栏目导航

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-第225集

1970-01-01 08:00:00 字体大小:
下载地址:
https://js1.amtb.cn/media/himp4/02/02-040/02-040-0225.mp4
(请用在新的浏览器打开下载)
点击进入mp3 返回文字版

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 (第二二五集)  2013/3/22 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档名:02-040-0225
  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听我念三皈依:阿阇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从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两足中尊,皈依达摩,离欲中尊,皈依僧伽,诸众中尊。阿阇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从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两足中尊,皈依达摩,离欲中尊,皈依僧伽,诸众中尊。阿阇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从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两足中尊,皈依达摩,离欲中尊,皈依僧伽,诸众中尊。
  请看《大经科注》第四百八十六页第五行,第二句看起:
  「如释迦因地,行菩萨道,积一大阿僧祇劫勤修,渐离女身」。这是说明离女身之难,举释迦牟尼佛做个例子。释迦牟尼佛前世也有女身,从女身转男身,这行菩萨道,积一个阿僧祇劫这么长的时间勤修,才把女身转过来,转女为男。「实非轻易」,这是真事,不是一桩容易事情。这说出一个道理,就是情执非常难断,不是真实智慧,断不了情执。真实智慧是什么?了解事实真相。而事实真相真的不容易了解,不要说我们,我们看古来的祖师大德他们留下来的注疏,解释女转男身,我们读了就像读这段经文一样,给我们一个粗浅的概念。为什么难?没说出来。我们能够发现到情执是女身第一个因素,男女都有情执,但是女人比男人重。因情执而造孽,堕无间地狱的,每个时代都有很多。我们在历史上看到的,都是帝王的后宫,皇后、贵妃争取皇帝的宠爱,用很多不正常的手段陷害,这事情多,造成宫廷里面很不幸的事情。这些罪业全是无间地狱。
  情执是修行最大的障碍,多少人修行不能成就,都在这一关破不了,被障碍住了,被淘汰掉了。第二个关口是傲慢,第三个关口是怀疑,这三样东西是三毒烦恼的核心。我们也很难得,几十年的工夫才发现,知道佛经上常讲的贪瞋痴三毒。我这个发现是从唯识里头发现的,那就是一念迷失自性之后,极快速的时间,性德变成阿赖耶,阿赖耶由业相变成转相,转相变成境界相,可以说是刹那之间完成的。转相就是第七识,第七识是什么东西?是四大烦恼纠缠在一起变现出来,叫末那识。这个四大烦恼头一个是我见,误会了,以为这个就是我,这里头还没有身相,以为这个东西就是我。这个我是什么?就是贪瞋痴。你看我爱,我爱是贪,我就从这个地方体悟到,那个爱就是情执;我慢,这是傲慢;我痴。傲慢是瞋恚的根,瞋恚的核心,后面是痴,我痴,我痴对照根本烦恼贪瞋痴慢疑,怀疑。所以,怀疑是愚痴的核心,一有怀疑,智慧就没有了,就愚痴了。从我慢发展到瞋恨,从情执发展到贪恋,贪瞋痴从这么来的。所以,情执、傲慢、怀疑是贪瞋痴的根本原因,贪瞋痴从哪里来的?从这里来的。
  我们了解事实真相之后,学佛要断烦恼、长智慧。断烦恼从哪里断?就从这三个下手,这三个最严重、最厉害,这三个破掉了,其他烦恼迎刃而解,很容易除掉,斩草除根。要晓得这个三毒严重,我们受三毒的害,生生世世在六道里头受苦,没有办法出去,原因就在此地。我们恨人,我们的傲慢、我们的情执,对别人伤害不大,对自己伤害太严重了,古人所谓伤害别人只有三分,伤害自己七分。我觉得不止,伤害别人顶多一分,伤害自己至少九分,得不偿失!没有伤害到别人,最大的伤害,伤害自己,这叫自害,不是自利。学佛才把这个事实真相搞清楚,搞清楚了,我再不怨恨人,别人怨恨我,我也不怨恨他,我不再上当。一生没有情执、没有傲慢、没有怨恨,这个人生活得多快乐。这种人生就是方东美先生所说的人生最高的享受,什么人?菩萨的生活,他真正觉悟了。他不觉悟,这种严重的烦恼他放不下,他要自找苦吃,那就叫迷惑颠倒。觉悟之后,不干傻事了,这跳出来,这才得到人生最高的享受,最高的享受是佛菩萨。
  见性之后,情执断乾净了,这个情执阿罗汉就断掉了,但是有习气,习气没断掉。习气真正彻底断掉,大乘经上常讲的八地以上。菩萨五十一个等级,八地是最上面第四个,我们从顶上算,等觉菩萨、十地、九地、八地,到这个时候才真正断尽,真正断尽就可以说圆满成佛。还有一点点微薄的习气没了,这个东西要了了,就入自性,回归自性,在净土宗讲,证得常寂光。常寂光净土是真的,常寂光是什么东西?是我们的身跟心跟整个宇宙融成一片,就像光一样。这个房子里十几盏灯光,每个灯放的光都是融在一起的,跟所有一切诸佛如来的身形融成一片,这个在佛法讲究竟圆满。我们自己一生修行,修到这个顶点,一融的时候,所有一切诸佛如来修行跟我融成一片。他们的智慧、神通、德能都变成自己的,自己也变成他的,他的也变成自己的,这叫究竟圆满。在这个大宇宙里头,确实是无所不知,无所不能,得大自在。没有一法能超过它,这是大乘佛法,这是我们现在要学的。
  我们是走了个径路,抓到一个祕方,这就是净土。净土要成就的关键不能不知道,佛在经上常说,心净则佛土净,心要不清净,不能生净土。生净土三个等级,清净心生凡圣同居土,平等心生方便有馀土,后头有个觉,就生实报庄严土。清净心是阿罗汉、是辟支佛,平等心是菩萨,觉,我们一般称为成佛,在《华严》上称为法身大士。他们破无明、证法身,无明习气没有断尽,不能入常寂光,在实报土里面修行,等待无明习气尽了,他自然回常寂光。这是一条径路,任何一个人一生可以得到。
  前面我们读过,干再大的坏事,五逆十恶,毁谤大乘,前面经文告诉我们,毁谤大乘里面,以破和合僧罪最重,比害佛、杀阿罗汉的罪还要重。今天破和合僧的这个现象很普遍,不但自己造重业,给众生带来灾难,什么灾难?众生没有闻法的机缘。这叫断一切众生法身慧命,比杀他的身命重。杀他的身命,他要有福报,四十九天他投胎,又到人间来了,换个身体又来了;可是慧命断掉,学佛的这个缘断掉了,来生得人身未必闻到佛法。所以这个罪比杀他身的罪重,杀人身命罪轻,断人慧命罪重。断人慧命要看你断多少人,断的时间多长,帐从这儿算起,影响人愈多,时间愈久,那个地狱就愈严重,在地狱吃的苦头多,时间也久。
  哪些人敢干?现在好像敢干的人不少,很多人都敢干。这什么原因?不相信有因果报应,不相信有来世,不相信有轮迴,不相信有地狱。他说什么?这些都是古代那些自私自利的帝王,他们搞迷信吓唬人的,不是真的,他们为了巩固政权,想这些方法欺骗大众。这些话似是而非,年轻人听到能马上就接受,这是真的,这不是假的,所以他什么事都敢干。现在这个时代,杀父、杀母、杀兄弟,什么人都敢杀。而且犯罪的年龄愈来愈往下降,十几岁的这些学生,小学生、中学生都能开枪杀人。在美国,不满十六岁不算成年,他杀人你还不可以判死刑。这是什么?教育。人是教得好的,人也是教得坏的,看你怎么教。你以善法把人教好了,人教好了福报大,恩惠不可思议。人人都知道断恶修善,都知道积功累德,他的断恶修善、积功累德的功德你都有一分,为什么?你教他的,你不教他,他不会。你教的人愈多,教的时间愈长,功德愈大。这才是事实真相,这才叫真理。
  底下接著说,「今以闻佛名号,得清净信」。这个信是从清净心里头生的,信心。底下有个简单注解,「清净者,离恶行之过失,无烦恼之垢染。无垢无疑之信心,名清净信」。这也不简单。恶行,身,杀盗淫;口,妄语、两舌、绮语、恶口;念头,贪瞋痴,这十恶。十恶都能够远离,我们身口意就没有过失。无烦恼的垢染,烦恼就是十恶,身造杀盗淫,口妄语、两舌、恶口、绮语,起心动念是贪瞋痴慢,这是恶行。这个恶行离开了,你明白了,你回头了,你能控制住,这就是烦恼的垢染断了。无垢就是没有不好的染污,特别是指十恶的染污离开了,心清净了。
  下面这两个字很重要,「无疑」,对自己不怀疑了,佛法的教学是从自己做起。蕅益大师在《弥陀要解》讲信愿行,这是净土往生三个条件,信、愿、行。信就是相信有极乐世界、有阿弥陀佛;愿就是发心求生极乐世界,亲近阿弥陀佛;行就是一心专念,这叫信愿行。信,大师给我们讲了六个,第一个信自己,第二个信佛,把自己摆在第一位,信佛不信自己,不能往生,修学功夫不会得力。信自己是信什么?信自己本来是佛,这个一点都不假。老祖宗教我们,要相信自己本性本善,性是什么?性是我的真心,我的真心是纯净纯善。那是什么?那是圣人。我们跟圣人没有两样,我们跟佛没有两样,佛也就是圣人,圣人也就是佛。这就是说,人人本来是圣人,人人本来是佛。大乘佛教教人第一句话就是教你建立信心,一切众生本来是佛。中国古人教儿童,《三字经》是启蒙读的这本书,第一句话就告诉你,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。佛告诉你本来是佛,希望你这一生去作佛去,这个教育圆满了、成功了。中国人教你,你的本性本善,你回归到本善你就是大圣大贤,中国的教育圣贤教育。佛陀的教育是希望人人都成佛,人人都成菩萨,这个世界就变成极乐世界。
  极乐世界是什么样子?极乐世界天天讲经教学,没有空过,给十方一切诸佛刹土做出最好的榜样。我们看到释迦牟尼佛为我们介绍,「阿弥陀佛今现在说法」。所以,往生到极乐世界去干什么?去接受教育。学习功德圆满,就成佛了,成佛就毕业了,毕业就离开讲堂。所以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,进入讲堂是凡夫,离开讲堂就成佛了;他不成佛,他不离开讲堂。这多不可思议,凡夫进讲堂,出来就成佛。在讲堂时间长短各人不相同,有人很快就成就了,有人要一段时间,但是那个世界只有进步,没有退转,所以决定是一生圆满成就。
  这桩事情我们初听很难理解,上讲堂不要吃饭、不要睡觉了?没错,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不需要饮食,因为他是法性身。他的营养是靠功德,不是靠我们这些饮食,他不需要这个东西。他住的土是法性土,不是阿赖耶的相分跟见分,不是的,阿赖耶的见相两分需要饮食、需要休息,所以他不需要休息。极乐世界没有白天晚上,光明世界。那个世界上,人身放光,所有一切万物统统放光,光明世界,树木花草都放光,山河大地也放光。那个地方没有太阳、没有月亮,它也不需要灯。不可思议的境界,我们无法想像。
  所以我们今天对释迦牟尼佛要有信心,你看头一个相信自己,我有佛性,我有资格成佛,我要到极乐世界一定很快像经上所说的就成就了,要信自己。第二个信释迦牟尼佛,为我们说的话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相信阿弥陀佛是真的,阿弥陀佛确实在因地发四十八愿,参访十方一切诸佛刹土,取长捨短,建成极乐世界。极乐世界实际上就是一个大道场,帮助一切诸佛刹土里面的六道众生快速成就,这是速成班,凡夫成佛的速成班。所以它是难信之法,为什么?声闻、缘觉、菩萨修无量劫才修成功,我们这一生就成就,那些人不相信。不相信的,佛也随顺,你喜欢走弯路,就让你去走弯路,弯到最后也弯进来了,不过时间长一点,你多受一点折磨。这个是走近路的,相信的人那就佔大便宜了。
  真正相信,实在说也不是没有原因的,这些真正能相信的人,佛说了,几乎是每一个,没有例外的,都是过去生中曾经供养无量无边诸佛,有这样深厚的善根。就像《弥陀经》上所说的,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,得生彼国」。这个善根、福德、因缘过去生中种的,我们自己不知道,忘掉了。但是诸佛如来没忘掉,诸佛如来看见你接触这个法门就加持你,让你听了欢喜,听了能信、能解、能行。造作极重的恶业,那另外一桩事情,那是什么?你没有遇到的时候在迷,遇到的时候就觉悟了。于是乎每一个能信净土法门的人,都是善根深厚的人。
  这深厚的程度不能让我们在短时期学习功夫得力,这就是我们的善根还有一些欠缺。可以补出来,而且很快的补出来,这个补出来就是一心念佛。一声佛号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,这不是假的,不是形容词,是老实话。佛的言语是真语、实语、如语、不诳语、不妄语,他怎么会骗你?绝不是用这些来诱惑你,不是的,句句都是真实话。我们对这些话生了怀疑,不敢相信、不敢接受,那还是我们自己有业障。佛加持了不能接受,再加持,不断的加持,十年、二十年、三十年,接受了,有,很多。那就是什么?过去修积的善根、福德不够深厚。佛还是不捨,这是慈悲到极处,佛氏门中,不捨一人。
  我们以不染污、不怀疑,这个信心叫清净信心,这个信心才管用。无垢就是不受,用现在话说,不受外面境界影响。外面不管是顺境逆境、善缘恶缘,我心清净,不接受它的影响,这叫无垢。无疑,对自己、对圣教再不怀疑了。具足这个条件,这一生如果真学佛,没有一个不成就。凡是这个标准达不到,我们要努力,从哪里下手?从听经、读经下手。经听多了、读多了,慢慢觉悟,然后就是用一句佛号,就把这个心洗得乾乾净净。见色闻声一切境界不要放在心上,就是不染污,放在心上就是染污。不是叫你不看、不听,你可以看、可以听,不要放在心上。放在心上,你的心被染污了,这就错了,染污的心就会造罪业。这里面染污有善恶,善恶都不能染污,恶的染污堕三恶道,善的染污得生人天果报。说明染污害是什么?出不了六道轮迴。到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不来接引,为什么?你有严重的染污,障碍佛来接引。这个重要!临命终时心地清净,没有这些杂染,阿弥陀佛来接引很顺利,你没有障碍。你见到佛来,你见到莲花,底下一愿「莲花化生」。
  「由于净信发菩提心,厌离女身,愿生极乐。信深愿切,必起念佛之胜行」。念佛这种行为最为殊胜,世出世法里头第一殊胜,没有比这个更殊胜的。又「蒙佛本愿」,就是第二十三愿,就是这一愿的加持,「于命终时,即转女成男,往生极乐。是为厌女转男愿」。你登上莲花就转了,你看那个时候的神识,离开身体,登上莲花,在莲花上就转识成智,转八识成四智。这叫转凡成圣,阿赖耶是凡夫的根,这一转就变成法性身、法性体。这个转变是一切菩萨们心心所祈求的,求不到,往生极乐世界的人,在莲花当中转变了。这不是自己的能力,也不是自己的功德,是弥陀的本愿,佛的愿力、佛的功德力帮助我们转过来了。如果我们自己修行到这个境界,真的要无量劫,佛帮我们这个大忙,我们省去无量劫的苦行,立刻就得到了,这个恩德多大!
  人在世间,父母、师长恩德第一大,比不上,跟阿弥陀佛相比叫天渊之别,这天上人间,没法子比。不知道,这迷惑,知道之后我们怎么样报这个恩?只有依教奉行,往生净土,这真报恩者。我们真报恩,阿弥陀佛笑著欢迎我们。真报恩,这个世间的世缘一切要放下,生活在这个世间随缘,活一天随缘一天。随缘,恆顺众生,随喜功德,这个里头要用智慧,不用感情,随善缘、随净缘,不随恶缘。真正随缘的人,二六时中不生烦恼,生烦恼就不随缘了,就跟著境界转了。随缘的样子是什么?不生烦恼就随缘,清净快乐的人随缘,不随缘的人哪来的清净快乐?然后慢慢的有那么个几年,你就会发现,随缘,智慧慢慢开了。不随缘的人不开智慧,随缘的人心清净、心平等了,清净、平等生智慧。好,我们看下面这一愿,「莲华化生愿」。请看经文:
  【十方世界诸众生类。生我国者。皆于七宝池莲华中化生。若不尔者。不取正觉。】
  我们看念老的注解,「第廿四莲花化生愿」。『生我国者,皆于七宝池莲花中化生』。「本经第四十品曰:若有众生,明信佛智,乃至胜智,断除疑惑,信己善根,作诸功德,至心迴向,皆于七宝华中,自然化生,跏趺而坐。须臾之顷,身相、光明、智慧、功德,如诸菩萨,具足成就。」本经第四十品这一段经文可以用来作证,证明莲花化生愿,愿文在此地看到,成就,四十品里头有经文,有这么一段经文。这经文我们可以略说一说。「若有众生」,假设有众生,这个众生肯定就是《弥陀经》上所说的有善根、有福德、有因缘,这三个条件具足。为什么?他才「明信佛智」,这个关键是个明字,不是迷信,他是明信。他对于事实真相了解得很清楚他才相信,他不是迷信。他相信佛的智慧,相信佛在经上说的,这里面说「佛智,乃至胜智」,是把佛的五种智慧,这个特殊的智慧统统包括尽了,圆满的智慧。这个智慧是我们自性、真心里头本来具足的,不是从外来的。佛为什么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?就是这五种智慧人人都有,诸佛有,一切众生都有。为什么现不出来?就是你有妄想、分别、执著,障碍住了,并没有失掉,障碍只要一去掉,它马上就现出来了。
  大乘教里面佛常讲的三种烦恼,无明烦恼,《华严经》称为妄想,妄想就是无明烦恼;第二种尘沙烦恼,《华严》说它叫做分别;第三种叫见思烦恼,《华严经》叫它做执著。我们把《华严》跟大乘合起来看,妄想是起心动念,分别是尘沙,尘沙是比喻太多了,无量无边,无尽无数,取这个意思。执著就是见思,执著错误的看法、执著错误的想法,不肯放下。你的三种智慧不能现前,有执著,一切智不能现前;有分别,道种智不能现前;有妄想,这个地方说佛智不能现前,佛智就是一切种智。
  迷是自己迷的,不是哪个人把你迷了,不是,自己迷了。这个宇宙之间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没有障碍我,自己障碍自己,还要怪别人,罪上加罪。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立的,没有别人能干扰你,没有别人能诱惑你。我们就讲诱惑,你自己甘心被他诱惑,你要不接受,他诱惑不了你,还是自己负责任。他有权利诱惑我,我有权利不接受。那你接受,接受是怪自己,不能怪他。你把责任都推给别人,这个罪过很重,这很不公平。所以佛跟中国古圣先贤都教人「行有不得,反求诸己」,你自己好好反省,一切问题决定在自己这一边而不在对方。很多人想不通,统统都认为是对方对不起我,我没有对不起人的事情。这个想法,问题就愈来愈严重,永远不能解决;回光返照,问题解决了。问题一解决,自己的清净心现前、智慧心现前、慈悲心现前,你会原谅他,你会帮助他,会感化他。这是佛陀教化众生的原理、原则,佛陀怎么教人?就是这种教法。教他还不能回头,我自己的功力还不到,不是他的问题,我这里有问题。
  我们看看中国历史上记载的舜王,舜王在世的时候,他的母亲死了,死得早,父亲娶了继母,生了一个小孩。父亲听继母的话,总想方设法把他害死。他自己反省,到野外痛哭流涕反省,为什么不能得到继母的原谅,没有得到继母之爱?反省自己做得不够。天天改过,天天反省,三年终于把一家人感化了,一家人相亲相爱,和睦相处,家和万事兴。二十四孝他摆在第一,真的感动天地。耕田苦,家里没有牛帮助,大象来帮助,自动来的,鸟到田里来帮他除草,感动天地鬼神。尧王听说有这么个好人,真能把整个家庭改变了,是个极端叛逆的家庭,变成这么好。尧王把两个女儿嫁给他,十个儿子给他做朋友,看到他是真的,他不是假的,真正发自于内心。所以最后尧王把王位让给他,这样的好人做国王,一国人有福。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,孝感天地。
  佛法是师道,师道一定要有孝道做基础,没有孝的基础,这个师道不容易建立。佛教是师道,传到中国来,到现在将近两千年,公元六十七年传来,二0六七年就是满两千年。到中国来,生根、茁壮、开花、结果,超过印度,超过任何一个地区,为什么?因为中国有孝道的土壤,有孝道的根基,它才有这样殊胜的成就。佛家的智慧、理念、方法、经验,中国人全接受了,帮助中国形成中国无比殊胜的中华文化。提到中华文化,儒释道三家缺一个都不行,这三个结合成一体。少林寺有一块碑,「三教九流混元图」,我们这里有拓本,诸位看过。那个碑,我听说是唐肃宗时代刻的,唐肃宗是唐明皇的儿子,距离我们现在一千三百多年。现在人讲多元文化,中国人多元文化提早了一千三百年,多元文化是中国人领先,有证据。多元文化就是世界是一家、宗教是一家、文化是一家,一家,希望大家过的生活幸福美满。
  这个世界能不能做到?有这么多的迹象在,只要我们真正努力把它兑现、把它落实,世界就成为一家。今天要真正搞落实不困难,有一个团队带头,利用网路、利用卫星电视展开教学,我们相信不到半年,就有很多地区影响,急起直追。我们有理由相信,三年,这世界就和平了,所有一切衝突化解了,所有的灾难都恢复正常。带头的人难,我们就希望能找到带头的人。带头不是普通人,肯定是佛菩萨再来的,真的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。他们手下只要五、六十个好老师就行了,问题就解决了。利用这个高科技,天天在播讲,天天在教学,在劝人学习传统的美德,学习神圣的爱心。所有宗教的创始人,没有一个不讲爱世人。人人都爱人,他就不会去杀人,就不会去伤害人,和平基础就从这里建立了。这个工作要赶快做,这世界上人民太苦了。传统的文化,每个族群都有传统的文化,每个宗教都有传统的文化,可以融会在一起,求同存异。能理解的部分、能接受的部分发扬光大,高深的部分慢慢再研究,有十年、二十年,我们相信就能融会了。所以宗教教育比什么都重要。宗教互相学习也非常重要,宗教要团结,要互相学习,造福人群。
  相信自己有善根,我们只是迷失了,把它找回来。「作诸功德,至心迴向」,要求生净土,「皆于七宝华中,自然化生」。在莲花里头变化自然,自己不知不觉,自己没有感觉到。花开的时候,自己出来了,那个身相跟阿弥陀佛一模一样,全变了,身有无量相,相有无量好,大出意外。你看,「跏趺而坐」,这在莲花里面,「须臾之顷」,这时间非常短暂,身相跟佛一样,光明也跟佛一样,智慧、功德「如诸菩萨」,菩萨跟佛都一样,「具足成就」,一丝毫欠缺都没有。阿弥陀佛发这个愿,原因就是身的相好不一样会引起烦恼,他有我没有,就引起烦恼。你要看佛有我没有,这烦恼自然就生了。所以佛不叫我们会起这个念头,相都是一样的,你就不生烦恼了。
  谓身相,这里讲谓身相、光明,我们人间讲光彩,中国人讲气色,都是属于这一类的,讲气色。智慧、功德,与功德有什么相关?每一个相好都是你的功德变现出来的。前面讲三十二相说到了,每一个相好都要修行,都要修因,才能有这个果报。所以功德之相,阿弥陀佛无量劫修积功德成就的相好。今天在极乐世界作佛,用他的愿力加持我们,每个往生人的相好跟他一样,让大家在那边不生烦恼。所有一切受用都是随心所欲,心想事成,不需要经营的,想什么就现什么,跟他化自在天一样,比他化自在天还要殊胜。
  下面又引「《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》曰」,这经上说,「西方安乐世界」,安乐世界就是极乐世界,「今现有佛」,今,现在有佛,佛号叫阿弥陀。「若有四众」,这个四众是佛门里面的弟子,出家男众女众,在家男众女众,这叫四众。这四众弟子里头如果有「能正受持彼佛名号」,受是接受,持是保持,就是念佛,保持念佛不间断。「以此功德,临欲终时,阿弥陀佛即与大众往此人所,令其得见」。这个念佛求往生的人临命终时,阿弥陀佛,还有跟著阿弥陀佛去的大众,这大众里头有菩萨、有声闻,也有天人众,相貌都相同。他是什么身分的你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不会把人认错。还有我们一定要知道的,我们无量劫来有缘的人太多了,有缘人当中有不少接触到净土法门,他们先往生了,在我们之前,现在都在极乐世界。所以我们不到极乐世界,在六道里头,任何一道都感到孤单,没有人援助;到极乐世界不孤单,你无量劫跟你有缘的人统统见面了,你都能够想起来,这是哪个时代,在哪里,什么关係。所以那些亲人,讲亲朋好友,在极乐世界多得是,都见到了。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个个都是善人,没有一个恶人,恶人去不了;恶人也得转善,不转善去不了,他要忏悔、要改过。所以,极乐世界皆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,你说这个环境多好。
  见到之后,「寻生庆悦」,你马上生起庆幸、欢喜,看到这么多人,生生世世的熟人、有缘人统统都在极乐世界,现在在极乐世界团聚。「倍增功德」,这个念头一生起、一兴奋,功德就不断向上增长。「以是因缘,所生之处,永离胞胎秽欲之形」,永远脱离六道,这句话讲的是六道,六道是胞胎。人投胎,生长的地方在母亲胎胞,胎胞的旁边大肠小肠,都是粪尿,不乾净。这个不清净、不善的身形永远离开了。「纯处鲜妙宝莲华中,自然化生」,到极乐世界是莲花化生,不是住在胞胎里头。在莲花里面自然产生变化,这个变化就是转八识成四智,这是个重大的变化,转凡成圣的变化。佛教里面讲变化有很多个层次,从最低的,佛教人化恶为善,这是佛在世法里头教化众生,目标就是这个,帮助世间人转恶为善。第二个阶段,帮助世间人转迷为悟。第三个阶段,转凡成圣。这个地方所讲的,这是最高的阶段,在莲花当中自然化生,不知不觉转凡成圣,也就是转阿赖耶成四智,大圆镜智。
  「具大神通,光明赫奕」。三明六通具足,这个具大神通就是指六根,这个六根不属于阿赖耶,不是阿赖耶变的,是自性变的,所以叫法性身。法性身的六根没有障碍。我们今天眼有障碍,隔一张纸就看不见,隔一堵墙看不见,眼看近处看得见,远处看不见。莲花里头转变这个身相,眼根没有障碍了,极其微细的能看得见,极远处能看得见,看宇宙的边缘就像看在眼前的事一样,清清楚楚,没有障碍。耳闻声亦如是,一切声音,极细声音听得见,极远处声音也听得见,不要用任何仪器。鼻嗅香、舌尝味、身体的接触、念头的思想,统统没有障碍。不但能看到现前,能看到过去,能看到未来,这叫神通具足,没有障碍。生生世世跟一切众生的关係全部都在眼前,清清楚楚。统统看清楚之后,就恍然大悟,这个时候真正业障彻底消除了,恩怨没有了,情执也没有,都看清楚、都明白了,身放大光明。
  上面这两部,两种经,一个是指的我们本经第四十品,一个是《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》,这两部经「同表往生极乐之人」,这两种经都说到,「皆于莲花中自然化生,清净无垢,神通智慧,放大光明,俱如菩萨」,这里说的菩萨是实报庄严土法身菩萨。「即弥陀此愿之所感证」,事相是弥陀本愿所感,用这两部经来作证,证明弥陀第二十四愿莲花化生愿兑现了。不是只有愿没有行,有行。「莲池大师《弥陀疏钞》曰」,莲池大师的著作,《阿弥陀经疏钞》,「六趣众生,则中阴之身自求父母。往生善士,则一弹指顷,莲华化生」。莲池大师在《阿弥陀经疏钞》说,六道众生,六趣就是六道,六道众生则中阴之身自求父母。中阴身,人死了以后没有投胎之前,这一段时期叫中阴。中阴大多数四十九天,四十九天多数都去投胎去了,投胎他又换了个身体,自求父母。到哪一道去投胎,是自己业力感召的,没有人在主宰,也没有人干涉你。
  你去找父母,跟父母有什么关係?佛在经上告诉我们,有四种缘,如果没有缘,你找不到他,找到他跟他不起感应。这四种缘是报恩、报怨、讨债、还债,没有这四种关係不会到你家来。报恩的,你过去对这个小孩有恩,这个小孩这一生遇到你了,来报恩。这个孩子决定是孝子贤孙,非常好养,也非常听话,长大的时候孝顺父母。如果是报怨的,那是来报仇的,将来长大了会搞得你家破人亡,因为过去你害他,今天他来报仇。我们明白这个道理,人生在世,对一切众生要布施恩德,不能害众生,害众生将来他要报怨、他要报仇。所以,害众生是害自己,利益众生是利益自己。为什么?现在我们看到的,用佛法观点来看,报怨的多,报恩的少。多少做父母的,小孩不好养;做老师的,学生不好教。这个话在六十年前没听说过,我们在念书,念小学、念中学,没有听说老师说学生不好教,没听过这个话。为什么这个时候这么多?六十年之后,六十年前,一甲子,变化太大了。那就是这六十年当中,人疏忽了,不知道布施恩德,只知道跟人斤斤计较,那就结了怨,互相欺骗。这就造成今天的世界,这个事情麻烦可大了。
  中阴身遇到有缘的父母,他就看到光,这个光引导他,他去投胎去了,所以自求父母。他迷惑、他颠倒,他看到这个光他就喜欢,他就向那里去追。那是业力变现的,有善业、有恶业。由此,我们应该要晓得,在这一生当中,对于不善的要远离,不要去喜欢它。为什么?到中阴,你迷了路,那不善的光你喜欢它,去了,进去了。不善的不接触,善的接触。但是今天善少恶多,六根所接触几乎都不是善的,电视最普遍的,网路最普遍的,里面的内容杀盗淫妄。这个东西要生欢喜心了,你就看到这个光,看到这个光,这个光是欲望,引起你的爱欲,贪瞋痴慢,引起这个东西,你就跟它去了。你像我们看到人家小孩怨恨很深,他一定看到怨恨的光,他看到喜欢,到这个光,跟它去了,那个下面是地狱。所以,你到哪一道去投胎,是你喜欢去的,你自己去的,没有人拉著你去,都是自己去投胎的。
  那往生善士这个不一样了,念佛求往生的人,临命终时佛来接引他。极乐世界的光明是遍照法界,这个光你见不到,遍照法界,你也不知道极乐世界在哪里。所以往生极乐世界,阿弥陀佛决定现身来接引,这是阿弥陀佛的本愿,他说的话算话。弥陀在讲堂里面讲经说法教学,他怎么会来接引你?讲经教学决定没中断,来接引你是阿弥陀佛的化身,他的本身没离开讲堂,化身来接引。他有能力变化无量无边身,同时接引十方世界无量无边的念佛众生,一个都不漏。你见到这一尊阿弥陀佛的相,来接引你的这个佛相,一定是你很熟悉的相。你天天拜他,天天供养他,天天看到这个相,他就用这个相来接引你,你熟,不生疏。所以,每一个往生的人见到阿弥陀佛的相不一样,到达西方极乐世界,花开见佛才一样,那个时候完全是一样的。你坐上莲花之前,相不是一样的,化身。
  同样一个道理,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,花开见佛,一定是进入阿弥陀佛的讲堂。在讲堂里面听佛说法,跟佛有一样的神通,能够化无量无边身,到十方诸佛世界去供佛,供佛就是修福,供养佛,去听经闻法,修慧。你看看,身没有离开阿弥陀佛,分身接受无量无边诸佛如来的教诲。你不到极乐世界去,你要入这个境界要修无量劫,到极乐世界,一生成就了。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有这个能力,遍供一切诸佛如来,经上没有说下三品例外,没有说,就统统都是,都有这个能力。这个地方不去到哪儿去?
  遇到了不能不去,非去不可,要下定这个决心。这个世界彻底放下,为什么?它是假的,它是刹那生灭。一秒钟生灭的频率是一千六百兆,这把真相全说出来了。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频率波动产生的幻相,这就是十法界、就是六道,六道轮迴、十法界都是在这个频率之下产生的幻相,没有一样是真的。佛在《大般若经》里面告诉我们实话,这个话佛不常讲,为什么?人听不懂,听了不相信,听了产生怀疑,佛怎么说也说不清楚。为什么?程度不够。像跟小孩在一起,只能讲小孩的话,他能懂的;他不懂的,你怎么讲,他来问,问你怎么解释都解释不清楚,真的跟你没完没了。所以算了,不讲吧,不要惹麻烦。
  佛教化众生亦如是,众生听不懂,众生有怀疑的,不讲。所以佛教学,你看他的办法,首先讲阿含,十二年,再讲方等八年,这二十年的基础打下去,才给你讲般若,般若讲真话。《般若经》里头实在讲,二十二年只说一句话,这句话是什么?叫「一切法无所有,毕竟空,不可得」,就这句话。这个一切法就是十法界,十法界依正庄严是一场梦,醒过来之后,什么都没有了。六道是梦中之梦,六道梦醒了,还有十法界的梦,十法界梦醒了,才算真正出头,见到真相了,那就是实报庄严土。在极乐世界,极乐世界的同居土是梦中之梦,方便土是梦,到实报庄严土才离开梦境,叫真实报土,不是假的了,是真的。为什么?这个报土里不生不灭,也就是它不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的波动现象,不是的。它是自性变的,自性不生不灭,是这么个境界。
  我们今天得到量子力学家的报告,对这个概念愈来愈清晰了,总是不是我们证得的,我们证得的,那我们这个层次就高了,不是证得的。我们还是解悟,不是证悟,但是这个解悟非常有利益,了解真相我们就真的敢放下了。不放下不行,假的,一场空,怎么执著,到最后是一场空,毫无意义。所以想通了,死心塌地念这一句佛号,知道在现前我们境界里头,真的我们找不到,隔得太远。但是阿弥陀佛不远,我们抓住这个,这就是真实。我们捨弃这个假身,我们就契入真实,不再搞虚妄,这个我们明白了。明白这个事实真相,我们走这个路就对了,这个方向、这个目标决定正确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亲近阿弥陀佛。
  现前我们在学习、我们在念佛,都是做预备功夫,到极乐世界是真的了,不是假的。所以这个世间,好也好、坏也好,都不要计较,用一个清净平等心去看待;好很好,坏也很好,没有一样不好,绝对不要把它放在心上,放在心上被染污了。不善的染污是恶业,善的染污是善业,统统是染污。所以,善与不善都不要去理会,统统放下,只有一句佛号,这就对了。大势至菩萨教我们,「忆佛念佛」,忆佛是想佛,起心动念想,就想极乐世界,就想阿弥陀佛;开口要说话,就念阿弥陀佛。除了《无量寿经》、念老这个注解之外,什么也不要看了,不需要知道的事情,一概不要去接触。所以,我们五十多年没有看过电视,没有听过广播,没有看过报纸,这些东西统统都捨掉了。所看的都是经论、圣贤典籍,现在范围缩得愈来愈小,缩到最后就一部经,其他对我都不是要紧事情。
  我们为传统文化、为正法久住,我们关心的是人才。我们能不能办学培养人才?不能了,年岁太大了,时间一切都过去了。我们希望年轻人去办,我们把自己所知道的一些信息告诉他,提供他做参考,他们去办。我们念佛、持戒、讲经教学,把这些功德迴向加持他们,这就对了。如果他们有真诚心去做,自然感动祖宗的福佑、三宝的加持。人有善行,人有善愿,没有不成就的。这样我们这一生就没有白来,在六道轮迴里头,无量劫来,是最殊胜的一次,最圆满的一次,生生世世所希求的,这一生证得了。
  下面这是讲往生的,跟中阴身在六道里是自求父母,这个里头透出一个最重要的信息,那就是自己要负责任。你要是怪别人的话,那你是很大很大的罪过。为什么?六道投胎是你自己选的,不是别人替你选的,都是你自作自受。所以百分之百的责任要自己承当。往生的善士,一弹指顷,莲花化生。「是莲华者,乃卸凡壳之玄宫」,这个卸是放下,凡壳是凡夫的这个身体,卸下了,放下了。这个放下是什么?就是转末那为平等性智。放下了什么?放下了我见、我爱、我慢、我痴。这四个烦恼组成的,就是纠缠在一起组成的,就是末那识。这四个东西放下,末那识就转成平等性智,我们经上的清净、平等,清净是第六意识转的,平等是第七识转的。永远脱离六道轮迴,永远脱离十法界了。
  「安慧命之神宅」,莲花是安立慧命的神宅,在这个地方起了极大的变化。这个变化要感恩阿弥陀佛,因为这是阿弥陀佛设计的。这个快,要不是这个设计的话,我们要想转识成智,多难的事情,一生一世做不到。所以菩萨修到这个境界要无量劫,念佛的人一往生,就在莲花里头就转变了,到极乐世界花开见佛,那现的是报身相,完全不相同。所以这个意思讲,「六趣中一切众生,命终之后,中阴身现,于此身中,依自身宿业因缘,往求世间父母,投身母腹粪秽之处,结成浊染罪业之体」。这比不上极乐世界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

 

欢迎关注悲智佛网微信公众号,长按图片,识别二维码

公众号名称:beizhifw   公众号ID:beizhifw  
关注提示:可在微信上搜索 beizhifw ,在搜索内容中点击关注

老法师念佛 老实念佛 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 佛经故事 净土圣贤录文言文 来佛三圣永思集 净业三福 了凡四训 弟子规 太上感应篇 十善业道经 三皈依传授 认识佛教 沙弥律仪要略 五戒十善 修六和敬祈祷文 净土五经 刘素云老师复讲大经 净土圣贤录 布施的功德 净土大经解演义 科注全集 净土大经科注 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净土大经科注(第五回)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