栏目导航

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-第640集

1970-01-01 08:00:00 字体大小:
mp3下载地址:
https://js1.amtb.cn/media/mp3/02/02-040/02-040-0640.mp3
(请用在新的浏览器打开下载)
点击进入视频 返回文字版 用安卓下载播放mp3

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 (第六四0集)  2014/3/3 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档名:02-040-0640
  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:阿阇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从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两足中尊;皈依达摩,离欲中尊;皈依僧伽,诸众中尊。阿阇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从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两足中尊;皈依达摩,离欲中尊;皈依僧伽,诸众中尊。阿阇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从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两足中尊;皈依达摩,离欲中尊;皈依僧伽,诸众中尊。
  请看《大经科注》第一千一百零二页,从第五行看起,从注解看起:
  「阿那含是小乘四果中之第三果。诸漏已尽,心得解脱。如《维摩经》云:八千比丘不受诸法,漏尽意解。肇公注曰:漏尽者,九十八结漏既尽故,意得解脱,成阿罗汉。」我们前面学到此地。九十八使,三界有八十八品见惑,三界,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有八十八品见惑。见是看法,惑是迷惑,换句话说,佛为教学方便起见,把错误的见解、错误的思想归纳,三界归纳了九十八种。九十八种前面八十八种是错误的看法,后面十种是错误的想法,错误的看法叫见惑,错误的想法叫思惑,思是思想,这个思想是错误的,不是正确的。
  见惑,我们参考资料里头有个表解,上面我们念了一遍。念了一遍,它这个里头有见、取、戒,这个见是邪见,这个取就是见取见,戒取见。那我们就明白了,上一次我们就这个见字,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,我们把它查清楚了,这个见是邪见,这就对了,有见取见、戒取见。贪瞋痴慢疑是思惑,身见、边见、见取见、戒取见、邪见这是见惑。见惑断了,就证须陀洹果,前面讲得净法眼,他能够见到苦集灭道,世间因果,出世间的因果。出世间的因果是灭、道,世间因果是苦、集,果是苦,集是因,集就是造作。业因果报分毫不差。
  学佛最重要的目标是离苦得乐,苦有究竟苦,究竟苦就是六道轮迴,不出六道轮迴很麻烦。六道里面,人、天比较好一点,但是现在在乱世,乱世的人很苦,这是我们自己亲身感受的。如果这一生当中没有遇到佛法,这个日子怎么过?真正是苦不堪言,遇到佛法让我们终究明白了。苦从哪里来的?是自己起心动念,念头、言语、行为有善有不善,不善招来的苦报,善因善果招来的乐报。但是我们的造作总是不善的多、善的少,尤其在现代的社会,父母没教我们,老师也没有教我们,我们真的没有看到行善之人、积善之人,不是说这个世间没有,有,少了。绝大多数的让我们看到的,尤其现在媒体传播,这里面的内容多半都是不善,都是负面的,这影响社会非常之大。大概我们上了六十岁以上的这个年龄就有感觉,往回去看,看过去,过去十年前跟现在的社会相比,再往前推十年,二十年前跟十年来比较,就非常明显我们的社会是在向著苦果这边走,也就是一个十年比一个十年辛苦。科技的发明好像是愈往后愈有进步,但是人们现在生活的品质,思想、言论、行为,是一个十年不如一个十年,走下坡。
  这种情形看出来的人多了,现在大家著急了,怎么办?去年我们在联合国做报告,我主讲的题目就是「人心坏了、社会乱了,怎么办?」非常现实的一个问题。现在不但没有缓和,好像愈来愈严重。能不能解决?能。为什么这么肯定?佛的经典跟现在最先进的量子力学家,这些科学家,告诉我们一桩事实,那就是,用科学的话说,人的念力能量不可思议。不可思议的程度,念力可以改变物质现象,这跟佛法讲的完全相同,为什么?相由心生,色由心生。佛法里讲相、讲色都是讲物质现象,物质现象从哪里来的?从念头来的;念头从哪里来的?念头从把事实真相看错了来的,没看清楚,误会了,从这里产生了念头。这个念头就叫见,简单的说,邪见、错觉就全包括了。五种见惑,身见、边见、见取见、戒取见、邪见,全是看错了才有的。
  怎么修正法?科学家为我们解决了问题。现在,最近这二十多年来,科学进步是令人赞叹的,物质的现象被它揭穿了,物质现象从哪里来的?从念头来的。佛在三千年前讲这个话,确实我们听不懂,物质怎么是从念头来的?到今天被量子力学证明了,我们才佩服佛陀大乘经教。念头从哪来的?这是接下去科学家研究的课题,我相信再有二、三十年,这个问题肯定被揭穿。佛经上有,念头从哪来的?念头从一念不觉而来的。不觉,现在科学家有,有这个说法,但是现在跟佛法还不能够圆融。科学家讲这个宇宙的诞生,说出弦的定律。弹琴,弦,弦是在振动,那个一念不觉就是振动。
  真心不动,这一动就叫妄心,它不是真心;一动,真心就现出个妄心出来,妄心就是阿赖耶。真、妄意思是什么?真心是觉,照见五蕴皆空,它把宇宙的真相看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这一动就迷了,宇宙的真相不见了,所看到的是宇宙的幻相、假相,这叫唯识。识就是阿赖耶,阿赖耶是妄心,从哪里来的?从一念不觉来的,一念不觉就叫做阿赖耶。我们相信再有二、三十年,阿赖耶的三细相肯定被科学家都见到了。阿赖耶的业相,一念不觉,阿赖耶的转相就是念头,阿赖耶的境界相是物质,这是现在已经搞清楚、搞明白了。宇宙从哪里来的,万物从哪里来的,生命从哪里来的,我从哪里来的,都可以搞清楚、搞明白。
  佛法教学,教我们修学,终极的目标没有别的,回归自性,这就叫成佛。不能向著迷,向迷是愈迷愈深,那是苦海无边,所以让我们回头。小乘回头了,前面我们学的这一段,得净法眼,就是法眼净,那是须陀洹证的,初果;这个地方,「得解脱益」,这是讲的阿罗汉;二十亿众生,得阿那含,阿那含是三果;『诸漏已尽,心得解脱』,这是四果阿罗汉。这都是小乘,见思烦恼断了。见思烦恼在《华严经》里面叫执著,尘沙烦恼《华严经》里面叫分别,无明烦恼《华严经》里头叫妄想;《华严》说的妄想、分别、执著,就是一般大乘经上讲的无明烦恼、尘沙烦恼、见思烦恼。
  烦恼从哪里起的?就是无明。无明,佛用的这个名字用得好,无明上加个无始,无始无明,这两个字加得妙绝了。无始无明是什么意思?就是说明无明没有开始,无明是假的,不是真的,只要你不执著它、不理会它,它不碍事。可是分别、执著碍事,执著製造六道轮迴,就是六道轮迴从哪里来?执著来的,就是见思烦恼;见思烦恼断了,六道轮迴不见了。得解脱益,解就是解开,把六道轮迴解开;脱是脱离,你离开六道轮迴了,阿罗汉。
  那我们要学,怎么个解脱法?眼见色、耳闻声、鼻闻香、舌尝味、身体的接触,还有起心动念,起心动念是意业,你看看,眼耳鼻舌身意,这叫六根。六根接触外面的对象,眼见的是色,眼根所见的统统叫做色,耳根所对的统统叫声,鼻所对的叫做香,用一个字做代表,舌头尝的这叫味,色声香味触法,身是接触,起心动念对的是法。六根对六尘,对在六尘里面,你不执著、不分别,看得很清楚、听得很清楚,我们通常讲根本没有放在心上,这就对了,这就是阿罗汉。他就超越六道,六道就不见了。
  我们呢?我们完全把它执著了,以为它是真的。眼见色把色放在心上,耳闻声把声放在心上,这个麻烦大了。放在心上,合乎自己的意思就欢喜,不合自己的意思就讨厌,这就生起什么?爱、憎,爱憎是烦恼。自性清净心里头没有爱憎,现在你是六根对六尘境界起的烦恼,这起烦恼了。如果你统统不放在心上,见色闻声都不起烦恼,心是清净的。我们的经题上「清净平等觉」,清净是阿罗汉的心,平等是菩萨心。我们明白这个道理,就晓得什么叫修行,什么叫功夫。
  海贤老和尚去年往生了,一百一十二岁,预知时至。我们看了他一生的事蹟,虽然写得不很长,可是淋漓尽致。我们从他一生的行谊上看,他真放下了,他真修行。这老和尚不认识字,当然没有念过经,可能他庙里头都没有佛经;佛经是有,没有人念,不认识字。他那个师弟前几年往生,留下来金身,也不认识字。用什么功夫?就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,一句佛号,这个佛号可是真的,不是假的,这一句佛号他念了九十年。他是二十岁出家的,二十一岁受戒,师父什么都没教给他,没有教给他讲经教学,没有教给他经忏佛事,就教他一句南无阿弥陀佛,教他一直念下去。跟谛闲老和尚教他锅漏匠那个徒弟差不多,一直念下去。
  这两位法师都非常老实,他们的成功就是得力于老实、听话、真干,就这六个字,他真做到了。出家住在一个小庙,真的,很不起眼的小庙。每天非常勤劳,他三点钟就起床,烧香、拜佛、念佛。日常的生活,种地,完全是个农夫,非常勤奋的农夫。山上的地很多,荒地,他开垦种粮食、种蔬菜。他的徒弟给我们的报告,老人一生,他开闢的农地大概有一百多亩。在最困难的时候,遇到旱灾了,没有收成,没有东西吃,他那里种的还有。除了自己生活之外,还能帮助几个老人,照顾几个老人。很难得,真正值得我们学习。
  特别是为我们表法,表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。他一生,一句阿弥陀佛没有离开口,没有离开心,心里头有阿弥陀佛,口里头有阿弥陀佛。通常念佛,他念出声的,但是念出声的时间不长,一、二十分钟,然后他是默念,金刚持,口动,没有声音,确实得念佛三昧。念佛有不思议的感应,他见到阿弥陀佛。有人问他,你见到佛,佛给你说什么?他说我要求佛带我到极乐世界,佛不带我去,要我留在这个世间表法。什么叫表法?做好榜样给别人看,做一个真正念佛人的好榜样。一生过著苦日子,小庙,有时候没有香火,没有香客来烧香,没有人供养,好在老和尚耕地,自给自足,生活可以不要要求外人。他身上真是一文都没有,到哪里去都是带了农具,真的做到了一天不作,一天就不吃饭。这是唐朝时代留下来的风气,百丈大师留的,「一日不作,一日不食」,他的工作是在农田。
  一百一十二岁,身体健康,一般人看他大概是六、七十岁的样子,眼不花、耳不聋,头脑很清楚,思虑很敏捷。往生前一天,还在农地里干活,干到天晚,别人劝他,得休息了。他给他说,是,我干完了我就休息。说了这么一句话,听的人也没在意,他第二天真走了。想想他的话,话里头有话,我就今天干,干完了,明天就不干了,明天他往生了。没有病,不需要人助念,自己有把握,大概阿弥陀佛通知他了,他知道什么时候走。他是晚上走的,那天晚上走大家也没在意,有几个人住在这个小庙里头。老和尚晚上起来拜佛、念佛,不出声音的,这天晚上他拜佛敲引磬,敲引磬拜佛、念佛。念到什么时候?别人都睡觉了,他什么时候休息的也不知道。第二天早晨一看他往生了,他走了。想想这几天他所作所为、所说的这些话,都有味道,都是双关语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
  他的徒弟印志法师到我这里来,把这些事情告诉我们,带了光碟,还带了一份文字的档案,就是光碟里头所说的话,写成文字。我看了三遍,非常受感动。我们在这部《大经解》里面,见到世尊在经上讲的,黄念老集注里头所说的,名号功德不可思议。这一句名号,不但是一切诸佛的共同名号,十方三世一切佛都叫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是共同名号,是总名号。西方极乐世界这尊佛,就用这个做自己的名号。这个名号的意思,它是梵语,阿翻成中国是无,弥陀翻作量,佛翻作智慧、翻作觉悟,完全照中国的字来翻,无量智慧、无量觉悟。你们想想看,哪一尊佛不是无量智慧,不是无量觉悟?所以它是通名,念这个名号,就是十方三世所有一切诸佛名号你全念到了,你一个都没漏。正是《华严经》上所说,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,这个意思我们要懂。同时,这一句名号里头,又包含一切诸佛所说无量无边的经法,统统在这一句里头,这一句全包了。还要不要去念这个经、念那个经?不需要了,一句佛号全念了,《华严》也念了,《法华》也念了,《般若》也念了,连三聚净戒都念了,一样不缺,这个意思要懂!
  所以他的师父教他这一句佛号念到底,那个意思很深很深,不要走弯路,这是一条直路。我们在《高僧传》里面,在《净土圣贤录》里头、《往生传》里面去看,一般念佛的人通常都是三年就能往生,他念了九十年。为什么不能往生?他早就应该往生了,阿弥陀佛留他表法,不让他早走,他来做表法的。得要有一百岁以上的人,说话大家会尊重,才会听,年轻不行,年轻,人家没有看在眼里。老修行,一生吃苦,吃的是苦,穿的是补,衣服都是补补丁补的,人家不能不尊重。一生勤劳,不懒惰,没有人照顾,自己照顾自己。日中一食,自己要烧饭,自己要洗衣服,自己要整理他的环境,他环境都整理得乾乾净净,这都是最好的榜样。一生住这个小庙,有些信徒,老和尚为人慈悲到极处,念念替别人想,没替自己想,送给他的供养,他完全拿去放生,拿去印经书,没有给自己添一件衣服,改善生活,完全没有。所以亲近他的人对他都佩服,对他都很尊重。
  我们《华严经》上讲的,《法华经》上讲的,《般若经》上讲的,跟这个《大乘无量寿经》上所说的,统统归一句阿弥陀佛。弘一法师讲过一句话,阿弥陀佛,无上医王,你要不肯念,不是愚痴就是狂妄。这个话说得好!真正懂得这一句名号的功德、这一句名号的意义,哪有不念佛的道理!这个老和尚为我们的表法没有别的,就是一句佛号。在哪里念?一切时、一切处,心里头有这句佛号的时候就是道场。道场在哪里?无处不在、无时不在,确实是正法道场。
  它里面还有个故事,是真的不是假的。老和尚有一次在山上,遇到一隻大狼,很凶,他知道跑也没有用,跑不过牠,狼很会跑。遇到怎么办?他说如果真的是冤亲债主,我就还债,让牠吃吧,就闭著眼睛坐在那里念佛,一心专念阿弥陀佛。一会这个狼咬著他的裤腿,他就跟著走,走到那个狼山洞里头,看到一隻母狼生小狼难产,苦不堪言。老和尚心里明白了,这个狼一定是要他救这个母狼。他就盘腿坐在那里念佛,大概十几分钟之后,这个母狼生了五隻小狼。看大狼那个样子,好像是很感恩、很感激他来救牠,他就给狼说法,希望念佛求生净土,不要再堕畜生道,不要再造业,不要再杀生,劝牠。老和尚就走回来了。畜生也看到这个人有道行,能救那个母狼,畜生能找他救苦救难。他也真有大慈悲心,能够感动天地鬼神,能够感动这些畜生,不是凡人,真正是佛门的大德。各人所表的不一样,像这个老人一生所作所为,一般法师做不到。有人问他,他什么都知道,没有一样不知道,只是不说。为什么不说?说了没用处,没人听。如果真正是依教奉行,他就会讲了;说了你做不到,跟你说干什么?不必说了,就教你念佛就好。这个话是真话,一点都不假。
  这个地方有小乘得益,有大乘得益,这是说小乘得益。下面「或问:闻此大乘无上经典,为何得小乘法益?」有些人真有这个问题。《净影疏》,隋朝慧远大师说:「小乘众生,闻说娑婆秽恶可厌,深心厌离,故得小果。」这一类的人小乘根性,过去世中修小乘时间很长,阿赖耶里头有很多小乘种子。所以闻说这个,这个好,很快就可以脱离六道轮迴,证阿罗汉果,他就得到了。憬兴法师亦云:「众闻此方秽恶可厌,故得声闻之果。」诸佛世界有六道的很多,六道里头状况也不完全相同。释迦牟尼佛秽土,我们现在住在这个地方,确确实实让我们看到当前这个地球上的状况,真是有出离的感触。听说极乐世界那么好,咱们得移民到那边去,这个就是小乘的心。真的,他们往生极乐世界了,生在哪里?生在方便有馀土,方便有馀土就是小乘人住的地方。我们六道凡夫去的是凡圣同居土,比他们还低一等,他比我们高一等。这得小乘果。
  下面讲的「大乘得益」,大乘根性的人得的利益大,你看:
  【四十亿菩萨。于无上菩提住不退转。以弘誓功德而自庄严。】
  大乘得利益大了,他们生的是实报土。我们看念老的注解。「右段正指闻法所得之大乘法益。不退转,所修之功德善根愈增愈进,不更退失转变」。声闻,三种不退里头只证得一种,位不退;大乘菩萨,三种不退转统统证得了,位不退、行不退、念不退。三种不退都证得的,什么人?法身大士,华严圆教初住以上,天台别教里面初地以上,生极乐世界实报庄严土,不一样!他们所修的功德愈增愈进,在那个地方确实积功累德。断恶修善小乘做到了,他们是真的积功累德,积功累德不著积功累德的相。那是修什么?就是经题上讲的清净平等觉,大乘菩萨修这个。小乘声闻只修清净心,平等心、觉是大彻大悟,小乘没有,大乘全有,清净、平等、觉悟。不退转,他不再退失转变,一直到无始无明习气断尽了,他就证入常寂光,四土究竟圆满的常寂光净土。进入常寂光,那就是《华严经》上的妙觉如来,这个位子最高了,上面没有了,叫无上菩提,妙觉果位。
  「又表勤行修习,如念佛不退、勤行不退等」。念佛不退,我们能想得到的,海贤、海庆这两位大德给我们表演的,念佛不退、勤行不退,我们在他身上都看到了。这个勤行,在西方极乐世界,这个勤行是以应化身,在十方诸佛刹土,上求佛道,下化众生,不疲不厌。极乐世界是非去不可,千万不能疏忽,为什么?我们要不在极乐世界,在任何佛国土修行,要想证得无上菩提,那是无量劫,时间太长太长了,无法计算的。要往生极乐世界,一生就成功了,不要等来世,所以这个法门叫当生成就的佛法。往生到极乐世界,诸位一定要知道,人并没有死,死了要搞六道轮迴,去不了。到极乐世界,是把身,这个肉身放下,神识到极乐世界去了,没有死,没有死的这种痛苦。
  每一个往生的人,寿命到的时候佛知道,佛来接引你,先放光照你。这个人,念佛的人,得到佛光注照,他的功夫就提升一倍。像我们现在念佛没有得功夫成片,佛光一照就成片了,你看,所以他往生自在。如果念到功夫成片的,那是有把握往生的,像海贤和尚他就是功夫成片,所以他能自在往生,他什么时候都可以走。什么时候可以走,条件是有了,阿弥陀佛不来接他。不接他是什么?叫他发一点慈悲心,给我们众生做些好样子,让我们对净宗更加深信,疑惑统统拔除,这个功德就很大。谁做呢?他可以做,他有这个条件。所以是来表法的。
  在这个世界表法的人,要能忍辱、要能吃苦,如果不能忍的话那不行,那阿弥陀佛早就把他接走了。他能忍,真受得了,又有慈悲心,他就应该要担负起续佛慧命、弘法利生的使命,他用表法来弘法利生。完全做榜样给你看,什么时候看出来了,你对他佩服五体投地,认真向他学习,那他就度了你。你怎么得度的?你怎么会深信的?因海贤老和尚的表法。他这个表法度无量众生,不是度少数人,度很多人。我们有使命、有义务要为他介绍,这个光碟、这些文字要流通。不但要把它流通,还要把它翻成外国文字,介绍给外国人。光碟做好之后,再配音,配外国的语言,到国外去流通。这是我们应该努力去宣扬的。他这一生,九十年的表法没有白做,做得非常有意义,做得非常有价值,他真做成功了。让许许多多众生看到他的光碟,看到他这个文字,对净宗产生无比坚固的信心,永远不退转、不变的愿心,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。这种心一发,功夫不间断,个个决定往生。我们要续佛慧命,把他这个事情扩大,让所有念佛人都知道,说明每一个人念佛往生极乐世界都有希望,都不是假的,都能往生,不要怀疑。
  下面,「又不退转即梵语之阿鞞跋致」,《弥陀经》上说的。「本经中云住不退转,下复云得不退忍」,这都是根据《唐译》经文。「至于《魏译》则只云得不退转」,没有得不退忍,《唐译》的有不退忍。「净影师疏曰:大乘众生,闻弥陀威德广度,坚心愿求,故得不退。闻此多益,誓欲济度,名誓自庄」,这个庄就是庄严。底下念老有解释,这个意思是说,大乘众生,有大乘根性的众生,读了这个经,或者是听这部经,读要多遍,遍数少了不行。中国古人教我们,读书千遍,其义自见,为什么?没有一千遍,你的印象不深,你得益不大。
  所以,我得到这个光碟之后,我就介绍给我们近边的、身边的佛友。起初我叫他先看三十遍,一天看三遍,十天。这个十天是什么?是让你自己对老和尚一生有个概念,然后真正发心学他。学他怎么学?要把这一片当作经典来看,这片光碟跟《无量寿经》没有两样,《无量寿经》到总结就是结专念阿弥陀佛,跟《华严经》没有两样。所以要把它看做《华严》、《无量寿经》、《法华经》这样的尊重。然后怎么?下一步我就要求大家要看一千遍,一天看三遍,十天看三十遍,一百天看三百遍,一年,一年就是一千遍。一年如果专看这个,专念阿弥陀佛,我相信一年你就得念佛三昧。念佛三昧最浅的叫功夫成片,一年你就可以得到。万缘放下,什么事都不要搞,用一年功夫,你就取得西方极乐世界,到时候你肯定会见到阿弥陀佛。想到极乐世界去,阿弥陀佛就带你去;你也想学海贤老和尚来表法,我相信阿弥陀佛一定赞成。寿命不长没有关係,阿弥陀佛会延长你的寿命。这个好,这个是什么?什么时候走都可以,很自在。一年工夫,你决定得到,我是一点怀疑都没有。为什么不干?这一年你过得才有意义、才有价值,一生当中这一年是最好、最殊胜的一年,得真干。
  净影师这段文是在《无量寿经义疏》里面的,念老底下给我们做个简单的解释,「盖谓闻名求生志愿坚决,故得不退」。我教给大家的方法就是这个,用一年的时间,把这个光碟看千遍。一千遍下去,记得了,慢慢你就开悟了,你真的明白了。这个地方世间一切法要放得下,决定没有丝毫留恋。学老和尚的行谊,老和尚用什么样的心态处事待人接物,用什么样的心态看佛菩萨,用什么样的心态看一切众生,真向他学习。他求生志愿坚定果决,所以他得不退。「誓欲利他」,这也是老和尚做到的,他要没有这一句,阿弥陀佛早就带他走了。他誓欲利人,利益一切众生,所以阿弥陀佛叫他表法。「故名弘誓功德以自庄严」。自己的清净庄严不在外表,不是身相好看,不是衣服穿得整齐,不是寺庙盖得庄严,不是的。我们看到海贤法师住的来佛寺,是个很普通不起眼的小庙,里面住的真的是高僧,住的真的是大德。以大德为自庄严,这是真庄严。
  「今经」,夏莲公会集的这个本子,「据《唐译》为住不退转」,经文上用了这个词,「涵义稍深,但不妨仍引《净影疏》以指其中之初步者」。《净影疏》说得比较浅显,我们容易下手;住不退转,这一句意思比较深,初学不便下手。这一句,『于无上菩提住不退转,以弘誓功德而自庄严』,这两句话正是海贤老和尚的写照,可以用这个做一幅对联送给他,供养他,他真做到了。
  我们再看下面经文,「得不退忍」,这就说明这是唐译的本子里头,唐译本里面。
  【二十五亿众生。得不退忍。】
  四十亿菩萨得不退转,这个『得不退忍』。「忍者,《大乘义章》曰:慧心安法,名之为忍」。智慧,真正的智慧安住在佛法当中,这叫忍。安住在佛法,什么法?就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。我们看看海贤老和尚、海庆老和尚,他们不就是一生,这是真正智慧,烦恼心不行,他住不下去,他会变、他会改;真正智慧,九十年不改变。老和尚这一生,以戒为师、以苦为师,就是住在戒跟苦里头。用什么住?什么慧?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句,这一句佛号能叫你在苦、在戒里面得快乐。人家看到很苦,你很自在,这是真正修行的功夫。
  「又十一曰」,《大乘义章》第十一卷,前面这两句是第九卷的,第十一卷有两句,「于法实相,安住为忍」,这个意思比前面深。了解诸法实相,所以他的心很安,安住在实相,安住在事实真相。下面是念老的话,「例如无生法忍」,举一个例子来说,像无生法忍一样。「据《智度论》」,《大智度论》,根据《大智度论》,「释为安住于无生之法理,而不动心者也。可见忍者,即安忍」,平安、忍可。「谓于理决定,而无移动之念也」。他的心是定的,他不会改变,他不会动摇;用现在的话说,他不会受外缘的干扰,不会看到外面他会起心动念,他不会的。
  于法实相,这句话意思深,真正通达诸法实相,是法身菩萨。不认识字没关係,贤老跟庆老都没念过书,都不认识字,唐朝惠能大师也不认识字。虽然不认识字,他什么都明白,世出世间一切法你去问他,他没有不通达明瞭的,这是什么?真实智慧。他需不需要学?不需要,所学得来的是所知障。烦恼他放下了,所知也放下去了,完全是自性真实智慧的流露。真实智慧安忍在戒、安忍在苦,那是什么?贤首国师所说的代众生苦,他要做出吃苦的样子,告诉众生,修行人像我这样修就会成功。不要贪图,不要有贪心,什么日子都好过,吃得饱、穿得暖,有个小房子遮蔽风雨,够了,还要什么?贪瞋痴慢疑统统断了,没有了,这就是安住在实相。别人以为很苦,他很自在,老和尚一天到晚笑咪咪的,没有看到他叫苦。信徒来看他,他就一高兴,你看一百一十二岁,小庙外面有柿子树,柿子熟了,他爬到树上去,一百一十二岁爬到树上去摘柿子,摘下来分给大家吃。别人问他,这么大年岁,你还能上这个树上?他说没事没事,我在念佛。好开心的。
  所以,安住为忍,于法实相,安住为忍,就像《智度论》里面所讲的无生法忍,解释成安住于无生之法理。哪一法是无生?法法皆无生。这个道理可深了!我们看到一切法有生有灭,那是什么?那是情见,情是烦恼,是六道众生看到的,一切法有生有灭;法身菩萨明心见性之后,他们看一切法不生不灭。不生不灭是什么意思?相有理无,这才是真的。这个也很深,我们凡夫遇到就困难,这什么意思?所以现代的量子力学家对我们学佛帮助很大,科学的报告要留意,多看看。科学家现在证明,物质是假的不是真的,《金刚经》上讲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相不是真的。
  相是怎么回事?我们读过世尊跟弥勒菩萨的对话,世尊问弥勒菩萨,说心有所念,这是讲凡夫,凡夫起一个念头。佛问弥勒,这个念头里头有几念、有几相、有几识。经文是「心有所念,几念几相识耶?」弥勒菩萨回答的是,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,念念有形,念皆有形,形皆有识。这说明什么?每个念头都有形,形就是物质现象。佛所讲的相,弥勒回答的是形,形跟相是一个意思,物质现象。每个物质现象都有识,就是有受想行识。我们从这个对话才了解,《心经》上「观自在菩萨,照见五蕴皆空」那是什么意思。我们以前全搞错了,照见五蕴皆空就是一念。这一念,我们根据弥勒菩萨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,一秒钟可以弹五次。有人说可以弹七次,我们不算那么多,就算五次,五次都不得了。五次有多少个念头?一秒钟有多少念?有一千六百兆。一秒钟有一千六百兆个念头,前念灭后念生,一个接著一个,一个接著一个,一秒钟里头有一千六百兆。在哪里?就在眼前,我们看不见,它速度太快了。
  所以我们看到这个报告,想到《楞严经》上所说的「当处出生,随处灭尽」,这是真的。当处出生,有,有相,不能说没有,但是它立刻就不见了,它的时间太短了。我们看到这个物质现象,是许许多多这个相纠缠在一起,让我们看到一个假相,以为是真的,实际上没有。《金刚经》上这句话千真万确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你怎么能把它当真?谁当真?六道凡夫认为是真的,小乘人也认为是真的。法身菩萨不一样,他不认为这是真的,这幻相。相有性无,事有理无,理上没有,性上没有,这才叫见到真相。所以这些幻相的生灭相就在我们眼前,我们眼见不到;音声是幻相,在我们耳边,我们耳边听不到。所以,佛在经上字字句句都是讲的真相,我们听不懂。
  我们有理由相信,佛法往后会发扬光大,这什么原因?量子力学家他们为我们证明了。不但物质现象是假的,起心动念也不是真的,起心动念是从业相里头发生的,业相也不是真的,是一念不觉产生的。一念觉就是佛,一念不觉就是众生,佛跟众生没有差别,就是觉迷,迷了叫众生,觉了叫佛陀。佛陀的教育没有别的,教我们返迷归觉,就对了。所以说破迷开悟,这就是佛法。
  《智度论》里头说得好,「安住于无生之法理」。一切法的法理都是无生,都是不生不灭,生灭等于不生不灭。这个现象,量子力学家已经发现了,发现物质是从念头生的。念头生灭太快了,我们简直没有办法掌握,这就是念头的生灭,一秒钟有一千六百兆次,我们怎么会知道?但是大乘经上佛说,谁知道?八地以上。这个意思就说明,不是只有佛知道,除佛之外,八地菩萨、九地菩萨、十地菩萨、等觉菩萨他们全知道。我们必须要修到八地,我们才真正能看到,八地之前,七地都没有真正看到,这是定功。《华严经》上把禅定分成五十二个等级,一个比一个深,从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、十地、等觉,到最后是妙觉。妙觉是什么?完全回归自性,是妙觉,妙觉是自性本定。也就是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所说,第四句话说「何期自性,本无动摇」,本无动摇就是自性本定。修行要修到自性本定就圆满了,等觉还不行,上面还有一个阶位,到妙觉证得大圆满。
  「可见忍者,即安忍」,安是平安,忍是忍受,就是同意,我接受了。这个平安就是我们经题上的清净、平等、觉,忍就是觉。「谓于理决定,而无移动之念」,对于道理明白了,再不会动摇,再不会有疑惑了。「准此可知,不退忍者,即安住于不退之理而无移动之念」,这句话说得好。对于一切法的理、体、自性完全明白了,所以心就安住在不退转,就是讲不退忍。「是则念念皆无退转」,这是念不退,法身菩萨所证得的,念念都不会退转,「应相当于三种不退之念不退」。通常佛法里面讲三种不退,叫三不退。三不退第一个,「盖不退有三:一位不退,所修得之位次不退也」。譬如小乘证得须陀洹果,他不会退转做凡夫,这叫位不退。所以小乘虽然是最低的阶位,我们都称他为圣人,小乘圣人。四果四向,实在四向,初向不在里头,初向是凡夫,二果向、三果向、四果向那是圣人;初果向,初果没有,二果向是初果,三果向是二果,四果向的是三果,小乘里头四果四向,八个阶位。但是初果向,向著初果这个目标,没达到,他不算,从初果以上的,这是小乘圣者,他们是位不退。
  大乘菩萨,下面讲,「行不退,于所修之行法不退失」。菩萨以六波罗蜜度一切众生,不会退转到小乘,这个叫行不退。度众生,众生不好度,你好心去帮助他、成就他,他冤枉你,他不接受,他把你当坏人,给你种种罪受,你得甘心情愿。所以,阿罗汉发菩萨心,行菩萨道,遇到几个困难,算了,我不干了,我还是当我的小乘好,他就退转了。真正不退转那是大慈大悲,真正了解一切众生本来是佛,只是他糊涂了,迷惑颠倒,好像喝酒喝醉了发酒疯。他是个好人,发酒疯的时候,那真不像人的样子,要接受他,要帮助他恢复。不能说他一发酒疯,算了,随他去吧,不要理他,那就是小乘。所以大乘难,什么苦、什么罪都要受,哪里都得要去。地狱众生回心向善了,菩萨要到地狱,示现地狱身去度他。
  我们很多同学看过放燄口的,燄口台对面,用纸扎了一个鬼王,叫焦面大士。那鬼王是谁?观世音菩萨的化身。观世音菩萨要度地狱道、度饿鬼道,要现鬼王的身。应以什么身得度就得现什么身,应以畜生身得度就现畜生。畜生道里头有猪,这个猪前生行善,临命终时一念迷惑,不小心跑到畜生道去了。现在做了猪之后,牠想起来了,想到要念佛、要往生净土,怎么办?大乘菩萨看到了,也要现猪身跟牠在一起,为牠说法度牠。菩萨哪一道都去,而且常去,不疲不厌,为帮助众生离苦得乐,什么他都干。这叫行不退,很难很难。
  第三叫「念不退,于正念不退转」。这是法身菩萨,不是普通菩萨,明心见性的菩萨,叫念不退。他一心一意就是向无上菩提,也就是回归自性,回归常寂光,他没有第二念。但是他度众生,他跟诸佛如来一样,实际上,法身菩萨智慧、神通、道力跟如来究竟果位没有什么差别。只有一样不同的,就是无明习气没有断乾净,障碍他回常寂光。就这么一桩事情,所以他住实报土。如果无始无明的习气断乾净了,实报土也不见了。实报土有相,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,没有说实报土例外,这一定要知道,让我们彻底不要著相。你看,连实报土的相都不著,何况其馀?心地真的清净平等,觉而不迷、净而不染,法身菩萨做到了。
  法身菩萨的阶位有四十一个阶位,阶位愈低,换句话,他的习气比较浓,阶位愈高,他的习气就比较淡。所以阶位是从习气上来分的,实际上他们完全是平等的。但是有这个事情,习气不一样,有这个事情。这个事也不是真的,时间久了,慢慢久了自自然然就断乾净了。断乾净就是妙觉,妙觉是无上菩提,等觉还不算,等觉上头还有妙觉,妙觉上头没有了,真正是无上菩提。念不退。经上我们常常也看到,称不退就证得萨婆若海,萨婆若海是梵语,海是个比喻,就是一切种智,或者简单说一切智,这是自性本具的。等觉菩萨证得圆满,最后一品生相无明的习气断掉了,这时候实报土不见了,常寂光现前,完全融入常寂光。
  念老下面引用《观经妙宗钞》,这本书是天台智者大师作的,《观无量寿经》的注解,说「若破见思名位不退」。这说得很清楚了,见思烦恼是六道凡夫,他把见思烦恼断了,这位不退。「则永不失超凡假」,指永远超出凡夫的假有。永不失超凡假,永远不会失掉,超越凡夫,凡假就是六道轮迴,他超越六道轮迴,证阿罗汉。「伏断尘沙名行不退,则永不失菩萨之行」。他真正行菩萨道,真正救苦救难,他什么都能忍受。
  净宗是大乘,海贤菩萨非常难得,他为我们示现行菩萨道。像释迦牟尼佛一样,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,行菩萨道。他十九岁离开家庭,捨弃王位,捨弃荣华富贵的生活,去做个苦行僧,日中一食,树下一宿,做给我们看的。三十岁,他十九岁出去参学,到处学,印度所有的宗教、所有的学派他统统学过,学了怎么样?没用处,那是世间法,不是出世间法。所以三十岁放弃了,放弃求学就是放下所知障,十九岁是放下烦恼障,三十岁放下所知障。在菩提树下入定,开悟了,大彻大悟,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。成佛之后就教学,用什么方法度众生?用教育。三十岁开始教学,七十九岁圆寂的,我们中国人讲虚岁,八十岁,教学四十九年。为我们示现的,他是个好老师,他是师道,他不是神道,释迦牟尼佛不是神、不是仙人。
  佛、菩萨、阿罗汉这个是名称,完全是梵文的,梵语。翻成中国的意思,佛陀是觉者,是觉悟的人,对凡夫来说,凡夫不觉,佛觉,是这个意思;菩萨是觉悟的人没有圆满,佛是圆满觉悟的人;阿罗汉是刚开始觉悟的人,算是觉悟的人,他开始觉悟。所以它是学位的名称,他不是神,现在人把罗汉、菩萨都当作神,你说糟不糟糕!一定要把它搞清楚、搞明白。如果用佛法来说,这三个学位就好比现在大学里头有博士、硕士、学士,佛陀是博士,最高的学位,菩萨是第二个学位,阿罗汉是最低的学位。这都算是成圣,用中国圣人、贤人、君子来配也行。所以我们对佛教要把它搞清楚、搞明白。
  后面这一句,「若破无明名念不退」。所以,念不退是大乘菩萨所证得的,明心见性就念不退了。破无明,破一品无明,证一分法身,法身菩萨是念不退。「则不失中道正念」,他真的心地清净,一尘不染,空有二边都不著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

 

欢迎关注悲智佛网微信公众号,长按图片,识别二维码

公众号名称:beizhifw   公众号ID:beizhifw  
关注提示:可在微信上搜索 beizhifw ,在搜索内容中点击关注

老法师念佛 老实念佛 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 佛经故事 净土圣贤录文言文 来佛三圣永思集 净业三福 了凡四训 弟子规 太上感应篇 十善业道经 三皈依传授 认识佛教 沙弥律仪要略 五戒十善 修六和敬祈祷文 净土五经 刘素云老师复讲大经 净土圣贤录 布施的功德 净土大经解演义 科注全集 净土大经科注 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净土大经科注(第五回)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