栏目导航

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-第534集

1970-01-01 08:00:00 字体大小:
下载地址:
https://js1.amtb.cn/media/himp4/02/02-040/02-040-0534.mp4
(请用在新的浏览器打开下载)
点击进入mp3 返回文字版

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 (第五三四集)  2013/12/8 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档名:02-040-0534
  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:阿阇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从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两足中尊;皈依达摩,离欲中尊;皈依僧伽,诸众中尊。阿阇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从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两足中尊;皈依达摩,离欲中尊;皈依僧伽,诸众中尊。阿阇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从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两足中尊;皈依达摩,离欲中尊;皈依僧伽,诸众中尊。
  皈依三宝,皈是回归、回头,依是依靠。为什么皈依佛?佛是两足中尊。这个两,一个是智慧,一个是福报,没有一个人不想要的。足是满足,福、慧这两种都满足了,这叫佛。谁满足?释迦牟尼佛满足了,阿弥陀佛满足了。释迦牟尼佛满足的相不容易看出来,我们看老人家一生的行谊,日中一食,树下一宿,三衣一钵,这是智慧、福报的圆满,看不出来。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是非常明显的,显示出福报智慧圆满。释迦佛跟阿弥陀佛怎么有这么大的差别?其实没有差别,阿弥陀佛示现的是果报。果必有因,因是什么?释迦牟尼佛示现的是因,他在修因,果报就是华藏世界,有因有果。因是什么?是放下,释迦牟尼佛什么都放下,样样都放下,所以在华藏世界看到圆满的福慧二足。我们要明瞭,看破是智慧,就是皈依法,离欲尊,这看破;皈依僧是放下。出家人跟释迦牟尼佛一样,三衣一钵,日中一食,树下一宿,全都放下了。把三皈依放在最前面很有道理,代表全部的佛法。人要问佛法是什么?就是佛法僧。佛福慧圆满,法是修学的方法,僧是修学的人,他做出样子给我们看,身行言教,一点都没有迷信。佛法僧在自性里头,我们自己心里面圆满具足,没有一个人缺少,只是把它忘掉、迷了,没想起来。如果想起来,依教修行,人人都能成佛。这个身命结束,往生极乐世界,证得究竟圆满。细说就在这部经上。
  我们看今天的经文,八百九十页第五行下半段看起,从《唯识述记》,从这里看起。《唯识》是法相唯识宗重要的典籍,这里头为我们解释解脱,解脱是什么意思。《述记》里头说,「解谓离缚」,束缚,烦恼的代名词,解,把烦恼解除,现在叫解放,把烦恼解放了;「脱谓自在」,脱是脱离苦果,就得自在,这叫解脱。苦果是什么?六道轮迴是苦果,十法界是修行人的苦果,这两种苦果都脱离、都超越,这叫离苦。超越之后,极乐世界就现前,修净土的人见到极乐世界;修其他法门的人,经上常说八万四千法门,无量法门修成功了。什么叫成功?大彻大悟,看破;彻底放下,放下十法界依正庄严。为什么?假的,不是真的。这个东西放下,假的放下,真的就现前。极乐世界是真的,华藏世界是真的,密严世界是真的。八万四千法门里头有显教、有密教,显教讲华藏,密教讲密严,净土讲极乐,一而三,三而一,名词不一样,是一个地方。所以生到华藏等于生到极乐,生到极乐等于生到密严,方法不相同(修行的方法),方向是一致的,目标是同一个。这个我们要懂,然后门户之见自然就没有。我这一宗殊胜,你那个不如我;我的高,你的比不上,这些都是废话,毫无意义。
  关键,什么叫正法?我们前面学过,每一法都是正法,每一法都是邪法,法没有邪正,邪正在人心,一心专修就叫正法。正是什么意思?你看上面是个一,下面是个止,止于一门就叫正法。法法都是正法,都能让你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。所以懂得这个道理,哪一法不是佛法,哪一法不是正法?全是。这个理很深,问题,禅宗常讲「会么」,那个会很有味道,会了全是正的,不会全是邪的。不会什么?修得很多,修得很杂,修得很乱,修一辈子没有得到定,没有开智慧。大经大论学得很多,说得天花乱坠,那是什么?知识。听得多、记得多,你能说,全是别人的,没有一句、一个字是自己心里头流露出来的,那就叫邪。从自性里面流露出来,这是正。所以明心见性,从自性流出来全是正法,没有一法不正。由此可知,邪正在人心,不在法,法没有邪正,这给你说真话。我们今天要学正法、要修正法,一门深入《无量寿经》,我们就专搞这一样。止于一,一就是《无量寿经》,一就是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句名号,这是正法,才能真正得到解脱,解脱是从果上说的。
  下面,「《述记》又曰」,又说,「言解脱者」,这个字应该念谢,它是破音字,念谢当动词讲,把它解开,不是名词,动词,解脱。「体即圆寂」,圆寂就是自性。难得我们几位同学编了这么一本书,《净土大经科注参考资料》,两册,我们参考资料全在其中。早年,赵朴老在世的时候,那个时候我把《佛说无量寿经》,就是这个本子科判做出来,用折叠本画成表解,把经文写上去,《科注》。这个本子送给赵朴老,朴老看到非常欢喜,夏莲老会的经,黄念老的集注,这个科会也出来了,这部经圆满了。圆满了,对于修学的人,这里面很多名词术语,要查字典、查辞典、查参考资料,现在统统查出来了。这份东西朴老没见到,朴老见到一定欢喜赞叹,对修学净土的人有大帮助。有这四册,我们的《科注》,注就是黄念老的注解上下两册,参考资料上下两册,这四册,修净土就圆满、就完备了。我们一生把精力放在这里,会不会明心见性?会,肯定的。为什么?你专一,专一就是正法,净宗《无量寿经》就这四册。
  「圆寂」,参考资料里面,从《佛学大辞典》里面节录出来的。「术语」,经上的梵文称涅槃,这是从梵文音译过来的。「旧译灭度,新译圆寂」。旧译是玄奘大师以前古大德翻译的叫旧译,玄奘以后叫做新译,新旧以玄奘大师为标准。古译的译作灭度,灭就是灭烦恼;度,像过渡一样,我们过河,坐一个小船渡到对岸,就渡过去了。这是把生死轮迴看作河流,我们从生死这个岸渡到那边,那边的岸是不生不灭,彼岸,了生死,证菩提,取这个意思,灭度。新译的,玄奘译的也译得很好,他翻作圆寂,圆是圆满,「圆满诸德寂灭诸恶」,取这个意思,这个翻得很好。古德明显看出来涅槃是灭度,所以灭新译寂,灭跟寂的意思相同;度,圆满的意思,了生死,证菩提,这圆满了。
  下面为我们做简单的解释,就是「离生死之苦」。寂灭就是离生死之苦,要懂得寂灭才能离生死。寂灭是说心,我们的心不寂,所以没有能力灭生死苦。我们心里有妄想、有杂念,这个妄想杂念,大乘教里头把它分为三大类。第一类叫无明,无明是迷了。要知道自性清净心,它什么都明瞭,没有一样不明瞭的,遍法界虚空界过去未来全知道。一个小蚂蚁,牠起心动念,佛菩萨都知道;我们极其微细的念头,自己不知道,佛菩萨知道。微细的念头不断,前念灭后念生,念头是生灭现象,肉体也是生灭现象。生灭的频度多高?弥勒菩萨告诉我们,一秒钟生灭多少次?一千六百兆次。我们起心动念,物质的身体,物质生灭的现象,在这么高的频率之下,我们茫然无知,毫无觉察。如果念头断了,这世界就没有了,就好像我们看电视的频道,我们频道按下去,画面现出来,频道一关,立刻就没有了。有这个念头就现整个宇宙,宇宙从哪里来的?念头现出来的。惠能大师见性,末后一句话告诉我们,「何期自性,能生万法」。你要问他宇宙从哪里来的?惠能大师知道,这一句解答,自性生万法。自性的念头,他动了一念,宇宙就现前;他不动,不动没有。这一念我们也完全不知道,我们今天起心动念是极其粗糙,不是微细,多少微细念头积在一起我们才有感觉,如果是一个念头的话,没有感觉。这种现象就在面前,一切时,一切处。所以佛说就在当下,没有过去现在未来,没有距离。没有距离是没有空间,没有时间,空间时间都是假的。事实真相就在一念,一念是真相,纯真无妄。这桩事情,难得今天量子力学家为我们介绍出来、证明出来。佛三千年前所说的,近代二十年来的这些科学家把它证明了。所以佛教经典,不但是高等哲学,还是高等科学。
  佛经里头无所不包,世出世间的学术全在其中,全是自性变现的,就像《华严经》上所说的,心现识变。心是念头,能现能生;至于这些现象会产生这么複杂的变化,这个变化识变,阿赖耶。识是妄心,妄心能变不能生、不能现,能现能生的是真心。将真心所现的现象把它变化,变成什么?变成十法界依正庄严,这是阿赖耶,妄心,它干的。如果我们不用妄心,完全用真心,十法界依正庄严就没有了。好像电视屏幕,把它关掉,什么也没有。但是还有真心所现的,真心所现的现象,一真法界,就是华藏、就是密严、就是极乐世界,它存在,它只有心现,没有识变,所以叫一真法界。这是由一念不觉现。如果那一念觉呢?一念觉,连华藏、极乐、密严统统没有了。好像屏幕全部频道统统关掉,剩下来的是萤幕,萤幕什么都没有。用什么形容?净土教里头称这个现象叫常寂光。常是不生不灭,寂是清净无染,没有善恶,没有邪正,所有一切对立都不存在,自性的性德圆满现前。它什么都没有,它什么都能现。不动什么都没有,一念不觉就现实报庄严土。实报庄严土就是华藏、就是极乐世界、就是密严净土,现这个境界。这个境界里面的居民个个都是明心见性,所以称他为法身大士。华严圆教从初住到等觉四十一个位次,所以叫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他们居住的地方,他们修行的处所。谁在这里帮助他们?常寂光土里面的法身如来,现报身,入报土,帮助四十一位法身大士。如果他一念不觉断掉,这个境界也是假的,没有了。凡所有相皆是虚妄,没有说实报土除外,实报土在其中。
  真正永远不变的是常寂光,它的相是光明的,一片光明。光是它的相,寂是它的体,寂就是不动,真心不动,会动的是妄心。能大师说,「何期自性,本无动摇」,这是真心。真心不动的,没有动摇;有动有摇的,是动摇的,妄心,那是阿赖耶。真跟妄我们得搞清楚。学佛,学得用真心。真正会用真心的就是法身菩萨,没有证到法身的全用妄心,十法界里面阿罗汉、辟支佛、菩萨,乃至于佛,都用妄心。所以天台家称十法界里面的佛叫相似即佛,他用妄心用得最好,好像跟真佛一样;换句话说,他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跟经上讲的完全一样,没有丝毫违背,相似即佛。为什么不是真佛?他用妄心,他不是用真心。如果用真心,他是真佛,不在十法界,十法界没有了。他在哪里?他在一真法界,不在十法界。一真法界是无明习气变现出来的,无明断了,习气没断。这是宇宙的奥祕。
  我们从佛讲的三种烦恼,见思烦恼阿罗汉断了,但是阿罗汉断见思,没断习气,他在声闻法界里面,六道出去了。四圣法界声闻,在这个阶段里头,要把见思的习气断乾净,断乾净他就升级,叫辟支佛。辟支佛真正把见思烦恼包括习气都断了,他修什么?他断尘沙烦恼。尘沙烦恼断尽,他升等菩萨,尘沙烦恼习气没断。菩萨呢?菩萨要把尘沙烦恼习气断乾净,断乾净他就成佛,十法界里他就成佛。佛修什么?佛要把无明烦恼断掉,无明烦恼断掉,十法界没有了,他升等,升到一真法界。一真法界就是实报庄严土,习气没断。所以我们才晓得,实报庄严土从哪里来的?无始无明习气变现出来的。要把习气断乾净,实报庄严土不见了,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,包括实报土在内。在那个地方慢慢断,因为断这个无始无明习气没有方法。怎么断法?随它去,别去理它,时间长了,自然没有。要多长的时间把它断掉?大乘经上告诉我们,三个阿僧祇劫这么长的时间。所以实报土的菩萨,法身菩萨,寿命是三大阿僧祇劫。断掉之后?断掉之后就真的成佛,他入常寂光。入常寂光是真正的无量寿,在实报土是有量的无量,证到常寂光是无量的无量。所以实报土的菩萨,我们可以说他是真正无量寿,因为他有量跟无量是接著的。
  这我们得搞清楚、搞明白,我们自己现在在哪一个等级上很清楚,一定要向上提升,不但不能堕落,连停在这个地方都不可以,这错了,停不得,必须向上提升。向上提升,今天我们有个靠山。修无量法门,修八万四千法门全要靠自己,叫自力法门。我们今天完全依靠阿弥陀佛,这个法门叫他力法门。这个要记住,我们不靠阿弥陀佛,靠自力太难了,要修无量劫;依靠阿弥陀佛,这一生成就。一定要认识清楚,就不会再做错事情,应该放下的全都放下。《金刚经》上佛教给我们,「法尚应捨,何况非法」,非法是世间法,法是佛法,我们对佛法要放下。中文翻译的《大藏经》是佛法,我们在里头只取一部,其他统统放下,这叫法尚应捨。我们今天只取这一部《大乘无量寿经》,夏莲居的会集本,我们只取这一样,其他全放下。所有祖师大德的教诲,我们也统统放下,我们只取黄念祖老居士的集注。编得好,集注的内容採取八十三种经论、一百一十种祖师的注疏,所以注解的内容非常丰富。经文这里讲到解脱,你看注解里头注得多详细,引经据典为我们来解释这个意思。
  圆寂里面,离生死之苦,「全静妙之乐」。心地清净有乐,有真乐,这个真乐叫法喜,是从心性里头流出来的。世间人讲的乐,都是外面刺激,你心里头欢喜,那个心是妄心,不是真心,要辨别清楚。辨别清楚之后,世间只有苦,没有乐,这是真的。佛说得最好,乐是坏苦。乐,你看到心里喜欢,离开之后,乐就没有了。男女相爱很乐,一个走了、死了,那个就苦了,死的人也苦,活的人也苦,都苦。所以乐是坏苦,不是真的。法喜是真的,它不是坏苦。孔子尝到味道,不够深,《论语》上第一句就说这个。第一句用意很深,「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」。学是圣贤教诲,学习圣贤教诲的人,能够把它落实在生活上、落实在工作、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,全用上了,这叫习。那个里头有乐,那是真乐,不亦悦乎。用悦,不用乐,乐是外头来的,悦是从内心里头流出来的。喜悦就是法喜,大乘教里面讲法喜充满,常生欢喜心。那是什么?觉悟了,明白了,这个乐。以前看这个经,看了几十遍也没看懂;现在看经愈看愈有味道,昨天看昨天的味道,今天看又是一个味道,天天有进步。这里头的意思无穷,永远没有办法圆满得了,字字句句无量义,字字句句带给我们充满了法喜。为什么阿罗汉以上,他们修学锲而不捨?快乐,享受!真懂得享受,绝对不是凡夫能想像得到的,凡夫是妄心,怎么能想到真心?用真心就快乐。你可以去尝试一下,守住一条戒,不妄语,对人都说真话,就这一点带给你无穷的快乐。说妄语有罪恶感,那就是苦,将来果报,妄语拔舌地狱,更苦。所以戒律带给我们什么?带给我们快乐,真乐,不是叫我们受苦。这样也不能做,那样也不能做,你做了怎么样?做了你会受良心责备,死后三途苦报。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才知道佛的慈悲,佛对一切众生的爱护,才会生起感恩戴德。凡夫无法理解。佛菩萨真的是好人,真正的好人,对于众生没有丝毫希求,这就是真的。他不需要我们供养他,也不需要我们赞叹他,一无所求,这样的人对待我们纯真无妄,帮助我们离生死之苦。全静妙之乐,这静妙两个字,不把心静下来、定下来,妙乐得不到,妙乐是你无法想像的。「穷极之果德」,穷是追根究柢,达到究竟圆满的果德。
  「就此中所谓离生死之苦而言之,贤圣命终为圆寂,即入于涅槃。」这个圣是诸佛如来,这个贤是法身菩萨,法身菩萨所入的是实报庄严土,是涅槃,涅槃是不生不灭,实报土;诸佛所入的常寂光净土,这叫入涅槃。一定是贤圣,不是凡人,凡人命终,六道轮迴。一生行善积德,来生是天道。欲没有断,欲界天;欲要是断了,色界天。这到哪里去?人,中年以上,应该说四十以上,要想到来生,我要到哪里去,要做准备。四十以前还没想到,四十以后应该想到。中国古人把人一生分作春夏秋冬,二十岁以前春天,人生之春,没想到这个事情;二十到四十,人生之夏,正是事业有成就的时候;四十到六十,人生的秋天,要开始想这个问题了;六十到八十,人生的冬天,不但要想,要真干,真为来生打算,这二十年比什么都重要,决定来生的幸福。
  我们真幸运,幸运当中的幸运,遇到净土,太难得了!遇到净土,就是遇到成佛法门,不用证阿罗汉,不用证辟支佛,不用菩萨那么多阶位,统统都不要,直捷成佛。生到极乐世界作阿惟越致菩萨,阿惟越致就是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。这一法十方诸佛刹土里头没有,只有极乐世界阿弥陀佛那个地方有,只此一家,所以不容易遇到。有善根福德因缘,遇到诸佛一般的法门(八万四千法门)容易,不难,遇到净土法门难。难在哪里?难不在佛那边,每一尊佛没有不讲《无量寿经》的,没有不讲三经一论的,普遍宣扬。难在哪里?难在你不相信,听到、遇到了,不能接受。不像《华严》、《法华》那一类的经典,人容易接受,一遇到,一听,生欢喜心。所以这个法门,一切诸佛所说的,难信之法。谁能相信?有善根、福德、因缘,具足这三个条件,你能信。有善根的人能信,有福报的人能行,他真干。所以信愿是善根,持名是福德,你要想修福,世出世间第一大福报,无过于念阿弥陀佛。不念佛的人就没福报。
  我们居住在这个地方,我们在这上面买一栋小房子,隔壁的邻居大概不是信佛的,我们在门口贴一个阿弥陀佛,他要我们把它拿掉,他说这是很不吉祥,好像贴著阿弥陀佛,家里要死人,他这么一种见解,要我们拿掉。没有福报,他不懂。阿弥陀佛拿掉,智慧没有,福报没有,愚痴、苦难它就来了。在他家隔壁,他都不要。我们恆顺众生,我们就拿掉,我们把阿弥陀佛贴到门里面,不贴到门外头,慢慢等哪一天他明白了,他来找我们要,我们再送给他。不能怪他们,怪我们自己,我们做得不好,我们讲得没讲清楚,让社会大众产生这么严重的误会,变成这个地区没有智慧、没有福报,这个地区怎么会不乱?念佛求福求慧,世出世法里头第一法门,最真实、最快速,你很快就得到,而且福慧没有边际。我们没把它讲清楚,没有把它讲明白,是我们自己学习的不够深,我们理解的不够圆满,也是提醒我们,我们得要认真努力。
  《宝积经》第五十六卷里头说,「我求圆寂而除欲染」,这一句话我们要学。学佛的人求什么?求圆寂,圆是福慧圆满。欲染是烦恼,这个东西要放下,于这个世间没有欲望,不被世间一切法诱惑就是除染,不为它迷惑,这是除染,没有欲望。我们发起在斯里兰卡建大学,还没动工,我们就给总统写信,告诉他,大学建成之后奉献给国家。大学是谁的?是斯里兰卡国家所有,奉献给总统,奉献给全世界的人民,不为己有。有多少人来跟我说,要我做校长。我说不可以,那我就有欲望了,一定要给国家。校长谁来当?总统兼任。斯里兰卡的政治体制,对宗教有两个头,一个宗教部,总理管的,总理下面有宗教部,管宗教的;因为它全国都信佛教,佛教徒佔全国人口百分之七十五以上,所以它有个佛教部,佛教部归总统管,总统兼佛教部的部长。所以我们的学校建成之后,奉献给佛教部,是佛教部下面所属的教育机构,包括活动中心,这是我们佛门弟子对全世界佛教跟一切宗教做出一点贡献。要除欲染,如果你求圆寂,里头不除欲染,圆寂得不到。圆,圆满的福慧,寂就是我们本经的经题「清净平等」,你的心怎么会清净、怎么会平等?我们要求这个,这就对了。
  《宗轮论述记》里头有句话说,「无上法王,久入圆寂」,这个无上法王是对释迦牟尼佛的称赞。释迦牟尼佛久远劫之前,已经契入福慧圆满、清净寂灭,这就是成佛。释迦久远劫就成佛,这一生到世间是来表演的,是来示现的,是来度化众生的。贤首大师《心经略疏》里头说,「涅槃,此云」,此是中国,中国把它翻成「圆寂。谓德无不备,称圆。障无不尽,名寂。」障是障碍、是迷惑、是烦恼,统统断尽,全都放下,放下叫寂。德是智慧、福德,包括相好。《华严经》上佛说的,「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」,归纳为这三大类。智慧、福德、相好,归纳三大类,全都包括了,这叫圆。圆寂的意思要懂。现在很多人看到圆寂是什么?死了叫圆寂。死了叫圆寂的话,哪个不死,不是个个都圆寂了吗?活的时候没有智慧,没有福报,死了之后智慧、福报就满足了吗?这是误会,很大很大的误会。所以,圆寂是活的时候证得的,不是死了证得的。一死就完了,为什么?智慧也得不到,福报也得不到。必须活著证得,死的时候才能称圆寂,才能说入般涅槃。这是佛学专门的术语,要解释清楚,不能产生误会。
  下面说,「证圆寂已」,真正证得,「能离彼缚,立解脱名」,烦恼没有,障碍没有,这叫解脱。在中国古代契入这个境界,代表的人物就是禅宗六祖惠能大师,他入涅槃,证得圆寂。什么时候?二十四岁。什么时候证得的?五祖忍和尚召见他的时候,时间是半夜,地点是方丈室,召见他来跟他讲《金刚经》,讲到「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」,他开悟了。开悟是什么样子?他就说出五句话,说明心性,见性了。性是什么样子?「本自清净,本不生灭,本自具足,本无动摇,能生万法」,二十个字,他的毕业论文,成佛了。五祖衣钵就给他,承认他,肯定他真开悟了。开悟还有障碍,什么障碍?嫉妒障碍,很多人不服。这个人不认识字,没有文化,没念过书,在黄梅虽然八个月,干什么?舂米、破柴,苦力,五祖怎么把衣钵传给他?所以有很多人不服,嫉妒障碍。五祖半夜三更已经准备了小船,叫他赶快走。五祖三天关著房门不见人,三天之后出来了,把门打开,告诉大家衣钵已经走了。大家一看,发现惠能不见了,知道传给他了,不服气,四面八方去找,希望把衣钵夺回来。他跑到猎人队躲了十五年,十五年之后,大家对这桩事情平淡了,他才出来。你看看弘扬正法不容易,真正明心见性,还要受这么大的磨折,遭这么大的侮辱,在猎人队里伺候猎人,给猎人烧饭,吃肉边菜,十五年,不是短时间。祖师大德给我们做榜样,我们受一点苦算什么,正常的。那个时候是佛法的黄金时代,帝王护法,还受这个苦难。都是做榜样给我们看,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学习。
  我们看末后这一句,「盖谓圣众大愿,能令自出生死」,并且能够摄受一切有情,大家都能够「出离生死,永得解脱」,所以经文上有「过度解脱」这一句。
  我们再看下面这一段,三十二品很重要,念老的注解注得很详细,真正是慈悲到极处。请看经文:
  【自然保守。真真洁白。志愿无上。净定安乐。一旦开达明彻。自然中自然相。自然之有根本。自然光色参迴。转变最胜。】
  这连著说了五个自然,自然就称性,不称性就不自然,不自然就造业,恶业三恶道,善业三善道,就是出不了六道轮迴。要出六道轮迴,要学自然,不要有丝毫勉强。所以一开头这两句,这显性的妙用,性就是自然。贤首国师在《妄尽还源观》讲到修行,首先给我们提出四德,修行四个条件,也是妄尽还源四戒,四个戒条。第一个「随缘妙用」,随缘就是自然,妙用就是圆寂,福慧圆满,清净寂灭,妙用。「威仪有则」,真正是佛弟子,继承如来大法,把它发扬光大,最重要的是威仪有则,我们要做出榜样给人看,要做出好样子。好样子是什么?三皈,有没有把佛法僧,就是觉正净,六祖惠能大师的解释,《坛经》上说三皈依,没有说皈依佛、皈依法、皈依僧,他说的是皈依觉、皈依正、皈依净,他用觉正净三个字。后面再解释,「佛者觉也,法者正也,僧者净也」,怕我们产生误会。说觉正净,不说佛法僧,这是说明在他那个时候,皈依三宝已经有很多人错解了,他把它纠正过来。
  传授三皈一定要讲清楚,不是皈依某一个法师、某一个人,错了。皈依佛也不是皈依释迦佛,皈依某一个佛。三皈皈什么?皈依自性。自性觉是佛宝,自性正是法宝,自性清净是僧宝,这皈依自性三宝。外面那是住持三宝,是形式的,要尊重它。为什么?它时时刻刻提醒我们。见到佛像,自性觉;看到书本,不管它是不是佛书,只看到书本,就把它当作经本,自性正;看到出家人,自性清净,六根清净,一尘不染,对我就有利益。这三宝是我的老师,时时刻刻提醒我,不提醒忘掉了,是这么个意思。不讲清楚,含糊笼统,让人家产生错误。皈依佛,泥塑木雕的,自身不保,它怎么会保佑我?哪有这个道理!皈依法,这是经典,又不肯学它,又不肯去读它、研究它,统搞成误会。出家人,既然发心出家,就要继承释迦牟尼佛的事业。释迦牟尼佛的事业是教育,开悟之后一生教学,七十九岁圆寂。经上没有说释迦牟尼佛什么时候放假,其他的宗教工作六天,还有一天放假,佛法里头没有。世尊为我们介绍极乐世界,也没有说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七天放一次假,没有,找不到。只看到佛教导我们,诸佛如来无一不是「今现在说法」,好像没中断。我们要从这些地方体会到。
  我们现在再看黄念老的注解,『自然保守,真真洁白』。「自然保守,即宗门所称之保任」,宗门是禅宗,禅宗里面所说的保任。保任是什么意思?下面有解释,「要行便行,要坐便坐」,你想什么,你就干什么,这就是自然。自然里头要保住,「保者念念不异」。用我们念佛来说,你就很容易懂,爱坐就坐,爱行就行,把这一句佛号保持住。行,心里念阿弥陀佛,坐也念阿弥陀佛,无论干什么就是一句阿弥陀佛。我看到一个人,一生就看到一个,章嘉大师。这个人好像是一天到晚他念咒没有间断过,即使跟我们谈话,他谈话,咒就停,话讲完,他就接著念。他用金刚持,嘴唇动,没有声音,无论在什么时候你去看他。这就是自然保守,他真做到了。他的境界我们不知道,但是他的磁场非常柔和,你跟他坐在一起,不想离开他,他有这种摄受的力量。跟他坐在一起是一种享受,宁静、平安,远离一切颠倒梦想,我这一生也遇到这么一个人。看到经典里面保任、自然,印象就很深刻,就会马上想到他。「保者念念不异。自然即任运之义,故任运保守即是保任」。任运就是随缘,顺境逆境、善缘恶缘都可以随,不要有分别,不要有执著。但是这一句佛号放在心上默念,外面没有人知道,自己清清楚楚。一生一个方向、一个目标,决定没有动摇,这个人他怎么会不往生?决定得生净土。什么都不要放在心上。
  有人问,现在我们在提倡、倡导建学校,建汉学院,有没有操心?我一点都不操心,根本就没有把这个事情放在心上。我告诉他们,我等你们建好,什么事情都不要问我,我不是搞建筑,不通建筑,你来跟我谈,对牛弹琴。我是个牛,不懂,你跟我讲这些干什么?学校盖好了,我当教员,我教一门功课《大乘无量寿经》,我就教这门课,其他的我都不懂,我万缘放下,你们另找高明。我就这部经,现在讲就这四本书,两本参考资料,两本《科注》。汉学院建好了,我也是去讲这部经,我就讲一次,时间一年,希望带三、四个学生,这三、四个学生专学《无量寿经》。
  我学海仁老和尚,我跟老和尚见过一次面,一九七七年,我第一次到香港来讲经,老和尚还在,那个时候他已经九十多岁,是香港的首楞严王。因为我来的时候,四个月讲《楞严经》,每天晚上一堂课,两个小时。前面两个月要翻广东话,换句话说,每天晚上只讲一个小时;后面两个月大家要求,法师你说话我听得懂,不要翻译。他说话我也听得懂,我说话他也听得懂,我们可以用自己言语交谈。后面两个月在蓝塘道,寿冶老和尚的道场;前面两个月是倓虚老和尚的道场,那时候倓老往生了,畅怀法师住持,所以我跟他在那认识,他陪了我两个月。
  海仁老和尚的规矩,他一生只有六个学生,他的条件,他是专攻《楞严》的,学生必须背《楞严经》,还要背注解,《楞严经》跟注解不能全部背出来,他不收。那我们的条件也是,要真正想学这部经,《无量寿经》一定要能背诵,分量比《楞严》少很多,《楞严》十卷,这个经跟《楞严》比只有一卷,《楞严经》长。念老的注解分量很大,我不要求大家背注解,我要求大家背经。经也不是以背为目的,一天至少念十部,时间愈长愈好,希望一生都不改变。每天念十遍,念熟透了,能背诵,不需要看经本,随时随地都可以去读经,读经得念佛三昧。得到念佛三昧,不定什么因缘触动,开悟了,目的在此地。但是念老的注解至少要从头到尾看三十遍,才管用,或者是听我讲经。我讲经一天四个小时,讲满三百天,一千二百个小时,这一部经讲完。至少你要听十遍,一天听八个小时,要听五年。为什么?你对于净宗才真正相信,真搞清楚、搞明白了。不下这个功夫,你半信半疑,虽然念佛,往生未必可靠。真正这样干,保证你决定得生,你来弘扬净土,大家对你相信。功夫成就,表现在外面自然相应,一丝毫勉强造作都没有,你是真正的弥陀弟子,在这个世间弘扬净宗。
  所以,这两个学校搞成之后,我去讲一部经,去教学。所以学生只能有四个人,最好,为什么?我讲完他要複讲,複小座。複小座,一个人一天一个小时,四个小时。所以我的功课是八个小时,再多,再多我精神体力不够。这样一年能培养四个人,不会在我之下,可能在我之上,比我讲得更好、更透彻、更清楚,净宗就能够传下去。两年,斯里兰卡一年,马来西亚一年,我可以照顾八个学生。有意来学习的,现在就先下手,读经、看注解,把这个预备工作做好。学校建成,你要来学这门功课,我们有个简单的考试,通过之后你就能够来学习。
  我们再往下看,「真者」,真真洁白,真什么意思?真就是「一真法界」,一真法界就是诸佛的实报庄严土,「真如本性」是常寂光土,「妙明真心」,真心之理体就是本经真实之际当中的真。这个真实之际是常寂光,是自性的本体,它是真的,一真法界是它所现出来的,也算是真。为什么?它没有变化,它不是生灭法,它不生不灭,没有变易。所以跟十法界对比,十法界是生灭法,有生有灭,实报土没有生灭的现象,所以称为一真。「真真者,表非对妄而说之真」,这个真不是真妄的真,真真就是自性、就是法性、就是本性。中国古人知道,佛教没传到中国之前,中国典籍里头就有人性本善,这个人性本善就是真真。所以要晓得人有真心,真心是真善,真心没有不善,不善是习性、是妄心。妄心里头有善恶的善,真心里头善恶都没有。
  菩萨行里面有婴儿行,我也常常跟大家讲,「人生百日,体露真常」,婴儿从出世一百天,他是真的,真真,没有掺杂丝毫的虚妄在里头。他那个真,不是真假的真,不是相对的真,这个婴孩没有受染污,还不认生,不知道谁是他的父母。等到他认识谁是他的爸爸、谁是他的妈妈,他已经有分别心,他已经被染污了,他用妄心,不用真心。可见得人到人间来用真心,以后没有人教他,被周边环境染污,变成用妄心。用真心的是佛菩萨,如何让我们回到婴儿的时代,完全用真心?现在人害怕,完全用真心不是吃亏、不是上当了吗?别人都虚情假意对我,我用真心对人,变成怎样?不敢,怕吃亏。全是妄想。怎么知道?诸佛菩萨表演给我们看,不吃亏。我们有理由相信,古时候真正修行人,五戒十善决定做到。五戒里头有不妄语,十善里头讲得更清楚,不但不妄语,不恶口、不两舌、不绮语,他不骗人,他没吃亏,比一般人活得更自在、更幸福、更美满。何必去欺骗人?何必用妄心?用妄心造轮迴业,无论行善行恶都是轮迴业,出不了六道轮迴,用真心出轮迴。所以用真心念佛,用真心待人接物,决定得生。妄心念佛未必能往生,但是也未必不能往生,那完全要看你的运气,临终最后一念是念阿弥陀佛,这证明你生净土。所以这里真真是绝对之真,真中之真。
  『洁白』,「洁」没有染污,「无垢」;「白者,无染」,就是能大师所说的「本自清净」,真真洁白。这底下讲的,「何期自性本自清净。亦即百丈禅语」,百丈大师,「心性无染,本自圆成」,跟六祖能大师说的完全相同,这是见性的人。「所保任者,正是此无染本净之绝待真心」。行住坐卧自然保守,保住这个真心在日常生活当中、工作当中待人接物,这叫真学佛,佛就是这个样子。决定不欺骗人,至死也不改变,那就是什么?决定不堕恶道。尤其是念佛人,把生死看得很淡,不重视这个问题,重视真心,重视信愿持名,决定得生净土,这就对了。
  「无上者,《往生论注》」,这个注是昙鸾法师的,注子里头说,「无上者,此道穷理尽性,更无过者」。无上这个道,道是方法、是门路,这个方法、这个门路,《往生论》是指信愿持名、求生净土这个道路是无上。为什么?穷理尽性,没有超过它的。理是万物的理体,有事必定有个道理。尽性,性是法性、是自性、是本性。穷理尽性,对于本性彻底觉悟,彻底明白,没有丝毫迷惑,这是什么人?法身菩萨以上的。没有见性的入不了这个境界,入这个境界的都是明心见性的菩萨,对于整个宇宙一切性相、理事、因果无不通达明瞭。
  「如宗门」,宗门是禅宗里面,《宝镜三昧》,我们参考资料里头有。还有「任运」,任运就是自然的意思,「任法之自运动,而不加人之造作之义」。这个说法很好,没有人为的造作,自然的。《行事钞》里头,这是律宗的,戒律的,「人所至处任运界起,故曰自然」。跟《资持记》里面所说,「不假造作故曰任运。」这就是我们常常提到的,六根在六尘境界,不起心、不动念、不分别、不执著就是任运。这是谁修的?法身菩萨修的。因为不起心不动念,无明破了;无明没有破,他会起心动念。起心动念是无明烦恼,分别是尘沙烦恼,执著是见思烦恼,这要高度警觉,为什么还用这个东西?有这些东西,烦恼没有断乾净,所修的世间善法。读经是世间善法,不能开悟、不能得定,世间的善因。比一切不善的好,它的果报在人天,不能证果,小乘须陀洹果也没分。这个不能不知道。不假造作这叫任运,就是眼见色、耳闻声、鼻嗅香、舌尝味,都要守住这个原则,不分别、不执著,我们从这入门。不起心、不动念做不到,太微细了。不但我们做不到,阿罗汉、辟支佛,别教三贤菩萨,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,都做不到。别教要十地,圆教要初住以上。所以,我们能够做到不分别、不执著就很不错了,对于往生净土有很大很大帮助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到此地。

 

欢迎关注悲智佛网微信公众号,长按图片,识别二维码

公众号名称:beizhifw   公众号ID:beizhifw  
关注提示:可在微信上搜索 beizhifw ,在搜索内容中点击关注

老法师念佛 老实念佛 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 佛经故事 净土圣贤录文言文 来佛三圣永思集 净业三福 了凡四训 弟子规 太上感应篇 十善业道经 三皈依传授 认识佛教 沙弥律仪要略 五戒十善 修六和敬祈祷文 净土五经 刘素云老师复讲大经 净土圣贤录 布施的功德 净土大经解演义 科注全集 净土大经科注 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净土大经科注(第五回)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