栏目导航

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-第019集

1970-01-01 08:00:00 字体大小:
点击进入视频 点击进入mp3 用安卓下载播放mp3

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  (第十九集)  2014/3/30 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档名:02-041-0019
  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:阿闍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从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两足中尊;皈依达摩,离欲中尊;皈依僧伽,诸众中尊。阿闍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从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两足中尊;皈依达摩,离欲中尊;皈依僧伽,诸众中尊。阿闍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从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两足中尊;皈依达摩,离欲中尊;皈依僧伽,诸众中尊。
  请看《大经科注》第一百七十三页倒数第三行,前面我们学到这个地方,意思还没尽,我们还从这里学起:
  这三种与菩提门相违背,必须要远离。第一个要「依智慧门,不求自乐,远离我心贪著自身故」,这是第一个。第二,「依慈悲门,拔一切众生苦,远离无安众生心故」。佛法,古人说,说得很好,什么是佛法?祖师大德的回应是「慈悲为本,方便为门」。正好这个地方慈悲、方便都有,慈悲是心、爱心。世间宗教很多,我接触的十几个宗教,读他们的经典,没有一个宗教不说爱。所以我们总结,我用四个字「仁慈博爱」,每一个宗教都包含在其中。宗教可不可以团结?可以,团结在哪里?团结在仁慈博爱。这里面我们必须要知道,神的爱,《新旧约》里头,神爱世人,上帝爱世人;伊斯兰教《古兰经》里头,真主确实是仁慈的;佛法讲的是大慈大悲,是爱。为什么不用爱讲慈悲?爱容易让人产生感情,就是情爱,为了避免这个误会,佛换一个名词,换慈悲,慈悲是有智慧的。换句话说,有智慧的爱心叫慈悲,跟世间人这种情感的爱做一个明显的差别。慈是与众生乐,悲是救众生的苦难,悲里头怜悯心多、同情心多,看到众生有灾难,一定要想方法把他的苦拔除,拔除一切众生苦,与众生的安乐。所以说远离无安众生心,对于众生的苦难漠不关心,这个不可以的,这不是佛菩萨,这不是佛弟子,佛弟子应该学佛菩萨,对一切苦难众生时时刻刻他会伸出援手。像观音菩萨现千手千眼的相,这什么意思?表示眼到手到,我只要看到,帮助你的援手就伸出来,叫刻不容缓,取这个意思。千手千眼表菩萨看得清楚、看得真切,慈悲心从这里就显示出来,拔苦与乐,这是应当做的。所以对众生的痛苦漠不关心这个一定要远离,无安众生心,菩萨不可以犯的。
  第三,「依方便门」,方便是手段是方法,要用什么方法去帮助众生?「远离恭敬供养自身心故」。我们看注解,「三者依方便门,怜愍一切众生心,远离恭敬供养自身心」。绝不求自己身心安乐,要顾自己身心安乐你就不能帮助别人,尤其帮助苦难众生也是一桩非常辛苦的事情。《妄尽还源观》贤首国师给我们提出四德,《华严经》上说的,《华严经》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他们这个四德都做到了。末后一句说,「代众生苦」,依方便门就是代众生苦,要舍己为人。在中国传统教育里头,能看到关心爱护无过于母亲对儿女,完全是付出,没有任何要求,一切都是为儿女。父母做出牺牲奉献,在过去社会里头有。父母是圣人,特别是母亲,把儿女都教成圣贤君子,她这个付出不但对这一家做出最大的贡献,她的儿女是圣贤君子,长大之后对社会做出极大的贡献,这个贡献的根源在哪里?是母亲从小教出来的。换句话说,她的子女为国家、为民族、为人群做出的一切贡献,根源都是他母亲。中国自古以来,教女比教男孩子重,家有贤妻、有贤母,国家才有忠臣。但是最近这个两百年,传统文化没落了,大家把它忘记了,所以今天社会没有看到有圣贤君子那样的人。中国在过去每一个朝代都有,你去看历史,你看二十五史哪一个朝代里头没有圣贤豪杰。这是中国立国五千年而不衰原因在此地,全是教学。
  佛教是教育,中国教育里头所提到的、所想到的,佛经上全有。在境界上佛比我们中国要高,中国教育只讲到世间,佛陀的教育讲到出世间,所以佛法到中国,中国人喜欢,立刻就接受,他的教育理念、教育方法,儒家接受了,道家也接受了。所以学佛目的是成佛、成菩萨,最低限度也能做个阿罗汉;学儒要成圣人、要成贤人,至少也是个君子,奉公守法,孝悌传家;道,这是出世,要成神、成仙。神仙、佛菩萨、圣贤都是世人的表率,都是世人的榜样,把社会教好,把大众教好。我们丢掉两百年,这个时间不短也不太长,我们这一代要不能把它复兴起来,怕往后就更难了,我们的文化继绝存亡就在眼前。所以,确实有不少人看到,尤其难得这桩事情被习主席看到了。我们看他就职之后,他的言论、他的一些设施要把中国传统优秀的文化逐渐再恢复,这是一桩好事情。只有中国传统文化能救国家、能救社会、能救这个地球,典籍存在,而且翻印了不少,不会再流失,不会再失传,现在迫切需要的是师资,儒释道优良的老师。我对老师为什么加个优良两个字?老师必须做到,然后再来教人,人家就服了,就情愿接受;如果只是教人学,自己不学,没有人相信。历史上有二个伟大的教育家,教学非常成功,一个是释迦牟尼佛,一个是孔子。他们没有做到的他不教人,凡是教人的他自己先做到,学生没有不尊敬的,没有不认真学习的。孔子弟子三千,他教学只有五年,这三千弟子里面有贤人,全是君子。从哪里看出来?孔子的学生没有一个不孝顺父母的,没有一个不尊重老师的,孝亲尊师他们全做到,没有不遵守伦常道德的,五伦五常、四维八德基本上他们都能做到。孔子那个时候行,现在也行,不是不行。二00六、二00七年我们在汤池小镇上做的实验,做成功了。我们得出两个结果:第一个结果,我们肯定了人性本善,把人的良心唤醒了;第二个,让我们发现,人是很好教的,关键是在老师,老师没有做到,你的教学可能收不到效果,不能做得很成功,老师如果真做到,这个教学的效果会让你感到惊讶。
  不为恭敬、不为供养自己的身心,这就是无条件的付出。你恭敬别人,你供养别人,别人自然供养你、自然恭敬你。你辛辛苦苦做了一辈子,到晚年大家看到了,大家觉悟了。你们看来佛寺里面三个人,海庆法师、海贤和尚还有他的妈妈。妈妈年岁老了,没有人照顾,海贤把她接到寺庙里一起住,供养她。他这个寺庙就是一句佛号,什么都没有。海贤老和尚一句佛号念了九十二年。他的佛号日夜不断,睡著就停了,醒过来就接著念。这样的人,老实、听话、真干,这就是他成功的条件。乡下人,一个农夫,不认识字,到晚年受多少人尊敬,知道他没有一个不尊敬他。我劝我们念佛同学,修净土的同学要以他做榜样,他的心清净,他的心平等,人和蔼可亲、平易近人。耕种,细心、勤奋,不辞劳苦,种的面积很大,庙里头平常只有四个人,吃不了那么多,他将他的收成分给贫苦的人家,救济人家,照顾成千上万的人,功德不得了,内财布施。富贵人家有财富是外财布施,他是内财,供养别人的粮食、蔬菜、水果都是自己亲手种的,叫内财布施。一百一十二岁,健康,身体跟年轻人一样。临走的前一天,在菜园里工作一天,从早到晚,第二天就走了。别的年轻人看到老人家工作很辛苦,劝他休息。他怎么说?他说我把这些做完,我就不做了。不知道,人家把它当平常话听,他那里工作放下,晚上念佛就走了,第二天起来,老和尚已经往生。不过大家觉得那天晚上比较奇特,老和尚念佛从来不敲引磬的,那天晚上敲引磬,敲到半夜,他房间灯还是亮的,第二天早晨去看他,走了。预知时至,怎么预知的?他也透了消息:老佛爷告诉我,最近几天我要准备走了。他没有说哪一天,其实他知道,他不讲,怕别人障碍他。他老妈妈走得了不起,八十六岁。你看,往生之前还包饺子,让家人在一起吃个团圆饭,吃完之后她在椅子上坐下去,双腿一盘,告诉大家我走了,就走了,这么自在,不是普通人!怎么修成的?一句佛号。工作不碍修行,生活不碍修行,待人接物不碍修行,口里不念佛,心里佛号不断,远离一切恭敬供养,自给自足。这叫做「远离三种菩提门相违法」。
  下面说,「次须知三种顺菩提门」。念老的注解,「顺菩提门者,菩萨远离如是三种菩提门相违法」,你把这三种远离,你就得到「三种随顺菩提门法」,法就是方法。第一个,「无染清净心。不为自身求安乐故,菩提是无染清净处。」从哪里下手?从心上下手,心清净了一切都清净。但是修行人一定要知道,这个世间什么都是假的,没有一样是真的,包括自己的身体,又何况身外之物。真正知道就真正放下,没有贪求、贪得的念头。不求自身安乐,老和尚为我们示范,他是一个佛法上讲精进劳动工作者,他全放下了,心清净、真诚、慈悲,对人恭敬,所以他住的地方、他工作的地方都是清净处。小庙很穷,没有人来烧香,没有人来供养,全靠自己劳作,就是种田,种稻米、种水果、种蔬菜,全靠自己耕种,九十二年如一日;修行就是一句佛号,一句佛号不间断。
  我们看到一个人,也是近代的,大概六、七十年前,谛闲老和尚的一个徒弟,锅漏匠,也是不认识字,一生过著贫穷的日子。四十多岁,遇到小时候一个玩伴,就是谛闲老和尚,他们是同一个村庄长大的,看到他出家不错,有地方住,吃饭都不愁,很羡慕,一定要跟他出家。四十多岁,出家有难处,不认识字,不能读经,学经教不行,住庙里头困难,庙里早晚要做功课,早晚课课诵本不会念不行,别人瞧不起你。他又赖著非出家不可,老和尚跟他谈条件,他全接受。他说:你什么条件我都接受,只要你肯给我剃度。老和尚说:你听话。没有问题,你说什么我就听什么。老和尚只教他一句南无阿弥陀佛,在农村里头也找了一个小庙,没有人住废弃的一个小庙,叫他住在那里头,就这一句佛号念到底,你尽管念下去,念累了就休息,休息好了再念,不分昼夜。他念了三年,站著往生的,也是预知时至。往生前一天,他三年没有离开小庙,往生前一天到城里去看看亲戚朋友,那是什么?辞行,他不告诉人,就是没人知道他要往生。晚上回到小庙,有一个老居士(老太太),给他烧两顿饭,照顾他,他告诉老太太,明天你不要替我烧饭了。老太太以为他今天去看朋友,可能有朋友请他吃饭,明天中午不要烧饭。到第二天中午不放心,小庙看看师父在不在,到小庙去一看,师父往生了,站著走的。她从来没有看到人是站著死的,告诉乡下学佛的同修,大家来看,商量怎么办?赶紧给老和尚送信,请他来处理(就是谛闲老和尚),没有交通工具,都是走路,从乡下到观宗寺一往一来要走三天,他往生站了三天。站著往生我们听说,往生之后站三天没听说,大概只有他一个。
  我们有疑问,海贤老和尚二十岁出家,他的条件跟谛闲老和尚的徒弟锅漏匠相同,都具足老实、听话、真干,他三年能不能往生?二十岁念佛,二十三岁能不能往生?肯定能,为什么不能往生!这个人太老实,真听话,而且真干。我相信他九十二年决定不止三次见佛,九十二年。为什么说三次?东晋慧远大师,这是净土宗第一代的祖师,他一生当中三次见阿弥陀佛、见到极乐世界,第四次见到他跟人说,他那三次没跟人说过,没有人知道,第四次佛来接引他往生,他才把这个信息告诉大家。别人问:极乐世界什么样子?跟《无量寿经》上所说的完全一样,说完就走了;而且告诉大家,莲社早往生的同修有十几个人,比他先往生的,统统在阿弥陀佛的身边一起来接引他,他每个人的名字都叫得出来,不是假的。所以老和尚常常劝人,只有念佛求生净土是真的,他那个话说得那么恳切,一丝毫疑惑都没有,为什么?他见到了。远公大师一生见到三次,连最后一次,一共四次。我相信他决定超过,为什么佛不带他去?佛要留他表法,表法的用意,坚定修净土念佛人的信心、愿心,让他做出来给大家看。现在有很多人反对会集本,他最后示现的表法与这个有关系,与我们依这个本子修统统有关系。他不知道有这本书,《若要佛法兴,唯有僧赞僧》,他并不知道,往生前三天,他的弟子带著这本书到来佛寺,告诉他有这么一本书。老和尚不认识字,他不会看的,人家告诉他。这什么书?《若要佛法兴,唯有僧赞僧》。他一听到之后非常高兴,如获至宝,好像盼望多少年,终于出现了,高兴得不得了,穿袍搭衣,他自己最心爱的这些衣服,穿袍搭衣,告诉大家,你们来替我照相,主动要求。哪里晓得这个照片照完之后,第三天老和尚就往生了。是不是阿弥陀佛让他表最后的一个法,他心里清楚明白,真的,一点不假。这个表法就是肯定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本是真的,没有问题,肯定黄念老居士的集注是真的,也肯定我们这十几年依这部经、黄念老注解来学习没有错,尽可以放心,来替我们解决这个问题。这问题一直到现在没解决,这一表法,解决了。如果你想再跟他去谈判、去理论,他已经往生到极乐世界去了,只有到极乐世界才能找到他,妙极了!他自己说了好几次,他之所以不能往生,他说佛,他叫老佛爷,叫阿弥陀佛叫老佛爷,老佛爷要我表法。表十善的法,表三皈五戒的法,表六波罗蜜的法,实际那都是一般人想的,真正表法就是最后表这个,肯定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,整个僧团和气、和睦相处,大家不要批评、不要分裂,团结起来,佛法就兴旺了。
  《无量寿经》有九种版本,有人问过我,他说现在有一些排斥会集本。没有关系,排斥,你不学它就好了,你愿意学哪一种就学哪一种,都好,我们统统都赞叹。不要说这个本子好,那个本子不好,我们还没有这个条件。凡是能会集的,他们修行的功夫、他们文字都比我们强,我们不如他,他们都有资格做我的老师,学生不能批评老师。又何况让海贤老和尚来表法,他不认识字,一生没有听过一次经,也没有念过一次经,他修的是什么?就是一句阿弥陀佛,就这么简单。一百一十二岁,体力状况跟年轻人一样,你们看到了,眼不花、耳不聋,思惟非常敏捷。一百一十二岁还上树,有两个镜头,一个是修理树枝,一个是上树摘柿子,爬到树顶摘了一箩筐柿子,拿下来分给大家吃,谁能做得到?阿弥陀佛让他来表法用意很深,我们自己要知道。
  佛法兴国家就兴旺,佛法兴宗教就团结。过去我访问日本,我先后访问日本七次,好像是第三次,跟日本一个老和尚,一百岁,中村康隆见面。他告诉我,「全世界每一个宗教的创始人都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」,给我说这么一句话。我离开的时候他的徒弟桥本送我到门口,告诉我,老和尚一生从来没有说过这句话,他为什么会跟你这么说?我们这十几年都在做团结宗教的工作,做得很成功!我们提出的口号,全世界宗教是一家人。我先学他们的经典,这就有亲切感,我不外行,你们的经典我读过;我还有笔记,好的教训我都记录下来,我把它印成一本书,《世界宗教是一家》。每一个宗教经典都是教我们做好人,没有教我们作恶的。每一个宗教创始人都教你爱人,没有一个宗教不爱人的,爱自己,要爱众生。佛教慈悲,要爱护一切动物,爱护花草树木,爱护山河大地,慈悲到极处。所以要记住,菩提心是什么?就是经题上「清净平等觉」。你看这里,菩提心是无染清净心,心净则国土净,这是顺菩提门。
  第二,「安清净心」。第三个,「乐清净心」。清净心里头没有染污,有安全,有快乐。今天社会动荡不安,发菩提心就安了。今天的社会染污非常严重,不但物质的染污,心理染污比物质染污还要严重,心离开一切染污,我们的身也就离开了。现在量子力学家告诉我们,我们的念头能够改变我们的环境,物质环境是从念头变现出来的,所以心清净了身就清净,我们居住的环境就清净。这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「安清净心,为拔一切众生苦故。」众生有苦我们要帮助他,海贤老和尚做到了,这三种都做到了。他在乡下,一生住在乡下,很穷苦的乡下,生活在那边的农人没有田地可耕,老和尚也没有。老和尚没有田地,全是开荒,山坡,没有主的,他去开发,把它开出来做耕种,种粮食、种稻米,我们都看到镜头,他挑水灌溉,确实很辛苦。如果为自给自足,开个小的几亩够了,小庙只有四个人,五亩地就够了,为什么要开一百多亩?看到农村,农村的年轻人出去,到外面打工去了,老弱妇女在家里,生活非常困难。他凭著他这个救济他们、帮助他们,这是慈悲心,为拔一切众生苦,他做出来了。
  「三、乐清净心。欲令一切众生得大菩提,生彼国土故。」这真乐,这个世间没有真正的乐,极乐世界真乐。我们看念老的注解,「三者乐清净心,欲令一切众生得大菩提故」。大菩提是什么?就是自己的真心、自己的本性,这叫大菩提。得大菩提的人就成佛了,成什么样的佛?阿弥陀佛。你天天念阿弥陀佛,你成佛肯定是阿弥陀佛。到极乐世界就见到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为你讲经说法,你得到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威神的加持,不但完全能听得懂、记得住,你智慧开了,你把阿弥陀佛的教诲变成你的生活、变成你的思想、变成你上求化他真实功德。向上求佛道,到极乐世界就有本事,有本事能够分身,分多少身?无量无边。《西游记》孙悟空不行,他只有七十二变。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,那本事可大了,变化无穷无尽,十方有多少刹土、有多少诸佛如来,他就现多少身。同一个时间,他能够遍到一切诸佛刹土去拜佛、去供养,修福,听佛讲经说法是求智慧,福慧双修,在一个时间里面他就得到圆满,天天圆满,时时圆满。在极乐世界成佛,所以时间非常快,佛没有妄语,我们要能相信。乐清净心,欲令一切众生得大菩提故,「摄取众生生彼国土故」,摄是摄受,取就是带他,带著他一起到西方极乐世界。
  「菩提是毕竟常乐处」。菩提翻成中国意思是觉悟,真正觉悟,圆满的觉悟,所以是毕竟,就是究竟常乐处。离苦要离究竟苦,究竟苦是六道轮回,真苦。离开六道轮回叫离究竟苦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得究竟乐,离苦得乐。「若不令一切众生得毕竟常乐者,则违菩提门」。你跟菩提相违背,一定要像诸佛如来一样,要像法身菩萨一样,要真干。下面说,「此毕竟常乐,依何而得?」离究竟苦,得究竟乐,依什么能得到,依靠什么?「要依大义门。大义门者,谓彼安乐国土是也」。我们中国在古代有不少朝代都有过太平盛世,礼义之邦,那个时候的人有福报。不像我们现在生在乱世,动乱的严重在过去历史上没有过的,中国历史、外国历史从来没有过像现在这么混乱。现在的人每天自杀的很多,他为什么自杀?生不如死,人才会自杀。这些人不懂,以为死了就了了,他不知道死了更苦,比活在这个世间还苦。死不能解决问题,怎样能解决问题?求菩提能解决问题。换句话说,学佛能解决问题,学中国传统文化能解决问题。学佛能解决根本问题,那就是永远摆脱六道轮回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。极乐世界是全宇宙里面仁义之邦,所以称为大义门。礼义之邦就是安乐国土,安乐国土就是极乐世界。阿弥陀佛发大慈悲心,用五劫时间去修行,成就了极乐世界,这个到后面经文我们统统都学得到,看看阿弥陀佛怎样建造极乐世界。现在这个世界建成功了,真的度无量无边众生,每一天往生极乐世界的人不计其数。极乐世界能容得下吗?能。为什么?它是法性土,它跟我们这不一样。我们这边地球有大小,现在地球上的人口要到饱和点,再多容纳不下,没那么多的资源。极乐世界资源丰富,没有大小,再多都能容纳下,不会显得拥挤,这法性。
  极乐世界人身体之好无法形容,我们无法想像。这个地球,古印度人说人相貌长得好,三十二相,八十种好,印度人说的。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为我们介绍,《观无量寿佛经》为我们介绍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有八万四千相,不是三十二,八万四千相。每一个相有八万四千随形好,每一个好放八万四千光明,每一道光明里面都看到佛菩萨在讲经教学弘法利生,从一个身体里面看到全宇宙。我们现在生在这个时段,科学技术相当发达,我们看到传媒、电视、网路,对于佛法讲的这些有一点概念。七十年前世界上没有这个东西,古人为什么看到佛经能相信,不怀疑,我们无法想像。那就可以说,古人比我们老实、比我们听话,他不怀疑。我们今天怀疑,这么多科学工具摆在面前,科学技术把佛经所说的这个东西证明了。我们想想,我们有能力在此地对全世界人民说话吗?做得到,现在有电视。现在电视的进步,不但他看到我们,我们可以看到他,他在美国,他在欧洲,我们可以面对面谈话,看得清清楚楚,听得清清楚楚,这是六、七十年前作梦也想不到。西方极乐世界要不要这工具?不要,西方极乐世界人身上穿的衣服都能现相。你看世尊给我们说的,身有八万四千相,每一个相有八万四千随形好,每一个好里面放八万四千光,每一道光里面有遍法界虚空界诸佛如来讲经教学的活动,全看到了。我们这些工具搬到极乐世界没人要,太落后了。到极乐世界看到十方众生是立体的,不是一个平面画面,你跟他说话他听见了,可以对话。所以学科学要到极乐世界,我们这个地方科技跟极乐世界比太落后了。我们到国外去还要乘飞机,多麻烦。到极乐世界,想到哪里去,念头动,身体就到了,这能不去吗?所以我们一定要晓得、要明了,不能不去。
  「故令一心专至」,专至是专到极处,「愿生彼国」,没有第二个念头,我就是想生到极乐世界,「欲使早会无上菩提也」,这个会是得到、是契入。实在讲无上菩提是自己本有的,不是从外头来的,心外无法,法外无心,只是我们自己迷失自性,好像没有了,其实没有失去,只要回头,把障碍放下,它就现前。这三种顺菩提门的,我们就学到此地。
  我们再看下面这一段,「元晓师云:发菩提心是明正因。又云,发心有二,一、随事发心,如四弘愿。二、顺理发心,信解诸法实相而发心者。」下面是注解的原文,前面的黑体字是我第一次依照这个注解讲《无量寿经》,就是《净土大经解演义》,概要里头我没有全用,我把它节录,重要的节录出来,这个黑体字是我节录的,现在都留在这个地方,提供大家做参考。我们看念老的原文,「又海东元晓师《宗要》云」,《宗要》是法师《无量寿经》的注解,海东就是现在的韩国,元晓法师是韩国人。唐朝时候到中国来留学,跟善导大师,善导是我们净宗第二代祖师,他是善导的学生,回国之后把净土宗传过去了。他《无量寿经》注解里头说,「发菩提心,是明正因」。往生的正因是发菩提心,这个可别忘记。这个心怎么发法?真信、真愿,对西方极乐世界决定没有丝毫怀疑,佛的话、祖师的话信得过,这是基本条件。决定不怀疑,我相信西方有极乐世界,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发四十八愿,普度十方诸佛刹土六道里头苦难众生,包括我在内,我只要真正相信,只要真正愿意往生,这就是菩提心。我们往生极乐世界正因就有了,决定不能怀疑,怀疑正因就有了问题,就不能往生。
  下面又说,发菩提心有二种,一种是随事,一种是顺理。随事,「烦恼无边,愿悉断之」,悉是全部,断得干干净净,这一条是断烦恼。第二,「善法无量,愿悉修之」,这是学法门,法门无量誓愿学。第三,「众生无边,愿悉度之」,要跟阿弥陀佛一样,跟诸佛如来法身大士一样,我们有同一个愿望,就是度无量无边众生,度众生。后面是成佛道,佛道无上誓愿成,这叫四弘誓愿。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在因地没有成佛之前,像我们现在这种身分,没有一个不发这个大愿。「此心果报虽在菩提,而其华报在于净土」。这就是为什么要求往生,如果不求往生,全靠自己,烦恼到什么时候你才能断得了?法门要到什么时候你才能学得完?真的,无量劫再加上无量劫未必能成。这个法门是捷径,是快速通道,没有障碍,只要你相信。为什么?阿弥陀佛帮助你,这个不靠自力,靠他力,全靠阿弥陀佛,对阿弥陀佛不能不相信。一切众生这一生当中能遇到这个法门,能听到《无量寿经》,听到能信,信了肯发愿,一生决定得生。生到极乐世界是花报,在于净土就是极乐世界;到极乐世界之后,亲近阿弥陀佛,证无上菩提,那是果报,开花结果。往生极乐世界就开花,到极乐世界就结果,这个要知道。
  「所以然者,菩提心量广大无边」,这是超越空间,「长远无限」,超越时间,它没有障碍。我们这个世界局限在时空里面,谁有能力突破时空?念佛人能突破时空,念到功夫成片,这是我们每个人可以做到的。什么叫成片?心里只有阿弥陀佛,除阿弥陀佛之外其他的东西都清除掉、都摆脱掉了,这叫功夫成片。心里只装阿弥陀佛,没有妄想,没有杂念,这个心是清净心。如果有妄想、杂念,这个心叫染污心,心被染污了,不清净,不清净当然不平等,这是六道凡夫的妄心,它所现的相就是六道轮回相。我们把清净心里头这些染污统统清除出去,只留阿弥陀佛,往生极乐世界,花报。所以清净菩提心,「能感得广大无际依报净土,长远无量正报寿命」。这就说明为什么极乐世界那么大,大到我们不能想像,十方世界去的众生都能够容得下,没有拥挤的感觉,把这个道理给我们说出来了。它超越空间,没有空间限制;长远无量,没有时间的限制。所以他无量寿,正报无量寿,依报广大无边际。「除菩提心,无能当此」。这是说出突破时空的局限是菩提心,唯有菩提心是真心。时间、空间有局限的,统统在菩提心里面,菩提心一发,时间、空间就不见了。这是随事发心。
  第二个,「顺理发心」,理是讲事实真相。「信解诸法,皆如幻梦」。宇宙之间一切法,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末后一句说,「何期自性,能生万法」,万法就是一切法,就是这里讲的诸法。我们对一切诸法能信、能解,这是真实智慧。这些诸法是怎么回事情?皆如梦幻,《金刚经》上告诉我们,「凡所有相皆是虚妄」、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」。有为就是有生有灭,我们现在所看到的,动物有生老病死,植物有生住异灭,矿物有成住坏空。换句话说,我们所接触的一切法都是假的,都不是真的,就像幻梦一样。我们有作梦的经验,梦里头好像真有其事,醒过来之后,这个梦境痕迹都找不到。我们现在在梦中,迷了。我们这个梦是六道轮回,如果醒过来之后六道轮回不见了,痕迹也找不到,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什么人醒过来?阿罗汉,阿罗汉把清净心恢复了。由此可知,这个染污的心造成一个梦境,心要是恢复清净,梦就醒过来了,再不会作梦,真的阿罗汉再不会作梦了。阿罗汉需不需要睡眠?不需要,他可以不要这个肉身,肉身是个累赘,肉身不是我,肉身完全是虚幻的。
  今天量子力学家把这桩事情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跟佛所说的一样,证明大乘佛法里头有高等科学,不但物质现象是假的,精神现象也不是真的。物质是精神变现出来的幻相,精神现象就是思想、念头,从哪来?佛说从阿赖耶的业相来的。业相是什么?现在科学家说,自然现象,波动的现象,大乘教里头叫它做业相,阿赖耶的业相;起心动念,阿赖耶的转相;物质是阿赖耶的境界相。佛法分三个,科学也分三个,这三个全不是真的,你要把它当真就错了。它是什么?「非有非无」,你不能说它有,也不能说它无。作梦,梦里清清楚楚,有,醒过来之后就没有了,真找不到。所以所有的现象是非有非无,千万不要把它当真,我们才能超越。凡所有相统统是非有非无,极乐世界是有,极乐世界是真的,决定不是假的,为什么?它不是阿赖耶三细相变的。它从哪里来的?它从自性里变现出来的,也就是它是清净平等觉里变出来的,这是真的。「离言绝虑」,离言,言语说不出,虑是思惟,你的心想不出来、想不到,第六意识、第七识缘不到。言语代表五根、五尘,五根缘五尘,缘不到自性,缘不到。
  「虽不见有烦恼、善法,而不拨无可断可修」。这是正知正见,知道一切法非有非无,离言绝虑,清净心现前。虑就是思虑,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妄想、杂念,他断绝了,所以清净心现前。「依此信解」,是依清净心,我相信了,我理解、明白了。虽不见有烦恼、善法,烦恼、善法非有非无,离言绝虑,但是他并不反对有烦恼可断、有菩提道可修,这就很可爱。你看,不拨无就是不排除,「拨者排也,无者除也」。故上面一句意思是,「虽不见烦恼与善法,但仍有可修与可断」。我们看海贤老和尚的例子,这在眼前,光碟大家看过,他知不知道这一切法是假的,知道,他告诉人,他自己说的,只有念佛求生净土是真的,其他都是假的。你看他天天念佛,佛号不间断,这就是有可修,什么都不放在心上,可断,仍有可修可断的,这叫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法。
  「是故虽愿悉断悉修,而不违于无愿三昧」,跟无愿三昧相应。无愿三昧是什么?就是大三空三昧,三解脱门,空、无相、无作。「虽愿皆度无量有情,而不存能度所度」。如果有能度所度,你依旧是凡夫,你没有能度人。如果被你度的那个人根性利,他离开六道,你离不开。为什么你离不开?因为你著相,著相就离不开。大三空三昧,三昧就是禅定,三昧就是一心不乱,就是一心。度无量无边众生,没度,一个也没度。度了没有?真度了。度众生心上不放度众生的痕迹,心地清净,一尘不染。如果有个度众生的念头,这个念头把清净心染污了。清净心被染污,你是六道凡夫,你不是阿罗汉。阿罗汉做再多的好事不著相,他没有执著,发愿要度众生,见到众生真正肯帮助,但是清净心里头痕迹都没有。「故能随顺于空无相」。空、无相、无愿,无愿是心里没有起心动念,有起心动念错了。哪些人起心动念度众生?权教菩萨,他统统著相,他没有办法见性,就是法华宗里面所说的别教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,他没有得三解脱门。这个问题我们会留在学习《大经解》这里面来讨论、来细说。同样一个道理,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应付很多事情,但是麻烦在哪里?他老是记在心上,跟佛法相违背。佛教导我们,无论干什么事情不放在心上,干完之后心里痕迹都不著,干干净净。这是佛做的,作而无作,无作而作,就是《金刚经》上讲的「无住生心」,生心是作,虽然作,心里没有丝毫影响,没有丝毫分别执著。不但没有分别执著,连起心动念都没有,那就是法身菩萨;有起心动念,没有分别执著,权教菩萨,比阿罗汉高一等;阿罗汉没有执著,有分别,这就是一层比一层境界不相同。
  「如经言,如是灭度无量众生,实无众生得灭度者」,这是《金刚经》上的话。如是,像上面讲的,它与大三空三昧相应。换句话说,它与我们这部经的经题里面所说的清净平等觉相应,这个说法更贴切。在日常工作当中这是最高的指导原则,你的生活与这个相应,工作也与这个相应,待人接物完全跟清净平等觉相应,就是不失清净平等觉。清净平等觉在生活、在工作、在待人接物,这是法身菩萨,就是《金刚经》上讲的无住生心,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」。清净平等觉里头什么都没有,生心是生智慧,把每一桩事情都办得非常恰当、办得非常圆满,心里痕迹都不落,这叫无住生心,这是功夫,这是境界。所以《金刚经》上说,「灭度无量众生,实无众生得灭度者」。你们看看清净平等觉才现前。如果有众生可度,有能度、有所度,这个心被染污了,不清净;这个心动摇了,不平等,我能度,你是被我所度,我对你有恩惠,我总比你高一等,平等失掉了。必须要知道,一切众生每一个人的心都是清净平等觉,完全相同,这真心!惠能大师说得太好了,他开悟说的五句话,就是说的这个事情,自性是清净的(就是此地讲的清净平等觉),是不生不灭的,是本自具足的,是本无动摇、能生万法。我们细细拿这五句话来观察这段经文,相不相应?你就晓得什么叫实无众生得灭度,一切众生本来是佛。「如是发心,功德无边。设使诸佛穷劫演说彼诸功德,犹不能尽。」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说他的功德说不尽,为什么?他称性的,他是自性流的功德。著相呢?著相是阿赖耶,阿赖耶的可以说,能说;跟自性相应的,不能说,说不出来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

 

欢迎关注悲智佛网微信公众号,长按图片,识别二维码

公众号名称:beizhifw   公众号ID:beizhifw  
关注提示:可在微信上搜索 beizhifw ,在搜索内容中点击关注

老法师念佛 老实念佛 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 佛经故事 净土圣贤录文言文 来佛三圣永思集 净业三福 了凡四训 弟子规 太上感应篇 十善业道经 三皈依传授 认识佛教 沙弥律仪要略 五戒十善 修六和敬祈祷文 净土五经 刘素云老师复讲大经 净土圣贤录 布施的功德 净土大经解演义 科注全集 净土大经科注 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净土大经科注(第五回)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