侨欢喜,我们毕竟有一个最高的学府了。首相问我,马来人能不能进汉学院?欢迎。我说汉学院前面冠上「马来西亚汉学院」,是属于马来西亚的,马来西亚人当然可以到这里学汉学。我说我们不分种族,我们希望为全世界汉学培养师资,培养好的老师,目的在此地。他很支持,没有他的支持就很不容易做好,他这一支持,这学校就可以办起来。现在在建校,已经开始动工了,预定十五个月建好,后年的上半年,这个学校就可以启用了。
  汉学,儒释道,教学的内容是这三家,也能够团结中国传统文化,儒释道是一家。三教九流是一家这个概念不是我们现在才有的,早在唐朝肃宗的时代,唐肃宗是唐明皇的儿子,唐明皇名气很大,说起来大家都知道,唐明皇的儿子。少林寺有一块碑,是那个年代刻的,上面刻的是三教九流混元图,说明三教九流是一家,这就是今天外国人所讲的多元文化。多元文化最早的,中国人说的,中国人在最近这两百年忘掉了,外国人听到,我们看到好像很稀奇,看到这块碑,样样是中国人领先。
  中国人的思想,这是远古以来就说到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。那个平天下,平就是平等对待,和睦相处。整个世界,国家与国家、族群跟族群、宗教跟宗教,平等对待,和睦相处,平天下是这个意思。所以英国汤恩比才说,一九七0年代,他访问日本的时候谈话讲到,「要解决二十一世纪社会问题」,社会动乱,就现在,「只有中国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」,这两样东西都在中国。我们最近这十年在国际上的活动,我常常引用这两句话。我们为什么会想到这桩事情?听到这句话我们感触很深。在国际上,遇到今天社会问题不能解决,这是事实。外国人解决问题的方法,用镇压、用报复,用这种手段,结果在九一一事件发生,二00一年,把这种斗争升级到战争,恐怖战争。这些搞和平,维护和平的这些人士才真正意识到,西方这个方法不是最好的方法。
  我们也因为这个因缘,昆士兰大学的校长,我那时候住在澳洲,格里菲斯大学,这两个校长来找我。他们知道我过去在新加坡做团结宗教做得很成功,就希望我在学校跟他们的一些教授,和平学院的教授,举行一次座谈会,来讨论这个问题。首先我听他们的报告,五十分钟报告,然后要求我提出建议,我就用中国传统的方法,和平的方法来化解问题,决定不能用武力,他们听了很受用。
  第二个星期又邀请我,第二次座谈会,学校就聘请我做他们和平学院的教授,送给我博士学位。博士学位的考试就一句话,两个校长请我吃饭,问我,那个时候我讲经教学四十三年,今年五十五年。问我,他说法师,你这四十三年当中,有没有人向你提问题,你不能解答的?我说好像没有。他对我赞叹说,你是个真正的好校长。博士学位送给我了,就一句话。我是感谢、推辞,我说出家人这个东西没用处,要这个干什么!他一定要我要。我说为什么?他说你的报告,这个理念,确实可以能帮助联合国化解衝突,促进和平,有用处,希望你代表学校、代表澳洲,参加联合国的和平会议。联合国不邀请法师,它所邀请的对象是博士、是教授,所以学校要给我博士学位,给我教授的身分,代表学校参加国际会议,我是这样接受的。
  参加会议这也是大开眼界,对于当前世界局势就了解比较多,也多一点关心,以前是毫不关心,根本就没有这个概念。第一次参加会议,二00三年,这个会议是在曼谷大学开的,泰国,也是我第一次到泰国。住了一个多星期,跟泰国的查瓦利将军认识了,他跟中国关係非常好,当时是副总理。他本来是总理,被金融风暴整下来了。他很聪明,他把副总理提升为总理,他自己做副总理,他还是三军总司令。我跟泰国有了关係,就从他跟皇室建了关係。这关係很好,到二00六年就起了作用,二00六年我们在联合国办了个大型活动,办得非常成功,这个主要的力量就是泰国,联合国跟我们不认识。
  这个活动,我深深感触到三宝加持。联合国从来没有碰过宗教,这一次可真的,无缘无故搞一个宗教活动,纪念释迦牟尼佛二千五百五十週年,主题是「佛教徒对世界的贡献」,这么一个题目。我们那一年刚刚好做汤池的实验做成功了,做成功,我们的目的是给联合国看的。因为我多次参加联合国的会议,把中国伦理道德注重教育的方法介绍给大家,大家听了欢喜,不相信。会后跟我聊天,在一起吃饭告诉我:法师,你讲得很好,那是理想,不能落实。这对我是非常严重的打击,换句话说,我在联合国所有报告都白说的,逼著我必须要把传统文化做出来给他看。
  那个时候我们的想法,总得要二年、三年才能做出来。我们开始启动是二00五年十一月,中心开始上课,到二、三月的时候成效卓著,汤池小镇的居民,人心完全改正过来了,知道礼义廉耻,而且都能够落实,真正做到了。我们看到非常感动、非常欢喜,这是中国的礼义之邦,在汤池出现了。出现,当时我就想,怎么样进到联合国去跟大家做报告。联合国也不是好进去的,联合国邀请的是会员国,我们哪有这个缘分?
  没有想到泰国,联合国找泰国,泰国推荐我,让我们澳洲净宗学院也参加这次的主办。主办就有权,协办没有权,主办就有权利安排议程,那我就能把汤池的成就做详细报告,这报告八个小时,不是主办单位做不到。联合国的报告最长的时间,没有超过两小时的,现在我们要求八小时,他们不能接受。谈到第三天,我说既然不给我们这么长的时间报告,我说那你们倡导和平是假的,不是真的。我现在这个和平已经做出样子出来了,你不接受,算了,我不参加了,我退出。这样一来他才认真考虑,第二天通知我四个小时,他说实在没办法,八个小时不行,四个小时。我没有办法,想想也是为难他了。我让蔡礼旭做四个小时报告,另外找两个老师,一个老师两个小时,还是八个小时,三个人,三个人上台做报告,用这个方法。汤池图画、照片、文字,联合国给我一个展览厅,我们做了三天展览,用文字、图片来说明。这个活动,把当时驻联合国一百九十二个国家代表感动了,都希望到汤池去考察、去参观。中国传统这些东西管用,非常管用。汤池实验,我们得到两个结论:第一个结论,证明人性本善,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是真的,不是假的;第二个证明,人民是很好教的,只要你懂得教学方法。
  我们的方法是学佛、学孔子。那个时候招收三十七位老师,我给老师要求他们有使命感,我们这次做的实验关係我们传统文化的兴衰,我们失败了,就是告诉全世界,中国传统文化过时了,没用了;如果做成功了,也告诉全世界,中国传统文化像汤恩比所说,能救全世界。我们有这个使命感,所以牺牲身命也在所不惜,一定要把它做好。
  先要求老师做,国家允许的《弟子规》。佛跟道认为是宗教,不许可,怎么办?我们把《感应篇》、《十善业道》融在《弟子规》里头。老师先要做到,老师不做到不能教人。我说在历史上教学最成功的,释迦牟尼、孔子。他为什么教育成功?他是身行言教,他做到了。他没有做到的他不说,他说到的全已经做到了,大家相信了。我说我们向释迦牟尼佛学、向孔子学,我们要身行言教。我给老师四个月,希望四个月的时间你们做到,然后再教人。
  老师我很尊敬,真正是了不起,菩萨再来,两个月就做到了。做到之后通知我,我们做到了,下面怎么办?我说下乡入户,表演,做给大家看。老师都很年轻,他们是幼儿园的老师、小学老师,最高的初中老师,能够真干,教授他做不到。到人家农民家里,看到老人,就像自己的爸爸妈妈一样,你怎样去孝顺他,把孝道做出来。我们用了三个星期的时间,家家户户去拜访、去表演。人民看到了,马上就受了感动,他说这一批年轻人比我家的儿女好,懂得孝顺;他家里的儿女看到了生惭愧心,觉得自己对不起父母,没尽到孝心,感动了。然后再通知大家中心开课,希望大家一起来学习,就带动了。教了三个月,人民的良心统统唤醒了,不好意思做坏事,不好意思欺骗人,整个民风改变。
  这个信息传给我的时候,我就想到怎样进入联合国。没想到两个月之后,联合国就通知我,寄个文件给我通知,邀请我做十月份办的这个活动,就是纪念释迦牟尼佛二千五百五十週年这个活动,我都不敢相信。主办,谁出的主意?我就派三个人到巴黎教科文总部,去查一查看有没有这回事情,是真的是假的?结果去了三个人,到那里去一看、一接洽,是真的,不是假的,才晓得泰国大使推荐的,就是二00五年我们在泰国结的缘,这我们就有信心了。我们听到真欢喜,赶紧准备,还有五个月的时间。
  做这一次的活动,最重要的,重点的报告做得非常成功,一直到现在,联合国还有一些大使们对我们的活动念念不忘。我今年三月参加泰国的一个活动,也是多元文化活动,巴黎这些大使知道我在泰国,他们来了十七个代表,十七个国家大使到泰国来看我,一同参加这个活动。五月、六月,我参加斯里兰卡卫塞节,这些大使们跟著我到斯里兰卡,有二十五个人,就是二十五个国家的代表。去很有意思,把这次卫塞节的活动加上联合国的名义,算是联合国的一个活动,他们有这么多大使出席,希望我再去办活动。
  化解衝突,促进社会安定和谐,每个人都希望,不是少数人,多数人,找不到方法。方法,我们的想法就是团结宗教,希望宗教都回归教育,宗教与宗教之间互相学习,化解宗教之间的一切矛盾衝突,促进社会安定和谐,带动全世界的和平。我们在联合国干这个事情。我都没有想到,二00六年我在联合国办的活动,一直到今天他们还念念不忘,还想著,我很感动。这是一桩好事情,我年岁大了,体力衰了,希望年轻人接棒。这个局面打开了,大家认真努力去做,我相信会比我做得更好。至少现在在联合国支持我的,泰国跟斯里兰卡,这两个国家都是会员国,它们有资格申请借用场地办活动。所以我们利用联合国的场地来做这种宣传,对全世界,不是难事,现在可以做得到。
  这个地方,注解里头,解脱讲到脱三业之苦,讲三种果报。第一个,顺现法受业,「即此生所造,于此生成熟之业」,我举的了凡先生的例子。第二「顺次生」,就是来生,今生所造的业,来生受果报。第三叫后生,就是第三世以后,第三生以后,不定什么时候成熟,决定有果报的,有因必有果。这些事实,佛经典里面说得很多,《法苑珠林》、《经律异相》里面,古大德把这些业因果报抄下来编成一本,我们在这一本书里头,就能看到许多经论上所说的。《太上感应篇彙编》是中国道家的,记载的全是中国自古以来善恶果报,三世统统有。
  《唯识述记》里头说,「解谓离缚,脱谓自在」。解是解除烦恼,脱离苦难就得自在。「又曰:言解脱者,体即圆寂。由烦恼障缚诸有情,恆处生死。证圆寂已,能离彼缚,立解脱名」,这是《唯识述记》里面所说的。解脱,解脱的理,为什么能够解脱?道理是自性。自性就是真心,真心就是圆寂,圆是圆满,寂是清净寂灭。就是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前面两句话,一个是本自清净,一个是不生不灭,这两句话就是圆寂的意思。由烦恼障,障碍了有情众生,不得自在,让这些有情众生在搞六道轮迴。证圆寂已,这是大彻大悟,明心见性,那就脱离烦恼,转烦恼为菩提,这叫解脱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

 

欢迎关注悲智佛网微信公众号,长按图片,识别二维码

公众号名称:beizhifw   公众号ID:beizhifw  
关注提示:可在微信上搜索 beizhifw ,在搜索内容中点击关注

老法师念佛 老实念佛 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 佛经故事 净土圣贤录文言文 来佛三圣永思集 净业三福 了凡四训 弟子规 太上感应篇 十善业道经 三皈依传授 认识佛教 沙弥律仪要略 五戒十善 修六和敬祈祷文 净土五经 刘素云老师复讲大经 净土圣贤录 布施的功德 净土大经解演义 科注全集 净土大经科注 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净土大经科注(第五回)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