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(第二三一集) 2013/3/2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:02-040-0231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听我念三皈依:阿阇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从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两足中尊;皈依达摩,离欲中尊;皈依僧伽,诸众中尊。阿阇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从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两足中尊;皈依达摩,离欲中尊;皈依僧伽,诸众中尊。阿阇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从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两足中尊;皈依达摩,离欲中尊;皈依僧伽,诸众中尊。
请看《大经科注》第四百九十八页,从第六行当中看起,第四《涅槃经疏七》,从这看起:
「那罗延」有四个意思,第一个梵天王的别名;第二个,罗什大师讲的,是诸天的力士,就是天上的大力士;第三个是《大日经》所说的,说毘纽天有很多别名,就是那罗延天的别名,是佛的化身。佛在天道,化现天身度化众生,佛在人道则现人身,在畜生道现畜生身。教化众生,一定要跟众生现同类身,这才收到教化的效果。所以观世音菩萨在鬼道现身,面然大士。放燄口的时候,燄口台的对面那个鬼王,观世音菩萨化身,那就是观世音在鬼道所现的身。他不是鬼,他是菩萨,是观世音菩萨。
从这个例子我们就能想到,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化现的众鸟,那些众鸟是阿弥陀佛化身,就是阿弥陀佛;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化现花草树木、宝池德水,全是弥陀化身。换句话说,极乐世界的全体,原来就是弥陀的法身。明白这个道理,对极乐世界事情我们就不再怀疑了,有怀疑的是没搞清楚。同样这个道理,佛陀当年在灵鹫山讲经,整个灵鹫山是不是释迦牟尼佛的法身?是,一点都不错。灵鹫山里面,无论是花草树木、山河大地,所有一切众生之类,包括每一个人,如果要真正看到,那全是世尊的化身。这叫真正见佛,真正见如来了。一个性,一个道理,一个理,一个事,无二无别,大乘教有个术语,叫这个做「入不二法门」,入不二法门就是这个样子。
这第四个是《涅槃经》上面所说的,《涅槃经疏》第七卷说的,「那罗延,此翻金刚」,中国人把它翻译名称为金刚。「乃十九执金刚之一」,十九位执金刚神里面的一种。这个十九执金刚神,我们参考资料二十三页,从《佛学大辞典》节录来的。这里资料告诉我们,「此为大日如来之内眷属」,什么叫内眷属?「诸佛眷属中,在内常随给侍者」。是佛身边的弟子,常随不离,佛在哪里他们就在哪里,是佛的侍者,也是佛的护法神。这是说明这些金刚神的身分。「列于大日经之首」,《大日经》一打开,就看到这十九个金刚的名字,「皆为菩提心之功德相」。这些如来身边的弟子,决定是个个都是真心真愿,真正发菩提心修行的大菩萨,不是普通人。十九个,这十九是表法,不是数目字,表这一类的金刚护法。
「十者,阴之满数。九者,阳之满数」,你看这十九的意思,圆满的阴阳数。阳数是奇数,就是我们讲的单数,阴数是双数,二四六八这是阴数,一三五七是阳数。阳数,从一到九,阴数,从二到十,所以说满数,圆满的数。「此十九执金刚,尽理智一切之诸尊矣」,这是一个说法。这个尽就是包括尽了。理、智,理是理体,本体,智是起用,从体起用。一切诸尊,也就是一切诸佛与法身大士,全都包括在其中。另外一说,「对于显教瑜伽论之十九无知,而为十九差别智印。或谓金刚手为总,十八金刚为九尊理智之数」。这个说法也好,也说得好。显教是对密教说的,显教里面有《瑜伽师地论》,弥勒菩萨造的,这部论的分量很大,有一百卷。这个里面讲的十九无知,无知就是见性。般若无知,是说般若之体就是清净平等觉,不起作用的时候是无知,起作用是无所不知。所以经上讲「般若无知,无所不知」,唯有无知才无所不知。那我们众生犯的毛病就要有知,有知就有所不知,你这个知很有限。
用在现前事实上来说,科学,科学是有知,有所不知,它不知道的东西太多太多了。大乘是无知,起用的时候无所不知。何以见得?有什么证据?有,释迦牟尼佛就是个例子,释迦牟尼佛无知,他无所不知。你要不相信,试问问,《华严经》谁教他的?《法华经》谁教他的?《大般若经》谁教他的?他决定没有学过。他十九岁出去参学,到三十岁这十二年当中,印度所有宗教学派他都亲近过,没有哪个学派讲《华严》,没有哪个宗教里头讲《法华》,没有。那么他这个东西从哪来的?讲绝了。这就是什么?这就是无所不知。这知从哪里来?自性里头本有的,不是从外头来的。
惠能大师明心见性了,也是无所不知,没人教他。《坛经》前面一大段是他的历史,他不认识字,没念过书,佛法,那真叫道听涂说。他是个樵夫,卖柴的,这是苦力。清早上山砍柴,砍了一担,挑到城里去卖,卖了的钱,买一点米、油盐回家养老母亲,是这个行业。没有念过书,一天学都没上过,心地忠厚、清净、老实,是这么一个人。卖了柴之后,拿了钱了,离开一个小客栈,这是小客栈包他的柴火。抗战时候这种行业还有,那个时候我住在建瓯,七七战争我十一岁,我们住在城里。对于卖柴的、卖水的,那个水要有人挑,没有自来水、没有电灯。所以一个樵夫、一个卖水的,我们都是包到,每天到我这来。他会包几家,大概五、六家,也只有这么大的能力,再多他时间来不及了。水要到城外去挑,到哪里去挑?到城河河边上。那个时候水都乾净,就是连小沟里头的水都乾净,水田里面,我们看到水里面都有小鱼,水乾净,没有污染,什么地方的水都可以喝。长途旅行的人,中国过去,要带乾粮、要带一点米,为什么?找不到人家,可以生一点火,焖米煮饭吃。还要带什么?还要带几片大蒜,大蒜头,干什么?怕水不乾净,蒜消毒的。他带这个东西,这都很有道理。
能大师在黄梅五祖道场住了八个月,五祖分配他的工作是他的老本行,舂米、破柴。黄梅有讲堂,他一天没去过;有禅堂,他也没进去过,他的工作场所就是厨房、碓坊,那就是他修禅的地方。这一种修行,章嘉大师早年告诉我,「佛法重实质,不重形式」。形式上,惠能大师连边都没有沾上,但是他有实际的,他有实质的修行,这个修行只有五祖忍和尚知道,能大师自己知道,没有别人知道。所以五祖巡视道场,实际上是专门去看他的,专门去看他,怕别人有嫌疑,做巡视整个道场,每个地方去看看。看到碓坊,看他在舂米,问他:米熟了没有?这个话是禅机,没有人懂,我们看到他在舂米,问他米熟了没有。其实他的意思就是你修行程度到不到家,是这个意思。他的回答说,米早有熟了,早就熟了,只欠筛在,还没有筛。这个筛就是求印证,他在等著五祖忍和尚给他印证。他们两个说话大家都听到了,里头真正的意思没人懂。
五祖,你看拿著拐杖在他碓上敲了三下,就走了。惠能懂得,这三下什么意思?三更到方丈室去找他。他到三更,真的到方丈室,一路推门,里头都没有拴,一推就开了,五祖在那等他。等他来了再把门拴上,不让人知道,用袈裟把他围起来,怕人偷看。跟他讲《金刚经》大意,讲到「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」,他大彻大悟,这就叫犹欠筛在。说了五句话,这五句话就是他的毕业论文,五祖给他印可了,衣钵就传给他了,他就是禅宗第六代祖。能大师接了衣钵之后,五祖连夜就把他送走。他问五祖到哪里去?五祖说,你从哪里来,你就回到哪里去。怕人陷害他,为什么?嫉妒障碍,没有别的。一般人心目当中都盘算好了,第六代祖肯定是神秀,怎么会落到他的头上?神秀怎么样?神秀是有知,有所不知,惠能是无知,无所不知,这就他们两个人不一样的地方,妙极了。
这个嫉妒障碍,嫉妒障碍从释迦牟尼佛开始,谁嫉妒他?提婆达多。总是想把佛害死,他来作佛,取而代之,想种种方法来谋害。佛有神通,佛有护法神。这些示现其实都是给我们看的,提婆达多也不是普通人,佛菩萨再来的,示现的。好像唱一台戏一样,他唱的是丑角,扮演的是恶人,扮演得很像。示现给我们看,做的些恶事,生身堕无间地狱,这大家看到了,大地裂开,他堕下去了。佛告诉大家,提婆达多在无间地狱,他的享受跟在忉利天一样,他不受苦,他在受乐。为什么他有这种乐受?他表演得很逼真,让许许多多人得到利益、得到启示、得到觉悟,这就是他的功德,别人不知道,佛知道,他自己知道。表演一个善有善果,恶有恶报,他做种种这些,堕阿鼻地狱。表演给我们看,这是如来大慈大悲。
所以,佛出现于世,等于唱一台戏,释迦牟尼佛唱主角,许许多多佛菩萨来唱配角。配角里头有善、有恶,有出家、有在家,统统都是演员,把一场戏演好,来教化众生。这里头重要的意义,不是说我演反面的就不受果报,演反面的还是受果报。说明好心做了错事也有果报,不是说我好心做了错事就没有果报,没这个道理!提婆达多给我们做证明,证明善恶报应丝毫不爽,菩萨来演这个角色还要受果报。
无知重要,无知是什么?放下,放下起心动念,放下分别、放下执著,这叫无知。佛法的教学理念跟方法,跟中国祖宗用的办法相应,这是真实智慧。中国古谚语有句话说「英雄所见大略相同」,那就是说明,释迦如来跟中国古圣先贤智慧、理念、方法相同。他们没见过面,根本就没有接触过,想法、看法、做法是一样的,所以佛法传到中国来,很快就被中国人完全接受了。特别是戒定慧三学,「因戒得定,因定开慧」,这个理论跟方法,儒接受了,道也接受了,这是真东西,不是假的。变成中国教育的准则,教育要以这个为标准,要守住这个原则。教儿婴孩,这都是中国古人说的,教儿是从什么时候开始?出生的时候开始,决定不能含糊;等他长大了学坏了,回头就难了。所以婴孩,特别著重现在人说扎根教育。
大家,古时候这个大家是做官的、有爵位的。古时候的爵位,最高是王,王下面有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五等,公侯伯子男。爵位是国王封的,这是社会地位,最低的地位是男爵。我们在一般书上所念到的公爵、侯爵,这些都是有封土的,就是它能称为一个国。春秋战国的时代,中国没有统一,这些公国、侯国,百里大概都是城墙百尺,统治的土地有一百里,就是一百平方里,这是大国;小国二、三十里,像现在一个乡镇,他也称王,称侯、称伯、称王。那个时候称天子,没有统治权,是天下这些侯国,诸侯国尊重他,他的政治办得好,他可以做别人的榜样、做别人的模范。像成汤,商朝,距离我们三千八百年,三千八百年前商朝。成汤只有七十里,它的面积只有七十里大,那个时候诸侯国称他为天子,都向他学,他是一切侯国的好榜样。到周朝,周朝的国土大一点,也不过是百里,百里侯。周文王、周武王他们的国家一百里,也就像现在一个县一样,还不是大县,小县。也是被诸侯国尊称为天子,称周天子,用他的年号。
这些人都是圣人,都是以道德礼义治天下。道德就是五伦、五常。礼义,四维是管仲提出来的,管仲跟孔子差不多是同时代,比孔子早一点,八德也是那个时候提出来的。真正的原点,就是中国文化的起源,起源的中心点是伦常,五伦五常,五伦五常我们有理由追溯到一万年以前。中国讲五千年历史文化,那是有文字记载的,没有文字之前不能说没有文化,我们相信五伦五常的观念,源起在一万年之前。有文字到现在四千五百年,黄帝开始的,製造文字。那个时候人聪明,发明了文言文。
完全随顺自性,性德的自然流露这就是最完美的,起源在哪里?起源实在就是亲爱。亲爱是天性、是本性,古圣先贤所说「本性本善」,那个善就是亲爱。这个亲爱是从父子这个地方看出来的,显示在这个层面上。小孩,最明显的时候三、四个月,婴儿,你在这个时候在旁边细心去观察,父母对这个小孩的爱,小孩对父母的爱,没人教,这不是教出来的,这是自性里头自性流露的。你看小孩对父母的眼神、对父母这些动作,你就能看出来。这是纯真无妄的爱,这是自性本具的爱。自性是什么?自性就是这个爱,这个爱就是自性,是自然的,没人教,也不要学。被这些老祖宗看出来了,看出来他就有个想法,如何让这种真实的爱心、纯净纯善的爱心,一生当中永远保持不变?就想到这个问题。用什么方法能让这个爱心永远保持不变?这就想到教育。所以,教育第一个目标,是保持真诚爱心永久不变,这个在古人一个术语叫「赤子之心」。就是三、四个月这个婴儿他的心,他的心一丝毫染污都没有,他没有分别、他没有执著。
对孩子的教育,教他读书、教他写字,目的是哪里?目的都是在培养这个爱心不要变质。读书为什么要千遍?为什么要一门深入?一门深入,读书千遍,目的是在修定。小孩要修定,有定才能保得住,心不定,保不住,变质了。所以中国教学方法是根据这个来设计的,天天想一桩事情,守住这一桩事情,心无二用,让自己的心回到清净平等,清净平等他就开悟,开悟就是觉。中国教学的原理从这来的,教学的方法从这来的。不是叫他记诵,要记得很多东西,不是的,「记问之学,不足以为人师」,这个记问中国古人不重视。现代教育重视这个东西,就是叫你要读得多、记得多、看得多、学得多,好像你什么都知道,什么都知道一点皮毛,一样都不精。中国不走这个路子,中国走精。真正达到精了,没有不博的,精一是体;用,广博是它真正的起用,它起用的时候是既广又博,它触类旁通,它是智慧。就像释迦牟尼佛,智慧开了,他什么都能讲,这许多大经大论,根本就没有学过,不但高深的东西没有学过,就连阿含经里所说的东西他也没学过。
这个道理要不搞清楚、不搞明白,对于古人东西就怀疑,就不敢相信。它真有道理,它有大道理在,我们糊涂,我们对不起祖宗。祖宗对得起后人,所有一切创造发明、理念方法,可以流传千年万世永恆不变,这是古人所设计的。设计出来的东西常常变,这就不是真的,真的是永恆不变。然后影响到我们生活物质的文明,中国人建个房子,要建得非常牢固,叫一劳永逸,要传好多代。中国房子最低的标准要使用三百年,不能使用三百年,这个房子不及格。做个家具,做一个桌子、一个椅子,至少要使用一百年才算合格;用不到一百年,它都不合格的,这粗製滥造。为什么?他心是定的,他不是常常在变易的。
无论你在这一生走到天涯海角,记住,老的时候落叶归根,这是中国人的思想、中国人的理念。根是什么?我的老家,死了以后,骨头要葬在祖宗的旁边,这个墓园是他一家人的。这是什么?这就是父子有亲,永远不分离。这个国家民族多好、多幸福!哪里像现在,三心二意,常年的迁移、迁徙,居无定所。所以盖房子盖得很简单,外面看起来很漂亮,一、二十年就不能用了,拆了重建。所以他们常常拆、常常建,这个符合现在消费的定律,不消费认为就没有进步,跟我们中国想法完全相反。中国人生活在清净平等静定的世界里,他们生活在动盪不安的社会里面,不一样。
今天看到这个社会乱到极处了,再乱,再乱这个世界要毁灭了。人不像人,父子的天性没有了。我昨天才听说,因为我们不看新闻、不看报纸,这个事情就出在香港,好像就是最近,一个星期之内发生两起儿子杀父母,一个星期里头两起。什么原因?儿子玩电动玩具,晚上不睡觉,搞到深夜,扰乱父母睡觉不安心,把他教训一顿,他就怀恨在心,把父母杀掉了。这让做父母的多寒心,做父母的人还敢养儿女吗?儿女养大,不定什么时候把你杀掉,让许多年轻人反省,不敢生小孩,以免提心弔胆。那这样人种就绝了。这是多么可怕的一桩事情,这比核武战争还可怕,天崩地裂不可怕,这桩事情可怕。
我记得过去李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,年代太久了,记不清楚,模糊的印象。说是有一个地方,儿子杀了父亲,这个儿子当然判死刑。国家连带的处分是当地的知县,县长撤职。县长是地方的父母官,你没有教得好,你怎么把小孩教成这个样子?父母官没有尽到责任,撤职。那个时候有总督,这就是清朝时代,应该,知县上面有巡抚,巡抚是省长,记大过两次。省长上面有总督,总督大概是管两个省的,总督记大过一次。这个皇上还不罢休,从前城有城墙,把城墙拆掉一个角,意思就是告诉天下人,这个地方出了个大不孝的逆子,让这一个县都蒙羞。
古时候是这样处理,现在大家报纸上一登就没事了,没有人会受连带处分。换句话说,古人做官,他的业绩是要把人民教好,他才能升官,不是靠凭藉其他的。进贤受上赏,你能对国家推荐一个真正贤人,国家最高的赏赐给你。国家重人才、重德行、重孝顺,孝敬,它要这样的人。现在的问题出在哪里?出在传统的教化没有了,人不晓得怎么样做人,完全凭自己的意志,自己所想所作所为认为都是正确的,别人是错的,连父母都是错的。他玩电动玩具是正确的,你妨碍他玩耍的时候,父亲、母亲也要把你杀掉,你障碍他。他还有谁不敢杀?连父母都敢,还有谁不敢!这个社会为什么会沦落到这种地步,有没有认真去想想,到底原因在什么地方。把原因找到,从根本下手,就能改善,就能恢复过去的那种盛世,太平盛世,人民幸福美满。
这是我们说到无知而无所不知,有知而有所不知,东西方在教育走的路不一样。中国不崇尚科学技术,不是没有这个才能,不走这条路子,这条路子可以得小利,但是付出的代价太大了。现在这个社会大家看到了,科学技术带给我们很多便利,付出的代价,伦理没有了、道德没有了、因果没有了,变成儿女杀父母,这是付出代价。社会动盪,地球灾变异常,这是科学技术带来的副作用。中国古圣先贤看得清清楚楚,不走这条路子。现在是我们真正值得思考的时候,我们还继续走这条路,还是回头?回头,把老祖宗的东西找出来,真干,相信还有救;如果不找回来,还走这条路的话,恐怕这个灾难还得变本加厉。社会动乱,不可能回归到和平,真的叫许许多多志士仁人对于和谐、和平丧失了信心,对于清廉洁的政治失去信心。
就像章嘉大师早年教我,他告诉我,你这一生不能去做官。我问他老人家为什么?他说,你做官是个清官,你手下都贪赃枉法,你怎么办?这个问题我真的没想到,这一问就把我问倒了。我能保证我自己,不能保证别人,想想老人这个话是有道理的。我问他,那我干哪一行,干什么?他叫我出家,叫我学释迦牟尼佛。我很老实、很听话,我完全接受了。他教我去读《释迦谱》、读《释迦方志》,跟我讲要学佛先要认识释迦牟尼佛,你要不认识他,你会学错了,会走错路。读了这两本,这两本书是唐朝人的著作,全是从经典里面抄出来的,关于释迦牟尼佛一生求学、修道、弘法利生的些故事,不难懂。读了之后才真正意识到,释迦牟尼佛不是宗教,不是像宗教上讲的这个样子。他是什么?他是个社会教育家,我们用这个角度看他,现在人讲的多元文化。他教学的东西太广了,你想学什么他教你什么,真正是博学多能,没有一样他不通的。经典上看许许多多人向他提出问题,他解答得真妙,解答得好,没有一个问题是难到他的。
所以他的智慧是从禅定当中来,因戒得定,因定开慧。见性之后,遍法界虚空界过去现在未来,真的是无所不知、无所不能。这句话不是诳话、不是假话,是真的,理很深。也不是释迦牟尼佛他专利,他说得很清楚,一切众生各个皆有。现在并没有丢掉,只是你有障碍,不能现前。障碍很多,归纳为三大类,这三大类都叫烦恼,无明烦恼第一个,第二个尘沙烦恼,第三个叫见思烦恼。这三大类的东西障碍你的自性,你只要把这三大类放下,你就恢复了。释迦牟尼佛放下了,在他三十岁的时候,菩提树下入定,放下了,放下就开悟。为什么?开悟是你本有的,是这些东西障碍你不能开悟,只要你放下就开悟了,你的智慧就圆满了,德能、相好没有一样不圆满。
不能够完全放下,佛说了,你放下一部分就有一部分的成就。三大类,第一大类见思烦恼,你能够放下,证阿罗汉果。阿罗汉超越六道轮迴,对于六道轮迴里头事情清清楚楚,没有一样不知道。他的活动空间,上面到二十八层天,下面到无间地狱,面上来讲,这是一个大千世界。用黄念老居士所说的话,他的能力达到多大?十亿个银河系,十亿银河系里面的事情他统晓得。向外去,他力量达不到,那怎么样?要菩萨。菩萨破见思烦恼,还要破尘沙烦恼,所以菩萨比阿罗汉功夫深,智慧就大。阿罗汉达不到的,就是十亿银河系之外的,菩萨知道,阿罗汉不知道。再把无明烦恼断掉,把它放下,你的智慧能量是圆满的。我们今天讲全宇宙,佛法讲法界虚空界,你全都知道。为什么知道?是一个自性所变的。所以,明心见性之后自然就知道,不要学的,不学就会。佛法讲到终极了,就是断烦恼而已,看破是明瞭,放下就是功夫、就是成就。为什么要放下?因为是假的,不是真的,它障碍你的自性。
自性是空寂的,里面什么都没有,但是不能说它是假的,不能说它是空的,它能生万法,一切万法是它所生的。它自己什么都没有,什么都能现,什么都能变,所现所变是生灭法,生灭法就不是真的。能变能现的自性是真的,它不生不灭,它不来不去,它遍一切处、遍一切时,无所不在,这是自性的本体。佛法的教学没有别的,就是教你明心见性,就是教你把这个东西找到,这个东西找到了,你一切问题全解决了。这是一门大学问。
我接受方老师的教诲,我得细心观察他,是真还是假的。怎么观察?他是不是真干,他要真干,那是真的;他不真干,那就靠不住,可能人云亦云。细心观察,他真干,没有一天不读经。我跟他学是在他家里学的,不是在学校,所以这个关係就比较密切。他的家是一个独栋的花园洋房,房子是平房,没有楼,就是一层,有很大的院子,院子里有树木花草很多。城市里头有这样的住宅是非常不容易的,那是过去日本时代日本的官员的官邸,不是一般人居住的。当时他在台湾,政府给他这个住宅,产权是学校的,台湾大学的,台湾大学的教授的宿舍。所以,我们到他书房里面去看,书桌上一定有一本佛经在那里,说明他是真干,真下功夫,他说的话就不是假话。
接著往下面看,「《维摩经》云那罗延菩萨。古注经家多谓众生身心相依,身有苦乐,心必忧喜,心有忧喜,身有损益」。《维摩经》上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,这几句话我们要学。众生确实身心两个部分,生理是身体,心理是精神,身有苦乐,心有忧喜,这是大乘经上常说的。所以人生苦!实在苦乐从哪里来?苦乐从忧喜主宰的,苦乐是果,忧喜是因。所谓「人逢喜事精神爽」,一个人如果生活在快乐、喜乐,常常有喜乐,这个人一定不容易生病,这个人寿命一定很长,为什么?他快乐。如果一个人烦恼多,愁眉苦脸,这个人身体一定不好。心有忧喜,他身体一定有病,有病痛,寿命一定不长,这是一定的道理。我们看人就从这上看,烦恼太多、杂念太多,修行不能成就,只能说是跟佛结个法缘。这一生如果有成就的人,他心是定的,他对于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他不重视、不放在心上,这种人身心健康。特别是现代,科学家发现念力的祕密,念力就是思想,心有喜乐,这个念力好,这个念力对于身心好处就太大了。
所有一切善念比不上念佛,所以真正懂得,他对于念这一句佛号确实是分秒必争,一分一秒都不愿意让它空过,要用它来念佛。多念一声佛,少说一句话,这个话是废话,话没有意义、没有利益,全都是轮迴业,所以就错了。不只是古人讲的「言多必失」,不只,它对一个人损害实在太大了。众生造无量无边的罪业,全是口业,意业跟身业次之,造得最多的就是口业。为什么不用这个口去念佛、用这个心去想佛,要去造业?在经教里面,佛说这样的人叫可怜悯者,为什么?他得人身,这一生遇到善缘,他可以成佛,为什么还造轮迴业?为什么还要继续搞六道轮迴?继续搞六道轮迴,没有不堕三恶道的,三恶道就太苦、太可怜了!
佛慈悲,阿弥陀佛无尽的慈悲,无与伦比的慈悲,没有一尊佛能跟他比得上,他对我们这些六道苦难众生设想得太周到了,我们根本想不到的地方,他统统都想到了,从四十八愿全了解了。我们不肯去读、不肯去学,辜负这个恩人,这个恩人真的帮助我们一生成佛,成佛达到跟他同样的境界。往后你住极乐世界很好,你住他方世界也行,你自由自在。十方虚空法界,真的是哪里有缘你就可以在哪里教化,你是以佛的身分,跟阿弥陀佛同样的身分教化众生。
心有喜,身心健康,心有忧虑,人身就多病,多灾多难,完全在念头。最好就是念佛、想佛,把身体忘掉最好。常常想身体,就会把佛忘掉了,佛忘掉想身体,身体就多灾多病。你天天在想用什么方法去治疗,愈治愈严重,为什么?因为你想它。要把身心世界一切放下,身体不要了,老牵挂这个干什么?身体交给阿弥陀佛,跟阿弥陀佛约定,阿弥陀佛的意思,什么时候要我走,你一来我就跟你走;你要我留,多留几天,留在这里干什么?留在这表法,行,我也愿意干。世缘、万法统统放下了,住在这个世间多一天少一天不妨碍,没事。住在此地跟住在极乐世界没有两样,能做到这样的程度,就得大自在。在这个世间,不要做当局者,要做个旁观者,就自在了。当局者迷,旁观者清,旁观的人看得清楚,当局的人看不清楚,他有妄想、他有杂念,旁观的人没有。像看人下棋,两个下棋的人都想著要胜过别人,这就是妄想;旁边看的人,于他不相关,他没有胜负的这个念头,他看得清楚。换句话说,没有利害就看清楚了,有了利害就看不清楚了。怎样能把利害放下?害放下,利也要放下,统统放下就没事了。
「法救云:如来身力无边,犹如心力」。这句话现在我们完全能懂得,为什么?身力无边,是心力没有边际。身是物质现象,物质从哪里来的?是念头变现出来的,念力无边,所以身力无边;念力要有限,身力也有限。所以,最好的念头是念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是无量,无量无边际。「又《密迹力士经》云:如来之身成钩锁体,犹如金刚,铿然坚绝,不可破坏。故愿国中众生三业庄严,体固如金刚,力强如那罗延,同具殊胜身业」。这是诸佛的愿力,佛希望大家快快成佛,希望大家都成佛。佛的身体好,叫金刚不坏身。钩锁体就是我们今天讲的身体的结构,谁製造的?外面五官,里面五脏六腑,怎么製造出来的?到现在还是个谜。从一个细胞慢慢发展的,它怎么会产生这么多的变化?怎么能发育成这样完美的一个人身?实际上人身还不是真正完美,佛身才完美。世尊在《观经》里面给我们介绍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的报身,身有八万四千相,每一个相有八万四千好,每一个好有八万四千光明。这后头不必说了,说到这个地方我们已经感觉到不可思议了。怎么来的?是自自然然成就的,没有人控制,没有人在那里製造,没有人在那里培养。那是什么?是自性圆满功德,自性的本能,佛经上有个名词叫「法尔如是」,我们讲自自然然,比自然还要自然,称法尔。
一切法无不如是,大到宇宙,小到微尘,是一不是二。微尘里头有大宇宙,我们这个身相,在一切微尘世界里头统统都有,每一粒微尘世界都有。谁知道?《华严经》上告诉我们,普贤菩萨知道。普贤菩萨到每一粒微尘世界里头去游历、去参观、去访问,跟外面世界没有两样。这就说明自性里头没有大小,任何一点都能够现究竟圆满的一切法。这种现象被现在量子力学家发现了,他叫这个做全息现象。他举个例子,譬如一张照片,这要全息照片。照相机是普通的,是用两道激光做光源拍摄下来,洗出来之后,你看到这个照片,黑条,一条一条、一格一格的,看不到人。但是再用激光去照它,照片上人就出现了。你把这张照片剪成两张,在那里看,两张完整的,不是分的,完整的照片。你剪成四张,四张完整的,你把它碎成一百张,一百张都是完整的。发现这个现象,叫全息现象,也就是整个宇宙在一粒微尘里头它现全体的形相,完全显示在其中。
所以今天这个电晶体的发现,这是高科技。你看,像指甲大一块小纸片,里面容纳多少东西,我们感到神奇,其实跟自性比差远了,这一个指甲面太大了。一个原子、一个电子,讲到最小的微中子,一个微中子多大?我们没法子想像。科学家告诉我们,一百亿个微中子,一百亿个纠缠在一起,体积等于一个电子;换句话说,是一个电子的一百亿分之一。那么小的东西里面,里面有整个宇宙,整个虚空法界都在那里头,普贤菩萨能进去,这就是大乘经常说的八地以上。八地以上的菩萨,八地、九地、十地、等觉、妙觉,这五个位次的人都有本事进入微尘宇宙里面,去拜佛、去度众生。科学发现了微中子,不知道微中子里头有世界,没发现。所以科学跟佛法比,还差一个很大的一段距离。科学能不能发现到这个极微色里头有宇宙?很难。难在哪里?难在用的方法不一样。科学家没有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,所以他知道的有限,有知,有所不知;佛法是把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,它是无知,它无所不知。这是经典里头讲得清清楚楚,了了分明。
佛的身体报身,报身有生无灭,生是感,众生有感佛有应。怎么会不灭?这个感不会消失。九法界众生,上面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下面十法界、六道,一切众生都有感的作用,所以他的应就不会断绝,感应道交。报身从哪里来的?报身从法身变现出来的,法身没有相,报身有相,这个相是法性自己变现,法性不生不灭,所以报身没有生灭。至于应化身,是里面有阿赖耶,阿赖耶是生灭相,有生有灭。佛要示现在十法界,要示现在六道里面,一定要用阿赖耶,阿赖耶起作用,阿赖耶不做主宰。阿赖耶做主宰,他就是凡夫了,阿赖耶只是起用,不做主,这就是诸佛如来、诸大菩萨。
「故愿国中众生三业庄严」,这个愿里头讲的,一切众生,三业是身口意,身口意三业清净,清净就是不起心不动念、不分别不执著,这叫清净。起不起作用?起作用。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讲经教学,给诸位说,他没有起心动念,他没有分别执著,他讲经随口说出来的。没有通过思考,没有讲稿,没有先想一想,我第一段讲什么、第二段讲什么,没有,全没有。这叫自性流露,这叫讲真话。六道众生,言语都是先通过思考,我要怎样讲。佛菩萨没有思考,说出来之后,很奇怪,把它记录下来,篇篇都是第一流的文章。第一流的标准是什么?文章的章法结构、思想体系非常严密,一点都不错乱。怎么知道?用科判一分析就知道了。他说到一个字不能少,一个字不能多,多一个字是废话,可以删掉,少一个字它就中断了,气就接不上了。怎么会做得这么完美!小部经,一、二千个字以内的容易,大部经,像《华严》,那么长,《般若经》一百卷,《大般若经》古人有科判,真的把它分析出来,科判十几本。我们看到这些东西,对于释迦佛不能不佩服,这就从文学上来说,他是第一流的文学家,他没有学过。在佛法说,这能力从哪里来?是自性本具的,这叫性德自然流露,没有加一点勉强。
佛这个意思,是希望我们要相信,不能怀疑。你自己本来是智慧圆满、德能圆满、才艺圆满、相好圆满,怎么会搞到今天这个样子,什么都不知道了?毛病就是出在妄想分别执著,凡夫从无始劫以来就被这个东西害了,现在还要让它当家做主,你的麻烦不就大了!大在哪里?出不了六道轮迴。我们必须要记住,凡是出不了六道轮迴的人,肯定在三恶道的时间长,在三善道的时间短。想到这一层就太可怕了,为什么?恶道太苦,今天看人苦,恶道比人还要辛苦。
畜生我们看见,你看现在人用的这些农药化肥、化学饲料,海洋里的众生、陆地上的众生都变态了,这都被人害的。我听说用这些化学肥料喂老鼠,老鼠长得像个猪一样,长那么大。牛羊、家畜,现在好像看到新闻报导里头,大量的死亡的尸体丢到江河里头,严重的灾害。这些东西原来都是被人吃的,我是这几天才听到,以前不知道,用这些化学东西培养出来这些畜生,必须在两个月之内要吃掉牠;不吃掉牠,牠就会被腐烂,牠就自己死掉了。那个毒多厉害!然后想想,这个东西人吃了会有好处吗?说明一个事实,改变基因、化学饲料是决定有害于身体的,害了畜生,我们长年吃牠,不知不觉就慢性中毒,多可怕!
只有佛教给我们三业庄严,真正学佛,体坚固像金刚一样,力强像那罗延一样,同具殊胜的身业。佛教导我们,可以做到,我们要相信,相信的人就有福了。相信科学家所说的,念力可以改变物质现象,我们最好的意念能改变我们的身体,身心健康,不要依靠外力,完全用念力。去年三月,美国修.蓝博士来访问,为我们做现身说法。他一生做这个工作做得很成功,为这些疑难杂症,为这些人服务,把这些人病治好。你看看,不需要医药、不需要打针,也不需要推拿。治病,他跟病人不需要见面,只需要病人的资料,四样东西,第一个病人的姓名,第二个病人出生年月日,第三个病人现在住在哪里,第四个病历,医院检查的病历给他看,病人跟他距离几千里路,他都能把他治好。用什么?用念力,佛法里头讲的观想。
我问他,你这个治疗的原理是什么?原理是清净心。清净到什么程度?他不是佛教徒,他是古老传统的这个教学的方法,夏威夷的土著的。必须把你记忆里头,记忆,你能够记得的,所有一切不善的记忆清除掉,我们讲放下。然后再把善的记忆也清除掉,让心真正恢复到清净,就是心里头什么都没有,乾乾净净。治病的时候,把病人观想成自己,自己跟病人身体融成一体。看他的病历,就是我自己哪些地方有病,我用我的清净心,把这些带著病毒的细胞恢复正常。一天做三十分钟,观想,念四句话,他有口诀。这四句话是什么?对病毒说的,带著病毒的细胞,对它说的,「对不起,请原谅,谢谢你,我爱你」,就四句话。就是念这四句念半个钟点,一天念半个钟点,一定的时间观想。三十天,自己病没有了,对方也没有了,非常有效果。我们可以用这个试试,如果把阿弥陀佛请到心中,比他那个更清净、更有效果,还得阿弥陀佛威神的加持,肯定比他有效。
这是真的,到我这里来现身说法,告诉我们这桩事情。他心量也很大,到处把这个祕诀传给人,他说人人都可以学。问题就是清除妄念,这个比较难,这是最基本的条件,没有这个条件就不行。然后爱心要扩大,他到我这里来,我门前的小树他抱它,爱心,爱这个小树。一片慈悲,对任何人没有怨恨,只有亲爱。好,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
欢迎关注悲智佛网微信公众号,长按图片,识别二维码

公众号名称:beizhifw 公众号ID:beizhifw
关注提示:可在微信上搜索 beizhifw ,在搜索内容中点击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