栏目导航

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-第101集

1970-01-01 08:00:00 字体大小:
点击进入视频 点击进入mp3 用安卓下载播放mp3

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 (第一0一集)  2013/1/1 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档名:02-040-0101
  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科注》第三百三十页,倒数第三行,我们还是从头看起:
  「《法华譬喻品》曰:如来有无量智慧、力、无所畏诸法之藏」。前面我们学到十力、四无所畏,四无所畏我们学到第二。我们接著再学习第三,「说障道无所畏,说障道者,说彼魔外(魔道、外道)障蔽圣道之法也。」这就是魔王外道的扰乱,让修行人不能证得佛果的方法或者是理论,在这里做障碍,佛都知道障碍的前因后果。佛知道,佛能不能制止?佛也不能制止。什么原因?这个里头就像《华严经》所说的无量因缘。实际上解决问题的理论与方法,佛在大小乘经都说到,我们真听明白、真听懂了,自然就很顺利通过。这些障道都是我们的增上缘,逆境、恶人来考验我们,看看我们有没有智慧,有没有定力顺利通过,这是说恶人。还有善人,魔也能变化善人、变做护法,非常热心护持你,你生不生贪爱之心?如果生贪爱之心,你也完了,你也堕落了。这个魔法,比那个正面用不善的方法更可怕。因为你遇到逆缘,逆境恶缘,你警觉性高,反而不容易;遇到顺境善缘,你完全不知道,久久就出问题了。到那个时候,时间长了,根已经扎下去,这个时候怎么办?审时度势,一个要问自己,一个要看众生有没有福。众生有福,我们自己有德行,魔障不住,魔也不敢障;自己没有德,众生没有福,魔得其便,无论顺境逆境、善缘恶缘,他都能够利用。
  中国老祖宗说的一句话,说得非常之好,「行有不得,反求诸己」,问题确确实实不在外面,在里面。顺境善缘不生贪恋,身心端正,大公无私,念念为正法久住,为帮助众生离苦得乐、破迷开悟,魔不障道,魔对你也佩服,也服了你,魔也变成护法。释迦牟尼佛在世,都表演给我们看了。我们自己衰了,佛弟子自己修行不如法,社会风气坏了,佛弟子也随著风气渐渐变质,这个时候魔王外道可以大行其道,甚至于将佛法灭绝。这我们看得清楚,学佛六十年之中,走过很多地方,什么境界都遇到。
  我这一生就是守老师一句话,「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」,一个方向,学释迦牟尼佛。佛是我们修行的榜样,是我们修行的准绳,我们向他看齐,他遇到这些事情怎么处理,我们就找到方法了。心要定,自私自利一定要放下,名闻利养要放下,七情五欲要放下。为什么?魔能得其便,都应用这些手段。修行修得很不错的,遇到大护法,这都是我自己亲自见到的,跟他有缘,送他供养,数字很大,建一个大道场,徒众多了,几千人、几万人,这一恭敬、一恭维,道心失掉,不出十年灾难现前,后悔来不及了。见利忘义,欲望障蔽了道心,在这条路上淘汰的,不知道有多少人,古今中外。于是我们就想到,佛为什么那么重视戒律?有原因,坚持戒律的人,严持戒律的人,不会被外境动摇。
  今天有个人来告诉我:法师,我有钱,我送你十个亿建个道场,你要不要?那我得冷静去想想,这个道场建了,真能够弘法利生吗?不可能。为什么不可能?时势不允许,缘没成熟。道场大,人众多,人都要是真正修道的人才行,不是真正修道的人,到这里来享福的,那就完了。这个要好好想想。所以我就想,这条路行不通,我不敢要。你给我十个亿,我这十个亿拿去印经,《大藏经》,拿去布施,你同不同意?他又不肯干,那就算了。今天这个时势,印经布施,这个功德大。你如果有十个亿,我劝你,你去建个广播电台、建个电视台,给我们一个频道,我们来播,这个功德大。我不全部要你的。我们培养志同道合的三、五个就不得了,每个人每天讲四个小时,有三、五个人,讲的东西累积下来,不断从网路、卫星向外播出,多少人得利益!自己居住,像现在这个方式很好,平平安安。这个道场送给人,人家不要,也没有人争,也没有人想进来,你就平安无事。这个年头平安就是福,平安就是道,财色名利不能惹,惹不起,一惹就完了。道场,印光大师讲小道场,别超过二十人,这种道场没人要。我们现在这种样子最好,不像道场,这是平民住宅区,有一个小房子做摄影棚就行了。自己网路也没有,我们只录像,录完之后送到外面去播放。在现前这个时代要想真修,这还是一个好方式。
  所以是佛菩萨安排的,我们自己没这个智慧,一生靠佛菩萨加持。这是早年章嘉大师教给我的,自己只要真正发心,将自己的身心奉献给佛菩萨,你一生都是佛菩萨照顾你,我这就放心了。一生从来没有为自己想过,我要为自己想,佛菩萨就不照顾了,护法神也不照顾了。为什么?你自己会照顾自己,他就省事了。我不照顾自己,他就一定要照顾,他不照顾不行。我听大师这个教训的话我很欢喜,这一生给自己不要操心了。念念在佛法,念念可以在,有缘可以在团结宗教,真正明瞭宗教教育的重要,宗教教育可以化解现在社会衝突,可以化解地球的灾难,可以帮助社会恢复安定和谐,我们念念念这些。
  天天不离经教,一有时间读圣贤书,学经律论。世法放下了,没有时间去涉及,电影电视、报章杂志完全拒绝了。现在我手机都不要了,以前还要一个,跟外头人联络;现在年岁大,不联络了,没事,天天念佛。你们要想我的话,念佛就可以了。念佛重要!念佛是第一桩好事,没有比这个更好。你要问我学佛六十多年,你得到什么?我得到就是阿弥陀佛,终于明白这句佛号的意思。这句佛号不可思议,我明白了,所以死心塌地,这一句佛号念到底。身外的事情随缘,这个缘对正法久住有帮助,对众生离苦得乐、破迷开悟有帮助,这是我们要问的第一个条件,我可以做。第二个条件,我有没有能力做?我做这桩事情有没有障碍?如果有能力做,我可以做。如果有障碍,可以不必做;没有障碍很顺利,行,可以做。随缘而不攀缘,我们这个路子才走得正、才走得稳,不偏不邪。至于外面人批评,那是他的事情,不是我的事情,现在这个时代,民主自由、言论自由、出版自由。我们在这个里面修忍辱波罗蜜,决定不能跟人结冤仇,学吃亏,学忍让。古人跟我们讲,「吃亏是福」、「难得糊涂」,它非常有道理,这是古大德成功经验之谈,这些都是我们重要的学处。
  我们学到障道这一条,在现前的这个时代非常普遍,如何顺应,随顺、应付,还要保全自己,这个要智慧、要善巧方便,最重要的就是表法。因为现在的社会,对于圣贤教育、宗教教育完全不明瞭,误会很深。不像从前,从前读书的人,他读过这些书,他对这个有他的分寸。现在没有接触过,完全不知道,有意无意破坏佛教的人很多。有意,他是别有用意;无意是人云亦云,自己不知道。无意的我们很清楚,为什么?我们自己在不认识佛教之前也是无意的,不是有意破坏佛教的。听别人这样说,佛教是迷信,我就相信它是迷信,也说它是迷信;看到学佛的,你怎么会迷成这个样子?到我学佛的时候,也有人这样子对待我,都是好心。好朋友、同事,甚至于老师都说,佛可以学,不能迷成这个样子,我出家,他说迷成这个样子。可是事实胜于雄辩,二十年之后再见面,他态度变了,我们碰到的时候:你的路走对了。他想走我这个路,我早他二十年,他跟不上了。我没有像他想像,出家之后去当个赶经忏做法会的这些法师,为亡者服务,我没干过,我连法会都没参加过。出家的时候,在寺庙里住过一年,以后跟李老师在慈光图书馆,前后大概住了十年,这是个教育的场所。
  李老师一生讲经教学。他为什么不天天讲经,一个星期讲一次?天天讲经就会有人找他麻烦;一个星期一次,一个钟点,算了,大家都忍受一点。所以时势之所逼,你就想多辛苦。一个星期讲经一次,教我们这些学生一次,三个小时;教我们传统文化,或者教古文,一个星期也一次,三个小时。他开的玩意多了,老师多才多艺,教诗词,他也开了个班,江逸子就是那个班上的,徐醒民教授就是古文这个班上的。台中莲社那时候有十几个班,超过十五个,老师自己去主持上课的大概有四、五个,所以他天天都有课,科目不相同。所以当时我们心里有疑,为什么不天天讲经、天天教学?不行,他比我们高明,我们想得很幼稚。他真正是个眼光看得远、看得清楚,审时度势,所採取的方式在那个时候,在台中三十八年,平安无事。走了之后,现在就没有了,学生比不上他。这就说明什么?一代不如一代,智慧一代不如一代,德行一代不如一代,福报也是一代不如一代,这都是事实真相。
  所以我们自己努力积德,断恶修善,积功累德,等时节因缘。等到什么时候,自己根本不要去想这个,为什么?佛菩萨安排,不操这个心,只要我天天修自己的,每天有长进,这就好。学问之道无他,不进则退。天天要精进,搞真的,不能搞假的。所以魔外障蔽圣道这桩事情,他们用的一些手段方法统统知道,不要放在心上,不能放在口上,我们平安通过。这个地方最重要的是忍辱波罗蜜。忍不是一昧著忍,如果我们有智慧,有真正的智慧,可以在这个境缘当中大幅度的提升自己。不能忍是往下堕落,为什么?会结冤仇。忍辱,我能忍,我们把他看作老师,他来出题考我们。每次出题我都通过,我都顺利过关,这就对了,这就提升了,在定力、在持戒、在智慧,统统向上提升。
  弘法利生,你是真正发心,像《楞严经》上所说的,「将此深心奉尘刹,是则名为报佛恩」,你的寿命长短,那是佛的事情,不是自己的事情,只要自己好好培养自己,佛门需要你,正法需要你。如果三十年之后,佛法的运起来,你三十年之后再弘法,寿命自然延长。我听说现在深山里头有修行人,还有一百四、五十岁的,他要有缘,将来他出来弘法,可能是一百六、七十岁。无需要考虑这些事情,考虑这些事情这不是佛法,这是世间法。世间法全不要放在心上,把戒定慧放在心上就对了。
  「无所畏者,如佛言,我说障法,故得安隐。」佛说的障法跟魔说的障法不一样,魔说的障法全在境界里头,佛说的障法是自心。最大的障碍是你对佛信心不足。信心不足从哪里来?你的自信心不足。你看,它是心法。自己对自己不相信,怀疑,所以你就怀疑佛法,怀疑圣贤之法,你外面再有诱惑、引诱,你思想就歪了、就邪了,你守不住,这就堕落。如果你自己能守得稳,信心坚固而不动摇,你顺利通过。我们看八相成道里头降魔,降魔之后才成道,魔要降不住,道就成不了。降魔,魔用什么方法来对佛?第一个是美女,天女来诱惑。表演给我们看的,这就是他所表的法。财色名利,这是他的手段,这些佛不动摇,就变化一些妖魔鬼怪,拿著武器、拿著火炬,要来杀释迦牟尼佛,要把你害死、杀死,用这些手段。佛有定力、有智慧,这就现在讲的念力,佛有至善的念力,把魔王这些军队,就是魔军,武器都变成莲花,拿著武器,武器全部都变成莲花,魔一看就吓跑掉,立刻就退了,威武不能屈。这一关通过,通过就成佛了。不经过这个考验成不了佛,一定要经过这些考验。
 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,又何尝不是考验?五十三位善知识,有表正法的,也有表贪瞋痴慢的,关关都得通过,后面才能够证果。这五十三关,有一关不能通过,你就被它卡住,在这个关里走不出去。五十三位善知识,男女老少、各行各业,就是社会实际状况。我们从早到晚,接触的这些人事物,那就是五十三参。这些人事物全都是善知识,你只要没有起心动念、分别执著,统统是善知识,都是佛菩萨;起心动念、分别执著,他们是六道众生。记住,境随心转,你的心是佛心,你看到一切人事物全都是佛;你是菩萨,你看一切众生人事物都是菩萨;我们是六道的心,看这些全是六道众生,真的境随心转。我们要转自己,不要转别人,转别人是决定不能成就的,自己转了,外面境界都转了。
  所以念佛人怎样才能往生?心里头是阿弥陀佛,看到外面所有的人全是阿弥陀佛。真的不是假的,不是把他当作阿弥陀佛,不是的,他真的是阿弥陀佛。为什么?阿弥陀佛是自性,所有一切众生、万事万物都是自性变现的,阿弥陀佛变现这个人、变现那个人,变现这个事、变现那个事,他什么都能变,你看看,全都是的。这个世界真正是极乐世界,问题这个境界我们能不能转过来。为什么他能转过来?他没有起心动念,转过来了,他没有分别执著。我们转不过来,我们有起心动念、有分别执著,这才是佛所讲的障道。人真正能够放下起心动念、分别执著,谁能障你?你成了究竟圆满佛。放下执著,于一切人事物不执著就是阿罗汉,不分别就是菩萨,不起心不动念就是佛,这经上讲了多少。所以魔在哪里?魔就是起心动念、分别执著,这是魔的根。这个东西拔掉,连根拔除,诸佛菩萨全都现前。
  所以,世尊说法无所畏,故得安稳,安稳就是三昧,三昧就是大般涅槃。「得无所畏」,得三昧才有无所畏,「在大众中,作师子吼,能转法轮」,真有能力教化众生。众生一切疑难杂症,都从阿赖耶出来的,菩萨转八识成四智,所以世出世间一切法他不学都能解决,你问他,他就会给你解答;你不问他,他什么都不知道。他的心是空的,一无所有,一尘不染,所以清净心、平等心。清净平等是觉悟的心,我们的经题「清净平等觉」,清净平等觉就是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就是清净平等觉。清净平等觉就是大般涅槃,清净平等觉就是无碍智慧、就是无所不知,是一不是二,佛能说。谁障碍我们?自己障碍自己,怪别人那是罪加一等,哪有这种道理!所以对于理事、性相、因果要透彻的了解,你才能得安稳,得无所畏,在大众中就能够教导大众,帮助大众破迷开悟,离苦得乐。这桩事情,「诸沙门、婆罗门」,这是讲一般修行人;「若天魔梵」,这是诸天,天神;「若复馀众」,那就是等等,其他的这些大众,「实不能转」,跟佛、跟法身菩萨不能比,「是为说障道无所畏」。
  最后这一条,「说尽苦道无所畏」,这真离苦了。尽是什么?苦灭尽了,没有苦了。尽苦道在事上讲就是极乐世界,极乐世界苦没有了。怎么没有的?这是阿弥陀佛五劫所结得的大愿、无量劫修行功德之所流出,他建造的这个极乐世界,一切众生到那个地方苦没有了,所以叫极乐。为什么没有了?你阿赖耶识的苦,这个种子没有断,带业往生,但是带到西方极乐世界,阿弥陀佛就把你转过来,转得很快,你自己都不知道。所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虽然有四土三辈九品,皆作阿惟越致菩萨,这不可思议!十念必生是十八愿,皆作阿惟越致菩萨是第二十愿。这个法门,若是菩萨听到,他决定放下万缘,一心专念阿弥陀佛。为什么?他知道,凡夫要修成阿惟越致菩萨得要无量劫,多长的时间!到极乐世界,一生就成功了。但是这个法门是很不容易遇到的,「人身难得,佛法难闻」,净土是难中之难,没有比这个更难的。
  我今天好像看到有个同修有几个问题,我没有带来,明天记住带来,我来给大家解答。他对于刘素青居士,就是刘素云的姐姐往生这个事情,提出几个疑惑点,他怀疑不是真的。她这个事情是真的,虽然她有病,有病不碍发心,发心病就转了。她发心表法,你看她前面这一段,往生的时候欢欢喜喜的走了。走了之后又回来,那是真往生了,回来干什么?回来做第二次的表法。前面是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后面再给你演一场,跟演戏一样的,演一个普通人,不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她怎么走的?走得很痛苦。佛在经上讲,阿赖耶识离开身体,那个痛苦就像生龟脱壳,乌龟把壳扒掉,活活的把它扒掉,你去体会那是多痛苦。她表演这个样子,刘素云看到都流眼泪。旁边有人提醒她,她是演戏、是表法,是让人做两个强烈的对比,你看是往生好,还是搞轮迴好。搞轮迴,死就是很苦,八苦里头生老病死。死要不是非常痛苦,怎么会列入八苦里头?八苦之一。
  生也苦,在母亲子宫里头住十个月,这十个月,佛在经上称它作胎狱,那个痛苦跟地狱一样。母亲起心动念对他都有影响,起个不善念头,他苦不堪言;起个善念,他比较舒适一点。母亲喝一碗冰水,他就像在寒冰地狱;喝一碗热汤,他就好像在八热地狱。所以中国古人有智慧,懂得胎教,母亲怀孕这十个月身心端正、心地清净,所有一切恶念都没有,处事待人接物就像佛经上说的「柔和质直」,态度柔和、心地真诚。为什么?让胎儿学,胎儿秉承这个正气,这个小孩出生之后非常好教。母亲要不知道,情绪化,这小孩就不好教。为什么?他秉受的是非常杂乱的念头,而且善念少,恶念多,就是小孩在胎中已经种下不善的种子,这个事情就麻烦。现在人不懂,没有想到这么严重,古人都想到了。
  所以尽苦道是我们自己修行的目标,离一切苦,真的离苦。「说能尽诸苦之道法也」,道是理论,法是方法,佛能给我们说怎样把苦离尽,离乾净,这些道理跟方法,大乘经上说的。离究竟苦,得究竟乐,得究竟乐是证大般涅槃,在净土教里面回归常寂光,究竟苦乐都得到,苦尽了,乐现前,那个乐是得大自在。大自在里面举了一个例子,能现身。自性里头什么都没有,能现身。现身要缘,缘不缺,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在讲经教学,这个波立刻也是周遍法界,法身收到,收到这个信息这就是缘,佛在那里讲经了,去听经。现身,现个菩萨身、声闻身,什么身都能现,现身到佛面前供佛修福、听经修慧,福慧双修。是自己真听经、修福修慧吗?回归常寂光,福慧圆满了,圆满还要修吗?圆满还要修。为什么?还有许许多多凡夫没有圆满的,他在做样子给别人看,表法,为众生不为自己,这就是序分里头六种成就的众成就。佛在那里讲经说法,听的人愈多,影响愈大,外面的人看到,那么多人在听,大概是有道理,我也去听听。如果看佛讲经,三个、五个人听,算了,没人听,再也不要去了。那是谁?都是这些菩萨,都是这些法身、诸佛如来,他们变现好多各种不同不一样的人都在听经。其实他们都是如来示现的,法身菩萨示现的,都不是真的,让这些有缘的人一看到赶紧去听,所以他们做影响众。也有特别缘分的,跟他有缘,他就现身去教他们,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,得真的大自在!
  虽现身说法,没有起心动念,妙就妙在这里。《还源观》上四德的第一德「随缘妙用」,随缘是现身,妙用是没有起心动念。所以这在三空三昧里面,他们起心动念做种种示现,都跟三空三昧相应,「无作而作,作而无作」,他是这个境界。不像我们,我们起心动念造业,言语造作也造业,全落在阿赖耶里头;他们没有阿赖耶,没有地方落,所以他们根本就不造业。无论现什么身,无论说什么法、表什么演,他都是清净平等觉,这叫妙用,这叫得大自在。成就众生痕迹都不落,妙!真妙。
  我们看底下文,「无所畏者,如佛言,我所说圣道,能出世间,能尽诸苦,故得安隐,得无所畏,在大众中作师子吼,能转法轮」。佛说的话字字句句真实不虚,他所说的是圣道。圣是佛,贤是菩萨,他所说的是成佛之道。佛教化众生,对三种不同的根机,对下根人讲转恶为善,对中根人讲转迷为悟,对上根人讲转凡成圣。净土宗是上根,是教你快速转凡成圣,这是圣道,净土是圣道,不思议的圣道。能出世间,这个世间不仅是六道,是十法界,净土宗能帮助你一生出十法界,西方极乐世界不在十法界里头,这个利益太大!世出世间没有比这个利益更大了。
  「能尽诸苦」,能尽诸苦包括等觉菩萨。等觉菩萨还有苦吗?有。什么苦?最后一品生相无明习气没断,这就是他的苦。这个习气断掉之后,他就升级,叫妙觉如来,这个时候实报土不见了。实报土是无明习气成就的,有无明习气它就在,就看到它,无明习气一断就没有了。这个东西断了,实报土不见了,出现什么?出现常寂光。我们用现在的话说,融入常寂光,跟常寂光融成一片,身没有了,土也没有了。常寂光就是身、就是土,在哪里?无处不在,无时不在,遍法界虚空界。法界虚空界是它变现的,它是能生能变。这一融合,我们能想像得到,一切诸佛无量劫所修的功德,如果我身跟他们融成一片,一切诸佛修的功德我有没有?一切诸佛的智慧我有没有?统统融成一起,他的智慧就是我的,他的功德也是我的,融成一片。所以从那个地方再现身,再教化众生,那真叫无量智慧、无量善巧方便,一切都无量。于是我们就晓得,常寂光里头有多少佛?无量无边无数无尽。就怕我们不能进去,一进去就回归自性,自性样样都是无量无边无数无尽,就统统圆满,这真正不可思议的境界。净宗是真正的捷径,哪有路子比这个更方便的?找不到了,没有第二条。这一部经就是不可思议的经典。我们很感激刘素青居士,她看到我们学得这么辛苦,而且还怀疑,很多人半信半疑,她来作证。给佛法作证,给净宗作证,给夏莲老会集本作证,给黄念老集注作证,也给我这些年来讲这部经作证,最后给专念一句阿弥陀佛往生的人作证,这个心发得圆满,太难得了!
  能尽诸苦,「故得安隐」,这个安稳是真的安稳,永久的安稳,它不是生灭法,它是真常,它不是无常。「得无所畏」,安稳是定,无所畏是慧。「在大众中,作师子吼,能转法轮」,他能说,他能表演。「诸沙门、婆罗门、若天魔梵、若复馀众,实不能转,是为说尽苦道无所畏。」这个说法跟前面一样,意思相同。
  我们现在接著看念老的注解。底下接著,「能与一切众生大乘之法」,这就是佛,这个大乘是指一佛乘,不是大小里头的大乘,这个大是赞叹。《法华经》上所说的,诸佛如来,「唯有一乘法,无二亦无三,除佛方便说」,这个意思要懂。佛是无尽的慈悲,他证得是圆满的,但是众生未必能接受,所以这里讲「但不尽能受」,这句话很重要。众生根性不相同,所以释迦牟尼佛的示现,讲经办学他要分几个阶段,由浅而深、由小而大,他要这样办法。开始讲阿含,讲小乘,大家没有接触过大乘。小乘讲什么?讲伦理、讲道德、讲因果,劝你做个好人,这大家听了喜欢,能接受。小乘法就好像办小学。佛这些都是教我们。
  我们今天这个佛教搞得失败了,到处讲经教学都讲大乘经,他底子根本没有,小学中学没有念过,突然就把研究所的课程,《华严》、《法华》搬来给他讲,这怎么能懂?错了。开始讲从哪里讲起?从小乘讲起。佛自己说过,在《佛藏经》。《佛藏经》是一部经,不是《大藏经》,分量不大,里面有这么一句话,说「佛子不先学小乘,后学大乘,非佛弟子」。这释迦牟尼佛讲的,你小乘根没有扎好,你就学大乘,这不是佛弟子。学成了,佛也不承认你是弟子,为什么?你把规矩破坏了。你是天才你可以,一般人不是天才,你怎么可以躐等?一定要考量多数人,不能以自己为例子。所以一定是先学小乘,后学大乘。我们看到斯里兰卡的例子,我们很喜欢,它小乘落实了,那个基础上再学大乘容易,他有根。小乘教不但要讲,要落实,都变成日常生活,真得受用。大乘,帮助他拓开愿力,发大心,去求高深的理论,这高深理论都是自性里头本自具足的。所以有小乘的基础,开发大乘不是难事情。
  所以佛教众生,首先十二年阿含,接著八年方等。方等好比中学,做为大小乘当中的一个连接,这办中学,大学的预备班,八年。再讲般若,般若是大乘,讲了二十二年。佛讲经四十九年,几乎佔一半的时间,这就是佛主要说的。大乘讲什么?大乘讲「一切法无所有,毕竟空,不可得」,这个跟小乘人讲不行,把人都讲跑了。你看,佛用了二十年的时间,基础奠定了,再跟他讲这个事情,不断反覆讲,让大家接受,知道这是事实真相。真知道了自然放下,放下就证得。你学了,学了放不下,你是大乘学者,但是你的行持还是小乘,为什么?没用上。所学的一定要用上,变成自己的生活。大乘生活是完全放下。
  佛是彻底放下,为我们表现的三衣一钵,日中一食,树下一宿,彻底放下。做到了,做出来给你看。心里头痕迹都没有,一个念头都没有,不起心不动念,这是佛。起心动念,没有分别执著,连分别执著的习气都没有,这是菩萨,别教的三贤菩萨。真正是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起心不动念,别教的初地菩萨,圆教的初住菩萨。这些人是住报土的,住实报庄严土的,他到我们这个世间来是应化身。应身是什么?应身是投胎,示现八相成道,投胎来的,这是应身。化身,那是不晓得从哪里来,也不晓得他到哪里去,我们就遇到了,遇到认识了,在一起办事。像虚云老和尚生病,朝山生病,遇到一个乞丐,那个乞丐是文殊菩萨的化身,虚老和尚不认识,不知道。这个乞丐一直照顾他,每天出去讨饭,回来供给他,到山上找一些草药给他治病,病治好之后,他还讨他的饭,老和尚再去朝山。可能前面病也没好清楚,老和尚不好意思让人家照顾,就勉强去朝山,一个多月之后又生病,又碰到这个乞丐,还是这个乞丐照顾他。两次照顾他,差不多一个多月,在一起。熟了就话家常,问他你的贵姓、名字,他告诉他,他叫文吉,文章的文,吉祥的吉,叫文吉。住在哪里?他说我就住在五台山,你到五台山就问我,五台山的人都知道。等到他拜到五台山之后,这个路上救命恩人,五台山人,到处去问,没人知道。拜到寺庙里面,文殊菩萨的道场,问这里头出家人,有没有人认识这个人?人家告诉他,那是文殊菩萨化身,恍然大悟。化身!化身是当处出生,随处灭尽,来从哪里来不知道,走了以后到哪里去也不知道。实际上根本就没有离开你,不现身,暗中照顾你;你真需要,他就现身照顾你。这种例子,典籍里头记载很多,《神僧传》里头很多,连古人读书笔记里头都有,纪晓岚的《阅微草堂笔记》里头有,很多,《子不语》里头有,《聊斋志异》里头有,这是有名的几部书。古人笔记记载这个很多,这不是假的。学佛的人,佛菩萨照顾你;真正发心,佛菩萨就在你周边,你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,点点滴滴全看到。
  美国的修.蓝博士,在我们摄影棚里头告诉我们,我们起心动念桌子知道、天花板知道、墙壁知道、地板知道。我们只听说江本博士实验水知道,什么都知道,一点都不假。你要知道,佛菩萨都在我周边,一天到晚围绕著我,我根本就没有办法离开,你能起个不善念头吗?好意思吗?能动一个恶的念头吗?你认为别人不知道,那叫自欺欺人。我们现在晓得《还源观》上讲的三种周遍,念头才动遍法界虚空界,周遍法界。所以我们起心动念佛菩萨知道,法身菩萨没有一个不知道的。我们身体状况他知道,为什么?身体状况是物质现象,物质现象是波动现象形成的,也是一秒钟一千六百兆次的波动,这个波动的信息都传到,我们身体状况他知道。他知道,他能不照顾吗?但是我们有点小病小痛那是活该,你自作自受,要受一点折磨。如果你身体很强壮,佛来照顾你身体很好了,可能你又搞杀盗淫妄去了。所以古人常说,「比丘常带三分病」,为什么?想做坏事,身体不行。这都是佛菩萨安排的,你没有这个体力,没有这个精神,可是你修行够了,够用了。
  没有一时一刻不照顾的,这才知道佛菩萨对人,对于真正想修行的人,照顾得无微不至。你要想还俗结婚,他也不干扰你。我的剃度师心悟法师,我出家一年之后他还俗,跟常常照顾他的一个女居士结婚,佛菩萨没有阻止他。我们一心一意专注在佛法里头,章嘉大师教我学释迦牟尼佛,劝我出家,劝我学释迦牟尼佛,我走这条路子。走得虽然很辛苦,但是也没有受什么罪,也是平平安安度过。障难很多,但是都没有被它障住。所以佛菩萨安排,这个好!自己不要操一点心,全部精神用在经教上,用在念佛上。
  弘法利生,缘分,有缘的地方去,没有缘的地方不要勉强,缘有聚有散。现在我们用卫星、用网路、用光碟,这个缘结得广,没有障碍,结得多,许许多多念佛成就的人、真正往生的人,跟我没见过面。刘素青跟我没见过面,我听说我们前年所讲的《大经解演义》,一千二百个小时,她从头到尾听了一遍。听得不多,大概有几种,这是一部大的,念佛往生了。往生前五天,每天他们都给她录像,跟她谈话,这个光碟送到我这里我才看到。诸位看这个光碟特别要留意,就是她预先告诉人家一个信息,就像密码一样,「二0一二,一一二一一二」,好像是个密码。她的妹妹,就是刘素云居士,分析这个密码,她说前头是年,十一是月,十一月,二十一号是日期,后头一二是十二点钟。她走的时候一秒都不差,十二点钟之前跟很多人在一起有说有笑,时间一到真的就走了。她看到阿弥陀佛,别人看不到,她坐上莲花了,别人也不晓得。所以刘素云就预先告诉她,你那个动作样子要表演给我们看看,你怎么样坐到莲花上,她都把那样子做出来了。你看她那个样子,看她的表情,她离开身体见到佛那种欢喜,满面笑容,准时离开。而且给大家说我速去速来,我去得很快,我也会很快就回来。回来什么?第二次表法,如果不是往生极乐世界,你看阿赖耶离开身体是多痛苦。你看,对比一下,让你自己选择,你要选择像她那样快乐走的话,那就念阿弥陀佛。她说她的表法,最后一个就是表这一句佛号往生净土,是真的不是假的。
  所以这个法,佛确实是一乘法,众生不能尽受,所以才开为三乘。《法华经》上讲,「唯有一乘法,无二亦无三,除佛方便说」,这三乘是佛的方便,人能看得见的。《华严》是看不见的,《华严》是定中讲的,五时我们说四时,阿含、方等、般若、法华,这四个时期。阿含是小学,方等是中学,般若是大学,法华是研究所,到法华讲一乘,完全讲成佛之道。所以要循序渐进,不能躐等。躐等的人有,不是凡人,佛门里面讲上上根人,像惠能大师,那个可以。世尊表演的也是上上根人,开悟之后一切法自然通达,没人教。佛所说的,从阿含到法华,都没有人讲过,没人教他,完全是自性里面自然流露的。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说,「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」,就这句话。具足什么?具足智慧,具足德能,具足相好,具足无量无边功德。所以佛法教学里头,主要的目标是要教你见性,不是别的,所有教法都是教你见性,这个地方讲的涅槃就是见性。我们看到刚才所学的「四无所畏」,四无所畏里面讲的安稳就是明心见性。安稳是大定、是三昧,起用的时候是智慧,无所畏是智慧,无所畏是没有障碍。这就是为什么说方便,说大中小三乘。
  下面,「舍利弗,以是因缘,当知诸佛方便力故,于一佛乘分别说三」,三乘这么来的。教化众生一定要从基本的教起。我们这么多年来,我学佛所看到的,这六十多年,早期还有不少的老和尚讲经,现在没有了。但是讲经都是讲大乘经,而且都是讲古人注解。讲古人注解本来没有错,但是它有问题,古人说的东西,我们如何把它变成现在生活上来解决问题的,这个说法大家得利益;如果完全照古人那个说法,学佛很糟糕。唐朝的注解给你讲了,你要学唐朝人,那谁都不愿意。我们生活在二十一世纪,怎么能教我们学做唐朝人、做宋朝人?这讲不通。所以佛法,我们学佛基本的概念,要真正得到佛法的真谛,无论是理,无论是方法。
  佛家是现代化、本土化。怎么知道的?你看看佛灭度之后,佛的弟子四面八方去传教,去讲经教学,在哪个地区,完全没有违背那个地区的文化、那个地区的风俗习惯,没有,他融入了。传到中国来这一支,他也不披印度的袈裟,穿中国的礼服。海青是中国礼服,汉朝的,大袖子宽宽的,汉朝礼服。他就接受了,过中国人的生活,这个我们才会欢喜;要叫我们去学印度人,过印度人的生活,这讲不通。其他宗教就不如佛教,佛教非常活泼,入境随俗,普遍受到人欢迎。基督教传入中国就不行,因为它不随俗,它不教你孝顺父母,不准供祖宗牌位,这中国人就麻烦了。抗战胜利之后我在南京读书,补习英语,有个老太太,美国人,虔诚的基督教徒,跟我讲基督教在中国很可怜,传教一百年了,全中国信仰基督教的还不到一百万人。一百年了还不到一百万人,你就想有多难。为什么难?它不能中国化、不能本土化、不能现代化,所以它就难。佛教这么容易,就是说它跟你本土化、现代化。我们永远记住这个原则,无论到哪个国家、地区,立刻就随缘,所以大家欢迎;一定要坚持我们的,就行不通。
  现在这些年,由于交通便捷、资讯发达,人与人的关係愈来愈密切,大家都来做反省,如果我们不包容,在社会上行不通。一定心量要拓开,要包容,包容不同的族群、不同的宗教、不同的文化,这个世界才真正能走向和谐。世界大同,天下太平,包容才可以做得到,要坚持自己的就没有法子。所以现在我们提出要广学多闻,就是所有宗教经典我们都要涉猎,为什么?我们要往来,知己知彼。如果连自己不知道,别人也不知道,这就很难相处;知道自己也知道别人,很容易相处。这是活在现在不能不干的。在古时候,佛教在中国,你看佛门弟子哪一个不学儒?哪一个不学道?他要融入这个社会。中国人很厉害,少林寺的那块碑,就是「三教九流混元图」那个碑,他们告诉我是唐肃宗时代建立的。唐肃宗是唐明皇的儿子,那是安史之乱平定之后,唐明皇死了之后他儿子继位,那个时候做的。距离现在一千三百多年,你看中国人就讲族群大团结、文化大团结、宗教大团结,就这个概念了。这是近代,也不过就是二、三十年的思想,提出多元文化;中国提倡多元文化,一千三百年前,都领导这个世界。要互相学习,要互相关怀、互助合作,共同努力化解衝突,促进安定和谐。所以晓得世尊说法非常活泼。
  下面引用《法华文句》,这是《法华经》的注解,智者大师作的,《法华经》注解里头权威的注解,法华宗所依的。这里面讲,「方便者,门也。为真实作门,真实得显,功由方便」。这就是说,如来对于方便,善巧方便非常重视,所以才能够顺利度一切众生,帮助众生破迷开悟,离苦得乐。实相般若,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就是方便般若,就是方便法门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到此地。

 

欢迎关注悲智佛网微信公众号,长按图片,识别二维码

公众号名称:beizhifw   公众号ID:beizhifw  
关注提示:可在微信上搜索 beizhifw ,在搜索内容中点击关注

老法师念佛 老实念佛 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 佛经故事 净土圣贤录文言文 来佛三圣永思集 净业三福 了凡四训 弟子规 太上感应篇 十善业道经 三皈依传授 认识佛教 沙弥律仪要略 五戒十善 修六和敬祈祷文 净土五经 刘素云老师复讲大经 净土圣贤录 布施的功德 净土大经解演义 科注全集 净土大经科注 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净土大经科注(第五回)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