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(第七十二集) 2012/12/17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:02-040-0072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经科注》第二百九十八页倒数第二行,从第二句看起:
「七者,请佛住世」,这一愿非常重要。请转法轮是短时间的,请佛开示,请佛讲一部经,一部经是比较长的开示。佛不住世,众生没福,众生根性再利,几个人能够在一次开示他就大彻大悟,就明心见性了?这都是不可能的。只有极少数,就是上上利根的人,他们得利益,中下根性的人得不到。中下根性要怎样才能得到?长时间的薰修,听经、学教,五、六年开悟的,八、九年开悟的,十年、二十年开悟的,三十年、四十年开悟的,都有。如果佛要不住世的话,这些人这一生的缘就错过了。所以,请佛住世这一条就非常之重了。
今天佛不在世了,佛的遗教在世,佛的遗教就是经典,我们能够依照经典的理论、方法来修学,如同佛住世没有两样。那我们就晓得,今天请佛住世,真正具体的就是要办佛教大学,培养人才,佛就住世了。隋唐时代中国佛教有十个宗派,两个小乘,八个大乘,不仅是中国佛教黄金时代,可以说全球佛教黄金时代,在中国这个地区出现了。唐太宗是大护法,我们可以说唐太宗是总护法,为什么?在他执政的这个时代,基督教传入中国,伊斯兰教传入中国,他全都包容,而且都下命令建道场,敕建。这是平等心对待一切宗教,同等尊重。所以我说,他是宗教的总护法。
今天,宗教大学真的重要,佛是培我们佛门自己的这一个宗教,如果宗教大学,就培养全世界各个不同的宗教。这个必须要做工作,首先要徵得全世界所有宗教的这些长老他们同意,达到共识,共同发这个大心,给世界上建立一座宗教大学。在全世界,就是在国际上,弘法、护法都必须有这个大学毕业的身分,宗教就上轨道,宗教就整齐了,保证这个世界上不会因宗教而发生衝突。为什么?不同科系的学生都是同学,都在这个学校建立共识,宗教的目的就是维繫世界和平,维繫人民在这一生当中得到圆满的幸福。未来的果报当然都是天堂,不是三途。
今天世界各个宗教普遍的缺乏师资,所以培养老师的功德不可思议。汉学是中国传统的道统,二战之前,欧洲的学者他们都肯定,古代的中国人心胸广大,所以他们有真正的智慧,有符合伦理道德的理念,他们的方法、经验值得整个人类学习的。所以中国传统文化,应该联合国要肯定,把它认定为这个地球全人类的精神财富,鼓励所有的人都应当学习,不分国家、不分族群、不分信仰,智慧财产。它的代表就是《四库全书》、《四库荟要》,《四库》的精华就是唐太宗编的《群书治要》,那是精华,精华这么好。
《全书》的内容真正是博大精深,一个人有没有在一生能把它学透?答案是肯定的,但是要用中国古人的方法,用科学的方法是决定做不到的。中国古人什么方法?那就是佛教传到中国来,佛教把它的方法带来了,叫戒定慧。这个方法,儒採纳了,道也採纳了,如果这个方法不是真理,不是真正的完善,不可能让儒、道都接受。戒律是规矩,不依规矩,不成方圆,必须依赖的规矩。依照这个规矩去做,会得到什么样的效果?就得定。定是什么?清净心、平等心,我们这个经的经题,清净平等,这是真心。清净就是没有染污,不但恶的念头没有,恶念头是不善的染污,善的念头也没有。为什么?善、不善都是染污,善生三善道,恶就生三恶道,出不了六道轮迴。真正清净,善恶都没有了,就超越轮迴。我们这样说起来,要不要断恶修善?要,断恶修善是起始下手的功夫,你不从这个地方做不到。那如何得到清净心?断恶修善都不要执著、都不要分别、都不要起心动念,心就清净了,这叫功德。功德是什么?断恶修善是功,清净平等现前是德,你得到了,真心现前了。
清净平等是真心,清净平等是本性,就是你回归自性,现在科学家讲回归零点能量点,那个零点能量点很有这个味道。零是什么?什么都没有,但是所有法统从零生出来的,你不能说它无。所以用这个零来形容自性、形容真心形容得好,宇宙、生命从这儿开始,到最后还归到这个地方。佛法说,归到这个地方就叫究竟成佛,在净土宗叫它做常寂光,就是零点能量点。常,是不生不灭,不变不迁,因为它什么现象都没有,它清净,它是不生不灭的。寂是清净,决定没有丝毫染污,刚才讲了,善恶都不染污,染净也没有。换句话说,这个里头没有相对的,没有对立的,这是真心。定到一定的程度,不定什么时候,豁然大悟,这大悟是什么?智慧开了。智慧开了,你本性里面,就是明心见性,本性里头本有的智慧、德能、相好统统恢复了,这时候广学多闻。所以,你能够把这一部《四库全书》,真的可以在二、三个月就把它全部贯通。
你能相信吗?有没有证据?古时候有证据。龙树菩萨明心见性之后,证得别教初住的地位,将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,他用三个月的时间,全通了。这是事实,不是假的。这是传说,未必可信,中国有个例子。唐朝武则天的时代,六祖惠能大师,中国人,不认识字的,没念过书,樵夫出身。樵夫,现在没有人懂得,抗战时候还有这个行业,卖柴,山上砍柴火到城市里头去卖。那个时候城市没有电,没有瓦斯,没有自来水,所以生活必需的水跟柴火是要买的。专门有这些苦力,上山砍柴、挑水到城里来卖,这个行业很辛苦。惠能大师是砍柴的,卖柴的,没有念过书。
偶然这么一天,卖柴卖到一个客栈,从前客栈规模很小,像现在的旅馆,专门便利旅行的人的。但是以前客栈的房间,小的五、六间,大的十几间,规模都很小。柴卖完了,收了钱,准备走了,从窗户外面经过,听到里面有人念经,念《金刚经》。他愈听愈有味道,他能听得懂。等到这个人念完了,他去敲门,里面这个居士姓张,向他请教,你念的是什么?他说我念的是《金刚经》。他就把听的这一段意思讲给他听。这张居士听到了非常惊讶,问他,樵夫,没念过书,不认识字。他说你上上根人,这是个虔诚的佛教徒,建议他到黄梅去亲近五祖。家里还有个老母亲相依为命,那怎么办?这个张居士人真好:没有关係,你的老母亲我们来照顾。拿了十两银子给他,做为安家费,找一些朋友去看他的母亲,照顾她。你放心去学去,将来一定有成就。
黄梅住了八个月,跟老和尚就见一次面,老和尚知道,很清楚,这真正是上上根人。在常住里面分配他的工作,砍柴,他是干这一行的,叫他到厨房去砍柴、舂米。那个时候道场人众一千多人,每天一千多人吃饭,厨房很大,人很多,工作的人很多,他就去破柴、舂米。个子小,舂米踏碓分量不够,找几块大石头绑在腰上,增加重量,干了八个月。五祖这一天传法,向大众宣布,你们把你们的见地写一首偈子来给我看,谁与自性相应,这衣钵就传给哪一个。这个话说了三天,没有一个人写偈子,因为大家心里有数,衣钵肯定是传给神秀的。神秀跟大师几十年了,现在在道场里面是大师的助手,帮助五祖讲经、教学,接待宾客,所以他在这个道场是上首。神秀心里著急,三天没有人呈偈子,他说大家都看著我,那怎么办?一夜睡不著觉,写了一首偈子。又不敢送给老和尚,最后想个办法,把它贴在外面墙上,老和尚说好,我就出来认,说不好,就算了,他也不写名字。这首偈就是「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,时时勤拂拭,勿使惹尘埃」。果然有人贴了一首偈子,第二天老和尚去看,不错,写得很好。神秀就出来了。老和尚说,大家能依这首偈子修行就不错了。
这个话传到惠能的耳朵里头,惠能一听,摇头,没开悟,著相!没开悟。他也去,找个人带他到贴偈子的那个地方去,他说我要去拜拜,我也去学学。拜完之后,他跟人说,我也有一首偈子。别人感到非常惊讶,你有一首偈子?他说是的。请人代写,他不会写字。实际上,他把这首偈子修改了,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,他说「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,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」。这个偈子写上去之后,大家,一个寺庙都惊动了。老和尚来一看,把鞋子脱下来擦掉,没开悟,没开悟。叫大家心平下来,道场起这么一个风波。老和尚就到碓房,舂米的那个地方,破柴的地方,去巡视,整个庙里巡视一番,主要就是看惠能。惠能在舂米,老和尚问他,这都是禅机,意在言外:「米熟了没有?」这个话问的就是你有没有明心见性?就问这个话,熟了没有?「早就熟了,犹欠筛在。」还没有筛,还有糠在那里,糠没有筛掉,那就是没有人给他印证,要求老和尚印证。老和尚拿了拐杖在他碓上敲了三下,走了。别人在场看了也不懂得什么意思。那个三下叫他三更到方丈室去找他,他懂,三更就是十二点的时候,他就到方丈室,一推门,门里面没拴,一推就进去了,没有一个人知道。
五祖看他来了很喜欢,把窗户关严,半夜三更,人都睡觉了,给他讲《金刚经》大意。大概讲到四分之一,讲到「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」,他就豁然大悟。说了五句话,这五句话就是他的报告,就是他的博士论文。「何期自性,本自清净」,第一句;第二句,「何期自性,本不生灭」,不生不灭;第三个,「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」;第四句,「何期自性,本无动摇」;最后一句,「何期自性,能生万法」。五祖一听,行了,不要讲了,衣钵就给他了。亲自送他走,赶快走,为什么?怕人害他,嫉妒、障碍。五祖睡在床上三天,人家以为五祖生病了,其实三天是什么?叫他走远一点。三天之后,五祖起来了,告诉大家,衣钵已经走了,大家别想了。于是这人都知道了,衣钵给惠能了,大家分头去找,把衣钵夺回来,不服气。你看在盛唐的时候,佛教的黄金时代,还有这种现象,现在有嫉妒障碍理所当然。
在这个时代,我们怎样请佛住世?跟盛世心态、方法都不一样,因时、因地、因事、因人而异,所以方法是活的,不是死呆板的。今天的方法,印光大师教给我们了,灵岩山寺。所以今天要佛法兴旺,不读印光大师的《文钞》,你就没有智慧,你也想不出好方法。你把他东西念通了,学会了,智慧就开了,你就晓得应该怎么做法。印祖虽然是净土宗的祖师,他心量很大,包容各宗各派,也包容所有宗教。对待世出世间圣贤都非常恭敬,自己谦卑,不敢在人前面,总是往后头站。这是老和尚示现给我们看的,我们要会看,站在人前面,人嫉妒你,藏在后头没问题。处处尊敬别人,自己时时刻刻谦卑,真的谦卑,不是假的。我们不跟今人比,跟古人比、跟佛菩萨比,就谦卑了。跟现在人比,可能你会傲慢;跟古人比,我们比不上;跟佛菩萨比,我们是凡夫,自然谦卑了。所以今天请佛住世,这个意思深、广无量无边。
全世界许许多多不同族群的祖先都有智慧,什么原因?古时候的人口少,地大人稀,人没有竞争的念头,土地没有说哪个哪个的,没有的。你爱种哪一块,这块你种的,那块他种的,还没有说是私人专有的,没有。那就是地太大,人太少了,没有人竞争的,所以没有竞争的心。只有互相尊重、互相敬爱、互相合作,团结起来对付野兽,野兽多,牠会侵犯人,保护自己,人要团结起来,对付野兽。人心厚道,人没有贪瞋痴慢疑,没有自私自利,他的心比我们现在真诚、清净,所以他有智慧。这就是人有本能,现在科学家所说的。古来传说这些东西,千万年之后的事情他们都晓得,这是神通,本能。佛给我们讲的,一切众生本能都具足六种神通,天眼、天耳、他心、宿命、神足、漏尽,每个人都有。现在六样都不通了,什么原因?烦恼起来了,业障现前了,烦恼、业障把我们的本能障碍住了,不是没有。如果我们今天把我们的障碍放下,本能就恢复。经论上告诉我们,我们只要把五种见惑断掉,就恢复两种能力,天耳、天眼。耳灵光了,可以收到遍法界虚空界的信息;眼放光了,能看到六道里面所有的状况,也就是上面能看到色界天,下面能看到地狱,空间维次没有了,本能!
这五种障碍,头一个就是身见,身不是我,偏偏执著身是我。我是不生不灭的,我是自由自在的,我是能做得了主的,这身行吗?身不行,身不自在,每天要吃饭睡觉就不自在。我能不睡觉、不吃饭,不就自在了吗?它做不到,它不自在,做不了主。所以一定要知道。身是什么?身是我所有的,跟衣服一样,衣服是我所有的,身体也是我所有的。为什么它不是的?我是不生不灭,身体是有生有灭。我可以用它,它不能用我。现在喧宾夺主了,我们搞颠倒了,变成身是主,我们得伺候它,得听它摆布,这就坏了。所以这是第一个关要放下的,要放下身体,知道身不是我。但是不能糟蹋身体,身体是假的,借假修真,你好好的用这个身体,把自己不断向上提升,提升到明心见性。至少也要把你送到西方极乐世界,那你这个身使用的价值就高了,你真会用它。
第二个叫边见,边见是二边,现在讲相对,或者说对立。你看,我跟人对立,这二边,大小是二边,长短是二边,是非是二边,真妄是二边,邪正是二边,善恶是二边,全都没有了。今天科学讲相对论,佛法,这个要把它放下,没有相对的。诸位要晓得,相对没有了,你慢慢的会发现,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体。一体就不能相对,有相对就有竞争,就有衝突,就有战争,就会产生许许多多的灾难。我们要和谐,我们不要相对,相对是不和谐的根源。你看,佛把这个列在第二个,头一个身见,第二个边见。
第三、第四,中国人叫成见,现在叫主观观念,我以为怎样怎样,其实全是妄想,所以妄想要放弃。妄想放弃我们怎么办?我们没有见性,依靠圣人。为什么?圣人的这些思想,它没有善恶,它是从自性里头流出来的。我们没有见性,他们已经见性了,从性德流出来的那就是我们自性的东西,不是别的。佛菩萨完全自性流出来的,中国古圣先贤像孔孟、尧舜禹汤,他们的东西自性流出来的;他的自性流出来的就是我自性流出来的,我不相信他,就是不相信自己,这个不能不知道。如果你知道,你爱这些东西是爱自己的自性,是真正的自爱。五伦是性德,五常是性德,四维八德是性德,佛家的五戒十善是性德,六和是性德,六度是性德,普贤十愿是性德,你要真正晓得,这是自己的,不是别人的。文殊、普贤、释迦如来他见到了,我没有见到,我见到跟他是一样的。所以他承认一切众生本来是佛。净土宗的理论建立在哪里?《观经》上释迦说的两句话,「是心是佛,是心作佛」,净土宗的理论就建立在这个基础上。
佛是什么?佛是我的真心,我的真心就是佛。真心就是自性,自性就是真心,这一桩事情佛说了几十种的名称,说得不一样,这是佛教学的善巧方法。为什么?叫你不要执著名词,名词不是真的。你要懂得名词里头的意思,不要执著名词。佛是名词,菩萨是名词,都不可以执著,自性是名词,烦恼是名词,别执著,知道它是什么意思,随便怎么讲都可以。所以你才能恆顺众生,「依义不依语」就能做到恆顺。无论人怎么讲法都点头,很好很好,讲错了也很好,慢慢再引导你。首先建立的是什么?你给他一个印象,你真关怀他,你真照顾他,你真想成就他,你真爱他。这个信心建立了,他就相信你,他听你的,你才能教他。如果一来的时候就批评,批评他之后,他就跟你生嫌隙,就不愿意跟你在一起,他好的地方不能发挥,他坏的地方不能改进。所以这些道理一定要懂。
然后才真正觉悟到,经典全是古圣先贤自性真心里头流来的。这些经典是真心话,你要说有糟粕,取其精华,去其糟粕,这两句话是对的,可是用错了地方,把精华当作糟粕,把糟粕当作精华,恰好颠倒了,那问题就严重了。从自己意识里头流出来的都不可靠;从真如本性里流出来,决定可靠。我们真心、妄心,我们真心流出来的,老祖宗说,人之初,性本善,全是善的,这个善超过善恶之善,善恶之善都是从妄心流出来的。真心流出来的哪里会有恶?善恶都没有,那叫做真善,叫至善,这必须要认识。什么是真心?清净是真心,平等是真心。我心里头有个我,就不清净了,有个我,我就有自私;有个我,就不平等了,我不会比你差,我要比你高一点。
古人为什么这个东西千年万世永久传下去,不会改变?它是真的,它超越时间,超越空间,不但在地球上行得通,到其他星球上也行得通,这叫真理。三千年前行得通,现在还是行得通,不受时间限制,不受空间限制,这叫真理,真理永恆不变。我们学佛,佛不是叫我们学他的语言,不是叫他的这些经典你要熟,不是这个意思,佛是教你明心见性。惠能这样真正是佛的学生,他成佛了,明心见性之后,跟释迦、跟弥陀完全相同。回归到常寂光,整个融合在一起,分不出你我他。像我们房间里这几盏灯,统统开了之后,光跟光交融,在这个光里头,哪一个是这支灯,哪个是那盏灯,分不出。我们入常寂光之后,就跟一切诸佛菩萨融成一体,这叫回归零点能量点,在净土里面,回归常寂光。这是究竟妙觉果位,这不是等觉,比等觉高,没有比这个更高的,叫妙觉如来。这就说明什么?精华跟糟粕要认识,千万不能搞错。我们今天把外国东西当作精华,把中国的东西当作糟粕,带给全世界的灾难。
真正难得英国出了个明白人,汤恩比博士。七十年代他就预言,要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,只有中国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。这他指出来了,那是精华,精华是孔孟学说、是大乘佛法。虽然指出来,没人认识。我在英国访问,跟剑桥大学、牛津大学、伦敦大学汉学院的学生、教授交流,我问过他们大家,我说这是你们英国人讲的,你们对他认识比我更熟、更深,我说汤恩比说的话,你们能承认吗?我的问题提出来,大家看著我笑,不说话。笑了半天,我等不及了,我反过来问:难道汤恩比的话说错了吗?他们还是对著我笑,我们大家都笑。等到后头,没消息了,我说你们逼著我说话,我说你们很聪明,既不赞成也不反对。
我说你要问我,我可以说,汤恩比的话完全正确,我肯定它。但是你们为什么不敢承认?你们解读错误。虽然你们研究汉学,拿著中国儒释道古籍写博士论文,我说我很佩服你,你们可以拿到博士学位,可以做为将来下一代的欧洲的汉学家,学校的教授。怎么解读错误?我说,问到儒、孔孟,你们是不是马上想到四书五经、十三经?他们都点头,对的。讲到大乘,一定讲到《华严》,《法华》、《楞严》、《般若》,是不是这样的?是的。这个东西你们一想,你们学了这么多年,能不能解决现在社会问题?不能,所以你不敢讲话。但汤恩比地位很高,声望高,你也不敢否认。
我说,四书五经、十三经、《华严》、《法华》、《楞严》这些,它是花果,树上的花果,很好看,你们都能看到。你想想,这花果从哪里长的?哪里生出来的?枝条。枝从哪里生的?这是树干生的。树干从哪里生的?再去找,找到本。本从哪里生的?它下头有根。你这么看,你才懂得汤恩比博士的意思。那我要问你,孔孟的根是什么?大乘的根是什么?不要讲得太多,太多太囉嗦,一个字。孔子的根是仁,孟子的根是义,「孔曰成仁,孟曰取义」。「夫子之道,忠恕而已矣」,他们怎么落实?落实在忠、恕。这四个字做到了,这就是孔孟,能不能解决现在问题?能,现在人就缺少这个东西。仁是什么?爱心,仁者爱人。现在人不爱人,为什么不爱人?他自己不知道爱自己,他怎么会爱人?圣人的教育首先教你自爱,自爱而后,不要教,你自然爱人。所以行有不得,反求诸己,推己及人。这个爱、这个义、这个慈悲,都是自性流出来的性德,真心的爱,不是妄心,真诚到极处的爱心。现在没有,迷失了。这个爱心一现出来,那个人就是菩萨,就是佛,就是圣人,就是贤人,真心出来了。
从仁义忠恕里头流出来是什么?就是五伦、五常、四维、八德,落实在生活,落实在工作,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。这个教育要是普及到全世界,我们今天世界上所有问题全部解决了,地球上这些灾难也完全没有了。为什么?大家有福了,福人居福地,福地福人居。有灾难不是福地,证明什么?证明这个地球上的居民不是真正有福的人。孔孟跟大乘都给人带来真正的福报,这个福报不是外来的,是自性本有的。多圆满!多究竟!在哪里?最简单的,我告诉你,就在这一本《无量寿经》的会集本。你把这本念通了,你去念所有一切大乘经教,全通了,一经通一切经通。这部书,中国古人念书的方法,「读书千遍,其义自见」,中国的教学是叫你开悟,不是叫你记诵,用读书这个方法,用这个方法达到你得定、开慧。得定,佛法叫三昧。你这个书念了一千遍,你心定了,把你所有妄想、杂念全念跑掉了。念多了,这个书不必去记它,自然就背诵了,所以背诵是附带的,副作用,不是真正的。真正的目的是叫你得定,也就是把你的清净心念出来,把你的平等心念出来。心只要一清净、一平等,后头就觉了,觉就是大彻大悟,教学的目的达到了。在世间法里头,你是圣人、是贤人,在佛法讲,你是佛、是菩萨,这么回事情。
所以他教学方法特殊,不是现在的教学法,现在教学法把人都教糊涂了,愈教愈迷糊。好好一个人,他有天分,他能成佛成祖,能作圣作贤,怎么会搞成这个样子?全是教学的方法错误,内容错误。所以现在人反对小孩念古书,他又不懂,这样把小孩把他教迷糊了。其实他完全不晓得,不知道这个道理。这个东西记得好,这是德行,小孩将来长大是有道德观念、有伦理观念、有因果观念,他不会为非作歹。起心动念一定是为别人,为社会、为国家、为民族、为全世界,真的是建大功,立大业。这现在人不晓得,就是认为自己想的是正确的,把小孩全教坏了,天真完全埋没掉了,这让我们感到非常痛心的一桩事情。讲,没人懂,现在只有一个方法,做实验。能有一个国家,特别破个例子,给我们办一所实验学校,让我们来教一批试试看。十年之后你来看,二十年之后你来看,如果这个教育好,成功,大家慎重思考,改变教育的方法,改变教育的内容,这是将社会从根救起。汤恩比博士可惜我们没有见过面,前一代的人。
中国圣贤的东西如果不好,怎么能传五千年?五千年当中就没有真正明白人吗?他们为什么不改,到我们手上把它改掉?真正明心见性就不敢改,为什么?它是正法,应当把它发扬光大。所以古时候的教育,国家鼓励、监督,实际上执行是每个家庭,每个家庭都有私塾、家塾,塾就是学校。所以学生是自己培养的,国家只开科取士,就是国家举办考试,考取之后就入国家所办的学校。国家办的学校是培养公务人员的,就像现在的党校一样。接受这个训练,将来分发在各级去做主管官去,或者是做幕僚。你看,基本的德行,智慧、德行都是家庭里头把他培养出来的。这就是中国古时候家庭,对于这个民族长治久安、太平盛世,做出最大的贡献。
家教比现在学校严格多了,现在学校它的责任心、使命感不重。从前家教,自己的祖先,父母、祖父母、曾祖父母、高祖父母都希望自己家里出人才,荣宗耀祖,光大门楣,所以他对于教育比什么都重视。请老师,我们看到古礼,这是家庭最大的一桩事情,家庭会议要开多少次。到处去打听,有德行的人、有学问的人、有爱心的人,还有教学技巧的人,符合这些条件,聘请他来当老师。老师请来,见面是在祠堂,私塾,学校也在祠堂,祠堂大殿里面,祖先面前拜老师。小孩站在两边,看到家里父母、祖父母、曾祖父母对老师都是三跪九叩首,他亲眼看见,老师的话敢不听吗?这是什么?这是教尊师重道。尊师重道不是讲给小孩听的,他不懂,是要大家表演做出来给他看,他一看他就明白了。不敢不尊师,不敢不重道,对于学习就看得很重,很认真的学。现在这个礼没有了,现在学校缴学费,等于生意买卖,商业化了。从前老师如果收人学费,那就得闹大笑话,哪有这种道理!
中国过去旧社会,两种人生活很清苦,但是普遍受到社会大众尊敬。第一种,读书人,读书人不讲利的。教学,私塾里头教学,做家长的,逢年过节送一点礼物给老师,这就是老师一年的生活费用。家境富裕的多送一点,清寒的少送一点,最少的礼物,束脩,束脩是什么?一条腊肉,四两。腊肉四两,一条,最少的礼物,表敬意,家里很穷。实在连家里吃饭都成问题的,老师收的供养多了,还养学生,还要分一点给学生。所以,师徒如父子,这里头有亲情。同学跟兄弟姐妹一样,互相照顾。你说这个社会的根从这儿扎,社会怎么会不好?怎么会出乱子?学生怎么会自杀?从来没听过,没有听说过这个话。现在不是新闻了,每个国家都听说,美国、日本特多,这真叫社会问题。
所以我们想想古时候那种制度、那种方法,真好!维繫了几千年。现在这一民主,就主坏了,主成浆糊了,不堪收拾。君主,一家人来管这个国家,大家又不愿意,所以我觉得孙中山提出这个办法好,叫一党专政。一党就是一家的好处,那个党它不是家,集合全国的精英来治理这个国家,这个想法好。但是,过去家学的精神,党没有继承下来,所以出了麻烦。过去家学的精神,孝悌,党校没有把这个当作中心的、主要的课程。中心主要的课程要教孝、要教敬,人能够孝亲,能够敬长,社会就会安定。
汉武帝就下命令,让每个地方官员举孝廉,举是荐举、推举,你这个地方的小孩,有孝顺父母,有廉洁的。孝顺父母就会尽忠于国家,廉洁就不贪污,所以他这个做法,一直到满清,朝朝代代都没有改变。国家用人,第一个标准是什么?孝廉。不孝不廉,国家不会任用你,不会做主管,顶多是做个幕僚。所以政治清明,贪污虽然有,很少很少,历史上还得留骂名,真正读书人决定不会干这个事情。
所以今天我们读这一句「请佛住世」,就是要办好教育,要从这个地方去会,要培养人才,要培养圣贤。培养圣贤在今天这个世间有一定的困难,为什么?全都迷了,你讲真的没人相信,所以必须去搞一个实验学校。陆克文做澳洲总理,我就跟他谈这个事情,他就希望我做一个实验学校。实验成功了,他说我带国会议员来参观,看到成绩之后,我们在国会上来讨论,如果大家赞成,我们就改变教育政策,改变教学的方法,改变教学的内容。那时候他虽然跟我说,我们自己力量不够,做不到,刚刚到澳洲,人生地不熟,没人支持。现在要做,让底下一代,真正肯发心,现在机缘慢慢成熟了。尤其是图文巴的宗教团结,自愿的联合起来,把这个小城打造成世界上第一个多元文化示范城市,和谐示范城市。好!我希望它做成功。这个要是做成功了,我就鼓励大家办一所学校,实验学校,国家准许,我们来做实验。
这个实验需要二十年,学生要从幼稚园招生教起,小学一年级以上不收插班生,就是这些学生一年一年往上升。所以学生一年比一年少,真到后面是顶尖的人物。幼稚园扎三个根,扎根教育,以孝、敬这两个字为教学的宗旨,懂得孝,懂得敬。这就是共同的一个校训,就是孝亲尊师,把亲跟师拿掉,就用孝敬两个字。小朋友的落实,是要落实在亲跟师,要落实,然后再扩大。跟我父母同年龄的人,我对他要尽孝,跟我老师同一个行业的人,我对他都敬。那就是说,对所有读书人敬,对所有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敬,对一切年长的人尽孝道。人怀著这个心,这个人有福报,心地善良。这个人纵然不富有,清贫的日子他过都会很快乐,物质享受虽然薄一点,但是精神享受非常丰富。
要想物质生活调整,多赚一点钱,佛法有办法,儒没有办法,佛有办法。佛告诉我们,你命中财富从哪里来的?从布施来的,愈施愈多,喜欢布施的人果报会现前。我这个命大家都知道,你们现在拿我的八字找人算命都算得出来,财库空空。是什么?贫贱,贫是没有财富,贱是没有地位。当个村长也要有命,我连这个命都没有;换句话说,天生的乞丐的命。又短命,寿命只有四十五岁。我现在延寿延了四十一年,袁了凡延寿二十一年,我已经比他多二十年。命运可以调整,可以改造,自己的命运是前生修的,前生没有修好,现在可以补,这章嘉大师教给我的。我要不遇到这三个老师,这一生苦不堪言,早就不在世了。方法全是这三个老师教的,所以我感恩,念念不忘老师。
我们感恩国家领导人,这有很多人不知道,问我为什么这么做法?这是老祖宗教我们的。抗战刚刚开始的时候,我住在福建建瓯,抗战爆发那年,七七事变,我十一岁。我十岁到建瓯,看到城市、乡村每个家庭堂屋里面供的牌位,祖先牌位,天地君亲师,家家都是这么供,我印象非常深刻。每天早晨,一般家庭给牌位上一支香,天地君亲师,一个大牌位全都包括了,叫你念念不忘。这里头当中就是君,君是国家领导人,亲是祖宗,师是老师。人念念不忘天地君亲师,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不敢违背,不能做出对不起天地君亲师的事情。在民间形成一种风气,千百年来老祖宗,世世代代都是这样教我们的。我们看著这个牌位做何感想?这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块招牌,它起很大的作用。
所以人爱家,爱父母、爱家庭、爱国家、爱民族,再扩大,凡是人,皆须爱。中国教育的基础,就是个爱的教育。教育发源是什么?父子有亲,你看父母对于婴孩。我有一年在日本开会,联合国的和平会议在日本冈山举行的。有一天出去玩,当地有二十多个同修他们常常陪同我,其中有一个年轻的妈妈,那小车上推著个儿子,四个月。我突然在路上想起来:停下来,大家一起来围著看,看小孩,看小孩跟他的妈妈。看什么?看父子有亲。你看,母亲对这个小孩,小孩不会说话,你看他的眼神、看他的动作,他对他妈妈的爱,没人教。这是什么?天性,自性当中流露出来的。小孩这个心一丝毫染污都没有,他是真心。他对你微笑,那是真心的喜欢,没有杂念、没有妄想。统来看。
中国传统文化就从这个地方出来的,从父子这个亲爱,这是原始点,然后扩大,扩大到君臣有义,夫妇有别,长幼有序,朋友有信。这就是整个社会规律建立了,这社会不会乱了。人人遵守的德行,就是仁义礼智信五德。仁要相亲相爱,要互相照顾,要互助合作,要像一家人一样,全心全力照顾别人。义,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合情、合理、合法,面面周到,这是义。义,我们应该做的,没有理由好说,做人应该是这个样子。学了佛之后,原来同一体,这是理论依据,整个宇宙跟我是一体,怎么能不爱?怎么能不关怀?怎么能不照顾?
礼,礼是规矩,人要守规矩,没有规矩就乱了,家有家规,国有国法。现在礼没有了,满清亡国之后,礼就没有了。民国到今天一百年了,没有制礼作乐,所以社会是乱的。衣服乱穿,在古时候有礼服,士农工商各有各的礼服。一穿著就晓得你是干哪一行的,你是什么地位,便于行礼,地位低的要向地位高的行礼。现在看不出来了。皇帝、亲王穿的龙袍,龙爪就是阶级,皇上五个爪,龙是五个爪,亲王是四个爪,贝勒是三个爪。你一看,虽然是龙,一看那个龙几个爪就晓得他什么身分。官服,颜色代表阶级,绣的花纹也是代表阶级,花纹里面分得细。士农工商各有各的服装,不能穿错,代表身分。各人尽各人的责任,尽各人的职守,各个人都把自己的事业做好。社会是合作的,这个社会就完美,互相合作,这整体的,那是整体的一部分。像身体,外面眼耳鼻舌身,里面五脏六腑,每一个器官都非常健康,这整体好。
中国自古以来的教育是以这个为主,就学这些东西,学做人的教育。做人会了之后,再学做事的教育。人是第一,人都没有做好,就不能谈做事。所以夫子教学四科,第一个德行,言语、政事、文学。文学、艺术是摆在最后,那是什么?工馀时候,工作之馀去欣赏的,大家在一起同乐。这个人生幸福、美满,全是教出来的。现在这些教育全没有了,都搞科学技术,人都要变成机器,把人当机器看待,没有当人看待。所以人过得很苦,枯燥无味,自杀很多,让人感觉得生不如死。你说这多悲哀!这多可怜!许许多多人问我,面对今天这个社会,我们怎么办法?许多人想到制度,我告诉他,制度没问题,好坏不重要,最重要人的问题。今天的社会,就是中国古人讲的,子不教,人心坏了。这要懂得中国古时候的教育,私塾教育,你才听得懂这句话;家不齐,社会也乱了,今天家也没有了,家教没有了,所以社会变成这个样子。
今天的家,我们要把它解读为社团,就是社会团体。中国从前的家是社团,它是大家庭,五代同堂。自己一身,自己身体,上面有父母、祖父母、曾祖父母、高祖父母,下面有儿子、孙子。不分家的,兄弟不分家的。所以每个人的收入都要归公,就是归家,家来掌管,自己的生活,家照顾。它是一个大家庭制度,它不是小家庭,个人没有权利,我想怎样,要买一点什么,不许可的,没有私财,零用钱一个月发多少,一切都归公。你们看《红楼梦》,那是个大家庭,掌管总务的就是凤姐,她管总务,管钱财,管这个东西,那管家的。所以它是社会组织,能治家就有能力治国,国家的事务不过就是家扩大一点,它就是国。所以讲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,平是公平,以公平、平等对待天下,天下就和谐了。
今天家不可能再恢复到过去那种血缘的家庭,不可能。现在只有从企业、从社团,像寺院、像团体它也是个家,要把它看作中国古时候那个家,家道、家风、家规、家学、家业,要朝这个方向去走的时候,这个社团有前途。我们讲老字号,几百年的老招牌,愈做愈兴旺。这个里头一个轴心就是教育,教育要失败了,全盘失败了;教育成功,再大的灾难,它也能够生存,也能够延续下去。所以中国人自古以来没有不重视教育的,最懂得教育,有教育的智慧,有教育的理念,有教育的方法,有教育的经验,有教育的效果,这些东西统统都记载在《四库全书》里头。唐太宗是在这里面挖了一些瑰宝,那就是《群书治要》,在这里挖了小块挖出来。大唐盛世就是挖出这点宝成就的,大唐盛世。所以汤恩比说中国东西可以救全世界,非常有道理,这个人真有眼光,真识货。他没有把这个东西讲透彻,所以连英国这些学术界的对他都半信半疑,要讲透彻,大家就相信了,真干。真干他就领导全世界,为什么?他自己的国家做好了,是个好榜样,别人看到向他学习。
我们只是讲讲说说,没有真干。这次斯里兰卡访问的时候,我看到这个总统真干,真难得,他要真正能做出来,可以给全世界做出一个好榜样。我们来试试,鼓励鼓励他,把中国孔孟学说跟大乘在那里做榜样。小乘非常好,没有小乘的基础,大乘跟孔孟都很难。有这个基础太好了,正是世尊所说的,「佛子,不先学小乘,后学大乘,非佛弟子」,这释迦牟尼佛讲的。小乘是普世教育,就是小学,一定有小学、有中学、有大学。而小学比什么都重要,安定社会全靠小学。学术到登峰造极,那决定是研究所,那是少数人,那不是多数人。所以有这么个环境,在这个地方做这个事业,是很有意义、很有价值的。
普贤十愿到第七这七条都是愿,后面八、九、十,三条是迴向。「八者,常随佛学」是迴向菩提,「恆顺众生」是迴向众生,后头,「普皆回向」是迴向实际,三种迴向。就是把自己所修学的归到那里,不是自己享受。菩提是智慧,那我们今天讲得更具体一点,常随佛学就是回归佛陀教育。一切都要回归到佛陀教育,这叫常随佛学。佛教不回归教育,我们到哪里去学?早年方东美先生在世,也是给我讲了好多遍,我的印象才深刻。他说中国大乘佛教要复兴,必须要恢复丛林制度。丛林制度是什么?就是大学,丛林是大学。你看看丛林里面的执事你就知道,丛林的方丈、住持,也叫主席,就是校长;首座和尚就是教务长,管教学的;维那和尚是训导长,管训导的;监院叫当家师,是总务长。跟现在大学完全相同,名称不相同,职务完全相同。
佛教制度化这是中国人搞的,佛教在中国有个大的革命。原本释迦牟尼佛教学是私塾教学,没有制度,跟孔子一样,也是私塾教学,没有组织的,没有分这些。马祖建丛林,百丈立清规,这个规矩、制度是百丈大师建立的,唐朝,禅宗第八代,就是六祖的徒孙,把中国佛教正式整理变成学校。在从前寺庙各个都是独立的,像私塾、书院这种性质。真正成为大学,这是非常有道理的。要用现代大学的管理,分科系,教材就是大乘经典,中国传统的东西《四库全书》,道教也在《四库全书》里头。乾隆对于佛教特别尊重,佛经没有编到《四库》里头,特别另编一套《大藏经》,《道藏》就融入《四库》里头去了。这是对佛特别尊重,可能受他父亲影响。雍正在佛教上真下了功夫,历代帝王没有一个能相比,他确实是通宗通教,显密圆融,真下了功夫。
「恆顺众生」,恆顺众生就是要契机。譬如今天众生的根机,这四百年受了科学影响,我们不能不知道。科学影响头一个严重的就是怀疑,我们一定要把它讲清楚,研究物理可以怀疑,但是研究圣学不行。物理,今天讲物理、讲心理,它分为两大科,物理学、心理学,这些用怀疑没有问题。但是圣学不行,圣学不是物理、不是心理,今天心理跟物理都达不到,虽然有相似的,毕竟是不一样。一个是从真心,真如自性里流露出来的,一个是从阿赖耶出来的。阿赖耶是妄心,从妄心,用怀疑行;从真心流出来的,怀疑决定不行。
真心是什么?你看,靠觉悟,戒定慧,慧一开,世出世间全通达了,科学、哲学不必学就通达,真正是无所不知,无所不能。现在人怀疑这些东西,哪有这种道理!人哪有全知全能的?那是迷信,是对神的赞颂,神也未必全知全能。这是真话。圣学真难,圣学断了这么多年,没人讲,你没有看到、没有听过,也没有接触过,你怎么会晓得?所以给你讲你当然怀疑,你的怀疑是正常的,你不怀疑我觉得奇怪。可是怀疑不能入进去,不能入进去没有关係,从科学、哲学上入门也行,到最后也要进去。科学、哲学达到最高峰,最后一关不能过了,那怎么办?得用佛的方法,把妄想、分别、执著放下,就通过了,他就成佛了。所以将来科学家、哲学家达到这个层次,他们作佛、作菩萨很容易,你跟他讲他能相信,因为他知道人有本能。这就是恢复我们的本能,放下就是!
所以,要顺著众生才能够教化他们,才能够帮助他们,要有极大的耐心。他迷得很深,造的业很重,统统要原谅,决定不能够计较。他迷在哪里?迷在财、色、名、利,这四个是魔;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,这五个是毒。心里头有五毒,外面迷在这四个境界上,出不来,所以要非常有耐心。而且一定懂得做示范点,示范点他看到、他听到、他接触到了,他就会认真思考,慢慢想到他错在哪里。只要把他自己的错误的根源找出来,他就有救了。今天没有示范点,讲伦理道德是空的,收不到效果。要晓得,今天的世人受了四百年科学的薰习,唯一的办法就是他们自己说的拿证据来,实验就是拿证据来。古书上记载的,你说那是理想,那是写小说,那不是真的,是寓言、是小说,必须要让他真正看见。
我们汤池小镇,就是被这个话逼出来的。我们在联合国和平会议做了好多次主题报告,把中国传统的东西介绍给大家,大家听了欢喜。可是散会的时候我们在一起吃饭、聊天,就有好多人围到我这儿来:法师,你讲得很好,那是理想,做不到!这句话对我是一盆凉水,当头一棒。我说,这才叫真正危机被我发现了,信心危机,对古圣先贤完全丧失信心。这怎么办?这就没救了。他们这些都是高级知识分子,参加联合国会议的人都是博士学位,多半都是大学教授、政府里面高级官员,不是一般人。他对我发出这个信号,我真著急。想来想去,只有做一个示范点,搞一个小村、小镇,我们来做实验。做实验能不能成功?没把握,也是冒险,做总比不做好。做成功了,那很幸运,我有证明给你看,这不是假的;做不成功,以后这会就别开了,还敢说这个话吗?没有想到,所以我说真正祖宗之德,不是祖宗我们怎么可能有这样的成就?怎么可能说三个月搞成功,作梦都不敢想,可是事实摆在那里。我从这个成功我就深深相信,这个地球上不管怎么大灾难,中国决定不会灭亡。为什么?汤池做成功了,祖宗之德,三宝加持,中国决定不会灭亡,中国决定会影响全世界。
但是影响全世界,是《群书治要》,不是中国的武力,也不是中国的经济,也不是中国的科技,什么都不是。《群书治要》影响全世界,会带领全世界走向安定、繁荣、兴旺,带给全世界全人类的幸福美满,我们有这个信心。所以团结全世界的好人,什么是好人?有自信心的,相信祖宗的,就是好人。相信传统、相信祖宗的,我们好好的来做实验,实验点做得愈多愈好。每个洲、每个大的国家都有实验点,让全世界的人来看,来参观、来学习,就能做成功。好,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
欢迎关注悲智佛网微信公众号,长按图片,识别二维码

公众号名称:beizhifw 公众号ID:beizhifw
关注提示:可在微信上搜索 beizhifw ,在搜索内容中点击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