栏目导航

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-第617集

1970-01-01 08:00:00 字体大小:
点击进入视频 点击进入mp3 用安卓下载播放mp3

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 (第六一七集)  2014/2/10  台湾华藏电视台  档名:02-040-0617
  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:阿阇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从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两足中尊;皈依达摩,离欲中尊;皈依僧伽,诸众中尊。阿阇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从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两足中尊;皈依达摩,离欲中尊;皈依僧伽,诸众中尊。阿阇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从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两足中尊;皈依达摩,离欲中尊;皈依僧伽,诸众中尊。
  请看《大经科注》第一千零六十七页,从第四行看起,注解,从注解看起:
  「彼人」,这经上讲的,「即指于此经典……为他演说之人。三千大千世界满中大火,指劫火。成劫之后为住劫;住劫之后有坏劫;坏劫之末有火风水三灾。此火灾亦称劫火。」前面我们学到此地,讲过小三灾,小三灾实际上是人祸,大三灾才是自然灾害。小三灾是核武战争,世尊在经上告诉我们,战争只有七天七夜。我们现在能理解,如果全球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,这个战争不会很长时间,七天七夜就够了,为什么?整个地球毁灭了。如果在七天七夜,这个地球上爆发一千枚核子弹,地球就毁灭了,这个地球上的人种也绝迹了。经上说七天的战争,七个月的瘟疫,就是核辐射。纵然能逃过核辐射,你还能生存,被炸的地区土壤草木不生,不能耕种;换句话说,你没有吃的东西了。时间多久?七年七个月。所以核武战争可以导致地球上的生物绝灭,地球还在,地球上生物没有了,没有人能够存活下来。那此地说的是大三灾,大三灾是星系,像我们所说的银河系,不是太阳系,太阳系太小了,像银河这样大的星系有灾难。
  这个地方念老讲得很清楚,一个大劫有四个中劫,成、住、坏、空,成劫之后为住劫,我们现在是在住劫。住劫多长的时间?二十个小劫。一个小劫怎么算法?佛的说法很多,不止一种,应该是整个宇宙里面状况不完全相同。我们一般都是根据《华严经》,《华严经》里面讲的「世界成就品」、「华藏世界品」,华藏世界品是介绍宇宙,大宇宙,世界成就品是说这个世界怎么来的,「唯心所现,唯识所变」。换句话说,十法界依正庄严,这是讲到我们眼前这个星系,银河系里头的太阳系。我们地球是太阳的一个行星,围绕著太阳转,转一圈是一年,自转一周就是一昼夜。所以时间,离开地球时间没有意义,在地球上有白天、有晚上,有这样一个概念,离开地球就没有了。每个星球,绕著太阳的八大行星,还有小行星,数量就很多了。每一个星球里面公转、自转的时间都不一样,所以佛有种种说法,我们应该理解。
  证得果位的人,证果是需要定功,没有定功不能证果,果位愈高境界愈不相同,到法身菩萨,他住在实报庄严土,他有能力在十法界、在六道现身说法教化众生。这些人是乘愿再来的,不是业力变现的。六道里面的众生,乃至于十法界,没有离开业力。往生到一真法界,业力就化解了,完全是愿力,这法身菩萨,宗门所谓的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,这样的菩萨才有这个能力。他们的世界跟我们完全不一样,他们是法性身,住的是法性土,只有心现没有识变;十法界六道除了心现还有识变,也就是离不开阿赖耶识。
  住劫之后,住劫有二十个劫,二十个小劫,二十小劫当中有一千尊佛出世,所以时间很长,大三灾我们遇不到,小三灾有可能,大三灾遇不到。这是像一个银河系被燃烧了。有没有这个情形?有,天文学家在天文望远镜里面观察太空有这个发现,这个空中是一片火海,许许多多星球都被燃烧了。有火灾、风灾、水灾,火灾能烧到初禅天,水灾能淹到二禅,风灾能吹坏三禅,第四禅没有灾难,水、火、风都达不到,称之为福天。从这个地方来观察,这个大三灾应该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银河系,这样大的星系在坏劫之末,住劫之后有坏劫,而是要在坏劫之末,为什么?宇宙没有了,全都毁掉了,像银河系整个星系消失了,被火烧了,被水淹了,被风吹坏了,这个火叫劫火。
  「《仁王经》曰:劫火洞然,大千俱坏」,这个大千是三千大千世界,整个被烧坏了。「又《俱舍论》」,小乘论里头又说,「风吹猛焰烧上天宫,乃至梵宫无遗灰烬」,梵宫是大梵天所居住的,大梵天是初禅天的天主,初禅天主。下面是念老给我们的注解,「佛记彼人」,这个人是什么人?是修净土的人,修净土的人是于此经典为他演说的人,也就是弘扬《无量寿经》的人。这个人在临终的时候,纵然遇到三千大千世界遭了大三灾,「皆被劫火所烧,彼人亦能从中超出,往生极乐国土」。这个人是以念佛、诵经、为人演说的功德,这是他自己的功德,有这样的功德必然得到阿弥陀佛的加持,「及十方如来威神加被力,故于此界,虽是劫火洞然,大千俱坏」,这大三灾,他也能够「安稳自在,从容往生」。这几句话我们要记住,说明念佛的真正利益,念佛的好处,这个好处是我们无法想像的,在这样大的灾难他都没事情,他能够平平安安往生到极乐世界,何况我们这个世间有一点小灾难!这个小灾难是小三灾,小三灾指核武战争,核武战争爆发了,念佛的人都能往生,这是佛的威神加持。
  「如《普贤行愿品》」,《华严经.普贤行愿品》也讲到,「唯此愿王」,普贤菩萨十大愿王,「不相捨离。于一切时引导其前。一刹那中,即得往生极乐世界」,《华严经》上也有这段经文。念佛法门跟普贤菩萨所学的法门是一不是二,普贤十愿念念都是念佛,普贤菩萨本人也是念佛求生极乐世界才成就的。所以我们净宗学会当年在美国成立,我写了个缘起,提出净宗学人在日常生活当中行门我们如何落实。我们採取了五门,第一个门净业三福,第二门六和敬,第三戒定慧三学,第四菩萨六波罗蜜,第五就是普贤十愿。换句话说,世尊在灭度之前教导弟子们,佛在世以佛为师,佛不在世,佛教导我们,「以戒为师,以苦为师」,持戒念佛,决定得生。我们这个五门就是五戒,这个五戒跟不杀生、不偷盗不一样,那个五戒包括在这五戒当中。我们必须要常常放在心上,认真把它做到。一部《无量寿经》,或者是一部《阿弥陀经》,都可以,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,决定求生净土。任何灾难都不怕,无论什么样灾难,你会平平安安往生到极乐世界,临终的时候佛来接引。
  我们看下面这一科,「受记佛赞」:
  【是人已曾值过去佛。受菩提记。一切如来。同所称赞。】
  释迦牟尼佛再给我们授记,这个人过去生中已经遇到过诸佛如来,而且都得佛授记。「佛为印证,如是之人,皆已于过去佛前,领受菩提记,皆当作佛」。作佛在什么时候?就在灾难当中,阿弥陀佛接引我们往生去了。这些人都是古佛处所授记将来一定会作佛。所以『一切如来,同所称赞』,没有一尊佛不赞叹。由这些地方一再显示念佛法门之可贵,念佛法门超越八万四千法门,在一切法门当中最尊、最贵,一生确确实实能帮助我们证得圆满。
  末后还有一小科,「劝持说行」:
  【是故应当专心信受。持诵说行。】
  这四个字四个意思。念老的注解说,「末后普劝大众专心信受」,要有坚定的信心,绝不受动摇,真正相信,接受这个法门。『持』是保持,决定不能失掉。『诵』是读诵。『说』是为人演说,就是除了自己修之外,要劝别人,劝人念佛,劝人学习《无量寿经》。『行』是自己依教修行,把佛经里面的道理变成我们自己的思想,经典里面的教诲变成我们的日常生活行为,这就对了。「《笺注》云:专心,谓心专一不杂馀念」。这就专心,除了阿弥陀佛之外,没有妄想、没有杂念,这才叫专一。我们念佛困难的地方就是一面念佛里头有妄想、有杂念,心不能专一。不能专一叫散念,也有好处,念久了,不起妄想,不生杂念,那就到专一了。专一就是净宗常说的功夫成片,专一就成片了。
  功夫成片的人往生极乐世界可以随意,自己想去就去,想什么时候去佛都来接引你;不想去,再多住几年也不难。住几年为什么?为度众生,绝不是为自己,自己对于这个娑婆世界完全放下了,再没有杂念了。所以他想什么时候生净土,阿弥陀佛什么时候就来接引他。自己发愿,这个世界还有一些人跟我有缘,佛不度无缘之人,跟我有缘是我说他听,他能接受,这就是有缘人,只要还有有缘人,就希望多带一个去,带的人愈多愈好。为什么?这是释迦牟尼佛、是阿弥陀佛的本愿,释迦牟尼佛在这个世界保送我们往生,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在那里欢迎我们,现身来接引我们。所以「说行,谓如经而说,依教奉行」,不能说错了,经上所说的能讲清楚、讲明白,提升自己的信心,坚固自己的愿心,也能够感化别人,劝导别人也能够持诵说行,这就好。
  下面第四十五品,「独留此经」,这是「留经流通」。我们看念老的品题介绍,他说「本品表」,表示,「当来经灭,佛以慈悲特留此经,止住百岁」。当来是将来,什么时候?释迦牟尼佛末法一万年,到最后这一万年到了,经就没有了,所有的佛经都在这个世间消失了,这个世间没佛法了,但是世尊慈悲特别留这部经,就是我们现前读的这个本子,还留一百年,什么经都没有了,只有《无量寿经》,只有这一本。
  「序分中《大教缘起品》」,发起序第三品,「世尊放大光明,光瑞殊妙,从昔以来所未曾见」,这是这部经的来源,缘起,是放光现瑞,阿难尊者跟一切大众从来没见过。所以「阿难启问放光因缘」,佛今天不会无缘无故放这种殊胜的妙光,问什么因缘。「佛赞阿难曰」,阿难启请,请教,这一请教,佛就说出这一部《大乘无量寿经》。「当来诸天人民一切含灵」,包括的广了,诸天包括二十八层天,人民是人道,二十八层天是天道,一切含灵就是畜生道、饿鬼道、地狱道,对象是六道众生。「皆因汝问而得度脱」,六道里头所有的众生,遇到净土法门,遇到《无量寿经》,遇到阿弥陀佛的名号,没有不能得度的,也就是没有不往生的。为什么?下面念老给我们说出来了,「盖因阿难启问,世尊乃流出此殊胜希有之《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》也」。这个经是从自性当中流出来的。不但这部经是自性流的,实际上一切经全是从自性流的。只要你明心见性,你没有一样不明瞭,你没有一样不知道。
  佛法跟世间法不一样,不一样在哪里?就是佛法学到最后,见性才叫毕业,圆满了。没有见性没有圆满,也就是你做学生你还没毕业。佛的学校广大没有边际,它分为五个阶段,十信十个位次,初信、二信到十信,这是佛教的小学;往上去有十住,初住、二住到十住,好比是初中;再往上去有十行,好比是高中;再上去有十迴向,好比是大学;再往上去是十地,好比是研究院;研究院再上去有一个位次叫等觉,好比是博士班,毕业之后成佛,真的它是学校。地位怎么分的?是从禅定功夫上分的,定功浅深,定功浅的地位在下面,定功高的地位在上面。
  净土法门无比殊胜。对净土法门搞清楚、搞明白的,佛常说「唯佛与佛方能究竟」,一定要达到最高圆满的果位你才全部明白了,等觉菩萨还不行。如果讲现在科学、哲学,佛说得很清楚,八地以上他就清楚明白了。科学、哲学所研究的项目不出大乘,大乘讲的比科学家讲得更清楚、更透彻,所以佛法是高等科学、高等哲学。高到什么程度?登峰造极,没有比它再高了。就像佛经上讲的「无上正等正觉」,那要用科学、哲学上头要加个无上,无上之科学,无上之哲学。
  我们看注解,「可见此经正因世尊以无尽大悲,矜哀三界」,三界就是六道,就是轮迴。三界是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。欲界里面包括的是六层天,欲界有六层天,人道、畜生道、饿鬼道、地狱道,这统统有欲,称为欲界。欲界上面叫色界,色界的定功成就了就是四禅,初禅、二禅、三禅、四禅,得到四禅的禅定,他能把欲完全控制住,虽有,不起作用了,这是色界天。再往上去是无色界天,定功更深了,色界天有身体,有色相,有居住的宫殿,无色界天身没有了,当然不需要居住的地方,我们一般称为灵界,他没有物质的身体,这个很自在。虽自在,出不了六道轮迴,这叫不究竟。这不究竟什么意思?苦,他不能明心见性,这是他的苦处,他必须再向上提升,就超越轮迴了,超越六道了。
  这个向上提升要学佛,不学佛出不去,只有佛教能帮助你超越六道,证阿罗汉果,那叫离究竟苦,往生到实报庄严土得究竟乐。佛帮助众生离苦得乐的目标如是,一般人想像不到。真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才知道佛法之可贵,才知道我为什么要学佛,不学不行,这问题解决不了。这一生得人身遇佛法,又遇到这部经典,换句话说,你的缘统统具足了。缘就是机会,你的机会、你的条件具足,一样不缺,只要你认真干,你没有不成佛的。往生到极乐世界就是成佛,真正不可思议。
  我们接著看念老的注解,「故说此广大圆满」,这称赞这个法门,这个法门广大,普度一切众生,圆满,上面它度等觉菩萨,下面到无间地狱,所有众生,没有遇到那就没法子,遇到了没有不得度的。这个机会这一生当中决定不能错过。一定要晓得,这个世间什么都是假的,没有一样是真的。世间人以为是真的,不肯放下。释迦牟尼佛来给我们表演,他出生在帝王家,生下来太子的身分,他们堂兄弟有八个人,他是老大,你看他十九岁出家了,放弃国王的继承权,不要了,放弃宫廷那种富贵荣华的生活。他去干什么?他去学苦行僧,他去修道,日中一食,树下一宿,过著三衣一钵的生活,过一辈子。八十岁圆寂,不是在房间里头,是在树林里面。这个示现告诉我们,真的出家了,连个茅蓬都没有,每天晚上休息在树下,是做给我们看的,真放下了,心地清净,一尘不染。经题上讲的「清净平等正觉」,这是佛心,佛心清净,佛心平等,佛心觉而不迷。
  真的是广大圆满,而且怎么样?简单容易。修这个法门不难,只需要具备三个条件,第一个条件真信;第二个条件真愿,真正愿意往生极乐世界;第三个条件就是一心念佛,这个经上告诉我们的,「一向专念阿弥陀佛」,一个方向,西方极乐世界,专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就可以了,到你寿命终了的时候,阿弥陀佛一定来接引。「简易」,简单容易,「直捷方便、第一希有之难逢法宝」。我们今天遇到了,要珍惜,要把世间统统放下,专取极乐世界,世间还没了的这些俗务赶快把它了结。真正会用功的人,佛法跟世法是一法不是二法,不受干扰。那就是世间事务照做,做完之后决定不要把这个放在心上,这就对了。心上只有阿弥陀佛,除阿弥陀佛之外,没有一个杂念,没有一个妄想,这叫真念佛。还有杂念、妄想放在心上,把你念佛法门破坏了,你虽然念佛,未必能往生。
  经上说得很清楚,我们有机会遇到这个法门,都是过去曾经供养无量诸佛如来累积的善根、福德、因缘,这一生遇到了,没有过去的善根遇不到。这个世间人很多,信佛的有多少,这整个世界?这个世界七十亿人口,外国人统计的,就概略统计的,信仰佛教的大概有六、七亿人,七十亿里头有六、七亿。应该是指有佛教信仰的国家地区,没有净土,真正有净土这个法门好像只有在中国,外国没听说到。净土经论确实也只有在中国流通,其他国家没听说过,学的人不多。依照《无量寿经》修学的人更少,中国净宗大多数,就是百分之九十,都是依靠《阿弥陀经》、《观无量寿佛经》。
  日本的净土宗,韩国的净土宗,依《无量寿经》修学的不少,这是什么原因?隋唐时代,日本、韩国到中国来留学的出家人,很多都是善导大师的学生,善导是我们净宗第二代的祖师,他们传过去的。他们所依的本子是康僧铠翻译的。三国时代曹操执政的时候,康僧铠住在魏,那时候魏、蜀、吴三国,所以这个翻译人前面冠到是「曹魏」,康僧铠翻的。在五种原译本里面这个本子好,一般人都喜欢读。可是另外还有四种本子里面有很多重要的经文,康译本子里头没有,这就是不完整。所以宋朝王龙舒的会集,第一次会集;清朝咸丰年间,魏默深第二次会集,都有缺陷,没能做到尽善尽美。民国初年,这个本子完成是民国三十二年,抗战期间当中,初稿完成,三十二年。我们从资料上看到,夏老完成会集是三年,那三十二年、三十一年、三十年,民国三十年开始做这个会集,到三十二年初稿完成。又经过七年的修订,总共用十年时间,真正做到尽善尽美,找不到缺陷了。
  抗战胜利之后,国共战争,大陆称为解放战争,所以莲老这个本子,会集本,流通很有限,仅仅在他家乡山东印过两次,分量不多。律航老法师是夏莲老的弟子,从山东来到台湾,带了几本过来,台湾这边人才看到,看到的人并不多。李炳南老居士在台中印过两次,大概一次也就印一千本,两次就两千本,所以台湾看到这个本子的人也不多。他曾经讲过一遍,给这个经做了简单的注解,眉注。我到台中跟他老人家学教,他把这个本子给我了,我有承传的使命,有承传的责任。虽然这部经已经经历了不少年,佛门的大德排斥,我是坚持一定要传下去。
  夏老我跟他没见过面。黄念祖老居士晚年我们才认识,我们在美国联繫上的。他老人家在世的时候,我每年大概到北京去二、三次,专门去看他,向他请教。他的集注刚刚完成,第一本他送给我的。所以这个注解就更难得了,李老师没见过,台湾老一代的法师居士都没见过,到我们这一代才看到。我看了之后非常欢喜。这是真实智慧,不是自己注解的,是用经来注经,用了八十三种经论,用一百一十种祖师大德的注疏,拿它来注解经文,这让人没话说,他每一句、每一段都把这个来源冠上,让我们都看到,这是真实智慧。如果他自己注解这个经,毁谤的人更多,没人相信,他用经注经,就没话说了。这是菩萨作略,善巧方便。可是还是有人反对,我们坚持到底。
  李老师眉注本我讲过十遍,黄念老的集注我这是第三遍,第三遍快讲完了,到四十五了。讲集注每一遍大概是一千二百个小时,一年讲一部,一天四个小时要讲满三百天,这是第三遍。遍遍不一样,遍遍都有悟处,遍遍都有新的意思出现。所以我们深深体会到孔子所说的,「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」。这一本书你不断的学习,不要换第二本,一辈子就学一样,真的学无止境,一次比一次深入。深到最后怎么?深到最后就明心见性了,跟性德相应,见性就毕业了,见性成佛,见性就成佛,毕业就是成佛。
  这是东方圣贤的教学法,学佛的人志在成佛,在中国学传统文化的人志在圣贤,不是为别的,为成圣成贤,为成佛成菩萨。所以他的教学智慧、教学理念、教学方法,跟世间人不一样,世间人的教学是知识不是智慧。中国儒释道,佛法在儒释道的里面,释就是佛法,这个三家,佛教传到中国之后,儒跟道家都接受佛教的教育理念跟方法,所以变成这个方法,变成中国文化的特色。道终极的目标是成神、成仙,神仙。神仙都是天人,他们修定。修定,我们就知道,有可能到色界天,甚至于有可能到无色界天。为什么?老子说过一句话,「吾有大患,为吾有身」,我最大的忧患是什么?有个身体,这没有身体多好。那没有身体就是无色界天,所以修道,到最高的境界到无色界天,老子的境界。
  我们今天遇到佛门,广大圆满、简易、直捷方便、第一稀有难逢法宝。「直至当来经道灭尽,佛以慈愍,独留此经,止住百岁」。这一部经是释迦牟尼佛的经典在这个世间最后消失的,佛的一万年,一万年之后还有一百年这个经在世间。那一百年之后这个经没有了,没有了,还有一句南无阿弥陀佛,又延长一百年。现在是后面就九千了,九千二百年之后,释迦牟尼佛法运完全消失了。那要将来等,等到弥勒佛到这个世间来成佛,讲经说法,这个世间又有佛法了,这个时间也很长。希望我们在这一生当中把这个机会抓住,我们决定得生净土,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机会。「遇斯经者,随意所愿,皆可得度」,遇到这部经可以满足你的愿望,你要想来生得人道,享受人间富贵,行,不求往生,把念佛的功德迴向求荣华富贵,或者求生天,都能满愿。但是一切的满愿比不上往生极乐世界。
  这部经希望你多听,希望你多读。读书千遍,其义自见,自见就是开悟,禅宗所说大彻大悟,明心见性。我们用读经的方法来修定。所以读经遍数多。为什么?读经的时候没有妄念、没有杂念。有妄念、有杂念夹杂,经就念错了,字念错了,字念漏掉了,看错行了,会产生这些现象。所以用读经的方法修定,得到的定功完全相同。无论你用什么方法,就是八万四千法门,八万四千种不同的方法,不同的门路,全是修禅定。我们用读诵的方法,或者是用念佛的方法,都是修定。修定主要的就是要专一,「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」,专念佛号可以,专念《无量寿经》可以,专念《阿弥陀经》也可以,就是一向专念。专一是祕诀,这个专就是不许有杂念、不许有妄想、不许怀疑,你就能得定,佛家的术语叫三昧,得念佛三昧,你就能开悟。
  「深显佛慈无尽」,显示出佛的慈悲无尽,「佛恩无极」,佛对众生的恩德太大、太深了。「复表此经所宣之发菩提心、一向专念殊胜妙法」,这部经修行的方法就这八个字。发菩提心,菩提心是真心。我早年在美国,把菩提心用十个字来解释,这十个字诸位常常看到的,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,这就是菩提心。菩提心的本体是真诚,要用真心,在日常生活当中,对人、对事、对万物没有虚妄,一片真诚。为什么?我要往生极乐世界,用虚伪的心处事待人接物不能往生,要用真心。真心的自受用是清净平等觉,这就是真心对自己,决定不受染污,决定放下高下,我们才平等,要觉而不迷,要正而不邪,要净而不染。正而不邪就是平等心,净而不染就是清净心,要保持住,这自受用。慈悲心是对他,对待一切众生大慈大悲,这就对了。
  这个法门实实在在是「普济众生之阿伽陀药」,阿伽陀是梵语,这个药就像中国人讲的万灵丹,什么病都治,一切众生无论得什么病,阿伽陀药就是阿弥陀佛,这一句佛号好比是阿伽陀药,一切病总治了。「法灭之际,众生业障弥深,仍可仰赖是法,而度生死。极显斯法究竟方便,不可思议」。认识非常重要,真正认识它了,了解它了,决定要认真学习这个法门,决心在一生当中达到圆满的成就。
  我们再看下面这一段经文,「示特留此经」,这里头分三段,第一段,「末世求生勿疑」,决定不能怀疑。请看经文:
  【吾今为诸众生说此经法。令见无量寿佛。及其国土一切所有。所当为者。皆可求之。无得以我灭度之后复生疑惑。】
  末后这一句很重要。释迦牟尼佛灭度了,到今年,中国古大德的记载是三千零四十一年。决定不能疑惑,只要不疑,真信真愿,老实念这一句佛号,没有一个不往生的。我们看念老的注解,念老注子里头说,『令见无量寿佛,及其国土一切所有』,这一句话是有根据的,前面我们学过「礼佛现光品」,这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一品经,「极乐依正,一切所有,以佛威力,如对目前。会中大众,人人皆见。以此胜缘,即令会众,生起实信」,真实的信心。「复因弥陀威德加持,会众善根,悉皆增上」,善根都增长了,故云『所当为者,皆可求之』。前面我们用很长的时间来学习这段经文。
  我们要相信佛没有妄语,佛弟子没有妄语。佛弟子当中,大概最低的程度都证得阿罗汉果,他怎么可能有妄语?所以我们相信,当年佛陀在世讲这个经的时候,这有特殊的缘分让佛教导阿难带头,以及法会里面的大众,向西方礼拜,称念南无阿弥陀佛,感动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现身给大家看,不但现身,极乐世界也现出来了让大家看,大众才生起真实的信心,佛所说的一点都不假。这种情形在我们中国有,有类似的。净土,在东晋时代,慧远大师最初在江西庐山建了一个道场,东林念佛堂,集合志同道合在家、出家,一共一百二十三个人,大家都发愿念佛求生净土。所依靠的经典只有一部,《无量寿经》。《观经》、《弥陀经》还没有翻出来。《无量寿经》汉朝时候就传到中国了,已经翻成中文了,所以远公大师所依的就是一本,《清净平等觉经》,汉朝译的。
  《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》是宋朝翻译的,十二次翻译最后一次,经题是《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》。最早的汉朝称为《清净平等觉经》。夏莲老会集这部经,连经题也是会集的,意思非常圆满,稀有难得,从这个地方我们看到智慧。王龙舒的会集本叫《大阿弥陀经》,哪有这个经题好?魏默深居士翻的称摩诃,摩诃是大,用梵语,《摩诃无量寿经》,题目都不自然,都是自己想起来。这个题目好,就在十二种经题里头拈出两种,佛说重複的用一个就行了,经重複的也只用一个,多么自然!我们感觉得佛看到也会点头,也会称赞,会得好。
  我们往下看,「《会疏》」,《会疏》里头有几句话,《会疏》,日本净宗大德《无量寿经》的注解,「所当为者,当为往生愿行者也。皆可求之,能顺佛经可得之也」,有这么一句话。念老把这个意思再告诉我们,「段末」,这段的末尾,「佛垂诫曰,现既亲自见闻,故不可于佛灭度后,于极乐依正净土法门复生疑惑」。为什么?在中国,我们相信慧远大师,慧远大师传记里面我们看到,《高僧传》里面有他的传记,《净土圣贤录》里头有简单的介绍,《往生传》里头也有,决定不是假的。远公大师他在生前曾经三次见到西方极乐世界,从来没有跟人说过,真见到了,那不是假的,那是真的,你能不信吗?
  临终往生的时候是第四次见到的,他这才告诉人。他说西方净土过去见过三次,没说,现在极乐世界又现前了,阿弥陀佛来接我往生,跟大家告别。而且告诉大家,这一次跟著佛还有不少熟人,就是莲社里头莲友早往生的有不少人,十几位,都跟著阿弥陀佛来了,他一个一个名字都叫得出来。刘遗民是个居士,非常虔诚,也跟著阿弥陀佛来了,见到远公还跟远公说,莲社是你老人家建的,我们参加莲社,早都到净土来了,他说你为什么这么迟才来?远公迟去,当然他有度化众生的缘在,所以别人先走,他得迟几天,还得多劝一些人往生。我们看了这个传记,跟「礼佛现光品」对照,一个意思,这是世尊在当年,就是远公,佛灭度之后一千多年,佛教在中国出现。
  我们要问,我们同学当中有没有见过的?这个感应,状况是似梦非梦,因为梦的概念模糊,这个概念很清楚,一点都不模糊,看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不像作梦的样子,跟平常作梦不一样。见到佛,见到菩萨,见到极乐世界,那都是善根福德因缘之所感召,让你真正见到净土,帮助你增长信心,增长愿心,怎么能不去?决定不可以疑惑,疑惑就大错了,疑惑把这一生的缘分障碍住了,这一生去不了。在我们一般常识所感触到的,一个真正念佛人,真正想往生的人,这种境界是不难见的,弥陀世尊非常慈悲,会把这个境界让你看到。你的信心坚定了,愿心坚固了,无论在什么时候,遇到什么样的灾难,你都平安往生,你不会有忧虑,你不会有烦恼,你不会有恐怖。这完全是弥陀恩德在加持。
  我们再看下一段经文,「慈愍留经百岁」,请看经文:
  【当来之世。经道灭尽。我以慈悲哀愍。特留此经止住百岁。】
  这是佛说的,决定不是假的,这个经最后灭。请看集注,「当来经灭者,善导大师云:万年三宝灭,此经住百年」。善导,唐朝时候人,那个时候刚刚进入末法,末法一万年,再一万年,三宝在这个世间消灭了,这个经还在这个世间留一百年。净影大师,「道绰、慈恩」,慈恩就是法相宗的祖师,窥基大师,他住在慈恩寺,所以称慈恩,尊重他,不称他的名号,义寂法师,法住法师,「望西」,望西也是日本大师,这些诸师都肯定这个说法,就是万年三宝灭,此经住百年。
  下面都引用了,「《净影疏》云:当来之世,经道灭者,举彼未来法灭尽事。释迦正法有五百年。像法千岁。末法万岁」,一万年。「一切皆过,名为灭尽」,统统过去了,这就灭尽。我们现在是末法第二个一千年最前面的四十一年,可以这么说,后面还有九千年佛法才灭尽。这个九千年佛法会不会消灭?我初学佛的时候,对这桩事情很关心,向章嘉大师请教。大师告诉我不会,但是有起有衰,这个是有的,告诉我现在衰,衰到底谷的时候,慢慢又会兴起来,有很多次的兴衰,不会灭,要一万年之后真的灭了,佛的法运、佛的影响没有了,必须要等弥勒佛出世。
  弥勒佛什么时候出世?他现在在兜率天,兜率天的寿命四千岁,算法跟我们不一样,兜率天的一天是我们人间四百年,以这个算法他们的寿命四千岁,换算成我们这个世间,好像是五十六亿七千万年。弥勒到这个世间来还早,不是现在就来。现在来的是化身,众生有感,他就有应。在中国五代后梁时候,布袋和尚就是弥勒菩萨的化身,《高僧传》里头有他的记载。他是自己说出来,圆寂的时候告诉大家,他是弥勒菩萨再来,说完就走了。这个是可以的,身分一暴露就要离开这个世界。如果暴露身分他还不走,这是假的,这不是真的,这是大妄语。真的可以暴露身分,说了就走了,你再也看不到他了。在中国历史上有不少这样的人,我们都很感恩。
  「但憬兴据《法住记》指为增劫七万岁后」。《法住记》是一本书,书的名字是《大阿罗汉难提蜜多罗所说法住记》,就是这部书,唐朝玄奘大师翻译的,里面内容说十六位大阿罗汉,并且讲他的眷属、住处,以及末法之中在三宝所种善根,将来弥勒菩萨出世成佛,他们是弥勒菩萨的弟子。《法住记》里头有这么一段文,「人寿极短至十岁。刀兵劫起,互相诛戳。佛法尔时暂灭」,不是真的灭了,暂灭。「增至百岁后,十六大阿罗汉与诸眷属复来人中,称扬显说无上正法,度无量众」。这是像章嘉大师所说的,佛法有兴有灭。但是在释迦牟尼佛九千年法运里头不会,九千年之后。《法住记》里头有这么一段。
  这个我们可以能算得出来的,现在人的寿命平均七十岁,我们算释迦牟尼佛,释迦牟尼佛在世人寿一百岁,一百年减一岁,三千年就是七十岁。中国的记载,今年是三千零四十一年,我们以三千年为标准,人的平均寿命是七十岁。超过七十岁的有,这都是修得的,有过去生中修得的,佛说无畏布施得长寿的果报,财布施得财富,法布施得聪明智慧,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,人在恐怖畏惧的时候,你能帮他化解,这叫无畏布施。在这个时代,我们前面说过小三灾,如果能够把核武战争化解,这个功德就是最大的、最殊胜的无畏布施,这是得长命富贵的果报。哪些人?这是拥有核武国家的领导人,他不愿意发动这种战争,有这种战争,他想方法把双方发动的意念化解。那我们相信,这种领导人菩萨再来,不是凡人,他有能力化解灾难。
  所以现在人寿七十岁,再有六千年之后,人寿就十岁了,七千年之后人寿等于零了,十岁一千年,六千年之后,六千年之后减就减到十岁了,十岁是最低的。从十岁再往上升,一百年再加一岁,加到一百岁就是九千年,一百年加一岁,一千年加十岁,一百岁是九千年。换句话说,两万年之后人寿增到一百岁,有十六阿罗汉与他们的眷属来到这个人间。这特殊的缘分,跟阿罗汉有缘的人,阿罗汉要降世来度这些人。佛不度无缘人,有缘人出现在这世间,阿罗汉来了,称扬显说无上正法,度无量众。「乃至此洲人寿六万岁时,无上正法流行世间,炽然不息。至七万岁时,(宾头庐等)十六大阿罗汉与诸眷属,一时俱入无馀涅槃」,无馀涅槃就是灭度了。宾头庐等十六大阿罗汉,这是释迦牟尼佛座下的大弟子,他们这些人都住在人间,这个地球是凡圣同居土,虽住在世间,我们没有缘分见不到,得要有缘人。
  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,有人见到。虚云老和尚的《年谱》,距离我们最近,他朝五台山应该是在战前,中日战争之前,他四十几岁的时候,三步一拜从普陀拜到五台,在中途曾经两次生病,遇到一个乞丐来帮助他,病倒了没有人照顾,这个乞丐照顾他,找一些草药给他治病,完全康复之后他再去朝山,乞丐就离开了。两次遇到同一个乞丐,他很感恩,向乞丐请教尊姓大名,乞丐告诉他,他姓文,文章的文,名字叫吉,吉祥的吉,文吉,告诉他,他就住在五台山,他说你到五台山去问,五台山都知道我。他真正拜到五台山,打听这个救命恩人,没有人知道。到寺庙里面去拜佛,拜佛之后向大众请教,路上曾经遇到恩人文吉。人家告诉他,文殊菩萨。他恍然大悟。你看在急难的时候,文殊菩萨真的现身来帮助,感应不可思议。这是一个人有感,这一个人应。大众很多人感,菩萨就以应身住世,中国《高僧传》里头有不少人,这是证明,多数人想求菩萨,菩萨真来了,真的住世。
  六万岁的时候正法流行,到七万岁的时候,人寿最高八万四千岁。这个寿命一百年加一岁,加到八万四千岁,这最高的了,八万四千岁之后就每一百年减一岁,又减到十岁。这一增一减叫一个小劫,二十个小劫是一个中劫,四个中劫是一个大劫,佛教里面讲时间。「憬兴师云:当人寿七万岁时,无上正法方永灭没,故云经道灭尽。以上两说,各据一义」,两个说法不一样,但是都有根据。「望西师判云:(善导)大师弥陀垂迹。慈恩观音化现,所解不轻,以为依凭」。望西大师的意思说得好,这两种不同的说法,我们根据哪一种?他就说了,善导是阿弥陀佛再来的,慈恩就是窥基大师,观音菩萨化身的,他们所说的应当可靠,我们应该要依可靠的。这是念老说,根据望西大师的意思,「释此经文,应按善导大师之教,此说甚是」,说得好。这是我们根据祖师所说的就没有问题了,善导是「万年三宝灭,此经住百年」。
  下面,『特留此经』,特别留这部经,就是再住一百年,普度众生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,下一堂课我们接著这个地方。  

 

欢迎关注悲智佛网微信公众号,长按图片,识别二维码

公众号名称:beizhifw   公众号ID:beizhifw  
关注提示:可在微信上搜索 beizhifw ,在搜索内容中点击关注

老法师念佛 老实念佛 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 佛经故事 净土圣贤录文言文 来佛三圣永思集 净业三福 了凡四训 弟子规 太上感应篇 十善业道经 三皈依传授 认识佛教 沙弥律仪要略 五戒十善 修六和敬祈祷文 净土五经 刘素云老师复讲大经 净土圣贤录 布施的功德 净土大经解演义 科注全集 净土大经科注 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净土大经科注(第五回)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