栏目导航

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-第029集

1970-01-01 08:00:00 字体大小:
点击进入视频 点击进入mp3 用安卓下载播放mp3

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 刘素云老师複讲  (第二十九集)  2018/4/18  中国  档名:56-214-0029
  尊敬的各位同修,大家好,阿弥陀佛!这一节课我们学习第十二品经文,这品经文的题目是「光明遍照第十二」。这品经文是介绍西方极乐世界的正报庄严,也就是介绍西方极乐世界人事环境的美好,介绍佛的威神光明普遍照摄十方一切诸佛世界。这品经文重点是讲佛的光明,是一品很重要的经文。我们看下面一段经文:
  【佛告阿难。阿弥陀佛威神光明。最尊第一。十方诸佛。所不能及。遍照东方恆沙佛刹。南西北方。四维上下。亦复如是。】
  用白话文解释一下,这段经文的意思是,佛对阿难说,阿弥陀佛的威神和光明是最尊第一殊胜,十方一切诸佛所不能相比的。阿弥陀佛的光明遍照东方无量无数佛刹,其馀南西北方,东南方、西南方、东北方、西北方,上方、下方也都是如此,这就是这段经文的白话意思。看看这个词语,四维,四维是指什么?指东南、西南、东北、西北,是指这四个叫四维。
  咱们先看前几句经文,『佛告阿难,阿弥陀佛威神光明,最尊第一,十方诸佛,所不能及』。这几句话我们要做一简单的解释,这几句话绝不是说,修净土的人偏赞净土,为什么?因为这几句话是释迦牟尼佛自己说的,这是本师释迦牟尼佛对阿弥陀佛的赞叹。佛的言语《金刚经》上说得非常清楚,「如来是真语者、实语者、如语者、不诳语者、不异语者」。佛所讲的话不会加一点,也不会减一点,是直截了当的说出来,不增不减这是如语。所以我们要相信,释迦牟尼佛说的这几句话,弥陀的威神光明,「最尊第一」这四个字非常重要。一个是最尊,一个是第一,就是没有任何能超过的,是这个意思。真是「十方诸佛,所不能及」,不能及就是比不上的意思,不能比。这在哪可以得到证明?我们大家学第六品的时候,在第十三愿里是这样说的,「我作佛时,光明无量,普照十方,绝胜诸佛,胜于日月之明,千万亿倍。」这是阿弥陀佛的第十三大愿的愿文,我再读一遍,「我作佛时,光明无量,普照十方,绝胜诸佛,胜于日月之明,千万亿倍。」现在我们看这本愿是圆满的兑现,过去所发的愿现在都成了现实。
  看下面一句经文,『遍照东方恆沙佛刹』。这句话为什么单单把「东方」提出来说?因为这里的东方,就指我们娑婆世界所在的这一方。我们娑婆世界到西方极乐世界,按照经上说的,有十万亿佛国土这么远,那你想它绝对不是单单照一个娑婆世界,这十万亿佛国土都是在佛光的普照之下。「恆沙佛刹」这是比喻不止十万亿,大家想,恆河有多少沙是数不过来的,无量无边的,所以在这里用恆河沙。这个无量无边,也是比喻阿弥陀佛的光明无量无边不可思议。看下三句经文,『南西北方,四维上下,亦复如是』。这三句经文是说,阿弥陀佛的光明遍照十方无量无边的恆沙世界,是诸佛所不能及的。这段经文,主要就是说,佛的光明无量无边遍照十方一切佛刹。看下面一段经文:
  【若化顶上圆光。或一二三四由旬。或百千万亿由旬。诸佛光明。或照一二佛刹。或照百千佛刹。惟阿弥陀佛。光明普照无量无边无数佛刹。】
  用白话把这段经文解释一下,若论诸佛顶上化现的圆光,有的是『一二三四由旬』,有的是『百千万亿由旬』。至于诸佛的光明有的照一、二个佛刹,有的照百千个佛刹;唯独阿弥陀佛光明普照到『无量无边的无数佛刹』。这就是段经文的白话解释。我们看下面这三句经文,「若化顶上圆光,或一二三四由旬,或百千万亿由旬」。先说说佛顶上的圆光,我们看佛像都知道这个有圆光。佛光它是分作两种,一种叫常光,一种是放光,是两种光。像佛顶上的圆光它是属于常光,是平时就有的,永远存在的;放光,是在一定的时候,一定的场合。比如说在《无量寿经》这个法会上佛放光现瑞,那是阿难尊者从来没看到过的。一个常光、一个放光,这是对佛来说的;那对我们凡夫来说,我们凡夫有没有光?有。我们凡夫有的是常光,我们不会放光,这就是凡夫与佛的区别。但是诸佛的常光大小不一样,这是什么原因?用一句话来说,就是也是不可思议神力所致。咱们先把这一句话先放著,然后再往下说的时候你就理解了,这个不可思议神力是什么。
  看下面三句,『诸佛光明,或照一二佛刹,或照百千佛刹』。这三句经文是诸佛如来分布在法界中,是无量无边的,每一尊佛有他自己的教区。比如说释迦牟尼佛在我们娑婆世界示现,娑婆世界就是释迦牟尼佛的教区,是他的佛刹。这是告诉我们什么?所有的这些诸佛,他的分布是无量无边,他的光明能照到什么程度是有区别的。有的佛光明只能照一个佛刹,就是照他自己所管辖的教区;有的是能照到另外的佛刹上;有的能照到诸佛刹土,这就很不起了,不但能照自己的佛刹,而且能照诸佛的佛刹。但是数量都是有限的,少的能照一、二个佛刹,多的能照百千佛刹。
  然后往下看两句,「惟阿弥陀佛,光明普照无量无边无数佛刹」。这个我们立刻就明瞭,阿弥陀佛的光明,是任何诸佛的光明所不能比拟的,阿弥陀佛的光明他所照的是尽虚空遍法界,没有一尊佛刹照不到。那大家要问,这是什么原因?为什么阿弥陀佛的光明,所有的佛刹完完全全的都能照得到?因为他在因地修学的时候,曾经对他的老师世间自在王佛有一个要求,他要求什么?要求他的老师为他宣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,就是让老师把二百一十亿个诸佛刹土,都示现在他的面前,一个也没有漏,因此才能称为大圆满。这个数字不是一个具体数,它是表示大圆满,就是「二百一十亿」。因地修学他发的愿不一样,心量不一样,这就是因不一样,所以他成佛以后他的果也不一样。阿弥陀佛他的光明能遍照一切诸佛刹土,论其光明没有任何一尊佛能够比得上阿弥陀佛。我们在这里说,「普照无量无边无数佛刹」,这是释迦牟尼佛对阿弥陀佛的赞叹和肯定。这回我们知道了,什么原因使阿弥陀佛的光明能遍照虚空法界?是因为他在因地修行的时候,心量大,他的愿力大。所以,他的果报就和其他的诸佛不一样,就这么大!看下面一段经文:
  【诸佛光明所照远近。本其前世求道。所愿功德大小不同。至作佛时。各自得之。自在所作。不为预计。】
  这段经文的意思是说,诸佛光明所照的远近,是根据他在因地求道时,所发的愿、所修的功德大小不同而决定的,到成佛的时候各个自然得到不同的果报。这些都是自然所成就,不是预先安排造作的,这是这段经文的白话意思。我们将来成佛是希望光明照一、二个佛刹,还是像阿弥陀佛遍照尽虚空法界?这要随每个人的发愿,随每个人的心量大小。你现在的愿小、心量小,将来你成佛以后,你的佛国土就小,光明也小;如果你的心量大,你的国土、光明也大,这是因地修行愿力大小所决定的。如果这段我们听明白了,我们现在学佛应该发什么样的愿?应该发大愿,应该扩大自己的心量。因为佛已经明确的告诉我们,我们现在是在因地修行,我们在因地修行的时候如果你发的愿小,你的心量小,将来就是你成佛,你的佛国土就小,你的光明就小。听明白了以后,我们该怎么样发心就明确了。
  下面两句经文,『前世求道,所愿功德大小不同』。我们先来说说「前世」,不要误解,和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前生前世不完全一样。这里的前世是指什么?是指在没有成佛之前,从初发心到等觉菩萨都叫前世,这个范围很广泛。我再说一遍,在没有成佛之前,从初发心到等觉菩萨都是前世。前世修什么因,后世就得什么果。我们现在应该说是在因地修因,想想我们在修什么因?想想我们自己,你的心量够大吗?你的心够慈悲吗?你的心在念念想著众生吗?你真的愿意帮助别人吗?比如说有的地方遭了灾难,你身上有一万块钱,你狠狠心、咬咬牙使了好大的劲,我捐它一百块钱。大家想想,你捐了一百块钱,你还觉得你很了不起,你就这么大点心量;然后你还念念不忘,某某地方受灾,我曾经捐过一百块钱,这一百块钱就永远挂在你的心上。你就不想想,你当初有一万块钱,你能不能把这一万块钱都捐出去?可能有人想,谁干那傻事?钱还留著自己花。这就是对比,是不是?
  为什么我们是凡夫?为什么人佛菩萨?和我们有什么不同?心量大!我在这里这么说,不是说你把你的家底都得兜出去,你有二万你得捐二万,有三万你就得捐三万,不是。我在这里说,我们的心量要扩大,不要那么点小心量。我记著以前有的地方受灾,那时候我没有退休,在机关,机关它捐钱是随意没有固定的数。一开始有固定的数,比如说处长捐多少、科长捐多少,党员捐多少、非党员捐多少,它有个大框。我估计后来可能是有人对这个有意见,所以后来就把这个框框取消了,那就是你随意,你想捐多少你就捐多少。那个时候确实也看到一些现象,有的人不是很困难,但是真是抠抠搜搜的,就捨不得捐那点钱;有的人可能也不太那么富有,但是倒很大方。这不是说你非逞乾巴强,你没有那么大能力你非得要捐那么多,不是,我当时看到大家也是量力而行的。
  所以现在因为学佛,我就觉得不同人的境界不同,可能他的心量大小也不同。如果我们真能有大心量,能够做大心量的人,你修的福报是大福报,你修的道是大道,什么道?是成佛的大道。如果你修小福你得的是小福报,得的是小光明,得的是小世界;那你翻过来,你修大福你得的是大福报,得的是大光明,得的是大世界。西方极乐世界有多大?大得不可思议!因为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,都是大心量,他们有清净心、有平等心。所以往生到那里,我们要知道,「所愿功德大小不同」,是真的不同。到作佛的时候果报就现前了,因与果一定是相应的。所以我们现在就应该立下大愿,我们要修大因,然后成佛的时候,我们得的是大果。
  下面两句经文,『自在所作,不为预计』。这是什么意思?就是说没有人设计,是自自然然的感应,没有哪一个人主宰,是因果的力量在主宰。这个理念我们要清楚。这是谁主宰的?是因果的力量在主宰,不是哪个人设计的,它是自自然然的感应。「万法皆空,因果不空」,决定有因有果。为什么在前两次交流的时候,说什么样的人能够护持道场?要懂因果的人。在这里我们又一次体会到,因果的重要性,你种好因,一定有好的果报,因果报应,丝毫不爽。我们要听佛的教诲,积功累德要真正去做,心口相应。看下一段经文:
  【阿弥陀佛。光明善好。胜于日月之明。千亿万倍。光中极尊。佛中之王。】
  这一段经文是说,阿弥陀佛的光明妙善美好,它是用这个词来形容的,阿弥陀佛的光明妙善美好。超过世间日月光明『千亿万倍』,我们看看这个数量,超过世间日月光明「千亿万倍」。所以释迦牟尼佛赞叹阿弥陀佛的光明,在一切诸佛的光明中极为尊贵,是佛中之王。就那两句话,『光中极尊,佛中之王』。释迦牟尼佛的赞叹,就是代表十方一切诸佛对阿弥陀佛的赞叹,这一句话很重要。不只是释迦牟尼佛一个人赞叹,他是代表十方一切诸佛对阿弥陀佛的赞叹。可以说这几句经文,释迦牟尼佛对阿弥陀佛的赞叹到了极处。弥陀的『光明善好,胜于日月之明』,这两句是比喻。我们这个世间光明最大的,莫过于日月,日月的光明谈不上好与不好、善与不善。是不是这样?因为什么?比如说太阳好,太阳照的时候太热,那太热人感到不舒服,这就是不善;月光,月光是反射光,它反射的光是凉的,又太凉,太凉人也感到不舒服,这也是不善。
  但是阿弥陀佛的光明,触照身体舒服至极。你看这个用至极,刚才赞叹是到了极处,这是阿弥陀佛光明照触到你的身上,你会感到舒服至极。所以「光中极尊,佛中之王」,这两句是世尊对阿弥陀佛的极赞。这个词大家不要忘了,极赞。世尊的极赞,又是代表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,对阿弥陀佛的极赞,真实不可思议,这正是「十方三世佛,阿弥陀第一」。这两句话怎么由来的?就是因为释迦牟尼佛的极赞,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极赞,得来这个结论,十方三世佛,阿弥陀第一。我们知道这个,信愿持名,求生净土,亲近阿弥陀佛之心,会油然而生的。看下面一段经文:
  【是故无量寿佛。亦号无量光佛。亦号无边光佛。无碍光佛。无等光佛。亦号智慧光。常照光。清净光。欢喜光。解脱光。安隐光。超日月光。不思议光。】
  这段经文比较好理解,很通俗,它是什么意思?阿弥陀佛也称为『无量光佛,亦号无边光佛、无碍光佛、无等光佛』,也称为智慧光佛、常照光佛、清净光佛、欢喜光佛、解脱光佛、安隐光佛、超日月光佛、不思议光佛。数一数一共是十二种光,这十二种光是表大圆满光。一个光怎么会有十二个名字?这是解释前面的光明善好。怎么个善好?说一个光明就完了!不是的。这里给我们解释光明善好的善在哪里?那个好又在哪里?他的光明是无量的,不会衰退的,这是它的善好之一。同时这个无量光里含有真实的智慧,这是我们特别要重视的,就是佛的光是代表智慧。为什么西方极乐世界叫香光世界?极乐世界最殊胜的两个地方,就是一个光、一个香,所以称为香光世界,尤其是这个光是最最殊胜的。日月的光明只有光亮,没有智慧;佛放出来的光中,充满了智慧。佛把他自己所修称性的般若智慧,用光明播散到十方,所以刚才我说,佛的光明是智慧的光明。凡是接触到佛光的,就接触到了佛的般若智慧,就得到佛本愿智慧的加持。大家想一想,佛光每天每时每刻都注照著我们,我们每天每时每刻都在接受著般若智慧的加持。你说多么殊胜,多么美好!
  下面我们具体说说这十二个光,简要的解释一下。先说「无量光」,无量光的光代表智慧,佛的智慧光明不可限量,所以称为无量光。没法计算,这个光不可限量,所以称为无量光,这是第一个,无量光代表智慧。第二个「无边光」,佛光普照广大无边,所以它叫无边光。没有边界普照,这个表法表什么?表解脱平等,万法一如。一般的光明没有这个好处,它这个表法表解脱平等,万法一如,这是第二个光。第三个光,「无碍光」,这是佛的光明自在,无所不照,没有障碍。无碍光的意思光明自在,无所不照,没有障碍,这表法表什么?表体寂,身体的体,寂静的寂,体是清净寂灭,妙用自在无有障碍。所以佛光注照身心自在入解脱之门,得大自在。大家想,日月光怎么照也照不出自在来,这就是佛光善好之处,佛光一照就把自在照出来了。
  下一个「无等光」,佛的清净光明没有任何光明能与他相等,这个等是相等的意思,就是殊胜到了极处。没有跟他能平等的,没有跟他能相比对的,显示出他确实是光中极尊。这是无等光,没有等同的意思。下一个光,「智慧光」,佛光能破一切众生的无明烦恼,能将我们心地精神、思想、见解,种种的污染都洗得乾乾净净。后面的经文讲到「洒心易行」,照即是加持,把众生的妄想执著都照尽。所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,一生个个圆满成佛自有他的道理。时时刻刻沐浴在弥陀的光中,怎么会退转!所以必定是一生成佛,而且成圆满佛,这就是智慧光的作用。下一个,『常照光』,常照光是寂而常照,佛的光明在一切时一切处,没有间断的普照一切众生,常就是不间断。下一个『清净光』,佛光能令众生断除贪瞋痴三毒烦恼,得到身心清净,「清净光」。
  下一个『欢喜光』,佛的慈光普施一切众生,能使众生得到欢喜,令一切众生得到大安乐。下一个『解脱光』,解脱光是离相的意思,平等普遍利益一切众生。佛光能令众生消业灭罪,解脱生死得大自在,所以叫做「解脱光」。下一个『安隐光』,佛光能令众生在三界里得到安乐,是离生灭相。生灭心如果不离,你离不开生灭相。所以离生灭相,实际上就是离了生灭心,让众生得到安稳。下一个是『超日月光』,佛光超过世间的一切光明,无比的殊胜。日月的光明没有上面这些功德,佛光才具足圆满的功德。下一个『不思议光』,佛的光明善好是不可思、不可议,这里包括圆满的因果,不思议功德。那就是说你的因是圆满的,你的果也是圆满的,这个功德也是不可思议的。这十二光,我就简要的给大家介绍完了。
  这十二是表示什么意思?表圆满。我们佛门这个数字,这个十二是表圆满的,而且是表大圆满。综合佛光的大义,显示阿弥陀佛成佛的果德。由此可见,此经经文的名号,声声字字,无不具足大圆满光明。大圆满光明就是大圆满智慧,因为前面我说了,佛的光明就是佛的智慧,所以在这里强调,大圆满光明就是大圆满智慧。受持读诵、为人演说者,即沐浴光中得大圆满利益。最后这句话,同修们是否听明白?就是我们现在受持《无量寿经》、读诵《无量寿经》,为人演说《无量寿经》,我们全都沐浴在佛光当中。你的结论是什么?你得大圆满利益。在《楞严经.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》里面,有这样一段经文说得非常好,是这样说的就几句话,「大势至法王子,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」。什么意思?同伦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志同道合,在佛经里称为同伦。什么叫志同道合?就是真正修六和敬,见同解、戒同修、身同住、口无诤、意同悦、利同均,做到了六和敬这叫志同道合。就是他们是专门依照《无量寿经》,一向专念阿弥陀佛,就修这个法门,专修专弘。
  五十二这个数字是指什么?是指菩萨的阶位,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、十地这是五十,然后后面再加等觉、妙觉,到最后这个妙觉就是成佛。这是表菩萨的阶位,这个人数是无量无边的,尽虚空遍法界专依这一部《无量寿经》,专依这一句阿弥陀佛佛号修行的人,人数不可计量。大势至菩萨是我们净宗法界的初祖,他是在十法界里提倡专依《无量寿经》,专依阿弥陀佛名号,念佛求生净土,不退成佛的第一人。我们有时候听到,还有净宗初祖?可能有些同修就有点疑惑,有几个初祖?在这里我告诉大家,这么看你就明白了。法界初祖是大势至菩萨,这指我们净宗来说的;娑婆世界净宗初祖,是普贤菩萨;中国的净宗初祖,是慧远大师。所以这三个都是初祖,这回你就听明白了,就不会混淆了。说怎么出这么多初祖?初不就是一个吗?法界初祖大势至菩萨,娑婆初祖普贤菩萨,中国初祖慧远大师。
  在楞严会上,大势至菩萨代表所有专修专弘的这些菩萨们,回答佛提出的问题。大势至菩萨是这样说的,「我忆往昔恆河沙劫,有佛出世名无量光,十二如来相继一劫,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,彼佛教我念佛三昧」。这是大势至菩萨说的一段话,在这里大势至菩萨所讲的,十二如来是谁?就是阿弥陀佛。不要误解,十二如来就是阿弥陀佛,不是有十二位如来。阿弥陀佛教大势至菩萨念佛三昧,大势至菩萨是因为得了念佛三昧,念佛成佛的,大家说是不是不可思议?原来阿弥陀佛是大势至菩萨的老师,他的念佛三昧是他老师教他的。菩萨说得好,这个法门,「不假方便,自得心开」,这回我们就明白,不假方便,自得心开是什么意思。有人说佛教这么多经典,我们从哪里下手?在这里我郑重其事的告诉大家,从《无量寿经》下手,整个佛法都在这部经里。这回你能有抓挠了!从哪下手?从《无量寿经》下手。为什么?因为所有的经典都在这部经典里。
  现在说说净念相继和老实念佛,我记得昨天我说了这个。大势至菩萨教我们四个字,就是净念相继,这个方法很好。净就是心清净,如果有怀疑,你的心就不清净;如果有夹杂,你的心也不清净;如果有妄想,你的心也不清净;有执著,心还是不清净。要把这一切妄想分别执著都放下,不怀疑、不夹杂,相继是不间断,这个做到就是老实念佛。从这么多年的实际情况来看,我觉得还是净念相继比老实念佛更严谨一些,我用的词是严谨,更严谨一些。为什么?如果我们用老实念佛,有很多人误会,因为什么?人人都觉得自己很老实。自己认为很老实了,其实并没有老实,所以一定要做到净念相继才是真正的老实念佛。所以我说净念相继比老实念佛严谨。
  下面再说一说,净土念佛法门有五个不思议。这是古大德概括总结的,净土念佛法门的五种不可思议。第一,净土法门横超三界,不需要断惑,这是不可思议。这是第一个不可思议,我再说一遍,净土法门横超三界,不需要断惑,这是不可思议。八万四千法门,每个法门都需要断烦恼,才能出离三界,没有不断烦恼而能证果的,查遍《大藏经》都没有这个说法。唯有念佛法门,可以不断烦恼,带业往生。但是我们要记住一点什么?要有能力伏住烦恼,不让烦恼起现行,意思就是不要让烦恼起作用。你别误解,既然可以带业往生,烦恼那就任凭它氾滥,那氾滥就成灾是不是?所以后面强调要有能力把烦恼伏住。这是第一个不可思议。
  第二个,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一生一切生,这是不可思议。西方极乐世界是四土,凡圣同居土、方便有馀土、实报庄严土、常寂光土。一切诸佛都有四土,但是四土不能同时都得到,这是其他诸佛的四土的特点,就是其他诸佛的四土不能同时都得到。我们现在住的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凡圣同居土,就是我们现在不住在这吗?我们住的这个土叫什么?这是释迦牟尼佛的凡圣同居土。那方便有馀土在哪里?我们现在说说不出来,我们不知道方便有馀土在哪?方便有馀土是谁住的?是阿罗汉、辟支佛住的。不是我们凡夫住的,所以我们不知道方便有馀土什么样。如果六道再往上是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、佛,那我们就更没分了,我们更看不著。但是只要我们带业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四土我们就都得到了。就前面我说的,凡圣同居土、方便有馀土、实报庄严土、常寂光土,只要我们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这四土我们都会得到的,这个真是不可思议。我们到了西方极乐世界,四土都得到了,一生一切生这是不可思议。观音、势至、文殊、普贤是住实报庄严土的,我们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和他们就见面了,我们和他们是平起平坐的同学关係,这四位大菩萨是我们的学长,我们是四位菩萨的学弟,你说多么殊胜!是不是不可思议?这是第二个不可思议。
  第三,但持名号,不需要任何法门来帮助,这是不可思议。比如具体的说,不必修禅定,不必修止观,也不必持咒,什么都不用,就这一句阿弥陀佛佛号,保证你成就,这是不可思议!这是第三个。第四是修行的时间短,《无量寿经》与《阿弥陀经》都告诉我们,是以一七为期。一七就是一个期,日期的期,一七为期。不是这样说的吗?若一日、若二日到若七日,七天就成功,不需要很长的时间。其他的法门要修很多年,甚至修很多劫,太难太难了。这个法门七天就成功,听到这里有的同修又生疑惑了,说我参加了不少佛七,有的还是精进佛七,说我念佛都不止七年了,怎么到现在连点消息都没有?怎么能说七天就成功了?这不就是有好多同修心中都疑惑吗?老法师告诉我们是这样说的,你念了那么多年的佛,参加了那么多的佛七,没有一次是如法的。不如法、不如理,所以不能成功;果然如理如法,一个佛七就成功。不过话说回来,如果真有如理如法的佛七,你敢参加吗?我记得老法师讲经的时候,是这样说的,如果我打一个如理如法的佛七,七天就往生了,你敢来吗?你能不能来参加?老法师我记著当时说了以后笑了,说你不敢来参加。
  因为什么?你的心里想,七天我就死了,那我干嘛要来?所以老法师在这里,把这个事给我们解释得多么清楚。你参加那么多佛七,甚至是精进佛七,没有一次是如理如法的;如果你参加的佛七,有一次是如理如法的,你一次就成功了,这是真话。所以七天能不能得一心不乱?能得一心不乱。你得一心不乱,你就成就了,得到一心你就往生自在,随时可以去。记住这句话,你得到一心,你往生就自在了,随时可以去。你自己有主动权了,喜欢在这个世界上多住几年也不碍事,你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。你说这个自在,是不是太大的自在了!但是我们真正的学佛人,还是愿意早一天去是不是这样?谁愿意在这个世界里遭这么多罪?但是身负使命身不由己,在这住还得好好为众生们服务。这是第四个,修行时间短,就是你对这个短怎么个理解。
  第五,念一尊佛等于念十方三世一切诸佛,一尊也没有漏掉,这是不可思议,这是第五个不可思议。你念一尊佛,你就能够得到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护念,等于念一切诸佛,一尊佛也没有漏掉,这确实是不可思议。为什么?因为一切诸佛,没有一尊佛不赞叹阿弥陀佛,没有一尊佛不讲《无量寿经》,没有一尊佛不劝人念佛求生净土,诸佛都念阿弥陀佛,这是多么不可思议!我记著我身边的同修,有的跟我说,他们现在正在怎么修?我就记著有同修告诉我说每天拜八十八佛。因为这个八十八佛我没拜过,所以我不知道具体是怎么回事。那看了这一段我就想,你念一尊佛就等于念十方三世一切诸佛,那和你拜八十八佛比哪个更全一些?你念八十八佛,还有八十九、还有九十是不是?你总有漏掉的。你念阿弥陀佛一尊佛都不漏掉,这个方法不是太妙太妙了吗?我们看下一段经文:
  【如是光明。普照十方一切世界。其有众生。遇斯光者。垢灭善生。身意柔软。若在三途极苦之处。见此光明。皆得休息。命终皆得解脱。】
  这一段经文的意思是说,阿弥陀佛十二种殊胜妙好的光明,普遍照耀十方一切世界,有缘见到佛光的众生,皆得烦恼消灭,善根增长,『身意柔软』。后面这句话特别重要,即使在三恶道里受最极苦的众生,见到佛光都能停止,不再受苦,在命终之后都能得到解脱。这个解脱就指脱离苦道,你说这个光多么殊胜!佛光起的作用是太大太大,真的让我们不可思不可议。尤其我特别赞叹后面的,就是在阿鼻地狱、无间地狱,受最极重苦刑的那些众生,当他见到佛光的时候,他那个罪立刻就停止,这一招是真太殊胜了。否则的话,谁能救度这些苦难众生?
  我们看这几个词,『垢灭善生』,是指贪瞋痴等烦恼消失,善根增长。「身意柔软」,指身口意三业柔和,随顺于佛的教导,这叫身意柔软。重点说说这个『休息』,我们平时休息就是歇著,是这个意思。这里的「休息」,是指停止受苦,指恶道里的众生,特别是地狱道的众生,让他们休息就是他的苦停止了,这叫休息。『如是光明』,这四个字是总结前面的十二光,十二光显示弥陀光明的善好殊胜,这个「如是」把这十二光都包括在内。下面看这句经文,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』,阿弥陀佛的教区,不止限于一个大千世界,它涵盖了尽虚空遍法界。所以说阿弥陀佛的佛光普照十方世界,尽虚空遍法界没有不知道阿弥陀佛的,没有不受到阿弥陀佛佛光普照的。比如说我们是佛教,就连基督教、天主教他们都知道阿弥陀佛,从这可以显出普照的真实意义。
  下两句,『其有众生,遇斯光者』。这两句的意思是,凡是听到佛的名号,见到佛的形像,都有缘遇到阿弥陀佛的光明。他所得到的利益就是「垢灭善生」,这是真的不是假的,程度是因人而异。假如他在三途极苦之处,那极苦就是指阿鼻地狱、无间地狱,如果他在极苦之处见到了佛的光明,听到了阿弥陀佛的佛号,见到阿弥陀佛的光明,就立刻得到休息,他的苦刑立刻就停止。如果他一念回心皈依了阿弥陀佛,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他就能得生。地狱里众生的一念十念都可以往生,这就应了哪句经文?『命终皆得解脱』,皆就是全部的意思。那你想地狱里的众生,他十念一念都能够得到解脱,都能够得到往生,那我们每天都在念阿弥陀佛,每天都在接受佛光的注照,我们为什么不能往生?自己查找查找原因。下面一段经文:
  【若有众生。闻其光明。威神。功德。日夜称说。至心不断。随意所愿。得生其国。】
  这几句经文是告诉我们,与佛有缘的众生,闻知无量寿佛的『光明、威神、功德』,能以至诚心不间断日夜称扬赞叹,就能得到弥陀威神的加持,随自己的心意所愿往生极乐世界,这几句经文很重要。在这里是说的六道,泛说六道,人天善道的众生听到弥陀本愿功德,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,就包括这一句,「闻其光明、威神、功德」。如果我们再具体的说一说,是听到名号;再殊胜一点,如果你的缘再殊胜一点是什么?能听到《阿弥陀经》、听到《无量寿经》。你能持诵依教奉行,『日夜称说』,「称说」是什么意思?称说就是念佛。弘经不间断,念佛不间断。『至心』是一心,不夹杂、不怀疑,这样的人果报不可思议。就是这几个层次,你究竟是哪个层次的缘?如果你遇到这个缘,你对这是依教奉行的,最后你的果报不可思议,这不可思议就是告诉我们一定能成佛。
  特别是后面两句,『随意所愿,得生其国』。我们要特别注重「随意所愿」这四个字。这是告诉我们什么?在时间上讲,你想什么时候往生,你就什么时候往生,这才是随意所愿。如果达不到这一点,你不能叫随意所愿。你比如说像刘素青老居士,可以说做到这四个字了,随意所愿。人家定的二O一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中午十二点往生,一分一秒都不差,就在那个时间往生,非常潇洒,非常自在!所以一看这四个字,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。人家都给我们做出样子来了,那就看我们能不能做到?这是一个什么时候想往生就什么时候往生,这是随意所愿。第二个意思,想什么方式往生就什么方式往生,你是想站著往生,还是坐著往生,还是吉祥卧往生?当然我们不起这些妄念,一切由佛菩萨来安排。我们也看到一些不修行的人,不念佛的人,他们走的时候多么痛苦。
  想想周围我们去世的亲人,他们走的时候是什么样?所以有人说,编瞎话骗人,我就拿这条来说,你编一个谁谁谁什么时候,就是哪年哪月哪日几点钟走,如果到那时候兑现了,那我服你。真的,这个东西可不是谁都能编出来的。这叫人家修到那个分上了,达到了随意所愿。你说这个意,随意所愿多自在,大自在。怎么样能得到这样的果报?记住前面两句话,「日夜称说,至心不断」这八个字重要!收口在这八个字。大家想如果你也想随意所愿,一定要牢牢记住这八个字,「日夜称说,至心不断」,你就一定能达到这个目标。今天这一品经文就讲完了。
  下面再说一说几个重点,第一个重点,这一品经文是介绍西方极乐世界的正报庄严,释迦牟尼佛赞叹阿弥陀佛,「阿弥陀佛威神光明,最尊第一,十方诸佛,所不能及」。这是在给我们做出佛赞佛的好榜样,值得我们效法和学习,我们要把「若要佛法兴,唯有僧赞僧」,真正落实到实处,这是第一个要点。第二个要点,阿弥陀佛的光明遍照十方无量无边诸佛刹土,阿弥陀佛的光明所照是尽虚空遍法界,这在十方一切诸佛中是独一无二的。为什么?因为法藏比丘在因地修学,所发的愿力大,超胜一切诸佛,他的愿文是「我作佛时,光明无量,普照十方,绝胜诸佛,胜于日月之明,千万亿倍。」愿力殊胜,果报自然殊胜,释迦牟尼佛称赞阿弥陀佛是「光中极尊、佛中之王」。我们要明瞭十二光表法的真正含义,这是第二个要点。第三个要点,认真学习古大德概括总结的,净土念佛法门的五种不可思议,并进一步理解净土念佛法门的无比殊胜,坚定我们求生净土的信心和愿心。五种不可思议是,第一,净土法门横超三界,不需要断惑,这是不可思议;第二,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一生一切生,这是不可思议;第三,但持名号,不需要任何法门来帮助,这是不可思议;第四,修行的时间短,七天就成功,这是不可思议;第五,念一尊佛,等于念十方一切诸佛,一尊也没有漏掉,这是不可思议。
  今天的交流就到这里。感恩大家,阿弥陀佛!  

 

欢迎关注悲智佛网微信公众号,长按图片,识别二维码

公众号名称:beizhifw   公众号ID:beizhifw  
关注提示:可在微信上搜索 beizhifw ,在搜索内容中点击关注

老法师念佛 老实念佛 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 佛经故事 净土圣贤录文言文 来佛三圣永思集 净业三福 了凡四训 弟子规 太上感应篇 十善业道经 三皈依传授 认识佛教 沙弥律仪要略 五戒十善 修六和敬祈祷文 净土五经 刘素云老师复讲大经 净土圣贤录 布施的功德 净土大经解演义 科注全集 净土大经科注 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净土大经科注(第五回)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