栏目导航

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-第576集

1970-01-01 08:00:00 字体大小:
下载地址:
https://js1.amtb.cn/media/himp4/02/02-040/02-040-0576.mp4
(请用在新的浏览器打开下载)
点击进入mp3 返回文字版

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 (第五七六集)  2014/1/10 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档名:02-040-0576
  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:阿阇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从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两足中尊;皈依达摩,离欲中尊;皈依僧伽,诸众中尊。阿阇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从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两足中尊;皈依达摩,离欲中尊;皈依僧伽,诸众中尊。阿阇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从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两足中尊;皈依达摩,离欲中尊;皈依僧伽,诸众中尊。
  请看《大经科注》第九百七十八页,我们从第一行看起,经文:
  【言色当和。身行当专。动作瞻视。安定徐为。】
  这四句话说得非常好,我们应该要遵守、要学习。『言』是言语,『色』是容貌,和颜悦色,『当和』,大乘佛法在中国,这一句是用弥勒菩萨布袋和尚做代表。正规传统的佛教的寺院,进门都有天王殿,天王殿当中就是供养弥勒菩萨,面对著山门,人家一进门一抬头就看他满面笑容,现欢喜相。这是我们日常生活、待人接物必须要具备的条件,佛不但言教还用身行做给我们看,应当要和睦,言语要柔和,威仪要和睦。『身行当专』,著重在专字。人生在世间,不能没有谋生的技能。不必求富贵,富贵是命,命里没有,求不到,命里有的,你躲也躲不掉,富贵会追著你,所以用不著求。要求什么?要求专,专一,做学问专学。一切总的原则,就是「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」,干一行,专精一行。古人有一句谚语说,「行行出状元」。每一行都能达到最高的艺术,今天讲艺术,古人讲手艺,都能做到最高的水平。如果学得太多太杂就不精,不专就不精,样样你都通一点,样样都不精,不如专精一门。『动作瞻视』,这是讲威仪,威仪要安、要定、要缓慢。『徐』是缓慢,不浮躁。现在人心浮气躁,心浮气躁的反面就是「安定徐为」,这是别人看到欢喜的,这个人有修养、有德行、有智慧。
  我们看念老的注解,「言色者,言语与容颜」,容貌。「和者和祥」,也就是祥和。这个是要在平常真正用功去培养,每天早晨起来洗脸对著镜子笑一笑,让自己看看满不满意,自己看到满意了,大概别人也会满意,就是四摄法里面的爱语,「言和」。「色和者,慈光照人」,用欢喜心,欢喜心自自然然表现在面孔上。「身行者,身之所行也。专者,专一、专诚、专精」。精跟一、跟诚它有一体的关係,专一就能做到真诚、就能做到专精。这个字它含摄的范围非常广大,也非常的深刻,生活要专诚,待人要专诚,工作要专精,读书要专精,修道要专精。这个下面讲「当专」,应当要专,「指应当专精行道」。这是佛在此地说的本意。如果就本经来说,劝我们一向专念。净宗只有一个目标,求生净土。如何得生净土?全在一向专念。向是方向,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,二六时中佛号不间断,口里不念心里念,重在心地的专一、专诚、专精。口念有感化众生的意思在,念让别人听到、让别人看到,这是个念佛人,念佛要这样念法。不念佛的人看到这个样子,这是念佛的人,他起尊重心;念佛的人看到,这是最好的榜样。一般人念佛容易中断,那就是不专、不一、不精。表示念佛专精的样子。
  「动作者,行动」。行动遵守佛陀的教诲,我们在教诲里面提出五个科目,大家一定要记著,记得很熟,一切时、一切处别人问你都能说得出来,而我们自己的生活、工作、待人接物,决定不违背。第一个,三福,三福是最高指导原则,我们要落实在生活、工作、待人接物,把它真正做到。「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」,第一福,这个是福的根本,没有第一就没有第二,当然更没有第三,像盖三层楼一样,一定先第一层,再第二层、第三层。孝亲尊师落实在《弟子规》,慈心不杀落实在《太上感应篇》,修十善业落实在《十善业道经》。这三个东西是做人的根本,人应当如是,不能违背,违背就不像人了。「人与禽兽几希」,差别在哪里?人有学,禽兽没有学过,就是人有接受过教育,基本的教育就是这三样东西,男女老少,人人要遵守,这是自然的规律。佛经上常说的「善男子、善女人」,善的标准就是这一句,第一福,孝亲、尊师、仁慈、十善,这是善男子、善女人的标准。具备了善男子、善女人的条件,才能学佛,才能成为世尊的弟子、弥陀的弟子,这有条件的。
  第二福就是入佛门。一入佛门首先教你什么?三皈。三皈是修行最高的指导原则,一时一刻不能离开。我初学佛的时候,章嘉大师教给我,他用个比喻跟我讲,譬如你从台北到高雄坐火车,你一定要买张车票,这个车票要随时带在身上不能丢掉,为什么?车上有查票的,到达地方的时候,这个票要收回,所以要好好保存。佛门里面的三皈就像这张车票一样,一时一刻不能离开,念念都要想到。受持三皈的人很多,想起三皈的时候不多,都把它忘掉了。三皈是什么?成佛之道。皈依佛是觉而不迷,佛是觉的意思,皈依法是正而不邪,皈依僧是净而不染,换句话说,佛法僧就是觉正净,就这三个字。时时刻刻要跟觉相应,觉的反面是迷惑,念念要跟正相应,正是正知正见,不是邪知邪见;心地要清净没有染污,就是《无量寿经》经题上所说的心要清净、心要平等,这是菩提大道的总纲领,觉正净。用什么方法落实它?用戒定慧三学落实三皈。没有戒定慧三学,这个三皈依就落空了,有名无实。所以三皈后面第一个,落实在五戒,落实在十善,落实在六和敬,落实在六度(六波罗蜜),落实在普贤十愿,落实在一切佛法,八万四千法门、无量法门。我们在无量法门里面,今天选择的是念佛法门,信愿持名就是落实三皈。所以三皈是总纲领、总原则。「受持三皈,具足众戒,不犯威仪」,这是入佛门必须具备的条件,一直到阿罗汉、到辟支佛。这是第二福。
  再向上提升,第三福是菩萨。你看,第一个是凡夫,第二个是小乘,第三个是大乘。大小乘的差别就在发菩提心,小乘没有菩提心,大乘有菩提心。菩提心是什么?是真诚心,真诚是菩提心的体。从体起用,用有两种,一个是对自己,一个是对别人。对自己是自受用,自受用里面我们经题上「清净平等觉」,这就是自受用。二六时中知道保持我们的心念清净、平等、觉悟,觉而不迷,对待别人大慈大悲。二十多年前我在美国,净宗学会成立的时候,我提出二十个字跟大家共同勉励。第一个就是菩提心,我用十个字解释,大家容易懂,「真诚」是体,「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」是自受用,「慈悲」是他受用,十个字,「发菩提心」;修菩萨道,菩萨道也十个字,「看破、放下、自在、随缘、念佛」,行菩萨道。这二十个字,跟净宗学会同学共同勉励。第三福第二句「深信因果」,这个因果不是别的因果,念佛是因,成佛是果,这把因果讲到究竟圆满。后面还有两句,「读诵大乘,劝进行者」。大乘经里头选一部,「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」、「读书千遍,其义自见」,自见就是大彻大悟,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。从孝养父母到读诵大乘全是自利,一共十句。最后一句劝进行者这是利他,就是你自己成就了别忘记要教化众生、要教别人,这叫菩萨。如果不肯教别人,那就变成阿罗汉,变成小乘。佛赞叹大乘,大乘人的心量大,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。
  这是总纲领,落实在生活里头就是六和敬,三皈、六和。人不能离开群体,出家人称为僧团,僧团里头要和睦。六和第一个「见和同解」,这一句现代人所谓的建立共识,我们大家有同样的看法、有同样的想法。没有学佛之前,我们对于宇宙人生、对于现在未来都有著许许多多不同的看法、不同的想法,因为我们有不同的欲望、不同的需求,这怎么办?世法里头古圣前贤,跟佛法里面诸佛菩萨,都採用一个办法,就是教学,教学为先。特别是中国古圣先贤,佛法没传到中国来之前二、三千年,中国那些老祖宗就懂得教育,有教育的智慧,有教育的理念,有教学的方法,有教学的效果,有丰富的经验,让这块宝地,让这个族群,五千年的历史长治久安,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家。这些东西好不好?佛法是两千年前传到中国来的,汉朝的初期,汉明帝的时候,公元六十七年,是中国帝王派特使从西域礼请到中国,它不是自己来的,请来的。请到中国,这一接触真的是志同道合,非常欢喜,因为它们的扎根相同,扎根在孝道、师道。你看,净业三福头一句,「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」,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也是扎的这个根,也是孝养父母、尊师重道,不谋而合。中国人讲五伦五常,你看佛法讲三皈五戒。而教学的终极目标又相同,终极的目标是什么?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,完全相同。用什么方法落实教学的目的,离苦得乐,达到这个目的?用的理论是破迷开悟。
  众生为什么苦?迷了就苦,迷了造业,造业受报,这是自然规律。觉悟他就不会造恶业,觉悟的人会行善,善有善果,恶有恶报。破迷开悟用什么方法来落实?用教学。怎么教?身行言教,先自己要做到,做出榜样来给他看,大家看到这个样子生活是好,于是大家就来学了。先觉悟的人帮助后觉悟的人,先觉觉后觉,这是教育。中国人懂得教育,中国人有教育的智慧,有教育的理念,有教育的方法,有教育的经验,全世界找不到的。老祖宗在两千年之前就提出来,「建国君民,教学为先」。君是领导的意思,建立一个国家,领导全国的人民,什么最重要?教育最重要。只要把教育做好了,教什么?教伦理、教道德、教因果,这三样东西都属于圣贤教育。圣贤教育是出自于真性、真心,本性、真心里头流出来的。所以你要想得到它,你要想学习它,也要用真心,真诚恭敬你才能学得到,没有真诚恭敬你学不到,你听不懂,文字看不懂,来听讲听不懂;如果用真诚恭敬,一看慢慢就懂,一听也能听懂。
  我跟章嘉大师三年,每个星期见一次面,年轻,总免不了心浮气躁,怎么办?见面之后,先在一旁坐下,坐几分钟。我陪他坐,他陪我坐,至少要坐上十分钟,我们才会交流,我提疑问,他老人家给我解答。这些疑问是有范围的,就是这个星期他叫我看哪一些典籍,我看了之后有体会的地方、领悟的地方向他报告,有疑问的地方他给我解答,这就是每个星期他老人家给我上课。如果心浮气躁,他不说话,他能够坐在那里一、二个小时一句话不说。跟他在一起磁场特别好,安定徐为,纵然一句话不说,我们也非常欢喜跟他在一起静坐。应该就像过去,袁了凡先生跟云谷禅师在禅堂里面静坐,三天三夜心里不起一个念头,有这种味道。
  这个专,「专精行道」,就本经来讲,「则劝一向专念」,愈讲愈贴切,讲到本门来了。本门最重要的,我们想往生极乐世界,往生极乐世界必须具备的条件要知道,净业三福是必须具备的条件,三皈五戒十善不能缺少的,然后真正相信有极乐世界,真正相信有阿弥陀佛。自己真正希望往生到极乐世界,亲近阿弥陀佛,这叫愿。具足信跟愿,再加上一向专念阿弥陀佛,你的条件统统具足了,必定得生,你往生的时候阿弥陀佛一定来接引。什么时候往生?你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就来了。你什么时候命终,阿弥陀佛知道。我们必须要知道,阿弥陀佛的能量是无法想像的,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,上面到等觉菩萨,下面到无间地狱,无量无边众生,哪一个众生真正具足信愿持名,持名就是一向专念,佛完全知道。你只发这个心,那边就收到,阿弥陀佛就收到,你这一生寿命多长他晓得。
  像宋朝莹珂,真正一发心佛就知道,他求往生,三天三夜不眠不休,一句佛号念到底,就把佛念来了。阿弥陀佛现身,告诉他,你的寿命还有十年,十年之后,你命终的时候我来接引你。这不就等于授记了吗?莹珂法师也很有智慧,在阿弥陀佛面前要求,我十年寿命不要了,我现在跟你去。为什么不要?他的善根浅薄,禁不起外面境界的诱惑,五欲六尘的诱惑他会动心,他会起烦恼,起贪瞋痴慢疑,会生起这些烦恼,一生烦恼又造业了。所以他跟阿弥陀佛说,我不希望我再造业,如果我在这个世间是没有办法避免造业的,我禁不起诱惑,我现在跟你走。佛就答应了,阿弥陀佛很好说话,告诉莹珂法师,我三天以后来接引你,应该时间都约好了,三天之后。他非常欢喜,把房门打开,告诉大众,三天之后他往生。没有人相信,他是一个有名的破戒比丘,不守清规,造作罪业,大家都知道。他关起门念三天佛,说佛来接引他,他真能往生吗?但是听口气不像是骗人,好在三天时间不长,大家等著看,三天之后看你往生不往生?到三天之后他真往生了,往生前要求大家念佛送他,大家当然欢喜,真正给他做证明,证明他真的念佛往生。三天功夫,不长,就走了。要知道破戒的比丘,平常不念佛,也不相信,真的是临时抱佛脚,他那个动力从哪里来的?就是他相信因果。他知道一生造了很多罪业,如果不能往生,一定堕地狱,想到地狱苦,害怕!畏惧地狱苦这个念头是很大的动力,让他三天不眠不休,把阿弥陀佛求来。我们要知道,他能求得来,叫真心恳求,不是假的,我们也能求得来,一切众生个个都可以求得来。阿弥陀佛在哪里?阿弥陀佛没有离开我,阿弥陀佛的身体是光明、是常寂光,遍一切时,遍一切处,无处不在。所以阿弥陀佛现身,是当处出生,随处灭尽,我们起心动念,他哪有不知道的道理!必须把我们的妄念彻底消除掉,彻底放下,我们的正念才能跟佛相应。佛所收到的,起感应的是正念,妄念、邪念他也收到,不起正念没有感应。他没有一法不知道,我们能骗自己骗不了佛菩萨,这一点是事实,不可以不知道。
  「动作者,行动。瞻视者,看也。徐者,和缓。故动作瞻视,安定徐为」,就是一举一动都要安详、都要镇定,「从容不迫。」这个威仪好,让别人看到欢喜,让别人看到恭敬你,这是佛弟子、释迦弟子,这是弥陀弟子。如果这四句做不到,就不是佛弟子,更不是弥陀弟子。我们要勉励自己,要把这四句落实到日常生活当中。
  再看最后四句,「仓卒不谛亡功」。我们看经文:
  【作事仓卒。败悔在后。为之不谛。亡其功夫。】
  「仓卒者,匆促,慌忙」。现在人常说的心浮气躁,就是仓卒的意思。所以上一代高僧大德,他们一生从事于教学。方东美先生一生,他的身分是教授,抗战期间他在中央大学教书,抗战后期他在西南联大教书,教授,胜利之后他在台湾大学教书,一直到退休。退休之后辅仁大学请他,辅仁大学是私立的,请他在博士班担任指导教授。章嘉大师是出家人,一生教学,难得!但是他们教的对象,是要像前面所说的「言色当和,身行当专」,他要这样的学生,他就肯教;『作事仓卒』、『为之不谛』,他不愿意教。老师前半段我不知道,我是在台湾认识他的,他的晚年我知道。我去亲近他,他就告诉我,六十三年前,他说现在学校先生不像先生,学生不像学生。我那个时候想到学校旁听他的课程,他就跟我这么说,你要到学校去旁听、去听课,你会大失所望。他说的这些话当时我不懂,给我的感觉就是老师拒绝了,不同意我到学校去听课,拒绝了,什么原因我不知道。其实他说出来了,我不懂。为什么老师不像老师,学生不像学生?过失不在老师,过失在学生,学生心浮气躁学不到东西,那老师怎么样?老师就敷衍塞责,不肯真教,真教没用。实际上有一、二个学生真学,老师都会真教,为什么?真有学的。如果学生都没有真诚恭敬心来学习,老师就马虎一点。老师为什么要教?为工资,为生活,他一生就是这一行专业,他要不教的话他就没有收入。学生为什么要学?学生是要为拿文凭,要拿到学位。学生不是真正想学东西,只想拿文凭,在这种情况之下,教学就变质了。老师满足学生的要求,甚至于考试的时候,把题目都告诉学生,让大家考的分数都很好,师生关係很融洽,各得所需,变成这个样子。现在又经过六十三年,变成什么样?我不知道。
  外国的大学我看过,我在美国、在新加坡、在澳洲、在欧洲,我都去看过大学,跟他们的教授、学生做过交流,才深深体会到方老师当年所说的话。现在学生有几个孝养父母的,有几个懂得尊师重道?如果要没有了,这个道没有人传,没有人承传将来就会断掉。到什么地方去找这些真正发心的人,发心来继承传统?为古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,这样的人很少。少不要紧,只要有,有一个都能承传。像达摩祖师到中国,他圆寂在中国,在中国那么长的时间,几十年的时间只传一个人,慧可。慧可一生也只传一个人,传到第五代弘忍大师,都是单传。五祖传给六祖惠能,惠能一生会下传了四十多个人,禅宗发扬光大,在中国影响应该有一千年。所以承传太重要,承传的条件就是要真诚、恭敬、认真,不怀疑,不懈怠。
  「作事仓促」,就是今天所说的心浮气躁,肯定失败,肯定后悔。「在后」是什么?晚年,一生好的时间都过去了,晚年后悔。后悔来不及了,能不能挽救?不能。我相信这个情形,古圣先贤都深深体会到,我们年轻的时候不在意、没想到,可是到八十、九十,跟古人有同样的感触,那就是「败悔在后」。念老注解里说,「作事慌忙,则必将失败与后悔。所行不慎」。「谛」是慎重,念老在这里给我们说的「审慎」。所以功夫不得力,『亡其功夫』,就是功夫不得力。这都是指后悔的事情。这一品我们就学到此地。
  下面一品:
  【如贫得宝第三十七】
  念老有一个题解,解释品题,「前品佛说恶苦」,说恶是因,不善的因,感召苦报、苦果,这个说法,「折伏众生,诫令捨恶」。我们明瞭因果之后,还敢不敢作恶?不敢了。为什么?知道作恶后头有恶报,善恶果报如影随形,这是自然规则,决定不能够避免的。佛说得好,说得清楚,说得明白,让我们不敢有恶念,不敢有不善的行为。这一品,如贫得宝第三十七,「本品说善因果」,前面教我们断恶,这个地方教我们修善。「摄受众生,劝勉精进从善止恶」,这是修因,果报是「拔生死之苦」。佛教教学的总目标就是帮助众生离苦得乐,佛教就是为这个。离苦要离究竟苦,究竟苦是什么?六道轮迴。你要不能超越六道轮迴,苦的根没断,帮助你离苦得乐,那不是真的,是暂时的,不是永久的。永久的离苦得乐,是要脱离六道轮迴,要脱离十法界,要往生到实报庄严土。实报庄严土是佛国土,跟佛、跟法身菩萨在一起,这叫离究竟苦,得究竟乐,这个重要。释迦牟尼佛的报土就是华藏世界,弥陀的报土是极乐世界,大日如来的报土是密严世界,大乘经上给我们说得很清楚,名称有三个不同,实际上是一处。等生到佛国之后,你会看到我们原先不同的法门,怎么你也在此地,都见到了,多么欢喜。「升无为之安」,这才真正得到安稳,真正得到自在,为什么?有为是生死,有为是世间,无为是真正超越了。
  我们看经文,先看科题,这是第二个大段,「庚二、约摄受以诲勉」。经文一共分七段,第一大段,「辛一、彼此修善相较」,做个比较。这里头分两个小科,第一,「一日百年」。请看经文:
  【汝等广植德本。】
  『汝等』是指我们大家,这是佛说的,这些在家、出家的弟子,你们大家。『广植德本』,「植」是种植,重要。如何广植德本?下面跟我们说:
  【勿犯道禁。】
  『道禁』是戒律,一定要遵守戒律,不能够违犯。
  【忍辱精进。慈心专一。】
  这都是非常重要的纲领。
  【斋戒清净。一日一夜。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。】
  我们这里也挺好修行,真干,在这里修行『一日一夜』,一日一夜就是八关斋戒,在家同学学出家人的修行。八关斋戒的期限是一日一夜,二十四小时,不要小看,功德无量!这一日一夜修行等于在极乐世界修行一百年。这什么原因?我们看念老的注解,「广植德本者,据《会疏》」,这是日本的净宗大德,《无量寿经》的注解叫《会疏》,德本有两个意思,第一个是六度,「六度为一切功德之本,故曰德本」。六度是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般若。菩萨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不离开般若。布施有财布施、法布施、无畏布施。布施的目的又何在?度悭贪。一切众生,这个是最严重的烦恼。众生有欲望、有贪爱,这是轮迴的根本。轮迴从哪里来的?可以说是众生的欲望,贪瞋痴慢变现出来的。菩萨明白。如何把这个烦恼断掉?佛教我们的方法就是布施。布施波罗蜜圆满就成佛。什么叫圆满?贪吝的心真正断掉了,于世出世间一切法没有贪吝。吝是吝啬,贪是贪求。吝啬是什么?自己有的不肯布施给别人,这叫吝啬。这个是所有一切烦恼的根,佛教菩萨把它放在第一条。财布施,身外之物都是属于财,要能捨得。捨,捨了之后你就得,得什么?得的是布施波罗蜜,贪悭的烦恼没有、断掉了,就得这个。持戒呢?六波罗蜜统统是断烦恼,断六大类的烦恼,持戒是度恶业,众生无量劫来造作的恶业,要用持戒的方法,忍辱度瞋恚,精进度懈怠,对治懈怠的,禅定对治散乱的,般若对治愚痴的。众生有这六大毛病,轮迴在六道,佛用这六种方法,让我们从六道里头解脱出来,永远离开六道轮迴,得大自在。所以这叫广植德本。
  第二是就本宗来说,净土宗的,「弥陀选择本愿,摄成果德之六字洪名,具足万德,为众德之本,故曰德本」。这个说法意思很深,真的深,一般人很难体会,所以这个法门叫难信之法。但是它是真的,它不是假的。弥陀选择本愿就是四十八愿,四十八愿从哪里来的?用现在的话来说,阿弥陀佛在因地时没成佛,法藏比丘,我们也尊称他为法藏菩萨。他发度众生的大愿,向他的老师请教,这个愿如何能够实现,请教他的老师世间自在王佛。佛教导他,你要满足你的大愿,你应当去参学,就像华严会上文殊菩萨劝善财五十三参。法藏菩萨用了五劫这么长的时间,参访一切诸佛刹土,我们所谓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刹土,他统统都去看过、去考察、去学习、去观摩,取人之长,捨人之短,总结成四十八愿。四十八愿是这么来的,不是凭想像来的,也不是老师教他的,是实地上去考察。所以极乐世界建成了,完全是依四十八愿建成的。建成之后,这个世界的殊胜超过一切诸佛刹土,一切诸佛刹土里面美好的它统统具足,它都有;诸佛刹土里有缺陷的,它完全没有,变成诸佛刹土里面排名第一。所以一切诸佛对他赞叹,称他为「光中极尊,佛中之王」。这种称赞,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,在这部经上,真正稀有难得。最难得的精华之精华,他把它摄成果德,就是南无阿弥陀佛,这六个字就代表了四十八愿,这六个字就代表阿弥陀佛圆满的功德,念这一声佛号就是念阿弥陀佛究竟圆满的功德。
  阿弥陀佛是谁?我们得问。真正的阿弥陀佛是自性弥陀,唯心净土,原来阿弥陀佛是自己的自性,自性当中变现的阿弥陀佛,自性当中变现出来的极乐世界,不在心外。元朝中峰禅师,他做的《三时繫念法事》的法本,这些年来我们提倡,在全世界到处都在学习。法本里面他的开示,中峰禅师的开示,里头有两句话很重要,这两句话就是说,「阿弥陀佛即是我心,我心即是阿弥陀佛;此方即是净土,净土即是此方」,这两句话意思说得深刻。阿弥陀佛从哪来的?我们自性圆满的性德就是阿弥陀佛。净土在哪里?净土在我们的真心,我们的真心就是净土。我们的妄心是秽土。妄心是什么?起心动念、分别执著,这叫妄心。阿赖耶是妄心,真如本性是真心。阿弥陀佛就是真如,阿弥陀佛就是本性,阿弥陀佛就是法身、就是法性,是一不是二。所以自性弥陀,唯心净土,这净土在理上讲绝了。然后才晓得这一句名号的功德利益,真正「具足万德,为众德之本」。无量无边诸佛,无量劫修行的功德,都归结到六字洪名,就是南无阿弥陀佛。念这一句佛号,十方三世所有一切诸佛统统念到了,一个没漏掉,所以称它为德本。
  「植」是比喻,像植树,我们种树,种植、培养的意思。我们要培养德本,怎么培养德本?蕅益大师教导我们四个字,信愿持名。对于这个经典要相信,不能有丝毫怀疑,真正相信西方有极乐世界,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确实发四十八愿摄受十方世界一切念佛之人往生净土,我们这里起心动念他完全知道。阿弥陀佛的法身就是常寂光,在哪里?无处不在,无时不在,没有一法离开自性。惠能大师在《坛经》上说得好,「何期自性,能生万法」,所有万法都是自性现的。阿弥陀佛也是自性现的,极乐世界也是自性现的,念阿弥陀佛就是念自性,信极乐世界就是信自性,这个要懂。我们真正能断疑生信,然后才能慈心专一,专一重要。佛劝导我们要培养德本,培养德本最方便的方法、最殊胜的方法、最微妙的方法,就是念这句佛号,这句佛号不中断。
  『勿犯道禁』,「道禁者,望西云」,望西,日本的净宗大德,在他《无量寿经》注解里头说,「为佛道故」,为成佛道这个缘故,「制禁诸恶,谓之道禁」,道禁就是戒律。戒为无上菩提本,无论是宗门教下、大乘小乘、显教密教,都是以戒律为根本。戒律里头根之根,根本的根本,就是净业三福上所说的三条。「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」,第一条。第一条,人天福,做人都没做好,怎么能成佛?要成佛先把人做好,人做好之后才能学佛。经典上我们常常看到「善男子、善女人」,善的条件是什么?就是具足三皈五戒十善,这最基础的。不具足这个条件,不能称为善男子、善女人。我们今天这个四句,「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」,我们落实在《弟子规》,真正把它做到,变成我们日常生活当中,对父母的孝敬,对老师的尊重,尊师重道,根之根;「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」,慈心不杀落实在道家的《感应篇》,《太上感应篇》,十善业道是佛经典里头《十善业道经》。我们将《弟子规》、《感应篇》、《十善业道经》,做为儒释道三个根,三个根本,要学得从这三个根上下手。这三个根要是做不到,像种树一样,没根,这个树长不大,不会成就,这个根太重要了。
  我们年轻的时候,知识分子,遇到佛法非常欢喜,对于佛的经教、论点非常有兴趣,对于戒律就疏忽了。有一个很不好的成见,总认为戒律是三千年前古印度人生活的规律,这个我们不需要学它,我们要学印度人,还要学古印度人,这个跟科学思想是完全相违背的,所以我们就对它疏忽。我的老师很慈悲,他知道,我的老师是章嘉大师,我们每个星期见一次面,我离开他的时候,他一定送我到门口,在我耳边轻轻说一句话,「戒律很重要」,其他的不说,就说这句话。我们始终没有在意,三年。三年到他圆寂了,我在他火化,特别给他做了一个塔,在塔里面火化。我在那个塔旁边搭了个帐篷,跟甘珠活佛一起,这是老师比较亲近的弟子,他们住了一个星期,我在那里住了三天,因为有工作,我只能请三天假。认真反省,我跟大师三年,他教了我些什么,我学到些什么?这一反省,第一个印象最深的,就是他老人家所说的「戒律很重要」。他为什么要这样说?这句话说了几十遍,所以印象特别深刻,难道真重要吗?我想了两个星期,答案出现了,佛法是出世间法,不是世间法,不能用世间观念来看佛法。世间戒律就是法令规章、风俗习惯,这个在世间每个朝代不一样,三代夏商周,三代的礼、生活方式就不相同。现在国家的宪法,这是根本法,过了几年,有的条文不适用,来修宪,来修改。戒律为什么不能动?几千年,在印度如是,传到中国来还要这样的,不能动。想通了,那是出世间法。你想不想出世间?想出世间就得遵照出世间法,不想出世间可以学世间法。我想出这么个道理,接受老师的教训,开始看《大藏经》里戒律的部分。
  好在我们也有个同学,同参道友,他承传了,台湾的果清法师。他大学毕业就跟李老师李炳南老居士学佛,跟我在一起,李老师办一个内典研究班,他参加了,他是这个班上的学生。我那个时候,是在这个班上教一门功课,我教《金刚经》,所以他跟我是同学,也是我的学生。三十年专攻戒律,有成就,我非常欢喜。我说我们老师门下,真的把佛法的承传做到了,我传老师的教,他传老师的戒律,律。我们现在年岁大了,也赶紧要找传人,讲经教学要延续,不能中断。释迦牟尼佛在世一生讲经教学,中国经典里面记载的,讲经三百馀会,说法四十九年,这中国历史上记载的。他十九岁出家,三十岁捨弃参学,在菩提树下入定,开悟了,大彻大悟,明心见性。开悟之后就开始教学,一直到七十九岁圆寂,整整教了四十九年,他为我们示现的是教师,他一生所做的是教育,真正是佛陀的教育。身行言教,他所教的他自己都做到,他没有做到他不说,他所说的自己全做到。这是我们应当要记住,应当要向他学习的。
  「故勿犯道禁」,这一条就是六度里面的戒,「戒度」,持戒波罗蜜。戒分为三大类,有律仪戒,律仪戒是有文字记载的,是佛说的,《大藏经》里面的律藏,这是属于律仪戒。佛没有说的,只要是断恶修善,统统包括在这一类里头。所以它有摄善法戒,只要对我们是好的、有利益的,佛虽然没有讲,我们要遵守。譬如吸烟,抽烟,这条戒里头没有,这东西好不好?抽烟不是一桩好事,应该不抽烟。这就是摄善法,不抽烟是善,抽烟是不善,包括在这一类里头。另外还有一类,利益有情,对众生有利益的,佛虽然没有说,我们也要做。我举一个例子,而且这个例子在佛陀那个时候有,不是没有。我们最近这十几年来,在国际上走动,提倡世界宗教是一家,团结宗教。佛经里好像没有说,该不该做?该做。为什么?宗教能够团结,宗教能够互相学习,宗教能够回归教育,它确实能够化解衝突,给社会带来安定和谐,这是好事。所以我们对于每个宗教,以清净平等心对待,我们互相合作,希望帮助社会安定,帮助社会和谐。我们在教义上互补,互相学习,在资源上也互补,他有缺乏的,我们帮助他,我们有缺乏的,他帮助我们。在戒律上讲,这是属于利乐有情这一类的。
  所以我们要把心量拓开,要把心量放大。为什么?在根本上我们理解,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。惠能大师说得最好,「何期自性,能生万法」。佛教是自性生的,世间所有一切宗教不离自性,都是从自性里面生出来的,根源是一不是二,找到这个源头就好办了。我们有一个人画的千手观音,在哪边?大家来看看,这很有味道。澳洲有一位同修画了这一张千手观音,这个三十二相,画的是各个不同的宗教、不同的族群,这里头我看到有耶稣的像,有孔子的像、有老子的像。这是耶稣的像,另外大概总是各个不同宗教创始人,统统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,这个很有意思,说明什么?宗教是一家。这个给它拷贝,拷贝可以流通给大家看看。我们现在需要这个,需要团结,需要化解衝突,需要安定和谐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

 

欢迎关注悲智佛网微信公众号,长按图片,识别二维码

公众号名称:beizhifw   公众号ID:beizhifw  
关注提示:可在微信上搜索 beizhifw ,在搜索内容中点击关注

老法师念佛 老实念佛 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 佛经故事 净土圣贤录文言文 来佛三圣永思集 净业三福 了凡四训 弟子规 太上感应篇 十善业道经 三皈依传授 认识佛教 沙弥律仪要略 五戒十善 修六和敬祈祷文 净土五经 刘素云老师复讲大经 净土圣贤录 布施的功德 净土大经解演义 科注全集 净土大经科注 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净土大经科注(第五回)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