栏目导航

因果故事-贫女的一灯

1970-01-01 08:00:00 字体大小:

       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时,每天总有数以万计的人们去向他求法,带了衣食等物品去供养。

       舍卫城里有一个贫穷的孤女难陀,也常常去听佛陀说法。眼看国王大臣等富有的弟子,不断以名贵的东西供养佛陀,而自己却做不到,她很伤心,当然,连一顿饭都要向人们乞讨的她,哪儿来的东西供养佛陀呢?

       可是,佛法告诉人:“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。”命运不好,怨谁呢?难陀女深知这个道理,她知道唯有布施,才能转变贫穷命运,她知道假如有智慧,就会种善因,不致于受苦。

       这天,难陀女很欢喜,因为她乞得了一件旧衣,以一件旧衣换得一文钱,以一文钱换得一盏灯的香油,她将有一盏光明的灯供养佛陀。

       难陀女非常欢喜,终于如愿地在佛前燃起了一盏灯。

       这时,她立在佛陀面前,合掌、顶礼,至诚恳切地发出她的心愿:“愿这盏灯的光明,除却我多生以来心中的暗昧,消除过去的罪障,获得大智大慧。”

       人人都祈望自己的前途光明,所以在佛前,有许多盏灯。

       第二天,天亮前,目犍连去巡视灯供,发现国王和大臣们的灯盏,光亮很微弱,难陀女的灯盏,却灯炷如新光亮异常。等到天亮后,目犍连用扇子要去熄灭这盏灯时,不管怎样卖力也灭不掉难陀女的灯光,而其他的灯火,却在不知不觉中自灭了。

       目犍连觉得很奇怪,跑去问佛陀,佛陀为他解释道:

       “这盏灯火,不仅用手,就是倾四海的海水来浇灌,暴风来吹袭,也不能熄灭,因为是主人发菩提心所布施的。目犍连,一个人在布施时,假如存有轻慢心或另有沽名钓誉的企图,所得的功德一定很微薄,即使布施很多物品,也是有为的功德。”佛陀说到这里,难陀女来朝礼佛陀,佛陀很慈和地伸出手,抚摸难陀女的头顶,为她授记道:“在未来阿僧祗劫中,你将成佛,佛号灯光,具有十种佛陀的尊号。”

       于是难陀女就在佛陀的僧团出家为比丘尼。

       “佛陀!难陀女受你的授记,真幸福,可是她为什么穷到这般程度,难道是过去的造业吗?”目犍连很钦服难陀女的发心,因此难陀女走后,就悄悄问佛陀。

       佛陀答道:

       “是的,当迦叶如来住世的时候,有一位富有的女居士,恭请如来及弟子们去受供养。但在她之前,如来已承认一个穷苦的女孩子的恭请。如来没能先应她的供养,使她很不高兴,尤其对方是个贫穷的人,越发引起她的嫉妒和轻蔑。为了消除心中的不满,她不惜以恶语讥讽,毁谤人家。因此,招致以后五百生中永受贫穷的苦报,现在难得她悔过发心,所以才能受到佛法的甘露灌顶。”

       当时,舍卫城中盛传着贫女奉灯,得到佛陀的授记。许多人也仿效,相争着以香、花、饮食、灯来佛前供养,偌大的花园,四周摆满了供养的物品。

       这时,佛陀知道宣讲“施灯功德”的因缘已经成熟,于是以阿难为当机者,向大众宣说了一段往事。

       “过去二十五阿僧祇劫,娑婆世界有个强大的国家,国王名叫波塞奇,率领百千个小国家。他有一个太子和公主,太子名叫宝髻,公主名叫牟尼。他们常常供佛斋僧。当时有位比丘,名叫圣友,也经常到处去乞化油膏等燃灯的用具,回来至诚恳切地燃灯供养佛陀及僧众,很久都没间断。这件事给公主牟尼知道了,她非常欢喜,命人请圣友比丘来,对他说道:

       “我也发心奉持布施,你燃灯所需要的用具,让我来供养好吗?”

       “好吧!”圣友比丘欣然回答。

       从此,以公主所供养的酥油、灯炷,圣友比丘更加勤劳于燃灯工作。后来迦叶如来为圣友比丘授记:

       “你将在未来阿僧祇劫成佛,名号定光如来。”而公主牟尼也同样来至迦叶如来前被授记:

       “你将于未来二阿僧祇九十一劫成佛,名号释迦牟尼。”

       “阿难,你知道吗?圣友比丘就是定光如来。而公主牟尼就是我,我所以能成佛,就是历劫以来,布施灯明的果报。”

       法会中许多四众弟子,听闻佛陀这席话,欢喜发愿奉持布施,愿把心光点起来供奉佛陀。


来源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BiyVhmbd-91czdwt83xMAw


 

欢迎关注悲智佛网微信公众号,长按图片,识别二维码

公众号名称:beizhifw   公众号ID:beizhifw  
关注提示:可在微信上搜索 beizhifw ,在搜索内容中点击关注

老法师念佛 老实念佛 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 佛经故事 净土圣贤录文言文 来佛三圣永思集 净业三福 了凡四训 弟子规 太上感应篇 十善业道经 三皈依传授 认识佛教 沙弥律仪要略 五戒十善 修六和敬祈祷文 净土五经 刘素云老师复讲大经 净土圣贤录 布施的功德 净土大经解演义 科注全集 净土大经科注 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净土大经科注(第五回)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