栏目导航

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-第048集

1970-01-01 08:00:00 字体大小:
点击进入视频 点击进入mp3 用安卓下载播放mp3

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 刘素云老师複讲  (第四十八集)  2018/5/14  中国  档名:56-214-0048
  尊敬的各位同修,大家好。阿弥陀佛!上午我们讲到,第十一个比喻,下面还有四个,一共是十五个比喻。下面我们看第十二个比喻:
  【如净莲华。离染污故。】
  我们佛门用来表法最多的,就是莲花,莲花是比喻清净。大家都知道莲花的根是生在污泥里,然后它的茎是在水中,它的花是开在水面。这是什么意思?莲花是表法的,污泥是表示六道、表示染污;然后水是表示四圣法界,就是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、佛表这四圣法界。它的花是开到水面上,这表示什么?就表示不但六尘不染,四圣也不染,代表超越了十法界。可能有同修问,超越了十法界以后,十法界上面还有什么法界?我告诉大家,就是在《华严经》上,不得已的给十法界之上那个法界,又起一个名字叫做一真法界,就是这样的。莲花表法,就是它代表不单是世法不执著,佛法也不执著,这是莲花表法的意思。这是第十二个比喻。第十三个比喻:
  【如尼拘树。覆荫大故。】
  这是比喻什么?比喻平等的慈悲。诸佛菩萨对众生最大的恩惠是什么?就是为众生讲经说法,把宇宙人生的真相告诉众生,帮助众生破迷开悟,离苦得乐,就是这个。这里面有一个『如尼拘树』,这句是说佛平等的慈悲。我们前面解释了,「尼拘树」是印度的一种有名的树木,它的树枝、树叶非常繁茂,而且它的树叶很大,伸展得很宽大,它的树荫就大。所以用尼拘树来表示佛的平等慈悲。因为尼拘树它生长在印度,印度是属于热带,大家想这么大的一个树,那当然它的树荫凉就大,所以人们可以在树荫底下,被树叶、树枝这个树荫来遮蔽,就会得到清凉。这句形容比喻,主要就是说佛的大慈大悲能覆荫一切众生,让众生离热恼,得清凉。这是第十三个比喻。第十四个比喻:
  【如金刚杵。破邪执故。】
  前一句是比喻慈悲,这句是比喻佛的智慧,菩萨们的智慧。经上凡是讲到智慧,都是用金刚来做比喻,比如说金刚般若,金刚是金属里最坚硬的,它能破一切物质,而一切物质不能破它。这是佛用金刚,来比喻能破一切邪见和执著。邪见和执著是两件事情,就是佛在《华严经》上讲的妄想执著。再说说『杵』,「杵」是古代的一种兵器。这里是指金刚宝杵,这种金刚宝杵最为锋利,用这个比喻能破无明重障。最后一个比喻:
  【如铁围山。众魔外道不能动故。】
  这是十五个比喻里的最后一个比喻。这两句经文是说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们,他们是定慧都具足了,定慧等持,功夫就得力。我们现在的功夫为什么不得力?因为我们常常被外境所诱惑、所动摇。为什么能够被诱惑、被动摇?是因为我们的定慧不具足。比如说魔,『众魔外道』,「魔」是指什么?是指折磨。在前些天我曾经说过,魔的折磨使你的身心都不自在。《八大人觉经》里把这个魔障归纳为四大类,大家是否还记得?我前些日子讲到过这个问题。这四大类的魔障是五阴魔、烦恼魔、生死魔和天魔。因为在前段时间,已经做过详细介绍,这里就不再重複了。「众魔外道不能动故」是什么意思?就是指内不动心,外不著相。所以外面环境的诱惑,对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们,是丝毫不起作用的。这是十五个比喻,都是用来说明,西方极乐世界菩萨们自行化他的真实功德,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效法的。看下面一段经文:
  【其心正直。善巧决定。论法无厌。求法不倦。戒若琉璃。内外明洁。其所言说。令众悦服。击法鼓。建法幢。曜慧日。破痴闇。淳净温和。寂定明察。为大导师。调伏自他。】
  这段稍长一点,我们看下面几个词语的解释,琉璃是七宝之一,它的体是透明的,在这里比喻清净。法鼓,比喻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们,教化众生的法音传播得很远。法幢,表示建立道场,比喻菩萨们的威德和摄受力,摧伏一切邪恶。慧日,比喻菩萨们的智慧光明,能照破无明黑暗。『淳净温和』,「淳净」指内心清净无染,「温和」指仪态温良和善。『寂定明察』,「寂定」是放下妄想分别执著,「明察」是明瞭宇宙人生的真相。
  下面我们看这段经文的前半部分,『其心正直,善巧决定。论法无厌,求法不倦。戒若琉璃,内外明洁。其所言说,令众悦服』。我们同修们读经文,不能是为了读而读,要反思自己的心是否和经文相应。以前我们大概对这点注意不足,今后应该把它补充上。就是你读经文的时候,一定要和自己对照起来,你的心和这个经文是不是相应的?比如我们现在读经文,「其心正直」,我们就要立即反省我自己的心是否正直?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地方。念到这句经文,就要提醒自己我的心要正直,你只有这样学习经教才能够受益。如果读经就是读经,生活就是生活,和生活一点不著边,你就不得受用。什么叫心正直?从我们净宗而言就是一句阿弥陀佛佛号。大势至菩萨告诉我们,「忆佛念佛,现前当来,必定见佛」。可见我们忆佛念佛是正念,离开念佛和忆佛都是邪念。
  因此我们应该保持,跟众生接触时要一个念头,就是我要劝他念佛,这就是正念。如果我们自己不念佛,也不劝别人念佛,那就不是正念。直是什么意思?直是直接。「直心是道场」,我们都知道这一句话,直心就是没有委曲、没有曲折之意。诸佛菩萨的心是正直的,是直接了当的,我们六道凡夫的心是邪曲的。那我们就要怎么样把邪曲的心变成正直的心,变成我们学佛所需要那种正直的心。如果你这个心转变过来,由那种曲折的心、委曲的心变成正直的心,你就智慧现前了。智慧现前以后,你就能够「善巧决定」,大家注意,善巧决定的决定两个字在这里是指什么?指果断。就是无论你做什么事情,你有决断的能力,而且这个决断是非常果断的,不会拖泥带水的,而且能做到恰到好处,这也就是善巧。
  看下面一句,「论法无厌」,这句经文是指帮助别人,教诲不倦。记住这句,论法无厌是指帮助别人教诲不倦。因为佛菩萨要帮助众生觉悟,用什么方法?一定是为众生说法。要有很巧妙的方法,能诱导众生入佛门,让众生认识佛法,了解佛法,接受佛法,奉行佛法。我们现在在这几个方面,做得是不完备、是不够的,需要我们继续努力。下一句,「求法不倦」,这句是指自己修行;换句话说,就是上求佛道。前面我们刚才说的是诲人不倦,那是化众生;这句是自己修行,要上求佛道。「论法无厌」是下化众生,「求法不倦」是上求佛道,这两者都需要勇猛精进,不厌不倦。大家想一想,等觉菩萨尚且是精进求法,又何况我们是凡夫?更应该精进求法。下一句,「戒若琉璃」,琉璃是比喻清净。持戒就是清凉、清净,这是戒的真实功德。大家想一想,佛菩萨在世间应化他是随众生心,应所知量。换句话说,佛菩萨应化在世间是在舞台上表演,是善巧决定。有的同修可能说,有人破戒。
  在这里给大家举这么一个例子,怎么样来拣别是不是破戒?我们中国人都知道有个济公活佛。这个济公活佛在《大藏经》,《高僧传》中记载著他的弘化事蹟,那是真的,这是真人真事。你说济公和尚他破没破戒?大家都知道,他喝酒吃肉,他装疯卖傻疯疯癫癫的,你说他是不是破戒?他没有破戒。因为什么?因为他心地清净,他这么做是为了度化众生,这是他的善巧决定。我们不能认为济公和尚这是破戒,他是为了摄受众生方便,大家不知道他度了多少众生!他教众生断恶修善。济公活佛他是佛菩萨再来,佛菩萨有这个能力,我们凡夫没有这个能力。比如说我们要度打麻将的众生,我们天天陪他打麻将;我们要度化吸毒的众生,我们天天陪他吸毒。时间不会太长,我们自己就堕落了,我们没有度得了众生,我们让众生给度跑了,是不是这样?这就是我们的现实。说明我们凡夫,真的没有济公活佛那个能力。他用那种方法,度了无量无边的众生。这就是有个词彙叫和光同尘,佛菩萨和一切众生一样,众生做什么,佛菩萨也跟著做什么,但是到最后佛菩萨有能力,令一切众生在这其中得到觉悟,在这里回头。所以说这两句经文是身教。
  看下面的两句,「其所言说,令众悦服」。这个用通俗的白话来说,就是你身体力行,你的言行举止给众生做出了好榜样,众生信服你,他们看到你高兴,也就是那两句话「诚于中,而形于外」。这需要一个什么条件?需要我们内心的真诚。如果你内心不真诚,你说你要求别人如何如何做,你自己没有做到,人家不会服气的。人家就是嘴里不说,心里也会想:你都没有做到,你在这里说我们谁服你?是不是这样?所以我们要给别人说,首先我们自己要做到,这样众生才能服气。众生对你服气,他对你心生仰慕,他要跟著你学习。所以这是佛菩萨的大慈大悲,你只有做到这点才能令众悦服。看下面,『击法鼓』,鼓的声音很远就能听到,能振奋人心,这是比喻西方极乐世界菩萨们,把佛法往深远处传播。『建法幢』,法幢代表讲经说法。这两句经文,「击法鼓,建法幢」,是讲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们弘法利生,把佛陀的教育推广到广大的社会大众。
  看下面两句,『曜慧日,破痴暗』,这两句是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,帮助一切众生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。下一句,「淳净温和」,这是说西方极乐世界菩萨们内在的涵养。淳是一点都不夹杂,净是清净,有道德、有学问、有正知正见,就能真正做到淳净。从念佛来讲,不怀疑、不夹杂、不间断,这就是淳净。温和是表现在外,处事待人接物都温厚和睦。内在淳净,表现在外在的自然温和,这都是自性的流露。看下面三句,「寂定明察,为大导师,调伏自他」。这里的寂定明察,就是天台家讲的止观,寂定是止,止是止息所有的妄念,妄想分别执著、忧虑牵挂统统都要放下。寂定之心,对外面的一切事物都能够明察,明察就是以慧眼看一切人事物,看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这样你就能看清宇宙人生的真相。寂定是定,明察是慧,有这样的能力,有这样的德行,有这样的智慧,才足以为『大导师』。「大导师」就是天人师,自己的身语意三业都可以做为众生的模范,可以做众生的榜样,能引导众生出离三界,出离苦海。大导师是对佛的尊称。看下面一段经文:
  【引导群生。捨诸爱著。永离三垢。游戏神通。因缘愿力。出生善根。摧伏一切魔军。尊重奉事诸佛。为世明灯。最胜福田。殊胜吉祥。堪受供养。】
  我们看这么几个名词,『因缘愿力』。因力,过去所修的一切善行能生善法,名为因力;缘力,亲近善知识听闻佛法,名为缘力;愿力,能起行之愿,名为愿力。所以这里面包括因力、缘力、愿力,在这里是指信愿持名。看看这里说到魔军,魔军在这里是比喻一切邪魔外道和一切烦恼。
  看下面四句经文,『引导群生,捨诸爱著,永离三垢,游戏神通』,这四句经文是说西方极乐世界菩萨们,教化众生的态度,以及教化众生应该遵守的原则。这里面「引」是引诱的意思,众生无知,要以善巧方便引诱他。大乘佛法里常常这样讲,「先以欲勾牵,后令入佛智」。这也是佛菩萨们教学的一种手段,佛教是什么?佛教是教育、是教学,教我们「捨诸爱著」。爱是烦恼,著是执著,佛教我们要把一切贪爱、执著都放下,恢复我们的清净心,恢复我们的本来面目。本来面目是什么?就是这部经经题上所说的「清净平等觉」,这五个字就是我们本来的面目。我们做为今天的佛弟子,有很重的责任,这个责任是什么?这也是我们的使命,就是要向全世界宣告,佛教不是宗教,佛教是教育,我们要给佛教正名。我们在《地藏经》里曾经看到这样的事情,就是婆罗门女,她是婆罗门教的信徒,她接受佛陀的教导,念一天一夜的佛,就成了菩萨,而且把她的母亲救出来。她的母亲原来是堕在地狱里,婆罗门女成了菩萨之后,有能力把她的母亲救到天上。所以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,宗教徒是可以接受佛陀教育的,接受佛陀的教育,不需要改变他们的宗教信仰,一切宗教信仰者,都可以学习佛陀智慧的教育。
  看下一句,「捨诸爱著」。这个爱著含义非常深远,爱是所知障,著是烦恼障。爱就是佛在《华严经》上讲的妄想,爱是妄想,著是执著。佛说得很清楚,一切众生之所以不能成佛、不能见性,「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」。这是两大障碍,爱是法执,著是我执。所以说这两个字的意义太深、太广,把佛菩萨教化众生的态度、目的都说出来了。所以这个深远的含义,我们需要慢慢的去悟。看下一句,「游戏神通」,菩萨的教学是游戏神通,自在快乐,这是菩萨在教我们。教我们什么?教我们要把游戏神通应用在生活上,要学会使用。当你学会了游戏神通,能把游戏神通运用在生活上的时候,你就得大自在了,佛法真正的受用,你就真正的得到了,你就可以为众生做楷模、做模范了。因为什么?人家看你学佛学得那么自在、那么快乐,就生起羡慕之心,就会向你请教,你为什么那么快乐?你的快乐是从哪里来的?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告诉他,我的快乐是学佛学来的,是念佛念来的,你这不就是在弘扬佛法吗?这叫什么?这叫机会教育。你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,对众生实施教育。要使佛法教育普遍全世界,这个世界才能够真正和平,这是每个佛弟子义不容辞的责任。
  看下面一句,『因缘愿力』。这个因缘不是普通的因缘,这个愿力也不是普通的愿力,如果是普通的因缘、普通的愿力,成就不了这么大的功德。这个因缘是什么?是念佛的因缘,是念佛的因缘不可思议,是阿弥陀佛的名号不可思议。靠这句佛号,一生中就能成佛、成菩萨,这真是了不起。再看下一句,『出生善根』,「善根」是诸佛菩萨们的善根,无量无边真实善根都是从这里发生出来,第一善根就是教我们脱离六道轮迴,往生成佛,你说这个功德该有多么大!下一句,『摧伏一切魔军』,这句是讲破魔,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消灾、消罪业。远离魔障靠什么?就靠这一句阿弥陀佛佛号。前面我曾经多次讲过,一切经咒、一切忏悔都忏不掉的业障,唯有这一句阿弥陀佛能够全部忏掉。记住这两个词,一个是唯独,一个是全部,唯独这一句阿弥陀佛佛号,能够全部忏掉。不知道有多少人听了我这句话能够相信?我们有业障、有罪业,用什么来消?非常简单,老实念佛。只要你能老实念佛,你所有的业障,都会消除掉的。
  现在著魔的人愈来愈多,我们大家都熟悉的那两个字附体。最近这二、三年给我的感觉,著魔的人、附体的人是愈来愈多,而且情况是愈来愈严重。上至八、九十岁的老人,下至几岁的孩子,都有这种情况发生,这在以前是没有听说过的。这些人非常可怜,非常痛苦,想摆脱,摆脱不了,真的是想活活不好,想死死不了,真的,是活受罪。这种现象是怎么回事?是你招魔。招魔就是你自己招惹来的,通俗点解释,就是这个魔是你自己招惹来的。有的人不服气,我也没找他,他怎么就上我这来?大家想一想,凡是著魔的人,凡是被附体的人,一个是他自己的阴气比较重,阳气不足,这个非常容易著魔,这是一个原因;再一个原因,这样的人他一定是妄念纷飞,那妄念我用纷飞这两个字来说,就是他妄念太多太多了。还有一个原因,喜欢神通、喜欢追求神通,再就是喜欢感应。他所喜欢这个绝对不是真的神通,不是真的感应,他是求来的。
  我记得我过去曾经说过,神通不能求,求了不能得,得了不能用,用了必著魔。我记著我说过这么四句话,有些人可能听了当耳旁风。我告诉你们的是真的,一定不要求感应、不要求神通,你求来的全是假的。你求来好求,你甩太不容易甩掉,那你自己就遭罪了。有的同修可能说,那怎么单找我,不找别人?我刚才讲这几条理由你对对号,你看看哪条能和你对上。有的人说,大人著魔,那孩子怎么也著魔?我跟大家说,孩子著魔和大人有直接的关係,和他的生活环境有关係。不信你看看,凡是小孩著魔的,他都离不开这个,他离不开他家里的大人,他也离不开他的生活环境。有一条真正老实念佛的人,一个也不著魔,你想想你周围,真正老实念佛的人,他是一个也不著魔的。什么样的人容易著魔?说通俗一点,整天神兮兮的装神弄鬼,这样的人他不著魔那才怪,他肯定要著魔。
  看下面一句,『尊重奉事诸佛』。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们每天都去参访和供养,无量无边的诸佛刹土和诸佛。所以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们,生活是那么样的自在、那么样的快乐,因为每天他们都和诸佛在打交道,你说能不快乐吗?我们现在没有这个条件。如果我们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我们就和这些诸菩萨们一样,每天都可以去参访无量无边的诸佛刹土,去供养无量无边的诸佛如来。看下面两句,『为世明灯,最胜福田』。极乐世界的菩萨们活动空间非常大,他们的活动空间,大到什么程度?是尽虚空遍法界。正如《金刚经》所说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」。大家想想,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们他们是无所住的,那他住在哪?
  有同修就爱刨根问底,他没有地方住他住在哪?前面不是说了吗?尽虚空遍法界。他们是应众生的感,菩萨就有应。所以他是什么?他是上供诸佛,下化众生,他们的心是这个。应无所住而生其心,无所住我们刚才说了,生其心是生什么样的心?生上供诸佛,下化众生的心。众生有感,菩萨们就有应,这叫感应道交,所以说「为世明灯,最胜福田」。那我们现在要问,最大的福田是什么?我们不经常要种福田吗?最大的福田是佛法,是实质的佛法,不是形式的佛法。这三句话很重要,我再说一遍,最大的福田是佛法,不是形式的佛法,是实质的佛法。要慧眼识珠,不要把福田选错了。我最后这几句话非常重要,尤其是对某些同修们来说,是太重要了。很多人种福田,自认为是福田,结果种错了,种错你不但不是种福田,你是造作罪业。所以这几句话大家一定要注意,记在心里,以后再种福田,千万别把福田种错了。
  看下面两句,『殊胜吉祥,堪受供养』。「吉祥」是消灾免难,「堪受供养」,这是说谁堪受供养?我们要把这个弄明白,是说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们,应当接受十方法界一切众生的供养。为什么?因为他们是真正的福田,是真正从事觉悟大众的工作,理应得到大众的恭敬和供养。这段话我再说一遍,这句话很重要,因为和我们现实非常贴近。殊胜吉祥,堪受供养,我们重点说说,谁堪受供养?要把这个对象搞清楚,是说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们,应该接受十方法界一切众生的供养。为什么这些菩萨们,能够接受十方法界众生的供养?原因他们是真正的福田,他们是真正从事觉悟大众的工作,所以理应得到大众的恭敬和供养。这回我们知道该怎么供养了!这几句话把这个供养说得一清二楚。下面我们看这几句经文:
  【赫奕欢喜。雄猛无畏。身色相好。功德辩才。具足庄严。无与等者。】
  我们看两个词彙,第一个词彙,是『赫奕欢喜』,「赫奕」是明盛的意思,形容菩萨光明欢喜,内心清凉、自在、和悦。下面一个词彙,是『雄猛无畏』,指菩萨们勇猛精进,说法无畏。我们具体解释一下这两句经文,这两句经文是菩萨教化众生的态度。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们,教化众生用什么态度?就是「赫奕欢喜,雄猛无畏」。赫奕欢喜这个赫奕它有两层意思,一层意思是形容火烧得非常猛,非常炽盛,这是一个意思。就是字面的意思,可以这样来理解;深刻的含义,在这里是形容法喜充满。赫奕欢喜,在我们经文的这句话里,是形容法喜充满。那可能同修们要问,为什么菩萨们这么法喜充满?他们为什么这么高兴、这么欢喜?一个原因,因为菩萨们看到众生开始觉悟了。从哪可以看出众生觉悟了?因为有众生接受《无量寿经》,接受净土念佛法门,所以可以证明这些众生开始觉悟。菩萨们看到众生觉悟,所以他们非常欢喜,这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。菩萨们欢喜摄受一切众生,他们有善巧方便,他们的方法是千变万化的。因为只有善巧方便,用千变万化的方法来摄受众生,这样才能做到契理契机,才能够更好的教化众生,接引众生。「雄猛无畏」,在这里是形容菩萨们的威德。
  看下一句,『身色相好』,「相好」是福报,大家都希望相好,没有一个人希望相不好。相好是福报,而且相好能够方便接引众生。这个以前可能我们都没有注意到,相貌的好还能方便接引众生。在这里给我们说明白,它不单是一种福报,它也是方便接引众生一种很好的方式、方法。相好是怎么来的?是修善,是心善、行善、积善得来的。大家想想,是不是这样?分两个方面来说,菩萨的相好是干什么用的?菩萨的相好不是自用,而是他受用。我这么说可能有同修不理解,那菩萨的相好怎么不是自受用,而是他受用?这就是我们和佛菩萨的一种差距。现在再来看,我们凡夫的相好是为什么?是自己受用,是为自己。所以我现在分两个方面说,佛菩萨的相好不是自受用,是他受用,是干什么来的?用这种相好来接引众生,摄受众生,这是菩萨们。我们凡夫和菩萨不一样,凡夫相好是为自己,菩萨相好是为众生,这就是我们和菩萨们的区别。所以我们一定要心善、行善,要修善,把我们的相貌修好,因为你的相貌修好了,方便你接引众生。
  看下一句,『功德辩才』,「功」是指修行的功夫。如果你修行有功夫,你必定就有收穫,你收穫的是什么?是德。就是你修行有功,收穫是德,有这样一句话,「一分耕耘,一分收穫」。修戒就得定,修定就得慧,修慧就得方便、得自在、得辩才,它是连锁反应。所以你有功,你自然就有德,这个功德一定是自己修,别人谁都代替不了你修功积德。「辩才」是什么?辩才是功德成就后的圆满之相,你功德成就了自然就得到无碍辩才。圆满成就之相就是戒定慧,从慧里产生四无碍辩才。说到这里我们就知道,这个辩才是怎么得到的,仍然是从戒定慧中得到的。看下面两句,『具足庄严,无与等者』,这两句话是总的赞叹,是释迦牟尼佛为我们介绍,西方极乐世界菩萨们的真实功德,总的赞叹。往下看下面一段经文:
  【常为诸佛所共称赞。究竟菩萨诸波罗蜜。而常安住不生不灭诸三摩地。行遍道场。远二乘境。】
  我们先看,『行遍道场』,「道场」是指什么?在这里是指一切诸佛刹土,诸佛菩萨们的足迹是遍布诸佛刹土的。再看,『远二乘境』,指永远不会落入声闻、辟支佛的境界里。看下面两句,『常为诸佛所共称赞,究竟菩萨诸波罗蜜』,「常」是时常,就几乎是每天。十方世界一切诸佛,他们对于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们特别赞叹。我再说一遍,大家听听是谁赞叹谁?十方世界一切诸佛,是佛对于西方世界的菩萨特别赞叹,是佛赞叹菩萨。为什么?因为赞叹西方世界的菩萨就是赞叹阿弥陀佛。因为这些菩萨们都是阿弥陀佛的学生,赞叹学生本身就是赞叹老师。为什么?因为是老师的功德,成就了这些菩萨们的功德,说明老师教学有方,成就了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们,所以十方诸佛都赞叹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们。
  看这句经文,「究竟菩萨诸波罗蜜」。什么人能做到这点?佛在大乘经里说,法云地菩萨、等觉菩萨才能做到。我们一听到这里:真高,法云地菩萨、等觉菩萨,才能做到究竟菩萨诸波罗蜜。我们是不是就有点信心不足?这我们可做不到,我们是凡夫。错了,看下面的话,恶道众生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,也是这个境界。你会大吃一惊!法云地菩萨、等觉菩萨的境界,恶道众生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是这个境界。这也太神奇、太不可思议了,事实真的是这样。为什么说净土念佛法门是难信之法?真的是最难信之法,在难信之前要加个「最」字,许多菩萨听了都摇头,都不相信。因为什么?因为菩萨们修到法云地、修到等觉,要经历三个阿僧祇劫,这还是佛的方便说;实际上何止是三个阿僧祇劫,是无量劫。
  现在我们就问,既然菩萨修到这个境界方便说是三个阿僧祇劫,实际真实语是无量劫,那为什么恶道众生,一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这个境界?哪有这么大的便宜?真有这么大的便宜。有人说怎么只念几天佛,甚至念几句佛,最后不还有十念、一念都往生吗?有的同修说,一念、十念都可以去成佛,有这么大的便宜吗?这个话是佛说的,佛说的都是真实语,我们应该相信。除了佛这么说以外,又有十方诸佛来做证明,佛的这话是真实的。所以现在能不能真正相信,有这么大的便宜我们可以佔?问题是你想不想佔?你要不想佔那就没办法了。就像夏莲居老居士说的,「佛云难信诚难信,万亿人中一二知」,老居士是这么说的。李炳南老师当年讲经时候说,「不求带业往生的人,非愚即狂」。这就什么意思?就是不想带业往生的人,不是愚痴、就是狂妄。那狂妄是什么?狂妄是精神病,精神不正常。正常的人,哪有不求往生的道理!遇到这个机缘实在是太难了,如果你错过了这机会,实在是太可惜了。
  看下面一句,『而常安住不生不灭诸三摩地』,这句话就是《金刚经》上讲的,「应无所住」。大家知道生灭是二边,无生、无灭还是二边,二边都不住,中道不存。佛菩萨到底在哪里?前面我说了尽虚空遍法界无处不在,无时不在,众生有感,菩萨就现身。有人还接著问,佛菩萨长得什么样?菩萨长得什么样?老法师告诉我们,菩萨没有一定的样子。如果菩萨有一定的样子,那他的相就固定,就不是随时随众生的心而变化的。因为众生需要佛菩萨现什么身,佛菩萨就现什么身,就现什么相,众生喜欢什么相他就现什么相。如果他有一个固定的相,那他就没有这么变化这个能力,是不是这样?我们听到这段解释应该明白,佛菩萨的相是随众生的心现相,佛菩萨从来没有自己的起心动念,他说我要有个什么样的相,如果要那样,他就不是菩萨了。因为他没有这个念头,所以他的相才能够千变万化。
  看后面两句,「行遍道场,远二乘境」。刚才说,道场指一切诸佛刹土,因为菩萨们无时不在,无处不在。远二乘境是什么?就是说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们,永远不会堕落在二乘。为什么?因为二乘人是自利不利他。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们,是利益一切众生,是捨己为人,所以,他们永远不会堕落到二乘里去。看下面一段经文:
  【阿难。我今略说。彼极乐界。所生菩萨。真实功德。悉皆如是。若广说者。百千万劫。不能穷尽。】
  这段经文非常好理解,比较简单。这段经文是说什么?世尊告诉阿难,我今天只是简略的介绍一下西方极乐世界,所往生到那里的菩萨们,他们度众生的真实利益功德,所有的菩萨们都是这样的。如果要是细说,纵使是说百千万劫,也实在是说不尽。上面一段经文,总的就是说这个意思。看这两句,『阿难,我今略说』。本经的前半部分,阿难尊者是当机者。这一部《无量寿经》,是阿难尊者为我们启请的,佛教阿难,实际也是在教与会的大众。再进一步说,也是教我们今天修学佛法的这些同修们,和我们是有关係的。不单是对阿难说的,也是对与会大众说的,也是对我们说的,我们应该深层次的理解佛的意思。所以现在佛说「我今略说」,那就是简单的介绍。如果西方极乐世界菩萨们的真实功德利益,百千万劫佛都说不尽,你想我们能说得明白吗?
  这里面有这么四句话特别重要,『彼极乐界,所生菩萨,真实功德,悉皆如是』。这句话是非常非常重要的,为什么说它重要?证明前面所说的没有错。从下下品往生到上上品往生,「悉皆如是」,都是这样的,打消我们的怀疑和顾虑。是不是这样?「所生菩萨」,是指十方世界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。因为西方极乐世界是纯菩萨的法界,而且是纯普贤菩萨的法界,所以西方极乐世界,所有的菩萨们都修普贤行。因为《华严经》上,佛告诉我们,菩萨不修普贤行就不能圆成佛道。最后三句,『若广说者,百千万劫,不能穷尽』,就是说如果这件事情要细说,实在是说不尽,在这里只能是简略的说说而已。对我们来说,这是真实的利益、真实的好处,这个法门是万修万人去,只怕你不肯学,如果你能够信、愿、持名,你今生一定能够一生成就。这品经文讲到这里就结束了。
  下面说说三个要点,第一个要点,这品经文是世尊用十五种比喻,说明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们,自利利他的真实功德,激励我们念佛求生极乐世界,勉励我们效法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们,这是世尊说法的真实义趣。第二个要点,今天的佛弟子有很重的责任,也是我们的使命,要把宗教的佛教回归到教育的佛教,佛教是教育,要给佛教正名。其他宗教的教徒,可以接受佛陀的教育,接受佛陀教育不需要改变他们的宗教信仰,一切宗教信仰者都可以学习佛陀的智慧教育。第三个要点,十方世界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,都是纯一的普贤菩萨,这是无比的殊胜。菩萨不修普贤行就不能圆成佛道,西方极乐世界的人都修普贤行,所以西方极乐世界是普贤菩萨的法界。这就是这品经文的三个重点。
  今天的交流就到这里,感恩大家。阿弥陀佛!  

 

欢迎关注悲智佛网微信公众号,长按图片,识别二维码

公众号名称:beizhifw   公众号ID:beizhifw  
关注提示:可在微信上搜索 beizhifw ,在搜索内容中点击关注

老法师念佛 老实念佛 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 佛经故事 净土圣贤录文言文 来佛三圣永思集 净业三福 了凡四训 弟子规 太上感应篇 十善业道经 三皈依传授 认识佛教 沙弥律仪要略 五戒十善 修六和敬祈祷文 净土五经 刘素云老师复讲大经 净土圣贤录 布施的功德 净土大经解演义 科注全集 净土大经科注 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净土大经科注(第五回)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