栏目导航

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-第535集

1970-01-01 08:00:00 字体大小:
mp3下载地址:
https://js1.amtb.cn/media/mp3/02/02-040/02-040-0535.mp3
(请用在新的浏览器打开下载)
点击进入视频 返回文字版 用安卓下载播放mp3

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 (第五三五集)  2013/12/8 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档名:02-040-0535
  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:阿阇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从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两足中尊;皈依达摩,离欲中尊;皈依僧伽,诸众中尊。阿阇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从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两足中尊;皈依达摩,离欲中尊;皈依僧伽,诸众中尊。阿阇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从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两足中尊;皈依达摩,离欲中尊;皈依僧伽,诸众中尊。
  请看《大经科注》第八百九十一页,第五行最后一句:
  『无上』者,「《往生论注》曰:无上者,此道穷理尽性,更无过者」。上面我们学到此地,接著往下看。「如宗门《宝镜三昧》曰」,《宝镜三昧》是书名,这里面说,「潜行密用,如愚如鲁,但能相续,名主中主」。这禅宗的,这几句话的意思很深。潜行密用,什么人?大智若愚,确确实实在禅宗里面是大智,真正是上上根人。像惠能大师在黄梅八个月,碓坊里头舂米破柴,那是上上根人,如同没有知识一样。在净土法门里头有,净土法门里一般人讲是下愚。古人有句话说得很好,「唯上智与下愚不移」,他不变。这两种人如果是进入佛门,最容易成就,为什么?他们一个法他真的就止于一法,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,他真做到了。
  净宗念佛,我们看到阿公阿婆,甚至于他不认识字,你问他什么都不知道,他只会念一句阿弥陀佛,一天到晚阿弥陀佛不间断。坐在小板凳上,拐拐角角,拿著念珠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。你跟他讲话,他笑咪咪对著你,他就是一句阿弥陀佛,你跟他讲再多的话,回答你都是阿弥陀佛。你听懂了没有?阿弥陀佛;有没有听懂?阿弥陀佛,他就这么一句话回你。这样的人可不能轻慢,大多数人都轻慢他、瞧不起他,那是真念佛人。这种人在净宗里说下愚,禅宗里面像木头人一样痴痴呆呆,上智,那会开悟。净土宗里面这样念佛人虽然是下愚,他将来往生一定是上品上生,我们这个经里讲上辈往生,他用心用得专,他没有第二个念头。
  李老师当年在世告诉我们,他说上智他不行,没有那个条件,想学下愚学不像,也不容易。我们偶尔遇到了,恭敬心生起来。开利法师到香港来看我,我把这个事情说给他听,我说你们那个寺庙周围有没有这样人?他说有。我说有多少?有三、四个。我说有这样的念佛人,这个地区佛菩萨保佑,不遭难。我们都比不上,真念佛,真的是弥陀弟子。不要小看他,他在的那一方,那一方风调雨顺。所以我就告诉他,要恭敬他,对他要礼敬、要赞叹。这是潜行密用,他在用功,外头人看不出来,不知道。看这个人像个愚痴人,像个傻子一样,可是他的可贵处就是相续,他念念相续,念念是正念。
  名主中主,主中之主,我们参考资料里头有,「四宾主」,曹洞宗的。他用宾主来做比喻,比喻体用,体就是主,用就是宾,用宾主来代表体用,说了四句。第一句「主中宾」,就是「体中之用」。我举个比喻给大家说,体就是自性,圆满的自性。自性是什么样子?我们用《坛经》能大师的话来说最容易体会到,体是清净的,决定没有染污,自性。第二,不生不灭。第三,虽然它什么都没有,它具足万法。我常常用电视屏幕做比喻,大家好懂,天天看电视。我把这个体用屏幕来做比喻,电视的屏幕什么都没有,可是你不能说它没有,你按开按钮开关,它就现相,它什么都有;你不按,它什么都没有,那个现相就是它的作用,它这只有体,它没有宾。我们看到电视屏幕,没有按频道,那就是体;按频道,频道上的画面是主中宾,它起作用了。作用森罗万象,就是能生万法,能生万法是宾。四个都是讲体,清净是体,不生不灭是体,本自具足是体,没有动摇是体,体是定的,没有动的,本不动摇,作用是能生万法,万法是什么?整个宇宙。
  这个问题一直到现在科学没有办法解释,宇宙从哪来的?说大爆炸来的。怎么爆炸?怎么讲也讲不清楚。爆炸这个想法是什么?是看到宇宙在膨胀,在天文望远镜看到这个现象,太空当中许许多多的星球都是往远处飞、往四处飞,像个膨胀的样子。这膨胀是什么现象?应该是,因为一切法从心想生,我觉得那是欲望的膨胀。体不会膨胀的,体它本无动摇,它怎么会有膨胀这种现象?这个膨胀现象显然就是欲望、贪瞋痴慢,这个东西在膨胀,让我们看到许多星球好像是膨胀这个样子在远飞,不是别的。
  佛法确确实实是高等科学,科学还没有发现到这个,没有发现到本体。本体不是用仪器能观察到的,不是用数学能推演得出来的。什么都不用,把心里面所有的一切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,你就自然见到了,你就明白、你就体会到了,那才是宇宙万有的本体。哲学的本体到现在都没有搞清楚,许许多多人有他的看法、说法,都不究竟。东方的哲学,像道家所说的,「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」,道家说的。道是什么?很抽象,说不出来。下面说得不错,下面说有形相了,那个道是什么讲不清楚。佛都讲得清楚,它那个道应该就是佛法讲的自性。在中国最古老的《易经》讲八卦,「太极生两仪,两仪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,八卦生万物」,那太极是什么?后来的人把太极里头再加一个无极,无极生太极。无极是什么?都没有佛法讲得清楚、讲得究竟。
  曹洞宗讲的宾主也是很有味道,第一个主中宾,就是惠能大师讲的「何期自性,能生万法」,自性是主,万法是宾,体中之用。第二种,「宾中主,用中之体」。禅宗常说明心见性,性在哪里?指给我看看。老师考学生,学生确实随拈一物。所有一切法的体是共同的,就是自性。一指禅,人家问体是什么,用指头比一下,老和尚点头,同意了。小沙弥在旁边也装模作样,也伸出一个指头,老和尚拿个戒刀,一下把指头砍掉,这小和尚开悟了。依照这个比划,不是真开悟,不行,那装模作样、依样画葫芦,不是真的。用中有体,好比我们看电视看这个屏幕,屏幕里头的音声、色相,屏幕在哪里?任何一个现相就是屏幕,屏幕跟现相合在一起,不能分。任何一个都是性,性在哪里?随便指什么都是。无有一法不是,法法皆如,这是宾中主,万法里头的主就是自性。
  还有「宾中宾」,这是作用里头起作用。这底下注解上,「于头上安头也。(头上安头:禅林用语。比喻事之重複多遍而无必要。)」。头上安头是什么?十法界。什么人安的?阿赖耶。阿赖耶能够把自性变现出来的法界,一真法界,把它变成十法界、把它变成六道、变成三途,这是宾中之宾。最后一个「主中主」,主是什么?「体中之体,物我双亡,人法俱泯」。纯粹讲本体,纯粹说个自性,自性是什么?自性什么都没有。物是指万物,就是能大师说的能生万法。万法跟我全没有,这个亡是什么?念头都没有,没有我与万法的分别,没有我与万法的执著,乃至于没有我与万法的念头。念头都没有,这是主中之主。
  无上是主中主。要知道这种人高明,一般人看不出,他是密行,你看不出来。潜修密行,样子如愚如鲁,他能相续,我们学他学不像。「此正不堕法身数中」,有没有法身?有法身,法身这个名字是假名。它有没有名?它没有名,名字是人安上去的,人安上去是假的,叫假名。老子说得好,「名可名,非常名;道可道,非常道」,这两句话就是佛家讲的「心行处灭,言语道断」,这真的。动一念就堕在法身数中,法身是假名,事实没有名称。
  「毘卢顶上行走」,毘卢也是名字,名字都是假的。毘卢遮那是法身佛,我们通常讲的法身佛,阿弥陀佛是报身佛,释迦牟尼佛是应身佛,应化身。佛有三身,佛有的我们都有,我们也有三身。我们的三身,我们的法身跟佛的法身是相同的,「十方三世佛,共同一法身」,所以法身相同。我们有没有报身?当然有,有法身哪能没有报身?不过现在报身不起作用。报身在哪里?惠能大师讲的本自具足,在那里头,有,不起作用。我们的报土有没有极乐世界?有,也不起作用。我们现在这个身跟居住的环境是扭曲的现象,为什么扭曲?我们有妄想分别执著,这些念头,不善的念头,把我们原来的相扭曲了。我们原来是报身,现在变成这样的身;我们原来居住的是报土,实报庄严土,现在变成六道轮迴,这扭曲的。全是假的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身相是假的,万法是假的,居住环境,这报土也是假的,没有一样是真的,统统是念头变现的。
  念头是能变,外面的环境是所变,这就是近代物理学家都在探讨念力的能量,这最近发现的。新兴的科学,叫前卫科学,还没有被科学家完全承认,要找到足够的证据来证实这个发现是真的不是假的。如果是真的,那是地球上科学革命性的发现,我们错误的观念会被纠正,正确的观念带给我们真正的幸福美满、智慧福报,正确的观念。我们现在观念错了,全错了。科学家跟我们说,这个发现显示出过去四百年科学的发展,走上一个错误的轨道,这个错误的道路就是二分法。科学家把一切法,宇宙之间一切法分成两分,一个是物质,一个是精神。所以大学里头开的有物理学、有心理学,把它分两个,这是绝大错误。物理跟心理不能分,它是一不是二,而且物质是假的,心理是真的。物从哪里来的?是心生的。这个在佛经上有,佛经上很多,「相由心生」、「色由心生」,心就是念头,说相、说色都是物质现象。又说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,这一切法,不管是物质现象、是心理现象、是自然现象,统统是从心想生的。那心想从哪里来的?心想从自性来的,自性里本自具足的。能大师发现的,「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」,具足智慧、具足德能、具足相好,样样具足,它变现出来的是宇宙,所以它没有一样欠缺。
  宇宙,大宇宙我们还没有能力见到,我们只看到宇宙的一角,非常非常小的范围。大一点的,整个太阳系我们见不到,银河系我们晓得,这大星系我们也见不到。我们有本能,本能就是我们有天眼、有法眼、有慧眼、有佛眼。如果我们放下妄想分别执著,我们这个能力就恢复,我们的眼能看到什么?远看能看到整个宇宙,近看能看到极微细的微尘。佛经上讲的极微色、邻虚尘我们都能看见,不要用显微镜,不要用望远镜,本能。很不幸的,就是我们现在起了起心动念、分别执著,这么多的烦恼障碍了自性性德,让我们的能力失掉了。眼的能力隔一张纸就看不见,能看近,远一点的看不见,六根能力大幅度的减少了。本能我们跟诸佛没有两样,本能有,现在是暂时没有,有障碍,只要把障碍除掉就能够恢复了,这个道理佛经上讲得很多。
  毘卢顶上行就是个比喻的话,毘卢遮那是法身佛,毘卢遮那什么意思?遍一切处,法身遍一切处、遍一切时。在哪里?就在当下。我们有六根,六根对它没有丝毫感觉,这就是六根麻木了,起不了作用。必须把它的障碍除掉,它的能力就恢复,它能力并没有丧失,一丝毫都没有丧失,只是这个东西障碍了。自性里头没有这个障碍,就是妄想分别执著,妄想就是起心动念。所以佛法修行的枢纽就是禅定,所谓八万四千法门,是八万四千种不同的方法、不同的门径。为什么说法门平等,无有高下?无量的法门都做一桩事情,什么事情?修定。每个法门都是修定的,所以它得的结果是一样,统统得定,定开慧。哪有差别?必须懂得修,那就是在一切现象里头学怎么样?学不起心。事可以干,不要起心动念、不要分别执著,就对了,三昧就现前。我们今天用念佛方法,成功了叫念佛三昧;依《华严经》方法去修,叫华严三昧;依《法华经》方法修,叫法华三昧。说实实在在的话,我们如果依《古兰经》的方法去修,得的是古兰三昧。名称不一样,三昧相同,得定了,定开智慧。
  所以,无论用哪个方法,诀窍就是在真诚心、恭敬心,印光大师讲诚敬二字,真诚恭敬。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,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,万分诚敬得万分利益,利益是什么?利益就是三昧。定的功夫浅深不相等,与你真诚诚敬、恭敬心成正比例,十分诚敬、十分恭敬,你就得十分的三昧;百分恭敬、百分诚敬的话,你就得百分的三昧。所以定功有浅深不相同,大乘菩萨的定功分为五十二个阶级,一个比一个深。这五十二个阶级,就是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、十地,这五十个,上面等觉、妙觉,这三昧浅深不一样。不可以得少为足,那就错了,我得了一点小小定,以为很了不起,圆满了,你不能再往上提升。永远是不足,永远是不够,永远是谦虚,一直到如来地。
  中国人有句谚语说「学问深时意气平」,真有学问的人、真有德行的人心平气和,没有一点傲慢。对人肯定是谦虚,处处看到他的谦让,决定不会跟人相争。佛确实如是,释迦牟尼佛对乞丐都恭敬。乞丐见到佛,他也懂得、也听说供养佛有大福报,他讨得一点饭,自己捨不得吃,拿来供养佛;或者是他吃了一半,看到佛了,还有一半,把一半来送给佛。佛当他面吃完,替他祝福,绝没有嫌弃的,佛心平等。因为他清净平等,他大彻大悟,他确实有能力,一切法随心转,他的心好,再不好的东西到他嘴里变成最美的味。为什么?他转了,无上的妙味。所以他不用分别、不用执著,酸甜苦辣咸平等对待。
  毘卢顶上行是比喻没有再高的,达到最高境界了,「禅宗极则事」。净宗的,常寂光上上品也,净土宗的极则就是寂光净土上上品。四土三辈九品,实报土有三辈九品,方便土、同居土有三辈九品,寂光是一片常寂光,平等的,没有三辈也没有九品,它是光。像我们这间房间,确实有十几盏灯,亮度不一样,譬如说有一百烛光的、有二百烛光的、有五十烛光的,但是光跟光融在一起平等,虽有,不见了。光与光在一起你没有办法分辨这是你的光、那是他的光,分不出来,融在一起了。所以,《华严经》上有句话说,「十方三世佛,共同一法身,一心一智慧,力无畏亦然」。到如来,常寂光平等了,万法一如,一切法如如,平等。这无上,「以此为志愿,故云无上」。我们念佛人要得到无上这个头衔,我们的目标锁定在常寂光净土。我往生到极乐世界,希望得到什么样的成就?希望回归常寂光,那就是无上的。
  『净定』,「其心清净,寂然不动」,这叫净定。清净心不动摇,清净心是真心,动就不是真心。惠能大师说的「何期自性,本无动摇」,你看他所说的,第一句是清净,第四句是定,自性本定。我们修定,功夫浅深不同,最高的功夫是跟自性本定融入了,我们禅定的境界跟自性本定融成一片。这就是无上,自然不动了。
  『安乐』,「安然自在,任运常乐」。安是安住,安住在大自在当中,这个大自在就是常寂光。常寂光里头乐,常寂光什么现象都没有,那乐是什么意思?没有苦就是乐,常寂光里头找不到苦,无苦就是乐,常乐。任运常乐了不起,任运里头有体、有用,甚至于用中之用。他现报身、现报土是体中起用,从报土再现身,变化身,化身、应身,到十法界、到六道、到三途,这叫任运。无论他现什么身,度什么样众生,他都是如如没动,也就是事情照办,但是他没有起心动念、没有分别执著,常乐。释迦佛当年在世他所示现的,日常生活三衣一钵,日中一食,树下一宿,教学都在树下,学生围著圈坐,佛讲经说法给他们听,任运,没有苦。我们今天业障重,身体不如他。佛说法的音量,不要扩音器,几千人在一起,每个人听得清清楚楚。靠近他,没有听到他大声,远处听他的声音没有说是小声,声音是一样的,他有这种能力。帮助众生破迷开悟,佛欢喜,任运常乐。
  下面是『一旦』,「指之某一刹那际」。我们现在讲一念,不知道是在哪一念。「因此无上是行不到处,故无行程可计,即无期限可言」,没有限期。这是什么?无上就是开悟,开悟有没有时间期限限制?没有,不定是什么时候一下碰上了,好像我们开保险柜,号码对准了,一拉就开,没有期限的。「只是在无心三昧中」,这是根据高峰禅师的话,要在什么地方?无心三昧中,无心是无妄心,只是在不再用妄心了。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清楚,我们今天学佛学得这么辛苦,原因就是妄心,不知道真心。
  「无心三昧」,我们参考资料里头有,有无心三昧这一条,这一条还很长。开头第一句话说,「真心离妄念,谓之无心」,不是没有真心,无妄心,就是妄念,也就是我们常讲的不起心、不动念。在哪里?在六根对六尘境界,眼对色,看得清楚是智慧,不起心不动念是定功,是用真心。真心没有起心动念,起心动念就是妄心,这是妄心最轻的,菩萨有。不是法身菩萨,是三贤菩萨,三贤是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,他们有起心动念,没有分别执著。连起心动念都没有,这个菩萨是法身菩萨,别教是地上菩萨,别教登地,他们不起心不动念。地前,初地以前起心动念,没有分别执著。这是菩萨。有起心动念、有分别,没有执著,这是阿罗汉、辟支佛。阿罗汉、辟支佛只是把执著断掉了,他有起心动念、有分别。所以离妄念离多少?三大类的妄念统统离掉,谓之无心。无心是无妄心,妄心是阿赖耶。在相宗讲转识成智,转八识成四智,就是此地讲的真心离妄念,谓之无心。「非云无心识」,妄念没有了,不是说连心识都没有。
  「又妄心如幻影,自性不可得」,这也叫无心,无心有很多种讲法。虽然有心识,心识不起作用,为什么不起作用?定功,定有能力把烦恼伏住,不能断。怎样才断?智慧开了就断了,所以定功要深。修行人定功一天比一天深,所以他能伏住。伏不住的时候用看破,《金刚经》方法很好,只提醒自己「凡所有相皆是虚妄」,就伏住了,它是虚妄的,它不是真的。伏什么?伏贪心,不贪恋它。逆境现前生了瞋恚,凡所有相皆是虚妄,瞋恚心伏住了。伏不住,没有定,伏住是定功,让自己的贪瞋痴慢疑都不起来。六根在六尘境界,看得清楚、听得清楚、闻得清楚、尝得也清楚,样样都清楚,智慧,如如不动。不动是不动心,没有贪瞋痴慢疑,决定没有控制的念头,没有佔有的念头,没有得失的念头,乾乾净净。这叫无心三昧。知道妄心像幻影,不可得,自性,自性不是物质,没有念头,不可得。有没有?有,就在当前,六根缘不到。所以要放下,有念头都是妄念。
  「又一时休止心识而使不生」,也叫无心。人在一时闷绝的时候,心识不起作用,但这个时间是短暂的。好像昏迷状态,不用心识,什么都不知道,他很平静,但是过几个小时他又醒过来,又有妄想分别执著。这个也叫无心,时间短。「如五位无心是也」,这个五位底下讲了,括弧里讲了,「无心睡眠位」,睡眠无心,没有作梦,作梦有心,睡眠的时候没有作梦是无心。「无心闷绝位」,不定什么时候受了什么昏过去了,这不是睡眠,昏过去了。这是无心,妄想分别执著全没有,等他醒过来之后他又有了。后面是「无想定位」,修无想定。「无想报位」,四禅天。修无想定的,修成功了,到哪里去了?到第四禅的无想天。最后的「灭尽定」,灭尽定是阿罗汉修成的,这个在世间法里面最高的了。得灭尽定,脱离六道轮迴,六道就不见了,灭尽就是六道没有了,超越六道轮迴了。
  《宗镜录》第四十五卷说,「《大宝积经》云:文殊师利言:如人学射」,射箭,「久习则巧」,熟能生巧,巧的时候不必瞄准,百发百中。「后虽无心,以久习故,箭发皆中」,他不需要用念头,他的箭发出去一定中。为什么?他熟了,熟透了,都靠长久时间去练习。「我亦如是」,文殊菩萨讲我亦如是。「初学不思议三昧,繫心一处」。初学不思议,不想,不思是不想,不议是不说,不说话,也没有思想,修这种定。繫心一处,把心放在一个地方。「若久习成就,更无心想,恆与定俱」,这就无想定修成了。长久的学习,以后一切时一切处他跟定相应;换句话说,妄想、杂念都没有了。这是说的无心三昧。
  我们再往下面看,「先德云」,先人、古大德说的,「一念妄心仅动,即具世间诸苦」。具是具足,世间的三苦八苦统统具足。苦从哪里来的?一念妄心,真心失掉了,这就有苦难了。「如人在荆棘林,不动则刺不伤」,四面都是荆棘,你不动,它刺不到你。「妄心不起,恆处寂灭之乐」。三苦八苦,三苦是苦苦、坏苦、行苦;八苦是三苦当中的一个,就是苦苦,苦苦说了八个: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求不得、爱别离、怨憎会、五阴炽盛。
  五阴炽盛,用现在浅显的话来说,五阴是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,这些东西构成我们的身体、身心。色是地水火风,地是物质现象,可以看得见的,可以摸得到的,这是地大;火是温度,水是湿度,现在讲带电,火是阳电,水是阴电;后面是个风大,风是动,它不是静止的。我们今天晓得,一个小小的原子,里头有电子围绕著原子核在转,动的,找不到一样东西是静的,全是动的。我们的细胞是原子组成的,细胞形状不相同,有方形的、有三角形的、有长方形的,构成我们不同的器官。新陈代谢很快,全是动的,动就有烦恼、就有生死,身体哪里堵塞不通就生病了。治病没有别的,不通的地方打通了,就恢复正常,恢复正常就健康。这些都是带给你烦恼,五阴炽盛,没有一样不苦,细胞的新陈代谢就是五阴炽盛。科学家告诉我们,每天我们身体新陈代谢的细胞有多少?有七千亿。七千亿个细胞死了,排泄出去,一部分从汗,流汗排出去,大小便排出去,新生的取而代之,每天要换七千亿。全身的细胞他说六十兆,每天新陈代谢是七千亿,单位是亿,这怎么不苦!五阴炽盛用这种方法来解释就更清楚,更容易体会,新陈代谢。
  所以,「一念妄心纔动,即被诸有刺伤」。这个诸有,欲界有、色界有、无色界有。我们现在这三种有,有就是有因,有因就有果,没有因就没有果。诸佛菩萨现身在世间,跟我们和光同尘,像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,他也是父母所生,他来投胎,也母亲十个月怀孕,出生之下慢慢长成。十九岁离开家庭,捨弃王位,去学习去了。示现是一个标准的,用现在的话说知识分子,知识分子好学,出门去参学,学了十二年,到三十岁。印度所有宗教学派统统涉猎过,不满意,到菩提树下入定,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,这叫成佛。表演给我们看的。十二年到外面去参学,都不能满人意,那是什么?世间的知识,知识是有侷限性,知识还有后遗症,解决不了问题。怎么办?万缘放下,放下就是大定,把一念妄心放下了。
  开悟之后就开始教学,在鹿野苑教五比丘,以后学生愈来愈多。他教,分了五个阶段,好像教学生一样,小学、中学、大学、研究所,循序渐进。第一个,十二年,阿含,佛教的小学,现在南传的这一派,巴利文这一派。向上再提升,方等,方等就是大乘,南洋就没有了,中国有,八年。这就二十年,换句话说,佛陀教育的根基是二十年,奠定基础。再向上提升,大学,大学讲什么?讲诸法实相,宇宙人生的真相,讲了二十二年。佛说法四十九年,般若二十二年,几乎佔一半;换句话说,佛主要要说的就是这个。最后八年,像研究所一样,法华、涅槃。所以古人有所谓成佛的《法华经》,开智慧的《楞严经》。《法华经》上肯定,一切众生本来是佛,所以叫成佛的《法华》。没有一个众生没有佛性,一阐提也有佛性,一阐提也能成佛,究竟圆满。一阐提是印度话,意思是没有善根。过去讲没有善根的人不能成佛,法华会上讲,没有善根的人也能成佛。为什么?他本性,他自性是佛,他本来是佛。《法华》跟《华严》是通的,《华严》,大乘承认,小乘不承认,因为《华严》不是在人间讲的,是佛在定中讲的。就是在菩提树下入定开悟,开悟没有出定,在定中讲的,小乘人不承认。按部就班,慢慢把你带起来。
  《华严》是圆满教,跟惠能大师完全相同。能大师明心见性了,性什么样子?他说了五句。释迦牟尼佛明心见性了,性是什么样子?《大方广佛华严》,细说他所契入的境界,把整个宇宙怎么来的统统说清楚了。「华藏世界品」说大宇宙,「世界成就品」,这世界怎么来的,宇宙怎么来的,这就今天讲的科学。不是大爆炸,真的是从一念不觉变现出来的,惠能大师说「能生万法」。这是从禅定的手段而见到的,亲自证得的,不是假的。佛的境界,要到什么程度才能够证得?真正证得,圆满证得,八地以上。五十二个阶级最高的五个阶级,最高峰的五个阶级,八地、九地、十地、等觉、妙觉,这五种人完全证得。佛这个话说得好,这五种人很多,不是佛的专利。世尊没有说只有我证得,别的人都没有证得。太多了,八地以上的菩萨全证得,全都看到了,七地还差一点。
  下面,「故经云:有心皆苦,无心即乐」,这两句话重要。我们要想离苦,得无心才行,无心就乐,有心就苦。这个心是什么?妄心,妄心头一个,自私自利,这是众苦的根源。把起心动念认为是自己的心,起心动念是什么?阿赖耶的见分,或者说阿赖耶的第六识、第七识。第六分别,第七执著,我们把这个当作是自己的心,把阿赖耶的相分当作自己的身。相分是物质现象,所有物质现象都是阿赖耶的相分,我们在这么大相分里头,执著这一点点这叫我的身,错了,完全错了。所以佛法的入门,佛教的小学,初信位的菩萨怎么证得?真正明白身是假的,不再执著身是我,才能证得初信位,你才入门。你还执著这个肉身是自己,没有入门,在门外。这一关就很难,有几个人能做到?入门,条件是破五种见惑,五大类。第一个身见。第二个边见,边见就是对立,二边。有我有你,这是二边,对立的。我跟一切人对立,我跟一切事对立,我跟一切物对立,对立错误的,这个要放下。第三个要放下成见,自以为是。成见有两种,一种是因上的成见,一种是果上的成见,全错了。最后一个,邪见。这五种错误的看法统统放下,你才能入门。
  真放下、假放下有方法检验出来,怎么知道真放下了?真放下有两种能量现前,这两种能量,第一个天眼,第二个天耳。天眼通,一般人看不到的你能看到。墙壁能看穿,我们在三楼,下面两层人干什么,你看得很清楚,没障碍。这是什么?初入门,一年级的学生。天耳通,不要用手机了,再远的朋友说话听得见。不但听见,他在那里一举一动你看见。所以这就是检验是不是真放下了,真放下有这两种能力,没有这两种能力,不是真放下。所以,有心、无心这个要知道,有心就苦,有牵挂、有顾虑、有烦恼;无心,样样都没有了。
  「同八十三曰」,八十三卷,「若不起妄心,则能顺觉。所以云无心是道」。这个都是《宗镜录》里头说的,永明延寿的著作。如果要想知道佛教的大意,《大藏经》分量那么多,没有时间去看,永明大师慈悲,把整个《大藏经》里面的精华节录出来,就像我们现在编《群书治要360》,节录下来,这个节录的就是《宗镜录》。所以《宗镜录》古人称它为小藏经,只有一百卷,把释迦牟尼佛一切经教统统节录在里头。可以把它当作佛教常识来阅读,修行不行,它太杂了、太多了。修行要记住,一门深入,不能这么多,不能这么杂,做常识可以。
  若不起妄心,不执著、不分别,则能顺觉,这个觉就是清净平等觉,觉是智慧。妄心少一分,智慧就透一分;妄心少十分,智慧就透十分。智慧是真的不是假的,只是妄心它障碍,所以妄心放下,智慧自然透出来。这个道理很深,这是真理,决定不是假的。所以我们今天要培养弘法人才,弘法要智慧,知识不行。现在搞佛学的全是知识,大学里面开佛经哲学,是知识,不是智慧。为什么?讲的人用妄心,学的人也是起妄心,与正觉不顺,所以他得的是知识。不但佛法如此,学习中国传统文化都不能用妄心,可见中国古圣先贤是开悟的人。悟有彻悟、有大悟、有小悟,像佛那样彻悟,中国没有,大悟有,像老子、庄子、孔子、孟子,大悟,那是真实智慧,管用。这些大悟的人读彻悟人的这些经典,他能读得懂,他能了解里面真正的意思;没有到达这个境界,看不懂。
  所以,佛的经有深有浅,我们的学习要懂得选择。没有能力选择,最好选净土宗,净土宗是个普通法门,无论什么样根性统统适合,好就好在这里。经的意思,深的人看到深,浅的人看到浅,统统都能得利益,这妙极了!跟《金刚经》不一样,《金刚经》确实要程度很高的人才能看出来,中下根性的人不懂。我初学佛的时候遇到一个台湾大学教授,也小有名气,严一萍教授。他告诉我,他看了《金刚经》,没什么,像两桶水,倒过来倒过去,反反覆覆,看了一遍不想再看了。那是什么?完全看不懂,大学教授。我们现在明瞭,他心不定,名利心很重,贪瞋痴慢疑五种烦恼具足,他怎么能看《金刚经》?
  「《金刚经》曰:过去心不可得,现在心不可得,未来心不可得」,这是《金刚经》上有名的三句话,三心不可得。《传心法要》下卷有这么一句话,「如今但学无心,顿息诸缘,莫生妄想分别。无人无我,无贪瞋,无憎爱,无胜负,但除却如许多种妄想,性自本来清净,即是修行菩提法佛」。这话说得好,真是传心法要。宗门,禅宗上,真传学什么?学无心,于认识字不认识字没有关係,于读不读书没有关係,只要你无心,没有妄心。没有人我心,没有自私自利的心,没有好高骛远的心,没有患得患失的心。把这一切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,顿息诸缘,善缘逆缘、顺境逆境全放下,没有妄想,没有分别。无人无我、无贪瞋,没有执著、是非人我、贪瞋痴慢,没有胜负。像这样许许多多的妄想统统放下,真心就现前。性就是真心,怎么会现前?性本来清净,你把这些障碍、染污全部去掉了,这心就浮出来,真心现前。这就是修行菩提法身。
  宗门传的是上上根人,为什么?他一听就懂,一懂就放下,一念之间。所以上根人一听到这个话,豁然大悟,见性成佛,几句话当中醒悟过来。我们在《坛经》上看到这个例子,惠明法师。惠能大师逃难的时候,许许多多人四面八方去找他,他真的被惠明找到了。惠明没有出家之前是四品将军,被他追到了。六祖知道,他们来是来抢衣钵的,这个时候没有法子,把衣钵放在路旁边一块石头上,他躲起来。惠明看到衣钵在这里,手去提,拿不动。四品将军,衣钵一个小包袱居然提不起来,他马上就知道,护法神守住。立刻念头就转变,请他出来:我不是为衣钵来的,我是为求法来的。念头一转,把妄心息掉,真心现前。惠能出来,坐在石头上,几句话把他点醒了,他就开悟了。悟了之后问他,还有没有祕密的?他说了:「密在汝边。」密在哪里?密在你自己。惠明就把六祖放了,告诉后面追的人,这条路没有,我统统走过。他平安逃走了。问题就是把所有妄想一下放下,他是那个时候一下看到包袱提不动,肯定护法神守住,否则的话哪有这种事情?就肯定五祖没有看错人,他是真正有资格传承禅宗,他们所想的、所看的全都错了。这个念头一正,几句话他就能开悟。这是无心三昧。
  我们看注解,「据高峰禅师语,突然触著碰著」,很突然,不是有意的,忽然碰著了,「摸著向上关捩子,刹那相应,究极心源,契入理一心」。故云『一旦开达明彻』。「开者心开。达者了达」,明瞭通达了,「明者,明白」,一点障碍都没有,这就明心见性。什么时候突然摸著关捩子,关捩子是关键,就是这一关。向上这一关,你要是碰著了,好像开保险柜,这一拉刚刚好号码对上,一拉就开了,这是很难得的;你不知道,怎么拉也拉都拉不开。有心,决定拉不开,无心就开了。
  「关捩子」,参考资料里头有,接著看。比喻事物的紧要处,「能转动的机械装置,比喻事物的紧要处」。好像保险柜的号码锁一样,无意对准了,不是有意的,无意的,一拉就开了。《传灯录》第九卷有这么一句话说,「横说竖说,未知向上关捩子」,说得再多没用,不开悟。我们今天怎么办?我们的关捩子是大家都知道的,没有祕密,谁都能够打开。这个关捩子是南无阿弥陀佛,净宗就一句名号。真正相信,一丝毫怀疑都没有,真正发愿,我想求生净土,我想亲近阿弥陀佛,做弥陀弟子,这一声佛号绵绵密密一直念下去。我常劝大家要分秒必争,一秒钟可以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,这一秒钟没有念佛就空过了,多可惜!把握著每一秒钟,这句佛号就是宗门讲的关捩子,你决定得生净土。生到净土你决定一生成佛,不是假的,是真的,希望我们不要疏忽。没有碰到这个法门,肯定一生不能成就,只是种善根而已。无论哪个法门都是种善根,跟佛结个缘,这一生不能成就;来生能不能得人身,得人身能不能遇佛法,都是未知数。所以才晓得,这一生遇到净宗法门何等的幸运!要不是多生多世的善根福德因缘,怎么可能遇到?
  遇到之后半信半疑,那是过去生中善根福德因缘不足。不是不信,善根不深;不是不想去,这个世间放不下。怎么办?这部经、这个注解就能帮助你,把你过去生中修不足的地方全部把它补出来,大恩大德。《无量寿经》一共有九种版本,我们都看过,我还把它印成一本,便利大家做参考。五种本子都看过,你才晓得这个本子好,我选择这一本。九种本子任何一本,依教奉行统统能往生,这个本子讲得最详细、讲得最清楚。特别是这个注解,黄念老对我们帮了大忙,我们要感恩。怎样感恩?往生极乐世界见了面就是感恩。大幅度的增长我们的信心、愿心,把我们的疑惑断乾净了,我们才真正肯放下,对这个世间再没有留恋。
  用真心,不用妄心,真心要一味,千万不要我念佛用真心,我待人接物用妄心,错了,一真一切真,一妄一切妄。不怕吃亏,不怕上当,不怕别人欺骗我,就怕我欺骗别人。心量要拓开,包含这个地球心量太小了。诸佛如来「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」,这是什么?这是我们本来的心量,一切众生各各都有。为什么变成这么小?甚至于小到连自己都不能包容,一个人还要发脾气。心量愈小,没有福德,小到极处,一个人都容不下,将来往生到哪里去?到地狱去,无间地狱。量大福大,欲界天人的心量比我们大,色界天人的心量比欲界天大,无色界天的更大。但是再大,没有出六道轮迴,不能跟阿罗汉比,阿罗汉心量世间里头第一大。
  我们要跟阿弥陀佛学,阿弥陀佛的心包含全宇宙,遍法界虚空界。起心动念要想著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刹土里面六道众生,我们要帮助他。佛在帮助他,法身菩萨在帮助他,我们跟他发同样的愿,我们只要生到极乐世界就有能力帮助他们,就真干。凡是往生极乐世界,同居土下下品往生都是阿惟越致菩萨。这个阿惟越致,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,再加上他无量劫修行功德加持我们,让我们得到。阿惟越致是梵语,翻成中国意思叫不退转,三种不退圆满了叫阿惟越致。第一个是位不退,他是圣人,决定不会退到凡夫,六道是凡夫,不会退到凡夫。第二个是行不退,他是菩萨,念念度众生,他不会厌倦、不会烦恼,退到小乘,他不退。第三个,这些菩萨念念回归常寂光,念念成就无上道。三种不退叫阿惟越致,到达西方极乐世界,就证得这个位次,沾阿弥陀佛的光。我们在这个世界修,无论修哪个法门,修到这个境界要无量劫,很辛苦,到极乐世界就这一生。
  真正发心念佛求生净土,我们在《往生传》上看到、在《净土圣贤录》上看到,多久的时间?三年,三年往生的人太多太多了,不难。所以,这个法门叫难信易行,很容易成就,不用多长的时间,一般三年足够了,为什么不干?这就难信。真正干了,在我们眼前就有活生生的例子。前几年,深圳一个很年轻的居士,三十才出头,听到我讲经,三年成就,他做实验,他说我来试试看,三年能不能成功。闭关,向小莉护关,护持他、照顾他。两年十个月,还差两个月满三年他往生了,预知时至,真的不是假的。这样的例子,在最近半个世纪里头我看到五、六个,一点都不假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  

 

欢迎关注悲智佛网微信公众号,长按图片,识别二维码

公众号名称:beizhifw   公众号ID:beizhifw  
关注提示:可在微信上搜索 beizhifw ,在搜索内容中点击关注

老法师念佛 老实念佛 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 佛经故事 净土圣贤录文言文 来佛三圣永思集 净业三福 了凡四训 弟子规 太上感应篇 十善业道经 三皈依传授 认识佛教 沙弥律仪要略 五戒十善 修六和敬祈祷文 净土五经 刘素云老师复讲大经 净土圣贤录 布施的功德 净土大经解演义 科注全集 净土大经科注 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净土大经科注(第五回)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