栏目导航

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-第018集

1970-01-01 08:00:00 字体大小:
点击进入视频 点击进入mp3 用安卓下载播放mp3

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 刘素云老师複讲  (第十八集)  2018/3/22  中国  档名:56-214-0018
  尊敬的各位同修,大家好,阿弥陀佛!这一节课我们开始讲第六品,「发大誓愿第六」。法藏比丘遵从世间自在王佛的教导,在大会中宣说自己所发的大愿,这个「大誓愿」指本品所说的四十八愿。看下面三句经文:
  【法藏白言。唯愿世尊。大慈听察。】
  法藏比丘向佛报告,唯愿尊敬的老师大慈大悲为我鑑定,鑑定什么?听我所说,照察我的诚心,这个『听察』就是鑑定的意思。法藏比丘在世间自在王佛的会下闻经修行,建立了西方极乐世界,用这样殊胜的成果供养老师。老师听了之后非常欢喜,赞叹他,叫他把西方净土介绍给同参道友。希望同参道友听闻之后,也能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这是世间自在王佛要他提出报告的意义。看下面一段经文:
  【我若证得无上菩提。成正觉已。所居佛刹。具足无量不可思议。功德庄严。】
  这一段经文,法藏比丘说,我若是证得了无上正等正觉成佛时,我所居住的国土极乐世界,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,种种功德庄严,人事、物质、修学生活环境,都要超过一切诸佛国土。这里的『功德庄严』,「功德」是指十念必生,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必定成佛。「庄严」是指极乐世界的修学环境,无论是人事、物质都超过诸佛国土。这段文是总说,包括了全部的愿文。世尊告诉我们,法藏在西方极乐世界,示现成佛到现在,已经十劫。既然已经成佛,说明他的每个愿都实现了,没有一愿是空愿。『所居佛刹』,指他所居的报土。「具足无量不可思议,功德庄严」,这与他往昔所发的愿是相应的,他的愿确实圆满超胜诸佛国土。这是说他的国土具足不可思议的庄严,无量的庄严,不可思议的功德是什么?是十念必生。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决定是不退成佛,这是不可思议的功德。所以这句包含了依报和正报,不可思议功德是正报,无量庄严是依报,依报、正报的果报都超一切诸佛国土。看下面几句经文:
  【无有地狱。饿鬼。禽兽。蜎飞蠕动之类。】
  这几句经文,是法藏比丘发的,第一愿「国无恶道愿」,愿我的佛土,极乐世界没有地狱、没有饿鬼、没有畜生这三种恶道。众生造作贪瞋痴等恶业,就会感得这三种极苦的报应。法藏比丘的这一愿显示阿弥陀佛的国土中,没有造作贪瞋痴恶业的人。造上品十恶业,是感得地狱报;造的中品十恶业,感得饿鬼道的果报;造下品十恶业,感得畜生道的果报。法藏比丘发的第一个愿,确实是非常了不起,在他的国土中没有三恶道。下面一段经文:
  【所有一切众生。以及焰摩罗界。三恶道中。来生我刹。受我法化。悉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不复更堕恶趣。得是愿。乃作佛。不得是愿。不取无上正觉。】
  这段经文是法藏比丘的,第二愿「不堕恶趣愿」。极乐世界中不但没有三恶道,甚至从地狱界等,恶道中发愿来到我国的一切众生,受到我的教化,假使他们到十方世界供养诸佛,化导群生,也永远不再堕三恶道,并且都能够一生圆满成佛。以上这两愿实现了我才成佛,若不实现我不愿成佛。末后两句,『不得是愿,不取无上正觉』,就是前两愿的总结。『焰摩罗界』是指地狱法界,是十法界中最苦的一界。『三恶道』,地狱、饿鬼、畜生道称为「三恶道」,又名三恶趣、三途。从法藏比丘这一愿中,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来,阿弥陀佛的本心,是念念愿一切众生同成佛道,这是弥陀的心愿。这一愿说的是恶道众生。「所有一切众生,以及焰摩罗界」,这两句经文就是说的地狱众生,焰摩罗是管地狱的,地狱界是十法界里最苦的一界。「三恶道中,来生我刹」,这两句经文是通指恶道众生,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不再受恶道的苦。
  下一句,『受我法化』,就是说接受阿弥陀佛讲经说法的教化,在西方世界都得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』,就是得无上正等正觉。『不复更堕恶趣』,在净土修学法门,一直到成佛的过程中,绝对不会再堕恶道,这是不可思议的功德。其他任何佛国修行都是进进退退,唯有西方极乐世界一生成佛,永不退转。『得是愿,乃作佛』,这两愿一定圆满,他才成佛。「不得是愿,不取无上正觉」,第一愿是阿弥陀佛看到,十方世界苦难的众生非常苦,不要有三恶道,特别是三恶道的众生更是苦不堪言。他发愿他所建立的国土,不要有苦难,不要有三恶道。第二愿,是他看到十方世界的恶道众生,出离恶道以后,在修行的过程当中,遇到了恶缘就又退转、又堕落了也很苦,所以阿弥陀佛发愿,他所建立的国土既无恶道,又不退转。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,阿弥陀佛的愿不是凭空想像而发的。是十方世界的这些事实真相,阿弥陀佛看到了,他希望这些恶相,在西方极乐世界永远看不到。看下面一段经文:
  【我作佛时。十方世界。所有众生。令生我刹。皆具紫磨真金色身。三十二种。大丈夫相。端正净洁。悉同一类。若形貌差别。有好丑者。不取正觉。】
  刚才所读的这段经文,包括了四十八愿中的三愿,第三愿「身悉金色愿」、第四愿「三十二相愿」、第五愿「身无差别愿」,就是这一段经文包括三愿。法藏见到十方一切诸佛刹土的众生不平等,这个不平等是许多罪恶的根源。人为什么会造作罪业?就是因为不平。生活条件好的憍慢,生活条件差的抱怨,怨天尤人。相貌长得好的傲慢,自以为了不起;相貌长得差一点的自卑,觉得不如人等等。不平就容易起衝突,衝突就难免造恶业。阿弥陀佛看清楚了,要想众生不造业,必须要平等。首先是身相平等,相貌平等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人人的身相、相貌完全一样,最好的相貌,最殊胜、最庄严的相貌,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圆满具足。
  请看下面一段经文,『我作佛时,十方世界,所有众生,令生我刹,皆具紫磨真金色身』。这几句经文是具体说第三愿,「身悉金色愿」。我成佛时,十方世界所有一切众生,往生到我的极乐国土,都具足永远不变不坏的,「紫磨真金色身」。紫磨真金是赤金,表示不变不坏。这里的「我作佛时,十方世界,所有众生」,把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都包括在里面,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我们人人有分。「令生我刹」,要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「皆具紫磨真金色身」。我们经常赞叹「阿弥陀佛身金色」,到西方极乐世界个个都是金色身,都和阿弥陀佛无二无别。前面说了「无量不可思议,功德庄严」,这第三愿也真的是不可思议。
  下面,『三十二种,大丈夫相』,这是第四愿「三十二相愿」。我成佛时,十方世界所有一切众生,往生到我极乐世界时,都具足「三十二种,大丈夫相」。三十二相是这个世间认为最好的相,就是《相书》里所讲的贵相。其实阿弥陀佛身有无量相,相有无量好,何止是三十二相!三十二种,大丈夫相,在这里我就不一一给大家说了,这个在《三藏法数》里,大家可以查得到。下面一段经文,是『端正净洁,悉同一类,若形貌差别,有好丑者,不取正觉。』这是第五愿「身无差别愿」。我成佛时,十方世界所有一切众生,往生到我的极乐国土,容貌端正,身心净洁,都是一样的身相,身形容貌没有差别,也没有好丑之分。以上第三愿、第四愿、第五愿如果不能实现,我就不成佛。这三愿就是指「身悉金色愿」、「三十二相愿」、「身无差别愿」。看下面一段经文:
  【我作佛时。所有众生。生我国者。自知无量劫时宿命。所作善恶。】
  这一愿是第六愿「宿命通愿」,『我作佛时』,所有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,都能够知道自己过去无量劫中,多生多世所造的一切善恶果报。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我们这个能力就恢复,就是常讲的五眼六通,六通是六根本具能力的恢复。阿弥陀佛是『自知无量劫时宿命』,阿罗汉得宿命通知五百世。而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是下品下生,也是自知无量劫的宿命,而且是无量的无量。一般讲这是七地以上菩萨的能力,七地菩萨是有量的无量,达不到无量的无量。而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众生,超越了七地菩萨,宿命通达到了无量的无量,真的是不可思议。看下面几句经文:
  【皆能洞视。彻听。知十方去来现在之事。不得是愿。不取正觉。】
  『皆能洞视』,是第七愿「天眼通愿」,『彻听』是第八愿「天耳通愿」,这里面包含两愿。法藏比丘说,我成佛时,所有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,都能够「洞视、彻听」,知道十方世界的过去、现在、未来的事情。如果以上三愿,就是指「宿命通愿」、「天眼通愿」、「天耳通愿」,如果这三愿不能实现,我就不成佛。洞视、彻听是指什么?是指不同长短的光波,没有障碍,无有极限。阿罗汉里天眼第一的是阿那律陀,他的天眼是修来的,只能见到一个大千世界,就是释迦牟尼佛教化的娑婆世界,除这个世界以外他就看不见了。菩萨能看二个、三个、十个、百个、千个大千世界,这要看菩萨的阶位。「皆能洞视」,就是无量无边的诸佛刹土一个都不漏,那是往生极乐世界的人都能看到的,这真是不可思议。『知十方去来现在之事』,「去」是指过去世,「来」是指未来世,「现在」是指现在世。十方三世无量无边诸佛刹土里的一切众生,他都能看到,都能听到。所以念佛人要知道,你的起心动念、一举一动有多少人在看著你,你不要以为没有人能够看到。如果你要是以为没有人看到,是你对这部经不相信;相信经里所说的,你一定会慎言慎行。
  净业是怎么样培养的?黄念祖老居士在《无量寿经》注解里讲,极乐世界的众生他们的神通能力,超过世尊在其他经论中所讲的,或是禅定的果报都超越了,超越得太多太多。禅定能得世间的四禅八定,可以得五通,神通是从定中来的,真正有禅定功夫的人有神通,但是没有漏尽通。证得阿罗汉果能力,也不过是知过去、未来五百世,中国人常讲三十年是一世,那五百世也就是一万五千年,这是阿罗汉知道的范围,超过这个范围他就不知道了。往生极乐世界能听、能看到的是无量劫,没有界限,没有边际,这又是一个不可思议。念佛人念个三年五载,就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,他哪有这么大的能力?完全是依仗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神通愿力的加持,这叫报得不是修得。下面一段经文:
  【我作佛时。所有众生。生我国者。皆得他心智通。若不悉知亿那由他百千佛刹。众生心念者。不取正觉。】
  这是第九愿「他心通愿」。我成佛时,所有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,都能得到『他心智通』;如果不能完全知道无量无边诸佛刹中,一切众生的心念,我就不成佛。「他心智通」是指什么?是指别人的起心动念都能知道。『亿那由他百千』,「那由他」印度计算数量的单位,相当于中国的千万,形容数量多。这个「他心通愿」比起天眼通、天耳通还要厉害,前面还有言语、动作,这里是十方世界一切众生起心动念,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的大众都知道,一个念头就周遍法界。
  净业要怎么修法?心净则土净,心不清净不能往生。身不清净不要紧,往生不是身去,是心去。身清净,心不一定清净;心清净,身一定清净。为什么?依报随著正报转。心要怎样才能清净?有妄念就不清净。什么是妄念?不想阿弥陀佛全都是妄念,不肯念佛是打妄想这就是业障。怎么样消除业障?慈云灌顶法师说,所有一切经论、法门,都消灭不了的业障,这句阿弥陀佛能消。我们读到这一愿要有警觉心,自己的起心动念没有一个人不知道,想瞒是瞒不了的,瞒世间愚人容易,瞒鬼神都不容易。西方极乐世界有多少人?数不清。这么多人都在看著你、听你的,你的善念、恶念、净念,他们全都知道。一念相应一念佛,你的念跟极乐世界相应,你才能去作佛。下一段经文:
  【我作佛时。所有众生。生我国者。皆得神通自在。波罗蜜多。】
  这是第十愿「神足通愿」。『我作佛时』,所有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,都能圆满具足神通自在,得大圆满无有障碍。『神通自在』,就是具有飞行、分身、速到、变化自在的能力。『波罗蜜多』是圆满的意思。因为有这一愿,所以西方世界的众生,才有能力每天去拜访十方无量无边的诸佛。供养佛的福报很大,他有能力天天去拜佛,天天去供养。这一愿我们凡夫听了很欢喜,我们娑婆世界有很多家亲眷属,你到了西方极乐世界,你就有能力照顾他们。不管他们在哪一道,自己都知道,天眼洞视,天耳彻听,只要他们的机缘成熟了,肯相信和接受这个念佛法门,我们就可以帮助到他们。你要想照顾你的家亲眷属,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你绝对没有能力照顾他们。这个对我们现实生活中很有意义,因为什么?我们很多人在往生的时候,往往是放不下家亲眷属,挂著这个,念著那个。实际这个挂牵是一点用处没有的,你一点都帮不到他们。只有你到西方极乐世界,你能帮助你所有的家亲眷属,在他们机缘成熟的时候,帮助他们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作佛,这是真正的帮助。神足通就是神通变化,应以什么身得度就能示现什么身去度。神通是自性本具的,不是外求的。下一段经文:
  【于一念顷。不能超过亿那由他百千佛刹。周遍巡历供养诸佛者。不取正觉。】
  这是第十一愿「遍供诸佛愿」。我成佛时,所有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,在极短的时间内,如果不能到达十方国土去普遍游历供养诸佛,我就不成佛。供佛是大福,闻佛说法是开大智慧,极乐菩萨能力广大,上供诸佛,下度众生,他所游历的刹土之多,我们想像不出来,是不可思议的,所供养承事的诸佛如来不可思议。现在有很多同修热衷于访名山古刹,跑道场喜欢热热闹闹,跑的结果是烦恼多多,劳民伤财,得不偿失,儘管如此,还是有很多人乐此不疲。真不如在家老实念佛,往生极乐世界后再去游历,岂不方便,岂不妙哉!下一段经文:
  【我作佛时。所有众生。生我国者。远离分别。诸根寂静。若不决定成等正觉。证大涅槃者。不取正觉。】
  这是第十二愿「定成正觉愿」,这一愿非常重要。我成佛时,所有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,都远离一切分别心,六根寂然安静,如果不能决定成佛,我就不取正觉。这一愿为什么我刚才说非常重要?因为这一愿是阿弥陀佛保证往生者,必定一生成佛的保证书。『远离分别』,分别是对一切事物和道理,做错误分辨、思惟。『诸根寂静』,「诸根」是指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;「寂静」是离开烦恼称为寂,绝除妄想称为静。『我作佛时,所有众生,生我国者』。看这三句经文,「所有众生」包括我们在内,只要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这里并没有说上品上生或者是中品以上,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包括在其中。所以我们大家不必担心能有我的分吗?我也不能上上品往生。在这里就告诉我们,就是同居土的下下品往生也包括在其中。但是下下品往生可是最低底限,如果这个最低底限你达不到,那你往生就真的没有分了。
  「远离分别」,就是唯识家所讲的转识成智,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立刻就转八识成四智,不再分别一切事物。这是七地菩萨的境界,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就得到了,这是超胜,注意两个字「超胜」。「诸根寂静」这是很深的禅定,这是七地以上菩萨的境界。《楞严经》讲的是首楞严大定,《华严经》讲的是师子奋迅三昧,念佛法门里所讲的是理一心不乱,这些都是「诸根寂静」,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全得到了,真的不可思议。『若不决定成等正觉,证大涅槃者,不取正觉』,这三句经文是说,往生决定成佛,正显示了弥陀的本心,显示弥陀的弘愿。唯以一乘大法广度无量无边的众生,帮助众生契入究竟涅槃,往生不退成佛,一生就得到圆满。下面几句经文:
  【我作佛时。光明无量。普照十方。绝胜诸佛。胜于日月之明。千万亿倍。】
  这段经文是第十三愿「光明无量愿」。我成佛时愿自己的光明不可限量,『普照十方』一切佛刹,光明决定超胜一切佛光,胜于日月的光明千万亿倍。
  【若有众生。见我光明。照触其身。莫不安乐。慈心作善。来生我国。若不尔者。不取正觉。】
  上面我所读的这段经文,这是第十四愿叫「触光安乐愿」。我成佛时,若有众生见到我的光明,光明照触到他的身上,没有不得到安乐的,自然会以慈悲心来行善,将来必定往生极乐世界。以上两愿,是指「光明无量愿」、「触光安乐愿」,如果这两愿不能实现的话,我就不成佛。刚才所提到的,第十三愿、第十四愿这两愿都是说光明的,光明是指智慧,也是愿力所及之处。阿弥陀佛的智慧、德能、弘愿,是尽虚空遍法界没有限量的,「光明无量,普照十方」。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刹土,都是阿弥陀佛的教区,我们能相信吗?我们要知道除了这部经、这个法门之外,其他法门都是本师释迦牟尼佛教区之内的。大家要认识到这部经、这个法门,是释迦牟尼佛代替阿弥陀佛在娑婆世界招生,把众生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留学。阿弥陀佛办的这所大学,是尽虚空遍法界第一流的重点大学,你要不要去?十方诸佛如来,没有一尊佛不劝众生求生净土。
  阿弥陀佛光明无量,『绝胜诸佛,胜于日月之明,千万亿倍』。阿弥陀佛的光明这样的殊胜伟大,我们为什么见不到?有同修说,我也没见到。其实不是佛光不照我们,佛光注照从来没有间断过,我们见不到的原因是因为自己有障碍,就像白天阳光普照,我们偏偏打把伞不让它照,不是佛光不照,是我们自己把它障住。前几天几个同修在一起谈论学佛,我的姑爷(就是女婿)说了一句话,对我的触动很大。他说阿弥陀佛很慈悲,可是你们总关机,阿弥陀佛联繫不上你们。仔细品味一下这句话,说得真的很有道理。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光明,愿愿都帮助众生破迷开悟,帮助众生快速成佛,你说阿弥陀佛是不管我们,佛光不注照我们吗?不是,是我们自己的障碍。就像我刚才说的,说阿弥陀佛很慈悲,但是你们总关机,阿弥陀佛联繫不上你们。是不是这样?我们现在开不开机、关不关机?同修们千万不要误会,真的是关手机、还是开手机,那你们就又错解这句话的意思。
  下面两句,『莫不安乐,慈心作善』。这是接触佛光现前的利益。有人问你学佛有什么好处?你答不上来,你怎么能劝人学佛?如果你告诉他,以后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。人家说以后的事我没看见,你这是迷信。你就无言以对了。如果你告诉他,学佛现在就得好处,他就要向你请教,得什么好处?你告诉他,得快乐。他现在生活正苦,我们生活很快乐,他一听你这么说,又看到你是真的快乐,不用劝他就学佛了。为什么?因为他要快乐,学佛就是离苦得乐。不学佛,心不安,学佛之后心就安了,心安自然就得乐。这个道理这么一说,大家都听明白了。我没学佛以前,我生活在痛苦的深渊当中,不能自拔;学佛以后明白了道理,所以我就从痛苦的深渊中跳出来了,所以我现在很快乐。看来这个「安」很重要,安乐、安乐,没有安就没有乐。怎样才能得到安?安之因是平,平安。此心不平,你不平,怎么能安?怎么样才能心平?平之因是和,和平。不和怎么能平?现在人天天打架,不和就不平,不平就不安,不安就不乐。仔细看看,上一个字是因,下一个字是果。佛教我们修六和敬,修六和心就平;平才能得到身心安乐。身心安乐的人一定是「慈心作善」,他的心清净、平等、慈悲,思想、见解、作为一定是利益众生的,这是善。
  佛法讲的善恶,凡是利益自己的都是恶,利益别人的才是善。为什么说利益自己是恶?众生之所以不能成佛有两大障碍,第一大障碍我执,第二大障碍法执。起心动念都是想自己的利益,我执天天增长怎么能成就?不单成佛没有分,证阿罗汉也没有分。阿罗汉是断我执才证得的,法执断了就成佛。佛法没有别的,破执著而已。再说一遍这句话,佛法没有别的,破执著而已。现在障碍我们成佛的最大障碍,就是执著。佛教我们的方法,是起心动念想别人不要想自己,时间长了不知不觉「我」就没有了,这就是觉,这就是善。同修们一定要记住,不要为自己想,为自己想是愚人(愚痴的愚),为自己想是愚人,要念念为众生。我们修净土的,阿弥陀佛是我们的本师,他所发的四十八大愿,哪一愿是为他自己?他的心量大,念念为法界众生,阿弥陀佛的心愿是圆满的。我们学习阿弥陀佛,就是要学习他的大心量。『若不尔者,不取正觉』。这两句经文是总结上面的两愿,「光明无量愿」、「触光安乐愿」。如果这两愿没有实现,法藏决定不成佛。我们知道法藏比丘成佛已经十劫,说明这两愿已经圆满了。看下面经文:
  【我作佛时。寿命无量。国中声闻天人无数。寿命亦皆无量。】
  这是第十五愿「寿命无量愿」。我成佛时,我的寿命无量,国中无数天人、声闻寿命也和我同样的无量。这一愿非常重要,可以说这一愿是四十八愿的重心,是无量义里的第一义。大家想一想,这个世界再美好、再庄严,你寿命短促,这种殊胜庄严对你有什么真实意义?没有任何意义。无量的殊胜庄严,要有寿命去享受,所以一切无量中寿命第一。『国中声闻天人无数』,这是说西方极乐世界里的声闻、天人数量之多,数不清。读到这里,大家可能会产生一个疑问,前面经文讲,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都是菩萨,那里是一真法界,是纯菩萨的法界,而且是纯普贤菩萨的法界,这里怎么又说「国中声闻天人无数」?对于这个问题,老法师做了一个简要的回答,这里所说的声闻天人有两层意思,第一,是往生者没有到西方极乐世界以前的身分,这是一;第二,是讲在西方极乐世界,断烦恼的品类多少而分别的。这里说的极乐世界有声闻、有天人,不是真的有声闻、有天人,这是老法师给我们解释的两个意思。西方极乐世界的无量寿,并不是真正的无量,还是有限量。经上讲过,阿弥陀佛的法缘终了的时候,示现入般涅槃,观世音菩萨示现成佛,可见阿弥陀佛的寿命是有量的无量。但是因为他的寿太长太长,没有人能算得出来,所以就称为无量。往下看经文:
  【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。悉成缘觉。于百千劫。悉共计校。若能知其量数者。不取正觉。】
  这段经文是第十六愿,叫「声闻无数愿」。我成佛时,「国中声闻天人无数」,假令一个大千世界的众生都成为缘觉,他们用百千劫的长时间,共同来计算极乐世界声闻天人的数量和寿命,他们如果能算知此二类大众的寿命与人数,我就不成佛。『三千大千世界』,是指佛经上说以须弥山为中心的星系,称为一个单位世界,一千个单位世界,称为一个小千世界;一千个小千世界,合称为一个中千世界;一千个中千世界,合称为一个大千世界。千数经过三次相乘,所以一个大千世界称为三千大千世界。『计校』是什么意思?就是计算、较量。看这一句经文,「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」,这个地方讲众生,并不是专指人,而是指六道众生,天道(欲界天、色界天、无色界天),阿修罗道,人道,畜生道,饿鬼道,地狱道,这都包括在这个地方讲的众生里。这里面有多少众生?假设这么多众生都成了缘觉,缘觉还在阿罗汉之上,他们的智慧、神通,我们看起来简直是不可思议,人数之多,智慧能力之强都是不可思议的。
  『于百千劫』,这是讲时间之长,时间是以劫来计算的,一增一减叫一个劫。人的寿命最长的时候,是八万四千岁,以后每一百年减一岁,一直减到十岁;再从十岁每一百年加一岁,又加到八万四千岁,这样一增一减,为一小劫。二十个小劫是一个中劫,四个中劫是一个大劫。百千大劫这么长的时间,这么多的人,这么强的智慧能力,一起来计算都计算不出来。看这一句,『若能知其量数者,不取正觉』。西方极乐世界有多少人,算不出来;西方世界人的寿命之长,算不出来。西方极乐世界的寿命,虽然是有量的无量,也可以说是真的无量。在这一愿里,我们看到西方极乐世界的真正殊胜庄严,极乐世界的根本就在这一愿。所以刚才我说这一愿非常重要。
  今天的时间到了,就讲到这里。感恩大家,阿弥陀佛!  

 

欢迎关注悲智佛网微信公众号,长按图片,识别二维码

公众号名称:beizhifw   公众号ID:beizhifw  
关注提示:可在微信上搜索 beizhifw ,在搜索内容中点击关注

老法师念佛 老实念佛 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 佛经故事 净土圣贤录文言文 来佛三圣永思集 净业三福 了凡四训 弟子规 太上感应篇 十善业道经 三皈依传授 认识佛教 沙弥律仪要略 五戒十善 修六和敬祈祷文 净土五经 刘素云老师复讲大经 净土圣贤录 布施的功德 净土大经解演义 科注全集 净土大经科注 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净土大经科注(第五回)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