栏目导航

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-第310集

1970-01-01 08:00:00 字体大小:
下载地址:
https://js1.amtb.cn/media/himp4/02/02-041/02-041-0310.mp4
(请用在新的浏览器打开下载)
点击进入mp3 返回文字版

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  (第三一O集)  2016/2/21  澳洲净宗学院  档名:02-041-0310
  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:阿闍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从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两足中尊;皈依达摩,离欲中尊;皈依僧伽,诸众中尊。阿闍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从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两足中尊;皈依达摩,离欲中尊;皈依僧伽,诸众中尊。阿闍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从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两足中尊;皈依达摩,离欲中尊;皈依僧伽,诸众中尊。
  请看《大经科注》,第七百三十九页倒数第五行:
  「第二,出菩提名体者」。这是道绰大师于菩提心有四番议论,就是他有四段的解释,前面第一段显菩提心的功用,我们学习过了,今天从第二段开始。第二,出菩提名体。「然菩提有三种:一者,法身菩提。二者,报身菩提。三者,化身菩提」,有三种。下面再为我们解释,「言法身菩提者」,什么是法身菩提?大乘经里面,我们常常看到,「所谓真如、实相、第一义空。自性清净,体无秽染。理出天真,不假修成,名为法身。佛道体本,名曰菩提。」这是说的法身。法身相当于现代哲学里面所说的本体,也就是整个宇宙从哪里来的、根据什么来的,这都是说的法身。身这个意思就是本体,法是万法。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,跟我们说「何期自性,能生万法」。万法是宇宙,圆满的宇宙,完全的宇宙,我们给它说一个名字,建立一个名号,叫它做法身。一切法都是从这个身所生所现,所以佛法里面没有造物主,中国传统文化里头也没有讲到造物主。传统文化里面《易经》是最重要的一部经典,里面讲到八卦,所谓「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」,跟佛法讲的非常接近。这个不是迷信,这是事实真相,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。有没有人见到?有,禅宗里面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,见性是什么?见到法身,见到宇宙的本体。
  能生万物这个法身,它包括这么多的名相,此地只是略举几个而已。佛在讲经教学,随口而出几十种、上百种之多,这名词术语讲一桩事情。为什么不用一个名词?怕我们执著,因为本体没有名字,叫什么名字都不恰当,所以用很多的名相来表达,众多的名相是一个本体现的,从众多名相当中体会本体。本体说不出来,离言说相;绝不是一个名相能表达的,所以它不是名字相。我们对它只有用真诚心去体会,什么是真诚心?这里说的法身就是真诚心,真诚到极处,你恍然大悟,明白了。明白之后,能不能说出来?说不出来。明白人跟明白人,你说他懂,他说你懂。没有见性的人跟见性的人在一起,见性的人怎么跟你说,你也没办法体会,接受了,含糊笼统的接受,不是完全明了。完全明了是见性了,像惠能大师在五祖面前,五祖给他讲《金刚经》,讲到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」,他明白了,五祖明了,他也明了。明心见性,性是什么?什么样子?说来听听。他说了五句,「何期自性」这四个字,就是没有想到自性,「本自清净」、「本不生灭」。清净就是从来没有染污过。我们每个人都有自性,我们的自性跟诸佛如来的自性无二无别,同是一个,我们跟阿弥陀佛的自性没有两样。见性成佛,佛是什么?见性的人。只要见性的人,都称之为佛,你见到自性你是佛,他见到自性他是佛。没有见到自性也是佛,为什么?自性没有生灭,只有迷悟不同,悟了我们称他作佛,迷了称他为众生,天、人,六道、十法界。
  迷了自性的时候,佛为了教学方便起见,假设这些名相,在教学交流当中,你很容易懂得。真正契入境界,名相不可得,名相是假的。不但名相是假的,所有一切现象是假的,物质现象、精神现象、自然现象,没有一样是真的。什么叫真?什么叫假?大乘教里面的标准,不生不灭是真的,有生有灭是假的。物质现象有生灭,你看人有生老病死,植物有生住异灭,矿物、星球、这地球有成住坏空,只要是物质现象都有生灭,这里面找不到不生不灭。它有没有不生不灭?有,在哪里?法身不生不灭。法身能现,现一切相,十法界依正庄严,也包括了极乐世界,包括诸佛刹土,都是有生有灭,幻相。《金刚经》上说一切法,包括诸佛刹土,包括诸佛的三身,都是心现的,自性变现出来的。自性变现出来这些现象,不能说它有,不变呢?不变不能说它没有。什么时候变?有缘就变。没有缘就不变,不变叫隐,隐藏起来。隐不能说它无,现不能说它有,跟我们六道十法界不一样,它觉。这个觉就叫菩提,菩提是印度话,觉是什么?明了究竟是一回什么事情,清清楚楚明明白白。离言说相,言语无法表达,念头心想也想不到、缘不到,这是事实真相,叫实相。实相无相,从体上讲的,从能现的自性上讲的;实相无不相,是从它起用上讲的,它遇到缘现虚空法界,不能说它有,隐,不现的时候,不能说它无,所以说它叫第一义空。用这么多的名字来说。
  自性清净,惠能大师说得好,要知道我们的自性,自性就是真心,能生万法,从来没有被染污,生它也不染污。染污的是什么?染污的是妄心,阿赖耶、末那、意识。三心二意,阿赖耶、末那、意识叫三心;二意呢?二意不说阿赖耶,只说意识,第六意识跟第七识末那。意识分别,末那染污,妄心,不是真心。自性是真心,真心是清净的,体无秽染,没有染污的。所以理出天真,不假修成。它是本来有的,破迷开悟它就显出来了,迷了的时候,它在不在?在。虽然在,我们八识缘不到,眼耳鼻舌身意,眼见不到,耳听不到,鼻嗅不到,身体接触不到,六根缘不到。它在,在哪里?无处不在,无时不在。它像什么样子?像虚空一样,不是物质,也没有念头,也不是我们想像当中自然现象。我们根本就缘不到它,它真有,它存在。所以理出天真,这个天就是自然的、本来就是,不假修成。那我们今天修行修什么?不是修真,真是本有的,用不著修,现在所修的就是把我们自性的障碍物去掉,天真的自性自然现前。这个有道理。
  无论是世法是佛法,从哪里下手?我初学佛的时候,第一次跟出家人见面,这个出家人是章嘉大师,我就向他请教,我听说,方东美先生将佛法介绍给我,我知道佛法的殊胜、知道佛法的高明,我向他请教,有没有方法让我们很快就能够契入?我提出这个问题。我没有感觉,老师有,感觉到这个年轻人心浮气躁。所以他看著我,我也看著他,他看著我,他要看到我这浮躁的习气降下去了;我看著他,我等他的答覆,等他老人家开示,那时候还不懂什么叫开示,等他教诲。我们等了半个小时,大概浮躁的心、浮躁的习气降温了,断决定断不了,只是降温了,他可以给我说了,说了一个字,「有」。你看我在那等,等了半个多小时,等到一个字,有。有,怎么样?他又不说了,因为我们听到这个「有」,精神好像振作起来了,我得注意听了,有。他又不说话了,必须等到你浮躁的气降到他认为可以告诉你的时候,他跟你说话;认为还不够,那慢慢等,像入定一样,什么念头都没有,一心一意,专注听他老人家说话。这个等的时间没前面长,前面等了半个小时,这个有字,等了大概七、八分钟,告诉我六个字,他说的话,一个字一个字说,很慢,速度很慢,「看得破」,没这么快,我说得很快,「放得下」。一个字一个字说,看得破,说得非常有力,说六个字。
  以后我们读儒家的书、读孔子的书,四书,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,我们看到《大学》开宗明义所说的,跟我那一天向章嘉大师请教的,好像一模一样。「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」,明明德什么意思?它讲三个字,佛讲四个字,「明心见性」就是明明德,明德就是自性。自性现在迷了、不明了,佛陀的教学恢复明德,明明德就是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就毕业了。明明德之后,还有吗?有,你自己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了,见性之后作佛,佛要教化众生。教化众生就是「亲民」,这个民字代表六道众生、代表十法界众生,要帮助他们大家个个都明明德,这是大乘佛法。「止于至善」就是觉行圆满,自己明明德圆满,教化众生明明德也圆满,这《大学》上的。从哪里下手?从「格物致知」,格物就是放下,致知就是看破,章嘉大师教我的。格是格斗、是格杀、是格除,就是放下;物是什么?欲望。你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都没有离开七情五欲,七情五欲是什么?烦恼习气,你得要把烦恼习气放下,那是妄心,妄心放下,真心就现前,就这么个道理。你看四书,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上所说的,跟大乘佛法境界相不相同?同,一样的,名词不一样,中国人叫明德,印度人讲自性、讲真如,真如就是自性,讲法身,讲了许许多多的名词,统都是说这桩事情。这桩事情从哪里下手,你才能证得?放下,放下所有的欲望。为什么?自性里头没有欲望,只要是有欲望自性就被染污了,只要有欲望自性就迷了。没有欲望,甚至于连身都要放下,假的,不是真的;念头要放下,也是假的,也不是真的。念头是妄想、是分别、是执著,自性里头没有。它起来是一片乌云,把自性盖住了,你把它赶走、把它放下,它不起作用,自性就现出来了。要放得彻底,这是真正修行人。
  从事相上修,这是佛陀教育里面儿童班、幼稚园。不错,是从幼稚园慢慢提升,释迦牟尼佛当年开悟之后,教学就从这开始。到鹿野苑去度五比丘,度他们干什么?要叫他们来当助教。佛有五个助教,办小学,佛教什么?讲阿含,讲阿含这五个人能听懂,辗转教化众生。佛陀的小学,十二年,讲《阿含经》,憍陈如尊者这些助教。以后训练了一千二百五十五个比丘,换句话说,佛陀就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个助教,展开普遍广泛的教学。小学办了十二年,向上提升,中学,中学讲方等,方等经好比是中学,八年,跟前面接上,二十年,这个二十年是扎根,深根。根深蒂固,这才教大学,释迦牟尼佛一生教化众生最主要的就是在这个阶段,这个阶段多少时间?二十二年,讲般若。般若是智慧,没有前面的功夫开不了智慧,前面十二年著重在戒,戒律,方等八年著重在定,因戒得定,因定开慧,智慧开了,才能够接受般若,般若二十二年。最后八年研究所,讲法华,法华是什么?是教这些学般若的菩萨再提升一层,成佛了。成佛的《法华》,开智慧的《楞严》,佛门弟子听得耳熟,要懂得它的意思。我们学佛法要按这个顺序来学,不是经忏佛事,这个要明了。
  释迦牟尼佛一生没做过经忏佛事,他老人家在世,一生教学,开悟之后教学,一直教到圆寂,八十岁走的,整整教了四十九年。三十岁开始,八十岁圆寂,我们中国人讲八十,外国人讲七十九,外国人算实足年龄,七十九岁。所以他老人家是个道道地地的教育家,老师。中国有个老师,孔夫子;印度有个老师,释迦牟尼佛。我们一定要懂得,宗教教育非常重要,宗教教育维系了西方的文明。西方人今天不相信宗教了,东方人把老祖宗孔子、孟子、释迦牟尼佛的教诲丢掉了,丢掉以后是什么状况?就是今天社会的状况,社会动乱、地球上的灾变很多。这个诸位要知道。现在多少有心人,我们见面的时候,问我的人很多,这个世界还会不会有和平、还会不会有安定?多少人在关心。
  西方的汉学家,欧洲的,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确实下了功夫,研究得很深,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超过我们一般人。瑞典的高本汉,提醒我们「汉字不能废」,汉字是讲中国的文字学,要保存下去,不能废除,「文言不能够废除」,要保存,「经书必须读」。古圣先贤的经书,中国图书分为四类,第一是经;第二是史,历史;第三是子书,诸子百家;第四是文学。《四库》是这么分的,经、史、子、集。经是什么人说?圣人说的,就像在佛经里头,佛教里头经是佛跟菩萨说的。甚至于中国人很严谨,把关很严谨,佛说的称为经,菩萨说的称为论,不称为经。菩萨说的称为论,论就是经的注解、经的讲解,用这个。我们要知道。子是一家之言,他没有到大彻大悟,但是他所说的很有道理,对社会有正面的影响,也是很好的东西,帮助我们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。文学那是诗词歌赋,给生活带来情趣,带来幸福快乐的人生。就分这四大类,佛法里头也是这样分法,但是佛法对于文学不是很重视,对于伦理、道德、因果非常重视。
  法身是本有的,除去一切虚妄真实就现前,它是不生不灭的,虚妄的都是有生灭,有生有灭不是真的。换句话说,我们对法身这两个字要有个正确的概念。法身之体,法身的根本,就叫菩提,为什么?它觉而不迷,它从来没有迷过。现在迷了,不是它迷,是众生迷了,众生对于境界以为是真的。我们到这个世间来,第一个得到人身,都认为这个身体是我,错了,身体不是我。我不生不灭,不生不灭的是法身,法身是我,这肉身不是我。我们现在藉这个假的肉身,要把我们的真身找回来,这叫修道,这叫证得无上菩提。所以菩提是佛道本体、佛道的根本,是体、是根本,这叫菩提,这叫法身。
  再其次的,第二个,报身。「言报身菩提者,备修万行,能感报佛之果」,报身是修得的,修到什么时候报身现前?明心见性、大彻大悟的时候,报身现前了。为什么?你往生到极乐世界实报庄严土,不求往生极乐世界,那肯定你是往生到释迦牟尼佛的华藏世界。华藏世界是释迦牟尼佛的实报庄严土,娑婆世界的法身菩萨都住在那边。所以它是修成的,修六度万行就能感得报身的佛果。「以果酬因」,所以叫报身。「圆通无碍」,这叫菩提。他圆满通达无碍,世出世间一切法,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你向他请教,他都会告诉你,他都能为你解答、都能教导你。法身菩萨,法身大士,他们的智慧是从自性流露的,不是学来的。学不来,学来的是假的,不是真的。
  我们再看最后一个,「言化身菩提者,谓从报起用,能趣万机,名为化身」。这化身是什么?释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在印度降生,示现八相成道,教化众生,住世七十九年,这叫应化身。为什么?他示现跟我们人一样,有入胎、有出胎,有从小孩慢慢长成,经过这个阶段,求学修学、开悟证果、教化众生。他能以化身教化一切众生,化身无量无边,你跟他有缘,他就现身来教你、来度脱你。帮助众生、成就众生,众生根性不一定,有的时候一个众生要多生多世才能觉悟,不是一生就成就的。佛菩萨慈悲生生世世跟著你,不离开你,有机会他就教你,你想觉悟、想走觉悟的道路,他就来帮你。你没有这个念头,他暂时不理你、看著你;有觉悟的心,他就来了。所以「益物」,物是人物,包括九法界,九界众生,益是利益,圆是圆满通达,这叫菩提。这些人在我们人道,在中国历代诸佛菩萨、祖师大德应化在世间,每一个朝代都有人。大乘佛教在中国,八大宗都有祖师大德出现,那都是化身。儒跟道,也不是凡人,他们帮助大乘佛法铺垫根基,因为儒道代替了小乘,中国没有小乘。儒跟道比小乘容易学,是我们本土文化,直接通大乘,这个实验做成功了。所以小乘经教、道场,唐朝中叶之后就没有人学了,唐朝初年还有,隋末唐初还有俱舍宗、有成实宗,唐朝中叶之后没有了,真的完全是被儒道代替了。
  下面有解释,第二明菩提之名、菩提之体,把它分成法报化三身而论。「法身菩提,即是真如、实相与第一义空。自性清净,体无秽染。此即禅宗六祖于闻无住生心,豁然大悟时,所云何期自性,本自清净也」。这有证明的。「即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。因本自具足,故不假修成」。自性里头本来有,所以不需要修,用不著修,道理就在此地。五祖听了之后,就把衣钵传给他,他就是第六代祖。并且告诉他,这就是对他的开示,「不识本心,学法无益」。识本心,识是认识,识本心三个字就是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。要不识本心,你所学的是佛学常识,不起作用,不起作用就意味著依旧搞六道轮回,出不去。由此可知,佛法的教学,它的宗旨在哪里不能不知道,它的目的在哪里?如果不知道教学的目的跟宗旨,我们这个学习真正利益决定得不到。「若识自本心,见自本性,即名丈夫、天人师、佛」。他就成佛了,成佛就是天人的老师。佛无论现什么样的身分,示现什么样的工作,用意全在教学,教什么?帮助别人觉悟,他教这个。这是不能不知道的。惠能大师当时还没有剃度,只是庙里头一个义工。一发这个心,他就成为祖师了,他没离开这个庙,他就是祖师了。「正可为《菩提心论》中,若修证出现,则为一切导师…不起于座,能成一切佛事」,这事证。这一段举惠能大师做证明,确实如此,法身。
  报身,下面说报身。「法身本具,乃性德也。修德有功,性德方显。故备修万行,功德庄严,得报身佛果。报身圆明具德,通达无碍。故曰圆通无碍,名为报身菩提」。我们读了这两段文,这四段里第二段,后头还有两段,读了之后对菩提心有个概念,最重要的要发心。发心不知道怎么发法,经论上讲了这么多,多了不能消化、不能透彻明了,怎么办?从经论,注解就是论疏。我们用的这个本子,经是夏莲居老居士会集的,注解是黄念祖老居士会集的,统统都是会集的。念老用了八十三种经论、一百一十种祖师大德的注解,内容非常丰富。我们初学不能完全消化,又想得到利益,那要怎么修法?方法有,海贤老和尚给我们做出榜样。他都能学成,我们难道不能成就吗?他用什么方法?他不认识字,没有念过书,一生没有听过人讲演佛法,没有听过一次讲,没有念过一遍经书,他靠什么?一句佛号,给我们做证明。
  他一句佛号念了九十二年,他一百一十二岁往生的。二十岁出家,师父就教他一句阿弥陀佛,告诉他一直念下去,「明白了,不能乱说,不能说」。这什么意思,我们要知道。师父说的这句话,可不简单,师父不是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的人这个话说不出,师父是佛化身来的。他有成佛的条件,什么条件?老实、听话、真干,这就是一生成佛必须具备的条件,他这三个条件统统有。所以老师对他就特别欣赏,师兄弟再多,没办法成就,他能成就。果然没错,他从二十岁剃头那天开始念佛,佛号就没有中断,除了睡觉佛号中断之外,平常无论干什么工作,心里面佛号一句接著一句,不中断,九十二年不中断。他念到什么功夫?给诸位说,念到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,就一句佛号。真的,一点不假。你们大家如果能够把黄念祖老居士最后的一份报告,《净修捷要报恩谈》,这部书你能从头到尾念一百遍,你就明白了,你就相信了。你能够如法炮制,向海贤老和尚学习,也念这句佛号,我相信你这一生决定往生净土,到西方极乐世界决定一生成佛,你的事情就解决了。不难,难在这个佛号不间断。不间断才行,间断就不行,信心坚固,往生的愿望恳切。
  他念佛多久取得往生?我告诉大家,他取得往生的资格,决定能去成,阿弥陀佛来接引他,顶多二十五岁,五年,最多五年。如果是一般状况,三年,像他那种个性,佛号不间断的,顶多一年,他就取得了。取得为什么不去,寿命那么长,那是什么?阿弥陀佛加持给他的,阿弥陀佛不让他去,叫他在这个世间表法。所谓表法,做榜样给大家看,给佛门弟子看,给净宗弟子看,是这个意思。我估计他的寿命,应该也只有七、八十岁,不可能有一百一十二岁,这个都是阿弥陀佛加持的。他不负阿弥陀佛的期望,他做得真好,确实是修行人的好榜样。章嘉大师所说的,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。他是一个重实质不重形式的修行人,一句佛号念到底,为我们末法这个时代,这个时代社会动荡,人心没有依靠,这么个时代,干什么事情都很难成就,念佛也不例外,他来给我们做证明。
  证明什么?第一个证明,是他自己本身见阿弥陀佛,我估计十次以上。我们的初祖慧远大师,一生当中见阿弥陀佛、见极乐世界只有四次。他从得功夫成片开始,得功夫成片,我估计顶多五年,二十五岁,以后这么长的时间,到一百一十二岁,见阿弥陀佛十次不稀奇,到极乐世界十次也不稀奇。告诉我们极乐世界真有、阿弥陀佛真有,四十八愿度众生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坚定我们的信愿,劝我们信愿持名求生净土。第二个为我们表法的,这应该是阿弥陀佛特别的嘱咐,我们净宗有灾难。最近这二十年当中,反对会集本的人太多了,批判我们依照这个本子修行的人太多了,许多人听到这些批判,不敢学这部经,把这个经本放弃,去学康僧铠的本子,对我们依会集本、依黄念祖老居士这个科注产生怀疑,信心失掉了。这个问题严重,所以他来给我们做证明。一定阿弥陀佛教他的,什么时候你看到有一部书叫《若要佛法兴,唯有僧赞僧》,见到这本书,阿弥陀佛就接他往生。所以他天天盼望。谁会送书给他?没人,为什么?他不认识字,他一生没有念过书,那要人家送书给他,不是开玩笑吗?所以不可能有人送书给他。这没想到,二O一三年,大前年,就有一个同修带了一本书,老和尚一看到有个人带书来,就问他,这书叫什么名字?他就说这本书,书名叫《若要佛法兴,唯有僧赞僧》。老和尚听到之后,高兴得不得了,从来没这么喜欢过,赶快回到房间,穿袍搭衣,邀请别人给他照相。大家感到很惊讶!老和尚一生没有主动要求别人给他照过相的,这是他一生第一次,所以感到很惊讶。照完相之后三天就走了,二O一三年一月,三天就走了。这是什么?给我们证明,因为这本书就是为这桩事情写的。很详细,引经据典告诉大家,夏莲老会集本,每一个字都是佛说的、都是真经,他会集没有敢改动一个字,都是原译本里面的原字,他只是重新把它排列、给它组织,字字句句都有根据。念老的注解亦如是,每一段注解都注明这一段文从哪里来的,注明出处,不是他自己的意思,不是经论里面的文句,就是祖师大德的开示,字字句句都有依据,不是假的,证明这个注解上的字字句句,正知正见,多么难得稀有。第三个证明我们依照这部经、这个注解修行没错。我们就放心了,没错误。真的起了这个效果,很难得,我们要感谢老和尚,要不是老和尚,我们再过几年可能信心都会动摇,老和尚这样一表法,我们死心塌地,再也不会动摇了。我们得到的这部经、得到这个注解,都是无量劫来稀有难逢的一天,我们遇到了。
  所以从报身流现出化身。化身就多了,「随机化现,妙用无穷。故曰益物圆通,名为化身菩提」。海贤老和尚也不例外,也是佛菩萨化身再来,阿弥陀佛委托他,就他这个好样子,行,多留几年,多影响几年。这是第二段,菩提心的名,菩提心的体,体就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、无量智慧。
  下面第三,第三段「显发心有异」。虽然都是发心,发心不一样,「今谓行者修因发心具其三种」。这个发心三种要注意,我们要学。前面都是道绰法师的话。这是我们净土宗应该说是第三代祖师,善导是第四,第一是慧远,远公大师,第二昙鸾,第三道绰。请看道绰大师的原文,「显发心有异者,今谓行者修因发心具其三种:一者,要须识达有无。从本以来自性清净」。这头一个,真的,《六祖坛经》惠能大师开悟的第一句话。要认识有无,什么是有、什么是无?这个不容易。《金刚经》上告诉我们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;「一切有为法」,有为法就是有生有灭,「如梦幻泡影」。又说「一切法毕竟空、不可得、无所有」。《金刚经》这些经文,很多同学都读过,比什么都重要。你要把这些东西都通达、都搞明白了,你能不放下吗?当然放下。放下什么?有无都放下。有是有为法,一切法不外乎这两类,一个有为,一个无为。《百法明门论》就是把这个讲清楚、讲明白,有为法九十四种,无为法只有六个,六种无为法。先放下有为,再放下无为,有为无为统统放下,就明心见性了。为什么?有为法障碍自性,咱们不能见性。有为里头见思烦恼、尘沙烦恼,无为法里头有无明烦恼,根本烦恼。有为无为统统放下,不但六道没有了,十法界没有了,一切诸佛刹土,除实报土存在之外,方便土、同居土都不存在了。所以通达有无,这一句话重要。通达有无,统统放下,自性清净就现前了。虽然自性清净,他还修,这个修是表法、是示现,是劝导大众修行的,就是缘修万行。
  佛在经教所教的,都能够依教奉行,表演给众生看,什么身分?像《华严经》上五十三参,男女老少、各行各业,全是法身菩萨在表演。无论你是什么身分,男子女子、老人小孩,不管什么身分、不管从事哪个行业,《华严经》上,佛菩萨来做榜样给你看,就在你生活当中修行、就在你工作当中修行、就在你处事待人接物当中修行,华严境界。《华严经》妙不可言,我们非常可惜,移民到澳洲来,这部经就停讲了。当时在新加坡讲了三年,我们离开新加坡十五年了,如果没有离开,这十五年这部经讲圆满,无量功德,那是非常伟大的贡献。总是缘不具足,它有障碍,众生没那么大的福报,障碍我们大经不能圆满。我们到这边来,改讲《无量寿经》会集本,也好、也难得,为什么?这部经是中本《华严》。《华严经》是大本《无量寿经》,《无量寿经》的细说就是《华严》,《华严》的略说就是《无量寿经》,《阿弥陀经》是小本,这三部经是一部经。我们要认识,我们要依教修行。「八万四千诸波罗蜜门等」,缘修万行。缘修万行都收在一句佛号当中,诸位好好去读黄念祖老居士的《报恩谈》就知道了。这一句佛号是八万四千法门,这句佛号是圆满诸波罗蜜,佛号功德不可思议,千万不要丢失,丢失太可惜了。
  「三者,大慈悲为本。恒拟运度为怀」。有般若智慧,还要有大慈悲,大慈大悲。没有大慈大悲,你不度众生,有大慈大悲又有智慧,你才有能力、有德行教化一切苦难众生。怎么教化?做出最好的榜样就是教化。什么榜样?早年,我们在美国成立第一个净宗学会,实际上在美洲我们第一个净宗学会是在温哥华,加拿大的净宗学会。圣荷西的净宗学会是第二个,在美国是第一个。我写了个缘起,提出行门五个科目,第一个,《观经》上面所说的净业三福,是我们修行最高的指导原则,一定不能丢开,要真修。「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」,这是第一福。换句话说,不孝父母、不敬师长,你修行没根,没有善根,没有善根不能成就,一定要坚固的善根。下面修十善业,还有一句,我们用道家的《感应篇》取而代之,就是慈心不杀。第一条四句话,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。这一条是什么?这一条是做人的根本,能够依教奉行,来生不会堕三恶道,决定是人天福报,三福,人天福报。从这个基础向上提升,「受持三皈,具足众戒,不犯威仪」。我们对具足众戒只讲在家讲五戒十善、出家讲沙弥律仪,我只讲到此地。从这个再向上提升,「发菩提心,深信因果,读诵大乘,劝进行者」。净业三福我们要做到,我们要做不到,净业的果报往生净土没分。这个要知道,不是开玩笑的。韦提希夫人与她的五百宫女都做到了,所以她们顺利往生,而且往生的品位高,韦提希夫人证得无生法忍,七地菩萨。我们要相信,经论上句句都是实话,绝没有一句话是欺骗人的。不能不学。有这最高指导原则,怎么落实?落实在六和敬。我们住在僧团里头,四个人以上在一起共修就是僧团,要修六和,家和万事兴,然后三学、六度、普贤十愿。这是在美国净宗学会成立的那一天,我做的报告。我们在行门要把这五个科目认真做到,这才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,才是阿弥陀佛的弟子。
  下面说,「又据《净土论》」,就是《往生论》,天亲菩萨的,这里面说,「今发菩提心者,即是愿作佛心」。这句话问得好,你想不想作佛?不想作佛,那就另当别论,想作佛就要有度众生的心。怎么度众生?给众生做好榜样,像海贤老和尚一样,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,都是在劝一切众生作佛。往生到极乐世界,干什么?作佛。作佛干什么?度众生。度众生跟作佛是连在一起的,分不开的,哪有佛菩萨不度众生的道理?只听说声闻,阿罗汉、辟支佛有不度众生的,佛跟大菩萨没有不度众生的,他就这么一桩事情,就是度众生。要度众生,就要摄取众生,生有佛国土的心。那就是专门修这一门,专门弘扬这一门,专门劝大家念佛往生净土,把净土这一部经讲清楚、讲明白、讲透彻,如同他到极乐世界去参观过,真正相信,没有丝毫怀疑,这才行。「今既愿生净土,故先须发菩提心也。」切愿往生之心。我们自己要发大愿,决定要往生,不往生我们不能成佛,不能成佛度不了众生,这个心比什么都重要,这个心比什么都可贵。这个心一发,诸佛护念,龙天善神就帮助你。为什么?你不是为自己,你是为众生。
  下面这一段长文,是念老的解释,「释曰:发心有异者,谓有两类。初者,行者于因地中,具发以下之三种心。一者,须识有无,与了达从本以来,自性清净」。自性清净,前面有说过了,这不再说了。「至于识达有无,实为悟心之玄关」,识是认识,达是通达。世出世间一切法,什么是有、什么是无?对这个要没有认识,那你的烦恼盖得很重,不容易开悟。老祖宗教导我们,「读书千遍,其义自见」。对于识达有无的人来说,用「读书千遍,其义自见」,方法极妙。真的,一千遍念完了,他悟了,我常说小悟;再念一千遍,中悟;再念一千遍,大悟;再念一千遍,大彻大悟。为什么?念一千遍是修定,只读这个书,字没有念错,句子没有念漏掉,什么意思不管它,只是一遍一遍的念,念上千遍、念上万遍,其义自见,就通了。为什么通了?因为你得定了,定起作用开智慧,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统统现前。这个智慧是十方三世世法佛法一切通达,没有一样你不知道的,成佛了。这个方法妙绝,所以你懂得这个方法,我想学,没有老师不要紧,你照这个方法,无师自通,是真通不是假通。到自己通了之后再去请教高明,高人给你印证,听听你讲的,是不是真开悟了。找不到高人怎么办?有办法,古大德里头高人多,你看古人的注解。这个注解一看,跟自己悟的完全一样,证明你悟的是正,正知正见;如果你悟的跟古大德注解不一样,那就把注解放开,再念一千遍,古大德给你做证明。这一部注解好,不是黄念老自己的意思,是八十三种经典里面所说的,一百一十种祖师大德注疏里面所说的,难得,它可以给我们作证。所以说真正大彻大悟再看这个注解,完全通达明了,没有丝毫障碍,你讲这部经跟释迦牟尼佛讲这部经没有两样。
  这个就是识达有无非常重要。你能够放下,自性清净心就现前。「二者,缘修万行,八万四千诸波罗蜜门等」。用什么方法修?我前面跟诸位讲的,我们净宗学院所提出的这五个科目就是缘修,五个科目就是八万四千波罗蜜门浓缩,这五个科目展开来就是八万四千波罗蜜门,不可思议。「三者,大慈悲为本。恒拟运度为怀」。念念都想著怎么样帮助众生脱离六道轮回、脱离十法界,往生极乐世界去作佛。「此之三因,能与大菩提相应」,所以叫做发菩提心。念老的解释里头,发心有异,是两种。第一种,行者于因地中,具发以下三心。识有无,自性本净,识达有无。这个无,就是《心经》当中,《心经》所说的,「从无眼耳,乃至无智亦无得,一连串之无字也」。有要放下,无也要放下,有无二边都放下。
  又即《大涅盘经》,《涅盘经》中的话,「如是逆顺」,逆是无,顺是有,「入超禅已。复告大众」,这释迦牟尼佛说的,「我以佛眼,遍观三界一切诸法,无明本际,性本解脱。于十方求,了不能得。根本无故,所因枝叶,皆悉解脱。无明解脱故,乃至老死,皆得解脱。以是因缘,我今安住常寂灭光」,常寂灭光,通常我们省了灭字,叫常寂光,「名大涅盘」。无明解脱故,入大涅盘。「此乃世尊最后慈悲微切之垂示,亦即永明大师愿于无量劫,剥皮为纸,析骨为笔,用血为墨,以书此文,用报慈恩者也。无明本无,枝叶何有,达妄本空,真性自显。此即知无之要义也」,什么叫知无?知无的意思就说的是这个。
  「至于知有者,宗门常曰:必须知有始得。又傅大士《心王铭》曰:水中盐味,色里胶清,决定是有,不见其形。心王亦尔,身内居停。面门出入,应物随情。自在无碍,所作皆成。铭中以譬喻,明当人各各自有心王。决定是有,应物随情,发挥妙用,但不见其形」。这些话句句都非常重要,句句都是开悟的话。我们如果看不懂,不懂意思,我们在迷,没开悟;我们如果悟了,句句都清楚,句句都了然,很得受用。宗门是讲空,怕你执著空,堕在空里面去,所以给你讲有,讲知有。教下都讲有,怕你执著有,所以讲空。这教学不一样,众生根性不一样,执著不相同。佛法没法,佛无有法可说,破你的执著而已,你执著有,佛讲无、讲空;你执著无、执著空,佛给你讲有,就这么回事情。到最后,空有二边都放下,空有二边都现前。现前怎么样?如如不动,不生不灭,这个境界微妙,这就是诸佛大彻大悟的境界。
  《涅盘经》里头所说的,「一切众生,皆有佛性。知有者,即是知有此佛性」,这句话重要。所以《华严经》上说「一切众生本来是佛」,没错,真的本来是佛。现在呢?现在是佛,谁见到了?诸佛、法身菩萨见到了。你没有证得法身,你不知道,证得法身你就知道。众生跟佛是一体,佛有无量智慧,众生也有,本自具足;佛有无量神通,你也有,本自具足。为什么不从本上去找?从枝枝叶叶去找,错了,千辛万苦,无量劫来,都没有摸到。大乘经里头,教我们从根本找,找到你就生大欢喜,就成佛了。这一句,我们把它念下去,《心灯录》上说,「所以古德都要人知有。若不知有,总是虚妄。」怕你落在虚妄里头,那个问题更严重,比落在执著有还要严重,那迷得更深,比执著有还要深,他执著空。空有二边都不能执著,空有二边都不存在,这个意思很深。今天时间到了,底下一堂,我们再来研究,好。  

 

欢迎关注悲智佛网微信公众号,长按图片,识别二维码

公众号名称:beizhifw   公众号ID:beizhifw  
关注提示:可在微信上搜索 beizhifw ,在搜索内容中点击关注

老法师念佛 老实念佛 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 佛经故事 净土圣贤录文言文 来佛三圣永思集 净业三福 了凡四训 弟子规 太上感应篇 十善业道经 三皈依传授 认识佛教 沙弥律仪要略 五戒十善 修六和敬祈祷文 净土五经 刘素云老师复讲大经 净土圣贤录 布施的功德 净土大经解演义 科注全集 净土大经科注 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净土大经科注(第五回)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