栏目导航

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-第213集

1970-01-01 08:00:00 字体大小:
点击进入视频 点击进入mp3 用安卓下载播放mp3

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 (第二一三集)  2013/3/9  马来西亚华严讲堂  档名:02-040-0213
  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跟我念三皈依:阿阇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从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两足中尊;皈依达摩,离欲中尊;皈依僧伽,诸众中尊。阿阇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从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两足中尊;皈依达摩,离欲中尊;皈依僧伽,诸众中尊。阿阇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从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两足中尊;皈依达摩,离欲中尊;皈依僧伽,诸众中尊。
  请看《大经科注》第四百七十八页,我们从第二行,倒数第二句看起:
  「所言顺理而发心者:信解诸法皆如幻梦,非有非无,离言绝虑。依此信解,发广大心。虽不见有烦恼善法,而不拨无可断可修,是故虽愿悉断悉修,而不违于无愿三昧」。前面我们学到这个地方。无愿三昧,参考资料里头有,第一,空三昧,第二,无相三昧。我们学到这个地方,把这一段念一遍。「无相三昧,是与灭谛之灭、静、妙、离四行相相应之三昧也。涅槃离色声香味触五法,男女二相,及三有为相(除住相,指生、异、灭)之十相,故名为无相。以无相为缘,故名为无相三昧」。这个里面,后面有个表解,无相三昧这是就灭谛,灭静妙离,灭,诸漏已尽,生死已断,我们学到这个地方。
  我们再看下面,静、妙、离这三个行相。「静:观三毒皆无,此心不乱,有明照作用,故静」。三毒贪瞋痴,三毒皆无,万法皆空。怎么观?《般若经》上给我们讲的总纲领、总原则,一切法无所有、毕竟空、不可得。这一切法里头包不包括三毒贪瞋痴?当然包括。为什么三毒皆无?众生迷失自性,不明实相,执著以为有,这个有是从这儿来的。如果明瞭三毒是从末那识来的,末那识的三毒从哪里来的?是迷失自性戒定慧来的。戒定慧三学叫三无漏学,是自性本来具足的、本有的,这个意思就深了。迷了的时候,戒就变成贪毒,定就变成瞋毒,慧就变成愚痴,变质了。我们如果一觉悟,三毒就回归到戒定慧了,说明戒定慧是真的、是性德,自性本具的。
  贪瞋痴确实是假的,六道众生有,四圣法界就没有了。六道众生是同居土,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的同居土;四圣法界是世尊的方便土,方便土最低层的阿罗汉,阿罗汉已经把见思烦恼断掉了。贪瞋痴是属于思烦恼,思烦恼就是《百法》里头所说的六个根本烦恼,一切不善都从这个地方衍生出来的。所以,具足这六个烦恼,才有六道轮迴的幻相,六道轮迴从这儿生出来的;这六个烦恼没有了,六道轮迴就没有了。六个根本烦恼,前面五个就是贪瞋痴慢疑,后面加个恶见,这个恶见就是见烦恼,五种见惑归纳为一个,称为六个根本烦恼。
  恶见是错误的看法,三界九地一共有八十八品,世尊在教学把它归纳为五大类,身见、边见、见取见、戒取见、邪见,这是错误的看法。五种见惑要是断了,在小乘证须陀洹果,在大乘,圆教十信菩萨初信位。虽然是小小圣,他真的是圣人,为什么?三种不退转里他得到了一种,位不退,他决定不会退到凡夫位。没有佛出现在世间,他天上人间七次往来,决定证阿罗汉果;换句话说,决定将三界八十一品思惑断尽,就是贪瞋痴慢疑断尽了。这个东西断尽,三界的因没有了,六道的因没有了。这就是六道里头的生死断了,超越六道轮迴,生到四圣法界声闻界里面。所以三毒是假的,根本就没有这个东西。我们现在这个悟是解悟,我们知道有这回事情,但是没有把贪瞋痴放下,依然贪瞋痴还在起作用,换句话说,出不了六道轮迴。知道它是假的,应该要放下。果真放下,你就证须陀洹果,在小乘,在大乘,恭喜你,你是初信位的菩萨,你入佛门了,你是真正的佛弟子。
  没有放下,知道的再多,能说不能行,不是佛的真弟子,出不了六道轮迴;换句话说,在六道里头还是要搞轮迴。真正放下,证得大乘初信位的菩萨,他就不再轮迴了,也是天上人间七次往来,一次提升一个等级。这个是初信位,寿命到了生天,在天上修行证得二信位,寿命到了又到人间。在人间修行证得三信位,再到天上证四信位,再到人间证五信位,再到天上证六信位。再到人间,第七次,第七次在人间寿命终了,他就证阿罗汉,七信位。七信位不在六道了,在四圣的声闻,八信是缘觉,九信是菩萨,十信心满就示现成佛,这是十信成佛。十信成佛虽然是佛里头最低的佛,他有能力现八相成道,能像释迦牟尼佛这样教化众生。十信心满就是圆教初住,他要不到世间来,如果在华藏世界,他就是华藏世界初住菩萨,《华严经》上说的。这叫法身大士,这个地位上证得圆满的三不退,位不退、行不退、念不退。
  此心不乱,初果、初信三毒没有了,转三毒为戒定慧,或者是转三毒为三慧,三慧是闻思修三慧,这个心不乱了。先得的是事一心不乱,超越六道轮迴,在四圣法界修行,证得理一心不乱就入初住。所以他有照的,这个心有照的,清净心得到了。理一心不乱是平等心,我们经题上「清净平等觉」,清净是事一心,往生极乐世界,生方便有馀土;平等是理一心,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实报庄严土;后面有个觉,觉就是此地讲的明照作用,心明照见万法的实相。所以这是静。
  「妙:观出离三界,无诸忧患,故妙」。在小乘是阿罗汉,出离三界了,在大乘七信位的菩萨,脱离六道轮迴了。六道轮迴里头有忧虑,有善恶报应,善恶报应是患累,永远没有了,证得七信位就永远没有了。「离:观一切灾害,皆已远离」。一切灾难没有了,一切伤害没有了。为什么?小乘是四果罗汉了,大乘七信位菩萨,在断证的功夫他们是平等的,统统断见思烦恼。智慧不一样,智慧,小乘不如大乘。大乘七信位的菩萨断烦恼跟阿罗汉是一样的,断见思烦恼,但是七信位的菩萨智慧高,高妙,阿罗汉比不上。
  我们再看后面的这一段,「三、无愿三昧,旧云无作三昧,又云无起三昧」。这些都是翻译经这些翻译的法师,他们用的名称不一样,其实一桩事情。无愿就是无作,也叫无起。它「是与苦谛之苦、无常二行相,集谛之因、集、生、缘四行相相应之三昧」。我们看十六行相,苦谛里面,苦、无常。「观此身是苦」,有身就有苦,心有忧喜,身有苦乐。苦是真的,乐是假的,这个道理佛弟子一定要懂。「无常」,无常就是它不是永恆存在的,它是「因缘假成,故生灭无常」。现在我们学过世尊跟弥勒菩萨的对话,这一段的对话,跟现代的量子力学家发现物质的根源,物质到底是什么,讲的是一桩事情。
  精神现象跟物质现象全是假的,物质现象现在知道了,这个奥祕完全揭穿了,是起心动念波动现象的一个幻相,产生的幻相,物质现象。所以科学家说明,物质的本质是意念,物质的基础是念头。由这个地方明白了一个事实真相,念头可以控制物质,这是科学家最新提出来,「以心控物」。佛法里头虽然没有讲以心控物这个名词,这个事相也说得很清楚、很明白。经典里头有相由心生、色由心生,相、色都是物质。五蕴里面讲色受想行识,那个色就是物质现象,受想行识是心理现象,就是精神现象。说明物质跟精神是一体,永远不能分割,有受想行识必定有色,色就是从受想行识生的,有色必定有受想行识。
  日本江本博士的水实验,就证明这个事实真相。水是物质,一滴水,很小的一滴,小到什么程度?我们拔一根汗毛,这一根汗毛沾一滴水,你把这一滴水放在玻璃片上,你到显微镜下去看。这一滴水它会看,各种不同国家的文字它全都会看,它不会看错。它会听,我们没有学过外国语言就听不懂,水会听得懂。水还懂得人的意思,你这个念头是善是恶它全晓得。如果把我们的念头对著它,它马上接收到,它的反应从结晶里面可以看见。江本搞了十几年了,做得很成功。我告诉他,不但水会看、会听,懂得人的意思,任何物质现象全懂得,不是只有水。微尘懂得,一粒沙,沙懂得。
  美国修.蓝博士参观我们摄影棚,告诉大家,我们起心动念,这桌子知道,坐的椅子知道,天花板知道,地板知道,墙壁都知道,你能瞒谁?何况这些天神、鬼神、诸佛菩萨,没有一样东西不知道。其实它们所发的信息,我们也完全都接收到,虽然接收到,什么也不知道,没有感觉。这是什么原因?我们的接收器出了毛病,是收到了,没有反应,我们接收的这个机器坏了。那要修行,修定,定能够恢复我们六根的能力,就是眼耳鼻舌身意,只有定才能恢复。我们的原因就是不定,心是散乱的,所以整个宇宙的信息到我这里来,我们没有感觉,麻木不仁。
  修行人定功愈深能量愈大,大概到阿罗汉,像我们起心动念他全知道,不但知道现在,还知道过去、知道未来。大乘经教上说的,到八地菩萨那个定功,遍法界虚空界所有一切现象他全知道;就是那个信息他收到完全清楚,一点都不模糊,等于说他的六根的根性完全修复了,没有一点障碍。我们的六根现在有障碍,障碍就是你的心散乱,你的清净心没有了,你的平等心没有了,所以不觉。恢复清净平等,这个觉就恢复了,你没有不觉的。我们称佛为大觉,佛就是觉的意思,确确实实无所不知、无所不能。这两句话是一般宗教对上帝的赞叹,上帝是不是全知全能,我们不知道,可是八地以上的菩萨真的是全知全能。无所不知、无所不能,称赞八地以上的决定是正确的。
  我们要想恢复我们的能量,六根的能量,那就是修清净心,修清净心就得万缘放下。首先放下的是自私自利,要破身见,这证小乘初果。要慢慢把心量拓开,放下边见。边见里头最重要的就是放下对立,学著不跟人对立、不跟事对立、不跟一切万物对立,不对立就是一体,也就我们常讲的包容。包容还有痕迹,你我执没有放下。包容能包容的念头都没有,你是真放下了,如同法身菩萨一样,这就对了。
  无常,确实,哪一法不是因缘生的?《中观论》上佛说,诸法因缘生,我说即是空,跟《般若经》上所说的完全相应,一切法,是说真的,它无所有,毕竟空,不可得。这些话佛对初学不说,什么时候说的?方等最后,般若时候就常讲了。方等是什么时候?佛教学已经教了二十年了,大家跟佛学都学了二十年,大概二十年最后的二、三年,佛透这个信息。二十年之后,在第三个阶段,般若,佛就常常提醒大家。解悟没有问题,都知道,没有证得,没有亲眼看到。八地以上看到了,看到之后,这叫彻底放下。能够听佛讲到立刻能放下,在佛法称之为上上根人,这不是普通人,普通人做不到。
  释迦牟尼佛为我们示现的,上上根人,世尊八相成道里头,我们要细心去体会,你才了解他在教学。他十九岁放弃王位,捨弃宫廷荣华富贵的生活,出去做苦行僧,去参学,这是为我们示现,放下烦恼障。佛法讲两种障碍,障碍著我们不能明心见性,障碍我们清净平等觉,烦恼障碍你清净。去参学,参学十二年,到三十岁,十九岁出去参学,到三十岁十二年。大概印度知名的这些学者、大德们,宗教里头大德,统统都见过,都跟他们学过。这是什么?知识分子,好学、多闻,做这个样子给我们看。因为这个世间知识分子佔的数量很大,人有求知的欲望。三十岁这一年他放弃了,大概参学应该要去的地方全都学过了,放弃了。放弃之后,在恆河边上一棵毕钵罗树下入定,这入定是代表什么意思?放下所知障。两种障碍统统都放下了,大彻大悟,明心见性。他有用意在里头的,都是教我们,怎么开悟的、怎么成佛的,表演给我们看。放下烦恼障,清净心现前,放下所知障,平等心现前,后面自然就大彻大悟,那个觉是大彻大悟,明心见性,这就成佛了。
  惠能大师给我们表演的,是烦恼障跟所知障同时放下的。什么时候?在五祖方丈室里头,听五祖讲《金刚经》,讲到「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」,他两个都放下,同时放下,这就觉了;换句话说,清净平等觉他就得到了。换句话说,学佛,成菩萨、成佛,成为佛门的一个祖师大德,不必学经教行不行?行,在理上决定讲得通。不认识字行不行?行,于这些都不相干。于什么相干?于放下相干。只要你肯放下,你自性里面的智慧就现前,这个智慧现前,无所不知、无所不能,释迦跟六祖都为我们表演出来了。
  释迦开悟之后,一生讲经教学没有中断。最初十二年讲阿含,释迦牟尼佛《阿含经》跟谁学的?没有。释迦牟尼佛的《华严》跟谁学的?《法华》跟谁学的?法相唯识跟谁学的?没有一个老师,他全都说出来了。为什么说出这些经?没说出来更多,而是当时有这些当机者,应机说法。你是《华严》的根性给你讲《华严》,你是《法华》根性给你讲《法华》,什么样根性给你讲什么。自在,没老师。这叫什么?无师智,自然智,是你自性里面本来有的智慧,遇到这个根性它就现行。
  我过去在日本访问,日本有个老和尚,我们非常有缘,我到日本去一定看他,中村康隆,前年过世了,一百多岁。我跟他第一次见面的那年,是九十七岁。这个老法师很有意思,他知道我在国际上团结宗教,所以他跟我说,他说全世界所有宗教的创始人,统统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,跟我说这么一句话。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,应以什么身得度就化什么身,应以耶稣身得度,他就现耶稣身;应以天主身得度,他就现天主身;应以阿訇身得度,他就现阿訇身,什么身都现。所以世界宗教真的是一家,一个老师,你根性不相同他现的相不一样。他教你这些东西,你仔细去研究这些经典,你会发现经典里面相同的部分十之七八,不相同的地方只有十之三四而已,大同小异。从经典就看到,我们讲教义的浅深、广狭,那是众生根性不一样。
  在那个时候有此必要,为什么?没有交通,没交通工具,没有资讯。一个人活在这个世间,一生活动的空间不大,所谓是老死不相往来。真的,生活在农村里面,他所居住的跟他的田地都在一起,耕种方便,就有很多人连县城没去过。他看到最繁华、最热闹的就是小镇,他去过,县城没去过。所以真的是孤陋寡闻。但是他有乐趣,那种心地淳厚、真诚,是完全生活在伦常大道之中,虽然不认识字,没有念过书。伦常大道,四维八德,老祖宗口传的、身教的,老人都这样做的,世世代代相传的。他的生活有规律、有秩序,一生没造什么业,没有大善,也没有大恶,所以这种人到来生常常还到人间来。大恶、大善到别的道去了,没有大善大恶多半都回到人道来。如果善多于恶,来生比这一生幸福,福报大;恶要多于善,来生的生活比这一生还要苦一点。若是大恶,就三恶道去了,大善到天人去了,生天了。
  所以,所有的现象统统是自性变现出来的,自性是一个,同体,佛家常讲「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」,确确实实是一体。一体相争相害,这是愚迷到了极处。谁知道一体?菩萨知道一体。四圣法界里面的菩萨、佛知道一体,没证得,他再提升一级他就证得了。证得,到实报庄严土,实报庄严土是证得一体;十法界知道一体,没有证得,跟我们现在情形一样。我们大乘经典读多了,知道一体,没证得。如果证得,我们念佛往生决定生实报土,没有证得那就是同居土跟方便土。但是极乐世界很特殊,即使是同居、方便他也是阿惟越致菩萨,这个跟十方诸佛的同居、方便完全不相同。极乐世界同居土跟方便土,跟实报土没有两样,完全一样的。这个情形在一切诸佛刹土里,只有极乐世界特殊,其他的诸佛刹土跟释迦牟尼佛的差不多,也就是跟我们现在这种情形相类似。
  我们对于极乐世界、对于这个世界搞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求生净土这个心就定了,自己也有信心,我决定得生。在这个世间,可以学习菩萨们,叫游戏神通,对这个世界没有任何留恋,得自在。表现出来的是随缘度日,顺境逆境都好,善缘恶缘也好,不再分别、不再执著了,你就能住清净平等心。因为了解事实真相了,绝对不把这些现象放在心上,心就清净了,因为它是假相。自性空寂不可得,一切现象是假相、是无常,也不可得,你放在心里干什么?放在心上错了。
  我们今天没有本事断烦恼,这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八万四千法门、无量法门统统要断烦恼,才能证菩提,才能把自己位子一个阶级、一个阶级向上提升,五十一个阶级。我们没有能力断烦恼,这个路子走起来就辛苦、艰难。我们算是运气好,遇到净土法门,这个法门不断烦恼也能往生。那我们遇到是非常欢喜,不断烦恼能往生,我就有分,我们可能去得了;说断烦恼往生,我们去不了。
  在一九八0年代,我记得也是到美国去讲经,从台湾飞到洛杉矶。在飞机场有一位老居士迎接我,他向我提了个问题,这个也是学佛的老前辈,在家学佛的。他说现在,就是当时,美国有一位大德,他是学密的,对净土带业往生他不赞成。他说不能带业往生,只有消业往生,要消业障你才能往生。这个老居士是周宣德,大概台湾年岁大的人还记得他,台湾大专学生学佛是他带动的,跟李老师是好朋友。所以,我们在机场回到居住的地方,大概要一个小时的车程,在车里头就谈这桩事情。他说如果不能带业往生,那我们这一生都没希望了,他那个时候七十多岁,我那个时候大概五十刚出头的样子。他说这怎么办?问我。我听了笑笑跟他讲,我说那就不要去了。他说怎么不要去?我说如果是不带业往生,你应该晓得,极乐世界只有阿弥陀佛一个孤家寡人。他没有听懂,他很茫然看著我,他说为什么是孤家寡人一个?我说你知不知道,观音、势至在极乐世界?知道。观音、势至带不带业?他是等觉菩萨,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断,那叫带业。如果不带业,观音菩萨、大势至菩萨都没有了,那不剩阿弥陀佛孤家寡人一个,你去干什么?这他才一下省悟过来,明白了。
  所以,你不细心你不能了解,人家说这个话是真的是假的。你明白道理的时候,不带业讲不通。所有往生到极乐世界,个个都带业,只是带得多少不一样,带得多的品位低,带得少的品位高,不就是这样的吗?这他才恍然大悟,这个疑问断掉了。我说好好念佛,决定得生,我们要有信心,不要被人家说几句话,我们的信心动摇了,吓成这个样子。我说我们要信,要信经典所说的,不能相信人说的,他没有成佛。成佛了,佛佛道同,说的是一样的,不成佛那他说的就不一样。他跟佛说的一样,我们可以相信他,不一样我们就不听他的,也不必跟他强辩。八万四千法门,各有各的法门,只要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,个个成就,这个要懂。
  集谛里头因、集、生、缘。「集:观招集苦果」。这个四谛,苦是世间果报,集是世间果报的因缘,灭是出世间的果报,对小乘讲的,道是出世间的因,所以灭是出世间的果。这个地方是讲世间,世间集,集是累积,我们天天都在累积。现在世间人累积什么?累积财富,把财富摆在第一。财富的累积这个念头不断,它是六道轮迴的因,不能出离六道轮迴,这是集中之集。那集的因?「观苦果之因」。这个地方要讲因果的理论与事实真相,要一定明瞭。学佛的人明白,世间法,一般人所求的财富、聪明智慧、健康长寿,佛法里头有,依照佛法的修学,佛氏门中有求必应。财富从哪里来的?统统是从布施来的。布施里面有财布施、法布施、无畏布施,财布施得财富,法布施得聪明智慧,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,真的,一点都不假。
  我跟同学们做过多次报告,任何一个人他都有命运,命是前世修的,这一生的果报,这叫命运。那前世没修,没修你就没有,得不到这果。有人在这个世间发大财,他命里有,过去生中财布施多,这一生无论从事哪个行业他就赚钱。但是这个财库各人不相同,有的人财库很多,前生修的不一样。大家都修财布施,有多、有少不同,这一生得的果报不一样。没有,没有你要懂得修,过去生中没有修,现在修。行,真正发心修,命运马上就改了,诸位看《了凡四训》是个很好的例子。我在初学佛的时候,第一本看的书就是这个,朱镜宙老居士送给我的。我大概是用了两个月的时间,看了三十遍,它不长,只是四篇文章,看了非常受感动。了凡先生还有一点福报,那个福报我没有,了凡先生所有的过失我统统有。看了之后感慨万千,还好,还能救,还有补救。
  他碰到云谷法师,云谷法师教他改造命运的方法。我也很幸运,遇到章嘉大师,我没有求章嘉大师为我改造命运,没有,是他老人家主动提出来的。大概看到我短命又没有福报,孤苦伶仃,看出来了。我跟章嘉大师,我二十六岁,他老人家六十五岁,祖父辈的人,就劝我修布施。我说布施没钱,每个月收入很少,仅仅够生活,生活还很清苦。他问我,一毛钱有没有?我说一毛钱可以。一块钱?一块钱勉强。他说你就从一毛、一块去布施,一定要有布施的心,遇到有这个缘,随分随力,那就叫圆满,教我这个。教我学财布施、法布施、无畏布施,把这个道理讲给我听。一听,这不难,我就开始学。在早年有人给我算命,这我母亲都知道。人要知道命运就能安分守己,是什么样的命就过什么样日子,一生太太平平,于世无所求,于人无争,平平安安过一辈子。遇到佛法,老实念佛,你来生到极乐世界作佛去了。
  这个世界清苦一点好,为什么?有出离心。如果在这个世间富贵,有享受,捨不得离开;在这个世间过的生活很苦,对这里没有留恋,很容易出离,往生没障碍。往生的时候障碍就是在这里有留恋,捨不得离开,变成最后一著,极乐世界去不了,依旧搞六道轮迴,这样的人太多太多了。老师告诉我,一万个人当中,念佛人,真正能往生的,只有三、五个。大多数不能去,什么原因?有留恋,这是真的,一点不假。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了榜样,一生三衣一钵,日中一食,树下一宿,圆寂的时候是在树林,不是在房子里头。这是表演给我们,捨得乾乾净净。
  佛的一生三种布施,财布施、法布施、无畏布施,那个财不是钱财,释迦牟尼佛一文钱都没有。那个财是什么?内财,就是身体。要用这个身体,要用体力、要用精神、要用时间、要用智慧,这都是他的财,这叫内财布施,内财布施比外财功德大。所以很多同学在道场做义工,义工是属于内财布施。他在一天非常认真努力在做工,在这里做工一天,比得一般人布施十万、百万功德还大。因为你有钱,身外之物,这点钱很小,无所谓。用你的心,心力,用你的智慧、用你的身体来为大众服务,这个功德大,果报非常殊胜,来世是大富大贵。如果是没有私心,完全是为三宝、为正法,这功德大。如果里面还有个人名闻利养在里头,这功德就破坏了,里头有东西夹杂,不纯。业因果报丝毫不爽。
  法布施,我们就学会了,跟印光大师学的,我们把财、法、无畏变成一桩事,布施佛法、布施经典。现在我们做念佛机、播经的这些机器,大量製作,供养所需要的人。十方供养我的这些财物,我统统把它做成印经,流通法宝,做这个用。原则,在外面讲经,这边有道场,我就全部供养道场。我自己向来就一分钱都不带的,现在愈来愈自在,什么都不用操心。旅行的时候,机票他们给我准备好了,早年我自己要去订票,现在不需要了。买机票钱多少我不知道,从来没有问过。你说你多自在。
  我现在发现,现在人最大的麻烦、最大的障碍,叫魔障,天天跟著你的,一时一刻都不离开的,是什么?手机。有人送给我,我知道那是来害我的。所以我有三个手机,不开,半年充一次电,现在电都不充了,完全不用它,六根就清净了。这不是好东西,它是魔、它是障碍,你要它干什么!年轻的时候我喜欢照相,现在照相机也丢了,不要了。现在心里头就是阿弥陀佛,念念不捨阿弥陀佛。经,其他的经不讲了,专门讲这部经。这部经就是介绍西方极乐世界,让我们大家对西方极乐世界有深刻的认识,发心求生净土,这是人生第一桩大事。
  现在这个地球上有七十亿人,七十亿人当中,你们去想想,有几个人知道佛法?知道佛法里面人,有几个人知道净土?知道净土的人,有几个人能知道阿弥陀佛?一层一层的淘汰,人数真的不多。念佛的人很多,真正认识阿弥陀佛的人不多。对阿弥陀佛、极乐世界认识不清楚,他的心就不坚定,你说他不相信,他相信,你说他真信吧,他对这个世间样样都留恋,他捨不得走,这就是认识深度不够。你看这个经一遍一遍讲,一遍比一遍清楚,一遍比一遍深入,无量欢喜,好像极乐世界就在眼前,一步就可以跨到。对这个世间,确实近代这些量子力学家对我们帮助很多,让我们对著最难理解、犹豫的地方,完全疑虑消失了,信心圆满了,这是我们感激现代这些科学家。
  苦集,苦、无常确实可以厌恶,厌恶这两个字是形容,我觉得也有点过分,放下就好了,世间法的因跟果都放下。「又道谛之道、如、行、出四行相如船筏之必捨」,过河要划船,到岸,船筏都要丢掉,「故总不愿乐之,故以之为缘,谓之无愿三昧」。这道是什么?经教。经教它的作用是帮助我们认识佛法的,佛法真的认识了,经教就不需要了,它是说明书。释迦牟尼佛介绍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,这个经是说明书,我们真的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一心求生,这经要不要?可以不要了,不必再重视它。什么东西重要?念佛重要,信愿重要,真正相信有极乐世界、有阿弥陀佛,真正相信极乐世界、阿弥陀佛是真的,它不是无常的。不是跟我们这个世界一切万物,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,极乐世界不是虚妄的,阿弥陀佛不是虚妄的,佛跟世界都是无量光寿。我们到那个地方去,决定成就。这个缘到哪里去找!
  每一个同学,你今天听到了、遇到了,大乘经里说的,你过去生中曾经供养无量无边诸佛如来。如果没有这么深厚的善根,你这一生遇不到,遇到了你对它没兴趣,你也听不懂。遇到了能生恭敬心、能有几分信心,也曾经发过这个愿求生,这都是过去生中宿根深厚之人,不是普通人。我们如果完全了解事实真相,那我们的善根要在这一生起作用,我不再搞六道轮迴,我这一生就要到极乐世界去。这就对了,完全对了。
  在这个世间,我们还有些多馀的资源,应当拿出来跟一切众生结缘。结缘有什么好处?结缘的好处很多,我们成佛之后,再来度他们。诸位都知道,佛门有句话说,「佛不度无缘之人」,有的佛度众生很多,有的佛度众生不多,什么原因?过去没跟人结缘。所以结缘比什么都重要,结缘要掌握机会,机会不能错过。我们在年轻时候,初出家,没有人供养,生活都很辛苦。李老师教我们跟大众结法缘,他老人家每个星期讲一次经,星期三,不必通知的,他在台中三十八年,没有间断。每个星期三讲经,每个星期三你到慈光图书馆,一定他在讲经,讲经在晚上,七点钟到九点钟。
  怎样跟这些听众结缘?老师把我们这批学讲经的学生,统统叫他做义工、做招待,来接待这些听众,替他找位子、替他们拿经本,有时候端一杯茶。如果我们有力量,他给你说去买一包糖、买一包花生米,一个人一个,那就结缘。我们都真干,所以学会结缘,以后真的法缘就殊胜。这缘从哪来?缘是结来的,不结缘怎么行!我们在这个世界上任何地方讲经都是广结善缘。一定要记著,与众生有缘,不要做其他的用处,统统用来结缘。缘结得愈多愈好,将来成佛之后,这些人还在六道轮迴,遇到了统统得度,叫与佛有缘。
  我们再接著看念老的注解,四百七十八页,第五行末后这两句,第五行当中看起。「如经言:如是灭度无量众生,实无众生得灭度者」。这个经是《金刚经》,这是《金刚经》上两句话。也就是说明菩萨普度众生,广结善缘,心里头著不著相?不著相。做了跟没做一样,作而无作,无作而作,他就与空、无相、无愿三昧相应。这个好,这是真正功德,连功德这个念头都没有,才叫真实。一著相,功德就没有了,变成什么?变成福报,你看功德变成福德。福德在人天,功德在超越六道轮迴、超越十法界,功德殊胜。所以,佛劝导我们积功累德,不求人间福报,人间天上的福报都不求,只求往生净土、只求亲近弥陀。这就对了。往生净土的好处,亲近弥陀的好处,这本书里头讲得非常透彻、讲得非常清楚。
  完全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念佛往生不难。时间短的,《弥陀经》上说,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,就成就。我们看历代念佛人,绝大多数的,他们真正念佛的时候大概不出三年,就成就了。三年念佛的功夫成就了,也就是说跟阿弥陀佛信息接通了,我随时想去,阿弥陀佛就来接引。这条路通了,还有寿命不要了,提前来接你,这是往生里面至少是一半以上。到命终的时候来接那很多,也很多,可是确实有许多他寿命还有,他就走了。
  二、三个月前,东北刘素青居士,她是发了个愿,为我们做表演,她还有十年寿命她不要了。表演什么?表演依这部会集本、依黄念祖老居士的注解、依我讲经的光碟,为这个做证明。因为在国内有很多人反对,说这个会集不如法,我们依照这个经学习有错误,她来表演往生给我们看,证明真的,不是假的。从发心到往生大概只有一个月的时间,你看多快!发这个愿,那个缘分是她妹妹,她妹妹刘素云,我们净宗同学很多人都知道。她妹妹是专门学这部经,而且在得重病的时候,得红斑狼疮,比癌症还严重。她不害怕,有这个定力,不去找医生,不求医,在家里听经、念佛,每天听《无量寿经》,就听我讲的,一天听十个小时。她这十个小时,实际上是一个小时,听十遍,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,她用这个方法。那套光碟是我早年讲的,在台湾讲的,这部经从头到尾讲完大概一百多个小时。她每天这样听法,一部听完从头再听,十年就听一部经,除听经之外就念佛。她的病自然好了,再去检查,连疤痕都没有。医院觉得这是奇蹟,医生说,纵然能好,那个红斑狼疮的疤痕一生不会脱掉的。他说你为什么一个疤痕都没有?她跟人说,我这是阿弥陀佛给我治好的。医院人相信她的话。什么原因?她一生没有说过妄语,一生不妄语,句句是老实话,所以医院医生都相信。
  最近两年,国内反对这个声音很大,所以她就很感叹,如果有个人来示现一下做证明,他真正就是依这部经、依这个注解、依我们讲经光碟来修行,真修成功了,希望有这么一个人。她姐姐听到了,告诉她,我来做证明。这就太好了。因为她姐姐学佛大概只有四年,看到刘素云学佛这么好,所以她专学《无量寿经》,也专学这个注解,也是听我的光碟。跟大家做证明,这样学法可以往生,是真的不是假的,她就发了这个愿。她留的有完整的纪录,从发这个心之后,每天听经念佛就非常专心。
  她妹妹刘素云好像在她往生十六天之前,就十六天,她得到一个消息。听到一个声音,也没有人,听到声音,给她一个密码,她就把它记下来。这个声音说二0一二一一二一一二,就这么一组数字。她把它记下来,细心去看,她说可能是她姐姐往生的日期。二0一二是年,二0一二,一一是十一月,二一是二十一日,后头还有一二,就是十二点钟。她把它写张纸条送给她姐姐,她姐姐看了,笑笑,收起来了。果然是这天往生,一秒钟都不差,走的时候完全录像存证。还有一分钟之前,还跟大家说笑话,大家在一起,时间一到,跟大家挥挥手再见,她就走了,欢欢喜喜,真走了。证明这个经、注解,跟我们学习,没有错误。所以这是作证转,她来示现给我们做证明,坚定我们的信心。这是很不容易的一桩事情。
  下面说,「乃至广说故。如是发心不可思议,是明顺理发心相也」。「随事发心,有可退义,不定性人,亦得能发」。这是讲随事,人人都能发,发了怎么样?发了以后就退心了,没有去照干。出家的人,受戒的人,哪一个人没有发过四弘誓愿?在家居士受菩萨戒、受五戒的时候,都要发四弘誓愿。发完了就没了,也不知道发心是什么意思,念这四句偈,在佛菩萨面前念了,意思不懂,没有人详细解释。所以发心的人多,退心的人也多。可是顺理发心的人,他有理论做依据,「即无退转」,这个人是「菩萨性人,乃能得发」。他发是真发,他不是假的。为什么?他明理,都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这个发心是正确的。发了之后他就不退,就成为一股动力,让你精进不懈。你循著这个目标去做,一定要帮助众生,我们讲热爱众生,帮助众生离苦得乐,没想到自己。一定要断烦恼,一定要学法门。学法门,实在说「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」是绝对正确的。但是,今天一般接受西洋的教育的概念,广学多闻,走这个路子的人多。现在佛门里头佛学院也是广学多闻,它聘请很多老师,开很多门功课,我们早年也教过佛学院,了解这个情形。模仿世间学校,这样来办佛学院,跟古时候不一样。
  我们受佛学教育,不是佛学院,李老师培养弘法人才,办了一个班,经学班,在台中莲社。有二十多个学生发心学讲经,我们参加这个班,这个班的教学是私塾教学法。学生两个人一组,一组就是学一部经,要上台讲,每个星期上台一次。你所讲的一定写成讲稿,口语的讲稿,它不是文章,口语的讲稿,一个小时大概要八千字。一次讲演是一个半小时,一个半小时,一个是讲普通话,一个讲闽南话。好像是翻译,其实讲稿一样,都是拿著讲稿讲的,这个讲稿要八千字,四十五分钟。每个星期要写八千字讲稿,讲稿必须在三天完成,完成之后,还要跟同学讲一遍,让同学批评,帮你再改进。那个讲稿回去再修订,再一次再上台给大众听,这样的学法。所以在学经教,上台的那个时候,那段时间就很紧张,真的,睡不好觉,吃不好饭,心都在这上台怎么讲法。这些学生都学乖了,自动自发,他要不认真,他上台下不了台。
  怎么教法?老师把这个经教一遍,同学们大家记,记来统统交给这两个人,他们去整理,写一篇讲稿。老师没有讲的,你不能讲,老师讲过的,漏掉没有关係,完全照老师所讲的,自己不能够加一句。这叫学什么?学老实、学听话、学真干。方法非常笨拙,但是非常有效果,这么练出来的。你的课讲完了,你坐在旁边旁听。大概一个学生,一部经,小部经,标准的时间不超过七次。五次到十次,最长不超过十次,最短的不能少过三次,看学生的程度。这样教的,非常有效果,我们是从这个班里头出身的,好处很多。现在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

 

欢迎关注悲智佛网微信公众号,长按图片,识别二维码

公众号名称:beizhifw   公众号ID:beizhifw  
关注提示:可在微信上搜索 beizhifw ,在搜索内容中点击关注

老法师念佛 老实念佛 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 佛经故事 净土圣贤录文言文 来佛三圣永思集 净业三福 了凡四训 弟子规 太上感应篇 十善业道经 三皈依传授 认识佛教 沙弥律仪要略 五戒十善 修六和敬祈祷文 净土五经 刘素云老师复讲大经 净土圣贤录 布施的功德 净土大经解演义 科注全集 净土大经科注 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净土大经科注(第五回)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