栏目导航

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-第070集

1970-01-01 08:00:00 字体大小:
点击进入视频 点击进入mp3 用安卓下载播放mp3

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 刘素云老师複讲  (第七十集)  2018/5/25  中国  档名:56-214-0070
  尊敬的各位同修,大家好。阿弥陀佛!这节课我们学习第四十八品经文,这品经文的题目,是「闻经获益第四十八」。这品经文是本经的最后一品,主要是讲,与会大众听了释迦牟尼佛宣讲的《无量寿经》之后,获得不可思议的利益。看下面一段经文:
  【尔时世尊说此经法。天人世间有万二千那由他亿众生。远离尘垢。得法眼净。二十亿众生。得阿那含果。六千八百比丘。诸漏已尽。心得解脱。】
  这段经文白话意思,这时世尊已经讲完这部大经,娑婆世界的天上人间有万二千那由他亿众生,远离烦恼,得法眼净,这就是说证了须陀洹果,二十亿众生证得阿那含果。六千八百比丘见思烦恼断尽,永脱三界,心开意解证得阿罗汉果。看这个词语,「法眼净」是指断了见思烦恼,就能够得到法眼净。
  我们先看经文的前半部分,『尔时世尊说此经法,天人世间有万二千那由他亿众生,远离尘垢,得法眼净』。这品经文是列举修学的真实利益,普为劝勉。这半段经文,是先介绍得小乘利益那一部分,天上人间共有一万二千那由他亿,这个数字是讲娑婆世界的六道众生,不是讲地球上的人,地球上的人没有这么多。娑婆世界六道众生听到这个法门,证小乘果的,即法眼净有这么多的众生。什么是法眼净?是能辨别是非、辨别真妄,修行证果愈大的,人数会愈来愈少。这半段经文,前面几句给我们讲的,就是这个意思。
  下面看下半段经文,『二十亿众生,得阿那含果。六千八百比丘,诸漏已尽,心得解脱』。这是得解脱的利益,什么是解脱?业障消除,烦恼轻了。当然烦恼断至一定的程度,还没有完全断灭,大概烦恼已经断了一大半。大家都知道,「阿那含果」是小乘的三果,证得阿那含果不会再到欲界来,虽然他没有出三界,他是住在四禅天的五不还天,在那里修行。将来他证得四果就超越三界了,所以他不会再堕落。漏尽是指见思烦恼断尽,即是四果阿罗汉永脱三界,故说「心得解脱」。大家记著,四果阿罗汉就是永脱三界了,如果他再回到三界来,是乘愿再来度化众生的。看下面一段经文:
  【四十亿菩萨。于无上菩提住不退转。以弘誓功德而自庄严。二十五亿众生。得不退忍。】
  这段经文的白话意思,有四十亿菩萨对于无上菩提之道,安住于事实真相,而得不退转,他们以四十八愿利益众生的功德来庄严自己。有二十五亿众生,证得无生法忍,就是七地以上。一个词语,「不退忍」,就是念念皆无退转,相当于念不退。
  看下面三句经文,『四十亿菩萨,于无上菩提住不退转,以弘誓功德而自庄严』。这几句经文,是讲大乘人所得到的功德利益,大乘根性的人闻经得大乘利益;小乘根性的人,闻经得小乘的利益。所以听经闻法,你能得到什么样的利益,与自己的根性有直接关係。老法师给我们举了这样一个例子,老法师讲净土经,遇到一些法师他们非常赞叹,对老法师赞叹、对净土念佛法门赞叹。但是这些法师他们不修净土法门,为什么?因为根器不同。老法师说这样的法师,值得尊敬,因为他们不诽谤;如果是赞叹自己,诽谤其他法门,这是属于邪见,就不只是根性不同的问题。如果只是根性不同,虽修其他法门,他也是正知正见,这要有区别。有的遇到净土法门採取诽谤的态度,老法师说这是邪知邪见。
  如果有的法师不修净土法门,但是他不诽谤,他这是正知正见。大乘菩萨「于无上菩提住不退转」,这是指什么样的菩萨?以通途法门来讲,这是圆教初住菩萨,位不退、行不退、念不退,这是不退位菩萨,简而言之,就是三不退菩萨。可是修学念佛法门,你只要对这部经典、对这个法门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,坚定信心,绝不动摇,现在你虽然还是凡夫,讲到功行你就等于圆教初住菩萨。圆教初住菩萨不退心,不为外面的境界所动摇;你也能做到不退心,也能做到不为外界环境所动摇,你就与圆初住菩萨一样。佛告诉我们,修这个法门有四十多亿菩萨成就了不退转。
  看下面两句经文,『二十五亿众生,得不退忍』。这两句经文所说的境界,比前面更高,「不退忍」就是无生法忍。如果我们把标准降低一点,佛在《仁王经》里所讲的五忍位菩萨,始为信忍,信忍是初地、二地、三地。由此可知,这句讲的是地上菩萨,前面所讲是三贤位菩萨,就是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。这段是讲地上菩萨,一直到寂灭忍,从初地到等觉位次的,有二十五亿人,这是大乘人往生。看下面一段经文:
  【四万亿那由他百千众生。于无上菩提未曾发意。今始初发。种诸善根愿生极乐。见阿弥陀佛。皆当往生彼如来土。各于异方次第成佛。同名妙音如来。】
  这段经文的白话意思是这样的,有四万亿那由他百千众生,从来没有发心要成无上佛果,听佛说此法门之后才开始发心,修诸善根,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见阿弥陀佛。佛说他们都能往生极乐世界,将来到十方世界次第成佛,同名妙音如来。这是上段经文的白话意思。一个词语,「异方」是指十方世界。
  我们先看前三句经文,『四万亿那由他百千众生,于无上菩提未曾发意,今始初发』。这几句经文说的既不是声闻,也不是菩萨,我们不是菩萨,也不是小乘,得到殊胜利益的人数相当可观,「四万亿那由他」,比小乘的法眼净还要多。小乘得法眼净的只有一万二千那由他亿,我们是不是这一类?在没有听到这个法门之前,「于无上菩提」就是指求生净土不退成佛,确实是没有动过这个念头,这就是「未曾发意」。「今始初发」,是听到净土念佛法门之后才欢喜发心。或者是听经之前也念佛、也发心,但所发的心不恳切,不是真的,发心不纯,还会动摇、还会退转、还会懈怠,可见心不真、不切。听了这部《无量寿经》之后才开始真正发心,勇猛精进,依教奉行,生活工作、处世境界,与往昔都不一样了。大家想一想,今天就是个好机会,如果以前同修们有没发心,愿同修们从今天开始发心。
  看下面两句经文,『种诸善根愿生极乐,见阿弥陀佛』。这两句经文,是说觉悟的人,应当把这件事情,当作自己这一生中,生命的第一大事。这一生到这个人世间到底来干什么?就是求生净土,就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就是要见阿弥陀佛。除这样一件事情之外,没有第二件事情,这才是真正发心。「种诸善根」,就是依照经典的教训去做,佛教我们做的,我们就做;佛教我们不做,我们就不做。老老实实听佛的话这就对了,这就是种善根。看下一句经文,『皆当往生彼如来土』,这句经文是佛在为我们授记,包括你在其中,这是佛在为我们授记,这是无比真实的利益。大家想一想,这种不可思议的利益上哪里去找?除了作佛之外,还有比这个利益更大的吗?在这里佛在为我们授记,我们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机会。一切众生只要以此经典的道理、方法,遵从佛的教诲修行,将来决定往生,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你决定见阿弥陀佛,如《楞严经》上说的,「现前当来,必定见佛」。
  看下面两句经文,『各于异方次第成佛,同名妙音如来』。「异方」就是指不同的方所,也就是指十方世界。将来我们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成佛以后不必在西方极乐世界,因为西方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,一个世界只有一尊佛。有的同修可能会问,那个时候我们如果成佛,我们到哪里去作佛?你不用担心,为什么?有你去的地方,就是到他方世界。不是十方世界吗?你可以到他方世界去作佛。到哪个他方世界?就是他方世界与我们有缘的众生,机缘成熟,希望佛来度他们,而你跟他们有缘。就像《普门品》里所说的,应以佛身而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说法。到那个时候,你就到那里去示现八相成道,作佛为那一方的众生讲经说法。「各于异方」,即是我们过去无量劫来,在无量无边的世界已曾经结了善缘,哪里的缘成熟了你就到哪里去。人生在世间,和一切众生要结善缘、结法缘,才会受到一切众生的欢迎。你讲经他喜欢听,别人讲经他不相信,同样一句话,你说他听,别人说他不相信,他不听,这是什么原因?是缘不同。他跟你有缘,他相信你;他跟你没有缘,他不相信你。
  由此可知,应该与众生广结善缘、广结法缘,这很重要。万万不可以结恶缘,恶缘则冤冤相报没完没了,非常可怕,而且这个冤冤相报,一世比一世更加痛苦。我们平时可能不在意,一句话把人伤了,你就结怨了。再举一个小例子,比如说我们走道,就我们道场有很多蚂蚁,大蚂蚁都非常大,你走的时候看到牠了,你就不要踩牠。有的人可能不经意过去,就把蚂蚁踩了,实际你这一脚就结了个恶缘。是不是这样?我们小心一点,不要踩到牠,你和蚂蚁菩萨不就结个善缘、结个法缘吗?将来你去西方极乐世界作佛,你要度化牠也去西方极乐世界作佛,是不是这样?所以现在老法师经常告诉我们,和众生一定要不结怨,用老法师的话说,就是不和任何一个人搞对立。我们没有对立面,学佛的人要做到没有对立面,每个人、每个众生我们都要和他结善缘、结法缘。
  下一句,「同名妙音如来」,有的同修可能说,将来我到他方世界去作佛,那我叫什么名号?这个你也不用操心,你在他方世界作佛的时候,佛的名号,世尊在这里也告诉你,你的名号就在这部《无量寿经》里,将来作佛一定是同名妙音如来。我们大家都是一个法名妙音,你到他方世界去作佛的时候,你记住你的法号叫妙音如来。我们现在皈依,老法师发给我们的皈依证,你的法名叫妙音居士,将来成佛叫妙音如来,因果相应。展开这一部经典念到这段经文,见到自己的法名就在这部经中,有什么感觉?感不感觉到特别的亲切?这部经就是佛为我们说的,我们现在是妙音居士,将来就是妙音如来。法名从哪来的?从《无量寿经》来的。
  老法师告诉我们,第一次以妙音做三皈依法名,是在新加坡,当时老法师还在新加坡讲《无量寿经》,曾经举办过两次皈依。第一次,是在讲经的头一天,老法师为大众做传授皈依,没有用妙音这个名。第二次三皈传授参加的同修多,有二百七十多人,来不及起法名,老人家忽然想到,黄念祖老居士曾经提示老法师一句话,他说皈依可以用同一个法名。于是想到经文后面有「同名妙音如来」,就接受了黄念老的建议,从那以后,老法师给做三皈依就用妙音这个法名。这段经文是说我们这些大众,皆已在释迦牟尼佛当年的法会之中。我们今天这一会,与当年释迦牟尼佛的一会,彼此是自然相应的,我们确实没有离开本师一会。不仅如此,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的无量寿会,与我们这一会是同一性体,是故感应不可思议。末后一段经文,是说普遍授记的利益,这不是佛在给我们授记吗?授记以后,我们能得到什么样的利益?下面的经文给我们说明。请看下面一段经文:
  【复有十方佛刹若现在生。及未来生。见阿弥陀佛者。各有八万俱胝那由他人。得授记法忍。成无上菩提。彼诸有情。皆是阿弥陀佛宿愿因缘。俱得往生极乐世界。】
  这段经文的白话意思,又有十方佛土,有现在往生和将来往生见阿弥陀佛的人,每个世界有八万俱胝那由他的众生,蒙佛授记,得无生法忍,成就佛道。十方佛刹的念佛人,由于过去与阿弥陀佛有很深的因缘,都能往生到极乐世界。
  看第一句,『复有十方佛刹』,前面所说的,都是娑婆世界众生,闻经所得到的利益。世尊叫我们再看看他方世界的情况,都让我们看到了。把我们的情况说完了,我们自己有切身感受,现在世尊又叫我们看看,他方世界的情况是怎么样的。『若现在生,及未来生』。这是讲三世,前面讲的十方,这里讲的是三世,十方三世尽在其中,说明一个道理,「佛氏门中不捨一人」。下面几句经文,『见阿弥陀佛者,各有八万俱胝那由他人,得授记法忍,成无上菩提』。十方世界无量无边,「各」是指每个世界,有八万俱胝那由他人得到佛的授记。「授记」就像前面,释迦牟尼佛为我们授记一样,见佛闻法,各得上中下不等的利益。总约八万俱胝那由他人数,这个数字是概略的数字,不是固定的,因为那人数太多太多了,只能说个大概。
  看下面三句经文,『彼诸有情,皆是阿弥陀佛宿愿因缘,俱得往生极乐世界』。世尊在这里是在为我们做总结,说明我们跟西方极乐世界的关係,不是偶然的,由来已久。「彼诸有情」,是此界他方九法界的有情众生,与阿弥陀佛过去皆结深缘,就是缘分是很深的。如果与阿弥陀佛没有缘,或者缘分不深,即使阿弥陀佛就在你的面前,也不认识,也不相信,也不会求生极乐世界,这个缘多么重要!一定要有缘。这些有缘的人,「俱得往生极乐世界」,这句话是佛为我们授记的话,俱得往生极乐世界,注意第一个字「俱」,就是全部的意思,全都包括在内,一个都不落下。世尊的这句话说得特别肯定,我们不要有丝毫的怀疑。世尊讲经到这里就圆满了。下段经文说什么?是阿难尊者记录当时法会圆满的盛况。看这段经文:
  【尔时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。并现种种希有神变。放大光明。普照十方。复有诸天。于虚空中。作妙音乐。出随喜声。乃至色界诸天。悉皆得闻。叹未曾有。无量妙花纷纷而降。】
  这段经文非常容易懂,它用白话文是这样说的,这个时候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,六种震动在前面经文里我给大家解释过,在这就不细说。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,并且出现种种稀有的神奇瑞相,佛放大光明,普照十方,又有诸天天人在虚空中演奏微妙的音乐,发出随喜赞叹的声音。甚至是色界诸天的天人,也都到此听世尊宣说此经,赞叹这是从来没有听到过的妙法。他们便降落无量的妙花,来供养、庄严道场。
  我们看这句经文,『尔时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』,这句经文是第一个瑞相,三千大千世界震动,这乃是听闻者,人心的震动,我们这个能不能理解到?听到这部经欢喜无比,无量劫以来在生死轮迴中煎熬,今天得知有机会出离,心生大欢喜。所以这里说的「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」,第一个瑞相是说什么?是人心大生欢喜,这是人心的震动,这是第一个瑞相。
  我们再看第二个瑞相,『并现种种希有神变』,这是第二个瑞相。不可思议的感应,极显这部经及这个法门的不可思议,注意是「神变」。看第三个瑞相,『放大光明,普照十方』。这是第三种瑞相,光明遍照,注意这个词彙是遍照,光明遍照,接引十方三世一切众生同生净土,同圆种智,同成佛道。看看这个范围接引十方三世一切众生,所有的众生都包括在内。这是第三种瑞相。
  往下看,『复有诸天,于虚空中,作妙音乐,出随喜声,乃至色界诸天,悉皆得闻,叹未曾有,无量妙花纷纷而降』。这几句经文是说什么?是说让我们见到、听到空中的天乐,空中出现天乐,这是第四种祥瑞。我们说了四种,再往下看,又看到空中雨花,下雨的雨在这里还是念玉,就是天空中下来的雨就是花,所以是下花,不是下雨,这是第五种祥瑞。后面两种,就是第四、第五两种,这是天人供养,供佛、供法、供养与会大众。第四祥瑞和第五祥瑞是天人供养,他们供佛、供法、供养与会的大众。显示出五种不可思议的瑞相。看下面一段经文:
  【尊者阿难。弥勒菩萨。及诸菩萨声闻。天龙八部。一切大众。闻佛所说。皆大欢喜。信受奉行。】
  这段经文白话解释是这样的,阿难尊者和弥勒菩萨,以及参加法会的菩萨、声闻、天龙八部,与一切大众他们听完这部经之后都十分欢喜,并且真正的相信、接受,切实的依照本经的教诲修行。
  我们看这两句经文,『尊者阿难,弥勒菩萨』。这是本经的两位当机者,当机者就是与会大众的代表。这部经前半部分的当机者是阿难尊者,后半部分的当机者是弥勒菩萨,在法会中由这两位菩萨代表我们大众。我们大众包括当时与会的大众,也包括我们现在的大众。看下面这句经文,『及诸菩萨声闻』。参加法会的菩萨有此界的、有他方的,声闻众中也有此界、也有他方的,就是说来的范围很广。十方三世一切世界中,菩萨们、声闻们都来参加这个法会,所以说有此界的、有他方的。
  下面几句,『天龙八部,一切大众,闻佛所说,皆大欢喜,信受奉行』。这段经文,是阿难尊者为这个法会做的总结,对于这段总结我们千万不能疏忽,不能轻易的看过,不是说这部经已经讲完了,当知散会之后回去怎么样做,这是重要的。「信受奉行」要真正的信,要如实的接受,要老实的照做。若能够照做,这是如来的第一弟子,决定将来往生。我们既然已经在西方极乐世界报名、注册、挂了号,自应该决定要去的。我们现在在座听这部经的同修们,你们已经在西方极乐世界,报名、挂号、注册一定要去西方极乐世界。如果你还在犹豫、还在徘徊,你这个机会就失掉了。
  为什么我这么坚定的劝说同修们,一定要求生净土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?因为我们现在这个世间,就是逢场作戏,都是假的,没有真的。你干吗对这个世界还要贪恋?这个世界的一切万法都是假的,没有真的。你何必那么认真?你何必要去计较?大家可以看得到,在这个世间无论是对什么人,无论是对什么事,无论是对什么物,都要统统放下,都要统统捨弃,不要忘了这个修饰语,统统。就是如果你有一丝一毫的还捨不得放弃、还捨不得捨弃,捨不得放下,去西方极乐世界这个机会,你就错过去了。我们怎么办?应该是决定没有丝毫的贪恋之心。你对比一下自己,你这条你做没做到?你现在还有多少贪恋?因为我们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人,对于这点我们不要有丝毫的怀疑。说到这里,我想这部经就快讲圆满,我真的还想再劝一劝我的同修们,你们这一次能够抽出时间,来听这部《无量寿经》,说明你们的善根、福德、因缘都具足。这是什么意思?说明你们今生成佛的机缘成熟。这个机缘是遇到,而且是机缘成熟,就看我们能不能抓得住这一次机缘。这次机缘,确实是百千万劫又百千万劫难遭遇的一次机缘,千万不要错过了。
  这部经文到这里,基本上就说完了,我说说这品经文的重点。这品经文的重点,很简单,但是它的含义很深刻,我们要从中悟出点什么。我们这些大众,皆已在释迦牟尼佛当年的法会当中,这句话我不知道你们听懂没有?我再读一遍,我们这些大众皆已在释迦牟尼佛当年法会当中。我们今天的这一会,与释迦牟尼佛当时的一会彼此自然相应,我们没有离开本师那一会。不仅如此,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的无量寿会,与我们的这一会是同一性体,是故感应不可思议。世尊为众生普遍授记,俱得往生极乐世界。这就是这品经文的要点。
  因为这部经要讲圆满了,我把这部经的要点,高度概括一下,供同修们参考。我是这样概括总结的,《无量寿经》是教我们成佛的经,是教我们一生成佛的经,是教我们一生决定成佛的经,是教我们一生决定平等成佛的经。四句话大家仔细听,会听出来一点味道,我再说说给大家提示一下,第一句话《无量寿经》是教我们成佛的经,两个字成佛。第二句话,《无量寿经》是教我们一生成佛的经,四个字,一生成佛。第三句话,《无量寿经》是教我们一生决定成佛的经,六个字,一生决定成佛。第四句话,《无量寿经》是教我们一生决定平等成佛的经,八个字,一生决定平等成佛。层次在递进,大家听出来没有?下面,念佛法门是让我们成佛的法门,是让我们一生成佛的法门,是让我们一生决定成佛的法门,是让我们一生决定平等成佛的法门。这个我就不再详细说,和上面的意思一样,大家仔细一看就知道了。《无量寿经》是一部什么样的经,念佛法门是个什么样的法门,我在这里就是用这么几句话把它高度概括出来,供同修们参考。
  今天是五月二十五日,到现在这部《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》,我们就讲圆满了,一共是七十集。说来也巧,我写这部经的讲稿时是用了七十天,现在讲这部经是用了七十个小时。因为我们一集是一小时,用了七十个小时,也可能是巧合!但七是我们佛门的一个圆满数字,所以我还是挺高兴的。这部经讲圆满,诸佛菩萨欢喜,龙天护法欢喜,与会大众欢喜,我自己也非常欢喜。我给大家说说我的一点体会,就是我讲这部《无量寿经》的过程,是个什么样的过程?我的体会是这样的,我讲这部《无量寿经》的过程,就是十方一切诸佛如来威神加持的过程,这是最重要的。我原来都说佛力加持,我这一次说的是诸佛如来威神加持。我再说一遍这句话,我讲这部《无量寿经》的过程,就是十方一切诸佛如来威神加持的过程,这是第一句话。
  第二句话,就是龙天护法,及诸护法善神全力护佑的过程,有个全力,这护法神是全力护佑我。第三句话,就是同修们真诚支持和鼓励的过程,真的是这样,没有诸佛如来的威神加持,这部大经我讲不了。注意,我用的是讲不了,就是不能讲的意思。没有龙天护法、诸护法善神的全力护佑,这部大经我讲不好。第一个是我讲不了,这是我讲不好,如果没有诸护法神的护佑,我讲不好。第三句,没有同修们真诚的支持和鼓励,这部大经我讲不圆满,不会这么顺利的。我自己的感受,这部大经基本上是讲圆满了,没有诸佛菩萨的点化,我不可能讲这部大经。我记得刚开始讲经之前,我跟大家说,曾经提到过我为什么讲这部经,它的缘由是什么,有同修可能还记住。所以我在这里说,没有诸佛菩萨的点化,我不可能讲这部大经。我上面说的这些话,都是真诚的话,不是客套的话。
  在整个讲经的过程当中,道场多次出现瑞相,这是道场的同修们有目共睹的,让大家生起无限的欢喜之心,信心倍增。举几个例子,这个瑞相据我记著,大约也不下八、九次,十来次,最明显的是有一次,就是我第一节课。因为我录像的房间是在二楼的紧把头,走廊有一扇玻璃门,因为当时天气还比较凉,那个门是用大棉垫子挡著的。然后就在我讲第一节课之前,我们现在说,实实在在说就是佛光。你看透过那么厚重的大棉垫子,我录像的整个门口是一大团佛光,整个走廊被佛光都照亮了。这种现象让谁看到?让我们的蕾蕾看到了。她来二楼办事,可能是拿东西,突然发现这种景象,她大吃一惊,这孩子挺机灵,当时就用手机拍下来,给我们一看,我们也非常欢喜。这真是开了个好的兆头,第一节课佛光就现前了,这是一个。再有一次,各个屋的灯都没有开,因为天黑了,但是就在那一天,所有的灯都像开著一样,每个屋都像开了灯一样,各个屋都亮堂堂的,而且那个亮把整个院子都照亮了。记得我们大家都在院子里看,这个光可真殊胜。那时候因为已经黑天了,屋里又没有开灯,哪来那么大的亮光?你说不是佛光是什么!那是大家每个人都看到了的。
  再举个例子,就是特别是五月二十二日,也就是农曆四月初八浴佛节的那天早晨,那个景象真的是殊胜,用语言很难把它表达出来。因为早晨,我们是绕佛,绕佛的时间大约在四点半,我们是四点半开始绕佛,在绕佛开始后也就几分钟,天空出现了从来没有见过的殊胜景象,那真的是佛放光现瑞。我在这里可以这么直接的跟大家说,那真的是佛在放光现瑞,这是我从来都没有见过的。因为参加绕佛的九位同修全都看到,大家都有点震惊,说太不可思议,太壮观了。这和我在前些日子,讲到的世尊放光现瑞一模一样。我在这里跟大家说,佛菩萨太慈悲了,我讲的时候把这种景象讲出来了,是不是佛怕我不相信,我再给你看真的。这回真的就在浴佛节这一天,让我看到了,佛是怎么样放光、怎么样现瑞的。你说你还能不相信吗?还有怀疑吗?这是我亲眼看到的,最真实、最真切的放光现瑞,最佳的时间大约是三分钟左右。
  有点可惜,可惜什么?虽然我们有的同修用手机拍下来,但是错过了最佳的那三分钟。给大家拍下来的已经是有点落了的、那后面的,前面最佳的那个景象没有拍下来,这点确实有点可惜、有点遗憾。我一想,我有点自责,为什么?我觉得没把最佳的那个拍下来,是我的责任。因为在头一天晚上,我们用完餐以后,晚饭后六点多钟我们都在院里散步、溜达、聊天,就在这个时候就有三个字一晃而过「有瑞相」。我当时清清楚楚知道这三个字,有瑞相,但是我真的没把它放在心上,过去就过去了。结果第二天早晨真的是瑞相出现了,就因为我的这一闪念,我没把它告诉同修们,把手机、把照相机准备好,结果就错过了最佳的时机,这个责任在我。好在是我们绕佛的九个同修全都看到了,对我还多少有点安慰。后来我跟同修们说,我说你们在一生中,能有一次见到这样的佛放光现瑞,你们就很了不起,你们太有福报,你们的善根福德太厚了。如果不是这样,是看不到的。
  这次讲完《无量寿经》,我的心里充满感恩,真的是除了感恩还是感恩,我感恩一切,我不能一一的说,说不过来。我就用这个词来说,我感恩一切,这一切里包括妖魔鬼怪。可能同修们听了挺诧异,刘老师,你怎么还感恩妖魔鬼怪?这是我的真心话,妖魔鬼怪我都深深感恩他们。为什么?因为他们是我讲这部大经,不可多得的助缘,助缘是帮助的助,他们的功德无量,将来在西方极乐世界我们是同参道友,这是我掏心肺腑的真心话。最后想供养同修们一首偈颂,做为这部大经的讲解结束,这首偈颂是这样的,「阿弥陀佛金光万丈,极乐净土灿烂辉煌,七宝池内莲花盛开,极乐世界我的故乡,一心思念弥陀慈父,一心忆念极乐莲邦,深信切愿忆佛念佛,上品往生极乐故乡,苦难众生期待救度,莫忘早日倒驾慈航。」
  祝愿我的同修们早日圆成佛道,愿我们在西方极乐世界莲池海会见,感恩大家。阿弥陀佛!
  

 

欢迎关注悲智佛网微信公众号,长按图片,识别二维码

公众号名称:beizhifw   公众号ID:beizhifw  
关注提示:可在微信上搜索 beizhifw ,在搜索内容中点击关注

老法师念佛 老实念佛 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 佛经故事 净土圣贤录文言文 来佛三圣永思集 净业三福 了凡四训 弟子规 太上感应篇 十善业道经 三皈依传授 认识佛教 沙弥律仪要略 五戒十善 修六和敬祈祷文 净土五经 刘素云老师复讲大经 净土圣贤录 布施的功德 净土大经解演义 科注全集 净土大经科注 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净土大经科注(第五回)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