栏目导航

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-第059集

1970-01-01 08:00:00 字体大小:
点击进入视频 点击进入mp3 用安卓下载播放mp3

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 刘素云老师複讲  (第五十九集)  2018/5/20  中国  档名:56-214-0059
  尊敬的各位同修,大家好。阿弥陀佛!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三十七品经文,这品经文的题目,是「如贫得宝第三十七」。前面两品经文,是佛给我们说恶因恶果,在这品经文里佛为我们说善因善果,让我们知道修善得福的好处。要求我们把佛陀的教诲,就像贫穷的人得到宝物一样的珍惜。佛在这里告诉我们,修善因必得善果,劝勉我们努力精进,断恶修善,就是这品经文的主要内容。下面请看具体经文:
  【汝等广植德本。勿犯道禁。忍辱精进。慈心专一。斋戒清净。一日一夜。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。所以者何。彼佛国土。皆积德众善。无毫髮之恶。】
  我们先来看看,这段经文字面上的意思,佛说你们要广泛的培植功德之本,就是要勤修众善,不可以违背真理与禁戒。做到忍辱如地,一切都能包容,而且精进不退,要以理智的爱心对待一切众生,专一不杂的修学佛法。在这个充满诱惑,非常恶劣的环境里,如果我们能够奉持斋戒,以清净心修行一日一夜,胜过在极乐世界修善一百年。为什么?因为阿弥陀佛佛国土的众生,都是积德修善,他们没有丝毫造作恶的因缘。从这里反而显示出,在恶世能够修行非常难能可贵,这是上一段经文的白话意思。有一个词语,勿犯道禁就是不违背真理,不犯禁戒。
  看下面几句经文,『汝等广植德本,勿犯道禁,忍辱精进,慈心专一,斋戒清净,一日一夜,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』。我们先看到这里,「汝等」指的是当时与会的大众。如果我们把这个意思再引申一下,就是说凡是后世能够听到《无量寿经》,能够读到《无量寿经》的众生,都是包括在内,我们现在每位同修也都是在佛陀的呼唤之中。大家能不能感受到阿弥陀佛就像慈悲的父亲,在呼唤他的孩子们早点回家,被呼唤的人当中包括我、包括你,也包括他。「广植德本」,广是广泛,植是种植,德本是四弘誓愿、六度、十愿,如果以净土法门来说,阿弥陀佛这句佛号就是万德之本。古德说得好,这一句佛号不但是正修,也是助修,在净宗行门中持名是正行。我们的身体在去极乐世界之前,不能脱离社会、不能脱离人群,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待人接物?
  佛一再叮嘱我们,要「勿犯道禁」,就是告诉我们学佛的人,一定要守法,不要违背道理,不要触犯道禁。这个禁戒的范围很广,不单单是指佛的戒条,要想把广植德本,勿犯道禁这两句做到,下面的三句,「忍辱精进,慈心专一,斋戒清净」。就显得尤为的重要,为什么会触犯道禁?因为不能忍辱,忍不住烦恼,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,所以就会触犯法律法规。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忍、要学会让,唯有能忍的人才能精进。因为他有耐心,样样守法、样样守规矩,这样他的心是定的,唯有心清净,学佛的功夫才会得力。「慈心专一」,给与众生一切乐是慈心,拔众生苦是悲心,这两个是互相关联的,与乐就拔苦,拔苦就与乐,慈悲是一体的两面,一个得到两个你就都得到。把净土念佛法门介绍给一切有缘众生,这是真正的慈心。
  「斋戒清净,一日一夜,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」。我们大家不要小看这个娑婆世界,这个世界虽然很苦,虽然不好,但是对真正修行人来说也还不错。为什么这样说?在这个地方你修行一天,超过在西方极乐世界修行一百年。这里的斋戒清净,就是《坛经》上讲的「本来无一物」。如果心里还有妄想、分别、执著,就不是斋戒清净。大家想一想,我们这个世界远远不如西方极乐世界清净,极乐世界的人可以说个个都斋戒清净。我们现在同修们有的打八关斋戒,一天一夜佛号声不间断,心口相应,这就是斋戒清净。大家想一想,我们这一天一夜的斋戒清净都很难守得住。所以佛说我们在这个世界修行,修行一天超过极乐世界的一百年。这也是佛陀对我们的一个赞叹,觉得我们非常不容易!
  『所以者何,彼佛国土,皆积德众善,无毫髮之恶』。这是讲西方极乐世界不但没有恶事,连恶的名字都没有,你都听不到。所有世界众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决定不会起一点恶念。因为六根所接触的境界,都是纯净纯善的,阿赖耶识里虽然有恶的种子,但是因为遇不到恶缘,所以那恶的种子它不会现前。看下面一段经文:
  【于此修善。十日十夜。胜于他方诸佛国中。为善千岁。所以者何。他方佛国。福德自然。无造恶之地。】
  这段经文是告诉我们,若在此五浊恶世中修善十日十夜,超过他方诸佛国土中,修善一千年。这又是为什么?因为他方佛国福德是自然的,没有造恶的地方。特别显示人于恶世当中,修行的难能可贵。我们看下面这四句经文,『于此修善,十日十夜,胜于他方诸佛国中,为善千岁』。于此世间修行既能超过西方极乐世界,自然也能超过他方佛土。为什么?这跟前面讲的意思一样,前面讲「一日一夜,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」,在这里「十日十夜胜过他方诸佛国中,为善千岁」。这两种说法,都是形容在娑婆世界修行难成就,浊恶障难,易堕难进,如果能克服这些障难,突破这些浊恶,精进不退,实为难能可贵,故说胜于他国修行。就告诉我们哪里修行最难?我们这个娑婆世界。
  下面四句,『所以者何,他方佛国,福德自然,无造恶之地』。十方诸佛刹土,善多恶少,修善不难,尤其是凡圣同居土。唯一不同的是什么?西方极乐世界的凡圣同居土,它是十方世界独胜,一切诸佛赞叹,大家都赞叹阿弥陀佛的凡圣同居土,十方世界是比不了的。西方世界的凡圣同居土,为什么能够独胜?是因为阿弥陀佛的弘愿不可思议力的加持。正因为是这个,所以它独胜。十方世界的众生,以清净心念佛求生,修的因清净,佛的加持力更清净,往生的人都以清净心往生,心净则土净,都是这样往生的。因胜、缘胜,果报就殊胜,所以十方世界不能和西方极乐世界相比。看下面一段经文:
  【唯此世间。善少恶多。饮苦食毒。未尝宁息。吾哀汝等。苦心诲喻。授与经法。悉持思之。悉奉行之。尊卑。男女。眷属。朋友。转相教语。自相约检。和顺义理。欢乐慈孝。】
  这段经文白话的意思是这样的,唯有我们这个世界修善的人少,造恶的人多,人们于日常生活中,每天所遭受到的种种苦痛,都是因为贪瞋痴三毒烦恼的支配,所以在造作种种的恶业,从来都没有宁息过。佛怜悯众生,所以苦口婆心的教诲与晓谕,传授给我们离苦得乐的方法,就是这部《无量寿经》。接受本经之后,我们要认真思惟经中的义理,然后依教奉行,将自己所得到的觉悟利益转教给一切大众,和家亲眷属朋友们等共享。自己必须要约束、反省、检点一切错误的思想行为,力求改过自新,对人对事对物态度要和睦、要随顺,不能违背义理,这样就能得到欢喜快乐的生活。再以慈悲心、孝顺之心来对待一切众生,就是真正的修菩萨道,行菩萨行。这段经文比较长,解释也比较长。我们看看下面两个词语,饮苦食毒,这里是比喻说明,每天人们受苦造业从来没有间断过。饮、食是比喻,打比方,苦是指三苦、八苦,毒是指贪瞋痴三毒烦恼。宁息是安宁止息的意思。
  看下面四句经文,『唯此世间,善少恶多,饮苦食毒,未尝宁息』。做为我们现代人,我们每个人读这段经文,都会有深深的切身体会。因为我们的生活环境就是这样的,我们现实生活就是这种真实情况,让我们感慨万端。我们感慨什么?佛在三千年前,就把三千年后众生的生活状况说得淋漓尽致,真的让我们叹为观止。我们的古人他们读这几句经文,对其中的真实义会很费解的。因为他们的生活环境,和我们现在的生活环境大不一样,他们不会知道「饮苦食毒」是什么意思。大家想想,是不是这样?我们现在每天都在饮苦食毒,可是古代的人,他不会理解饮苦食毒是什么意思,因为他没有禁受。而我们别说是大人,就是连小孩子都能体会到什么叫饮苦食毒。我们眼前的许许多多的实际例子,真是不胜枚举,比如生活环境的污染,精神生活的污染等等、等等,说也说不尽,这个我们大家的体会是太深刻、太深刻了。佛在这里讲「未尝宁息」,现在是天天增长,增长到一定程度,这个世间就会有大的灾难出现。现在这个灾难已经现前,恶因加上恶缘一定会有恶报。这段佛在说明世间的现实状况,要引起我们高度的警觉,虽然是文字不多,但是说得足够清楚。对此我们不能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,不能掩耳盗铃。
  『吾哀汝等,苦心诲喻』,「吾」是本师释迦牟尼佛的自称,「哀」是对这个世界苦难众生而说的。这些苦难众生必须要觉悟,如果众生不觉悟,佛虽然哀悯他,他也不会接受的,这话是对学佛已经入门的人讲的。我们大家要听明白,佛的这句话,是对学佛已经入门的人讲的,而且是对那些,已经发心专修净土念佛法门的人讲的,也是对我们讲的。世尊在这里苦口婆心的教诲我们、晓谕我们、提醒我们,慈悲至极,我们能不能感受得到?『授与经法,悉持思之,悉奉行之』。这里「经法」的经,就是专指这部《无量寿经》,佛将这部《无量寿经》修行的方法教给我们。这里的「悉」是全部的意思,这部经自始至终所讲的,字字句句我们都要接受,而不是只遵守一部分,这才是「悉持,」这是佛对我们的期望。如果我们果然能够完全接受,依教奉行,完全照做,就跟阿弥陀佛没有两样,你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。悉持思之,思是思惟、明白佛的教诲,悉奉行之是把佛的教诲在生活当中都做到。
  看下面几句经文,『尊卑、男女、眷属、朋友,转相教语』。这几句经文是告诉我们,不但自己完全接受,依教奉行,你自己得到利益,同时你也要希望广大众生都得到这部经的利益,要把《无量寿经》和阿弥陀佛普遍的介绍给一切大众。「尊」是长辈,「卑」是晚辈,我们对长辈要劝他念佛,我们对晚辈要教导他念佛。注意这里面有个礼节的问题,对长辈是要劝他念佛,用的是劝;对晚辈是要教导他念佛,用的是教导。「男女、眷属、朋友」,是广指与我们相识的一切大众,凡是我们认识的都要劝勉他们读《无量寿经》、念阿弥陀佛。「转相教语」的意思,就是我教他,他学了之后再去教别人,这样就是辗转教劝,使诸佛度众生的第一法门,弘遍虚空法界,利益一切众生。
  『自相约检,和顺义理,欢乐慈孝』,这三句经文是讲自行。前面讲的是化他,这里面讲自行,就是自己修行要知道什么?「约检」。约是约束自己,检是时时刻刻检点自己的心行,约束身心不犯律仪。「和顺义理」,我们现在生活的这个社会,是个複杂的社会,事务繁杂,人事关係繁杂。假如说你不学会如何处理人事物的关係,你会觉得很难很难。我们佛弟子对人要尽义务,对事、对物不能违背义理,在态度上要和、要顺。佛教导我们要六和,普贤菩萨教我们「恆顺众生」,真正做到恆顺从哪做起?一定要从忍辱做起。若不能忍让,和顺这两个字就无法做到;忍辱做到,和顺自然也就顺了。这时你会觉得心平,平则安,安则理明,理是什么?理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。你明瞭了真相,在一切境界里,你的心自然是平静的。
  清净心、平等心起作用就是「欢乐慈孝」,欢喜是佛家常讲的法喜充满,乐是与一切大众相处,皆得其乐。注意这个词一切,与一切大众相处,皆得其乐,这个皆就是全的意思。下面说得很具体,与善人相处,与恶人相处,与圣贤相处,与妖魔鬼怪相处,他都乐。听了这几句话可能同修们有的不会完全理解,与善人相处、与圣贤相处,那乐是理所当然的。和恶人相处、和妖魔鬼怪相处怎么还能乐?这里面佛陀是这样教诲我们的,比如说你与恶人相处,你怎么能乐?你用你的善、用你的慈悲去把他感化过来,把他由恶人感化成为善人,你说你能不乐吗?你能没有成就感吗?再比如说与妖魔鬼怪相处怎么能乐?你把他看作是你的善知识、是你的朋友,你把他变成你的护法,你不就乐了吗?妖魔鬼怪都成了你的大护法。所以上面说的这几句话,一点毛病没有,真的是与善人相处、与恶人相处、与圣贤相处、与妖魔鬼怪相处都乐。这叫什么?这叫仁者无敌。这个敌就是对立面,仁慈的人他是没有对立面,对众生慈悲,要平等的慈悲,不要分别执著。看下面一段经文:
  【所作如犯。则自悔过。去恶就善。朝闻夕改。奉持经戒。如贫得宝。改往修来。洒心易行。自然感降。所愿辄得。】
  这段经文,白话意思是说,言行举止若犯了过失,一定要深自忏悔,断恶从善,时时反省自己的言行,发现过失立即改正。奉行经典中的教诫,就像贫穷的人得到珍宝一样珍惜,诸苦顿息,从此欢乐无忧。这里是用珍宝比喻经戒的殊胜妙用。若能痛改往日的恶行,从今天开始努力修善,洗除心里的垢污,改变自己的一切错误行为,如是则自然感得诸佛降威加被,凡所愿求皆能圆满的得到,就是我们所说的有求必应。这是用白话来解释上面的一段经文。
  下面看这么几个词语,『洒心易行』,这个洒和洗衣服那个洗是同一个意思。「洒心」是什么意思?即洗除心垢。「易行」是转恶向善,去邪从正。『自然感降』,「感」是感应,「降」是下降,如法修行,自然与佛感应道交,得佛加持。『所愿辄得』,是指凡所有愿都能够得到。下面两句经文,『所作如犯,则自悔过』。我们初学佛的时候,总不免常常犯一些过失,这是因为什么?是因为无始劫以来的习气。如果要是不犯一点过失,我们早就成圣成贤,我们就不是凡夫。虽然常犯过失也不必害怕,怕的是什么?怕的是你犯了过失还不知,或者是别人提醒你还不承认。因为这个你就不会得到改过的机会,这样就是积恶难返,你愈积这个过失就愈多,积恶难返。虽然是犯过失,如果你自己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这是你觉悟,觉悟你才能改过自新。如果你念念改进,知道有过失立即把它改过来,这就对了。
  『去恶就善,朝闻夕改』。发现自己的过失立即就悔改,会改的人怎么改?从根本上改。什么是根?根在妄想分别执著,念阿弥陀佛是根除病根的妙药良方。『奉持经戒,如贫得宝』。我们应该把经法当作世间最珍贵的宝物一样,去看待、去珍惜。我们应该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的知道,唯有佛陀的经法能救我们,帮助我们永脱轮迴,帮助我们在这一生不退成佛,这是世间任何珍宝都无法比拟的。明白了这个事实,我们才真正知道经法的宝贵。「改往修来,洒心易行」。过去我们的行为错误很多,想法、看法、做法都错了,从今天起怎么办?要把它改正过来。我们对于时光要特别的珍惜,好好掌握未来的时光,为未来的幸福好好的修学佛法。关于珍惜时光我曾经说过,过去是分分秒秒,现在要秒秒、秒秒的珍惜时光。
  大家想一想,今天是二O一八年的五月二十日,过去了今天,在你未来的人生路上,你永远找不著二O一八年五月二十日这一天,它过去就是过去了。所以我们这样一想就知道,时光是要倍加珍惜的。洒心易行,这个洒是洗刷的意思,把我们心里许许多多的染污都洗刷乾净。用什么来洗?用这一句阿弥陀佛佛号,真正消业障就是把心里的染污彻底洗刷乾净。念佛法门是消业障的第一殊胜法门,记住这句话,念佛法门是消除业障的第一殊胜法门。心想阿弥陀佛,口念阿弥陀佛,身礼阿弥陀佛,三业都在阿弥陀佛,业障自然它就不会现前。易行,就是把从前不好的行为、错误的行为,都改正过来,易在这里是改正、更换的意思。「自然感降」,感是感应,降是下降,如法修行,自然就与阿弥陀佛感应道交,与观音、势至,与诸佛如来就有感应。「所愿辄得」,用白话说,这一句说的就是有求必应。我们在这个世间求什么?求生净土,求亲近阿弥陀佛,求预知时至,求自在往生,我们求这些就对了。像刘素青老菩萨那样,「归时定于正午时,挥手微笑别亲人」。老菩萨所愿完完全全兑现,度无量无边的众生。看下面一段经文:
  【佛所行处。国邑丘聚。靡不蒙化。天下和顺。日月清明。风雨以时。灾厉不起。国丰民安。兵戈无用。崇德兴仁。务修礼让。国无盗贼。无有怨枉。强不凌弱。各得其所。】
  这段经文是说佛陀教育的成果。佛说,佛陀教育所推行的地区,大如一个国家、都市,小至一个乡镇、一个村落,人人都接受佛法的感化,全都知道断恶向善,则天下一片祥和,大众和睦相处。日月的本体运转一切正常,风调雨顺,不会有反常的现象。天时、地利、人和,没有种种的自然灾害。国丰民安,各得其所,天下太平,自然也没有人为的战争灾害。那是个什么样的社会?整个社会,人人尽知崇尚道德,处世待人广施仁慈,日常所行皆有秩序,都能礼让接物,大众奉公守法,没有盗窃之事。以诚待人,无有坑害、怨枉,彼此相处更不会仗恃强势欺凌弱小,而使人人皆得安居乐业。这是对这段经文的白话解释。
  看看下面的词语,『佛所行处』,是指佛陀教育推行的地方。『灾厉不起』,灾是灾祸,厉是瘟疫(传染病),这是说种种自然灾害、瘟疫都不会生起,就叫「灾厉不起」。兵戈是比喻战争,兵指军队,戈泛指兵器。『崇德兴仁』是崇尚道德,兴施仁政。礼让,礼是礼貌、节度,让是谦让不争。这是一段特别重要的经文,也是我们特别熟悉的一段经文,几乎天天见面。这里面用了两个特别,告诉我们这是一段特别重要的经文,也是我们特别熟悉的一段经文,几乎天天见面。欧阳竟无先生于一九二三年,他在第四中山大学发表的演讲,题目是「佛法非宗教、非哲学,而为今世所必需」。为什么佛法为今世所必需,这段经文做了最好的解释。
  「佛所行处」指佛陀的教育、教化所在之处,也是佛教普遍推行达到的处所。因为佛陀教育是世出世间至善圆满的教育,无论是理论、方法、境界,特别是在方法上可以说是极尽善巧,注意这个词极尽善巧。佛用最高的艺术教学法,能令一切众生,在去佛讲经三千年后的今天,现代的我们还能被他感化,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魅力,可见他摄受的力量有多么强!三千年后还有这么大的力量,世间古今中外的教学都不可为比。佛的教学原理是什么?佛的教学原理是教我们断恶修善。这个善恶的标准不是一定不变的,这个我们要清楚,善恶的标准不是一定不变的,这也是佛法的最殊胜之处。因为善恶的标准会随著时代的变迁,随著地区的不同,随著人们生活方式的差异,而产生不同的观念。因此佛的教学是时之中者也,也就是说佛的教学讲中道,中道就是老法师经常说的现代化、本土化。佛的教学唯有现代化、本土化,才是中道。我们能够做到现代化、本土化,这个教育就会被广大众生普遍认同、普遍接受。蒙佛陀教化感得『天下和顺』,为什么?学佛的人多了,渐渐的就形成风气,就可以移风易俗,改变人的气质,也给社会带来良好的风气。
  下面看,「天下和顺」,这里的天下是指天下之人,和顺就是都能和睦相处,都能顺从佛陀的教导,顺是随顺自性、随顺性德,和是和睦相处。这是讲天时、地利、人和,天时、地利是外在的环境,人心转了,天时、地利自然也就转变,向好的方向转变,就是『日月清明,风雨以时』。我们大家看看今天的社会失去了祥和,天都变得灰濛濛的,我们很少能看到那么蓝的天、那么白的云,真是天都灰濛濛的,连蓝天白云都轻易见不到。而且那个雾霾还时不常的就光顾一下,大家想一想,这个雾霾算不算个新生的事物?我不知道。我觉得在我小的时候,甚至是三十年以前,没听到过有什么雾霾这个东西,下雾、有雾这个都知道,但是不知道还有霾。现在这个雾霾,是时不常的就来光顾、光顾,我们哈尔滨是经常有雾霾出现,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?现代人说这是工业污染,难道仅仅是工业污染吗?我们仔细琢磨琢磨,工业污染它应该只是个缘,还有因。
  这个因又是什么?老法师告诉我们,这个因是世间人心的染污,这是真正的因。然后遇到工业染污的那个缘,它就愈来愈严重,就是这个污染。世间人心污染是因,加上工业污染这个缘,情况是什么样的?日月便丧失清明,所以我们很少能见得到蓝天白云。今天的全世界都在讲究环保,工业环保做得再好,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?还要看人心的染污有没有洗刷乾净。如果你光注重于工业环保,不注重人心染污的洗涤,这个工业的环保效果也不会太大。清明的景象能不能恢复,就看我们人心的染污能够清洗到什么程度。依报随著正报转,我们大家都知道,依报是我们的生活环境,正报就是我们的人心。佛家讲大宇宙、大环境,是随著我们人心而转,心清净,外在的环境就清净;心不清净,环境一定不清净。这个事实,现代的科学家们和大众,还没有普遍的认识到,什么时候科学家和大众都认识到这个问题,承认依报随著正报转,这个问题就得到解决。
  「日月清明,风雨以时」。这两句经文是讲的天气(气候),如果说当我们需要雨水的时候就降雨,不需要雨水的时候,天就放晴,你说这样的风雨该有多好!该来的时候就来,不该来的时候就不来。风雨是自然现象,谁在控制?不是鬼神,不是上帝,不是佛菩萨,是谁在控制?是那个地区众生的心在控制。这个你信吗?这风雨谁在控制?不是鬼神,不是上帝,不是佛菩萨。是那个地区众生的心在控制,如果我们人心齐,是可以呼风唤雨的。我说到这里,可能有同修会大吃一惊,刘老师说人心齐是可以呼风唤雨的,我说的不是妄语,真的能做到,这是事实真相。只要你明瞭佛法,只要你深入经藏,你才能够真实的体会到,佛陀的教育是能达到这个效果的。我们如果读大乘经典,有的同修会认为我说的是真实状况。就是最后一句非常重要,是佛陀的教育能达到这样的效果。如果我们不知道佛陀是怎么教育的,你也没有那个方法,那自然你就不能呼风唤雨,呼风唤雨不是一件非常神祕的事情。我们听到这段应不应该坚定信心,好好修学佛的大乘佛法?我们的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,不要把命运交给别人。大自然的改变靠我们人心,人心齐,一切境界都会改变的,一定是依报随著正报转。
  今天这节课就交流到这里,感恩大家。阿弥陀佛!  

 

欢迎关注悲智佛网微信公众号,长按图片,识别二维码

公众号名称:beizhifw   公众号ID:beizhifw  
关注提示:可在微信上搜索 beizhifw ,在搜索内容中点击关注

老法师念佛 老实念佛 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 佛经故事 净土圣贤录文言文 来佛三圣永思集 净业三福 了凡四训 弟子规 太上感应篇 十善业道经 三皈依传授 认识佛教 沙弥律仪要略 五戒十善 修六和敬祈祷文 净土五经 刘素云老师复讲大经 净土圣贤录 布施的功德 净土大经解演义 科注全集 净土大经科注 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净土大经科注(第五回)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