栏目导航

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-第437集

1970-01-01 08:00:00 字体大小:
点击进入视频 点击进入mp3 用安卓下载播放mp3

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 (第四三七集)  2013/9/12 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档名:02-040-0437
  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:阿阇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从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两足中尊;皈依达摩,离欲中尊;皈依僧伽,诸众中尊。阿阇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从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两足中尊;皈依达摩,离欲中尊;皈依僧伽,诸众中尊。阿阇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从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两足中尊;皈依达摩,离欲中尊;皈依僧伽,诸众中尊。
  请看《大经科注》第七百四十一面,我们从第六行看起,第六行第二句:
  「《大涅槃经》云:如是逆顺入超禅已,复告大众:我以佛眼,遍观三界一切诸法,无明本际,性本解脱。于十方求,了不能得。根本无故,所因枝叶,皆悉解脱。无明解脱故,乃至老死,皆得解脱」。前面我们学到这个地方,这一段的意思很深,也很重要。世尊告诉大众,这是《涅槃经》上的文,他说我以佛眼遍观三界,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,三界是属轮迴,六道轮迴这个范围里面,一切诸法,无明本际,性本解脱。
  本际,这个名词表面的意思是最初的边际,在此地,这个地方有个注解,有三个意思。第一个,「指根本究竟之边际。即绝对平等之理体,多指涅槃而言」。哲学里面所说的本体跟这个意思接近,哲学是以智慧为目的,但是现在一般都趋向于知识。宇宙到底从哪里来的?什么原因、什么道理,怎么会发生的?人要追究这个,科学终极的目标也是追究这个问题。宇宙到底是怎么来的?现在有大爆炸的这个说法。这个说法是从天文望远镜去观察,地球以外这些太空,星星都是以很高的速度离开我们,这个现象就好像大爆炸的时候一样,是从这个地方推想出来的。相信这个的人并不多,到底是什么原因?
  佛法跟我们讲宇宙的缘起,万法的来由。宇宙这些万事万物哪里来的,生命从哪里来的,我从哪里来的,都想追究这问题。佛法里面讲的,就说了个本际,「真如、实际」,本性、自性、法性也都是这个意思。涅槃,清净寂灭。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,给我们说了五句,这个五句就是讲到本际,也就是真正证得涅槃,五祖才把衣钵传给他。那本际是什么样子?这就是自性、真心是什么样子?第一个,他给我们说的「本自清净」,也就是说,它没有染污,实际上就是真心,佛用心,这个字讲得最多。真心,不是妄心,真心是清净的,决定没有染污。第二个,它是不生不灭的,不是生灭相,不生不灭。它在哪里?无处不在,无时不在。中国古人有两句话形容,用它形容本际很恰当,「大而无外,小而无内」,这是真的不是假的,它没有边际。
  第三句,能大师说「本自具足」,它没有一样欠缺,圆满具足。具足什么?就是具足整个宇宙。它不现形的时候什么都没有,这个用作梦来做比喻容易体会。我们都有作梦的经验,没有作梦的时候,这个梦境在哪里?这梦从哪里来的?如果心里头没有这个梦境,它怎么会现出来?心里头一定有。像电影一样,它还是连续的,醒过来还能记得一点在梦里干些什么事情。可是醒过来之后,梦到哪里去了?在什么地方?自性确实像梦,所以佛在经上用梦来做比喻讲得最多。虽然是梦幻泡影,它以梦为主,下面三个字是陪衬的。主要是讲它什么?讲这个梦来做比喻,梦醒来之后,假的,什么都没有,但是作梦的时候它真有。所以没作梦的时候本自具足,作梦的时候能生万法。
  自性就是本际,它不动的,「本无动摇」。它没有动摇,它是定的,它是静的。所以什么时候能见到?你把心定下来,定到一定的程度就明白了,这境界全部现前。所以佛的智慧,不是像科学用数学来推演发现问题,可能有这个东西出现,然后再用仪器去侦察、去追踪,来证实。佛不需要仪器,也不需要数学,什么都不需要。用什么?用禅定。也就是说,我们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,必须要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。看得很清楚,没有执著,看得很明白,没有分别,甚至于根本就没有起心动念,真相大白。这个真相就是本际,从最初,最初没有开始,到最终,最终没有终结,无始无终。
  自性的功德无量无边,千变万化,千变万化不足以形容它,无量的变化。但是,无论它变与不变,皆不可得。你在这个里头起了一念得的心,错误了;你起了一个,我明白了,你也错了;我迷了,你也错了。为什么?「言语道断,心行处灭」,妙就妙在这里,这个被佛看见了。你没有办法想像,不能想像,什么都不想就对了,就能随它的缘,那就是诸佛如来,至少也是法身菩萨。恆顺众生,随喜功德,你能够随顺,随顺当中你得大自在,为什么?不迷,也就是你根本不起心不动念。那我们,我们凡夫也是随顺它,随顺它的时候,不管随顺动也好,随顺静也好,随顺变也好,随顺不变也好,他起心动念还分别执著,这叫迷,这叫错了。佛是千言万语提醒我们,别分别了,别执著了,别起心动念了。天下本无事,庸人自扰之,起心动念分别执著是庸人,自己把自己搅和在里头。
  这是本际,佛要我们明瞭。你看《圆觉经》上有这两句话,「平等本际,圆满十方」。十方里面包括三世,过去、现在、未来。平等本际,什么叫平等?执著不平等,分别不平等,起心动念也不平等。那我们怎么办?我们放下起心动念,平不平等?还是不平等。放下分别执著,平不平等?也不平等。那到底怎么平等?连放下的念头都没有了。你看,我要平等,我要放下执著。放下执著,你执著放下执著。我放下起心动念,你还执著有个起心动念。那起心动念根本就没有!分别执著根本就没有,根本就不存在,你干是多馀的,你放下也是多馀的。所以佛给你讲一句真话,你听不懂,就是「不可思议」。你不要去想它,你不要去说它,不能想、不能说,这就对了。
  这一切现象在哪里?就在我们面前。我们面前这个现象,弥勒菩萨告诉我们,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,这个念是什么?就是生灭。前一个念头灭了,后一个念头又生了,一个接一个,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。三十二亿乘百千,三百二十兆,一弹指三百二十兆,这个念头生灭多快,永远不回头。佛告诉我们它是什么?全是假的,没有一个念头是真的。你真正了解它,真正不要理它,不要理它那就是甚深的禅定。你看到一弹指三百二十兆次的生灭,你叫真放下了,宇宙的真相你看到了。这个境界是什么人的境界?八地以上。
  我们今天说放下、说不放下都是空话,为什么?这个境界你还没看见,你怎么放?那修行从哪里下手?章嘉大师教给我们,就从看破放下下手,「看得破,放得下」。看得破也是一点一点增长的,放下也是一点一点慢慢来,决定不能疏忽。真正修行人,就是看破帮助放下,放下帮助看破。于看破不执著,于放下也不执著,你得真干。真干,你自己了解,烦恼一天比一天少。这一天比一天不容易,你功夫不到家,你会感觉得什么?一年比一年少,这就有进步了。一年一年来观察,然后一个月一个月来观察,最后能观察到七天,一个星期一个星期,那就非常有进步了。一个星期比一个星期烦恼少,一个星期比一个星期多一点智慧,烦恼轻,智慧就增长。智慧是什么?耳目聪明。我从前看,看多少年没看懂,现在一看懂了,自然明白了,我也没有去想它,没有去研究它,自然懂了,智慧一年比一年提升。烦恼,就是对一切法妄想分别执著,一年比一年轻鬆了。这个里头产生的欢喜,法喜充满,你真正体会到孔夫子在《论语》里头一句话说,「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」。什么事最快乐?干这个事情最快乐,这叫真功夫。
  那我们今天自己观察自己的习性,确实属于知识分子。知识分子用什么方式来帮我们看破放下?读经,是个好办法。读经怎么读法?就读一部经,不能读太多,读太多会搞杂、搞乱,就一部。一部经首先你实验一下,十年,不要换样子,十年,每天读的遍数愈多愈好。读经是什么?读经是训练我们看破放下,就用这个方法来看破放下。我们读这部经,念头集中在这部经上,妄想杂念不就放下了吗?少了。有妄想、有杂念,这个念不下去,所以这方法好。
  古人告诉我们,「读书千遍,其义自见」,那个其义自见就是开悟,也就是我们讲的看破。千遍是什么?千遍是放下,一千遍这么长的时间里头,你的妄想杂念少了,放下了。心慢慢定下来了,不会心浮气躁了,你表现得很稳重、很沉著,浮躁的习气丝毫都没有,这叫功夫,儒家叫涵养。愈是在混乱的场面里头,你愈沉静,显示出你有智慧。你对于混乱的局面看得很清楚,知道它的因,知道它的缘,知道它的果,知道它以后的报,统统清楚,你处理问题就不会有差错。就怕问题一现前,心乱了,那就会有错误,会做出错误的决定,后面愈来愈麻烦。今天整个世界,社会乱成一团,什么原因?真正原因就两个字,浮躁,造成这个局面。对治用什么方法对治?在佛法里面讲的,定慧就能对治。定是放下,慧就是看破,章嘉大师说的话很简单,意思很深。
  《胜鬘经》里面有几句话,「生死者依如来藏,以如来藏故,说本际不可知」。生死,所有一切生灭法统统依如来藏。如来藏是妄心,就是生灭心,实际上它是没有生灭的,一切法都是不生不灭,这是真的。是因为一念不觉,把不生灭看成了生灭,以为是生灭。为什么说它原本不生不灭?佛最后告诉我们,生灭跟不生不灭都不可得。现在的科学有讲到零点能量点,如果一切法统统归到零点能量点,就没有了。生灭法入了零点能量点,不生灭法也入了零点能量点,这个好懂。零点能量点就是什么都没有,生灭不生灭全没有,这是真正本际的意思。本际不可知,为什么?知就错了,你怎么还有个知?知也没有,不知也没有,这就叫「言语道断,心行处灭」。
  第二,本际指过去的意思,以前的状况叫前际,以后的状况叫后际。「法华经卷一:欲知众生本际之行」,行是造作。「从其过去,志性所猗」。一切众生本际之行,全是阿赖耶,阿赖耶的三心二意。三心是阿赖耶、末那、意识,叫三心。二意?专门指第六意识、第七意根,叫二意。三心二意是一桩事情,三心就是二意,二意就是三心。阿赖耶是总报主,因是阿赖耶的种子习气,那是因,遇到缘,起现行,这个六道轮迴十法界都是阿赖耶的果报。但是一定要晓得,心,真心能现不变,阿赖耶会变。十法界里面的众生是双重关係,这个境界是心现的,真心现的,但是阿赖耶把它转变了,变成什么?变成十法界,跟一真法界,就是诸佛实报土不一样。实报土只是心现,没有识变,所以它没有变化,我们把它跟十法界说成,十法界跟它相对的一边叫一真法界。一是真的,十是假的;十法界是梦,好比是梦境,一真法界是真的,那个里面永恆不变。
  佛法修行的目的,不管是哪个宗派、哪个法门,统统是依实报庄严土为大般涅槃。大乘教修到最后,所谓是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,到哪里去了?就是说他从六道轮迴醒过来,阿罗汉、辟支佛从六道醒过来,然后再从四圣法界醒过来,就是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、佛,那也是个梦,醒过来。醒过来之后什么样子?一真法界,虚妄的分别没有了,起心动念没有了。一真法界没有起心动念,所以一真法界没有生灭。起心动念是生灭,分别执著是生灭,这个境界是平等本际。《圆觉经》上所说的,圆满十方,就是指的一真法界。《胜鬘经》上讲的生死,这是十法界,十法界依如来藏,如来藏能变,把一真法界变成十法界。那我们懂得了,我们在十法界、在六道里头要修定,要修放下,我把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,就又回归到一真法界。
  把阿赖耶识所变化这个东西统统放下,我要找个不变的,变的东西我都不要,我找个不变的。不变就与涅槃相应,不变的是性德;变的不是性德,是受阿赖耶的染污,受阿赖耶的干扰,变质的,我们得把它变回来。所以说生死依如来藏,因为如来藏的缘故,说本际不可知。这个不可知的意思很深,因为你要知,你永远不知道它。你把这个知放下了,让心清净平等,这一开悟就知道。开悟的方法没有一定,八万四千法门,门门都能开悟,问题是你会用功,你会用看破放下,就行。你不会用看破放下,那就真正不可知了。
  末后第三,跟我们说的是,「指真理之根源、万物之根本」。这个意思,现在的科学、哲学就用这个,科学、哲学都是找真理的根源,找万物的根本。「中观论疏卷六末:本际,都是人、法始起处」。是我们人跟一切万法从哪里来的,我们讲宇宙从哪里来的,地球从哪里来的,太阳系从哪里来的,银河系从哪里来的,将来(以后)到哪里去?这个心量算是大的,但不是究竟的。佛给我们讲是自性,涅槃就是自性、就是真如、就是诸法实相。实相无相,实相无不相,非空非有,不能说它空,也不能说它有。空是真空,有是妙有,妙有非有,真空不空。佛把这些话说得很清楚,这些话都非常不好懂,为什么?人跟诸法本来就有,见了性就明白,不见性就有一定的难度,佛纵然给我们讲得很清楚,看不懂,听不懂。
  我们再回到注解本文,这是《大涅槃经》的经文。佛说的,遍观三界一切诸法,这是指六道轮迴的,无明本际,性本解脱。自性里头没有束缚,自性里头没有烦恼,自性里头没有念头,没有起心动念的。起心动念就错了,不是本性,本性没有念头。于十方求,了不可得。今天哲学跟科学都是向十方求,向外面去找。能不能找到?找不到。那怎么办?向里面找,向里面找就是用禅定。科学家向外面找,外面用数学,用科学技术,用精密的仪器,他向外找。向外找,大乘经上有,它有侷限。侷限是什么?第一个,宇宙的边缘,能够缘到就第六意识,能够缘到宇宙的边缘。边缘多大?要看他的仪器。对内去找,能找到阿赖耶的三细相。最精密的仪器,到究竟了,也只能把阿赖耶的三细相找到,阿赖耶的业相、转相、境界相。现在看差不多快了,真正快,应该二、三十年,要慢的话,我相信五、六十年,真的阿赖耶三细相大白于世。
  他找到得不得受用?有限,不能像佛经上讲的那个受用。那个受用是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,转阿赖耶为大圆镜智,他没有办法,他转不了。他只能发现,他转不了。为什么?因为他用第六意识。也就是说,六识、末那、阿赖耶他没有放弃,他用这个来找。佛说可以找到阿赖耶三细相,就是不能见性。见性才管用,不见性不管用。见性的时候能够见到十方世界,科学见不了十方世界,诸佛如来的实报土他见不到,极乐世界他见不到,华藏世界、密严世界,他统统见不到。
  我们看今天科学的成就,有量子力学家的成就,他们居然有能力找到物质。物质到底是什么?这个谜揭穿了。揭穿之后得的结论,科学家对我们做的报告,根据科学研究发现,世界上根本没有物质这个东西,物质是假的。物质怎么来的?物质是念头产生的幻相,实实在在说,它根本不存在。这个他有详细报告,跟佛经上说的一样,释迦牟尼佛三千年前讲的,三千年后被他们发现。佛在三千年前就讲得很清楚,物质从哪里来?相由心生,相就是物质现象;也用色讲,色就是代表的物质现象,色由心生。又说,一切法从心想生,这个一切法就是一切物质现象,包括一部分精神现象,从心想生。这个话被现在科学家证明了,是真的不是假的。
  心想,心的这个念头从哪里来的?科学家现在不知道,这还是个谜,他们还继续用功在做。佛经上有,念头叫转相,转什么?转变成物质。转相从哪里来的?转相从业相来的。业相是什么?业相是一个波动的现象,在佛法讲就是一念不觉,一念不觉是业相。从业相变成转相,转相是末那识;从转相变成物质现象,境界相,物质这么来的。基本的物质,物质的最小的单元,我们没有办法知道,这是科学家最近二十几年来发现的,叫微中子,最小的,物质最小的,它就是念头产生出来的。所以物质的来源是念头。所以佛才告诉人,一切法从心想生。如果我们这念头都好,念头纯正,没有邪念、没有妄念,我们这个地球跟极乐世界就一样。为什么?地球上物质是地球上人的念头变现出来的。
  二0一0年,有些科学家在澳洲悉尼开会,他来找了我,我在香港讲经没回去,我们净宗学院派了八个同学去参加。会议两天,第一天报告量子力学家最近发现的成果,我们看了很欢喜,跟佛经愈来愈接近。第二天一天的会议,讨论二0一二年马雅灾难预言。这些科学家对马雅预言的说法恰好是一半一半,一半的人相信有可能,另外一半的人不相信。这个事情已经过去了,当时美国的布莱登博士在做结论的时候告诉大家,只要地球上的居民从现在起,能够弃恶向善、改邪归正、端正心念,马雅预言的灾难可以化解,不但能化解,会把地球带到更好的走向。这个话很像是大乘佛经上讲的,原理是什么?是境随心转,就是物质现象随著我们念头转,我们念头转好了,灾难全没有了。这种灾难,科学没办法应付,念头有办法,念头一转,灾难就没有了。
  那我们想想,马雅预言的灾难真的没有了吗?我相信是有。为什么没有?你要晓得这个世界上多少善心人他们听话,就算是布莱登博士的话,真的有很多人回心向善。我们要就宗教里面讲,那就很明显,每个宗教徒都为这桩事情做祈祷,全世界祈祷的人有多少!善行把它化解了。如果说没有化解,那就把它延迟、推后了。我们永远不改善心善意善行,这个灾难就没有了,这个理上讲得通,事上也有证据,念头转变我们环境的物质现象。
  十几年前,日本江本博士做了一个实验,做得很成功,他把这个事情原原本本的告诉我。他住在东京,东京靠近琵琶湖,日本有个内海叫琵琶湖,很大,岸边有个海湾,这个海湾是死水,它流不出去,二十多年来,髒、乱,气味很难闻。他在这个地方做水实验,找了一百多人,请了一位老法师,我听说,告诉我的时候九十多岁,现在这个人已经可能不在了,带领大众在这个水边做祈祷。他有照片,祈祷之前这水是什么样子,祈祷之后是什么样子,两个一对比,完全看清楚了。老和尚带大家祈祷的时候告诉大家,把所有的念头统统放下,精神集中,心里想一桩事情,说一句话。想什么?想这个湖水乾净了。一百多个人,湖水乾净了,口里说,心里想,一个小时,做了一个小时。
  三天之后,水真的乾净了,髒乱的现象没有了,难闻的气味也没有了,轰动了日本,日本的媒体都做出了报导。保持多久?半年,祈祷一次乾净了半年,半年以后又不行了,又恢复髒乱的样子了。这就是祈祷的力量,让它把这个染污推迟了,这个水,真正水乾净了的时候,它的本来面目恢复了。我跟江本说,你们最好每三个月去祈祷一次,它不就永远保持乾净了吗?不要间断,能够说三年,每一年三个月去祈祷一次,我相信三年、五年之后,这个地方髒乱、气味难闻永远不会存在。这就说明什么?我们的念头可以改变我们居住的环境。今天地球上很多地方地震、海啸、暴雨、飓风,这些灾难很多,都可以用我们的意念把它化解。科学也在收集这些证据,念头到底有没有这么大的力量?
  念头可以强身,念头可以治病,念头可以化解我们居住地球上一切不善的灾害,念头也能化解战争。这要靠教育,要帮助大家觉悟,从一切错误的念头转变成善的念头,从一切错误的行为改成善的行为,这个世界就像极乐世界一样。极乐世界的人起心动念没有一个恶念,为什么?阿弥陀佛天天教,把人都教好了,没有一个人有恶念,当然就不会有一个人去造业,这个世界究竟圆满的美好,给我们做出榜样。我们要能够效法,可以把地球变成极乐世界,地球上人人都是圣贤,人人都是君子,人人都是佛菩萨,境随心转。你一家人快不快乐?一家人心都善良,一家人都是好心,这一家人快乐,幸福家庭。如果一家人想法、看法都对立,天天吵架,对什么也不满意,这一家人生活得很苦。念头多重要!
  佛解决问题非常简单,今天整个世界整个地球乱成一团,多少人问我有没有方法解决。有,你不听,你不相信。什么方法?用佛的方法,佛只有一个方法,教学为先。释迦牟尼佛在世,讲经教学四十九年,天天教,天天讲。现在没人相信,不妨试试看!我做了一次实验,二00六、二00七、二00八,三年,我在我的老家,安徽庐江汤池小镇办了一个传统文化中心,教《弟子规》、《感应篇》、《十善业道》。没有想到,不到四个月,小镇居民四万八千人回心向善,我们意想不到。这个实验让我们对传统文化生起信心,以前没信心,知道这个东西好,人家说好,未必在这个时代还能做,我们没有话讲。这个实验做过之后了,我们说话就强硬了,声音就大了,我做出来了。
  四个月做出成绩,证明人性本善。中国古人讲人性本善这句话是对的,没错,确实是本善。第二个得到的结论,人民是非常好教的。你为什么不教他?你一教他马上就懂,他就愿意做好人,不愿意做坏人,良心发现了。我们将这桩事情,在同年二00六年十月,在联合国做了三天详细的报告。驻联合国这些大使们听到很有兴趣,以前我们做报告,他半信半疑,不能接受,通过实验做报告,大家兴趣都来了,都想到汤池去考察、去参观。这个事情传遍全世界,证明中国传统文化有魅力,证明英国汤恩比所说的,「解决二十一世纪社会问题,只有中国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」。我们这个实验证明汤恩比的话是正确的。
  汤恩比说过这个话,连英国的学术界都不敢承认。我们这个做出来之后,跟我很熟悉的剑桥大学的汉学家麦大维教授,他用私人观光旅游到中国,到汤池住了四天。回国从香港经过,跟我谈了六个小时,他没话说了,才肯定了汤恩比所说的话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这个小镇的转变,他亲眼看见。到香港来找我干什么?想把我拉到英国去,让我在剑桥办一个学院,名字都想好了,叫大乘佛学,属于剑桥大学的。我很感激他,剑桥在世界排名第三,那是个好学校。我告诉他,我说我不能去。他说为什么?我说你们学校那些规矩、那些章程、那些约束加给我,我教不了学生。他很奇怪问我,他说那你用什么方法教?我告诉他,我没有方法,我们老祖宗有方法。他就更奇怪了,他是汉学家,对中国儒释道都通。他说老祖宗什么方法?在哪个书里头?我就问他《三字经》念过没有?《三字经》他会背。我说就是《三字经》前面的八句话,那是老祖宗指导后人千年万世都必须要遵守的,那是中国教育的理念与方法,是真实的智慧。这个书念得那么熟都没想到。
  我说第一个,搞教育最重要的一个理念,现在人没有了。教育的目的在哪里?为什么要教育?八句话讲得清清楚楚。第一句,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这就是办教育的人首先要肯定的。你要肯定你每个学生都是性本善,换句话说,好好的培养他,他们将来都是圣人、都是贤人、都是君子,你要有这个心愿。为什么?他本来是圣贤君子,他本来是。就跟佛教教人,佛教人第一个观念教你什么?你本来是佛,一切众生本来是佛。那佛教人就要帮助你成佛,你跟他一样,教育才算成功。他要没有成佛,你教育失败了。你教他,他不能成圣贤君子,你的教育失败,这不能不知道。
  那为什么要教育?《三字经》第五句说,「苟不教,性乃迁」。前面还有两句话说,「性相近,习相远」,本性是一样的,都是圣贤君子,但是习性,问题来了。习是习惯,他跟好人在一起,他就变成好人;跟坏人在一起,他就变成坏人。所以教育的理念从这来的。换句话说,教学的老师要是圣贤君子,你的学生才能成圣贤君子。性相近,习相远。苟不教,性乃迁。你要不教,习性上升,自性慢慢就消失了,这个问题就严重了。这是教育的理念。
  教育的方法,后头两句话,「教之道,贵以专」。你们现在教得杂、乱,圣贤君子的材料被你们教到最后,你们变成世间的专家学者,于社会没有太大的帮助,可惜了。我这样分析跟他讲,给他做说明,他懂了。我说你可以回到学校去,看学校对我这个想法、做法能不能接受?如果能接受我怎么样教,用什么方法教,你别管,学生毕业的时候你来考试,考试及格,你发文凭,我说我愿意去。你不能干涉我,我教学的理念、我教学的方法,你不能干涉这个。
  我用中国传统的老方法来教,我让学生学一部东西,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。我举例子给他说,中国典籍他很清楚,譬如说五经,《易经》,这个学生专攻《易经》,时间多长?十年,他就学这一样东西。那个学生学《礼记》,十年专攻《礼记》。十年之后,他们变成世界上第一流的汉学家;十年之后你来考试,考试合格你发博士学位给他。不可以学很多,而且中国这个经验很丰富,一部经通了,其他的没有学过的,一接触全通,一点障碍没有。为什么?智慧开了。你们现在这个学习的方法是知识,不开智慧。这个我在剑桥讲演的时候跟大家做过报告,现在的汉学全是知识,不是智慧。中国的这个教学,它是要求智慧,它不是要知识,有智慧的人必定有知识,有知识的人没有智慧。所以今天这个社会问题不能解决,什么原因?有知识没有智慧,把事情愈搞愈複杂,问题出在这里。不通过真正的经验,没人相信。
  我们现在要在斯里兰卡办个大学,佛教大学,全世界的国际佛教大学,我们希望把释迦牟尼佛传下来的这三个语系,统统复兴起来。南传的巴利文语系、北传的汉文的语系,还有个传到西藏的藏文语系,将来这三种语系统统复兴。所有宗派都成立学系,天台的、贤首的、法相唯识的、三论的,统统复兴。我自己年岁大了,它的学校两年盖成,两年我快九十岁了,我不能参与这个工作了。我活一天就专讲《无量寿经》,专念阿弥陀佛,我的目标是求生极乐世界,对这个世间万缘放下。我有些想法可以告诉大家,希望你们年轻人接著去做,我不再干了。所以希望大家要认真学习,特别是佛门弟子,佛门弟子有继承、承传佛法的使命。
  斯里兰卡是个非常好的环境,全国人都学佛、都持戒,都懂得佛法。为什么?他们不断在听经,不断在学习,出家人个个都能讲经教学,我们看了非常欢喜、非常赞叹。我跟总统谈到佛法,怎么样再把它兴起来?方老师早年告诉我,佛法复兴一定要恢复丛林制度,丛林就是大学,要恢复办学。而且我还希望所有宗教都回归教育。斯里兰卡佛教大学应该现在开工了,动工了,将来就是,应该在明年,再计画办一个宗教大学。全世界的宗教,每一个宗教成立一个学院,团结宗教,互相学习,就能化解宗教的矛盾、宗教的误会,化解宗教衝突。希望宗教徒能够团结在一起,以善心善行教化众生,化解所有衝突,带给社会永久的安定和谐。马欣达总统一口答应,他说就在斯里兰卡做。我说好,这是释迦牟尼佛最好的护法,佛陀在世把护法的事情付託给国王大臣,总统能发心护法,这个教学会一帆风顺。他自己是虔诚的佛教徒,早晚都做课诵。夫人跟我见面,他的夫人相貌是佛相,不是菩萨,那是一尊佛,我非常尊重、非常佩服。这些照片,桌上都有,你们都能看见。
  《大涅槃经》,佛在这里完全说真的,所以这段的经文很重要。佛说,我以佛眼遍观三界一切诸法,无明本际,性本解脱。于十方求,了不能得。根本无故,根本没有,没有根本,哪来的枝叶?所因枝叶,皆悉解脱。无明解脱故,乃至老死,皆得解脱。「以是因缘,我今安住常寂灭光,名大涅槃」。就是这段经文。佛证得了究竟圆满,也就是说,整个宇宙里头的状况,他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真相是什么?真相是完全都是虚假的,不要以为里头有真的,没有。决定不能有分别执著,要让你的心恢复到像经题上讲的「清净平等觉」。清净平等觉就是此地讲的大般涅槃,大般涅槃就是清净平等觉。
  清净平等觉里头一法不立,还有一句,一法不捨。这是什么境界?梦中境界。佛给我们指点出来,一法不立,完全没有;一法不捨,梦中境界。境界虽有,有而空,它不是真有,所以说「当体即空,了不可得」,没有一样是真的。所以人应该怎么样?回归寂灭,把所有一切念头、妄想统统放下,回归寂灭,这就是大般涅槃,这就是清净平等觉,它什么都没有,它真的有清净平等觉。清净平等觉这些名词没有,名词是假的,真正入这个境界,享受这个境界,这就是大般涅槃。那这个里头要起作用,无量智慧、无量德能、无量相好。什么时候起作用?众生有求,它就起作用。众生有感,它有应;众生没有感,它不应。与一切众生感应道交,真正能帮助一切众生解决问题,这个问题彻底解决了,圆满的解决了。
  我们现在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所以希望契入这个境界。怎么契入?这个法门妙,妙绝了,先到极乐世界。到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,在极乐世界就能够完成跟阿弥陀佛完全相同的境界。我到极乐世界成佛,成什么样佛?跟阿弥陀佛完全一样,他是我们的模范,他是我们的典型。用现在话说,他是我们的样板,我们照他那个样子修正自己。到极乐世界的条件很简单,真正相信,没有怀疑,真正想去,这个心愿恳切,佛号不间断。我走路,一步一声佛号,我站在那里也是念佛,坐在这里也是念佛,我跟你谈话也是念佛。为什么?我要到极乐世界去,我没有杂念,我对这个世间什么都不想。佛法今天有这么好的缘分、这么好的护法,我认识的几个国家领袖都是好人,所以我很佩服他们,我讲经天天给他们迴向。这些人用佛法说,都是菩萨再来的,都是来救世救人的。
  接著底下,这个话是黄念老所说的,「此乃世尊最后慈悲微切之垂示」。因为是《涅槃经》上讲的,《涅槃经》是释迦牟尼佛最后一部经,是释迦牟尼佛的遗嘱,遗教,这部经一天一夜讲的,第二天佛就灭度了,就走了。最后慈悲微妙至切之垂示,给我们的教诲。「亦即永明大师愿于无量劫,剥皮为纸,析骨为笔,用血为墨以书此文,用报慈恩者也」。永明,永明延寿大师,吴越王时代的人,是我们净土宗第六代的祖师,他在《涅槃经》上看到这段话,他发的这个誓愿。这段话是《涅槃经》里头,最后遗教里头最重要的一段。应该怎样?应该把自己的皮剥下来做纸,把骨头劈开来做笔,用自己的血来写这个经文,报佛恩,让佛法永远传到后世。这句话我们要记住,我们要念念不忘。
  我们再看下面,念老给我们解释,「无明本无」,这个话要知道。我在这里补充一句,佛法本无,自性里头本无。佛法是因缘生的,因为众生迷,所以佛帮助众生觉,这叫佛法。迷是世间法,觉是佛法,所以佛法不能执著。《金刚经》上告诉我们,「法尚应捨,何况非法」,法是佛法,非法不是佛法,统统要放下,恢复到你的清净平等觉,这是你的真心。清净心中一法不立,有一法就被染污了,有一个佛,被这个字染污了。惠能说得好,「何期自性,本自清净」,清净心没有东西,什么都没有。
  无明本无,无明怎么产生?是你迷了才有,你要觉悟,没有。从无明起的枝枝叶叶是什么?十法界依正庄严是无明的枝叶。根本没有,哪来的枝叶?所以十法界依正庄严是一场梦。你的心偏在善的一面,美梦,梦到什么?天堂。偏到不善的一面就做恶梦,恶梦是什么?恶梦是饿鬼、畜生、地狱,是一场梦而已。所以告诉你,你真明白,放下就是,何必天天想梦!想梦,永远在梦中不能出来,醒不过来。不想了,不想慢慢梦就没有了,醒过来了。佛给我们说,诸佛菩萨、法身菩萨,他们是已经醒过来的人,六道十法界的众生还没有醒过来,还在作梦,这是事实真相。
  所以一定要知道,「达妄本空」,达是通达明瞭,十法界依正庄严是妄,本空什么?当体即空,不是将来,就是现在,确确实实不可得。弥勒菩萨告诉我们,这个生灭,一弹指三百二十兆次的生灭,你能掌握住吗?不可能。这就是达妄本空,「真性自显」,只要知道一切现象,十法界依正庄严了不可得,自性就现前。为什么?那个妄,妄就是烦恼,它不起作用,它的能量失掉了,自性的功德就现前。所以它能见性,就是经题上那个觉,觉就是明心见性。要怎样觉?要清净,要平等。清净,决定没有虚妄的执著;平等,决定没有虚妄的分别,他就觉悟了。
  我们今天不能觉悟,就是一个,有分别、有执著,这两种毛病习气非常浓厚,去不掉。自己一定有高度警觉,去不掉就继续搞轮迴,佛也帮不上忙,阿弥陀佛再慈悲,帮不上忙。念佛,为什么有人念佛见佛有很好的境界?有人念佛念了几十年,什么境界也没有,愈念愈烦恼,愈念愈没有信心,什么原因?没放下,就是妄想分别执著不肯放下。你能放下一分,你就得一分智慧,得一分利益;放下两分,得两分利益,两分自在,不能不知道。
  念老说,「此即知无之要义」,知无两个字太重要了。知无就是什么?知道一切法都不存在,都是作梦。希望大家把现实环境看作梦境,你心就解脱了。你得到东西不欢喜,因为空的;你失掉东西不懊恼,假的,根本就没有这东西存在。作如梦中观,常常想著把现实环境,我在作梦,知道在梦中,不但梦中所有一切不存在,幻相,我身体也不存在,也是个假相,统统不可得。这怎么样?心就静了,就定了,浮躁的毛病就没有,智慧就开了。常常作如梦幻泡影观,《金刚经》上教给我们的,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」。一切有为法包括十法界依正庄严,统统是有为法,我们能够这样看法、这样想法,就对了,与菩提涅槃就愈来愈接近。所以知无。
  下面再转过来,你晓得无了,一切都是假的,那我们用什么样的态度生活在这个世间?要用菩萨,不能用小乘。小乘知道无,不知道有。佛在此地教我们学菩萨,知道无也知道有。无是事实真相,有是事实的假相,真相不能执著,假相也不能执著,就对了。可别当真,当真就错了。「至于知有者,宗门常曰」,宗门是禅宗,禅宗常说,「必须知有始得」,这才行。你知道无了,还要知有,这才行。如果知无不知有,这就变成死路一条,能不能证涅槃?不能。为什么?涅槃也是假的,也不是真的,哪来的涅槃?老子说得好,「名可名,非常名;道可道,非常道」,这老子境界高,真正是菩萨境界,他不是小乘。
  「又傅大士《心王铭》曰」,「傅大士」,我们参考资料里头有他的介绍。「傅翕:南朝佛教界之神异人物」,他有神通。在佛教里面有说他是在家居士,弥勒菩萨再来的。五代后梁布袋和尚,弥勒菩萨化身的,出家人。现在我们供的弥勒菩萨像,全是布袋和尚。傅大士也是弥勒菩萨化身,他是东阳郡乌伤县人。「尝自序云」,这他自己说的,他是「弥勒菩萨分身世界,济度群生」,来度化众生的。「年二十四,弃家隐居其县之松山。修禅远壑,绝粒长斋」。二十四岁,年轻人,到山上去修行,是个山谷,人迹不到的地方,在这个地方断食,就是现在讲断食,长斋,长斋是说他素食。他断食,断食的时间很长。「太守」,这地方官,相当于现在的县市长,见到他的行为跟一般人不一样,以为他诡诈,就是欺骗人的,故意做作来欺骗人。「幽诸后曹」,幽诸后曹就是把他抓来,监禁起来,后曹是监狱,关在这个监狱里头。
  「迄至兼旬」,兼旬是二十天,两旬,二十天他没有吃饭,他在那里打坐,能够坐二十天不出定。「州乡媿伏」,州是太守,乡是当时这些人,地方人士见到都很惭愧,佩服,他是真的,他不是假的。「远迩归依」,远是远,迩是近,远近人很多来皈依。他怎么样?「逃山林,肆行兰若」。他是在家居士,不接受皈依。皈依的人,要求皈依的人太多了,他逃到山林。肆行兰若,兰若是寂静的地方,佛经上讲的是幽静的地方,标准是农村里头牛叫的声音听不见,以这个为标准。大概距离农村三里路,牛叫的声音听不见,在这个地方修行。
  「其自序」,这都自序文里头说的。「尝见七佛如来,十方并现。释尊摩顶」,释迦牟尼佛摩顶。「愿受深法。每至楗槌应叩,法鼓裁鸣,空界神仙,共来行道。至若凡人,虽不能感见诸佛。然亦谓曾大士金色表于胸臆,异香流于掌内。或见身长丈馀,脚长二尺,指长五寸馀」。这是有些人看见的,现的这些异相。他自己说的,序文里自己说的,他曾经见七佛如来,十方世界他看到,释迦牟尼佛给他摩顶。他一个人住在山里面,可能是山洞,四周围没有道场,但是会听到楗槌声音,就是听到功课敲打法器的声音,有这个声音出来。空界,天空有神仙跟他一起来修行。这些凡夫见不到的,凡夫见不到诸佛,但是曾经看到傅大士,金色,这个胸中现出金色,异香,手掌有异香。或者有人见到他身高一丈多,脚长两尺,指长五寸馀,见到这些相,这些都是当时传出来的。「大士禅修既满,出化乡里。乡人乃或捨鬚髮,或倾财宝,于大士坐禅之高岩松下建寺,因名双林寺」。他曾经坐禅修行的地方,后来这些信众,捨鬚髮就是出家,布施这些财宝建庙,这个地方叫双林寺。双林寺的由来,因缘就在此地。
  他有《心王铭》,有这篇文章,这篇文章也是禅宗里头非常重要的一段。曾经有人写出来送给我,我那个时候裱起来,放在布里斯本我住的那个精舍的客厅。你们记住,让行师找出来拿给我,我觉得那一张我们可以複印,可以複製,这篇文章非常之好。《心王铭》篇有一段。现在时间到了,我们今天就学到此地。

 

欢迎关注悲智佛网微信公众号,长按图片,识别二维码

公众号名称:beizhifw   公众号ID:beizhifw  
关注提示:可在微信上搜索 beizhifw ,在搜索内容中点击关注

老法师念佛 老实念佛 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 佛经故事 净土圣贤录文言文 来佛三圣永思集 净业三福 了凡四训 弟子规 太上感应篇 十善业道经 三皈依传授 认识佛教 沙弥律仪要略 五戒十善 修六和敬祈祷文 净土五经 刘素云老师复讲大经 净土圣贤录 布施的功德 净土大经解演义 科注全集 净土大经科注 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净土大经科注(第五回)
返回顶部