栏目导航

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-第042集

1970-01-01 08:00:00 字体大小:
点击进入视频 点击进入mp3 用安卓下载播放mp3

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 刘素云老师複讲  (第四十二集)  2018/4/24  中国  档名:56-214-0042
  尊敬的各位同修,大家好。阿弥陀佛!这一节课我们学习第二十七品经文,这品经文的题目,是「歌叹佛德第二十七」。这品经文主要是向我们介绍,西方极乐世界的诸菩萨,赞叹十方佛国土的诸佛如来。就是谁赞叹谁,我再说一遍,是西方极乐世界的诸菩萨赞叹十方诸佛如来。那大家可能要问,诸菩萨为什么要赞叹十方诸佛如来?这里面的含义可以说是无有穷尽的。我们大家这样想一想,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诸菩萨,他们都是从无量无边的诸佛国土,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来的。西方极乐世界他们是怎么知道的?就是他们怎么认识的?是因为每个佛国土都有一尊佛在那里教化,一尊佛都有个教化区,所以是那里的教主(佛),把西方极乐世界介绍给诸菩萨们的,所以菩萨才了解和认识西方极乐世界,这是他们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一个因缘。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他们的心非常欢喜、非常感恩介绍给他们极乐世界的老师,也就是他们的教主。
  所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诸菩萨们,都赞叹把西方极乐世界介绍给他们的教主诸佛如来,就是这么个因缘。这是表示菩萨们不忘本,因为他们知道了西方极乐世界,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了解西方极乐世界的殊胜,他们得到切身的利益,所以时时刻刻不忘他们的老师。因此,我们可以这样说他们尊师重道,不忘师恩,这是我们学习的榜样。想想我们自己,现在生活在娑婆世界,我们的老师释迦牟尼佛,也把西方极乐世界介绍给我们,有一天我们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作菩萨、作佛去,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像这些菩萨们一样,感恩我们的老师释迦牟尼佛?感恩我们的本师就要奉事供养,常回家看看。这是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,常回家看看,这也就是表示我们向佛道谢,对他的深恩表示感谢。如果能够这样做,就是我们尊师重道,不忘师恩。看看下面这一段具体的经文:
  【佛语阿难。彼国菩萨。承佛威神。于一食顷。复往十方无边净刹。供养诸佛。】
  字面上的意思,就是佛告诉阿难,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们承阿弥陀佛威神的加持,能够在『一食顷』,很短的时间内,来回到十方无量无边的诸佛世界去供养诸佛,听佛说法。「一食顷」,是指吃一餐饭的时间,形容时间很短。这几句经文它的含义,是世尊告诉阿难尊者,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事情况。凡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都是菩萨,而且是菩萨中最殊胜的普贤菩萨。西方世界是菩萨的世界,没有声闻、没有缘觉、没有六道,全是菩萨,从下下品往生一直到等觉都是菩萨,是见了性的大菩萨。我们不怀疑他们有这个能力,没有见性的菩萨是没有这个能力的。从这段经文里我们都可以体会到,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,都是见了性的大菩萨,所以他们才能有上面的能力。没有见性的菩萨,没有这种能力。
  世尊告诉我们,『承佛威神』,「佛」是指阿弥陀佛,到了西方极乐世界本师是阿弥陀佛。这个我们要知道,在娑婆世界我们的本师是释迦牟尼佛,到了西方极乐世界本师是阿弥陀佛。承受本师阿弥陀佛的威神加持,即使是下下品带业往生的,也具足这样的能力。跟《阿弥陀经》上讲的完全一样,「各以衣祴盛众妙华,供养他方十万亿佛。即以食时,还到本国,饭食经行」。「于一食顷,复往十方无边净刹」,什么样的能力?就是刚才我给大家读的这几句经文。从这段经文我们可以见到,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们,他们的生活多么悠哉游哉,自在安乐,真是太让我们羡慕和嚮往了。看下一段经文:
  【华香幢幡。供养之具。应念即至。皆现手中。珍妙殊特。非世所有。以奉诸佛。及菩萨众。】
  字面的意思,是这些菩萨们他们以『华香幢幡』,这些物品来供养佛,这些供养的物品,都是随他们的心念就能变现在手中。这些供养的物品珍妙奇特,是我们这个世间所没有的,他们以这些供品来供养诸佛及菩萨大众。这段经文它的含义是这样的,是说供具,我们拜访老师不能空手去,总要带点礼物,这是基本的礼节。供具就是礼物,送给佛的,佛的福报是圆满的,佛什么都不缺。不管他缺不缺,我们做学生的对老师礼貌总是要周到一些。西方极乐世界是大圆满的世界,这些供具只需要念头一动,立刻就在手上,大家说这有多么自在!所有一切供具绝不是这个世间所有的。大经中常说「一切法由心想生」,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心清净,变现出来的供具清净、庄严、殊胜,十方诸佛世界都不能比。
  就这段我们大家仔细想一想,确实又是令我们羡慕和嚮往的。比如要供养佛,是不是这个供品我们还要去买、去准备?而西方极乐世界这些供具,是你心一有这个念头,它立刻就现在你的手中,根就不用你自己去弄,这比我们这个世间是太方便得多了。而且因为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清净,所以他从清净心里变现出来的供具,自然就清净、庄严和殊胜,所以十方诸佛世界都没得可比。带这些礼物去供养佛,佛还有许多弟子,如果我们单单供养佛,不跟佛的弟子们结个缘,好像也说不过去。是不是这样?所以供佛还要供养诸菩萨,他们有这个能力供得起;不像我们想要供养,心有馀而力不足,就是我们没有他们这么大的能力。看下面一段经文:
  【其所散华。即于空中。合为一华。华皆向下。端圆周匝。化成华盖。百千光色。色色异香。香气普薰。盖之小者。满十由旬。如是转倍。乃至遍覆三千大千世界。随其前后。以次化没。若不更以新华重散。前所散华终不复落。于虚空中共奏天乐。以微妙音歌叹佛德。】
  这一段经文的字面意思,是说其所散的花,立即现于空中合成一花,并且花全部是向下,端正周圆,化成花盖。花有百千光色,每种光色又放出不同的妙香,这些香气又普薰十方世界。形成的花盖,最小的也有十由旬,就这样不断的自然扩大,到最后能遍满覆盖三千大千世界,多么壮观的一幅景象。这些花盖随著它前后很有次序的化没,如果不再以新的花重新散于虚空中,前面所散的花它始终不会没落。并且在虚空中有天乐的演奏,以微妙的音声歌叹诸佛的无量功德。大家想这些花盖,不但是有次序,而且是如果没有新花,这些原来散的花它是不会没去的;只有新花又出现了,原来的才逐渐的没去。并且这些花还能奏出美妙的天乐,用这种美妙的音声赞叹诸佛如来的无量功德。
  『端圆周匝』,这个词彙,端是正的意思,匝是周遍。「端圆周匝」,说明所散的花很有次序,端正于空中形成周圆美妙的花盖,转倍是不断的扩大。我们看这几句经文,『其所散华,即于空中,合为一华』,先看这三句经文。在许多供具当中以花为例,就先说说这个花,他们散的花是在空中。花是表菩萨无量因门,无量的法门,即菩萨所修的八万四千法门。注意在这里的花它是表法的,表菩萨无量的因门,无量的法门,即菩萨所修的八万四千法门。「散华」是表示无量的法门,「合为一华」就是表万法归一,这,门就是净土念佛法门,是广大的法门,所以我们经常说殊途同归,最后合成一个法门。这个法门不但自己成就,也令无量无边的众生都平等成就,这是花表的意义。这个深刻含义我们要了解、要清楚。花不仅仅是说花,而且把花表的几个意思,给我们在这里说清楚、说明白了。
  看下面三句经文,「华皆向下,端圆周匝,化成华盖」。这是说散花在空中,它不是落在地上的,要是向上我们就看不见,所以说「华皆向下」。只有这个花向下,我们才能完全看到花,才能看到这个花美不胜收。就是由散花聚成一个,就变成了花盖。盖又有表法的意思。大家注意化成华盖,盖是表示什么意思?盖的作用是防晒、防雨、防灰尘,就好比我们这个世界的伞盖一样。按我们现代的语言说,这是环保工具。但是在西方极乐世界,它表法的义趣不是防晒、防雨、防灰尘,因为西方极乐世界没有这些。这个花盖它在西方极乐世界是表什么的?它的深刻义趣,是防止身心的污染。大家想想,什么东西能防止身心的污染?那就是大乘佛法。是不是这样?具体的说,就是《无量寿经》和这句阿弥陀佛佛号。这回我们应该记得清楚,花盖是表示什么的?表示大乘佛法防止身心的染污,就是阿弥陀佛佛号,和这部《无量寿经》,这是花盖。
  佛法往往是意在言外,有时候我跟大家说我们听经,比如说我们听老法师讲经说法,往往是弦外之音其味无穷。可是我们听经,往往不会听,听不出来老法师讲的弦外之音。后来我给大家说,我说我听是这种感觉,每当老法师讲这一节课(一集),到最后临结束的二十分钟左右,一直到结束,这一部分往往是师父总结这一堂课,所说的重点内容。这个重点内容就是弦外之音,它其味无穷,我们听经要学会这点,这样就可以抓住讲经者所讲的要点,而且这部分它是具有高度的艺术性。你仔细听,时间长了你就品味出来。菩萨修行的六度,这也是净化身心染污的良方,布施防悭贪的染污,持戒防恶业的染污,忍辱是防瞋恚的染污,精进是防懈怠的染污,禅定是防散乱的染污,智慧是防愚痴的染污。大家听了我上面这几句话的介绍,要知道菩萨所修行的六度,它每个都是防染污的,而且各有侧重点,这个我们要牢牢掌握住。我们学佛要学得活活泼泼、自自在在,实际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是佛法,你仔细去感受一定是这样的。
  看下面三句经文,『百千光色,色色异香,香气普薰』。这三句是讲我们前面所说,花盖的色与香,花盖不但有色,而且放光放香,无量的光色就是无量的光明。刚才我们说这个花盖,不但是放光,而且它还放香,所以西方极乐世界叫香光世界。看下面四句经文,『盖之小者,满十由旬,如是转倍,乃至遍覆三千大千世界』。现在还是继续说花盖,西方极乐世界的花盖,就像我们世间的云彩一样愈变愈大。怎么会愈变愈大?我们到了西方极乐世界,第一个想到的是本师佛,然后想到无量无边无量劫中,我们曾经亲近过的诸佛,想到一尊,又想到一尊。因为这个想,所以这个花盖愈变愈大,这是随著我们的报恩心变现的,我们的报恩心愈来愈大,花盖就变得愈来愈大。我们想想,一切诸佛生生世世无量劫中,对我们的恩德,我们就会生起无限的感恩之心。
  不但诸佛菩萨对我们有恩,众生也对我们有恩,众生供养我们衣食住行,一切需求都要靠众生,恩德是无有穷尽,我们的报恩心也无有穷尽。所以西方极乐世界的花盖也无有穷尽,它能变得无限的大,这代表我们的报恩之心。大家想想是不是这样?前几天我曾经说过,父母对我们的恩德,对我们的照顾是一生一世,而诸佛如来对我们的照顾是生生世世,是无有穷尽的,他一直要照顾到我们成佛。我们想诸佛如来的恩德该有多么大!怎么报都报不完。如果我们不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诸佛如来的恩德我们怎么都报不了。我们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这样?那我们应该用什么方式来报佛恩?只有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去作佛、作菩萨,才能报这个深恩。
  供养具在这里显示出来什么样的人知恩?什么样的人报恩?我们可以看到诸佛菩萨知恩,诸佛菩萨知道报恩。我们凡夫真的是愚痴,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不知道恩义,这就是佛经上讲的可怜悯者。我们经常说可怜悯者,什么样的人是可怜悯者?就是不知道恩义的人是可怜悯者。这样的人他忘恩负义,忘父母的养育之恩,忘佛菩萨的教诲之恩,忘师长的教诲之恩。这样的人虽然他这一生得到人身,但是因为他忘恩负义,一旦他这个人身失掉以后,他再想得到人身,那真是难上之难。他上哪去的机率大?堕三途。而且他堕入三途再想出来,那又是一个难上加难。所以说这些可怜悯者,谁能够帮上他的忙?诸佛如来都不能帮忙,自己造的业因,那就要自己去承受这个恶果。
  看下面两句,『随其前后,以次化没』。这个意思就是说,我们献花供养,供养后回来,第二个人或者说第二批又去献花供养。这样我们所献的花,花谢了之后,因为西方极乐世界它是不生不灭的,所以我们说花谢也不准确,就是应该说我们先献的花化没了,然后新献的花又出现,应该这样说比较准确。「以次化没」就是说这个意思,一拨一拨的,后一批去了先一批的就化没了,就是这样的,它是没有间断。下面两句,『若不更以新华重散,前所散华终不复落』。前面这个意思,我们已经表达出来,就是说我们供养佛菩萨回来之后,假如没有人再去接著供养,则我们供养的花盖它是不散的;如果有新的人又去供养,我们供养的花盖,自然的就化没了。如果后面没有人接著供养,前面的花盖永远存在。花盖表法的义趣,是护持我们的身心不受染污,一定要注意这个重点,花盖是保护身心不会染污。
  看下面两句,『于虚空中共奏天乐,以微妙音歌叹佛德』。我们前面讲的,是以光、色、香来表法,然后再以音乐赞叹。如果从我们凡夫的角度讲,这样供养佛,赞叹佛德,报恩已经是到了极处。可是我们仔细想一想,真正供养佛不在这些光、色、香、音乐,而是帮助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。什么意思?就是我们要帮助佛接引众生、教化众生,这才是真正的报佛恩。这两个层次我们听明白,就是以光、色、香来报佛恩,这是一种。但是更更重要的报佛恩,是帮助佛接引众生、教化众生,这是真正的报佛恩。光、色、香接引上上根人,这以前我很少听到,这次写这个讲稿和这次讲,知道了这新的概念。就说光和色还有香是接引上上根人,上上根人见色、见光他就开悟了。
  比如读这部《无量寿经》,上根人一看就知道它表法的意思,他看得出来;中下根性的人读这部经,只看到花那么多、那么美,但是他不知道它的含义所在,因此一点利益都得不到。对中下根人,必须要向他解释清楚,音乐、歌叹就是向他说明。所以我们读到这里应该这样说,对不同根性的人要用不同的方法来度化他。像中下根性的人,如果你不跟他说明,他就不懂;不像上上根人,一见到光和色他就开悟了。中下根人不具备这种能力,须向他解说清楚,音乐、歌叹就是向他说明。故有音声说法,才彰显大圆满,上、中、下三根都得到殊胜的大利益。帮助佛教化众生,帮助佛接引众生,这才是真正的报恩济苦,才是真正的供养佛。上面我们讲了几个层次的供养佛,大家想,最高层次的供养佛是什么?是帮助佛接引众生、教化众生这是真正的供养佛。看下面一段经文:
  【经须臾间。还其本国。都悉集会七宝讲堂。无量寿佛。则为广宣大教。演畅妙法。莫不欢喜。心解得道。】
  这段经文字面的意思,是说极乐世界的菩萨们,同时供养十方诸佛之后,经过很短的时间就回到了极乐世界。然后他们全部聚集在七宝讲堂,无量寿佛就为他们广宣大乘佛法,演说畅谈念佛法门。这些菩萨们听了,没有一个不欢喜的,并且都心开意解,明白觉悟圣道。你们看,菩萨们的生活多么悠閒自在,供养十方诸佛回来之后,立刻就到阿弥陀佛的身边去听法。『七宝讲堂』就是阿弥陀佛讲经说法的地方。我们看『心解得道』这个词,「心解」就是心开意解,「得道」是证入佛果,得悟圣道。看这两句经文,『经须臾间,还其本国』。这就是说,菩萨们已经游遍十方无量无边诸佛世界,上供诸佛,下度众生,这样绕一圈回来,才用「须臾间」那么短的时间,多么殊胜!我们羡不羡慕?我们嚮不嚮往?显示他们的神通能力不可思议。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们,不但是三不退位,而且他们的神力,神通能力是我们无法想像出来的,那是不可思议的。你看,到十方诸佛国土去供养佛,就用了那么一小会的时间,须臾间绕一圈又回来了,又回来听法来,你说他们的神通大不大?
  下面三句经文,「都悉集会七宝讲堂,无量寿佛,则为广宣大教」,这是阿弥陀佛召集大众上课,讲经说法。「广宣大教」,大教在这里指大乘佛法,再具体一点说就是《无量寿经》。下面三句,「演畅妙法,莫不欢喜,心解得道」。这些是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,菩萨们每天的生活状况,每天上课闻佛演说妙法,这样才能转烦恼习气为无上菩提。我们读到这段经文,得到了这样一个证明,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们,供养无量无边诸佛的福报该有多么大!每一尊佛都为你说法,只说一句,你每天就听无量无边的佛法,业障还能消不掉吗?阿弥陀佛天天给你说法,每天去供养,每天去听诸佛讲法,才能在西方极乐世界一生成就。大家看西方极乐世界的殊胜,真的是远超一切诸佛世界。所以我们从这段经文里可以看到,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们,他们每天都在开智慧。所以他们每天都快乐无比,业障天天消,消尽了就圆满成佛了,这样智慧才能达到究竟圆满。
  所以这几句经文,如果跟其他大经里所说的一对照,才知道为什么一切诸佛如来赞叹念佛法门,劝我们修学这个法门。如果我们不修学这个法门,我们有什么本事能够断烦恼?不要说断烦恼,有什么本事不造业?我们现在是天天造业、念念造业,正是《地藏经》所讲的,「南阎浮提众生,举止动念,无不是业,无不是罪」。这怎么得了?这一段我不知道大家听懂了没有?就是为什么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们,能断烦恼、能长智慧。就是因为天天能听十方诸佛为他们讲经说法,能听阿弥陀佛为他们讲经说法,他们才能够消除业障,增长智慧,圆成佛道。而做为阎浮提众生我们是天天造罪业,念念在造作罪业,你说这是不是不得了的事情?佛告诉我们,遇到这个法门真的不简单,真的不容易,真的很幸运,不要忘了这三句话。我再说一遍,遇到这个法门真的不简单,真的不容易,真的很幸运。你仔细想一想这三句话,你会有切身感受的,你不会轻易放弃这个念佛法门的,因为你得到它太不容易了,得到了一定要珍惜。
  从上面的这段经文里我们可以领会到,佛说证果的真相实在很难。到了西方极乐世界断烦恼快、开智慧快,因为诸佛菩萨都在帮助你,阿弥陀佛在帮助你,除了有情的菩萨之外,无情的环境也在帮助你,所以在西方极乐世界的成就,是其他世界不能比的。这一段是告诉我们,到了西方极乐世界,开智慧快、断烦恼快,诸佛菩萨在帮助你,阿弥陀佛在帮助你,除了有情的菩萨之外,还有无情的环境也帮助你。这一句大家应该想想前面我所讲过的,西方极乐世界的花草、树木、泉池、小鸟等等都是在说法,这都是阿弥陀佛变现出来的。这个环境怎么能让你不开智慧!怎么能让你不开悟证果!所以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一生遇到的机缘,一定要这一生了生死出轮迴,去西方极乐世界作佛、作菩萨。看下面一段经文:
  【即时香风吹七宝树。出五音声。无量妙华。随风四散。自然供养。如是不绝。一切诸天。皆齎百千华香。万种伎乐。供养彼佛。及诸菩萨声闻之众。前后往来。熙怡快乐。】
  字面上的意思是这样的,这时立即感到香风吹七宝树,发出微妙动听的交响乐声,无量的妙花随著香四处散布,这些自然的供养相续不断。而且一切诸天,都持『百千华香,万种伎乐』,来供养阿弥陀佛,以及与会的诸大菩萨和声闻大众,他们前后往来都显得非常的喜悦和快乐。看下面一个词语,『诸天』,注意这里的「诸天」不是指三界的诸天,而是指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到他方世界,以天人的身分去教化众生。以往我们一看到诸天,就以为是指三界诸天而说的。注意在这里,是指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,到他方世界以天人的身分去教化众生。『齎』是携带的意思,「伎乐」是歌舞戏剧的表演,『熙怡』是喜悦的意思。
  看下面两句,『即时香风吹七宝树,出五音声』。这两句话深刻含义是这样的,树是无情,风也是无情。「五音」是中国古代音乐的音符宫商角徵羽。现代音乐的音符是有七个音,古代音乐也是七个音,其中有两个半音。五音交配就是无尽美妙的交响乐,风吹著树,树在那演奏著交响乐。因为西方的树都是宝树,风吹就像风铃一样,音色美妙无比。这是说无情也在表法,不但是有情众生表法,无情也在表法。下面两句,『无量妙华,随风四散』。这是告诉我们,这个天花是自然的由空中降下来的,由空中降下来的时候,「随风四散」,在空中飘舞像散花一样,美不胜收。下两句,『自然供养,如是不绝』。无情众生听到阿弥陀佛说法也非常感动,也来供养。何况这些无情的音乐说法,在《阿弥陀经》讲得很清楚,经文前后也讲到演奏的是什么?演奏的是法音。不是凡夫的音乐,是教我们念佛、念法、念僧,教我们念三宝佛法僧,也就是念觉正净。彼土就是西方极乐世界,它的万物皆悉香光说法,时时刻刻都在提醒我们觉而不迷、正而不邪、净而不染,在西方净土这样的法供养是相续不断的。
  看后面几句经文,「一切诸天,皆齎百千华香,万种伎乐,供养彼佛,及诸菩萨声闻之众,前后往来,熙怡快乐」。我们读了这段经文,想想这么样美好的地方,我们想不想去?这是极乐世界大众的日常生活状况,真正美好、真正幸福、真正美满、真正快乐。想想我们自己,现在的生活,每天你有幸福吗?你感到美满吗?你感到快乐吗?诸天在这里指天神,他们也有能力到西方极乐世界。这些天神不是普通的天神,是极乐世界的菩萨们在他方世界,以天神的身分去教化众生,现在回过头来供养佛,西方世界的菩萨,在十法界里化身无量无边。所以往生到极乐世界之后,智慧、道力、神通,跟诸佛如来几乎是一样的,这是不可思议的难信之法。看下面两句,「百千华香,万种伎乐」。伎乐就是伎工,现在我们称演艺人员。小乘经上是不许佛弟子歌舞的,这里是大菩萨,不是小乘,是大乘,大乘戒是论心不论事,小乘戒是论事不论心。《无量寿经》极乐净土是大乘之大乘,一乘之一乘,是究竟圆满的法界。所以佛说法,大众修行,有天女散花,有载歌载舞美不胜收,这在小乘是不允许的。所以说这就告诉我们,这是大乘佛法,而且是大乘中的大乘,是一乘中的一乘。看下面一段经文:
  【此皆无量寿佛本愿加威。及曾供养如来。善根相续。无缺减故。善修习故。善摄取故。善成就故。】
  以上诸天都有供养十方诸佛,闻佛说法的殊胜因缘。这些都是由于阿弥陀佛本愿威德的加持,以及是因为这些菩萨们过去生中,已经供养无量诸佛如来,他们的善根不断增长。他们是怎么样令自己的善根不断增长的?他们完全依靠本经的教训,『善修习』、『善摄取』、『善成就』,来保持自己的善根不断增长,这是我们应该明瞭和学习的。
  看下面的词语,『无缺减』,在这里指本经的教导,全部都能够信解做到。「善修习」这个善是指完全依止净宗法门,修是修正过失,习是薰习。「善摄取」,摄取弥陀功德成为自己的功德。「善成就」,用弥陀名号来圆满成就自己的定慧,圆证无上菩提。看下面一句经文,『此皆无量寿佛本愿加威』。这些不可思议的美好庄严,皆是阿弥陀佛本愿威德的加持,使带业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也能享受到果报,和法身大士、等觉菩萨无二无别。念佛法门难信就难在这里,一到西方极乐世界就超越凡夫、超越二乘、超越权教菩萨,权教菩萨不敢尝试这个境界。所以说我们能从凡夫地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去作这样的菩萨,你说是不是太幸运了!这是弥陀本愿加威,将十方带业往生的凡夫,一下子就提升到法身大士的境界。虽然有的没有证到法身大士,但是他的享受和受用,跟法身大士完全相同,是平等的。
  看下面经文,『及曾供养如来,善根相续』。这一句经文说得非常好,阿弥陀佛并不是平白无故的提拔我们。为什么不提拔别人,只提拔你?你有什么值得他提拔的?是因为你在过去生中,曾经供养无量无边的诸佛如来,如是善因,今日成就,所以佛提拔你。但是还有条件,什么条件?就是你的善根必须相续,这是条件。「无缺减故」,善根圆满没有欠缺这非常难得。怎么样能做到?老法师告诉我们,把《无量寿经》里面的教训都做到,就无缺减;有一条没有做到就是有缺减。「善修习故」,什么是善修习?修是修正,习是学习。在日常生活中把我们的缺失都修正过来,这是修行;把佛的教诲,完全变成我们自己的日常生活,这是学习。念佛人把《无量寿经》,当作自己思想行为,当成自己生活的典范,这就是善修习。
  「善摄取故」,摄取是双关语,它的第一层意思,是善摄取一切善法,以圆满自己的智慧德能。如果能够摄取弥陀功德成为自己的功德,这就是至善摄取,这是第一层意思。第二层意思,得到佛法的真实受用之后,还要把佛法的好处介绍给别人,劝别人学习,就是摄受众生。劝一切众生依此经教,发心念佛求生净土,这就是最善摄取。两层意思,一层意思是至善摄取,第二层意思是最善摄取。下面「善成就故」,菩萨们成就自他不可思议的功德,每天成就圆定,每天成就圆慧,天天成就清净圆满三身。回顾我们自己的身心,是否一天比一天清净?是否一年比一年清净?如果是这样,我们的功夫就是得力的;假如没有什么改变,和原来一样,你这一年就是白修,时间就是空过了,功夫不得力。必须天天有进步,日新又新,才是现前所说的「善成就故」。这一品经文就讲到这里。
  下面看重点,这品经文第一个要点,这品经文,是介绍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们尊师重道,不忘师恩。赞叹十方诸佛如来,对于当初把极乐世界介绍给自己的老师,也就是诸佛如来感恩不忘,时时赞叹,还要经常回去看看老师。我们今天认识了西方极乐世界,选学了净土念佛法门,不要忘了我们的老师释迦牟尼佛的大恩大德,因为释迦牟尼佛的教训,我们才能得到这样殊胜的利益。第二个要点,西方极乐世界这些不可思议的美好庄严,皆是阿弥陀佛本愿功德的加持,使带业往生的人,到达西方极乐世界他的享受以及果报,跟法身大士、等觉菩萨无二无别。念佛法门难信就难在这里,我们遇到这个法门,真的不简单,真的不容易,真的很幸运,要知道珍惜,不要错过了成佛的大好机缘。
  今天就交流到这里,感恩大家。阿弥陀佛!  

 

欢迎关注悲智佛网微信公众号,长按图片,识别二维码

公众号名称:beizhifw   公众号ID:beizhifw  
关注提示:可在微信上搜索 beizhifw ,在搜索内容中点击关注

老法师念佛 老实念佛 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 佛经故事 净土圣贤录文言文 来佛三圣永思集 净业三福 了凡四训 弟子规 太上感应篇 十善业道经 三皈依传授 认识佛教 沙弥律仪要略 五戒十善 修六和敬祈祷文 净土五经 刘素云老师复讲大经 净土圣贤录 布施的功德 净土大经解演义 科注全集 净土大经科注 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净土大经科注(第五回)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