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(第六一四集) 2014/2/4 台湾台南极乐寺 档名:02-040-0614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:阿阇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从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两足中尊;皈依达摩,离欲中尊;皈依僧伽,诸众中尊。阿阇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从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两足中尊;皈依达摩,离欲中尊;皈依僧伽,诸众中尊。阿阇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从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两足中尊;皈依达摩,离欲中尊;皈依僧伽,诸众中尊。
请看《大经科注》第一千零六十四面,倒数第三行看起:
「又《安乐集》曰」,道绰大师的,「称名亦尔。但能专至相续不断,定生佛前」,这些话说得非常肯定,赞叹一心专念阿弥陀佛。「今劝后代学者,若欲会其二谛,但知念念不可得,即是智慧门;而能繫念相续不断,即是功德门」。「二谛」,就是真谛、俗谛,前面学过,我们再重複一遍,参考资料里面是从《三藏法数》节录出来的。第一个是「真谛,真谛者,彰一性本实之理也」,一性就是佛性。「所谓实际理地,不受一尘」,佛性就是真性,就是全宇宙一切万法的本体,万法从哪里来的?从这个体生出来的,能生万法,能现万法,全宇宙是它现的、是它生的。佛法里面讲,遍法界虚空界无量无尽的诸佛刹土都是自性所生所现。自性是自己的真心,在佛法里又称为佛性,在万法里面称为法性,要知道佛性、法性、自性就是一个性,不是两个性。于是我们就真正知道一切万法跟我是什么关係,大乘经上佛常说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,它跟我是一体。这是伦理,伦理是讲关係,比我们中国老祖宗讲得还要彻底。
中国老祖宗给我们讲五伦,「父子有亲,夫妇有别,君臣有义,长幼有序,朋友有信」,讲人与人有这五种关係。佛讲的范围大,不仅是人,所有一切众生,包括十法界依正庄严,还包括了一切诸佛如来无量无边的刹土,是我们自己真心所生所变,是一体的关係。中国老祖宗所说的也很了不起,是世法,是俗谛,二谛里头俗谛,佛法讲的是真谛,一体。学佛要有这个概念,对这个概念要承认、要肯定,决定没有怀疑,遍法界虚空界跟我是一体。智慧从这里生出来,慈悲心也从这生出来,没有分别执著,没有起心动念,智慧遍法界,慈悲也是遍法界,所以《华严经》上佛说「一切众生本来是佛」,是真的不是假的。
实际理地,这句话就是一般所讲的真理,决定不是虚假,它决定是存在,而且是不生不灭。心地决定是清净的,所以不受一尘,没有丝毫染污。六祖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说得好,他说「何期自性,本自清净」。何期,用现在的话来说,没有想到,没有想到自性本来是清净的,没有丝毫染污。见性的时候没有染污,迷失自性的时候,自性也没有受染污,它永远不受染污,所以第一句话说「何期自性,本自清净」。第二句说「本不生灭」,一切法都是生灭法,只有自性不生不灭。
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,要知道,生到极乐世界不是这个肉身,这个肉身是有染污的,它接受染污。西方极乐世界的人莲花化生,换句话说,他在莲花里面就产生变化,巨大的变化,他自己并不知道。这个变化,我们要感恩阿弥陀佛,是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功德加持的,帮助我们在莲花里面转八识成四智,不需要我们修行。我们自己要修到转八识成四智,要修多久?经论上常讲要修无量劫,不是一世二世、十世百世,要修无量劫。我们现前在这个地球上,修成一个最低的位次,小乘初果、大乘初信位的菩萨,这一生可不可能?不可能,我们没有听说一个。全世界大乘小乘、显教密教、宗门教下,有没有一个人成须陀洹?
须陀洹,见思烦恼那个见惑断掉了才证得须陀洹,见惑。见惑一共八十八品,我们一品都断不掉。分为五大类,佛陀为教学方便起见,八十八品很麻烦,把它归为五大类,我们容易有一个概念。第一大类就是身见,执著身是我,这叫身见,这是决定错误。我们想想,六道里头的众生,哪一个不是把这个身当作我?个个都是。如果你要说身不是我,一般人都说你头脑有问题,身怎么不是我?非常难得,现在量子物理学家他承认了,承认什么?承认身不是我。他是从科学承认的,不是从修行承认的,他虽然知道这个身不是我,他成不了须陀洹,没有须陀洹那种功德受用,须陀洹有天眼、有天耳,科学家没有。须陀洹虽然地位很低,他在人间寿命到了他生天,天上寿命到了他到人间来,天上人间往返七次他就证阿罗汉果,超越六道轮迴了,这个科学家没有。须陀洹的轮迴只有两道,人道、天道,科学家说不定还要到三恶道。这样一比较,你就晓得须陀洹之可贵,须陀洹难得,这破身见。
科学家今天告诉我们,根据他们的研究,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物质这个东西的存在。就是我们身体是物质,没有物质这个东西存在,物质是假的,像《金刚经》上所说的「凡所有相皆是虚妄」、「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」,不是真的,「当体即空,了不可得」,大乘经上说的,这个被科学发现了。科学家找到佛经上所说的极微之微、极微色,就是物质最小的单位,它是物质。这个物质不能再分了,再一分它就没有了,就是虚空,所以也叫做邻虚尘,跟虚空做邻居。它一分,你看见的是虚空,物质没有了。这个最小的物质单位被科学家发现了,科学的名词叫微中子,或者叫中微子,都可以。这个东西科学家把它分析,一分析真的没有了,看到什么?看到是念头波动的现象。这是宇宙的奥祕,被科学揭穿了,原来物质是念头产生的幻相。中微子一分,就看到念头波动的现象,说明了物质从哪里来的?物质从念头变来的。跟佛法讲的一样,色由心生,相由心生,佛讲的色跟相就是物质现象,又说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,整个宇宙物质现象、精神现象统统是从心想生的。心想是什么?是一念不觉,那就是心想。
我们用心,如果不起心不动念,这个宇宙就不见了;起心动念,这个宇宙出现了。宇宙不是从大爆炸来的,是从一念不觉来的。一念不觉,自性就变现出一个妄心。自性是真心,不觉变成一个妄心,这个妄心叫阿赖耶。阿赖耶三个现象叫三细相。第一个是「业相」,业相就是波动,所有一切现象全是从波动变现的。这个现象指什么?指十法界依正庄严,不仅仅是六道轮迴,有这个东西十法界就出现了。从业相生「转相」,转相是心理现象,就是能够思惟、能够想像,这就是心想,心想它能转变,转变为十法界。从心想生物质现象,「境界相」。所以物质、念头跟业相(波动现象)都不是真的,自性里头没有,三种现象都没有,所以把自性叫做空。自性是什么样子?自性是空寂,但是这个空不当作无讲,它有。有,我们不能觉察,它不是物质,我们的五根缘不到,眼耳鼻舌身,眼看不到,耳听不到,鼻闻不到,手也摸不到;它不是念头,我们第六、第七识想不到,所以叫做空。但是它遇到缘它能现相,惠能大师说得好,最后一句,「何期自性,能生万法」,这万法是什么?十法界依正庄严,它生的、它现的,你不能说它空,它会现相,虽然现的相,不能说它是有。
就像科学家所说的,物质现象根本不存在。物质现象在面前,事实上它是假的,但是这个假相在眼前,不能说它没有,也不能说它有,它确实是个幻相。为什么?大乘教里头说,「当处出生,随处灭尽」,它存在的时间太短了,短到我们无法想像。一秒钟它生灭多少次?一次就是一个念头,就是一个念头生灭。谁知道?没人知道。经典里面释迦牟尼佛问弥勒菩萨,「心有所念」,我们凡夫动一个念头,我们知道动一个念头,这个念头不是物质现象,动了个念头。佛问,这一个念头里头有几念,有几个细念(微细的念头)纠缠在一起,你感觉到有个念头,有几念?有几相识耶?相是物质现象,念就是起心动念,多少物质现象?有多少受想行识?受想行识是阿赖耶的现象,妄心,妄心的现象。弥勒菩萨回答的是「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」,单位是百千,百千,一百个千是十万,三十二亿乘十万,三百二十兆,这一弹指三百二十兆个念头。我们经上常讲「一念」,一念这个概念没有人懂,一念就是这三百二十兆里头的一念。三百二十兆才一弹指,这一弹指我们都捕捉不到。一秒钟可以,没有问题,一秒钟能弹几次?年轻人体力好,至少可以弹五次,那再乘五,乘五就是一千六百兆,这叫一秒钟,一秒钟里头有一千六百兆的生灭。谁知道?这个现象就在眼前,我们眼睛看到的是这个频率,耳朵听到的也是这个频率,我们手摸得到的还是这个频率,真的就在眼前,我们茫然不觉。佛要不告诉我们,我们怎么会知道?永远不会知道。现在量子力学家知道了,现在量子力学的仪器,这最进步的科学仪器能捕捉到一千兆分之一秒,科学仪器能捕捉到、能追踪到。这在三十年前不可能,二、三十年前不可能,没有这么好的仪器。所以他们发现物质的真相,真相是个空相。
所以这个身不是我,你想想看,一秒钟,我们这个身生灭多少次?一千六百兆次,哪一次的身是我?这一千六百兆的生灭,前面一个生灭跟后面一个生灭不相同。如果相同那就是相续相,它不相同,不相同它不是相续相;换句话说,念念是独立的,是一个画面,跟前面那一念不一样。我们概念当中,佛也是这么说法,叫相似相续,不是真的相续,相似相续。我们感觉当中是大同小异,实际上呢?实际上恰恰跟这个相反,是小同大异,实际上。为什么?从整个宇宙来讲,那差别太大了;从我们这个小房间里面讲,没差别,前念后念一样,没差别。它现不是现这一个小房子,它现的是全宇宙,全宇宙小同大异。那小房间里面是大同小异,全宇宙那是小同大异,小的是大同小异,这是事实真相。不能执著这个身是我,执著身是我错了,你证不了须陀洹果,你出不了六道轮迴。真正了解事实真相,不分别不执著了,这才能够超越六道轮迴,我们不能不知道。第一个身见要放下,不执著身是我。
第二要放下边见,边见就是今天所讲的相对。我们观念里头严重错误的一个想法看法就是相对,大小相对的,真妄相对的,染净相对的,生佛相对的,生是众生,佛是佛,相对的,我们人男女相对的,善恶相对的,多少相对的。离开相对,你说一句来,你能不能说得出来?说跟不说是相对的,凡是相对的都是错误的,为什么?因为自性是一体,自性所现的万法也是一体,一里头没有二。这就是为什么要把相对的放下,你的心才清净,有相对心就不清净,离开相对就是离开边见,二边,你才得到清净心。这基本概念,这是佛教的大门,这五关通过了,进门了,就证须陀洹果了。不能有分别,换句话说,放下边见是不可以有分别。
另外就是见取见、戒取见,见取见、戒取见这两样东西合起来,我们中国人讲的成见,某人成见很深,执著他自己的看法,他认为他是对的、别人是错的。为什么佛分两种?佛讲的一种是因上的成见,一种是果上的成见,果上的成见叫见取见,因上的成见叫戒取见。末后一个邪见,所有一切错误的看法,不是诸法真相,统统叫邪见。这五种见惑,身见、边见、见取见、戒取见、邪见,统统断掉了才证须陀洹。今天谁有这个本事把这五种错误的见解放下?找不到!通达十二部(三藏十二部),这五种见惑没有破,还是凡夫;这五种错误的观念放下了,不认识字,没念过书,也证得须陀洹果。
佛法里面讲证悟,与识字不识字、学经教不学经教没有关係。经教做什么用处的?经教是帮助人破迷开悟。有一类根性的人是耳根最利,楞严会上文殊菩萨拣选圆通,他就选了观世音菩萨,说「此方真教体,清净在音闻」,听会开悟,耳根最利,看看不懂,听懂了。唐朝禅宗六祖惠能大师,他就耳根利,他听人念经开悟的,他自己不认识字,没念过书,听别人念经,他觉悟了。觉悟之后,世出世间一切法没有他不知道的,你问他,他能讲给你听,这什么原因?见性了。一切法都是自性变现的,你见了性,你见到能变,能生能变,那所生所变的哪一样你不知道?全知道,这叫成佛了。这个知道从哪里来?是自性里头本有的,不是从外头来的,这叫智慧。这不是知识,知识是从外面学来的,智慧是自己本有的。
佛陀的教育,重点是教我们开智慧,不是别的,不是叫你经要念多少、要记多少,不是的,不重视这个,这些都是世间法。真正出世间法就是教你放下,眼能放下起心动念、放下分别执著,就成佛了;耳能放下音声,对于音声不起心不动念、不分别不执著,开悟了,也成佛了。香积国香积如来,这个地区的人根性舌根最利,他吃东西,舌接触味,酸甜苦辣咸五味,他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、没有起心、没有动念,所以他吃东西开悟了,鼻闻香开悟了。六根在六尘境界里头不起心不动念、不分别不执著,就成佛了。如果起心动念、分别执著,就造业了。业有善恶,善业感三善道,恶业感三恶道。造业是因,将来入三善道或者是三恶道,那都是果报,有因有果。业因果报,丝毫不爽,这个事情只有佛讲得清楚,只有佛讲得明白。
问题,宗门大德常常勘验学生,问他「会么?」这一句可了不得,会的就成佛了,不会的就造业。吃饭,你会吃吗?会吃的成佛了,不会吃的造业。造什么业?贪口味,这个我喜欢、那个我不喜欢,喜欢的多吃几口,不喜欢的就不想吃它,这就造业。如果这个业是善,果报在三善道;这个业是不善,果报在三恶道。吃东西怎么会不善?吃到不好吃了,把厨师叫来骂他一顿,大发雷霆,这是三恶道,果报在三恶道。吃到好吃的,把厨师叫来奖励他、赞叹他,这是善道,三善道。我举这一个例子,见色、闻声、嗅香、尝味,哪一样都可以成阿罗汉、成菩萨、成佛,问题就是你会不会?读经也是如此,诵经,会诵经的成佛,不会诵经也在造业。不会诵经是什么?念这个经想,这什么意思、那个什么意思,这一句讲得好、那一句不怎么样,起心动念,分别执著,造业了。不起心不动念、不分别不执著,他诵经是修禅定,念的时间长了,清净心出现了,平等心出现了,大彻大悟。佛法学习的理念、方法跟世间完全不一样,用世间人修学的理念、方法来学佛法,佛法变成世间法,变成一种知识,不生智慧,那就错了,释迦牟尼佛看到会摇头,佛法变质了。
这二谛里头讲真谛,真谛,实际理地,不受一尘。「是非双泯」,是非就是二边,边见,边见没有了;能所也是边见,边见统统没有了。「指万象为真如」,一切现象是什么?一切现象就是真如,一切现象就是法性。见性了,「会三乘归实际」,三乘是阿罗汉、辟支佛、菩萨。佛所教的,阿罗汉好比小学,辟支佛好比中学,菩萨好比大学,这是佛讲经教学的层次。三乘是假的,一乘是什么?一乘是研究所,统统归研究所,拿到博士学位,一即是三,三即是一。但是我们这个世间比喻你能够了解,我们小学拿不到博士学位,中学也拿不到,大学也拿不到,念研究所才能拿到。会三乘就是小学、中学、大学统统拿到博士学位,这是什么意思?不用念书,不用考试,放下就是。放下起心动念,放下分别执著,不管你是小学、中学、大学,只要放下就圆满成佛了,这就叫会三乘归实际。「实际:真如法性为诸际之极」,一切边际达到极点就叫实际。这一切边际怎么说法?举这个比喻很好,譬如小乘,阿罗汉是最高的位子;缘觉,辟支佛是最高的位子;菩萨,等觉是最高的位子,这就是边际。如果真正能够把妄想、分别、执著统统放下,完全证得妙觉如来,妙觉如来是实际,究竟的实际。这叫实际,这真谛。
俗谛怎么说法?俗谛就是世间法,「俗谛者,显一性缘起之事」,世间所有法都是因缘生法,所以叫缘起。缘有四种,亲因缘、所缘缘、无间缘、增上缘,一切法离不开这四种缘。所以法怎么来的?缘生的。「所谓佛事门中,不捨一法」,这个佛事门中是教学,佛菩萨教化众生一法不捨。下面举个例子,「劝臣以忠,劝子以孝,劝国以治,劝家以和,弘善」,这个人心善、言善、行为善,「示天堂之乐」,他来生一定生天;如果这个人心不善、言语不善、行为不善,这就跟他讲地狱里头受苦,劝人断恶修善。断恶不堕三途,修善能生三善道,世间法。佛教众生,首先教你不堕恶道,然后再提升,出离轮迴,再往上提升,出离十法界。
念佛往生极乐世界是超越十法界,一生就成就了,所以念佛是究竟圆满的佛法。这个法很容易修,很容易成就,但是很不容易相信,有名的难信之法。真正能信,这个人了不起,这个人有大善根、大福德,这个人在六道里头、在十法界这个身最后身,为什么?来生到极乐世界去了。你想不想?你要想,要常常想,我这个身是最后身,我将来决定到极乐世界。现在这个世界怎么样?什么态度?万缘放下,背著这个世界,去不了极乐世界,要把包袱放下。对这个世界,真的,没有执著、没有分别、没有起心、没有动念,哪有不往生的道理!想什么时候往生,什么时候就可以去,为什么?真放下了。有一桩事情放不下,这桩事情可能在往生的时候造成障碍,障碍你这一生不能往生,那个麻烦可真大了!不能上当。
会的人没有一法不是佛法,不会呢?《华严经》、《法华经》、《无量寿经》都不是佛法。佛法是什么?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,这叫佛法。会,一切经,无论哪一部经,都能帮助你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。所以佛说「是法平等,无有高下」,《金刚经》上说的,每一部经都能叫你明心见性,一切法统统可以能叫你明心见性。看电视能不能成佛?你们想想,能不能成佛?要不能成佛的话,这一项、这一法除外,释迦牟尼佛没有说哪一法除外的,一切法皆是佛法,一切法包括电视在内。所以你要会,天天看电视,成佛了。会什么?看电视,眼睛看、耳朵听,看得很清楚,听得很清楚,不起心不动念、不分别不执著,成佛了,看电视成佛的。你看那个「会么」意思多深!佛法没有祕密,它很深,它很深密,一句话就把它揭穿了。说得容易,你能做到吗?天天看电视对著它,学著不起心不动念、不分别不执著,清清楚楚是智慧,如如不动是禅定,你在看电视,修什么?修戒定慧。然后你就会通了,所有一切万事万法跟这个道理完全相同,这叫会,不起心不动念的人会。起心动念的人不会,生烦恼,在这个一切境界里头生分别心、生执著心,当然他起心动念。这三种,三种烦恼。
我们是凡夫,起心动念我们没看到,我们无从下手。听了弥勒菩萨的报告,我们有一个概念,一秒钟一千六百兆次的生灭,我们没有办法掌握到,这是真的不是假的。真正能掌握到这个境界,大乘教里佛常讲八地以上,他见到了,八地以上的定功能看到阿赖耶的生灭,就是一秒钟一千六百兆次,八地菩萨能见到。所以见到的不是佛一个人,八地、九地、十地、等觉、妙觉,这五个位次统统看见。这是实相,真相,事实真相,佛是根据这个真相教给我们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。不起心不动念,在虚妄里面见到真实;起心动念,真实就没有了,真相就见不到了。不起心不动念,你想想看,八地菩萨,你要能不起心不动念就证到八地,起心动念就证不到了。我们今天真正想往生极乐世界,有这种功夫的人,生极乐世界实报庄严土上上品往生,这是我们做不到的。我们从哪里做?我们从最低的,就是学不执著。在日常生活当中,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不执著,不执著就能随缘,随缘的心是清净的。也就是说,绝对不要把这些事相放在心上,事相是假的,不放在心上。这个成就了,就是阿罗汉,也就是从初果到四果,我们学这个。这个学的时候决定得生净土,生到哪一土?方便有馀土。方便有馀土有九品,我们在哪一品,是我们放下执著功夫浅深不同。总而言之就是要放下,什么都要放下,为什么?假的。
身体都要放下,不是真的。常常想到科学家告诉我们,人身体什么东西组成的?细胞组成的,外面的身体、里面五脏六腑统统是细胞组成的。多少个细胞?科学家告诉我们六十兆,人体细胞的总数大概是六十兆。细胞种类不一样,有圆形的、有方形的、有三角形的,不一样,组成我们的五脏六腑不相同,但是统统是细胞,有这么多。细胞新陈代谢,寿命短的十几、二十个小时,这个细胞就老死了,新细胞取而代之,新陈代谢。一般细胞的寿命大概都是几个月到二、三年,这是最多的,极少数的脑神经细胞大概可以存活一百年,脑神经的细胞,不多。新陈代谢,一天二十四小时新陈代谢的有多少,多少老细胞死掉了,排泄出去了?我们饮食吃的东西进去,变成新的细胞取而代之,每天七千亿,不是万,七千亿个细胞新陈代谢。所以说这身体哪里是自己!每天新陈代谢换细胞要换七千亿,找不到自己,不是自己。一定要把这个自己的假相,假相的真相认识清楚,为什么?我们就不执著它了。不执著,回归自然,自然是最健康的。一有执著,执著就是一切法从心想生,你有执著,你爱这个身体,你喜欢青春永驻,那怎么办?去美容。美容亏可吃大了,那是假的,那不是自然的,副作用很大,到病发的时候后悔莫及了。一切顺其自然是最健康的,清净心是最好的美容,心地清净,心地善良,心地慈悲,相随心转。你要想这个道理,相貌随我心转,所以心要善良,心要清净,心要平等,心地慈悲,这是养生之道,不需要用医药,不要从外面摄取。
外面无论什么东西随缘就好,样样都好,不要分别。分别错了,为什么?一切法的体就是自性,不分别不执著、不起心不动念,你所摄的是自性的能量。自性的能量是养法身的,诸佛菩萨的身,我们要走这个路子,不能走世俗的,走世俗的很麻烦、很辛苦,走佛法得大自在。要真信。真信,你的生活会一天比一天快乐,一天比一天幸福,一天比一天健康,什么毛病都没有了,真的俗语所谓脱胎换骨。《无量寿经》可以做到,《无量寿经》可以包容一切经,一切经不离《无量寿经》,我们这一生就用这一本足够了,成佛有馀,何况往生极乐世界,小事一桩。大家一定要信得过,决定不能怀疑。如果还有怀疑,多听多读。听、读,要用真诚心,要用恭敬心,要用真信心,就是不能有丝毫怀疑,你所得到的跟一般人绝对不一样,难信能信,难成能成。
所以《安乐集》里头劝我们,欲会其二谛,二谛是一不是二,一体的两面,但知念念不可得。刚才我说的这些都是念念不可得,这是智慧门,真实智慧,为什么?你明白了,你了解事实真相,每个念头都不可得。但是我还是念佛,我诚心诚意、恭恭敬敬念这一句「南无阿弥陀佛」,念念相续不断,除这一念之外没有第二念,全放下了。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,没有其他的,慢慢的,自自然然的,你自己就变成阿弥陀佛。为什么?一切法从心想生,我不想别的,天天就想阿弥陀佛,果然就成了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怎么会不来接引你?这叫功德门。功德也不要执著,真实功德。功是什么?功夫,信、愿、持名是功夫。千万不要搞世间,在世间上下功夫就搞六道轮迴了。六道轮迴虽然是假的,你执著六道轮迴,还造轮迴业,你永远出不了六道轮迴。好像做恶梦,恶梦不会醒,为什么不会醒?你製造,它怎么会醒?不造它了,把念头一转,念佛,念佛是无比殊胜的功德,没有比这功德更大的。
「是故经云」,这举经里头的例子来说,「菩萨摩诃萨恆以功德智慧以修其心」,前面「菩萨」就是三乘菩萨,后面「摩诃萨」是登地的菩萨,十地菩萨,大菩萨,这些人统统都是以功德智慧修心,修自己的心,心里头有功德、有智慧。「若始学者,未能破相」,我们这些凡夫都著相,没有把相放下,「凡所有相皆是虚妄」,我们没破,我们把凡所有相都当真。也行,「但能依相专至,无不往生,不须疑也」。道绰大师这三句话对我们有大利益,但能依相专至,这个相极乐世界的相、阿弥陀佛的相,一切相里面我把其他的相放在一边,我专门著这个相。小本《弥陀经》上告诉我们「执持名号」,执就是执著、就是著相,净土宗准许你著阿弥陀佛的相、极乐世界的相,好修。
六道轮迴的相别著了,我相不要著了,我相不著才真正能放下;有我,纵然放下总是拖泥带水,不乾净。头一个要知道,我这个身是假的,我住的这个房子是假的,我拥有一切资生之具全是假的。资生之具就是讲财物,你所拥有的没有一样不是假的。居住这个地球是假的,太阳系也是假的,银河系也是假的,遍法界虚空界统统是假的。这假的从哪里来的?妄心,阿赖耶变现出来的。真心能现,妄心能变。回归到极乐世界,极乐是一真法界,有没有相?有相,但是极乐世界的相没有生灭相。十法界的相是生灭相,整个宇宙我们能理解的现象全是生灭相。你问科学家,不生不灭他有没有找到?没发现,所发现的全是生灭相。换句话说,用阿赖耶,阿赖耶能够缘十法界,十法界以上的或者是以外的,一真法界缘不到。换句话说,科学家是用阿赖耶,他能缘到十法界。科学达到登峰造极,它缘不到自性,也就是诸佛实报庄严土科学家永远缘不到,那不是数学能算得出来的,也不是任何仪器能探测得到的,那是要用清净平等觉才能发现。科学家没有用清净平等觉,用清净平等觉只有佛法,佛法才是真正的究竟。
《安乐集》上这句话我们要把它记住,「但能依相专至,无不往生,不须疑也」,决定不能疑惑。黄念老对于这句话的赞叹,他说,「道绰大师此言,剖开诸佛秘藏,直显净宗心髓。但能信受奉行,依相专至,老实念去,纵未离相,决定往生净土」,我们就凭这一句就能成功。「依相专至,凡夫能行」,我们做得到,我们用这个方法取极乐世界,求阿弥陀佛接引我们往生。是阿弥陀佛的本愿,十方世界六道众生,只要真信真愿,一向专念阿弥陀佛,临终的时候佛决定来接引,一个都不会漏掉的。这是我们这一生一定要争取。
「离相乃菩萨境界」,不是凡夫境界,「《金刚经》离一切诸相,则名诸佛」。我刚才讲的一些话是离相,我教你,眼见色、耳闻声、鼻嗅香、舌尝味、身体的接触,不起心不动念就离相,彻底离了;起心动念,不分别不执著,菩萨离相。不起心不动念是佛,不分别不执著是菩萨,还有分别不执著是阿罗汉。我们只要有阿罗汉的功夫,阿罗汉是统称,有初果、二果、三果、四果,这四种都可以称为罗汉,初果罗汉、二果罗汉,可以这样称呼,都是断见思烦恼的,见思断乾净了是四果,决定得生,而且能自在往生,想什么时候走,阿弥陀佛就来接你,多么难得!多自在!
但是离一切诸相,「实非凡夫生灭之心所能及也」,我们的心,这个妄心断不掉。不起心不动念,妄心断掉了,转八识成四智。我们转八识成四智完全要靠阿弥陀佛。阿弥陀佛接引我们往生的时候,我们身体不要了,捨掉了,所谓灵魂,上了阿弥陀佛带来的莲花,我们坐在莲花里面,花合了。我们进去的时候,阿弥陀佛带来的花,我们看到花开的,我们坐到里面去,花就合起来。佛带著这个花到极乐世界,放在七宝池里面,在这个里面就产生变化,时间非常快。照黄念祖老居士所说的,不需要一个小时,就转八识成四智了。到达极乐世界花开见佛,就得到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,作阿惟越致菩萨,即使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是阿惟越致菩萨。阿惟越致就是相当于我们中国禅宗所说的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,像六祖惠能那个等级。真正不可思议,真正是难信之法。为什么一生到极乐世界就有那么高的品位?这是叫人难以相信的。我们怎么相信的?有道理,不能说没有道理。《华严经》上说「一切众生本来是佛」,我们要肯定我本来是佛,阿弥陀佛就帮得上忙,恢复我本来的面目。本来不是佛,阿弥陀佛使不上劲,帮不上忙。是因为你本来是佛,自己又相信自己,所以直下承当,我本来是佛,阿弥陀佛立刻就加上了。这个信心不能没有,没有信心的人,帮不上忙。
惠能大师到黄梅去见五祖,如果没有信心,五祖帮不上忙。读《坛经》要细心去观察,《坛经》上记载得很清楚,他到黄梅见到五祖,是在大殿里面见到的,他去拜五祖。五祖问他:你从哪里来的?他从南方来的。问他:你来想求什么?他回答五祖说,我来想作佛的。这个人就好教了,他肯定了,他不是来要别的,他来作佛的。用什么方法教他作佛?他是个在家人,年轻人。问他:你做什么行业?靠什么生活?他是樵夫,砍柴,到城市里去卖柴。五祖教他什么?就教他到碓房去舂米、去破柴,那是什么?成佛之法。「会么?」会的人哪一法都能成佛,不会的人不行。他会,就是刚才讲的,舂米破柴不起心不动念、不分别不执著,他就修这个。他真修,道场上只有两个人知道,他自己知道、五祖知道,除五祖之外,没有人知道他在修行。修得差不多了,八个月了,五祖也清楚,成就了。那就是什么?真的不起心不动念。不起心不动念,分别执著当然没有。没有分别执著、有起心动念的是菩萨,三乘菩萨,权教菩萨,天台是讲别教,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叫三乘菩萨,他们有起心动念,没有分别执著。阿罗汉、辟支佛有起心动念、有分别,没有执著,阿罗汉执著断掉了,辟支佛执著的习气也断了。阿罗汉虽断见思烦恼,有习气,习气没断,但是他就能出六道轮迴,永远不会再到六道里头来,六道根本就没有了。好像作梦,梦醒了,痕迹都找不到。
所以,能大师在黄梅八个月怎么成就的?五祖教他的,他自己真会。你看,舂米破柴也能成佛,这就是说哪一法不是佛法,给你做证明。舂米破柴是什么?是用身根。眼是见,耳是听,身是造作,他是用身根。身体这样的劳动,在劳动当中修不起心不动念,最高的修行方法。只要能不起心不动念、不分别不执著,就叫做佛法,没有一法不是佛法。我们凡夫很麻烦,就是不但起心动念,执著太严重了,五种见惑不能断。问题不就是执著吗?死不肯放,不肯放下六道轮迴。放下了,六道轮迴没有了;不放下,就出不了六道轮迴,他在製造六道轮迴,自己不知道。我们今天在经典上得到这些信息,这也是智慧,这不是常识。但是智慧要真开了是什么现象?放下了,你会用功了,我们一心专求西方极乐世界。彻底放下,到极乐世界以后,现在先放下六道轮迴、先放下十法界。放下十法界,不学别的法门就是放下十法界,专修净土法门,一门深入,决定不改。
我在晚年,学佛学了六十多年,这些地方才看清楚、看明白了。以前虽然讲过,你去找找我过去保留的录音带,你去找找,我说的这些话从前有没有说过?没说过;也有说过,囫囵吞枣,讲不清楚,讲不明白。所以有人听到我最近说法,我说我以前所讲的都是胡造谣言、都是胡说八道,大家听了慌了,那怎么办?管用,对初学的人管用,对我今天的境界不管用。这个境界天天都上升,我每天不一样还做不到,大概每个星期都不一样,有悟处,有新的发现,又更深入更广了。为什么能有这样的进步?就是放下,愈放得多进步就愈快。如果你不起心不动念,你超过我了,超过我太多了。我还有起心动念,是分别、执著上放下了,现在只执著极乐世界、只执著阿弥陀佛,其他的不执著了。这就是我自己学的经验,怎么提升?放下提升。不要换经本,就这一部经,遍遍看的新意思,遍遍看得更深、看得更广。所以说看不出来是什么?我们心里头杂念太多、妄念太多、业障太多,障碍你的智慧,障碍你的德行。真放下了,障碍轻了,妄念少了,杂念少了,就看出来了。
「净宗妙用,实为方便中之方便」,再没有比这个法门更方便了。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决定不再造六道轮迴的业,真的要「勤修戒定慧,息灭贪瞋痴」。守住佛陀的教诲,就是持戒。一切时一切处,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知道修定,修定是什么?放下,定在阿弥陀佛上。佛号声声不断,分秒必争,口里没有没有关係,心上要有,心上只有阿弥陀佛、只有西方极乐世界。一切法从心想生,我专想极乐世界,我专想阿弥陀佛,这个方法好。
我们再看底下这一段,「不闻退转」。这个不闻,没有听到净土法门,什么人?菩萨,菩萨没有听到这个法门,修行会退转。请看经文:
【阿逸多。如是等类大威德者。能生佛法广大异门。由于此法不听闻故。有一亿菩萨。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】
这『一亿菩萨』,善根、福德、因缘比不上我们,跟我们相比差很远,我们比他殊胜。我们看念老的注解,「世尊复举诸大威德菩萨」,不是普通菩萨,这个大威德菩萨是三乘菩萨,天台别教所说的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,大威德的菩萨就是十迴向。没有登地,为什么?一登地,没有不念佛的。《华严经》上说得很好,十地菩萨,从初地到十地,没有不念阿弥陀佛的,所以这个地方不包括地上菩萨。「因未闻此法」,没有遇到净土法门,「而退转菩提,弥显流通此经之要」。流通经典,修大福报!经典里面第一福德就是《无量寿经》,就是这个版本。这个版本,你流通一本,我可以告诉你,功德等于你流通一部《大藏经》,甚至于说一部《大藏经》比不上这一本。为什么?这一本能叫你往生不退成佛,《大藏经》未必能做到。学佛得识货,要有智慧,没有智慧你不认识。我们遇到这个本子,赶紧翻印,赶紧流通。这是一九八六年的事情,我在美国遇到黄念祖老居士,那个时候他这个注解刚刚完成,还没有定稿。那个时候用油印,他印了大概有一百套,未定稿,希望有一些大德,送给他们看,请他们批评改正。我在美国,他带到美国就带一部,送给我了。我就将他这一部未定稿,在台湾印了一万册,第一次印的。以后他修订过几次,现在我们是用他修订的稿子,大量翻印流通。天天用卫星电视、用网际网路跟同学们在一起分享,快乐无比!确确实实经上所形容的,法喜充满,常生欢喜心。
我念念感恩老师,如果不是方东美先生引我入门,我这一生跟佛教没缘。年轻有一点世智辩聪,我成见很深,以为宗教都是迷信,特别是佛教。像基督教、伊斯兰教,他们只有一个上帝,只有一个真神,学术界里头称为高级宗教,佛教是低级宗教,叫泛神教、多神教。把它贬到最低,怎么可能去接触这个?我跟方先生学哲学,他给我讲了一部《哲学概论》,分作几个单元,最后这一个单元是「佛经哲学」。我非常惊讶,我问老师,我说佛教是宗教,是低级宗教,它怎么会有哲学?老师说,「你年轻,你不懂。释迦牟尼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,佛经哲学是全世界哲学的最高峰,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」。我是从佛经哲学入门的,不是从一般宗教信仰入门的,所以认知不相同。
建这个道场,我就跟同学们说,如果建跟台湾一般寺院庵堂一样的,没有建道场的必要。为什么?台湾道场很多了,有你不多,无你不少。他们问我,那要建什么样的道场?建一个台湾所没有的,我赞成。什么样的道场没有?讲经教学的道场没有。这个道场建立了,这个里头有教室没有殿堂,大大小小教室有七、八个,最大的地下室可以容纳一千多人,我们下面这一层楼可以容纳三、四百人。所以每层楼里面都是教室,小的教室容纳五、六十人的好像有六个。这个我赞成,我们要把佛教回归到教学。
释迦牟尼佛是老师,三十岁开悟,开悟之后就开始教学,到鹿野苑度五比丘。七十九岁圆寂,讲经三百馀会。这个会就是我们讲办班,办班教学有多少次,我们中国人讲第几届。他做了三百多届,说法四十九年,他是一个最标准、最忠实的教员。一生教学,不收学费,不分国籍、不分族群、不分宗教信仰,来者不拒,去者不留。一生教学,没有建道场,这是我们应该要学习的。讲这么多的经,谁教他的?没有老师,自性里流出来的。他明心见性,一切教法都是自性流出来的,真实不虚,真实智慧,不是假的。教学成就一定是见性,没有见性没毕业,不算成就,一定要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,这才毕业。我们今天这个毕业,就是明心见性,这桩事情到极乐世界在阿弥陀佛会下完成。我们头一个上学,阿弥陀佛办的学校,我们先到那边去,到那边去之后决定成佛。所以先取极乐世界,再决定成佛,这个路没错,释迦牟尼佛介绍的,我们要对他感恩。这是超出一切法门之上,八万四千法门之外的特别法门,特别是普度一切众生,上面能度等觉菩萨,下面能度无间地狱,只要遇到了,肯信,没有一个不得度。我们是无比的幸运遇到了,要珍惜!要真干!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
欢迎关注悲智佛网微信公众号,长按图片,识别二维码

公众号名称:beizhifw 公众号ID:beizhifw
关注提示:可在微信上搜索 beizhifw ,在搜索内容中点击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